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机高压板电路图

电视机高压板电路图

液晶屏驱动板原理维修代换方法

液晶屏驱动板的原理与维修代换方法 1、液晶屏驱动板的原理介绍 液晶屏驱动板常被称为A/D<模拟/数字)板,这从某种意义上反应出驱动板实现的主要功能所在。液晶屏要显示图像需要数字化过的视频信号,液晶屏驱动板正是完成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或者从一种数字信号到另外一种数字信号)转换的功能模块,并同时在图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去驱动液晶屏显示图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板如图1、图2所示。 图1 品牌液晶显示器采用的驱动板 图2部分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是通用驱动板 如图3所示,液晶屏驱动板上通常包含主控芯片、MCU微控制器、ROM存储器、电源模块、电源接口、VGA视频信号输入接口、OSD按键板接口、高压板接口、LVDS/TTL驱屏信号接口等部分。 液晶屏驱动板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从计算机主机显示卡送来的视频信

号,通过驱动板上的VGA视频信号输入接口送入驱动板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MCU微控制器中有关液晶屏的资料控制液晶屏呈现图像。同时,MCU微控制器实现对整机的电源控制、功能操作等。因此,液晶屏驱动板又被称为液晶显示器的主板。 图3 驱动板上的芯片和接口 液晶屏驱动板损坏,可能造成无法开机、开机黑屏、白屏、花屏、纹波干扰、按键失效等故障现象,在液晶显示器故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液晶屏驱动板广泛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贴片器件,电路元器件布局

紧凑,给查找具体元器件或跑线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非工厂条件下,它的可修性较小,若驱动板因为供电部分、VGA视频输入接口电路部分损坏等造成的故障,只要有电路知识我们可以轻松解决,对于那些因为MCU微控制器内部的数据损坏造成无法正常工作的驱动板,在拥有数据文件<驱动程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液晶显示器编程器对MCU微控制器进行数据烧写,以修复固件损坏引起的故障。早期的驱动板,需要把MCU微控制器拆卸下来进行操作,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的驱动板已经普遍开始采用支持ISP<在线编程)的MCU微控制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ISP工具在线对MCU微控制器内部的数据进行烧写。比如我们使用的EP1112最新液晶显示器编程器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 图4 驱动板原理框图 在液晶显示器的维修工作中,当驱动板出现故障时,若液晶显示器原本就使用的是通用驱动板,就可以直接找到相应主板代换处理,当然,仍需要在其MCU中写入与液晶屏对应的驱动程序;若驱动板是品牌机主板,我们一般采用市场上常见的“通用驱动板”进行代换方法进行维修; “通用驱动板”也称“万能驱动板”。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通用驱动板”有乐华、鼎科、凯旋、悦康等品牌,如图5所示,尽管这种“通用驱动板”所用元器件与“原装驱动板”不一致,但只要用液晶显示器编程器向“通用驱动板”写入液晶屏对应的驱动程序<购买编程器时会随机送液晶屏驱动程序光盘),再通过简单地改接线路,即可驱动不同的液晶屏,通用性很强,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用户容易接受。

电视机电路图读图技巧

电视机电路图读图技巧 摘要:读懂原理图是维修电视机的基础,读懂了电路图后,才能根据原理分析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判断故障部位;根据原理图能迅速的找出故障元件,对故障元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提高修理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电路图读图技巧 一、读集成电路图要做到“三清楚” 分析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图,首先要弄清楚整机集成电路块的使用情况,即采用的是什么机心的电路。 1、集成电路的类型要清楚。即要弄清楚整机电路图中所使用各集成块的类型和型号,这是识读集成电路图的第一步。集成块类型可分为图像通道集成块,伴音通道集成块,伴音功放集成块,解码集成块,行扫描集成块,场扫描集成块,场输出集成块,遥控微处理器集成块,节目存储器集成块,字符存储集成块,开关电源集成块和模拟开关集成块等。首先要分清楚集成块类型,还要弄清楚具体型号。很多不同型号的集成块,其内部功能和电路结构是相同的;有的电路结构不同,但能完成相同的功能。了解了具体型号,才能掌握集成块的基本功能。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整机中集成块的数量也再不断减少,由早期的六片机发展到四片机,以及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两片机和单片机。集成度的提高,使集成块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只有通过了解集成块的型号,才能进一步熟悉集成块的功能。 2、集成电路内部的信号通路要清楚。要弄清这一点,首先要熟悉集成电路的功能框图,明确各个框图完成的具体功能,即熟悉输入什么信号、输出什么信号,信号波形、幅度和频率等的变化规律。要熟悉各方面的联系,熟悉信号在集成电路的流通过程。对集成电路内部各框图的具体电路结构、工作过程不必深究。 3、集成电路的内外联系要清楚。集成电路要完成一定的功能,还要与外部单元电路和外接元器件发生联系。首先要明确各功能框图引出脚的功能,引出脚外接元器件的功能作用。否则,就不能看深,看懂整机电路图。识别集成电路各引出脚,识别引出脚的外接元器件,是识读集成电路的主要工作。同一块集成电路,在不同的设计者手中,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外接元器件网络。另外,要弄清楚集成电路与分立件单元电路的联系,这些分立件单元电路往往是识读电路的难点,这些难点不突破,就不能正确、全面识读整机电路图。

液晶屏背光板工作原理电路图

液晶屏背光板工作原理电路图 一、前言随着液晶电视机销量的逐渐增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液晶电视机的维修,而目前液晶电视机中背光板的维修量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由于背光板是显示屏供应商供屏时自带的,供应商出于对技术的保密性,现在我们还拿不到背光板的电路图和IC资料,这对我们背光板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为了改善我们的背光板修理,本文对背光板的通用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判断作一介绍,对网络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目的是想帮助网络提高维修技能,但由于我们对背光板的电路和维修了解得还不多,因此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不准确或描述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共同讨论,从而共同提高我们的维修水平,谢谢!二、背光板在液晶电视机中的作用背光板也称Inverter板即逆变器板,它的作用是将一个直流电压转变为多个交流电压,作为液晶屏灯管的工作电压,它的输入、输出连接框图如下图。背光板有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是供电电压、开机使能信号、亮度控制信号,其中供电电压由电源板提供,一般为直流24V(个别小屏幕为12V);开机使能信号ENA即开机控制电平由数字板提供,高电平3V时背光板工作,低电平0V 时背光板不工作;亮度控制信号DIM由数字板提供,它是一个0-3V的模拟直流电压,改变这它可以改变背光板输出交流电压的高低,从而改变灯管亮度。背光板有多个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AC800V,每个交流电压供给一个灯 管。三、背光板工作原理方框图背光板电路由输入接口电路、PWM控制电路、MOS管导通与直流变换电路、LC振荡及高压输出回路、取样反馈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 方框图:四、背光板各部分电路介绍1、输入接口电路1)供电输入电压输入接口电路中的供电输入电压一路直接加到MOS管导通电路,作

彩色电视机电路图分析基础

彩色电视机电路图分析基础 -------------------------------------------------------------------------------- 彩色电视机电路图分析基础 1. 彩电电源与波段开关电路说明: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Logic IC 301 BU4069内藏有6组反相器(Inverter), 用来当作两组独立的开关选择器,即电源开关(Power on-off)与波段选择器(Band vhf-uhf). 首先开机供电IC Pin14电源后, C340电容瞬间储存电位为零, 使IC Pin2/3为高电位, IC Pin4为低电位, Q302无推动电流, 其CE间呈高阻状态, 而Q301亦未导通, 主电源未能供应其它电路. 此时C341电容则经由R320充电至高电位. 当压下Power按钮(未释回)时, C341所储存之高电位, 经由R319充电C340电容, 使至高电位. 因而IC Pin2/3转为低电位, IC Pin4则为高电位, 并经由R318推动Q302, 使其CE间呈低阻状态. 而Q301导通, 使其它电路得到供电. 而Power按钮释回后, 因IC Pin2/3为低电位, 使C341所储存之高电位, 经由R320放电完毕. 若再次压下Power按钮, 由于C341电容值远大于C340, 故C340所储存之高电位, 被C341与R320放电完毕. 此时IC Pin1 为低电位, IC Pin2/3转为高电位, IC Pin4则为低电位, Q301 与Q302再次关闭. 以上连续触压, 在电路上形成on-off来回改变之动作. 另外一组波段开关电路原理相同, 由C342设定使开机供电时, IC Pin9/10为低电位, Pin8为高电位. 此时Q303导通, Q304关闭, VHF Tuner部份得到供电. 当压下Band按钮后, IC Pin9/10为高电位, Pin8为低电位. 此时Q303关闭,Q304导通, UHF Tuner 部份得到供电.

高压板电路维修技巧

高压板电路维修技巧 (1)高压板电路类似于CRT显示器的行输出电路,它把输入的低压直流电压(一般为12V)转换成500V~1kV的高频高压电,供给背光灯管使用。检修高压板的主要工具是示波器和万用表。因为高压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高(50~80kHz),所以可采用示波器进行测量;万用表可用普通的高内阻机械指针式万用表(如常用的MF47、500型)和数字式万用表。这里强调的是万用表的内阻要高,尽量避免对被测电路的影响;不要用万用表去测量高压输出端,因为:①高压输出端的电压是交流电,万用表测不准;②电压较高,容易对仪表造成损害。 (2)一般情况下,旧机型的升压变压器和灯管容易出现问题,新机型的保护电路和工艺问题比较多。为保证CCFL供电的平衡及可靠性能,多灯高压供电电路均采用几组完全相同的电路分别为各个灯管供电,检修时可相互对照,因几组电路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3)新型的液晶显示器还具有高压平衡保护电路,通过对高压输出电流的检测判断高压是否正常。如果高压输出电流不平衡(如多灯系统单灯损坏、接触不良、任一高压输出电路元器件损坏),经PWM 控制IC检测后,会判断电路有故障,使振荡电路停振,关断高压输出。此时,单灯显示器电源指示灯亮,黑屏;多灯显示器屏幕闪烁一下后再变成黑屏。对于没有高压平衡保护电路的机型,在高压电路出现故障后,启动计算机,在适合光线下侧视屏幕,依然会有暗淡的图文显示。通过这个特征可以快速判断故障是否出现在高压电路。

(4)高压板电路还有一个亮度调节接口,这个接口受MCU发出的亮度调节PWM脉冲控制。此接口电压的改变,最终会改变高压输出值,也就会改变CCFL的亮度,实现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节。若此电路正常,调整亮度时该接口电压会有平滑的高低变化。 高压板电路常见故障的检修 (l)电源指示灯亮,但黑屏 这种故障在比较老的机型中表现为电源指示灯可以由$(或红色)转变为绿色,但黑屏;在新的机型中表现为电源指示灯转换一下颜色后又回归为初始颜色。出现以上差别主要是保护电路取样点以及电源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不同所致。检修此种故障时,先检查BACKLIGHT-ON(背光灯启动信号)电平是否变化,高压末级供电是否正常,然后用金属工具尖端碰触升压变压器输出端,看是否有蓝色放电火花,如果有火花就检查代换CCFL、高压输出电容:反之,则检查高压形成电路。 专家点拔: 由高压板形成的黑屏和曲电源故障形成的黑屏是有一定区别的,电源电路出现故障时,整机无电,屏幕上什么都看不到,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屏;高压板出现故障时,显示器工作时仔细观察屏幕,发现会有微弱的图像,因此,这种黑屏严格来说应称为“暗屏”,但一般习惯上仍称为“黑屏”。 (2)开机瞬间显示器可以点亮,然后黑屏

液晶高压板去保护的方法

液晶高压板去保护的方法通常会碰到一些显示器只有一根灯管坏和保护电路异常引起的黑屏故障,为做到快修我们通常会去把芯片的保护电路去掉。以下是在维修中碰到和网上查到的一些芯片的去保护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OZ9938去掉保护电路方法:1.把3脚直接对地短路, 2.把6脚直接对地短路3.把7脚接地电阻取下不用 MP1038EY 用导线11脚连接2脚 TL5001 5 脚对地短路. TL1451 15 对地短路 TL5451 15 对地短路 BA9741 15 对地短路 BA9743 15 对地短路 MB3775 15 对地短路 AT1741 15 对地短路 AT1380 2 对地短路 KA7500 1和16 对地短路 TL494 1和16 对地短路,如不行短路4脚 FA3629 15和16 将外接电容短路, FA3630 7和10 对地短路' OZ960 OZ962 2 对地短路 OZ965 4 对地短路6

OZ9RR 8 对地短路9 BIT3101 2和15 吸空引脚 BIT3102 5 吸空引脚 BIT3105 4 吸空引脚 BIT3106 4和27 吸空引脚 BIT3107 4 吸空引脚 BIT3193 15 吸空引脚3吸空 AAT1100 8 对地短路 AAT1107 15 对地短路 采用“PWM控制IC+全桥结构驱动电路”的高压板中,驱动电路采用全桥结构形式,PWM控制IC主要采用OZ960、OZ970、OZ9910、BlT3l05、BlT3106、MPS1010B、MP1026、MP1029、MP1038、BD9883、BD9884等,下面结合实际高压板电路进行分析。 1.由OZ960组成的高压板电路OZ960是凹凸公司(02Micro)生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灯高压逆变控制电路,可将输入的不稳定直流电压变换成近似正弦波的高电压,来驱动背光灯管。OZ960具有如下特点:高效率,零电压切换;支持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恒定的工作频率;具有较宽的调光范围;具有软启动功能;内置开灯启动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等。OZ960引脚功能见表。 BD9884集成电去.掉保护功,短接17-18脚对地电容

1602液晶显示计算器电路图及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Error[]={"error"}; unsigned char code Systemerror[]={"system error"}; unsigned char code Lcd[]={"lcd calculate"}; char str[16];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E=P2^2; sbit BF=P0^7; /*********************** 函数功能:延时1ms ***********************/ void delay1ms() { unsigned char i,j; for (i=0;i<10;i++) for (j=0;j<33;j++) ; } /************************ 函数功能:延时n毫秒 入口参数:n ************************/ void delaynms(unsigned char n) { unsigned char i; for (i=0;i

彩色电视机消磁电路图

彩色电视机消磁电路图 彩色电视机消磁电路图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内的栅网、荫罩等部件都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地磁场、周围杂散磁场以及电视机正常工作时在机内形成的磁场,都会使这此金属部件磁化,从而使电子束发射的红、蓝、绿三条电子束的运动轨迹发生不应有的偏离,不能准确地击中荧光屏上相应的红、蓝、绿荧光粉色素基点上,这样就会产生异常色彩(或不规则的色斑)。为了消除显像管上可能出现的磁化现象,彩电中都设置了自动消磁电路。普通消磁电路的原 彩色电视机消磁电路图 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内的栅网、荫罩等部件都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地磁场、周围杂散磁场以及电视机正常工作时在机内形成的磁场,都会使这此金属部件磁化,从而使电子束发射的红、蓝、绿三条电子束的运动轨迹发生不应有的偏离,不能准确地击中荧光屏上相应的红、蓝、绿荧光粉色素基点上,这样就会产生异常色彩(或不规则的色斑)。为了消除显像管上可能出现的磁化现象,彩电中都设置了自动消磁电路。 普通消磁电路的原理 普通彩色电视机中的自动消磁电路一般者由两部组成,即消磁线圈和消磁电阻,图2.19.1为三种常见的消磁电路原理图。普通彩色电视机中作用的消磁电阻是一种非线性电阻,一般称为PTC电

阻(PTC是正温度系数的英文词头缩写)。这种电阻的R-t特性非常特殊(见图2.19.2所示),它是由BaTiO3为基料经过掺杂改性而形成的半导体化的陶瓷材料制成,而BaTiO3具有一个居里点(见图2.19.2中的Te点,在制造时,通过调整配方,可以改变材料的居里点,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在居里点附近,由于相变的原因而使阻值急剧上升,在此温度以上范围,材料呈开路状态。彩电中使用的消磁电阻的居里点一般为数十度,在常温下,其阻值一般为十几欧至数十欧。因此,在开机的瞬间,通过消磁回路(见图2.19.1所示)的电流很大(一般约数安培左右),此电流在消磁线圈中产生消磁磁场,对显像管进行消磁。同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使消磁电阻的温度急剧上升,当温度达到居里点后,其阻值急剧上升,使得消磁回路呈开路状态。实际上,这类消磁电阻在消磁回路中起了一个开关作用:在电源接通瞬间,此“开关”闭合,使消磁回路对彩电消磁,消磁结束,“开关”断开,使消磁回路停止工作。 图2.19.1普通消磁电路原理图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2010-06-11 10:21

高压板电路是一种DC/AC(直流/交流)变换器,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开关电源工作的逆变过程。开关电源是将市电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而高压板电路正好相反,将开关电源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40~80kHz)的高压(600~800V)交流电。 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保护检测电路、谐振电容、输出电流取样、CCFL等组成。在实际的高压板中,常将振荡器、调制器、保护电路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块小型集成电路,一般称为PWM控制IC。 驱动电路采用Royer结构形式。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也称为自激式推挽多谐振荡器,主要由功率输出管及升压变压器等组成, 、 组成一个具有亮度调整和保护功能的高压板电路。 图中的ON/OFF为振荡器启动/停止控制信号输入端,该控制信号来自驱动板(主板)微控制器(MCU)。当液晶显示器由待机状态转为正常工作状态后,MCU向振荡器送出启动工作信号(高/低电平变化信号),振荡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工作,产生频率40~80kHz的振荡信号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部与PWM激励脉冲信号,送往直流变换电路,使直流变 Royer L1(相当于电感)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经功率放大和升压变压器升压耦合,输出高频交流高压,点亮背光灯管。 为了保护灯管,需要设置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检测信号从串联在背光灯管上的取样电阻R上取得,输送到驱动控制IC IC。当输出电压及背光灯管工作电流出现异常时,驱动控制IC控制调制器停止输出,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调节亮度时,亮度控制信号加到驱动控制IC,通过改变驱动控制IC输出的PWM脉冲的占空比,进而改变直流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也就改变了加在驱动输出管上的电压大小,即改变了自激振荡的振荡幅度,从而使升压变压器输出的信号幅度、CCFL两端的电压幅度发生变化,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 该电路只能驱动一只背光灯管。由于背光灯管不能并联或串联应用,所以,若需要驱动多只背光灯管,必须由相应的多个升压变压器输出电路及相适配的激励电路来驱动。

液晶电视机高压板损坏后的故障及高压板的代换方法

液晶电视机高压板损坏后的故障及高压板的代换方法 1、瞬间亮后马上黑屏该问题主要为高压板反馈电路起作用导致,如:高压过高导致保护、反馈电路出现问题导致无反馈电压、反馈电流过大、灯管PIN松脱、IC输出过高等等都会导致该问题,原则上只要IC有输出、自激振荡正常,其它的任何零件不良均会导致该问题,该现象是液晶显示器升压板不良的最常见之现象。维修时最主要的方法是: (1)短接法----一般情况下,脉宽调制IC中有一脚是控制或强制输出的,对地短路该脚则其将不受反馈电路的影响,强制输出脉冲波,此时升压板一般均能点亮,并进行电路测试,但要注意:因此时具体故障点位还未找到,因此短路过久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不到的现象,如:高压线路接触不良时,强制输出可能会导致线路打火而烧板!!! (2)、对比测试法:因液晶显示器灯管采用均为2个以上,多数厂家在设计时左右灯管均采用双路输出,即两个灯管对应相同的两个电路,此时,两个电路就可以采用对比测试法,以判定故障点位!当然,有的机子用一路控制两个灯管时,此法就无效! 另一方面,在不明情况下,最好不要乱短路IC各脚,否则可能会出现异想不到的后果! 2、通电灯亮但无显示此问题主要为升压板线路不产生高压导致,如:12V未加入或电压不正常、控制电压未加入、接地不正常、IC 无振荡/无输出、自激振荡电路产生不良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3、三无若因升压板导致该问题,则多数均为升压板短路导致,一般很容易测到,如:12V对地、自激管击穿、IC击穿等均会导致,另外:电源部份或升压板线路同做一块板(即连在一起)的机子,则电源无输出或不正常等亦会产生,维修时可以先切断升压部份供电,确认是哪一方面的问题 4、亮度偏暗升压板上的亮度控制线路不正常、12V偏低、IC输出偏低、高压电路不正常等均会导致该问题,部份可能伴随着加热几十秒后保护,产生无显示! 5、电源指示灯闪该问题同三无现象差不多,多数为管子击穿导致! 6、干扰主要有水波纹干扰、画面抖动/跳动、星点闪烁(该现象少数,多数均为液晶屏问题)等,主要是高压线路的问题. 以上几点是升压板产生问题的最主要现象,对于高压板产生的不良,各位不防把它这样比作:灯管相当于我们的日光管(当然,其电压要比日光灯高得多,其粗的一根高压线接的是高压输入、细的一根低压线接的是输出反馈端)、线路板把它看作逆变器线路,围绕着该状况去修,可能会容易一点。另外:电源与升压连为一体的板子,要判定是电源问题还是升压部份问题,可切断升压线路的供电线路,再测试电源输出的12V或5V等是否正常,以此来判定问题出在哪部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切断时要看仔细,勿直接切断12V或5V整流线路,那样可能导致电源无反馈电压而升过高,导致爆炸等问题(该状况类似直接切断CRT显示器的行管C极及输出反馈电路)。 修液晶高压板故障令人头疼,特别是疑难故障或配不到相应的高压板时一个头两个大,但总不至于报废或退修吧,那多没面子,其实人是活的,任何高压板只要装得下,那么它就是"万能"的,不知道买来高压板的参数,看到高压板接口有这么多条线,头晕了吧! 其实很简单,首先确定电源线正极和负极,有保险丝的一般来说是正极,负极多是接在电容的负极上. 然后确定电压,确定电压的最好办法是看电容的标记了,假如6V左右那么就是3.3V的,假如电容上标12V左右,那么输入电压肯定是5V,假如是24V左右或以上,那么就是12V,以次类推,把电容上所标的伏数除以二,最接近几伏就是几伏了. 有的人说按这样接了,还是不亮,或者只是闪一下就灭了,是的有很多高压板多是这样的,那怎么办呢?找出控制脚,看看那只脚是接到一个小三极管上的,一般是直接引接到三极管上的,最多中间有个小电容,应该很容易辨认的,控制脚一般是3.3V和5V,也有个别是接地的,所以我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先接地试一下,不行再接3.3V再接5V,假如输入电压和控制电压多是3.3V的情况是,可以直接合并. 多余的脚怎么办呀??让他空着好了,不用理它.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背光灯及高压驱动电路原理与维修(一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背光灯及高压驱动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一) (目前液晶电视的销量和社会保有量非常大,液晶电视的维修资料奇缺,而液晶电视的背光灯高压驱动电路又是液晶电视中极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它类似于CRT电视的行扫描电路,是高压大电流电路,其故障率不低于CRT电视的行扫描电路。目前对于该部分的原理电路分析维修的资料很少,该文对于背光灯管及驱动电路的特性、构造、组成、要求、电路原理分析比较详尽,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加深刻的理解液晶电视背光灯驱动电路,为下一步维修打好基础) 液晶电视的显示屏是属于被动发光型的显示器件,液晶屏自身不发光,它需要借助背光灯来实现屏的发光,即背光灯管发出光线通过液晶屏透射出来,利用液晶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控制通过的光线(对光进行调制)以形成图像,所以一块液晶屏工作成像必须配上背光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显示屏,要显示色彩丰富的优质图像,要求背光灯的光谱范围要宽,接近日光色以便最大限度的展现自然界的各种色彩。目前的液晶屏背光灯,一般采用的是光谱范围较好的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作为背光光源。 大屏幕的液晶电视要保证有足够的亮度、对比度和整个屏幕亮度的均匀性,均采用多灯管系统,32寸屏一般采用16只灯管,47寸屏一般采用24只灯管。耗电量每只灯管约为为8W计算,一台32寸屏的液晶电视背光灯耗电量达到130W,一台47寸的液晶电视背光灯的耗电量达到近200W(加上其它电路耗电,一台32寸屏的液晶电视耗电量在200W左右) 冷阴极荧光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冷阴极荧光灯CCFL是气体放电发光器件,其构造类似常用的日光灯,不同的是采用镍﹑钽和锆等金属做成的无需加热即可发射电子的电极——冷阴极来代替钨丝等热阴极,灯管内充有低气压汞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冷阴极发射电子使灯管内汞原子激发和电离,产生灯管电流并辐射出253.7nm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管壁上的荧光粉涂层而发光,图1。 冷阴极荧光灯的特性 冷阴极荧光灯是一个高非线性负载,它的触发(启动)电压一般是三倍于工作(维持)电压,(电压值的大小和灯管的长度和直径有关)冷阴极荧光灯在开始启动时,当电压还没有达到触发值(1200~1600V)时,灯管呈正电阻(数兆欧),一旦达到触发值,灯管内部产生电离放电产生电流,此时电流增加,灯管两端电压下降呈负阻特性 图2,所以冷阴极荧光灯触发点亮后,在电路上必须有限流装置,把灯管工作电流限制在一个额定值上,否则会因为电流过大烧毁灯管,电流过小点亮又难以维持。

电视机原理图

监控室显示器信号框架图A V接口 按键 数字板 伴音芯片 喇 叭 显像管 视 放 板 场块 行管 高 压 包光 耦 电源

Haier29F9G 电视机电路框架图 箭头线标示电源供电线路,变压器输出一个130V ,两个25V ,一个10V 直流电源,130V 到高压包,高压包输出一个1100V 高压到显像管,输出一个200V 到视放供电,输出加速器电压350V ,还有一组输出到集焦。一个25V 到行激励变压器和场块,10V 到两个7805,一个25V 到伴音功放。 中央处理芯片 显像管 视 放 板 高压 包 场块 行管 S 端子 A V 接口 伴音芯片 喇 叭 A V 切换芯A V 切换芯片 8705 7805 光 耦 行激励变压储存器 遥控 接 收 按键 滤波器 整 流 电容滤波 电源块 变压器

监控室显示器电路框架图 箭头线标示供电线路,变压器输出一个100V ,一个20V ,一个7V ,一个13V ,一个15V . 100V 电压到高压包,高压包分别输出六组电压,130V 到行管,15V 到场块,1100V 到显像管,300V 到加速器,180V 到视放供电,一组到集焦。20V 到行激励变压器,7V 到7805,13V 到7808和7812,15V 到伴音功放。 A V 接口 按键 功放 数字板 视放板 显像管 光耦 7808 7805 7812 32V 稳压 场块 行管 高 压包 行激励变压 喇 叭 滤波 整流 电容滤波 电源块 变压器

Haier29F9G-S电视机信号框架图高 频头 遥控接收 按键ASW A V接口S端子伴音芯片 中央处理芯 片 A V切换芯A V切换芯 电源 光 耦 显像管 放 场块 行管 高 压 包 喇 叭 视 板

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高压板电路是一种DC/AC(直流/交流)变换器,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开关 电源工作的逆变过程。开关电源是将市电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12V直 流电压,而高压板电路正好相反,将开关电源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40~80kHz)的高压(600~800V)交流电。高压板电路种类较多,下面以图所示 电路框图,介绍高压板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高压板电路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高压板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保护检测电路、谐振电容、输出电流取样、CCFL等组成。在实际的高压板中,常将振荡器、 调制器、保护电路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块小型集成电路,一般称为PWM控制IC。该高压板的驱动电路采用Royer结构形式。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也 称为自激式推挽多谐振荡器,主要由功率输出管及升压变压器等组成,由美国 人罗耶(G.H.Royer)在1955年首先发明和设计。它与PWM控制IC(如 TL1451、BA9741、BIT3101、BIT3102等)配合使用,即可组成一个具有亮度调整和保护功能的高压板电路。图中的ON/OFF为振荡器启动/停止控制信号输入端,该控制信号来自驱动板(主板)微控制器(MCU)。当液晶显示器由待机 状态转为正常工作状态后,MCU向振荡器送出启动工作信号(高/低电平变化信号),振荡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工作,产生频率40~80kHz的振荡信号送入调 制器,在调制器内部与MCU送来的PWM亮度调整信号进行调制后,输出PWM激励脉冲信号,送往直流变换电路,使直流变换电路产生可控的直流电压,为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功率管供电。功率管及外围电容C1和变压器绕 组L1(相当于电感)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经功率放大和升压变压 器升压耦合,输出高频交流高压,点亮背光灯管。为了保护灯管,需要设

电脑故障维修: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坏的现象及维修思路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坏的现象及维修思路 1、瞬间亮后马上黑屏该问题主要为高压板反馈电路起作用导致,如:高压过高导致保护、反馈电路出现问题导致无反馈电压、反馈电流过大、灯管PIN松脱、IC输出过高等等都会导致该问题,原则上只要IC有输出、自激振荡正常,其它的任何零件不良均会导致该问题,该现象是液晶显示器升压板不良的最常见之现象。维修时最主要的方法是:(1)短接法----一般情况下,脉宽调制IC中有一脚是控制或强制输出的,对地短路该脚则其将不受反馈电路的影响,强制输出脉冲波,此时升压板一般均能点亮,并进行电路测试,但要注意:因此时具体故障点位还未找到,因此短路过久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不到的现象,如:高压线路接触不良时,强制输出可能会导致线路打火而烧板!!! (2)、对比测试法:因液晶显示器灯管采用均为2个以上,多数厂家在设计时左右灯管均采用双路输出,即两(电脑没声音)个灯管对应相同的两(电脑没声音)个电路,此时,两(电脑没声音)个电路就可以采用对比测试法,以判定故障点位!当然,有的机子用一路控制两(电脑没声音)个灯管时,此法就无效!

另一方面,在不明情况下,最好不要乱短路IC各脚,否则可能会出现异想不到的后果! 2、通电灯亮但无显示此问题主要为升压板线路不产生高压导致,如:12V未加入或电压不正常、控制电压未加入、接地不正常、IC无振荡/无输出、自激振荡电路产生不良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3、三无若因升压板导致该问题,则多数均为升压板短路导致,一般很容易测到,如:12V对地、自激管击穿、IC击穿等均会导致,另外:电源部份或升压板线路同做一块板(即连在一起)的机子,则电源无输出或不正常等亦会产生,维修时可以先切断升压部份供电,确认是哪一方面的 4、亮度偏暗升压板上的亮度控制线路不正常、12V 偏低、IC输出偏低、高压电路不正常等均会导致该问题,部份可能伴随着加热几十秒后保护,产生无显示! 5、电源指示灯闪该问题同三无现象差不多,多数为管子击穿导致! 6、干扰主要有水波纹干扰、画面抖动/跳动、星点闪烁(该现象少数,多数均为液晶屏问题)等,主要是高压线路的问题. 以上几点是升压板产生问题的最主要现象,对于高压板产生的不良,各位不防把它这样比作:灯管相当于我们的日光管(当然,其电压要比日光灯高得多,其粗的一根高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对“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一文的一点看法(此文为技术探讨) 在国内某知名刊物2010年12月份期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这是一篇选题极好的文章、目前液晶电视出现的极大部分屏幕故障例如:图像花屏、彩色失真、灰度失真、对比度不良、亮度暗淡、图像灰暗等等故障都与此电路有关,维修人员在维修此类故障时往往的面对液晶屏图像束手无策,而介绍此电路、无疑对类似故障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目前在一般的期刊书籍介绍分析此电路的文章极少。 什么是TFT屏偏压电路?现代的液晶电视都是采用TFT屏作为图像终端显示屏,由于我们现在的电视信号(包括各种视频信号)是专门为CRT显示而设计的,液晶屏和CRT的显示成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屏要显示专门为CRT而设计的电视信号,就必须对信号的结构、像素排列顺序、时间关系进行转换,以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 图像信号的转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确的过程;先对信号进行存储,然后根据信号的标准及液晶屏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在按规定从存储器中读取预存的像素信号,并按照计算的要求重新组合排列读取的像素信号,成为液晶屏显示适应的信号。这个过程把信号的时间过程、排列顺序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并且要产生控制各个电路工作的辅助信号。重新编

排的像素信号在辅助信号的协调下,施加于液晶屏正确的重现图像。 每一个液晶屏都必须有一个这样的转换电路,这个电路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控制电路”或“T-CON(提康)电路”,也有称为“逻辑板电路”的。这个电路包括液晶屏周边的“行、列驱动电路”构成了一个液晶屏的驱动系统。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这个独立的整体是由时序电路、存储电路、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D/A变换电路、译码电路、伽马(Gamma)电路(灰阶电压)等组成,这些电路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工作电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上电时序关系,不同的屏,不同的供电电压。为了保证此电路正常工作,一般对这个独立的驱动系统单独的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供电(这个向液晶屏驱动系统供电的开关电源一般就称为:TFT偏压电路);由整机的主开关电源提供一个5V或12V电压,给这个开关电源供电,并由CPU控制这个开关电源工作;产生这个独立的驱动系统电路提供所需的各种电压,就好像我们的电视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他有一个单独的开关电源,DVD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他也有一个单独的开关电源一样。是非常重要也是故障率极高的部分(开关电源都是故障率最高的部分,要重点考虑)。图1所示是液晶屏驱动系统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的“TFT偏压供电开关电源”就是这个独立系统电路的供电电源它产生这个驱动系统电路需要的各种电压,有VDD、VDA、VGL和VGH电压供各电路用。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常见故障简要分析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常见故障简要分析 一台完整的液晶显示器一般由液晶屏、主板、按键板以及高压板(又称升压板)等部分组成,而液晶屏又由液晶粒子屏、玻璃、信号处理板及灯管等组成。液晶显示器工作时,一方面,主板上提供的信号经液晶屏的信号处理板解码后送到液晶粒子屏,推动液晶粒子翻转,这时是看不到亮画面的,因方没有背灯管(即贴在液晶左右背处,即上面说的灯管)的照射光,只有背景一点黑暗的图象。另一方面,主板产生信号后,紧接着升压板也开始工作,推动灯管发光,并在背灯管的照射下,液晶显示器才能显示完整的图象。可见,高压板的作用就是点亮灯管。下面我们对高压板的几种常见故障进行简要分析: 1、瞬间亮后马上黑屏该问题主要为高压板反馈电路起作用导致,如:高压过高导致保护、反馈电路出现问题导致无反馈电压、反馈电流过大、灯管PIN 松脱、IC输出过高等等都会导致该问题,原则上只要IC有输出、自激振荡正常,其它的任何零件不良均会导致该问题,该现象是液晶显示器升压板不良的最常见之现象。 2、电源指示灯亮但无显示此问题主要为升压板线路不产生高压导致,如:12V未加入或电压不正常、控制电压未加入、接地不正常、IC无振荡/无输出、自激振荡电路产生不良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3、三无若因升压板导致该问题,则多数均为升压板短路导致,一般很容易测到,如:12V对地、自激管击穿、IC击穿等均会导致,另外:电源部份或升压板线路同做一块板(即连在一起)的机子,则电源无输出或不正常等亦会产生该现象。 4、亮度偏暗升压板上的亮度控制线路不正常、12V偏低、IC输出偏低、高压电路不正常等均会导致该问题,部份可能伴随着加热几十秒后保护,产生无显示。 5、电源指示灯闪该问题同三无现象差不多,多数为管子击穿导致。 6、干扰主要有水波纹干扰、画面抖动/跳动、星点闪烁(该现象比较少,多数均为液晶屏问题)等,主要是高压线路的问题。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坏的现象及维修思路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坏的现象及维修思路 液晶显示器, 高压板 1、瞬间亮后马上黑屏该问题主要为高压板反馈电路起作用导致,如:高压过高导致保护、反馈电路出现问题导致无反馈电压、反馈电流过大、灯管PIN松脱、IC输出过高等等都会导致该问题,原则上只要IC有输出、自激振荡正常,其它的任何零件不良均会导致该问题,该现象是液晶显示器升压板不良的最常见之现象。维修时最主要的方法是: (1)短接法----一般情况下,脉宽调制IC中有一脚是控制或强制输出的,对地短路该脚则其将不受反馈电路的影响,强制输出脉冲波,此时升压板一般均能点亮,并进行电路测试,但要注意:因此时具体故障点位还未找到,因此短路过久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不到的现象,如:高压线路接触不良时,强制输出可能会导致线路打火而烧板!!! (2)、对比测试法:因液晶显示器灯管采用均为2个以上,多数厂家在设计时左右灯管均采用双路输出,即两个灯管对应相同的两个电路,此时,两个电路就可以采用对比测试法,以判定故障点位!当然,有的机子用一路控制两个灯管时,此法就无效! 另一方面,在不明情况下,最好不要乱短路IC各脚,否则可能会出现异想不到的后果! 2、通电灯亮但无显示此问题主要为升压板线路不产生高压导致,如:12V未加入或电压不正常、控制电压未加入、接地不正常、IC无振荡/无输出、自激振荡电路产生不良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3、三无若因升压板导致该问题,则多数均为升压板短路导致,一般很容易测到,如:12V 对地、自激管击穿、IC击穿等均会导致,另外:电源部份或升压板线路同做一块板(即连在一起)的机子,则电源无输出或不正常等亦会产生,维修时可以先切断升压部份供电,确认是哪一方面的 4、亮度偏暗升压板上的亮度控制线路不正常、12V偏低、IC输出偏低、高压电路不正常等均会导致该问题,部份可能伴随着加热几十秒后保护,产生无显示! 5、电源指示灯闪该问题同三无现象差不多,多数为管子击穿导致! 6、干扰主要有水波纹干扰、画面抖动/跳动、星点闪烁(该现象少数,多数均为液晶屏问题)等,主要是高压线路的问题. 以上几点是升压板产生问题的最主要现象,对于高压板产生的不良,各位不防把它这样比作:灯管相当于我们的日光管(当然,其电压要比日光灯高得多,其粗的一根高压线接的是高压输入、细的一根低压线接的是输出反馈端)、线路板把它看作逆变器线路,围绕着该状况去修,可能会容易一点。另外:电源与升压连为一体的板子,要判定是电源问题还是升压部份问题,可切断升压线路的供电线路,再测试电源输出的12V或5V等是否正常,以此来判定问题出在哪部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切断时要看仔细,勿直接切断12V或5V整流线路,那样可能导致电源无反馈电压而升过高,导致爆炸等问题(该状况类似直接切断CRT显示器的行管 C极及输出反馈电路)。 液晶显示器高压板坏的现象及维修思路 液晶显示器, 高压板 1、瞬间亮后马上黑屏该问题主要为高压板反馈电路起作用导致,如:高压过高导致保护、反馈电路出现问题导致无反馈电压、反馈电流过大、灯管PIN松脱、IC输出过高等等都会导致该问题,原则上只要IC有输出、自激振荡正常,其它的任何零件不良均会导致该问题,该现象是液晶显示器升压板不良的最常见之现象。维修时最主要的方法是: (1)短接法----一般情况下,脉宽调制IC中有一脚是控制或强制输出的,对地短路该脚则其将不受反馈电路的影响,强制输出脉冲波,此时升压板一般均能点亮,并进行电路测试,但要注意:因此时具体故障点位还未找到,因此短路过久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不到的现象,

高压板电路工作原理

一. 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高压板电路是一种DC/AC(直流/交流)变换器,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开关电源工作的逆变过程。开关电源是将市电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而高压板电路正好相反,将开关电源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40~80kHz)的高压(600~800V)交流电。高压板电路种类较多,下面以图所示电路框图,介绍高压板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高压板电路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高压板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保护检测电路、谐振电容、输出电流取样、CCFL等组成。在实际的高压板中,常将振荡器、调制器、保护电路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块小型集成电路,一般称为PWM控制IC。 该高压板的驱动电路采用Royer结构形式。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也称为自激式推挽多谐振荡器,主要由功率输出管及升压变压器等组成,由美国人罗耶(G.H.Royer)在1955年首先发明和设计。它与PWM控制IC(如TL1451、BA9741、BIT3101、BIT3102等)配合使用,即可组成一个具有亮度调整和保护功能的高压板电路。 图中的ON/OFF为振荡器启动/停止控制信号输入端,该控制信号来自驱动板(主板)微控制器(MCU)。当液晶显示器由待机状态转为正常工作状态后,MCU 向振荡器送出启动工作信号(高/低电平变化信号),振荡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工作,产生频率40~80kHz的振荡信号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部与MCU送来的PWM亮度调整信号进行调制后,输出PWM激励脉冲信号,送往直流变换电路,使直流变换电路产生可控的直流电压,为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功率管供电。功率管及外围电容C1和变压器绕组L1(相当于电感)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经功率放大和升压变压器升压耦合,输出高频交流高压,点亮背光灯管。 为了保护灯管,需要设置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检测信号从串联在背光灯管上的取样电阻R上取得,输送到驱动控制IC;过电压保护检测信号从L3上取得,也输送到驱动控制IC。当输出电压及背光灯管工作电流出现异常时,驱动控制IC控制调制器停止输出,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调节亮度时,亮度控制信号加到驱动控制IC,通过改变驱动控制IC输出的PWM脉冲的占空比,进而改变直流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也就改变了加在驱动输出管上的电压大小,即改变了自激振荡的振荡幅度,从而使升压变压器输出的信号幅度、CCFL两端的电压幅度发生变化,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 该电路只能驱动一只背光灯管。由于背光灯管不能并联或串联应用,所以,若需要驱动多只背光灯管,必须由相应的多个升压变压器输出电路及相适配的激励电路来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介绍的是仅是“PWM控制IC十Royer结构驱动电路”高压板电路,实际的高压板电路会有多种形式,如“PWM控制IC+推挽结构驱动电路”、“PWM控制IC+全桥结构驱动电路”、“PWM控制IC+半桥结构驱动电路”等,在下面分析具体机型时再做介绍。 二. 液晶显示器驱动板维修技法 液晶显示器驱动板电路原理比较复杂,日常维修时,一般采用“板级”维修,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应采用“芯片级”维修,毕竟因一点小问题而更换整个驱动板有点可惜。下面简要介绍驱动板主要电路的维修技法。 1 输入接口电路维修技法 液晶显示器信号输入电路发生故障以后,现象与CRT显示器有相似之处。但是在一些杂牌液晶显示器中,由于电路设计不完善,对输入信号要求较为严格,如果信号源本身输出不太规范,那么故障现象就与CRT显示器不完全相同了。例如,一些具有VGA输出的廉价影碟机、卫星接收机、数字机顶盒等,其输出信号在CRT显示器上可以正常显示图像,在液晶显示器上就不一定能够正确还原图像,可能会出现提示“无信号”或者画面不停涨缩的现象。此种情况涉及电路改造,维修难度较大。 VGA插头在多次插拔以后可能会导致针孔中的簧片松动,出现接触不良。还有就是对显示器信号线的大力拉扯,也可能导致VGA插头信号传输问题,导致显示器黑屏或者单色、偏色。遇此情况除更新信号线外,还可以使用焊锡把显示器信号线插头上的针脚加粗,让松动的簧片重新和显示器信号线紧密接触,或者更换显示器上的VGA插座。另外,也可能是PCB板上的VGA插头对应焊点开焊或者断路,重新补焊就可以了。 DVI信号传输电路出现的故障与此类似,检修方法大致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