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书XX活动优秀文章精选七篇

读书XX活动优秀文章精选七篇

读书XX活动优秀文章精选七篇

对于我来说业余时间最喜欢的还是看书,读一些自认为是好书。

我非常喜欢赫尔岑的名言:“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不读书的人就不是一个完人。”

试想,或坐在绿意盎然的阳台上,或借一缕灯光,或在野外随便

坐在一青石上,沐浴着轻风,或背倚一棵大树,田野是草香弥漫的世界。晨光将露之时,夕阳落山之际,嗅着书里发出的油墨香,那真是要沉醉了。手捧一本好书,那就是一种享受。一本好书就是一所学校,句句禅意的话,丰盈着我的内心,一句在书里,一句在书外,淡泊宁静。朵朵花开的诗,馨香着我的灵魂,一朵在岁月里,一朵在红尘外,唯美嫣然。

读书,读一本好书,你无须动身便可漫游四方,或漫步在林荫小径,任凉风吹衣,长发飘在风里,去感受那不染纤尘的空灵;或荡漾在江湖,无险无惊,去感悟心清如水的超逸;或爬到了山顶,领略脚踏白云,“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每逢一本好书在手,对于我来说,总是把自已投入其中,与书中

的情、景、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或悲或喜,或笑或怒,随书中的情节任自已的情感起伏不静。此时似乎忘记时空,忘记身边的一切。纵然世事繁杂,但是此时自已走进了一方绝美纯情的境界,饱览四时

之景,窥尽人世沧桑,感悟漫漫人生。一本好书在手,丝丝缕缕的墨香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明朗你如云的思绪,使你领悟许多东西。

今天,看了朱光潜先生写的《谈读书》,我更是受益非浅。正如他所说:“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必须慎重选择”。书是读不尽的,都读尽也无用,许多书跟本就没有读的价值。有人说我没时间看书,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你看半个小时,每天只读几页,这样一年少说也可读四、五本书了。

我把朱光潜先生《谈读书》一文提到读书方法与大家分享,读书方法他主要谈了两点。“第一,凡值得读得书至少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自已的意见。”

多读书,读好书,面对世事就会更加神清气爽,人生的路便会更加明明白白的走下去,会感到自已更加充实,对于未来,对于人生,会更加自信!读一本好书吧,那真是一种享受!

人生的成长在于不断的阅读。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不透实,总觉得那就是读书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对这句话的理解

也越来越深。阅读,不是要读书,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理解了不难。阅读,阅览的是经历,是对人生的理解;诵读,诵读的是人生浓缩的精华,是对自己人生理解的“心经”。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段故事,不在于他生活在哪里,不在于他年龄大小,不在于他是否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更不在于他是否创造了神话奇迹。平淡真实的生活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少数的英雄人物也是在这些平淡生活人的衬托下才显现出他的英勇。当然也是这些英勇的人物的事迹激励着引导着平凡的多数人,这些成功的人物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坚韧的品格,不怕失败的精神。人生就是如此,在自己平淡的生活中阅读着其他人物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坚定着自己的心,踏实着走着每一步。目标的明确,不怕挫折的心,不断告诫自己: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坚持,自己也会是个成功者。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一样的,生活的环境不同,生活的时空不同,遇到的挫折不同,不要一味的效仿心中的偶像,他的事迹再英勇,他的事迹再伟大,他创造的财富再多,也是他的人生。人生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我们有一样的背景,一样努力向上的心态,时间、空间的不同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机遇。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吸取英勇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可以让他的精神品格成为我们成功的精神支柱,但是不要完全模仿,那就不是自己的人生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同样阅读一本书,你看到的也许是主人公成功创造了多少财富,他看到的也许是主人公创造财富背后的艰辛,还有人可能看到了主人公精神层面的成长。看到了不同,得到的也就不同,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会让我们理解不同。在这么多的不同中,要有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提高。有人会问提高什么?提高的是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是对自己“心经”的完善。

古语云:人无完人。历史上的现实生活中的再英勇的人物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要去盯着那些不完美,那只会让自己的心胸变的狭隘。他们的故事被传颂是因为他们的身上的闪光点,让那些闪光点照亮自己的人生即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阅读,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阅读,成长中必可少的一部分。阅读,让我们对事,对人,对己有更清楚的认识。认识自己的过程是残酷的。我忘记这句话是谁说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总盯着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缺点,我们可以让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闪光点亮一点、再亮一点,照亮自己的周围,和他人的闪光点连成一片,那时照亮的就不在是自己的一方世界了,奇迹也就会在那时光顾你了!

孔子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在,书中自有颜良玉。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下苦心。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志士都谈论过读书。在当今社会,读书可以说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因为当今社会没有文盲,所以每一个人都读过书,只是读

的多少不同,读的内容不同,读的时间长短不同,读的目的不同,读的感受不同,读的收获不同。回顾我的半个人生,可以说从未放弃过读书,可以说读书伴随我走过了40多年的春秋。根据自己的读书体会,我把读书的好处总结了6条:第一,读书可以使人明理修身养性。虽然自己半生以前,有许多坎坷不幸,有许多挫折和失败,但是总能淡然处之,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一切都能想得通,一切都能看得惯,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败轻视自己,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特长而高估自己,我总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我曾经在《咸阳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感悟成熟》。我自认为我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应该成熟,因为已过了不惑之年。我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与读书有很大的关系。第二,读书可以励志。有人说,人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说,人生就是挑战。一个人活在世上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没有人不存在失败,失败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要面对,那些成功者其实比普通人失败的次数更多。失败是人人面对的,但是对失败的态度,那就千差万别。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么一句话,男人需要经常励志。因为男人责任大,挑战多。生活中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我们解决不了,而是我们没有下决心去解决,没有信心和毅力。强者总是千方百计找办法,弱者总是随心所欲找借口。如果你看一看那些名人传记,我想对每一个人都有触动。我看过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看过世界名人录,看过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传记。我不仅为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敬仰,更为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所折服。希特勒说,在他的字典里永远找不到困难两个字。在所有

伟大人物的功绩里,无不证明爱迪生说的一句真理:天才99%的血汗,1%的灵感。第三,读书可以启迪智慧。可以说一切智慧学习,读书是学习的主要方面,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实践,大多数知识都书本。书本其实就是别人的经验,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智慧结晶。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知识。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为什么能神机妙算,预测未来,就是因为诸葛亮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拥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号称百科辞典,他读过的书有一个百科图书馆,用汗牛充栋形容还远远不够。毛泽东想才大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离不开渊博的知识。毛泽东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读书。毛泽东既是伟大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第四,读书可以致富。有一句格言说,富人靠资本,穷人靠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靠知识和信息发家致富。第五,读书为了干好工作。我以前学习党政信息,为了写好党政信息,看了许多关于党政信息的书籍和资料。当了宣传干事,阅读了许多新闻知识方面的书籍。当了文化站长,又阅读了许多文化方面的书籍。当了政府秘书,又阅读了许多关于文秘方面的书。到农村工作又阅读了许多关于农村方面的书。这些都是为了干好工作才读书。第六,读书可以消遣解闷。有些人闲余时间读书,纯粹是为了兴趣,为了打发时光,有的人晚上不读几页书就睡不着。有的人不读书就觉得精神空虚,有些人不看书就觉得自己与世隔绝,有些人觉得不看书就会被社会淘汰。每个人对读书的感

悟或多或少都有。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读书,足以说明读书必然益处很多。

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辩证地看待,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草莽英雄,也有斗大的字不识的大老板,也有一些草根歌星,草根技术人员,也能听到有的领导念错字说错话。有些人他们并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现实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许多学究抱怨社会,许多大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有些大学生不能胜任工作。有人说,读死书不如不读书,也有人说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赵括纸上谈兵招致惨败,马谡死套兵法丧失街亭。有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有人说,书是禁锢人思想的桎梏。有的人因为看了某本书而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有的学生因为看杂书,不但损坏了眼睛,而且荒废了学业。有的人,则埋怨因为读书而贫穷,因为读书而吃亏。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有人改变好了,有人也可能走向深渊。

究竟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有人说要好读书读好书,究竟什么是好书?这就有个选择问题,因此,要有选择的读书。好读书是个好习惯,但是天下书哪能读得完。那如何选择呢?我认为读书就是读有价值的书,读自己有用的书。读书不能一味地读书,不能读死书。要把读书和心得结合起来,要把实践结合起来,要通过读书有所领悟有所

收获。有人说,读过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认为不一定。有些人阅读了许多名人的散文、小说、诗歌,自己一篇像样的作品也写不出来。而莫言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的作品竟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能不叫人咋舌。总之,我觉得人应该带着自己目的去读书,带着兴趣去读书,带着理想去读书,带着思想去读书。能够从书中真正攫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让读书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不要用读书打发时光,不要把读书作为负担。如果你认为读书没有一点收获的话,我主张你就不要读书啦!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犹太人说:书本是甜的;中国古语也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古今中外关于阅读的故事不胜枚举,然而却有那样一个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一个秋意渐浓的午后,有这么一个人,他身穿一件酒红色工作服,裤管卷起,没有袜子,一双难以辨别颜色的帆布鞋,手里拎一只单薄的布袋。他轻车熟路的走进一栋建筑的二楼,径直走向书架,取下一期当天的报纸读了起来。他是老韩,一名流浪者,同时也是这座图书馆的常客。这座坐落于杭州的图书馆十几年间坚持让流浪者和拾荒者进馆读书,被人们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用他十几年的坚守与执着传递着“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正能量。

面对非议馆长褚树青这样答道“ __拒绝他们读书的权利,但你有权选择离开”。是啊!每个人都享有读书的权利,但是又有多少人珍惜的使用着这种权利。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会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刷微信朋友圈,却没有时间静静的读一本书。更有甚者,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压力,一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读书无用论悄悄抬头。

我们到底要不要读书?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读书无用论是错误和

短视的,它把读书过于功利化了,我们读书不是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不单纯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不是完全为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们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智慧,是一种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学生时代书籍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平台,是我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这些知识的积累,使我们能够在毕业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大多数人都普遍认可的,但是工作后我们要不要坚持阅读呢?

当然要坚持阅读。记得我来到纪委上班的第一天,科室主任就给

了我一本《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常用法规汇编》,正是这本书让我对纪检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成为后来工作中的常用工具书。其实,阅读可以让我们更智慧、更科学、更有效地去工作。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更是要坚持阅读。我们应该读党史经典,倾听民族危

难之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我们应该读《中国共产党党章》,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应该读《焦裕禄》,以榜样为力量,做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应该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读本》,以前车之鉴,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人。人常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阅读,才能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才能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正如习近平 __指出的,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而学习的基本方式是什么?正是阅读。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承载着全中国人民的希冀和梦想,是每个中 __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汇聚全体人民的共同智慧。而智慧从哪里来?还是阅读。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获得智慧的基本方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而“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阅读的力量,决定个人学习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实践的力量;所有人阅读的力量,决定国家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创造的力量。

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手不释卷”、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一个人不读书,很难保持“日日新”的知识储备,而一个不读书的社会,也难以通过不断创新赢得发展。一个人因阅读而令人尊重,一座城市因阅读而精彩非凡。书香洋溢的城市必然是美丽动人的城市,因为城市的美丽动人不仅仅是她的建筑外表、景观风貌,更在于她的文化品位和内在气质。

春天里,沏一杯清茶,在缭绕的茶香中找一本书细细品味,感受汲取知识的欣喜,将阅读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沐浴着书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文字典籍,数以万亿,阅读须臾,不可深知。

笔者,学之助而记之辅也。笔勤则记全,笔怠则识缺,因此俗语有言:好记性不若烂笔头,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人生短暂,工作忙碌,事务繁杂,阅读而至十遍以上者,已然少有,而况于百遍乎?

倘以阅读三遍而论,第一遍可速读,匆匆览其大意,而将重点、精华、名言、警句点划标记;第二遍为精读、细读,可于第一遍点划、标记处细细思之,反复咀嚼,明晓其义,提出问题。这段话为何这么写?好处在哪里?应该如何评价?有没有不足?不足之处又何在?

特点是什么?与别的书又有什么区别?第三遍总其大意,在前两遍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了解了该书大体,剩下的便是分析和归纳,思考和研究。对于重要的资料、精彩的段落,不妨抄下来,以供学习、研究之用;对于整本书的意见、看法,更可以援笔成篇,作读后之感,发议论之文,抒真知灼见。

以此言之,读书若无笔,则茫无头绪,效率低下,事倍功半,费心费力。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心正,而后文从字顺,言赅忆久,学赡志高,思精智明,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不可无笔,若饮食不可无盐酸,无盐酸,则寡淡无味,难以下咽;若交通不可谓无准则,无准则,则堵塞拥挤,一团乱麻;若国家不可无律法,无律法,则 __,肆意妄为;若天地不可无正气,无正气,则奸佞遍地,民不聊生;若为人不可失仁义,失仁义,则亲戚疏远,友朋断绝。

饮食是生存的根本,交通是出行的根本,律法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正气是战胜邪恶的根本,仁义是礼智信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本失则一切失,本存则一切存。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求知的佳径,笔墨者,抄写交流之工具,而治学读书之利器。

读书不可无笔,笔下不可无文,文中不能失义。

读书不可无笔,为人当行仁义。

读书,是一个女子与文字相爱的过程,因为心里有爱,眼里有爱,内心就盛开着花一样的喜悦。在深夜,四周静寂,心思静谧,那些文字就是我统率的千军万马,我是思绪随它们飞扬,或喜或乐,亦伤亦悲。在喧嚣的世界,我们固守自己城池的宁静。

曾国藩说过,“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交朋友”。我相信这句话,读书的厚度决定生活的厚度,读书,就是喂养自己的精神与灵魂。

作为一名纪检人,应该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文字花园,在这座花园里,我们要耕耘,种植,享受收获的喜悦,我们在文字中静静行走,在墨韵书香的世界里,寻一份悠然与诗意,安放于人生,在滚滚红尘里,我们只是接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淡泊,内心清朗,面色安宁,静享一份生命的超凡与脱俗。在清寂和平淡中,让生命如盛开的花朵,书写美丽的春天;让生命如精美的小诗,憧憬着悠远……

罗曼.罗兰说:“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我们纪检工作者,就要内外兼修,上班时严肃认真,闲暇读书习字,读书是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书香大国、文化大国的美誉。古语有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们有理由不读书吗?

在一滴水里看到清澈,在一片云里触到喜悦,在一朵花里品出芳香,在一本书里颉取幸福。我们的精神会明亮起来,心灵也不会枯燥无味,繁忙的工作会静心去做,亦会把清简的日子过得声色兼备。我们手中有了温暖的气息,脸上有阳光一样的笑容。只愿意就这样踏实的生活,把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打理的井井有条。

多读书,不要荒芜了思想的家园,精神明亮的对待亲人,对待朋友,对待工作,我们就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人生的路总会有各种的风景,守住心中的明亮与喜悦,总会有一盏灯火为你摇曳。

书的意义在于读,读后有所思有所感。如同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书乃学思之窗。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在赞成的同时,也不免惊叹:

“仅仅是饱读有字之书就已经令我不堪重负了,怎么还要去读另外两本大书?”书店架柜上的袅袅书香,灯火通明下的桌前书山,“有字之书”似乎随处可见。而“无字之书”应就像人生的阅历,若有若无,没有规规整整的汉字群集,却也有读时的思绪流淌,它存在于向往的风景,藏匿在偶遇的陌生人不经意的吐露。“心灵之书则更为难寻”,它是人们与自我心灵的对话集,书中的撇捺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情节则是自己的人生剪裁,能够在读时慢慢体味。我想,这三本大书囊括着我们全部的求学与进取之心,包含着我们整个生命的点滴。

高尔基的话久盛不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试想,哪位人杰鸿儒的思想不是以书的形式流传至今的?有字之书是人类精神食粮。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酷爱跑步与旅行,而与他一同游遍山南海北的一定也一直是他包里的书。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狱中,犯人们也都享有读书的权利,在忏悔之时同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的读无字之书历程似乎从我们降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从母亲对嗷嗷待哺的孩童的语言启蒙,到天真的小脑袋独自仰望天空繁星……《顾城哲思录》中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好像是第一次,他们到处看着,眼睛有神。他们的惊讶像宝石。”是啊,从一开始,无字之书就翻开了它漫长悠远的篇章。

曹文轩的作品多呈现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这里有厄运中的相扶、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怀。我想这些图景就他的心灵之书,阅读是一种高贵的坚持,坚持的背后是心灵的丰盈。阿根廷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美好的祝愿:“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天堂?也许有,也许没有。如果没有,也没那么严重,因为我们还有书在。”如果把读书看作心灵陶冶,那么心灵之书的阅读就不再只是学习,更是美的享受。

阅读人生三本大书,真的是劳心费神的吗?如果不是,那就请推开这扇“学思之窗”,去看看人生的诗意与美好。

://yanjiang/zhengwenyanjiang/323724.html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