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浙江天煌)

数字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浙江天煌)

数字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浙江天煌)
数字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浙江天煌)

实验一 数字PID 控制算法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常规数字PID 及积分分离PID 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2.学习并掌握数字PID 控制算法参数整定方法。 3.学习并掌握数字控制器的混合仿真实验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实验设备,设计并构成用于混合仿真实验的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2.采用常规数字PID 控制,并用扩充响应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 3.采用积分分离PID 控制,并整定控制器的参数。

三.实验步骤

1.设计并连接模拟二阶被控对象的电路,并利用C8051F060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和连接。利用上位机的虚拟仪器功能对此模拟二阶被控对象的电路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使它满足实验要求。

2.在上位机完成常规数字PID 控制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显示、记录,并用扩充响应曲线法整定PID 控制器的参数,在整定过程中注意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3.在上位机完成积分分离PID 控制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显示、记录,改变积分分离值,观察该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

四.附录

1

构成

递函数为

5()(1)G s s =

+它可以用图的方框图如图

1

(){()()[()(1)]}d

p i i

u k K e k e i e k e k T T ==+

+

--∑

简记为 1

()()()[()

(1)]

k

i u k P e

k I e i

D e k e k ==++--∑

这里P 、I 、D 参数分别为 p P K =, p i T I K T =, d p T

D K T

= 采用增量式形式有:

()(1)[()(1)]()[()2(1)(2)]u k u k P e k e k Ie k D e k e k e k =-+--++--+- 3.积分

分离PID 控制算法

设积分分离值为EI ,则积分分离PID 控制算法可表达为下式:

()()() |()|()()() |()|p I D p D u k u k u k e k EI u k u k u k e k EI ++

+>??

其中 ()()P u k Pe k =

()(1)()I I u k u k Ie k =-+

()[()(1)]D u k D e k e k =--

4.数字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按扩充阶跃响应曲线法整定PID 参数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参数整定方法较多,常用的实验整定方法有:临界比例度法、阶跃响应曲线法、试凑法等。数字控制时也可采用类似方法,如扩充的临界比例度法、扩充的阶跃响应曲线法与试凑法等等。下面简要介绍扩充阶跃响应曲线法。

扩充阶跃响应曲线法只适用于含多惯性环节的自平衡系统。用扩充响应曲线法整定PID 参数的步骤如下:

(a )数字控制器不接入控制系统,让系统处于开环工作状态下,将被调量调节到给定值附近,并使之稳定下来。

(b )记录被调量在阶跃输入下的整个变化过程曲线如图4.3所示。

(c )在曲线最大斜率处做切线,求得滞后时间τ,被控对象时间常数τT 以及它们的比值ττ/T ,查表4-1控制器的Kp ,Ki ,Kd 及采样周期T 。

(d )在运行中,对上述参数作适当调整,以获得满意的性能。

4-1

扩充响应曲线法通过测取阶跃响应曲线的τ,T τ参数获得一个初步的PID 控制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部分参数的调节(试凑)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参见(2)。

(2)PID 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增大比例系数Kp 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差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静差。但过大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系统稳定性变坏。

增大积分时间Ti 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更加稳定,但系统静差的消除将随之减慢。

增大微分时间Td 有利于加快系统响应,使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但系统对扰动的抑制能力减弱,对扰动有较敏感的响应。

实验二 具有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混合仿真实验,学习并掌握用于具有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

二.实验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纯滞后的被控对象,设计并实现大林控制,并通过混合仿真实验观察振铃现象。

三.实验步骤

1.设计并连接模拟具有一个惯性环节的被控对象的电路,利用C8051F060构成的数据处理系统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和连接,利用上位机模拟被控对象的纯滞后。利用上位机的虚拟仪器功能对此模拟被控对象的电路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使它满足实验要求。

2.编制程序并运行,完成所设计的大林算法的控制计算,观察系统输出中的振铃现象。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附录

1.被控对象模拟与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的构成

实验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01

()1s s Ke K

G s e T s θθ--==?+

(8-1)

上式中,上位机软件模拟,θ间,这里取nT θ=样周期。

分可以用图8.1拟,如图8.2所示,这里11T =,1n =。

00/1

/1

1(1)()[()]1T T Ts n T T e e z z Z s s e z φφ--------=?=- (8-3)

而包含零阶保持器被控对象的S 传递函数为

0111()()1

Ts Ts s

e e Ke G s G s s s T s θ-----=?=?

+ 离散化后得到11/1

/1

(1)()[()]1T T n T T K e z G z Z G s e z

------==- (8-4) 于是可以得到大林算法控制器的Z 传递函数

01001//1///11(1)(1)

()(1)[1(1)]

T T T T T T T T T T n e e z D z K e e z e z -----------=

---- (8-5) 由此得到大林算法

0000111///////()(1)(1)(1)

(1)(1)

()(1)

(1)(1)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u k e u k e u k n e e e e k e k K e K e -------=-+-----+?---- (8-6)

实验三 A/D与D/A 转换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实验系统原理与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模拟量通道中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实验系统完成测试信号的产生

2.测取模数转换的量化特性,并对其量化精度进行分析。

3.设计并完成两通道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实验。

三.实验步骤

1.了解并熟悉实验设备,掌握以C8051F060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模拟量通道设计方法,熟悉上位机的用户界面,学习其使用方法;

2.利用实验设备产生0~5V的斜坡信号,输入到一路模拟量输入通道,在上位机软件的界面上测取该模拟量输入通道当A/D转换数为4位时的模数转换量化特性;

3.利用实验箱设计并连接产生两路互为倒相的周期斜坡信号的电路,分别输入两路模拟量输入通道,在上位机界面的界面上测取它们的模数转换结果,然后将该转换结果的数字量,通过数模转换变为模拟量和输入信号作比较;

4.编写程序实现各种典型测试信号的产生,熟悉并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

四.附录

1.C8051F060概述

C8051F060是一个高性能数据采集芯片。芯片内集成了:

(1)与8051兼容的内核:额定工作频率25MHz,流水线指令结构,70%的指令的执行时间为一个或两个系统时钟周期。5个通用16位定时器∕计数器,59条可编程的I/O线,22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2)模拟I/O:C8051F060的ADC子系统包括两个1Msps、16 位分辨率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ADC,ADC 中集成了跟踪保持电路、可编程窗口检测器和DMA 接口;两个12位电压输出DAC转换器,用于产生无抖动的波形。内部电压基准,精确的VDD监视器和欠压监测器。

(3)存贮器:64KB片内闪速/电擦除程序存贮器(EEPROM),4KB片内数据存贮器(SRAM)。

(4)片内其它外围:2个UART串行I/O,SPI串行I/O,专用的看门狗定时器,电源监视器,温度传感器,内部可编程振荡器3~24.5MHz或外接震荡器。

(5)供电电压:2.7V – 3.6V,多中节电和停机方式。

2.实验设备中的模拟量输入通道

(1)主要功能:允许-10V~+10V信号输入,而至C8051F060引脚ADC的信号则被限制在要求的0V~+3V(芯片基准电压为+3.0V)。

(2)模拟量输入通道基本电路:见图1.1

由一个偏移电路环节(+3V)与放大器电路环节组成。

图1.1

(3)模拟量输入通道输入端口:实验箱面板上,有模拟量输入通道输入端口I1~I8。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完成模拟量采集、模数转换、数模转换和模拟量输出(零阶保持器)等功能。而数据处理与显示,包括有关信号发生、数字滤波、数字控制与虚拟仪器等功能则通过上位机实现。系统通过A/D变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值通过USB2.0口通讯传至上位机,由上位机软件显示;将欲转换的数字量送至D/A变换器还原成模拟量。本系统中16位A/D,D/A为12位,可以通过LabVIEW程序编程设置取得其他较低的转换精度以达到实验目的。

有关C8051F060与上位机构成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特别是有关上位机用户界面上的操作,请参阅“计算机控制上位机程序使用说明书”。

5.两路互为倒相的周期斜坡信号的产生

利用实验设备产生两路相位互差180 的斜坡信号的电路见图1.3,其中R0=R1=R2,R3

6.软件编程实现测试信号发生

在上位机软件留给用户的编程接口中,编程实现典型信号的发生如正弦信号,周期方波信号,周期锯齿波信号,周期抛物线信号。

(1)正弦信号

sin()y A t ω?=+,2T π

ω

=

(2)方波

(3)锯齿波

(4)抛物线

11 0 0 A t T y T t T ≤

at t T y T t T ≤

111

02 0

at t T y T t T ?≤

实验四直流电机转速计算机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

1.ACCC-I 型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

2.数字式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2.如图1.2所示,将ACCT-II面板上U3单元A/D、D/A转换器的D/A输出O1接到ACCT-III面板上低压直流电动机调速中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入,同时将转速测量电路的输出

接到A/D输入I1,由于功率转换电路和转速测量电路不共地,所以将输入和输出的负极短接后接到ACCT-II面板上的任一地线;

3.检查线路后,再将两块面板上的船形开关拨到“ON”状态;

4.打开LabVIEW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软件的界面(实验四数字PID控制器),系统连接上后,运行界面程序,采用试凑法,调节程序中的PID参数使得系统稳定,达到无静差。

5.改变给定信号的幅值,观测系统的动态特性。

计算机控制实验注意事项:

1、硬件接线如下:O1接环节输入,中间环节输出接I1,如果两路AD和DA同时使用,

接线按照实验指导书,中间环节电路中的锁零G接到-15V。

2、按下“启动暂停”按键程序开始运行,再次按下该按键程序暂停。

3、测试信号设置选项框中可以设置发出的波形的种类、幅值、频率、占空比、采样开关T、

采样时间。

4、深度选项可以设定图形显示控件存储历史数据的深度。

5、下端的参数设置可以设置实验的响应参数。

6、按下退出按键程序退出。

实验一:数字PID控制算法的研究

1.模拟电路如图4.1所示。

2.实验接线,O1接Om,In接I1。

3.锁零接-15V。

4.R0=100k,R1=500k,C1=2u,R2=100k,R3=100k,C2=1u。

5.打开LabVIEW软件参考程序实验四,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可以通过KP、TI、

实验二:具有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

1.模拟电路如图8.1所示。

2.实验接线,O1接Om,I1接In,其中R=R0=100K,R1=510K,C1=2UF,3.锁零接-15V。

实验三:A/D、D/A转换

1.量化实验:

a、实验接线,实验箱上信号源部分的斜波信号接到I1,I2接O1。

b、打开LabVIEW软件参考程序实验一.VI。

c、R0=R1=R2=R3=R4=100K。

d、锁零接-15V

2.两路互为倒相的周期斜波信号的产生:

a、模拟电路如下图1.1所示。

b、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其中R0=R1=R2=R3=R4=100K。O1为周期斜波信号,O2为偏置值,

I1,I2互为倒相的周期信号。

c、锁零接-15V。

d、打开LabVIEW软件参考程序实验一.VI。

3.测试信号的发生:

a、

b、

PLC实验指导书

EFPLC/S7-300实验装置实验指导手册 上海新奥托实业有限公司 2004年6月

目录 实验一五星彩灯实验 实验二三相电机控制实验 实验三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 实验四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 实验五洗衣机自动控制实验 实验六水塔水位自动控制实验 实验七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实验实验八自动送料车控制实验

实验一 五星彩灯 一、 实验目的 编制PLC 程序,组成不同的灯光闪烁状态。 二、 实验设备 1、 EF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装臵。 2、 五星彩灯及八段码显示实验板EFPLC0101如图所示。 3、 连接导线若干。 三、 实验内容 1、 控制要求:1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L1-L10的亮、暗组合须有一定的规律。隔1秒钟,变化一次,周而复始循环。 2、 I/O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五星彩灯板上J3接EFPLC 实验装臵上的J2。 输出点定义: 3、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参照程序示例) 4、 运行 启动程序,仔细观察L1~L10亮暗组合次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反复调试;符合则可停止程序。 +24V DC 0V L1 L2 L3 L4 L5 L10 L6 L7 L8 L9 a g d b c .h f e 五星彩灯 数码管 五星彩灯及八段码显示

实验二 三相电机控制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三相电机正反转、自锁、互锁和Y/△启动。 二、 实验设备 1、 EF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装臵。 2、 电机控制实验板EFPLC0106如图所示。 三、 实验内容 1、 控制要求: 按下正转按钮SB1,KM1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三相电动机Y 形启动,(KMY 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3秒后△形正常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3电机应立刻停止运行。在这整个过程中按反转按钮SB1应不起任何作用。 按下反转按钮SB2,三相电动机Y 形启动。3秒后△形正常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3电机应立刻停止运行。在这整个过程中按正转按钮SB1应不起任何作用。 2、 I/O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3、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参照程序示例) 4、 运行 对应程序进行反复调试、反复运行,直至可正常操作为止。 四、 编程练习 要求:在正转时按下反转按钮,电机应停转一段时间(5秒-10秒,保证电机确实已停)后,电机再自动Y/△启动反转。在反转时,按下正转按钮,也具有同样效果。按停止按钮,电机应停止运行。 KM2 KM1 KM △ KM2 SB1 KM2 SB2 KM1 SB3 KM △ KM Y 24V 0V 电 控 制 DC 电机控制 KM1 KM2 KM KM2 SB1 SB2 SB3 KM1 KM2 KMY KM +24V 0V

实验一 信号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一信号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设备 1.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 2.虚拟示波器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直流电压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熟悉相应的实验单元,认清实验单元的信号输入及输出端口,把±15V直流稳压电源接入“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注: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向比例放大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输入端U i接地,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U O,调节本单元的电位器,使输出为零。 (2)调节功率信号发生器,使之输出f=1KHz的正弦信号,接入本单元的输入端,实验时要注意输入的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示波器观测U i及输出电压U O 2.同相比例放大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3.电压跟随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4.同相交流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 (2)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表下表中。 5.自举组合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2)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表下表中。 6.双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2)在U i1及U i2的两端输入正弦波信号,测量相应的U0,并用示波器观测U0与U i的幅 7.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两信号输入端均接地,调节本单元的电位器W2,使输出端U0电压为零。 2)在U i1及U i2的两端输入正弦波信号,并用示波器观测U0与U i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五、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挂箱中的直流电源正负极切忌接反。 六、思考题 1.自举组合电路一般应用于那种场合? 2.对测量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按照图2-7给定的电路参数,假设已调零,试计算当R D1=5KΩ时,放大器的差模增益?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1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与测量实验室

实验一、信号发生器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F40 一台 示波器GOS6051 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 (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不含直流成分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周期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5kHz,峰峰值为2V,含1v直流成分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周期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2.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 (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0.1ms,峰峰值为2V,占空比为50%,不含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0.2ms,峰峰值为3V,占空比为50%,含1V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3) 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1ms,低电平为0V,高电平为3V,占空比为20%,不含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3.用示波器观测几个通信原理常用调制信号(选作) (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一个调幅波,载波信号为频率1MHz的正弦波,幅度为2V;调制

信号选内部信号正弦波(波形编号为1),调制信号频率为5kHz,调制深度为80%。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一个FSK波,输出正弦信号幅度为2V;调制信号选内部信号正弦波(波形编号为1),频率在100Hz和10KHz之间交替,交替间隔时间为10ms的正弦波。 4.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像(演示或者选作) 四、实验步骤 打开电源,并预热信号发生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4.1 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 4.1.1 步骤 (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然后按“频率”,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正弦波。在显示屏左端显示“~”。(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频率,完成1kHz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扫描键,这时选择了按钮下方的单位“kHz”。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V”(或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shift”,这时选择了“V”)。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0。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完成1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周期和波形。 4.1.2 步骤 (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然后按“频率”,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正弦波。在显示屏左端显示“~”。(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频率,完成5kHz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5,然后按扫描键,这时选择了按钮下方的单位“kHz”。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

测试技术试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编者:郑华文刘畅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实验中心 2014年5月

说明和评分 1学生按照实验预约表进行实验;在实验前,需对理论教学中相关内容做做复习并对实验指导书进行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不允许大声喧哗和进行与实验不相关的事情。 2进入实验室后,应遵守实验室守则,学生自己应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按小组进行实验,在操作时应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所了解,避免盲目操作引起设备损坏,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观察和记录。 3根据内容和要求进行试验,应掌握开关及的顺序和步骤:1)不允许带负荷开机。输出设备不允许有短路,输入设备量程处于最大,输出设备衰减应处于较小。2)在实验系统上电以后,实验模块和实验箱,接入或拔出元件,不允许带电操作,在插拔前要确认不带电,插接完成后,才对实验模块和试验箱上电。3)试验箱上元件的插拔所用连线,在插拔式用手拿住插头插拔,不允许直接拉线插拔。4)实验中,按组进行试验,实验元件也需按组取用,不允许几组混用元件和设备。 4在实验过程中,在计算机上,按组建立相关实验文件,实验中的过程、数据、图表和实验结果,按组记录后,各位同学拷贝实验相关数据文件等,在实验报告中应有反应。对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评分标准: 1)实验成绩评分按实验实作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分:实验实作以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表现和实验结果记录文件评定,评定为合格和不合格;实验报告成绩:按照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要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情况评定成绩。初评百分制评定。 2)综合实验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PLC实验指导书解读

目录 实验一可编程控制器认识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器材 (1)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四、预习要求 (2) 五、实验报告要求 (2) 实验二基本指令实验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器材 (3)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3) 四、预习要求 (5) 五、实验报告要求 (5) 实验三定时器和计数器实验 (6) 一、实验目的 (6) 二、实验器材 (6)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6) 四、预习要求 (8) 五、实验报告要求 (8) 实验四运料小车控制实验 (9) 一、实验目的 (9) 二、实验器材 (9) 三、实验内容 (9) 四、实验报告要求 (11) 实验五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实验 (12) 一、实验目的 (12) 二、实验器材 (12)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2) 四、实验报告要求 (14) 实验六天塔之光实验 (15) 一、实验目的 (15) 二、实验器材 (15)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5) 四、实验报告要求 (17) 实验七数码显示控制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器材 (18)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要求 (21)

实验一可编程控制器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FX系列PLC的外部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 2、了解和熟悉简易编程器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1、FX系列PLC一台 2、手持编程器一台 3、模拟开关板一块 4、编程电缆 5、连接导线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关电源,将手持编程器连接电缆,电缆另一头接至PLC主机的编程器插座中,并将主机工作方式选择(STOP/RUN)拨至“STOP”位置。 2、按下PLC的电源开关,PLC主机通电,“POWER”灯亮,手持编程器在液晶窗口显示自检内容。 3、写入程序前,需对PLC“RAM”全部清零,当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全是“NOP”时,即可输入程序。清零方法如图1-1所示。 图1-1 PLC清零方法 4、程序的输入,需要先按功能编辑键,键盘上分别有“RD/WR”、“INS/DEL”、 “MNT/TEST”等字符分别代表读/写、插入/删除和监控/测试功能。其功能为后按者有优先权。例如第一次按“RD/WR”键为读出(R),再按一次即为写入(W),再按一次又变成R。W、R、I、D、M 和T 功能字符分别显示在液晶显示窗的左上角。 5、输入程序如图1-2所示,进行编程训练操作。

测控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测控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根据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和测控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测控电路实验是测控电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完成相关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单元电路,实现电路的总体思想,围绕具体测控任务设计、调试电路。还要了解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构成,最终实现设计要求,并完成相应的电路。 学生应具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相关知识。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测控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学会选择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调试电路时,还要会分析电路、测试电路性能,并锻炼排除故障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相敏检波电路 .实验的基本内容 ()在熟悉和掌握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并连接相敏检波电路。 ()验证相敏检波器的检幅特性和鉴相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画出该相敏检波器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检测参考电压与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同相、反相时() ~()点的波形及低通滤波器的输出 波形。 ()检测参考电压通过移相器后(差时),相敏检波器() ~()点及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 ()分别纪录当参考电压与输入信号同相时、反向时,相敏检波器经低通滤波器输出对应输入信号的电压值。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实验二二阶有源滤波器 .实验的基本内容 ()熟悉和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连接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 ()验证二阶有源滤波器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画出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的电路图。并注明元件参数。 ()画出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测试原理图,说明测试方法与步骤。 ()以表格形式分别给出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测试数据,并画出其特性曲线。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实验三波形发生器 .实验的基本内容 ()熟悉和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连接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 ()验证波形发生电路的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法。 ()正确地观察和分析相关电阻、电容变化对波形幅值与频率的影响。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参考提问和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七、主要参考书

电子测量原理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原理实验指导书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目录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组成原理及操作 (1) 电子计数器原理及应用 (10) 示波器原理及应用 (16) R、L、C参数测量 (24) 逻辑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31) 交流电压测量 (40)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组成原理及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2.学习操作本实验系统并完成一些简单实验。 二、实验内容 1.操作本系统的实验箱内部DDS信号源,产生出多种信号波形,并用外接示波器观察。 2.使用本实验箱内部数字示波器,去观察外部信号源的信号波形。 3.使用本实验箱内部数字示波器,观察内部DDS信号源产生的信号波形。 三、实验器材 1.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20MHz模拟或数字示波器) 1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1Hz~1MHz) 1台 4.计算机(具有运行windows2000和图形化控件的能力) 1台 四、实验原理 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a电子测量实验箱;b系列化的实验板;c微型计算机(含配套的实验软件),如图1-1所示。此外,实验中根据需要可以再配备一些辅助仪器,如通用示波器、信号源等。 图1-1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外貌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 电子测量实验箱主板如图1-3所示。 S102 短路块 62芯插座,实验电路板 AC9V 温度板用电源 EPP 插座,连接计算机 并口 键盘板接口 电位器直流可调电压 S101 短路块 S702 短路块 S602 短路块 采集1通道输入Ain1信号源1输出Aout1 测频输入Fx 采集2通道输入Ain2信号源2输出Aout2 直流电压输入DCin 图1-3 电子测量实验箱主板 短路块名 短路位置 连接说明 使用场合 S101 左边 7109直流电压差分输入端DC -不接地 温度实验时使用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版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吴鸿韬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6年9月 目录

第一章实验要求 (1) 第二章白盒测试实践 (3) 第三章黑盒测试实践 (6) 第四章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 (7) 第五章自动化功能测试实践 (35) 第六章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 (56) 附录1实验报告封皮参考模版 (71) 附录2小组实验报告封皮参考模版 (72) 附录3软件测试计划参考模版 (73) 附录4 测试用例参考模版 (77) 附录5单元测试检查表参考模版 (81) 附录6测试报告参考模版 (82) 附录7软件测试分析报告参考模版 (87)

第一章实验要求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测试实验,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流程、会设计测试用例、书写测试报告,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本实验指导书共设计了2个设计型、3个验证型实验和一个综合型实验,如表1所示。设计型实验包括白盒测试实践和黑盒测试实践,验证型实验包括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自动化功能测试和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主要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软件测试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测试工具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综合型实验以《软件设计与编程实践》课程相关实验题目为原型、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设计与分析,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管理,完成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提高软件测试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 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内容学时实验性质实验要求 实验一白盒测试实践 4 设计必做 实验二黑盒测试实践 4 设计必做 实验三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四自动化功能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五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六、综合测试实践课外综合选做 二、实验环境 NUnit、JUnit、LoadRunner、Quick Test Professional、VC6.0、Visual

最新PLC实验指导书.pdf

PLC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程类别:课程内实验 实验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自动化 适用课程:《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与PLC》 实验用PLC机型:欧姆龙CPM1A和CPM2A 开课院、系及教研室: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及电气工程教研室 PLC硬件的连接和软件的使用 1.PLC实验系统硬件的组成和线路的连接 整个实验系统由PLC系统和实验区组成。 PLC系统包括OMRON型PLC主机CPM1A一台、适配器CPM1-CIFO1一个、串口线一 根(包括9芯针、孔接头各一个);或CPM2A一台,串口线一根。 实验区包括开关量输入区、混料实验区、交通灯实验区、电机控制实验区和电梯(直线) 实验区等,每个实验区有不同的输入按键、指示灯和相应的插孔。 另外,实验面板上面有24V电源插孔,24V和GND;还有一排输入端子排DIGITAL INPUT 00~23、输入的公共端子1M、2M、3M、4M接24V;输出端子排DIGITAL OUTPUT 00~15,其公共端子1L、1L接GND;另有插接线若干。 开关量信号单元介绍: 输入信号分为不带自锁按键和带自锁按键,各有8个,共16个,按键按下时是高电平还 是低电平由公共端决定,不带自锁按钮的公共端是COMS1,带自锁按键的公共端是 COMS2,按键的公共端子COMS1、COMS2接GND。 输出信号是2组输出指示灯和一个蜂鸣器声音信号,其中一组指示灯的信号是低电平点 亮,标示为LED1-LED4,另一组指示灯的信号是高电平点亮,标示为LED5-LED8。 声音信号的接口标示为BEEP,接通低电平信号时蜂鸣器响。 具体线路的连接如下: (1)电源开关下的两根线为220V电源线,与PLC主机的L1和L2相连。 (2)PLC输入端的0CH(0通道)00~11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INPUT00~11相连,1CH(1通道)00~05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INPUT12~17相连。 (3)PLC输出端的10CH(输出0通道)00~07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OUTPUT00~07相连,11CH(1通道)00~03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 OUTPUT10~13相连。 (4)需要联机调试或下载程序时将适配器与PLC主机相连接,用串口线将适配器与电脑的任意一串口相连接。 2.PLC编程软件的简要介绍 在工程工作区内,用户可以实现对以下项目的查看与操作: 符号:可编程控制器所使用的所有全局和本地符号。 I/O表: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所有机架和主框的输入输出。 设定:所有有关可编程控制器的设置。

实验指导书-电子测量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原理》实验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和带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示波器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掌握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带宽测试 二.实验内容 1.相关测试仪器的熟练使用 2.边沿、脉宽等触发类型的使用 3.触发释抑功能的使用 4.预触发与延迟触发功能的使用 5.脉冲参数的测量 6.获取模式(标准、峰值、平均、高分辨率)的使用 7.触发方式(自动、正常、单次)的使用 8.带宽的测量 三.预备知识 1.了解数字存储示波器原理 2.熟悉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使用和带宽的测试方法。 四.实验设备与工具 数字存储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射频信号源 五.实验原理与说明 1.实验仪器简介 ⑴函数发生器 Agilent Technologies 33220A 是高性能的20 MHz 任意波形发生器,其具有内置任意波

形和脉冲功能。实物如图1。 ?10 个标准波形 ?内置的14 位50 MSa/s 任意波形功能 ?具有可调边沿时间的精确脉冲波形功能 ?LCD 显示器可提供数字和图形视图 ?易用的旋钮和数字小键盘 ?仪器状态存储器,用户可自定义名称 ?带有防滑支脚的便携式耐用机箱灵活的系统特性 ?四个可下载的64K 点任意波形存储器 ?GPIB (IEEE-488)、ΜS B 和LAN 远程接口为标准配置?符合LXI Class C 标准?SCPI(可编程仪器的标准命令)兼容 图1 Agilent 33220A 20 MHz 任意波形发生器 ⑵数字存储示波器Agilent DSO5012A Agilent DSO5012A主要指标: ?采样率2 GSa/sec 每通道 ?垂直分辨率8 位 ?模拟带宽:100MHz ?上升时间(= 0.35/ 带宽):3.5 nsec ?水平范围:5 nsec/div 至50 sec/div ?触发系统模式:自动、正常(已触发)、单,释抑时间~60 ns 至10 秒 ?触发类型:边沿、脉冲宽度、码型、TV、持续时间 ?边沿:在任何源的上升沿、下降沿或交变沿触发 ?脉冲宽度:当正向或负向脉冲小于、大于或在任意源通道的特定范围内时触发。 ?最小脉冲宽度设置:5 ns ?最大脉冲宽度设置:10 s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PLC实验指导书

PLC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PLC的基本指令编程练习 (3) 实验二电动机的行程控制 (5) 实验三交通灯控制实验 (6) 实验四电梯运行控制实验 (8) 实验五机械手控制实验 (10) 实验六计算器控制实验 (12) 实验七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4) 实验八自动配料/四级传动带 (15) 实验九邮件分拣机(备用) (17) 实验十轧钢机(备用) (19) 实验十一加工中心(备用) (20)

实验一PLC的基本指令编程练习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LC实验装置,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 2、了解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与、或、非逻辑功能的编程方法。 二、使用设备 1、PLC模块 2、基本指令模块 3、电机控制模块 三、实验说明 1、根据PLC及试验台的结构原理图,学习PLC输入/输出接口的接线方法。

2、基于课本第二章的熟悉MicroWin软件的使用方法和PLC的操作; 3、基于第一章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图,在PLC上通过编程实现。 4、基于以上完成基础上可使用电机控制模块进行电动机启动、停止、点动、正反转控 制实验。 四、实验要求 1、完成常用的输入/输出端口接线; 2、完成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控制编程; 3、完成常用位逻辑指令的验证和理解。

实验二电动机的行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于起保停电路的电动机行程控制。 二、使用设备 1、PLC模块 2、直线运动模块 三、实验说明 1、实验模块面板如下图所示 图中M1、M2为直线运动驱动接口,S1、S3、S5、S7为四个光电式行程开关接口,SD 为启动开关接口。本实验项目只需要M1、M2、S1、S7和SD接口。 2、功能要求: SD启动开关打开,电机正转,滑块右移,碰到S7行程开关时,自动停止,并自动反向运动,碰到S1行程开关时自动切换到正转。如此周而复始。 SD启动开关关闭,电机无论在何种状态均自动切换到反转。反转至S1行程开关自动停止。 四、实验要求 1、完成输入/输出接口的连线; 2、完成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3、完成实验报告。

测控电路实验报告

成绩 仪器与电子学院实验报告 (软件仿真性实验) 班级:14060142 学号:26 学生姓名:殷超宇 实验题目:信号运算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电桥放大电路的类型 2?理解电桥放大电路的原理 3.掌握电桥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器材 MultiSim实验仿真软件 三、实验说明 1.设计信号运算电路,并在MultiSim 环境下搭建仿真电路。 2?把信号发生器接入输入端。 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观测与理论计算是否相符。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仿真分析P26中图2-5(a)、(b)单端输入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 1.04R、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2.仿真分析P27中图2-6差动输入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 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1.04R、 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3?仿真分析P27中图2-7线性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1.04R、 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五、电路图实验结果 1.1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室编写

目录 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 实验二交流电压的测量 实验三时间的测量 实验四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 实验五测量放大器参数测试 实验六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 实验七扫频仪的使用及有源滤波器性能测试实验八简易数显频率计的设计

前言 《电子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介绍电学中常见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感、频谱、频率特性等)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会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开设目的:首先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同时学习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另外通过一些综合性实验达到对已学过的其它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我们可以把示波器简单地看成是具有图形显示的电压表。 普通的电压表是在其刻度盘移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来给出信号电压的测量度数。而示波器则不同,示波器具有屏幕,它能在屏幕上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电压的随时间的变化,即波形。 示波器能把非常抽象的,眼睛看不到的电过程,变换成具体的看得见的图像。因此,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可在显示被测电压或电流幅值的同时,还可显示波形、频率、相位。这是其它电压测量仪表,如电压表等无法做到的。一般电压表的读数与被测电压波形有关,而用示波器测量时,其精度可不受被测电压和电流波形形状的影响。另外,示波器的响应速度极快,也没有指针式仪表所具有的惯性。但是,示波器作定量测试时,测试值是以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乘Y 轴偏转灵敏度得出的,而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将受到光迹宽度、视差及示波器固有误差和工作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精确读出测试值,这就决定了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不可能太高。 本次实验目的是熟悉示波器各功能旋钮的使用,掌握用屏面上波形及屏幕标尺测量波形幅值及时间的方法。示波器使用方法见附录一。 三实验设备 1. 示波器一台 2.信号发生器一台 3.超高频毫伏表一台 四实验步骤 1、了解信号发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用信号源输出高频信号,用示波器观察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和调幅波输出,观察改变调制度时波形的变化。 2、熟悉触发器正负极性及触发电平的功能: 用高频信号源输出正弦波,用示波器进行观察。当示波器上出现清晰的波形后,适当将波形右移,使波形的起始端出现在屏幕上。改变触发极性,即将触发极性钮拉出或推入,观察波形的变化。再转动触发电平旋钮,观察波形变化。 3、测试偏转灵敏度: 使信号源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00KHz,调节输出幅度,用超高频毫伏表测量,使之为0.5V。示波器探头置于×1档,偏转因数选择开关置于0.2V/cm,微调钮置于“校准”。将信号源输出接入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信号幅度的格数,记录在表1-1中,计算出偏转因数,与选择开关指示值(0.2V/cm)比较。 将信号幅度改为0.1V,示波器偏转因数选择开关置于50mv/cm,重复上面的测量。 4、测试扫描速度: 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开关置于0.2ms,扫描微调置于校正,输入函数发生器的1KHz 方波。测出一个信号周期T所占的水平格数,则可算出扫描速度=T/格数,与扫描速度选择开关指示值(0.2ms)相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记录在表1-2中。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张毅李学勤编著 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2004年9月

目录 C S 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单臂单桥)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交流全桥) (6) 实验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 (9) 实验四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12)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 (14) 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17) 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21)

CS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本仪器是专为《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差动变压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热电偶、电容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光纤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计、压变式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件,以及低频振荡器、音频震荡器、差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等信号和变换器件,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大量的相关实验。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仪器,必须对实验中使用涉及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激励源有一定了解,并对仪器本身结构、功能有明确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必须在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拉扯,防止插头折断。 3、对从各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通过机壳造成短路,并 禁止将这些引出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一起损坏。 4、使用激振器时注意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不要开得太大,尤其是在梁的自振 频率附近,以免梁振幅过大或发生共振,引起损坏。 5、尽管各电路单元都有保护措施,但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短路。 6、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双平行梁用附件支撑好,并将实验台上不用的附件撤 去。 7、本仪器如作为稳压电源使用时,±15V和0~±10V两组电源的输出电流之和 不能超过1.5A,否则内部保护电路将起作用,电源将不再稳定。 8、音频振荡器接小于100Ω的低阻负载时,应从LV插口输出,不能从另外两个 电压输出插口输出。

S7-200SmartPLC实验指导书

实用标准文档2013 S7-200 Smart PLC实验指导书 作者名称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3/12/10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设备 (3) 三、实验注意事项 (3) 四、相关基础知识 (3) 五、手操盒介绍 (4) 六、实验任务介绍 (7) (一)基本逻辑指令 - 托盘工作系统 (7) (二)定时器和计数器功能–跑马灯 (8) (三)基于PLC的装配流水线控制 (10) (四)LED数码管显示和8421码控制 (12) (五)基于PLC的音乐喷泉控制 (16) (六)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和星/三角启动控制 (18) (七)基于PLC的抢答器控制 (20) (八)交通灯系统 (22) (九)安全门系统 (25) (十)升降梯系统 (31) (十一)洗衣机控制系统 (35) (十二)存料罐控制系统 (38) 七、实验总结 (40) 八、实验成绩的评定 (40)

实验目的 掌握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原理。 掌握西门子人机界面产品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 实验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依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明确实验任务。 实验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工作中要积极主动,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对重大问题应事先向实验指导老师反映,共同协商解决,学生不得擅自处理。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要虚心向指导老师和其它同学学习。要参加具体工作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遵守纪律,不得无故缺勤、迟到早退,实验期间一般不准事假,特殊情况要取得实验指导老师和学校的同意,病假要有医院医生证明。 要爱护仪器设备,不得随意破坏。 按照规定时间提交实验报告。 相关基础知识 1.可编程控制器介绍 2.西门子S7-200 SMART PLC 介绍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子信息系 2016年3月

实验一、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单级共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试方法。 2、学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测试方法。 3、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该电路设计时需保证U B>5~10U BE, I1≈I2>5~10I B,则该电路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温度变化时或三级管的参数变化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会发生变化。 U B=V CC I C I E 由上式可知,静态工作时,U B是由R1和R2共同决定的,而U BE一般是恒定的,在0.6到0.7之间,所以I C、I E只和有关。 当温度变化时或管子的参数改变时(深究来看,三极管的特性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必须计入考虑),例如,管子的受到激发而I C欲要变大时,由于R E的反馈作用,使得U BE节压降减小,从而I B减小,I C减小,电路自动回到原来的静态工作点附近。所以该电路不仅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一定非线性的三极管,只要电路设计得当。 调整电阻R1、R2,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高低。若工作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则会引起饱和失真;反之,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图1-1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如图1-1,C1、C2为耦合电容,将使电路只将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端,而略去不必要的直流信号。发射极旁路电容C E一般选用较大的电容,以保证对于交流信号完全是短路的,即相当于交流接地。也是防止交流反馈对电路的放大性能造成影响。电路的放大倍数 A U=,输入电阻R i=R1∥R2∥r be,输出电阻R O=R L’,空载时R O=R C。 当发射极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容上产生交流负反馈,电压的放大倍数为A U=,输入电阻R i=R1∥R2∥[]。输出电阻仍近似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

《电子测量》课件—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doc

《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张海燕编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二O 一三年十月 实验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

1、了解通用示波器和数字实时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通用示波器和数字实时示波器测量电压、时间、相位的基本方法 3、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应用 实验仪器 1、双踪小波器一 台 2、数字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 台 4、移相器一 个 三、实验内容 1、掌握通用示波器、数字实时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控制旋 钮的作用以及测量电压、时间、相位差的基本方法。 2、示波器X轴、Y轴偏转系统的灵活应用 向X轴、Y轴输入2KHz的正弦信号,分别显示下列图形: (1)一个光点(调节各控制旋钮使光点亮度适中,聚焦良好) (2)一条垂直线 (3)一条水平线 (4)一条45°斜线 (5)在示波器屏幕上分别显示10个、3个、1个周期波形。 以上各步骤除调出图形外,应记录或说明各主要控制旋钮所放置的位置或范围。 3、电压测量 由信号发生器输出IKHz的脉冲信号,测量其幅值。 (1)直接测量法 直接从示波器屏幕上量出被测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若已知Y 通道的偏转灵敏度为Vy, Y轴通道处于“校正”位置,被测电压波形峰-峰高度为h,则可求被测电压值:Vp-p二Dy*h

(2)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就是用已知电压值(一般为峰-峰值)的信号波形与被测信号电压波形比较,并算出测量值。 4、时间的测量 测量一个脉冲信号的时间参数。目前,示波器是测量脉冲时间参数的主要工具。 (1)记录数据 (2)在坐标纸上画出观察到的波形,标上参数。 5、相位差的测量 (1)线性扫描法 利用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是测量信号间相位差的最直观、最简便的方法。 自己设计一个相移网络,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直接加入YA通道,经相移网络输出的信号加入YB通道,相移网络参数(C=O.OluF, R=1.2K),根据测量数据计算vl、v2的相位差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