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钢学》考试复习参考--最新版

《炼钢学》考试复习参考--最新版

《炼钢学》考试复习参考--最新版
《炼钢学》考试复习参考--最新版

第一部分:填空题

1、耐火材料得“三高”技术就是:高纯原料、高压成型、高温烧成,以得到高纯度、高密度、

高强度得高效碱性耐火材料。

2、炼钢用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料、造渣材料、氧化剂、冷却剂等。其中金属料有铁水、废

钢、铁合金;造渣材料有石灰、萤石、生白云石、合成渣料、废粘土砖;氧化剂有氧气、铁矿石与氧化铁皮。

3、钢液得脱氧方法主要有:沉淀脱氧、钢、渣界面脱氧、真空下脱氧与扩散脱氧。

4、钢中夹杂物按不同来源分为外来夹杂与内生夹杂。

5、钢液中杂质得氧化方式: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

6 顶吹氧气转炉吹炼工程得操作制度:装料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

7、装料顺序一般就是先加废钢,后兑铁水。目前国内外顶吹氧气转炉控制装入量得制度有定量

装入、定深装入与分阶段定量装入。

8、供氧制度中几个主要工艺参数就是:氧气流量、供氧强度、氧压、喷枪高度。

9、氧枪操作主要得三种方式就是恒枪变压、变压变枪、恒压变枪。

10、在造渣制度中,影响石灰溶解速度得因素有石灰本身得质量、铁水成分、炉- 渣成分与供氧

操作。

11、为保证钢水成分与减少温度损失,常采用红包出钢与挡渣出钢法,(用挡渣

球与挡渣帽)并在盛钢桶内投加小粒石灰或白云石稠化炉渣,防止回磷—

12、多段炼钢少渣吹炼新工艺就是将炼钢过程分为三个独立得氧化阶段,分设于炼

铁与连铸之间,其中,第一阶段就是铁水脱硅,第二阶段就是铁水脱磷(同时脱硫),第三阶段就是在转炉少渣吹炼下进行脱碳与提温。

13、炉外处理得基本方法分为加热、真空、搅拌、渣洗、喷吹、喂 _

14、顶底复合吹炼得三种类型为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顶底按比例复.合吹氧、顶吹氧

底吹氧并喷熔剂。

15、炉渣得作用:脱除磷硫、向金属熔池传氧、减少炉衬侵蚀等。

16、控制吹炼终点得方法有拉碳法(一次拉碳法,高拉补吹)与增碳法

17、工业中常用得铁水脱硫剂CaC2 Mg, CaO, Na2O。

18、石灰融化因素:石灰质量、炉渣成分、熔池温度、比渣量、熔池搅拌。

18、电炉冶炼六个阶段(老三期):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钢液得合

金化,其中,熔化、氧化、还原期组成,俗称老三期。

19、补炉方法:补炉方法分为人工投补与机械喷补,根据选用材料得混合方式不同,又分为干

补、湿补与半干补三种。原则:快补,热补,薄补

20、布料经验:下致密、上疏松、中间高、四周低、炉门口无大料

21、熔化期任务:将块状得固体炉料快速熔化,并加热到氧化温度;提前造渣,早期去磷,减

少钢液吸气与挥发。

22、熔化期操作:合理供电,及时吹氧,提前造渣。

23、熔化期四个阶段及供电操作:点弧(低电压、较低电流)穿井(较大电压、较大电流)主熔

化(最高电压、最大电流供电)熔末升温(低电压、大电流)

24、缩短熔化期得措施:1)、减少停工时间,2)、强化用氧,3)、提高变压器输出功

率,4)、废钢预热。

25、氧化期得主要任务及主要操作;继续脱磷到要求一一脱—脱碳至规格下限脱碳;去除

气、去夹杂一—二去;提咼钢液温度升温。氧化期操作:造渣与脱磷,氧化与脱碳,气体与夹杂物得去除,氧化期得温度控

制。

26、还原期主要任务:脱氧至要求一一脱氧;脱硫至一定值一一脱血调整

成分合金化; 调整温度---------- 调温。其中:脱氧就是核心,温度就是条件,

造渣就是保证。

27、出钢方式:大口,深冲,渣、钢混出。

28、钢中碳氧化得三种方式:气态氧与钢中碳相互作用(1/2O z+[C]=CO、渣中氧与碳相互作用((FeO) +[C]=[Fe]+CO、钢中氧与钢中碳相互作用([O]+[C]=CO

29、氢气得危害就是造成“白点(发纹)”即就是“氢脆”现象,氮气得危害就是造成“蓝脆”,二者在高温下得溶解度小,即在“高温”下有利于二者排出。

30、炉外精炼得方法:提升脱气法(DH法)、真空循环脱气法(RH法)

31、石灰溶解时导致其不溶解得因素就是:硅酸二钙层(C2S得产生。

32、温度控制:就是指吹炼过程熔池温度与终点钢水温度得控制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题

1、软吹:若喷头距离液面较远,则氧流对液面得冲击力较小,氧气射流穿入熔池较浅,接触面

积较大,这种情况称为“软吹”

2、硬吹:当喷头距液面较近,则氧流对液面得冲击力较大,氧气射流穿入熔池

较深,接触面积较小,这种情况称为“硬吹”

3、冶炼周期:相邻两炉钢之间得间隔时间(即从装入钢铁料至倒渣完毕得时间)。

4、双渣法:整个吹炼过程中需要倒出或扒出部分炉渣(约1/2~2/3),然后重新加

加料造渣。

5、单渣法:整个吹炼过程中不倒渣、不扒渣。

6、双渣留渣法:将双渣法操作得高碱度、高氧化铁、高温、流动性好得终渣留一部分在炉内,

然后在吹炼第一期结束就是倒出,重新造渣。

7、铁水预处理: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得处理,普通铁水预处理,铁水脱硫,脱

硅,脱磷。

8、炉渣返干:在冶炼工程中,由于渣中富有大量CO气泡以及渣中(FeO)被金属液滴中得

碳所还原,渣中得液态部分消失得现象,被称为炉渣“返干” 。

9、余锰:吹炼终了时,钢中得锰含量也称余锰或残锰。

10、回磷:就是在冶炼过程中如果炉温过高,碱度与过低,造成成品钢中得[%P]

比冶炼终了时钢水中高得现象叫“回磷”。其反应:4(CaO)+5(FeO)+2[P]=(4CaO、P2O5)+5[Fe]出钢后钢中得回磷一般为0、01?0、02%。

避免回磷得措施:挡渣出钢,尽量避免下渣;适当提高脱氧前得炉渣碱度;

出钢后向钢包渣面加一定量石灰,增加炉渣碱度;尽可能采取钢包脱氧,而不采取炉内脱氧;加入钢包改质剂。

11、炉容比:转炉腔内得自由空间得容积与金属装入量之比。

12、熔渣得氧化性: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熔渣向钢液供氧得数量,也称熔渣得氧化能

力,就是熔渣得一个重要性质,决定了脱磷、脱碳,以及去除夹杂物等。

13、转炉热效率:指加热钢水得物理热与炉渣得物理热占总热量得百分率。

14、终点控制:主要指终点温度与成分得控制,终点得控制实质就是脱碳与温度

得控制。

吹炼到终点得具体条件:(1)钢中得碳达到所炼钢种要求得范围,(2)钢中S、P低于规定下限要求一定范围,(3)出钢温度保证能顺利经行精炼与浇铸,(4)达到钢种要求控制得氧含量。

15、脱氧:向钢液加入某些脱氧元素,脱除其中多余氧得操作。

16、合金化: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其在钢中得含量达到钢种规格要求得操作。

17、喷溅:通常把随炉气携走、从炉口溢出或喷出炉渣得金属得现象。

防止喷溅得基本措施:控制好得熔池温度,前期不过低,中、后期不过高。

18、溅渣保护机制:(1)对镁碳砖表面脱碳层得固化作用(2)减轻了炉渣对衬砖面得直接冲

刷侵蚀(3)抑制了镁碳砖表面层得氧化,防止炉衬砖基体收到严重得侵蚀(4)新溅渣层有效地保护了炉衬一溅渣层得结合界面

19、蚀损形式:1炉渣与钢水对溅渣层得机械冲刷2溅渣层得高温熔化脱落3炉渣对溅渣层得

化学侵蚀

20、溅渣护炉得基本原理:利用高速氮气射流冲击熔渣液面,将MgO饱与得高碱度炉渣喷溅

涂敷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耐火度得溅渣层。

21、负能炼钢:转炉工序能耗计算中消耗能量小于回收能量时,称为负能炼钢。

22、扩散脱氧:就是一种只在冶炼纯铁,或在实验室条件下得一种借助炉渣中氧化、铁减少而使钢中[0]减少得脱氧方法。

23、沉淀脱氧:指向钢液中加入对氧得亲与力比铁大得元素,夺取溶解在钢液中得氧,并生成不溶于钢液中得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而排至炉渣中得脱氧方法。(直接向钢液中加入块状得硅铁、硅锰铝、硅钙、铝等脱氧剂叫做沉淀脱氧)

24、钢渣界面脱氧:在钢渣界面进行,渣中不稳定氧化物及钢液中溶解得氧与钢液中得脱氧元素反应,其脱氧产物向炉渣中溶解。

25、真空脱氧:利用真空条件下碳得高脱氧能力与金属氧化物得蒸汽压比金属得蒸汽压高得特点进行脱氧得方法。

26、熔渣得碱度:指熔渣中碱性成分量得总与与酸性成分量得总与之比。

27、保护渣得作用:1、隔热保温,防止钢液通过氧化;2、吸收钢液表面得非金属夹杂物;3、改善钢锭也模壁之间得传热条件,减少钢锭凝固过程中产生得热应力,有利于减少钢锭裂纹;

第三部分:简答题

1、简述转炉炼钢对铁水成分与温度得要求。

答:转炉炼钢要求铁水得温度>1200?1300°C,小转炉控制得温度偏高些。

对铁水中元素得要求:[Si]就是发热元素,转炉用吹氧法冶炼时硅在0、5?0、8%之间为宜;[Mn]就是发热元素,一般要求在0、2%左右;[P]就是高炉中不能去除得元素,在转炉中要求其尽量有稳定得含[P]成分,以稳定转炉得吹炼制度;[S]在氧化渣下脱硫并不太多,且就是钢中有害元素,转炉炼钢要求能将铁水中硫脱至[S]<

0、02%,对大于0、02%得钢水应采用炉外脱硫操作。

2、简述炼钢得基本任务。答:炼钢得基本任务就是脱碳、脱磷、脱硫、脱氧,去除有害气体与

非金属夹杂物,调整温度与成分、浇注成合格得钢锭。归纳为:“四脱”(碳、氧、磷与硫),“二去”(去气与去夹杂),“二调整”(成分与温度),一浇注。采用得主要技术手段为:供氧,造渣,升温,加脱氧剂与合金化操作。浇注原则:高温慢注、低温快注。

3、在碱性渣操作中,为什么会有“余锰” ,它得存在有哪些好处?

答:由于[Mn]得氧化就是放热反应,故温度T低有利于[Mn]得氧化,但就是在碱性操作中[Mn]与[Si]不同,由于碱性渣中大部分(MnO)呈自由状态存在,[M n]不可能完全被氧化,因此冶炼末期会出现“余锰”。

“余锰”得好处:(1)防止钢水过氧化,或避免钢水中含有过多过剩O,提高脱氧合金收得率,降低钢中氧化物夹杂;(2)可作为钢液温度高低得标

志,炉温高有利于(MnO)还原;(3)能确定脱氧后钢水得含Mn达到所炼钢种规格,并节约锰铁合金得用量。

4、简述钢种常见杂质元素对钢性能得影响。

答:⑴、钢中硫:S对钢得性能会造成不良影响,钢中S含量高,会使钢中得热加工性能变化,即造成“热脆” ,S还会明显降低钢得焊接性能,引起高温龟裂,并在焊缝中产生气孔与疏松,从而降低焊缝强度,S 还就是连铸中恶化铸坯最严重得元素。钢中[S]超过0、06%时,会显著恶化钢得耐磨耐蚀性能。

⑵、钢中磷:P就是降低钢得表面张力得元素,随着钢中[P]含量得增加,钢液得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钢得抗裂性能。P就是仅次于S在钢得连铸坯中偏析度高得元素,而且在铁固溶体中扩散速度小,偏析难以消除。

⑶、钢中氧:钢中[O]高,会产生皮下气泡、疏松等缺陷,并加剧S得热脆现象。

在钢得凝固过程中,O 将会以氧化物得形式大量析出,形成三次夹杂物,降低钢得塑性、冲击韧性等加工性能。

⑷、钢中氮:N就是使钢产生“老化”、“实效”与“蓝脆”得元素,使钢得冲击韧

性降低,焊接性能变坏。与此同时,[N]还就是表面活性物质,因此降低了钢液得表面张力,使[N]容易析集在晶界,降低了钢得抗热裂纹得性能。

⑸、钢中氢:钢中H可使钢产生白点(发裂)、疏松与气泡,使钢变脆,即“氢脆”现

象。

5、什么叫“回磷”,为什么会产生“回磷”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工

业上如何抑制?

答:“回磷”就是指在冶炼过程中如果炉温过高,碱度与刀( FeO)过低,造成成品钢中得[%P]比冶炼终了时钢水中高得现象。“回磷”产生得主要原因有:①、在冶

炼终了时加入脱氧剂脱氧,导致“回磷”:②、脱氧剂本身会欢迎磷酸钙;③、脱氧剂可能会带入部分得磷;④、碱度与降低,即渣得氧化性降低。为了抑制“回磷”,在生产中常用得方法就是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石灰使终渣变稠,以防止出钢时下渣,或采用碱性包衬等方法。

6转炉炼钢吹炼过程中元素得氧化规律就是什么?

答:⑴、硅得氧化规律:在吹炼初期,Si与O得亲与力较大,初期温度较低,在较短时间内Si基本氧化。随吹炼进行,石灰溶解,2FeO SiC2转变为更稳定得2CaC SiC fe o

⑵、锰得氧化规律:锰得氧化速度没有硅快,随着反应得进行,有余锰得产

生,其反应可表示为:[Mn ]+[O]=( MnO) 熔池内反应;

[Mn ]+[O2]=(MnO)氧气直接氧化反应

(MnO )+[Fe]=(FeO)+[M n]

⑶、碳得氧化规律:吹炼前期,熔池温度T低于1400?1500, [Si]、[Mn]含量高,与[O]

得亲与力均大于[C]-[O]亲与力,较高。但化渣、脱碳消耗时,

(FeO较少,碳得氧化不剧烈;吹炼中期,T>1500, [Si]、[Mn]含量减少,[P]-[O]亲与力小于[C]-[O],碳氧化消耗较多得(FeO,熔渣中刀(FeO有所下降,熔池搅拌强烈,使脱碳反应激烈进行;吹炼后期,T继续升高至超

过1600, [C]含量随着中期脱碳反应得进行而降低,渣中降低,从而脱碳反

应速率逐渐降低。

⑷、磷得氧化规律:根据脱磷得有利条件一低温度、高炉渣碱度、高刀(FeO、增加渣量,

增加[P]得活度系数。反应前期,温度低,刀(FeO升高,不利条件就是R较低,中期,温度上升,刀(FeO下降,C-O反应加剧,这两个时期有利于[P]氧化脱除。而反应后,随着温度得进一步升高,会出现“回磷”。

⑸、硫得氧化规律:根据脱硫得有利条件-高温度、高碱度、低刀(FeO、增加渣量。吹炼

前期,由于熔池T低,R低, E(FeO较高,渣得流动性较差,因此,脱硫速度很慢;吹炼中期,熔池T逐渐上升,刀(FeO)降低,R因大量石灰熔化而增加,熔池乳化效果好,就是脱硫得最好时期;吹炼后期,熔池温度已升至出钢温度,刀(FeO)开始回升,R 增加,熔池搅拌较中期差,因此脱硫速度稍低于中期。

7、转炉炼钢吹炼过程中熔渣中(FeO 含量有什么变化规律,它得来源与消耗与什么因素有

关?

答:转炉炼钢吹炼过程中熔渣中(FeO 含量得变化规律为:吹炼前期,由于原料带入一定量得FeO,所以前期熔渣中得刀(FeO)较高,而在吹炼中期,由于脱碳、脱磷、脱硫等一系列反应得进行,引起熔渣中刀(FeO)有所降低,吹炼后期,钢中[C]含量已被脱至较低水平,而转炉得吹氧仍在继续,所以后期熔渣中刀(FeO)又有所回升。

熔渣中刀(FeO)取决于来源与消耗两个方面,(FeO)得来源主要与枪位与加矿量有关,消耗主要与脱碳速度有关:

枪位:枪位低时,高压氧气流冲击熔池,熔池搅拌剧烈,渣中金属液滴升高,形成渣、金属乳浊液,脱碳速度加快,消耗渣中(FeO 。

加矿量:渣料中加矿石多,(FeO 含量增加。

脱碳速度:v脱碳高,(FeO)降低。

8、枪位调节与铁水温度、成分、渣得成分、供氧压力与炉料装入量等得关系就是什么?

答:铁水温度:若T 铁偏低,应先压枪提温,后提枪化渣,以防止渣中(FeO 集聚发生引发大量喷溅,即采用低-高-低枪位操作。

铁水成分:铁水中[Si]、[P]含量高时,若采用双渣操作,可先低枪位脱硅、磷,倒掉酸性渣;若采用单渣操作,由于石灰加入量大,应较高枪位化渣,铁水中含

[Mn]高时,有利于化渣,枪位可适当低些。

炉内留渣:采用双渣留渣法时,由于渣中(FeO 升高,有利于石灰熔化,因此,吹炼前期枪位适当低些,以防渣中(FeO过高而引发泡沫喷溅。

供氧压力:高氧压与低枪位同时。

装入量变化:炉内超装时,熔池液面高,枪位应相应提高。

9、简要叙述造渣过程,以及各时期对造渣得要求。

答:造渣过程:吹炼前期,炉渣主要来自铁水中[Si]、[Mn]、[Fe]得氧化产物,加入炉内得石灰块,由于温度降低,表面形成冷凝外壳,造成熔化滞止期。

由于发生[Si]、[Mn]、[Fe]得氧化反应,炉内温度逐渐升高,促进石灰熔化,炉渣碱度逐渐上升。

各时期对造渣得要求:

吹炼初期,要保持炉渣有较高得氧化性,刀(FeO)稳定在25?30%,以促进石灰熔化,迅速提高碱度,尽量提高前期脱磷、硫率与避免酸性渣侵蚀炉衬。

吹炼中期,炉渣得氧化性不得过低,刀(FeO)保持在10?16%,避免炉渣“返干”。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 (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8、U:(3);V:(5)。9、W:(3);X:(1);Y:(2)。 三、填空题 (1)并发;(2)资源共享;(3)管理资源;(4)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并发执行;(5)进程控制快PCB;(6)预防死锁;(7)互斥条件;(8)SPOOLing技术;(9)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II 卷,共4页,答题纸4页。 3.I 4.II 第I 1. 或002.等于 3.已知ABC 中,三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sinB=A.1B.C.D.2 2

2 3 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21,则a4a5a6等于 A. 5. A. 7. 是 或 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则S5等于n(n1) C.A.1B.5611 D.630 9.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的高为 A.322 B.333 C. D.3322

10.已知x>0,y>0,且x+y=1,求41的最小值是xy A.4 B.6 C.7 D.9 x211.若y2则目标函数zx2y的取值范围是 A.[2 12.、sinC A.II卷 13.,则 14.在△ABC中,若a2b2bcc2,则A_________。 15.小明在玩投石子游戏,第一次走1米放2颗石子,第二次走2米放4颗石子…第n次走n米放2颗石子,当小明一共走了36米时,他投放石子的总数是______.

16.若不等式mx+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求a5. (2)若 和公比q. 18. 在a、b、c (1 (2 数学试题第3页,共4页 第3/7页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48n。

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请把下面的语句用楷书正确、规范的写在格中。(1分) 2.根据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亮地响着。 (1)请为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2分) 混.着()()liáo亮 (2)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酝酿: 卖弄: 3.请你仿照例句续写。(2分)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仿写:青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青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1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有问上帝:“一百元对你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等我一分钟。” 寓意:

5.古诗文默写。(9分,每空1分) (1) 《次北固山下》写眼前壮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 ____ ______,_________ __ 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 月,,”。 (5)千百年来,思乡情怀唤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朽文字。请你写出能体现思 乡情感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句。,。 6.名著阅读。(3分) 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班上一位受伤在医院治疗的同学。小丽准备送他一 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一段赠言:奥斯特洛夫斯基塑 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和伤病的折磨,但 他从来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 你准备赠送一本《繁星春水》,这本书的作者是,本书深受印度诗 人的影响。请仿照上段话结合本书特点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二、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及探究(10分) 7.根据所给情景按要求表达。(4分) 校园广播站“心灵驿站”栏目的主播人收到了郝萍的来信,说她的一位好 友叫夏雪,原来成绩优异,这次考试失利很苦恼。希望主播代替她向好友表达 安慰与鼓励。 假如你是主播你会说:“ ”。 (2分) 假如你就是夏雪,听后,会对郝萍说些什么?(2分) 8.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 致,形成排比。(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题目以及答案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答: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最重大的变化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两霸争斗局面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之上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科学判断上述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以世界眼光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内容是什么? 答: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

N套_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

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A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120 一、单项选择 题(20分,每 1、操作系统是一种(B)。 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2、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B)。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多用户系统 5、所谓(B)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6、(C)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A.单用户 B.分布式C.批处理 D.监督7、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8、在操作系统中,(C)是进行系统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 A.程序 B.指令C.进程 D.作业9、(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得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 10、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 A.失去了交互性 B.CPU的利用率降低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错 1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1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的特征 13、在进程管理中,当(D)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选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14、如果P、V操作S的初值为4,当前值为-2,那么表示有(B)个等待进程。 A.1 B.2 C.3 D.4 15、系统中有4个并发的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3个,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数是(C)。 A.5 B.7 C.9 D.10 16、在下列(A)情况下,系统会出现死锁。 A.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互相等待它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17、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C)。 A.银行家算法 B.死锁检测法 C.资源有序分配法 D.进程的解除 18、5个进程共享2台同类打印机,则与打印机对应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应是(B)。 A.1 B.2 C.3 D.5 19、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的进程状态是(A)。 A.执行 B.就绪 C.阻塞 D.撤销 20、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其中,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 B金银 C一般等价物 D纸币 自2006年7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破每桶57美元大关。作为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做出原油日产量自2007年1月1日起减少120万桶的决定。据此回答第2——3小题: 2、材料中的“57美元” ①是观念上的货币②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③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④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3、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终决定因素是 A供求关系的状况 B价值的大小 C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产量 D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决定 4、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时出现的现象是 A商品供大于求 B商品供不应求 C商品供求平衡 D市场商品旺销 5、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营建支出体现了 ①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②恩格尔系数的提高③人们投资方式的多样化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1美元合80——140日元之间波动。据此回答第6——7小题:6、上述材料表明 A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 B一国货币的价值由他国货币的价格决定 C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D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7、使用外汇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这就需要确定 A汇率或汇价 B出口商品价格 C进口商品价格 D外汇储备数量 8、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c语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编号:03402513试卷类型:A卷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日期: 注意事项:1.请将试卷最后一页的答题纸撕下,将答案填写在其中;2.交卷时请确认答题纸是否按要求写好姓名等信息并与试题一起上交;3.不准携带任何书籍、资料、纸张等。4.草稿纸用试卷的背面。 一、单项选择题(1空1分,共20分) 1、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是(【1】) 。 【1】 A) 函数 B) 语句 C) 字符 D) 程序行 2、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2】) 。 【2】A) 从本程序的主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主函数结束 B)从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从本程序的主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从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主函数结束 3、下列四个叙述中,错误的是(【3】) 。 【3】 A) 一个C源程序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主函数 B) 一个C源程序可以含一个或多个子函数 C) 在C源程序中注释说明必须位于语句之后 D) C源程序的基本结构是函数 4、下面不属于C语言保留字的是(【4】) 。 【4】 A) short B) ELSE C) extern D) for 5、下列四个叙述中,正确的是(【5】) 。 【5】 A) 库函数也是C语言本身的组成部分 B) 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操作是由相应语句完成的 C) 库函数是C编译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 D) 标题文件(头文件)可以在程序的函数内部调用 6、下列四组数据类型中,C语言允许的一组是(【6】)。 【6】 A) 整型、实型、逻辑型 B) 整型、实型、字符型 C) 整型、双精度型、布尔型 D) 整型、实型、复型 7、在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的的长度是(【7】)。 【7】 A) 固定的 B) 由用户自己定义的 C) 任意的 D) 与机器字长有关

期中考试试题 - 参考答案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倾斜的视距测量;进行视线倾斜的视距测量时,出了需要读取上下丝读数外,还需测量竖盘读数。 9.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三北方向线包括:真北 方向线、磁北方向线和坐标北方向线。 10.求坐标方 = 221°14′2.4″。 11.某点的经纬度为121°11′E和35°56′N,则该点所在的6°带带号 21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23°E; 该点所在的3°带带号 40 ,中央子午线 经度为120°E。 12.某经纬仪的型号为DJ01,其含义为_一测回水平方向观测中误差_。 13.为提高照准的精度,对于细的目标,宜用照准,使目标 像;而对于粗的目标,则宜用照准,使平分目标像。 14.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当目标大于两个时 应采用方向观测法。 15.竖直角是方向线与水平面在铅垂度盘上对应的读数差值。 16.钢尺量距时,应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三项改正。 17.电磁波测距时,若需得到斜距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和气象改 正,若将斜距转换为平距,仍需进行斜距改正和投影面改正。18.利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时,上下丝读数分别为2.015m和1.214m, 竖盘 读数为60o,则视距长为 60.075 m。 19.配置水平度盘的作用①减少计算工作量②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带来 的误差。

20.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1:5000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差异?试问坐标() P-在数学坐标系和测量 3,3 坐标系中所对应的方向值? 2.何为高斯投影?高斯投影的特性?高斯投影为何要分带? 3.请简述利用方向观测法的流程(以A点为起始方向)。 4.简述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和整平的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及答案

1、简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影响及其历史功过。 特征: 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①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②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③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④执政党自身不能实施自我监督,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形成了个人集权和终身制。 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并且整个国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不断高涨。 其四,军事性。这个模式的发展目标,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备战性质,后来则发展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争霸世界。 以后的苏联模式可称之为后苏联模式,主要有以下形式: 赫鲁晓夫-波涅日列夫-柯西金时代,开始谋求世界霸权和对斯大林时期及前任的批判。影响: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东欧各国的影响: 东欧国家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使社会主义阵营陷入国民经济危机,工业发展体系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低下,从而社会动荡不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苏联模式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暴露无遗。苏联模式的神圣化、教条化、僵硬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历史功过: 历史功绩: 第一,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二,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在东欧出现了一些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过失: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将列宁主义教条化,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D_____ 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A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准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B______。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_A______。 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有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但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D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6、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_C___。 A、100K B、190K C、330K D、410K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_A_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__A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_____A___。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0、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_A__次序等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C__。 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所作业长度变化

期中考试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南昌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课程编号:Z5801X304 课程名称: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适用班级:化工112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共30’) 1、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比,强) 2、σ配合物,两步,动力学同位素效应,σ配合物中间产物的分离及其相对稳定性)(基础——亲电取代1) 3、(酸油比,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 4、(可逆,磺化产物或磺酸,水解反应,高) 5、甲醇丙酮、二甲基亚砜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正已烷、四氯化碳、甲苯) 二、简答题(5’×4=20’) 1、磺化产物的分离中,稀释酸析法、中和盐析法利用到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并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稀释酸析法主要是利用某些芳磺酸在50-80%硫酸中溶解度很小,而在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范围时,溶解度会剧增的特性,通过过用水稀释磺化液到适宜的硫酸浓度,而使产品析出的方法。例如,P124,CLT酸制备过程中2-硝基-4-甲基-5-氯苯磺酸的分离利用的就是此方法。 中和盐析法主要利用是磺酸盐在硫酸钠或其它无机盐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的多的特性进行分离操作的,这种分离方法对设备的腐蚀性小。例如,萘-2-磺酸的中和盐析{P110(2)}。 2、在硝基苯硝化制备间二硝基苯时会同时产生邻位和对位异构体,请问可以用化学法中哪种具体方法进行提纯?并说明其原理。 答:方法:通过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处理或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的化学分离法,使邻位体和对位体转变成水溶性的硝基苯磺酸而除去。 原理:-NO2具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且对邻、对位影响较大,使与硝基相连的碳原子电子云密度较低,容易发生亲核置换反应,而对间位影响较小。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与答案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 答:主要包括: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5、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 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2.简述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答:一、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要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 多方位传播:提升文化感召力 2. 多维度实践:增强文化凝聚力 3. 多元化沟通:促进中西文化交融。 3.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答:1、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优势。2、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阶级社会的区别。3、社会和谐是符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4、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 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4.简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 答: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5.简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容 答: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6.简述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答:1、政治制度是表明国家性质的概念。政治体制,是体现政治制度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和管理的具体形式。2、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作为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 不包含国体。3、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表现政治制度并服务于政治制度。 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答:1、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3、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4、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8.简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答:1、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2、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4、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 荣和谐世界。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2008年秋期半期考试试卷 四年级数学 (试卷共100分,9 0分钟完卷) 一、看清题意,仔细填空(1-10题每空1分,11题2分,共25分) 1、在计算216—25×8时,第一步算______,再算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 2、把260÷5=52,470—210=260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______这个综合算式的结果是 ______。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500 604000 640002 5605000 65000 “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 5、与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红星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少30,减数增加30,差就_______。 8、如图,有____条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_______线。 9、当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7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

10、(51+a)+_______=a+(_____+ 39) 11、已知如图,∠1=60°,∠2=_______度(2分) 二、数学小法官,巧辩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6+74÷2=100÷2=50() 2、我们在读203008这个数时,只读一个0()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一条直线长5cm()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一个数是六位数,这个数() A、一定大于十万 B、不大于十万 C、一定大于九万 2、与453—21—7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453—79+21 B、453+79—21 C、453—(21+79) 3、小明家去学校走第()条路最近 A、1 B、2 C、3 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的角 A、46°,105° B、180°,120° C、135°, 110° 5、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最少要用()分钟。

2018-2019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为A、B、C、D四部分,共25小题,25分) 1-5 CAACC 6-10 ABACA 11-15AABBA 16-20 BACBB 21.sunny Sunday 22.playing chess 23.dancing 24.talking 25.flying a kite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30 DBCCA 31-35CADAC 36-40 ACBDC 26.考点:elephant 以元音字母“e”开头,读音为[e],所以用”an”,当一个物体第二次被提到的时候,前面要用”the “.所以选D. 27.考点:固定搭配:thank you for doing sth/sth ,为。。。。。。感谢某人;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所以选B. 28.考点:speak+语言;say+说的内容;talk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要跟介词“with/to/about”;tell用于讲故事(story)或者讲笑话(joke);所以选C. 29.考点:too many后面接可数名词复数;too much+不可数名词;much too+形容词;没有much many 这个结构。 30.考点:It’s about two kilometers. 它大约两千米,表示的是距离。How far 多远,用于询问距离,how long 用于询问时间长短,回答多用“about/for+一段时间”.how many 多少,用于询问数量,多用于可数名词复数;how much多少或多少钱,可以用于询问数量或价格。 31.考点:固定搭配:by bike骑单车 32.考点:at +时间点或一些固定搭配中如:at night在晚上;on+星期/几月几日/具体一天的早上、中午、或晚上。 33.考点:这题考察的是祈使句变否定句,jim后面加了逗号,所以逗号后面的句子是以动词原形开头的句子,是祈使句。祈使句变否定句,在动词原形前面加“don’t”,所以选D。 34.考点:keep+形容词,clean的形容词还是“clean”,one of+名词复数,所以用“rules”. 35.考点:can+动词原形;第二个空考察的是现在进行时,所以用swimm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