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文献检索论文汇总

化学文献检索论文汇总


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泡沫分离技术的常用方法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液膜分离技术
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乳状液膜法提取黄连素
乳状液膜法提取北豆根总碱
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烟碱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
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用于黄酮的提取
用于皂苷的提取
前言: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通过向溶液鼓泡并形成泡
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

液膜过程的萃取与反萃取分别发生在膜的两侧界面,溶质从料液相萃入膜相,
,再被反萃入接收相,由此实现萃取与反萃取的“内耦合”
双水相分离技术室基于液—液萃取理论同时考虑保持生物活性所开发的一

,是指使用适合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天然药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通过向溶液鼓泡并形成泡沫层,
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
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

泡沫分离技术的常用方法
鼓泡分离法。是从分离器底部鼓人气体,形成的气泡将液相中的表面活性物

萃取浮选法。又称作溶剂消去法、溶剂浮选法,是将一层与水溶液不相混溶
利用鼓泡把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带到此层,从而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对溶液中的离子、分子的分离分离对象是真溶液,是一种通过鼓泡将具有表
或不具有表面活性但具有与表面活性物质结合的物质带出,从而

细胞等生物产品的分离生物物质的分离与矿石、离子、分子有很
生物物质(如细胞等)受培养基成分及外界条件影响很大,同种细胞在不

、液膜分离技术
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其分离机理
渗透伴有化学反应、萃取和吸附等。通过高度分散的微细液
,比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技术具有传质速度快、选
,乳状
,膜相可以反复使用,内包相进一步处理后回收浓
,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在液膜分离技术方面,各国学者都相继开展了大量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乳化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

天然药物中天然有机物的液膜分离
乳状液膜法提取黄连素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所用各种材料价格便宜和能耗低等优点。
:水浸液中的黄连素经乳状液膜法提取浓缩一次再用水重结晶后,纯度
99%,超过药用标准。马智兰等[18]用正交实验法研究

液膜法提取黄连素的
:在油内比为1∶1.5、膜内HCl浓度为0.8 mol/L、载体油
0.075 mol/L、乳化剂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用量为2.5%时,
75%以上。
乳状液膜法提取北豆根总碱
莫凤奎等[19]用乳状液膜法从北豆根中提取了北豆根总碱,并对外相pH值、
萃取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影响分离的条件进行了考察和优化。优化
:外相pH值为10.1、内相盐酸浓度为0.3 mol/L、膜相span-80
5.0%、制乳时间为5 min,按此条件进行分离实验,平均萃取率达到86.0%。
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烟碱
利用span-80-磺化煤油-正辛醇液膜体系,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烟碱的
,并利用高压静电场对该液膜体系进行破
,建立了破乳速率及相关操作参数电压、频率、电极间距的函数关系。进一步
,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应的
,确定了相关参数。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双水相萃取技术(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ATPE)。双水相的成相现
,绝大多
,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就能产生两相,形成所谓双水相体系。在ATPE技术
,体系中的含水量高达70%
90%,不会造成生理活性物质的变性或失活,有时组
被广泛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蜕皮激素(ecdysone)和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在商业上
作杀虫剂或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指示剂。Modlin等利用新型的
羟丙基淀粉(PES)温度诱导双水相体系从菠菜中提取上述两种
UCON50-HB-5100是一种50%环氧乙烷(EO)。50%环氧丙烷(PO)
,又称EOPO。含UCON的水溶液,当温度升至云点(cloud point)
,可形成含水的上相和含UCON的下相,即所谓的温度诱导双水相系统,其云点
50℃。用温度诱导双水相系统提取蜕皮甾族化合物时,在初始的双水相系统中
20-羟基蜕皮激素被提取到富含UCON的上相,而细胞碎片、蛋白质和
PES的下相,移出上相并升温至56℃诱导分相,可形成水
UCON两相,此时两种甾族化合物则大部分分配在水相中,而UCON则可回
,确定
11% UCON50 -HB- 5100、7.5% PES200、0.1mol/L磷酸钠缓
(pH=7.0),体系含20%的乙醇。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提取试验,
和20-hydroxyecdysone的提取率分别为88.7%和91.2%。作者认为:温
,有望工业化。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微波萃取的原理就是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不同,对微波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利用不同结构的
,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
,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
与传统热萃取相比,微波萃取具有以下特点:质量稳
,可有效地保护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化工物料中的有用成分;产量大;对萃取物
;省时(可节省50%
90%的时间);溶剂用量少(可较常规方法少
90%);低耗能。
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
目前,微波萃取环境样品中有机金属的报道有有机锡、有机汞、有机砷及其
120℃下,用6 mol/LHCl处理,然后
10 min或在开放式萃取罐(常压下)以60 W功率微波辐射3 min后,再
2 mol/LHCl和2 mol/LHNO3处理均取得较好的结果。文献对沉积物中甲基汞
,对影响甲基汞萃取的条件进行了因子设计优
,其中温度和盐酸的用量是影响萃取的重要因素。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出限
8ng/g。此外,还对传统的萃取方法和MAE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用微波萃取法萃取佩兰挥发油,所得挥发油质量分数为2.106%,而蒸馏法提
1.83%,使挥发油质量分数相对蒸馏法提高了15%;提取
5 h降低至20 min,缩短为原时间的1/15。将破碎的薄荷叶放
,经微波短时间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薄荷叶面上的
,说明微波处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与传统的乙醇浸提相比
,微波处理得到的薄荷油几乎不含叶绿素和薄荷酮。
用于黄酮的提取
研究了微波萃取葛根异黄酮的工艺,考察了乙醇浓度、固液比和处理次数3
,优化出了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提
96%以上,其效率较一般热浸法提取大大提高,
用70%的乙醇,微波提取10 min从桑叶中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
用于皂苷的提取
研究了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
,确定微波萃取甘
,考察了提取
,并与超声波提取法、室温冷浸法和索氏提取法比较,
54 min与索氏提取4 h、室温冷浸44.3 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微


张鑫,张峻松. [J].香料香精化妆品, 1999, (2): 9~12
原永芳,周践. [J].中国药学杂志, 2000, 35(2): 84~87
S, Lovati F, Rizzolo A, et al. [J].Journal ofHigh
郭振德,张相年. [J].色谱, 1995, 13(3): 156~160
陈开勋,葛红光. [J].中国油脂, 1996, 21(5): 30
33
尹卓容. [J].中国调味品, 1996, (7): 10
12
蔡建国. [J].香料香精化妆品, 1999, (2): 1
3
237
226
260
V, Benedicto J. [J].Journal ofHigh Resolution Chro-matography, 1997,
559
李国钟,李楠,保宇,等. [J].化学工程, 1994, 2(5): 26
28
邓启焕,高勇. [J].中草药, 1999, 30(6): 419
422
Mishima K, Kurita H, Miyake A, et al. [C].日本溶剂萃取论文报告会Ⅱ,福冈, 1995
李伟,朱自强,梅乐和,等. [J].化工学报, 1998, 49(1):92
95
汤洪,马智兰. [J].膜科学与技术, 1989, 9(2): 53
55
马智兰,许红平,姬晓灵. [J].膜科学与技术, 2001, 21(1):56
57
莫凤奎,王晶,王焕青,等.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13(4): 278
281
于立军,赵勇欣. [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00, 33(3): 351
354
陈康,张赞忠. [J].化学工程, 1999, 27(6): 27
3022郭孝武,张福成,董笔超,等. [J].
, 1991,19(3): 89
90
郭孝武,张福成,林书玉,等. [J].中国中药杂志, 1995, 20(11): 673
675
郭孝武,林书玉,王蕊娥,等.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6,24(1): 50
52
郭孝武,王蕊娥,吴维俭,等.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7,25(1): 47
49
郭孝武,谢国莲. [J].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2(6): 353
354
赵兵,王玉春,吴江,等. [J].化工冶金, 2000, 21(3): 310
313
秦炜,郑涛,原永辉,等.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38(6): 46
48
946
223
14
HromádkováZ, EbringerováA, Valachovi P. et al[C]. 6th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ünde, 1998.20
HromádkováZ, EbringerováA, Valachovi P. [J].UltrasonicsSono-chemistry, 1999,
168
路德明,张中南. [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2, 22(3):18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