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茅盾及其《子夜 》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茅盾及其《子夜 》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茅盾及其《子夜 》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茅盾及其《子夜 》

茅盾及其《子夜》主要目录: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在20 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在80 年代以前,茅盾是公认的20 世纪文学巨匠。但是,在90 年代,却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甚至被排出优秀的小说家的行列。虽然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大的长篇小说创作奖,但是,茅盾本人的创作成就却被普遍怀疑。茅盾的文学特色和文学成就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呢?对于茅盾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变化呢?茅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的文学道路和一些作家不一样,他是先进行文学批评和翻译,然后,才开始小说创作的。五四时期就开始了文学批评活动和翻译活动,到1928 年政治上受挫,才开始小说创作。茅盾是的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928 年以后,茅盾才把创作作为自己的最主要工作。三、四十年代是茅盾文学创作的高峰,他的主要作品都是三、四十年代完成的。在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坛的著名作家。被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等。解放后,在文化界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构也是长篇小说式的。可以说茅盾,是20 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开拓者之一。茅盾在三十年代,还是社会剖析小说的最著名的作家。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的小说,都是社会剖析小说。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这种小说要剖析、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力图总结历史规律。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主要是左翼作家,或者说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主流小说。它基本上以阶级理论为武器,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阶级关系。就是用阶级理论为核心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子夜》是茅盾的最典型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巨大声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思想主题。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茅盾在《子夜》中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于30 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做出了左翼性的分析,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合理性。这是《子夜》成为20 世纪名著的根本原因。《子夜》创作于30 年代初期。茅盾的灵感来自于当时思想界的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讨论。在20 年代末30 年代初,中国文化界展开一场大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中国当时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封建主义社会。作为一种思想讨论,当然有各种各样的

观点。但是,最有影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当时托罗斯基派支持的“机械派”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的东西只是一种残余。当时的左翼力量《新思潮》派则认为,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这种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在当时绝不仅仅是纯粹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究竟往何处去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中国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够成为现代化的民族国家?那么,当时拖派和新思潮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不同的认识,意味着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冲突。欧美资本主义模式,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拖派选择的是欧美资本主义模式。托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主张2次革命。什么叫2次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先不必革命,先要发展资本主义,应该等着资本主义成熟了,无产阶级再搞社会主义革命。这也就是说,中国当下应该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而不能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就被取消了。共产党的现实合理性也就被消解了。新思潮派选择的是苏联模式。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了中国社会的方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否定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可能性。半殖民地,意味着中国资产阶级总是要受帝国主义的压制,缺乏独立性;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又受到封建力量的压制,所以,它无法充分发展自己,没有领导中国革命的力量。我们总是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就是由此而来的。这样资产阶级就被否定了,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就被突出出来。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来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茅盾说:“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茅盾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物悲剧来反映中国社会的性质。主人公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作品就把他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复杂而激烈的冲突中,展开他性格及其悲剧道路。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作为资本家,“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他是文化企业家,或者说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企业家。他既有一个企业家的雄心气魄,也有企业家的才华。他最大的理想是,发展自己的企业,最后建立一个“双桥王国”。这实际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渴望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典型心理。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

合到农村去收租子。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和气魄、才干,成立了一个益中公司,一下廉价收买了8个小的工厂。在最辉煌的时候,他的雄心进一步膨胀,又参加了买办资本家的赵伯涛的公司,企图在公债市场谋取暴利。但是,最终惨败。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一是外国资本势力的压制。就是作品中直接造成吴荪甫失败的赵伯韬,他实际是现在所说的合资企业。有国外雄厚的资本为后盾。所以可以控制公债市场。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西山、冯玉祥之间的战争。这是作品的一个背景。农村有农民暴动,城市有工人罢工。可以这样说,当时中国社会是完全的无序状态。吴荪甫说,“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这些都非常直接的影响了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事业。所以,人们普遍说,吴荪甫的悲剧是生不逢时。在那种现实中他无法发展自己,只有失败。茅盾这样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是因为1930 年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同于18 世纪的法国,因此中国资产阶级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那么,茅盾要从吴荪甫的悲剧中推导出什么样的思想呢?这是《子夜》的关键。吴荪甫悲剧所蕴涵着的思想逻辑是这样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无法发展资本主义,即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革命力量,无法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革命才能够使中国真正获得解放,走上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吴荪甫悲剧所暗示的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道路。作品是用小说,论证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时肯定了无产阶级,确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30 年代《子夜》成为左翼文学最著名作品,和后来成为20 世纪文学名著,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里。而茅盾及其《子夜》的文学价值被一些人怀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怎样认识,《子夜》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分析呢?怎样理解这种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文学创作呢?1、茅盾对中国社会的分析、认识,未必是科学的,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首先,无须用烦琐的理论就可以证明它的不科学性。历史是无情的,我们今天的历史就可以证明茅盾的论断是错误的。我们现在正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者说正朝这个方向迈进。改革开放以来,一切改革,都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正在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的教训就在于没有走资本主义那条道路。中国在两个道路上选择一条错误的道路。90 年代,有“历史终结说”,就是冷战以后,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原来的两大对立阵营已经不存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于历史道路方向问题已经解决。历史终结,不是人类历史灭亡,而是历史道路明确化。就是资本主义成为全球普遍社会模式。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其次,从当时现实看,尽管不利于中国发展民族工业,不利于

资产阶级成长,但是,民族工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在发展。当时中国的上海,是和日本东京一样水平的大城市。中国社会在30 年代,无论是从经济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都在日益好转。如果没有抗日战争,中国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2、从文学上看,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是文学目的首先,文学是审美的,审美主要是非功利性。审美的功利性,是无形的,或者说审美是无用之用。认识不是审美,认识是功利性,认识是人的工具,人类认识世界,是要改造世界。把文学当作认识的工具,是游离文学的本体。使文学异化为社会历史的工具。我们说文学存在着认识价值,但是,这种认识价值是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的,在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审美价值应该优先。其次,认识价值都是有限的。就是说任何认识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要成为常识。如果依靠认识价值,我们根本无必要去读过去的文学作品。因为古代那些作品告诉我们的道理现在完全成为常识了。现代人都知道了。即使茅盾《子夜》对中国社会分析、认识是真理,也不能够算做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应该图解某种真理,成为真理的工具。这是人们怀疑《子夜》的艺术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子夜》的宏大叙事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少数民族叙述诗代表作近现代蒙古英雄叙事诗的代表作是《陶克陶胡》和《嘎达梅林》。居于西北边疆的哈萨克族的叙事诗也异常丰富。在其叙事诗中,英雄叙事诗特别引人注目。如著名的“四个四十”系列长诗中的《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以及《英雄塔尔根》、《骑海骝马的射手》、《好汉康巴尔》、《霍布兰德》等等。 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代表作 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曲波《林海雪原》 欧阳山《三家巷》 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由于文革时期对文人的迫害,所以好多在文革时期出现的作品都 没有正式发表或者保全。样板戏是特定政治话语的产物。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固然有艺术方面的特点,但其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娱乐媒介最容易传播思想,也最容易使人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隐藏在其结构和内容之间的意识相态或政治立场。样板戏至少有4至5年垄断了中国的娱乐媒介,因此它对人民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 1968年底,“上山下乡”在这些文字中间,数量最多的是诗歌,这意味着,“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其主干是“地下诗歌”。因此,诗歌一经完成,很快便在知青中间传抄。 文艺无条件为现实政治服务,是贯穿“文革”文学思潮始终的一个基本理念。服务于政治被作为文艺的基本属性,“反映革命本质”是完成服务于政治这一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些被一同看做文学史审美内容得基本构成。 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

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食指、《疯狗》 北岛、《回答》 顾城《远与近》 、舒婷、《致橡树》 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特点: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2.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 郑义:《老井》 贾平凹:《商州系列》 王安忆《小鲍庄》 李锐《厚土系列》 莫言《红高粱系列》 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兴起所谓先锋精神,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形成强烈的冲击。世纪翻新,中国文坛上,丛林般地生长起了一批先锋派青年作家。人们通常叫他们为新生代,他们近乎于改革开放的同代人。他们丝毫无意于挑战“专业作家” ,他们仅仅在挑战生活,挑战自我。他们没有经历过“英雄”的席卷,没有经受过“颂歌”的洗礼,他们用自己的脚走着自己的路 前期的有: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筑路》、《白狗秋千架》、《球状闪电》、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相对来说后期的有: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北村的《逃亡者说》、《劫持者说》、《聒噪者说》、《孔成的生活》.[1]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池莉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等。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子夜的好句好段摘抄

子夜的好句好段摘抄 导读:好句: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珠,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 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飘浮的柳絮。 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刷得青山绿水、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只见北海怒涛翻滚,咆哮奔腾。骤雨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迷潆一片。 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秋雨如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 段落 雨从空中洒向各个角落,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村题材小说家是( C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2. 20 世纪 80 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 B )等。 A. 三家巷 B. 芙蓉镇 C. 白鹿原 D长恨歌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 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C )等。 A.正红旗下 B. 车站 C.绝对信号 D. 野人 4.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 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脆诗"的诗人是( A)。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5.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 A. 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 6.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 竹西 B. 司猜纹 C. 苏眉 D. 庄老太爷 7.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 1987 年发表的( A )。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 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B )。 A.红粉 B. 妻妾成群 C. 米 D. 黯粟之家 9.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D ) A. 韩少功 B. 贾平凹 C. 余秋雨D王小波 10.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A )。 A. 龙虎斗京华 B. 七剑下天山 C. 萍踪侠影录 D. 白发魔女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20 分} 11.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 ) 等。 A. 黎老东 B. 小满儿C 傅老刚D. 双眉 12. 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13.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 A. 白毛女 B. 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15.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CD)等 A. 浮躁 B. 废都 C. 秦腔 D. 高兴 16.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 大浴女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17.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BCD )。A. 王子光事件 B. 探寻"野人"C. 观看"天葬" D. 顿珠婚姻 18.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 )等。 A.风景 B. 祖父在父亲心中 C. 手机D乌泥湖年谱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黄秋云的《雾失楼台》和(BCD )等。 A. 杨朔的《香山红叶》 B. 孙犁的《亡人逸事》 C. 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缉的《干校六记》 2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 A. 永远的尹雪艳 B. 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 20 分}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 孙犁 )的《村歌》、周立 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擎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2.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3.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 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4. 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5.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 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萧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26.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 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禹的《胆剑篇》等。 27.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减克家的《有的人》等。 28.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 牧筒》、雁翼的《在云彩上面》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29. 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陈忠实) 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0. 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 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瑛

《子夜》鉴赏

综合评价 《子夜》是茅盾先生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全貌的力作,也奠定了茅盾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瞿秋白评价《子夜》:“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其艺术特点如下: 1.宏大严谨的结构。《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以及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经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2.心理描写大为突出,且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子夜》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3.语言具有简洁、细腻、生动的特点。它没有过度欧化的语言,偶尔运用古代成语也是恰到好处,妙趣横生。人物的语言和叙述者的语言都能够随着故事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色,使读者能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人物形象 吴荪甫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他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财力雄厚,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腕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但吴荪甫也有软弱空虚的另一面性格。他的这一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赵伯韬 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形象。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后台的撑腰,使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小说中着重刻画了他在投资市场的活动。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诡诈,他设置圈套勾引吴荪甫加入“多头”的秘密组织,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然而又勾结国民党政府、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荪甫血本无归。小说还描写了赵伯韬糜烂的生活,他扒进各式各样的公债,也扒进各式各样的女人,显示了他精神上的极端腐朽。总之,这是一个坏得连自己都失去感觉的买办资本家。 精彩片段 吴荪甫挂上了听筒,脸色突又放沉了。这不是忧闷,这是震怒。韩孟翔那样靠不住,最不该!况且还有刘玉英!这不要脸的,两头做内线!多少大事坏在这种“部下”的没良心,不忠实!吴荪甫想起了恨得牙痒痒的。他是向来公道,从没亏待了谁,可是人家都“以怨报德”!不必说姓韩姓刘的了,就是自己的嫡亲妹子四小姐也不谅解,把他当作老虎似的,甚至逃出去不肯回来! 一阵怒火像乱箭一般直攒心头,吴荪甫全身都发抖了。他铁青着脸,咬紧牙齿在屋子里疾走。近来他的威严破坏到不成个样子了!他必须振作一番!眼前这交易所公债关口一过,他必须重建既往的威权!在社会上,在家庭中,他必须仍旧是一个威严神圣的化身!他一边走,一边想,预许给自己很多的期望,很多的未来计划!专等眼前这公债市场的斗争告一个有利的段落,他就要一一开始的!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讲义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本课程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包括以下12个专题: (1)17年农村题材小说; (2)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5)新时期乡土小说; (6)女性文学; (7)先锋小说; (8)新写实小说; (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10)新派武侠小说; (11)台湾小说; (12)台湾诗歌。(其中,第3、5、7、8四个专题为本课程的重点。) 2.本考核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辅助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和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以及补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李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A.“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B.“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

总结的能力; C.“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A.“平时作业”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作业册”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三”、“专题六”、“专题九”和全部内容(“专题十二”)后进行,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卷面总分为100分。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各地电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分方法)。 B.“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的方式。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的A4纸(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可正反面书写。 5.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五种,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20%、20%、3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客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 简答题和论述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其中,分析题的范围仅限于本课程的四大重点(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专题七:先锋小说;专题八:新写实小说;)之内。 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试题类型,都可能涉及“了解”、“掌握”和“分析”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期末考核试卷卷面分数为100分,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

中国当代文学概论

1、闻一多的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诗要有大致相同的音顿和押韵 建筑美:诗行排列方面,要做到“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绘画美:在词藻的选择和应用上,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特点,即:讲究词的形象性和色彩感 2、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1)品便细微,体物察真,显示了对人事、景致的独到观察 (2)描写细腻,注重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 (3)结构严谨而赋予变化 (4)语言洗练,挚朴清晰,具有清秀隽永的风格 3、矛盾小说中人物形象系列: (1)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2)时代知识女性形象系列 4、矛盾社会分析小说的特点:(必考简答或论述论述要结合《子夜》的内容)(1)有着明确的创作动机 (2)要注意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 (3)在结构上追求宏伟而严谨的结构布局 (4)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 5、海派小说: 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病态文明,代表作家有穆时英、施蛰存、刘呐欧 6、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的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的要求,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7、第一个十年杂文创作丰收原因: 大致方面:(1)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关 (2)杂文体式短小,灵活多变,便于及时迅速的对社会现实做出反响 (3)深受鲁迅杂文的影响 8、巴金《家》的思想意义: (1)控诉了旧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 (2)批判了向旧制度妥协、屈服的思想 (3)揭示了旧制度、旧家庭没落崩溃的必然性 (4)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新思潮影响下的反封建斗争 9、田汉早期剧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1)强烈的主观抒情性(2)传奇色彩 (3)开放式的结构(4)诗化的语言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1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18.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19.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轫者之一。1980年前后发表的《挖荠菜》、《拣麦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对作家童年的回忆,情感细腻。20.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B )。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2.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 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

茅盾子夜读后感

茅盾子夜读后感 篇一:茅盾子夜读后感茅盾先生的《子夜》写出了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们生存的困境。外有连连的战事,内有帝国主义所豢养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们的打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像吴荪甫一类想以工业振兴中华的宏伟梦想只得是幻像,像肥皂泡泡一样,飞得再高,也终究逃不过破碎的命运。 吴荪甫是民族工业资本家,也是《子夜》的主人公。他机智果断,抱负远大,在上海那个灯红酒绿拜金的大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精明强干,为自己的梦想雄心勃勃地拼搏。他一口气吞并了八个小厂,想成为工业界领袖;他与大兴煤矿公司总经理王和甫等人创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也曾在公债市场上狠赚一笔。但他生不逢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让他施展自己的才略。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业;他苦心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处心积虑组建起来的益中公司又因为产品滞销而成为箍在身上的“湿布衫”;在公债市场上又饱受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但当他想放弃时,他仍对自己说:“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提犹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这是《子夜》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尽管吴荪甫最后终因为在公债市场与赵伯韬

的角逐失败而破产,他的这一句话,还是给我留下了无数的感动与钦佩。 但在欣赏吴荪甫的同时也得承认他的短处。 他企图从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货倾销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企业不振,想吸尽工人的血汗弥补他在投机市场上所受到的损失。这些都是他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他自尊心太强,太死要面子,他无法抗拒历史的必然法则为他安排下的失败命运。他只能用伪装的镇静来掩饰内心的惶惧和不安,从来不让人家看见他也有苦闷沮丧的时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瑶。他心中承载了太多,以至于当他破产时,他想到了自杀。直至小说结尾,他身边所剩之人已寥寥无几了。他的自私,贪念,利欲使他“身边的人”渐渐离开了他。他的悲剧结局也许是从开始就已注定,也许吴老太爷的死就是他命运的伏笔。 此外,《子夜》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环境的描写。例如它用“天空张着一望无际的灰色的幕,只有西边的天空像是破了一个洞,露出小小的一块紫云。太阳仓皇的面孔在这紫云后面向下没落。”这种平淡的环境描写,以及其他一些恶劣的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命运或喜或悲。茅盾先生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来鲜明显示人物性格。“他绝不为写景而写景,写景即为写人。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

2020年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名师精品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 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b5E2RGbCAP 3.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 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 剑篇》等。p1EanqFDPw 4.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 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DXDiTa9E3d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 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RTCrpUDGiT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 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 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5PCzVD7HxA 7.2008 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 为主题的作品。jLBHrnAILg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臧克家的《有的人》等。xHAQX74J0X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 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 16 人集体化名“童怀 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LDAYtRyKfE 11.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 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Zzz6ZB2Ltk 12.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 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 就。dvzfvkwMI1

当代文学课件(DOC)

当代文学严辉老师课堂课件整理 绪言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概念: 时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地域:大陆地区 2、有关概念的争论: 1950年代末:“中国当代文学”的提出 1980年代中期:“20世纪中国文学” 1990年代末:重写文学史 新世纪以来:争论远远没有停止…… 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与特点 1)当代文学既是现代文学的承继,又是新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现代性 2)当代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强烈的现实关照 3)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三分法) 新中国文学: 1949-1966:简称“十七年”。当代文学格局的基本形成 1966-1976:革命十年。文学的浩劫时期 新时期文学: 1976年以来:又称“新时期”。当代文学的复苏、兴盛和文学的多元化时期。 新世纪文学 第一章1950-7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文学思潮(新中国文学) 第一节“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 意义: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和总方向的确立 确立延座讲话精神为新中国的总方针。以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向。坚持普及第一。 新中国文艺界的“大会师”。解放区文学成为新中国文学的蓝本。经验与教训。 二、文学环境 1、新中国文学组织和体制的建立 高度组织化:“作协”和“文联” 作家的经济生活:工资+稿酬 文学刊物:《人民文学》(作协)《文艺报》(文联) 2、作家的整体更迭 一些作家的边缘化,甚至消失 新的中心作家的构成:来自解放区的革命作家和原左翼的进步作家;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 3、文学传统继承和外来影响 ①重点翻译介绍苏联的文艺理论和作品。

茅盾《子夜》结构评价

.《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 《骆驼祥子》 1.结构严整,主线分明,情节的开展前呼后应。 2.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细腻地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 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生活气息。 关于《子夜》的评析 摘要: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子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成功的革命性现实主义小说,它的发表不仅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成熟,还标志着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熟。该小说独特的艺术结构也是前古人的,对后来小说创作结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子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茅盾的理性创作风格也随着形成,与独特的立体式网络结构相结合,开辟了用理性分析来扩展形象思维深广度的创作道路,形成了典型的“社会剖析派”小说。 关键词:《子夜》艺术结构网络性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他于1930年创作的《子夜》是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巨作,也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的重大收获,是茅盾的代表作。它的诞生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 《子夜》把个人、群体和民族的危难联系在一起,把艺术审美和历史理性的思索并置一处,通过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网络式的结构艺术,从而奠定了中国社会分析型小说的基础,被瞿秋白称赞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新文学的长篇小说成就,主要体现于茅盾这一最重要的代表作——《子夜》。 《子夜》是以1930年春夏之交为时代背景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爆发为规模巨大、非常激烈的内战。殃及百姓,也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内忧兼有外患,欧洲出现的经济恐慌,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便转嫁其经济危机,这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对某些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普遍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引起了工人的猛烈的罢工浪潮,此时在共产党领导下,全国的武装起义渐入高潮。[注1] 而《子夜》正是在以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其网络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这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在其结构的支撑下,彻底深刻的分析出中国社会的内在性的本质矛盾,让其复杂的矛盾有条理清晰的展现出来,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表现出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开创理性主义色彩的先河。 所以《子夜》的结构艺术对于整篇小说的成功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说它的结构艺术是整部小说成功之一的表现。 《子夜》的艺术结构是宏伟而谨严的。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第四章写双桥镇农民起义,虽然这条线索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对全书说来使人略有游离的感觉,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面貌,显示了吴荪甫与农村封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他对农民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仍然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串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与此同时,又或实写,或虚写,处处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最后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以此来对照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的真正出路所在。

茅盾子夜艺术特色

茅盾子夜艺术特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子夜》写于1931年至1932年间,是茅盾作品走向成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扛鼎之作。它从正面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全貌并揭示出各个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全书以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为主体,结构规模宏大,人物关系复杂,又始终围绕民族资本家吴荪莆这一个点,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发展,其艺术特征尤其值得我们探讨。 一、严谨宏大的结构:以人物为主,围绕中心轴 茅盾《子夜》大规模、全景式地描写时代社会生活,真实反映和还原那个时代的人与事,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子夜》不仅是茅盾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与成功。《子夜》一开篇即以吴太爷的葬礼为基点,全方位的介绍了上海当时的风云人物,吴荪莆、赵伯韬、周仲伟、韩孟翔、杜竹斋等后来一系列影响巨大的人物。一时间吴太爷的葬礼便变成风云际会的时代背景,他与他,他与她,她与她,谁又是谁故事中的主角。《子夜》洋洋洒洒写了70多个人物,却始终围绕民族资本家代表吴荪莆为中心点,围绕民族资本家吴荪莆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为主。一个主线,一个人物,一个中心点,架起的便是整部《子夜》。 二、史与诗的结合,典型环境的塑造 作者从吴太爷的视角出发,给我们塑造了夜上海的典型环境,灯红酒绿,奢靡泛滥,也为下面情节的铺陈做了伏笔。除了夜上海这一典型环境的塑造,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也用了较多笔墨记录了当时的大事件。茅盾的《子夜》其实被真实地镶嵌在1930年五月到七月这段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 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茅盾子夜读书笔记

茅盾子夜读书笔记 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人物,既是时代的、阶级的和一定思想倾向的代表,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那我们的读书笔记如何写?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子夜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子夜读书笔记篇一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全貌。 作者笔下的吴荪甫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感觉他像个战士,始终在那拼尽全力地战斗,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一样。为了自己的企业也为了民族工业,他不得不与美帝国主义的掮客;;赵伯韬一直勾心斗角;为了自己的厂子,他不得不费很大力气平息罢工;为了扩大规模,他用尽心机收买、吞并其它小厂。所以,更可说他是一位商业界的巨腕,但可是生不逢时,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魔手紧紧扼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咽喉,最后他的个个雄图大略,种种力挽狂澜的行动、条条看似无懈可击的计策,只能以失败告终,这不仅是他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血腥、残酷的剥削者,从他那克扣工人工资的坚决、打击罢工工人的力度便可窥之一二,可话又说回来,那能怪他吗?不能,资本家不都那样吗,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就是他们的本性。总之,我心目中的他是为悲情英雄!

本书中还有一个地方写的特别好,那就是交易场所内情景的描写,那不能不说是人身鼎沸、热火朝天啊,侧面反映了当时时局的动荡,但同时也体现了很多国民嗜赌、想不劳而获的投机取巧心理。赌博是中国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人们都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没有小赌哪来的大赌啊,所以,要从戒小的开始,那样社会风气会有所些许改观,外国人问关于麻将的问题的次数也会减少! 总之,《子夜》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复杂的发展趋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以及中国企业的封锁、侵略! 子夜读书笔记篇二早上,仰望窗外,天气格外晴朗,我坐在床头,注意到床头书架上摆满的书籍,便挑选了一本名曰《子夜》的古版书看起来。 仔细阅读,发现矛盾的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30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事,我便兴趣十足地阅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吴家大少爷吴荪甫在大都市建造了一座从外国引进的机器制造厂的过程。但当工厂开工时,却遭到封建势力官员的不满和反对,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企图来策划一场险恶的阴谋,使吴荪甫的工厂付诸东流。果然,他们的计划成功了,逐渐使吴荪甫付不起员工的工资而跨台,输得一败涂地。 我迷上了这部小说,被它的文学魅力所折服,同时也知道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最让我深思的一点,就是封建主义注定灭亡。小说中的主人公引进了外国的机器,本来是想报效祖,使祖国的工业更加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 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C.“亭面糊” D.陈先晋 3.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D )。 A.《三里湾》B.《“锻炼锻炼”》C.《卖烟叶》D.《登记》 4.在《三里湾》中,范灵芝放弃了落后的马有翼,而嫁给了“爱社如家”的小发明家(A )。A.王玉生 B.马有翼C.王金生 D.满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