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每年参加本专业(三级学科、亚学科)继续医学教育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15个学分;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5学分;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

学分不能跨年度累计,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依继续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ⅰ类学分,参加非项目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ⅱ类学分。

(一)ⅰ类学分

是指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推广项目而获取的学分。其形式主要为: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学习班、研讨会、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等。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由省医学会、省口腔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护理学会、省医学协会和省医师协会(以下简称省级社团组织)按所属关系向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中华社团组织)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别经相应中华社团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等培训的需要,面向全体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的、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面向社区医护人员的转岗培训、专项项目培训等。

(二)ⅱ类学分

是指卫生技术人员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种非项目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或以个人为主的有计划有考核的学习活动或成果,其形式主要

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新手术或疑难手术示范、技术操作示教、新技术推广、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大查房、国内外有关专业技术的考察和进修、发表论文、综述、译文和出版医学著作、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励、自学专业技术知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等。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省级推广项目每6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凡自学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综述,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材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

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4学分

省级刊物5-3学分

地(市)级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3、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10 9 8 7 6学分

省、部级课题8 7 6 5 4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

4、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5、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6、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7、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

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参加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每年获得的ⅱ类学分不超过5学分。

2—8项由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授予相应学分。

(三)凡经单位批准,到上一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

(四)经单位同意,参加在职学历教育者(包括成人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以当年课程考试成绩单或已取得的毕业证为依据,可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

四、学分考核与登记

(一)学分登记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由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学分登记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

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应使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软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并依学分类别,使用省继续医学

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和发放的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或使用电子信息卡,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进行学分登记,并对其学分获取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书或电子信息卡和年度完成继续医学教育任务证明书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和考核依据。

(二)学分考核

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和要求完成每年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应随时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进行记录和登记,并作为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及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应完成ⅰ类学分不得少于10学分;五年内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不得少于10学分;ⅱ类学分中7、8两项合计不得超过15学分;每年获得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超过5学分。

地、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应完成ⅰ类学分不得少于8学分,五年内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不得少于5学分;ⅱ类学分中7、8两项合计不得超过15学分;每年获得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超过10学分。

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完成ⅰ类学分不得少于5学分,每年获得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超过10学分。

五、继续医学教育证书的发放与管理

(一)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分别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指定社团组织应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规定的样式印制学分证书。

(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证书,先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经学员所在地的省继续医学教育主管理部门核实后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应接受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将办班通知、日程等有关资料报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四)对弄虚作假、滥发学分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国通报、1—3年停办国家级和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六、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下发的《甘肃省继续医学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甘卫科教发[2001]第508号)同时废止。

七、本办法由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科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 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自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依据原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原卫生部《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通过培训班、远程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获得的学分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等(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学(协)会等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 推广及必修项目

推广及必修项目是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医德医风以及适应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和批准的培训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该项目须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 4. 经单位批准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成果)、单位、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 类学分。 三、学分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低于10学分,I、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20学分,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15学分,不区分I、II类学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师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五年内通过参加必修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20学分。 (四)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5学分。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 则。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每年参加本专业(三级学科、亚学科)继续医学教育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15个学分;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5学分;每年获得的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 学分不能跨年度累计,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依继续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ⅰ类学分,参加非项目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ⅱ类学分。 (一)ⅰ类学分 是指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推广项目而获取的学分。其形式主要为: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学习班、研讨会、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等。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由省医学会、省口腔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护理学会、省医学协会和省医师协会(以下简称省级社团组织)按所属关系向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中华社团组织)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别经相应中华社团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医学继续教育管理规定

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一、医务科负责本院继续教育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科指定科内工作人员负责. 二、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根据省、市、县继续教育工作需要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专题类、学术类由各临床科主任根据本科室业务情况制定年度继续教育计划并且是承办全县卫生系统的,报医务科备案,以备验收.各临床专业科室必须每年按各自的专业承办一次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如有科室当年度内完不成承办活动的,扣罚科室负责人当年度十二月份的全部绩效工资,当年度科室人员不能评为优秀. 四、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继续教育计划,学分完成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考核. 五、继续教育管理要突出“四性”针对性、实用性、全员性、先进性、“四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特点,依法规范的进行组织管理. 六、建立计算机管理,完善电子版继续医学教育档案. 七、继续教育的项目包括: 1、国家、省、市、县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院内的自学项目; 3、自学和其他形式项目; 4、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好医生”网上医学教育项目. 八、继续教育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 2、本专业技术知识; 3、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 九、继续教育形式: 1、以科室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以上的业务学习. 2、以科室为单位,每季度末进行业务闭卷考试及技能考核. 3、每年10月份,医院组织召开一次医学论文交流会. 十、继续教育学分计算方法: 1、Ⅰ类学分: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Ⅱ类学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继续教育项目,发表医学论文或医学着作、远程教育、进修、在职高等医学学历教育、区县级科技成果奖,以及卫生局规定的自学学分. 十一、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度一般不低于25学分,其中: 1、职务到期续聘、执业注册需20学分:Ⅰ类学分5-10分、Ⅱ类学分15-20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需25学分:Ⅰ类学分5-10分、Ⅱ类学分15-20分;

新天坛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新天坛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 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新天坛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全体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将我院建设成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学习型医院,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参照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按照医学教育终身化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继续教育是大学毕业后的教育,包括毕业后教育(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等),和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为主的狭义的继续教育,广义的继续教育还包括研究生或学位教育。医学继续教育体现了医学教育的连续性和教育终身化的要求,结合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定出适用我院实际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目的是使我院广大职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勇于满足时代对自己的要求;使我院广大职工具有敬业爱院的主人翁精神,高尚无私的医德医风,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有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使在职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加深,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把继续教育和晋升、聘用、职业注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实施时间、于2016年10月开始,期限为3年。

三、培训对象、继续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后岗前培训、规范或非规范的岗位培训和狭义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医院全体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既是广大干部、职工应享有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四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培养适合我院发展需求住院医师和专科方向住院医师。使受训者初步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 (一)政治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专业理论: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卫生相关各项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进展,并能与临床工作实际相结合。 (三)临床技能:掌握本学科基本诊疗技术以及本学科主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重点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能及时、正确报告传染病病例。能够独立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部分疑难病的处理。 (四)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5.24 •【字号】甘医继教发〔2021〕2号 •【施行日期】2021.05.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工作 的通知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省矿区卫生健康委,委属各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各有关单位: 根据《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研究,定于2021年6月1日至20日开展2020年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任务完成情况验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核验证方式 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审核验证工作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分别设在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

实施。此次省继续教育委员会组织的验证采取线上审核,通过“甘肃卫生科教管理平台”进行验证。个别人员信息由特殊原因无法录入的,由单位统一组织进行线下补充审验。 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对本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登记、初核。对于初核合格的人员,通过“甘肃卫生科教管理平台”中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按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类人员分别报送验证汇总表(电子版),提交当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复核验证。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审核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情况。 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审核委属各单位、兰大一院、兰大二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在兰的中央、省级企事业单位所属三级以上机构所有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州副高级以上及拟晋高级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情况。(具体操作可参照附件) 二、学分审核有关问题的说明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得低于25分。每年参加本专业(三级学科、亚学科)继续医学教育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15学分;取消县级及以下医务人员学分分类限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0〕397号)精神,医务人员参加远程和面授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获学分可不限比例相互补充,学分授予可不限于I、II类划分。对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完成甘肃省“三区三州”乡村医生远程培训的医务人员,可视同完成2020年继续医学教育任务,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人员的范围界定信息汇总学分核验及相关解释工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指医学专 业人员在获得执业资格后,通过参加各类教育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和深化医学知识的过程。为了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授予和学 分登记管理,我国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办法》 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1.学分标准:明确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授予的学分要求,以确保 医学专业人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更新和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不同的 教育活动,学分标准可以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学分要求、学分划分和学分 计算等内容。 2.学分授予机构:规定学分授予机构的条件和要求,以保证继续医学 教育的学分授予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一般来说,学分授予机构应具备一 定的资质和能力,包括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机构、继续 教育机构等。 3.学分登记管理:明确学分登记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学分登记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可查询和可追溯的学分记录。学分登记 的管理主要包括医学专业人员的学分积累和学分核算,同时也包括学分证 书的颁发和学分查询的服务。 4.学分审核和监督:规定学分审核和监督的机制和程序,以确保学分 的授予和登记符合规定和标准。学分审核应由专业人员和权威机构进行, 通过抽查和评估等方式,对学分授予机构的学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 5.学分的有效期:规定学分的有效期限和更新要求,以鼓励医学专业 人员积极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或5年,医学专业

人员需要在有效期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学分积累,否则学分将被视为失效,并需重新参加教育活动获得新的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有助于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提高医学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权益,确保医学专业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标准。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授予学分细则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授予学分细则 一、学分获取的途径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职称评定的要求和医务人员的需求,制定适宜的继 续教育学分获取途径。例如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 论文发表、参与学术项目等方式来获取学分。 二、学分计算标准 为了确保学分的真实有效,医疗机构可以制定一套学分计算标准。学 分计算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术活动或项目的难度和重要性来确定。例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以获得较高的学分,而参加本地学术讲座可以获得相 对较低的学分。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科室和工作内容, 制定相应的学分计算标准。 三、学分的有效期和使用规则 医疗机构可以规定学分的有效期和使用规则,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学分。例如,学分的有效期可以设定为一年,超过有效期 后将无法使用,医务人员需要重新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获得新的学分。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规定学分的使用规则,例如规定每年最多可以使用多 少学分,以及使用学分的具体方式等。 四、学分的管理和记录 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查询和管理学分,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一套学分管理 和记录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医务人员的个人信息、学分获取的途径、学 分的计算和使用情况等内容。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学分的查询和 管理,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学分的统计和审核。

五、学分的奖励和惩罚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学分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例如,医务人员获得一定数量的学分可以晋升为高级职称,或者获得一定的学术津贴等。而未能按时获取学分或者学分不达标的医务人员可以受到相应的惩罚,例如降职或者扣减绩效工资等。 六、学分的评估和监督 为了确保学分的公正、公正,医疗机构可以对学分的评估和监督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例如可以派出专门的评委会对医务人员的学分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或者组织定期的学术考试来检验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七、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项目。例如可以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也可以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培训班、研修班等。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继续教育项目,并通过参加项目来获取学分。 总之,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授予学分的细则可以涵盖学分获取的途径、学分计算标准、学分的有效期和使用规则、学分的管理和记录、学分的奖励和惩罚、学分的评估和监督等内容。通过制定细则,可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参与继续教育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并促进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授予标准制度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授予标准制度 一、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按活动范围分为三类学分。 1、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认可的项目(包括固定性认可项目)以及出版论著、获得成果、专利奖、推广应用技术、新成果等,为一类学分。 2、地、县级医药卫生学术团体或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为二类学分。 3、自学所得学分,为三类学分。 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至少取得25 个学分数。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各类学分如下: (1)一类学分达10 分,三类学分不超过5 分。 (2)一类学分可取代二、三类学分,二类学分可取代三类学分。反之不能取代。 2、参加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按实际活动时间计算学分。 3、外出进修学习或进行专题研究,按每一个月授予3 学分,每年最多授予25 学分;进修一年者视为完成当年学分数;进修6 个月以内者,其学分10 分记为一类学分,8 分记为二类学分。

三、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标准 1、一类学分标准 (1)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其规定学分授予;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每6 小时计1 学分,每次活动最多授予10 学分。 2、二类学分标准 (1)本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如临床病理讨论会、案例讨论、主任大查房等;按每次活动至少l小时以上授予0.2 学分。该项学分每年不超过5 学分。 (2)本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推广等,每次授予0.3 学分,该项学分不超过5 学分。 3、三类学分标准 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依照科室领导同意制订的自学计划,写出自学笔记、读书报告等,经专家评定认可,每3000 字授予1 学分。 4、论文、著作、教材授分标准(归入一类学分管理) (1)论文:按发表论文的期刊和会议级别计算学分。 ①国外及中华系列杂志,每篇25 学分,论文摘要、个案报道按5 分递减,省学会系列杂志每篇15学分,论文摘要、个案报道按3 分递减。 ②国际及中华医学会一类会议,每篇20 学分,小会发言、列题按5 分递减。 ③中华医学会二类会议、华北地区会议,每篇15 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一、学分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授予范围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医院报经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备案项目; 4.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 5.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奖励。 (二)Ⅱ类学分授予范围 1.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自学、外出进修等; 3.出版专业著作、译著,在省级以下刊物发表论文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等; 4.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学分管理规定 (一)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任职期内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 (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期内平均每年应取得的Ⅰ类学分不低于5学分。 (三)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取得I类学分可替代Ⅱ类学分,但Ⅱ类学分不能替代Ⅰ类学分。 (四)经单位批准,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年度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 (五)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进修)满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每3学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学时授予2学分;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每6学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2学时授予l学分。 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主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学分,并颁发由国家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2.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综述,第一、第二、第三作者依次按以下标准计算学分:国外刊物10、9、8学分;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5、4学分;省级刊物5、4、3学分。 3.市(厅)及以上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第一至第五承担者依次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国家级课题15、13、11、9、7学分;省(部)级课题10、8、7、6、5学分;市(厅)级课题8、6、5、4、3学分。第五位以后承担者依序类推。 4.获得市(厅)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1)国家级奖:一、二、三等奖前五位获奖者均授予25学分,第六位及以后位次获奖者授予20学分; (2)省(部)级奖:按奖励等级,第一至第五位获奖者依次授予以下学分:一等奖20、19、18、17、16学分,二等奖15、14、13、12、11学分,三等奖10、8、7、6、5学分。第五位以后获奖者依序类推。 (3)市(厅)级奖:按奖励等级,第一至第五位获奖者依次授予以下学分:一等奖10、8、7、6、5学分,二等奖9、7、6、5、4学分,三等奖6、4、3、2、1学分。第五位以后获奖者依序类推。 科技成果奖的计分按最高奖项计,不重复计分。 上述第2至第4项经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核有关原始资料后授予相应学分,并出具学分证明。 (二)Ⅱ类学分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员经考核合格,每6学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学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学分。 2.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并写出综述,经单位认可后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学习由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有关自学资料、杂志、音像教材等,经本单位考核合格后,可按委员会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Esuxiva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落实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l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l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I类、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I类学分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授予学分细则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授予学分细则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继续教育的评估和学分授予,制定细则成为必要。 一、学分授予的依据和原则 继续教育的学分授予应当遵循以下依据和原则: 1.科学性原则:学分授予应基于医学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以提升医疗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2.权威性原则:学分授予应由具备权威性的专业机构或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认定,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3.合理性原则:学分授予应基于医疗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的实际付出和取得的成果,既保证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又防止过度消耗从业人员的时间和资源。 4.灵活性原则:学分授予应灵活适应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的医疗从业人员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 5.公平性原则:学分授予应公平、公正地评估医疗从业人员的学习成果,避免任何形式的不合理因素对学分授予造成影响。 二、学分授予的方式和途径 为了适应不同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学分授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实现:

1.培训课程学分:医疗机构可以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培训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学科学习班等,参加这些培训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2.专业技能考试学分:医疗机构可以根据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岗位和工作内容,组织相关的专业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3.学术论文发表学分:医疗机构可以鼓励从业人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学分授予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为了确保学分授予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明确学分授予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具体要求和标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学时要求:学分授予可以依据学习的学时安排,规定学员需要达到一定的学时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学时的计算可以按照培训或学习的实际时间长度进行。 2.学习成果要求:学分授予可以依据学员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估和认定。学习成果可以包括学员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程度、学术能力等方面。 3.考试成绩要求:学分授予可以依据学员参加的专业技能考试成绩进行评估和认定。考试成绩可以作为学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依据。 4.论文质量要求:学分授予可以依据学员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评估和认定。论文的质量可以根据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进行评判。

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全继委发[200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部属单位及学术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2001年颁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代章)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落实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I类、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1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1年省级继续 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3.24 •【字号】甘医继教发〔2021〕1号 •【施行日期】2021.03.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公布2021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省矿区卫生健康委,委属各医疗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各有关单位: 2021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经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专人审定,现将项目审定结果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评审结果 经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定,推荐的《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救治能力培训班》等527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准为2021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见附件1)。 二、项目执行管理 (一)各项目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核准的项目内容,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对擅

自更改项目编号、名称、所授学分,随意减少项目培训内容,压缩项目培训学时,不按要求执行或弄虚作假的,将视其情节扣减学分或取消继教项目。 (二)所有获准项目必须在举办项目前1-2周,将举办项目的通知、授课内容、授课教师、课程安排、举办地点、参加人员等情况通过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ff19269381.html,)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备案登记。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将对项目举办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申办单位需在项目举办结束后2周内通过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上申报信息反馈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ff19269381.html,)网络报送《2021年省级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汇报表》(见附件2)、项目活动日程表、考试试题、学员通讯录(使用系统提供的Excel模版建学员通讯录)。 (三)各项目承办单位在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要组织参会人员进行现场电子注册(动态二维码),对所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评价并参加考试,方可授予学分。项目承办单位登录“甘肃省卫生科教平台”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在“继续教育管理”——“继教活动-项目管理”中进行二维码考勤,在项目结束时由参加培训人员进行项目评价和在线考试。电子学分授予后,需纸质学分证书的,由举办单位负责打印,分发给个人。 (四)各单位办理及发放学分证书均不得收费。 (五)已确定的2021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如不能按期举办,主办单位必须在2021年12月15日前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报告。无故不按期执行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所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六)项目执行须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支持,确保项目按期举办。 三、项目审核管理 (一)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职能科室严格按照《甘肃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管理办法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管理办法 (一)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促进医务人员自觉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学分授予对象。医院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学分登记管理机构。教学管理部门或相关专职管理部门。 (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要求 1.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每年所得学分不低于 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分,H类学分15-20分。网络学分不得 超过10 分,本单位主办的学术活动所得学分不得超过15 分。 2.学分不得跨年度计算,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3.五年内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10分。 (五)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类 1.I 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外出进修学习。 2.H类学分出版论著、科研立项、成果、专利、推广应用技术 等,市级医药卫生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活动及院级学术活动。 (六)学分授予标准 1.I 类学分计算方法按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规 定,授予I 类学分。 2. H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先制订自学计划,经本科

室负责人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 字可授予 1 学分。 (2)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第1~3 作者,余类推):SCI期刊10~8学分,国外期刊8~6学分,核心及统计源期刊6~4 学分,通期刊4~2 学分员人 (3)科研项目: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第1~3申请人,余类推): 国家级课题 1 0~8学分,省、部级课题8~6学分,市、厅级 课题64学分,院级课题4~2学分。 (4)科研成果:获得成果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获奖者排序按20%学分递减):国家级成果一、二等奖授予25 学分;省、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分别授予25 学分;市厅级成果一、二、三等奖分别授予20、18、15 学分。 (5)专利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项目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发明专利25学分;实用新型专利20学分;外观设计专利15 学分。 (6)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 学分。 (7)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授予1学分。 (8)医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 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 2 学分,授予参加者0.5 学分。参 加者全年所得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可授予主讲人 1 学分,授予参加者0.2 学分。参加者全年所得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 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及学分授予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及学分授予管理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继续医学教育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 (一)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类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药剂、检验、医技、护理等。 四、组织管理 医务科负责全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 1、组织实施全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 2、组织申报并协助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安排组织全院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考核及登记学分; 3、负责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审核验证及全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督查。 (三)科室主任、护士长具体负责科室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落实。主要职能为: 1.组织科室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实事求是地进行学分登记;

2.负责科室卫生技术人员年度及任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初审; 五、内容和形式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继续医学教育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短期培训、业余学习和自学为主。主要有: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远程教育、临床进修、有计划和有考核的自学、科室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教材、学术报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科研立项、奖励等亦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六、奖惩 设立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奖,如给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科室给予一万元的奖励。对在继续医学教育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年度考核不合格或缓聘、低聘、解聘卫生技术职务和不准参加相应技术职务资格考试、不予执业再注册的处理:(一)不服从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安排的; (二)未达到规定学分数的基本要求,验证不合格的; (三)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在学分登记、年度和任期考核中弄虚作假。 七、经费 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提倡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卫生技术人员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纳入全院预算管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