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是董仲舒的理论,其核心是“人类面临一个新的美学课题——音乐”。他在《关于音乐美学》中提出,“音乐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于社会的艺术形式,它的功能在于提升人的情操,让他们得到更自由的思想及想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对音乐美学的诠释是:“由其本质特征发展而来,强调音乐中‘审美元素’及‘精神元素’的息息相关,让聆听音乐成为一种关于审美及敬畏生命的展开。”董仲舒的美学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表达的艺术”,他认为,音乐的主要功能是鼓舞人的灵魂,进而激发出思想和想象的自由。

董仲舒究竟什么是音乐?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无限深度的艺术形式,它能使人聆听到内心深处最深沉的情感。他注重“情感色彩”,认为音乐可以探索存在于人类思维中未曾发现的力量。通过把这种力量通过节奏、和谐和旋律等形式融入音乐中,可以提升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理论至今仍然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持,他的精神在音乐艺术家中传承至今。董仲舒的音乐美学以其独特的思想、理论和艺术表达,影响了许多音乐家和音乐研究者,还影响到许多其他艺术领域。他的思想也是审美文化的指南,正是凭借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人们才能更深入地体验音乐之美。

南艺钱慧老师中音史复习资料

远古夏商时期 中国音乐起源:《模仿自然说》《情感本能说》《劳动起源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起源说》 《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乐舞还有黄帝时代的《云门》,黄帝时代所作至尧时代增修的《咸池》。《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有可能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箫韶》简称《韶》,可能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商代的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用禽骨制成的骨哨和卵形的陶埙,至今约7000年,1986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用鹤骨制成的骨笛,至今约9000年。 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1976年河南安阳安屯好墓出土的编绕。 周秦时期 周代的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一是认为每佾固定为八人,另一种认为人数与八佾相同。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 乐县:。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 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最高级别为“大司乐”,为中大夫,一般具有行政,教学和演奏三职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包括乐德,乐舞和乐语。 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分别是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咸池》,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朝当代的《大武》。 小舞是相对于“六代乐舞”等大型乐舞而言,那些13岁至19岁的国子们还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小舞。 颂乐: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时等重大典礼的乐舞。 雅乐:有大雅和小雅之分。 房中乐也是一种燕乡食乐,一般用于后妃们侍宴时演唱。

“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共5页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乐记》一书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典型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全面和完整概况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书籍,在这部书籍中记载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自产生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核心思想。下面就先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开始说起。 1 天人合一的含义 关于天人合一这以思想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认为天人应该合一;另一种解释是天人是相通的,显示中国析学在天人关系上的关注,而其中又以“天人合一”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万物,而人则指的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合的意思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与气的一元论,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比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气。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为道,有为气、宇宙万物都是气所成。由此可知,气是万物之根源,而天人合一就源于此。天人合一思想最早起源于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思想中,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他天人合一的记载。其实在此之前,《周易》及先秦诸子的论述中也有很多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影,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是一种生命的共同体,不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后来的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引导着人们。 2 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儒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中国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从乐器的材质上看,琵琶、二胡等都是木制材质,这些材质都源自于大自然,且这些乐器的构成方式都是直接连接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连接的方式。从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来看,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想法。就表现内容来看,中国古典音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自然与生命的,这部分内容的形象主要是回归大自然,在风格上往往强调山水以及田园的生活。另一种则是以描述花鸟植物为主的音乐,这类音乐更多的是以田园乐曲为主,重点描述田园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那么为什么大自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呢,其实这与中国长时期的农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长时期的农业经济是的人们与自然搭成立紧密的联系。中国音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人与自然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关联,共生共存的,而人身为能欣赏万物的观照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昔与子之所共适”,这种将生命回归于自然之中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所在。 儒家思想对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和孔子在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意思就是关雎这个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是适中的,没有超出一定的界限,因此,就能体现出和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中和的音乐核心,更多的是强调音乐的中庸思想。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他认为音乐在动荡时期可以鼓励每一位将士英勇对抗,而在和平年代,更可以让每个人以礼相让,在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上,受儒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模板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公羊春秋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广泛吸收了阴阳五行以及其他学派的思想,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道术为天下裂”的思想局面,初步建立了适应大一统政治专制的思想体系。董仲舒是完成先秦儒家思想转向的一个关键人物,徐复观说:“在董仲舒以前,汉初思想,大概上是传承先秦思想的格局,不易举出它作为‘汉代思想’的特性。汉代思想的特性,是由董仲舒所塑造的。”探寻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可以理清由先秦至汉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而且能够对音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于音乐的本源问题,先秦儒家的荀子有重要的论述。他认为音乐首先和人的情性有关,《荀子·乐论》篇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仅从此句来看,荀子似乎肯定了音乐发端于人的情感,人的情感获得外在的声音、动静等形式,内外结合就形成了音乐。但是在荀子的思想中,音乐这种自然人性上的起源恰恰成为音乐要被否定的一面。荀子是持“性恶论”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既然人的本性为恶,由人的本性而来的耳目之欲就应当成为礼仪防范的对象。这样,荀子必定要为音乐寻找另外一个具有合法性的起源,这个起源就是“先王”,《荀子,乐论》篇说:“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汗之气无由得接焉。”荀子把音乐分为雅乐和淫声,淫声是发端于人的情性且无所节制的音乐,而先王所制定的雅乐则具有“以道制欲”的作用,可以使臣民的情感合理地发泄而又不至于让社会产生动乱。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具有合法性的音乐实际上是建立在其人文性根源之上的。 在音乐本源这个问题上,董仲舒吸收了不少荀子的看法,但他最终把荀子的观点巧妙地融进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中。董仲舒同样有把音乐本源归之于自然人性的看法,比如《春秋繁露·楚庄王》云:“乐者,盈于内而动发于外者也。”在回答汉武帝的策问中,董仲舒说:“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音乐的起源:1照搬说2模仿说3数理说4凭空说5社会生活说6语言说 彩陶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村发现距今约4500余年,属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意义:1陶盆图像形象地反映了原始音乐舞蹈的面貌2首例乐舞研究鲜明的实物最早的证据3最早鼓乐舞的实物。 原始乐歌乐舞的内容:1朱襄氏之乐(求雨)2葛天氏之乐(八支歌: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3伊耆氏之乐(祈求丰收)4阴康氏之乐(古老健身舞)5弹歌(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反映狩猎活动)6黄帝时的云门(图腾)7尧时的箫韶(九韶.最高水平) 骨笛-是在河南舞阳县发现的距今近8000年历史的用动物骨头制作的吹奏乐器。意义:文化至少有8000年历史的可靠数据;说明新石器时代的成就;说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使用七声音阶的高度发达器具。骨哨:远古时期在浙江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近7000年历史的用动物骨头制作的一种吹奏乐器.陶埙: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用陶土烧制的闭口吹奏乐器. 夏启《九韶》.歌颂夏禹治水功绩<大夏>乐舞.夏代的侈乐:夏桀夏纣.中国最老的情歌歌词:候人兮猗(南音) 商代音乐:巫乐淫乐. 濩:商代著名的一部传统乐舞,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乐器:打击乐(鼓罄编磬钟编钟编铙)吹奏:埙.龠.说明商代已经出现的吹管变奏乐器,体现制作工艺进步.夏乐律的成就:1反映当时人们音高音列乐音形态方面形成了观念2已经存在五声和七声音阶3半音音程的出现,说明已具备发明十二律学说的前提 西周时期的音乐概括:1形成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设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2乐器有系统化的分类法,称八音3乐律学产生十二律吕和旋宫转调4成为礼的附庸 西周音乐等级:王的乐队-四面,诸侯-三面,卿和大夫-两面,士-一面;王的舞队-64人八佾;诸侯-36人六佾;卿大夫-16人四佾;士-4人二佾 雅乐:周代的礼乐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雅乐指我国古代社会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使用的音乐.特点:典雅庄严;篇幅长而规整;节拍缓慢;齐奏为主;曲调简单.周代乐舞分类: 1六代乐舞-六乐:黄帝《云门大卷》尧时《咸池》舜时《大韶》禹时《大夏》商时《大濩》周初《大武》2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帗舞-执五彩丝织物裁成的条子、羽舞-手持鸟羽制成的道具,皇舞-由五彩全鸟羽,旄舞-执牦牛的尾巴,干舞-执盾牌,人舞-用长袖舞蹈.以上两种是用来教贵族子弟学习.3散舞4四夷之乐5宗教性乐舞-受重视:干旱求雨《舞雩》秋季驱除瘟疫《傩舞》 周代推行音乐的目的:期望以音乐的和谐求得天地君臣上下人心的和谐,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民众心态的平和,天地人性的完美统一,长治久安. 西周的乐器-八音(金-钟镛钲)石(罄.鸣球)土(埙.缶)革(鼓.建鼓.雷鼓.灵鼓)丝(琴.瑟.筑)木匏(簧.笙.和.芋.巢)竹(箫.褫.管) 西周乐律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 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教规范的崩塌破坏,礼乐一统的官学体系土崩瓦解,私学兴起,礼崩乐坏体现在王子朝奔楚.八佾舞于庭.郑卫之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各类音乐作品305篇,分为风-民间歌曲160篇,语言通俗自然,雅-大雅小雅,语言丰富篇幅较长.经过专业提高.颂-周鲁商颂,古老祭歌舞曲. 楚辞:代表作离骚,实质是楚地原始祭祀鬼神的歌舞,延续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是《九歌》,共11首.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上古楚文化的魅力,融入巫术和宗教于一体的音乐,从侧面体现战国各诸侯国民间音乐蓬勃发展的景象.(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成相篇》:荀子模仿民间音乐形式而填词的一首长诗.意义:说唱音乐的远祖 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之际,正式确立用数学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中各音弦长比例的科学理论. 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对我国音乐史有重大意义.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层.总音域达5个八度,十二律齐全;一钟双音三度音程,这套编钟的上层扭钟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近似,说明三分损益律较早运用于实践. 音乐思想(论述)儒家:积极提倡音乐,肯定音乐,孔子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与礼配合,赋予其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对于仁,主张使用礼乐手段,来贯彻仁(做人的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墨家:对音乐的态度是持否定态度,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的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场音乐是错误的.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对音乐的态度也持否定的观点.老子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认为最美的音乐史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该观点积极意义在于反对统治阶级的侈乐风气,其消极一面是反对一切欲望,这对音乐文化不利.庄子则不完全否定音乐,只是否定人为造作的音乐,他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只有天籁才是一种自然神化的音乐,具有自然朴素的一面,但否定人的主观作用,把音乐神秘化,具有消极的一面.《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由公孙尼子所作,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我国音乐美学原理和音乐创作方法的基石.1谈论本质特征: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物动心感”说.2谈论音乐与政治艺术标准的关系:3谈论音乐的阶级化方面4谈论音乐的政治的关系5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乐记阐述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6对音乐美感认识,认为音乐应使人产生愉悦感受. 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其宗旨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同时还要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演奏和演唱等.汉乐府的领导人是协律都尉李延年. 鼓吹:因受北方民族的马上之乐影响形成的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1黄门鼓吹-天子宴乐群臣时所用2横吹-军中马上所奏的乐歌3短箫铙歌-社,庙,郊祀,校猎等场面盛大的活动4骑吹-用于卤薄,随行车驾 相和歌:是两汉间对民间歌曲艺术加工或另填新词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的总称.发展过程: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歌可分为引,曲,大曲三类,大曲中分为艳-歌舞形象与动作有关,解-主体部分多次出现,趋-出现在结尾部分速度快属于高潮部分. 百戏:民间舞蹈体现1巴渝舞(描写战争)2鞞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为道具)3公莫舞-用巾或衣袖作为道具4铎舞-用铎作为道具5盘舞汉代统治者为发展百戏的四项措施:1设立国家乐舞机构-乐府2汉代载宫廷内还专门设置俳优部,集中优秀艺人进行节目的加工和演出3为了加强对乐舞.杂技的管理,汉代在雅乐以外,另设散乐专部,这是过去历朝没有的音乐专门机构4国家经常举办一些盛大规模的百戏演出. 汉代器乐发展:排箫.羌笛.笛.笳.角.筑.箜篌.琵琶.琴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的贡献1总结历代兴亡经验教训,突出强调礼乐是治国的必经路明确提出”礼乐教化之功也”的命题2强调音乐是”人心之动”蕴涵音乐的主体性原则3既强调文质相互依存,不可或缺,主张”先质而后文” 清商乐:以相和歌为内容的北方民歌,与南方民间音乐融合,形成当时较著名的《清商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 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是指1840年以前的音乐。曾经,中国古代音乐对我来说是神秘的,用兽骨磨制的骨笛,悠扬的古琴,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钟磬等乐器。这么多乐器,那么多美妙的乐曲都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周秦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06年) 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礼”是为了区分贵族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周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因逃避大戎族的威胁,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东边的洛邑,进入了史称的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代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周王室日渐衰落,随同奴隶制的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产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方面诸侯贵族无视于礼乐制度的束缚,在宴饮用乐中常有“僭礼”之举。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斥为“淫乐”的民间音乐,以“郑卫之音”为代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渗透到了宫廷音乐中。周秦时期的乐器及其分类法:周秦的乐器见于记载的已近七十种,管弦乐器和敲击乐器形制多种多样,制作技术相当进步。随着乐器形制和数量的增多,周代出现了以乐器主要制作材料为依据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周秦时期的音乐理论:周秦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还在于从理论上奠定了我国古代乐律学的基础。 二、两汉三国的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205年) 公元前211年统一中国的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和文化管理上一体化的需要,曾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 乐器和器乐的发展:汉魏之际乐器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琵琶”的出现。相传秦始皇时修长城的役工将鼗鼓加弦当作弹拨乐器,被称之为“弦鼗”。到汉代已演进成为“颈长体园,四弦有品”的“汉琵琶”,竖抱用手指弹奏,这种乐器因魏末的阮咸擅长演奏,唐代之后被称之为“阮咸”或“阮”。 音乐思想与乐律理论:汉代为适应大一统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上“独尊儒术”。汉武帝时的董仲舒以儒家的思想为中心,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创“天人感应”说。由此出发,在礼乐上提出“应天顺人”论,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德音和乐”,强调统治者应根据自己特点制作音乐,充分利用音乐来为当代的政治服务。 三、魏晋南北朝的音乐(公元?265—589年) 清商乐与北朝乐府民歌:两晋南北朝期间,战乱频繁,朝代更迭,随同社会的动荡变异、民族迁移的交往扩大,外族、外域的音乐文化同中原音乐文化产生了广泛交流,在音乐史上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清商乐是秦汉传统音乐的余脉,曹魏政权始设清商署,实为乐府变体。北朝民歌的歌词多保存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题材远比南方民歌广泛,大多反映战争及人民

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哲学思想与音乐的关系。本文从“典籍”和“思想家”两个方向出发,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将主体与客体整合,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00-02 中国古代音乐具有非常高的本体地位,是达成“天人之合”的通道,也是一种透过“乐”来敬天地、审美的生活方式。天,意指自然,人与自然的主客合一就是最高的艺术境界,西洋美学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中国美学则更强调融入自然,其差别就在于“模仿”是主体与对象的从属关系,“融入”则是消融主客对立。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是主体欲与客体结合的意境,而使人处于“何似在人间”的超凡脱俗之美感境界中。中国音乐歌咏自然的方式,也往往是将自身放置于自然之中,体悟意境之美,而非模仿自然之形。因此,“天人合一”可说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 一、中国传统音乐思想 《荀子·乐论》是中国第一篇系统、完整的音乐学典籍,对后来的《乐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乐论》继承儒家的观点,批判墨子提出的“非乐论”,肯定周代社会贵族阶层中的礼乐制度,认为乐者的最高价值是道德,强调人性、社会与音乐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教音乐观。《乐论》的第一句话就确立了音乐的功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儒家强调音乐出于人心,能抒发情感,带来快乐,是社会教化的工具。 《礼记·乐记》出于西汉儒者所记载,另有一说是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子(孔子的再传弟子)所作,本来有23篇,而现存只有11篇。由于“乐”在古代中国几乎就是所有艺术的总称,因此《乐记》所述被当作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理论,包括音乐的起源、礼乐的关系、乐教的功能,其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礼辨异,乐和同”,认为天、地、人与音乐相互和谐可达到天人合一。《乐记》的第一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说明声音的的发生,都是由人心的活动才产生的,外在事物给予情感启发的作用,但“人心”才是音乐的基本源头。其后魏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完全从相反的角度论述,形成有趣的对照。 《淮南子》原名《鸿烈》,也称《淮南鸿烈》,由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组织门下宾客所作,列为杂家。内容沿袭道家“有生于无”的辩证思想,“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原道训》)又说:“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说林训》)此外,对于音乐的审美与物理现象也有卓越探讨,并阐述“同”与“和”的美学价值,提出“异声而和”、“以神制形”的艺术观。《淮南子》揭示了审美活动的超越性,可以满足人作为

春秋繁露 楚庄王 有关的音乐论文

春秋繁露楚庄王有关的音乐论文 董仲舒(前179—前104)的音乐思想集中反映在所著《春秋繁露》一书中。作为西汉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崇儒而兼法,加以阴阳五行说,构成具“天人感应”特征的思想体系,其礼乐思想,可说是一种比先秦更适于大一统社会政治需要的音乐社会观。此外,董仲舒也注意到了音乐艺术的自身特征与特殊功能。 “反本以为乐” 所谓“反本以为乐”,是董仲舒在论述为何“作乐”、如何“作乐”时,提出的一个与行为发生相关的音乐命题。在《春秋繁露·楚庄王》文中所设有关“作乐”的问答中,他说道:“制为应天改之,乐为应人作之。彼之所受命者,必民之所同乐也。是故大改制于初,所以明天命也;更作乐于终,所以见天功也。缘天下之所新乐,而为之文曲,且以和政,且以兴德。天下未遍合和,王者不虚作乐。乐者,盈于内而动发于外者也。应其之时,制礼作乐以成之。成者,本、末、质、文皆以具矣。是故作乐者必反天下之所始乐于己以为本。” 这一思想,可看成董仲舒对先秦“王者功成作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此思想在《举贤良对策一》中也有所阐发)。显然,董仲舒之论乐,是就“王者功成作乐”而言,属雅乐观念范畴。他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论及

作乐的缘由、乐之内容的选择等问题。从文中所述看,董仲舒较为看重作乐内容的选择,认为“王者不虚作乐”,作乐者必须以王者最初建功业时“民之所同乐”的内容,为“作乐”的基本依据。他列举历史上舜、禹、汤、文王分别作《韶》、《夏》、《非》、《武》之事来证明“反本以为乐”的必要。这无疑可视为历史上雅乐范畴的大歌舞音乐创作指导思想。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作乐”的功能与目的——“且以和政,且以兴德”。 从积极的意义看,董仲舒的礼乐观,重视人民的感情生活(“必民之所同乐也”),并以此作为“作乐”内容选择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是肯定了古代历史上大凡开国建业者在某种程度上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而创立功勋、并值得给以歌颂的事实与行为。当然,其“作乐”的目的,仍是为了发挥礼乐的教化功能达到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此种音乐创作观念,在中国音乐的人文传统中,可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声发于和而本于情”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一》中谈及乐的“变民风、化民俗”的教化作用同时,也间接说到音乐“其变民也易,其他人也著”的原因,即“声发于和而本于情”。至少可以认为,董仲舒是以声音的谐和特性以及感情的表现作为音乐感化人心的主要原因。这使得他在谈论音乐的教化作用时,并未脱离音乐艺术的特殊表现方式去认识问题。与此同时,董仲舒还谈到为何“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的原因,也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作者:董菲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7期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在探索音乐发展过程中总是将探索本源作为研究基点,却忽视了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美学价值。董仲舒作为我国西汉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不仅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对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研究基点,探索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总结宝贵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现代社会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董仲舒;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文化。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诸子百家文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先秦时期就有学者对音乐美学进行了研究与思考。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人对音乐美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形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思想,董仲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作为研究线索,从而探索音乐美学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概述 随着秦朝的统一,各派思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对音乐思想的研究也没有统一。但发展至汉代,对音乐思想造成较大影响的也只是儒、道两家。汉朝时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确定了儒学为当时社会发展的正统思想。儒家的美学思想强调音乐中的自然人性,倡导尊重音乐中人的情感。董仲舒的音乐思想受荀子的影响最大,将《乐论》中的美学思想与天人感应结合在一起,确定了神秘主义音乐思想。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强调性未善论,认为人性的善与恶均看后天如何培养。董仲舒认为“无礼乐亡,其所以成”,他指出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国的重要作用,并提倡要开展相应的音乐教育,这样才能为实现国家的大一统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中,主要强调要利用音乐感化人民群众,在思想品德上教化人民;指出要利用音乐咏其德政,通过改变人们的情感来强化君主的统治。虽然董仲舒将音乐的社会功能看为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工具,但在其音乐美学思想中肯定了音乐的教育作用,并真正为调和社会矛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的审美标准 (一)“中和”之美 “中和”在不同社会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但归根结底强调的都是一和多之间的关系。董仲舒认为“志和而音雅,则君子予之知乐”。在董仲舒看来,音乐的美需要抛开外在形式而探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中一直有区分传统雅乐舞与流行俗乐舞的传统。这种区分的内在心理原因或许在于人们的某种矛盾心态。汉代自武帝以后奉行儒家的礼乐政策,利用政治统治权力进行文化控制,注重渗透于礼乐生活中的道德建设。董仲舒革新后的儒家思想重视纲常伦理,要求人们通过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以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这显然与音乐本身的原初属性——人们自然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相违背的,显然会与人们的正常需求发生冲突。所以明明热切地想看“下里巴人”的杂舞,内心却又有点惴惴不安,想放开又有所顾及;在欣赏俗乐舞之前或之后,总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即给自己吃颗“定心丸”,告诉自己和人们:雅舞有雅舞的用途,俗乐舞有俗乐舞的好处,二者各有各的功能,在区分场合的必要前提下都可以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这种心理对汉代舞蹈审美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舞赋》中的审美观念。 傅毅《舞赋》体现出的审美观念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呈现。我们可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艳丽但不淫靡,灵动而不躁动,平易但不浅薄,柔美而不乏粗犷,感官享受与精神净化相统一,艺术表现与哲思投射相结合。可见,汉代舞蹈在审美上找到了一种介于雅俗之间的平衡。这种既满足感官视觉享受又不失风度深度的审美风格与后来两晋南朝时重视一端、剑走偏锋的舞蹈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到《舞赋》的文本,傅毅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舞蹈——雅舞和俗乐舞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其一是应用场合不同,雅舞用于庙堂之上,相通于神人之间;俗乐舞则多用于民间宴享,在人世间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是对人的作用不同,雅舞主要用于社会教化和统治威权维护,俗乐舞则为人在闲暇时娱情所用。虽然雅舞和俗乐舞在形态、风格上有着甚至是颇为悬殊的差别,但却也有相通之处。傅毅在《舞赋》中借宋玉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即无论雅舞还是俗乐舞都是圣贤先哲所施用的,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圣贤之道的要求。《舞赋》中还说郑卫之音“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可谓是在为俗乐舞正名。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傅毅对于雅舞与俗乐舞区分的观点实质上是搁置出于审美观点和意识形态所产生的雅俗纷争,而是在圣人“制礼作乐”的前提下,将这二者同样看作是社会文化中的必

浅析《乐记》“礼乐”思想对人心的教化作用

浅析《乐记》“礼乐”思想对人心的教 化作用 摘要:儒家思想重视教化,讲求以诗教和乐教的方式对人心加以正确的导向 作用,从而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言行举止都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于“天”。在 儒家思想看来,所谓“天”,乃是含有封建道德律在内的“天理”。使人心符合 于天理,便是要使人心符合封建道德律的要求。乐由心生,音乐与人的内心情感 相一致,故而音乐对人心的好恶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所谓乐教便是要以音乐对 人心加以教化,使人符合“天理”,最终成为有大德的圣人。《乐记》作为的儒 家的一大经典著作,它总结了前代儒家思想的教化思想,将之加以丰富并系统化。本文即是对《乐记》中的这一对人心的教化思想的浅析。 关键词:儒家天理教化人心 儒家思想历来重视教化的作用。“诗教”与“乐教”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孔子以六艺为教,认为“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 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将“礼”、“乐”置于六艺之首,以其为教育之重点所在。礼乐之说也就成为儒家始终坚持的观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对这礼乐教化作用的肯定。 《乐记》是《礼记》的其中一篇,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乐记》所贯彻的 便是儒家的“礼乐”思想。可以说,《乐记》既是对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的一个 总结和集大成,也是对于“礼乐”思想的丰富和系统化。 《乐记》开篇之《乐本》篇首在探析乐的本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 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将音乐的起源归 之为人心对于物的感应。心物感应,这就是音乐的起源。人心感于物而成乐,既 如此,音乐便与人心相关联。换言之,人心的情感的表达,便是以音乐为外在的

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李忠陈喜红 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19期 【摘要】音乐可以说是先于人类诞生的存在,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不受是时空的限制。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庞大而深厚的哲学体系对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该哲学基础上也形成了当时的音乐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音乐在之后历朝历代的发展中既有延留也有创新。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特点,文章将结合当时的哲学体现,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先秦两汉时期;古琴;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0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忠,陈喜红.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19):1-3.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诞生多少年,音乐就存在了多少年,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早已形成,先秦两汉时期,儒家、道家、墨家以及其他学派都结合自身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那么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其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受到了那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文章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美学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只有零星的语录记录音乐美学思想,尚无成篇的论著,但是即便如此,处在萌芽阶段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在该阶段的主要包含有礼乐思想与阴阳五行音乐思想两个大类,这些思想为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基础,随后,对于音乐美学思想虽然不同的学派有所创新和发展,但是始终未曾跳出该范畴,其对中国的音乐美学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同学派由于哲学思想观点不同,因此对音乐的理解认识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儒家重点关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着重阐述“乐”与“礼”之间的内外联系;而道家则重点关注音乐与自然存在的联系,主张音乐抒发自然。 (二)百家争鸣时期

乐舞载"道"——论汉代乐舞美学思想之"乐天地"

乐舞载"道"——论汉代乐舞美学思想之"乐天地" 袁禾 【摘要】受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的影响,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的乐舞通天地、和人神的思想在汉代得到了更加完善的诠释。汉儒们认为,宇宙秩序中的日月星辰、四时节令,与社会秩序中各阶层的人构成一个互感互动、规律运转的宇宙整体,形成“合一”的性质。作为反映天地运动秩序的“乐”,正是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万物合一的标志,乐舞正是天地之和的审美形式,其最高境界是“乐天地”。“乐天地”的意义指向不仅仅在天地自然,更在于“人”。只有天地乾坤、阴阳刚柔、人伦道德都融洽一致,才能获得“天地为之和”的“乐天地”的最高审美境 界。%Influenced by Dong Zhongshu' s theory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ile thought that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has a direct access to heaven and earth and connect man and gods, which is formed in the Pre-Qin period, is further interpreted in a more sophisticated way in the Han Dy- nasty. Confucians at the time believed that the sun, moon, stars and seasons in the cosmic order and man from all classes in the social order constitute a whole universe running by rules in an interactive manner and therefore achieving "harmony". Music, as a reflection of movement order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is a symbol of harmony between man' s essential power and all living things; as an aesthetic form of universal harmony,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is meant to achieve the highest end of "joy in heaven and earth", the meaning of which is oriented toward not only the universe and nature, but man. Onlywhen the heaven and earth, yin and yang, firmness and softness, human relations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1.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 2.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表现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3.孔子看过乐舞《韶乐》后,给予了“尽善尽美”的评价。 4.“ 巫乐”和“淫乐”是商代音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5.周代设立 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6.《大武》是颂赞帝王周武王的战功的乐舞。 7.《诗经》可分为三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雅多是贵族文人创作的音乐作品。8.春秋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计算乐律的方法——三分损益法。9. 编钟艺术艺术是春秋战国时期乐器最突出的成就。10.先秦诸子中,孔子提出了“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主张,持有“非乐”观点的则是墨子。11.李延年根据胡曲《摩诃兜勒》创作的“新声二十八解”,是吸收西域音乐进行创作的最早记载。12.汉代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和 .短箫铙歌四类。13.相和歌最初产生于一些民间没有伴奏的歌谣,即徒歌。15.南北朝时期,着名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曾将龟兹乐律理论传授给 长安音乐家郑译。16.清商乐中,流传在今天湖北江陵一带的民间音乐称为西曲。17. 歌舞戏是兴起于南北朝末年的一种具备戏曲雏形的艺术形式。18.《声无哀乐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着名隐士嵇康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19.唐代最着名的燕乐大曲《霓裳羽衣曲》,相传由唐玄宗李隆基改编。20.唐代的音乐机构中,隶属于宫廷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21.隋代乐工万宝常提出了“ 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 变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说唱本子。23.古琴减字谱为唐代曹柔所创。1.黄帝时的乐舞《咸池》是远古时期一部代表性的乐舞。(×)2.原始音乐的旋律很发达。(×)3.远古时期的乐器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4.商代肯定已经存在五声、七声音阶。(√)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建立于商代。(错)6.五音孔埙最早见于周代。(×)7.西周时期已出现了转调的理论。(√) 8.“六代乐舞”在周代各类乐舞中地位最高。(√)9.《诗经》中涉及到的我国古代乐器有28种。(×)10.《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11.先秦道家的音乐主张表现为提倡音乐。(×)2.相和大曲还没有具备三段式歌舞曲的基本结构原则。(×)13.“百戏”一词首见于汉代。(√)14.卧箜篌是从西域传来的乐器。(×)15.“阮”这一乐器名称是因阮籍善弹此乐器而得名。(×)6.汉代律学家何承天推算出了“六十律”的乐律理论。(×)17.琴曲《广陵散》又被称为《聂政刺韩王曲》。(√)18.北方音乐是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19.蔡琰创作的琴歌《胡笳十八拍》是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一部佳作。(√)20.京房找到了“管口校正”的规律。(×)21.曲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新兴的民间歌曲。(×)22.民间音乐集中反映了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23.隋代多部乐中,文康伎是汉族的一种面具舞。(√)24.参军戏是以讽刺、滑稽为主的戏曲形式。(√)25. 段善本是唐代演奏筚篥的名家。(×) 1.八音:周代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八个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八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这种乐器分类法的 产生,表明周代乐器种类的繁多、乐器制造的繁荣,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2.乐府:我国古代的一个管理音乐的机构,设立于秦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最为兴盛,至汉哀帝时被裁撤,此后,乐府由盛转衰。乐府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同时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以及演唱、演奏等。后来,“乐府”的含义除了表示音乐机构外,还可表示一种诗体名称,以及包括词曲、戏曲在内的音乐文学。 《碣石调·幽兰》: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用文字谱记录的古琴谱,同时也是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碣石调”应是一种曲调形式,“幽兰”则是乐曲表现的内容,当是借喻深山空谷里寂 寞的兰花,表现文人不得意的幽怨心情。4.《秦王破阵乐》:唐代宫廷燕乐的一部着名的乐

音乐教育功能(全文)

音乐教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GJ,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进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地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地。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ZG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观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

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观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观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观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形式是美的,它有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结构;音乐的内容是美的,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心灵;音乐所制造的意境是美的,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艳艳山花,飘飘落叶,甜甜笑脸,喳喳山鸟,啾啾鸣蝉……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观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制造和表现,观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制造进行观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进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观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汲取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人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高山俊岭之上,两位风度翩翩的雅士席坐于苍岩飞瀑与古松巨石之间,一人举止优雅的抚琴,一人神态平和的侧耳静听;或在茂林修竹之间,一位身着宽袖长袍,气质刚毅洒脱的隐士,静坐于清泉碧溪畔临流抚琴,兴之所至,身心俱忘;或于苍松怪石之间,一位高士当风振衣,风致飘逸地行走在幽静的空山之中,身后的童子携带一张古琴,随同主人去访友寻知音。如此种种,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以弹琴抚弦为自娱,于安逸闲适中寻找清静高远心境的情态,曾在无数的诗词文赋与金石书画作品中得以尽情展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被喻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中,古琴居于首位,此足见琴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难怪在人们心目中,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总是有琴相伴。 那么,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乐器中,为什么惟独“琴”能够居众乐器中的“王者”地位,并被受历代文人青睐和推崇,从而成为他们常备不离的雅器呢?中国文人在古琴这件乐器中又寄寓了什么样的精神呢?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先秦诸子时代结束以后,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但秦朝很快灭亡,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懦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从此,懦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失意、不幸的命运,此时玄学盛行,遂使老庄之学得以广泛、深入地进入文士的精神世界。也因有了这种契机,使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道互补的思维定势及心理模式结构开始正式成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家崇尚自然的价值观、求退避的行为结构及主张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对儒家强调积极干预、进取有为及大一统的国家学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它恰恰又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对立和补充,并在思想方式上是彼此相通的。也就是说,儒道两家思想的转换,无需思想方式上推翻重来,只要相互转变,就可以在“达者兼济天下”与“隐者独善其身”之中便捷地作出人生路途的抉择。 于是,儒道两家在思想上的这种互补结构,为文人的二重人格提供了思想依据,如果得志时便是儒家,入世为官,乐观进取;一旦失意时便成为道家,出世隐居,消极退避;或者逃遁到比道家更与世无争的佛禅世界中去,从而构建起了中国古代文人“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的心理。正因为以老庄道家思想和佛禅的思想普遍渗入历代文人心田,同儒家思想共构互补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入自觉的文化心理模式,完整意又上的中国古代文人也就因此形成了。 “中和”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露时,叫做中;表情外露时,不偏于表现一种感情,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