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GMP原理与配置

IGMP原理与配置

IGMP原理与配置
IGMP原理与配置

IGMP的原理与配置

一、概述

1.简介:

①IGMP 是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的简称

②它是TCP/IP协议族中负责IP 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

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2.版本

①IGMPv1(由RFC 1112 定义)

②IGMPv2(由RFC 2236 定义)

③IGMPv3(由RFC 3376 定义)

注:1> 所有版本的IGMP都支持ASM(Any-Source Multicast,任意信源组播)模型

2> IGMPv3 可以直接应用于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指定信源组播)模型

3> IGMPv1 和IGMPv2 则需要在IGMP SSM Mapping 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应用于

SSM 模型

二、IGMPv1工作原理

1.工作机制

①IGMPv1 主要基于查询和响应机制来完成对组播组成员的管理

②需要有一个查询器(Querier)的选举机制来确定由哪台路由器作为IGMP 查询器

③由组播路由协议(如PIM)选举出唯一的组播信息转发者DR(Designated Router,

指定路由器)作为IGMP 查询器

2.查询与响应实例分析

①拓扑图

②过程分析

1> 主机会主动向其要加入的组播组发送IGMP 成员关系报告报文以声明加入,而

不必等待IGMP 查询器发来的IGMP 查询报文【理想状态】

2> IGMP 查询器周期性地以组播方式向本地网段内的所有主机与路由器发送

IGMP 查询报文(目的地址为224.0.0.1)

3> 在收到该查询报文后,关注G1 的Host B 与Host C 其中之一(这取决于谁的

延迟定时器先超时)——譬如Host B 会首先以组播方式向G1 发送IGMP 成

员关系报告报文,以宣告其属于G1

(说明:

A由于本地网段中的所有主机和路由器都能收到Host B 发往G1 的报

告报文,因此当Host C 收到该报告报文后,将不再发送同样针对G1

的报告报文

B 因为IGMP路由器(Router A和Router B)已知道本地网段中有对

G1 感兴趣的主机了。这个机制称为主机上的IGMP 成员关系报告抑

制机制,该机制有助于减少本地网段的信息流量)

4> 与此同时,由于Host A关注的是G2,所以它仍将以组播方式向G2 发送报告

报文,以宣告其属于G2

5> 经过以上的查询和响应过程,IGMP 路由器了解到本地网段中有G1 和G2 的

成员,于是由组播路由协议(如PIM)生成(*,G1)和(*,G2)组播转发项

作为组播数据的转发依据【其中的“*”代表任意组播源】

6> 当由组播源发往G1 或G2 的组播数据经过组播路由到达IGMP 路由器时,由

于IGMP 路由器上存在(*,G1)和(*,G2)组播转发项,于是将该组播数

据转发到本地网段,接收者主机便能收到该组播数据了

3.缺陷

①IGMPv1 没有专门定义离开组播组的报文,因此,当运行IGMPv1 的主机离开某

组播组时,将不会向其要离开的组播组发送报告报文。

②当网段中不再存在该组播组的成员后,IGMP路由器将收不到任何发往该组播组的

报告报文,IGMP 路由器在一段时间之后便删除该组播组所对应的组播转发项

三、IGMPv2的原理

1.概述:

①在IGMPv1中,当某共享网段上存在多个组播路由器时,由组播路由协议(如PIM)

选举的指定路由器充当查询器

②在IGMPv2中,增加了独立的查询器选举机制

2.查询器的选举过程

①所有IGMPv2路由器在初始时都认为自己是查询器,并向本地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和

路由器发送IGMP 普遍组查询(General Query)报文(目的地址为224.0.0.1)

②本地网段中的其它IGMPv2路由器在收到该报文后,将报文的源IP地址与自己的

接口地址作比较。通过比较,IP地址最小的路由器将成为查询器,其它路由器成

为非查询器(Non-Querier)

③所有非查询器上都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即其它查询器存在时间定时器Other Querier

PresentTimer)。在该定时器超时前,如果收到了来自查询器的IGMP查询报文,则

重置该定时器;否则,就认为原查询器失效,并发起新的查询器选举过程

3.离开组机制

①该主机向本地网段内的所有组播路由器(目的地址为224.0.0.2)发送离开组(Leave

Group)报文

②当查询器收到该报文后,向该主机所声明要离开的那个组播组发送特定组查询

(Group-Specific Query)报文(目的地址字段和组地址字段均填充为所要查询的组

播组地址)

③若该网段内还有该组播组的其它成员,则这些成员在收到特定组查询报文后,会

在该报文中所设定的最大响应时间(Max Response Time)之内发送成员关系报告

报文

④如果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收到了该组播组其它成员发送的成员关系报告报文,查询器

就会继续维护该组播组的成员关系;否则,查询器将认为该网段内已无该组播组的

成员,于是不再维护这个组播组的成员关系

四、IGMPv3的原理

1.概述:IGMPv3在兼容和继承IGMPv1和IGMPv2 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主机的控制

能力,并增强了查询和报告报文的功能

2.主机控制能力的增强

①IGMPv3增加了针对组播源的过滤模式(INCLUDE/EXCLUDE),使主机在加入某

组播组G的同时,能够明确要求接收或拒绝来自某特定组播源S的组播信息

②当主机加入组播组时:

1> 若要求只接收来自指定组播源如S1、S2、……的组播信息,则其报告报文中可

以标记为INCLUDE Sources(S1,S2,……)

2> 若拒绝接收来自指定组播源如S1、S2、……的组播信息,则其报告报文中可

标记为EXCLUDE Sources(S1,S2,……)

注:对于EXCLUDE模式的支持情况与设备的型号有关,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③实例分析

如图所示,网络中存在Source 1(S1)和Source 2(S2)两个组播源,均向组播组G发送组

播报文。Host B仅对从Source 1 发往G的信息感兴趣,而对来自Source 2 的信息没有兴趣

1> 如果主机与路由器之间运行的是IGMPv1 或IGMPv2,HostB 加入组播组G 时无

法对组播源进行选择,因此无论HostB 是否需要,来自Source 1 和Source 2 的组

播信息都将传递给HostB

2> 当主机与路由器之间运行了IGMPv3 之后,HostB 就可以要求只接收来自Source

1、发往G的组播信息(S1,G),或要求拒绝来自Source

2、发往G 的组播信息

(S2,G),这样就只有来自Source 1的组播信息才能传递给HostB

3.查询和报告报文功能的增强

①携带源地址的查询报文:IGMPv3 不仅支持IGMPv1 的普遍组查询和IGMPv2 的

特定组查询,而且还增加了对特定源组查询的支持

1> 普遍组查询报文中,既不携带组地址,也不携带源地址

2> 特定组查询报文中,携带组地址,但不携带源地址

3> 特定源组查询报文中,既携带组地址,还携带一个或多个源地址

②包含多组记录的报告报文:IGMPv3报告报文的目的地址为224.0.0.22,可以携带

一个或多个组记录。在每个组记录中,包含有组播组地

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

组记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

1> IS_IN:表示组播组与组播源列表之间的过滤模式为INCLUDE,即只接收从指

定组播源列表发往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2> IS_EX:表示组播组与组播源列表之间的过滤模式为EXCLUDE,即只接收从指

定组播源列表之外的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3> TO_IN:表示组播组与组播源列表之间的过滤模式由EXCLUDE 转变为

INCLUDE

4> TO_EX:表示组播组与组播源列表之间的过滤模式由INCLUDE 转变为

EXCLUDE

5> ALLOW:表示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还希望从某些组播源接收组播数据。如果

当前的对应关系为INCLUDE,则向现有组播源列表中添加这些组播

源;如果当前的对应关系为EXCLUDE,则从现有组播源列表中删除

这些组播源

6> BLOCK:表示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不再希望从某些组播源接收组播数据。如

果当前的对应关系为INCLUDE,则从现有组播源列表中删除这些组

播源;如果当前的对应关系为EXCLUDE,则向现有组播源列表中添

加这些组播源

五、IGMP SSM Mapping

1.概述:IGMP SSM Mapping 通过在路由器上配置SSM静态映射规则,从而为运行IGMPv1

或IGMPv2的接收者主机提供对SSM模型的支持

2.工作原理

①SSM模型要求在接收者主机所在的网段,路由器能够了解主机加入组播组时所指

定的组播源

②如果接收者主机上运行的是IGMPv3,则可以在IGMPv3 的报告报文中直接指定组

播源的地址

③如果某些接收者主机只能运行IGMPv1或IGMPv2,则在IGMPv1或IGMPv2的报

告报文中无法指定组播源的地址

④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在路由器上配置IGMP SSM Mapping 功能,将IGMPv1或

IGMPv2 报告报文中所包含的(*,G)信息映射为(G,INCLUDE,(S1,S2...))信息

3.实例分析

①拓扑图

在如图所示的SSM网络中,HostA、HostB和HostC上分别运行IGMPv1、IGMPv2 和IGMPv3。在不允许将Host A和HostB升级为IGMPv3的情况下,若要为Host A和Host B 也提供SSM组播服务,则需在RouterA上使能IGMP SSM Mapping并配置相应的映射规则

②处理过程

1> 如果G 不在SSM 组地址范围内,则提供ASM 组播服务

2> 如果G 在SSM 组地址范围内,则

A若Router A上没有G 对应的IGMP SSM Mapping 规则,则无法提供SSM 组播服务,丢弃该报文

B 若Router A上有G 对应的IGMP SSM Mapping 规则,则依据规则将报告

报文中所包含的(*,G)信息映射为(G,INCLUDE,(S1,S2...))信息,

可以提供SSM 组播服务

注:IGMP SSM Mapping 不对IGMPv3 的报告报文进行处理

六、IGMP Proxying

1.概述:

①在一些简单的树型网络拓扑中,边缘设备上并不需要运行复杂的组播路由协议(如

PIM),可以通过在这些设备上配置IGMP Proxying(IGMP 代理)功能,使其代理

下游主机来发送IGMP报文及维护组成员关系,并基于该关系进行组播转发。

②在上游设备看来,配置了IGMP Proxying功能的设备(称为IGMP 代理设备)不

再是一个PIM邻居,而只是一台主机

2.实例分析

①拓扑图

②接口类型

1> 上行接口:又称代理接口,指IGMP 代理设备上运行IGMP Proxying 功能的

接口,即朝向组播分发树树根方向的接口。由于该接口执行IGMP

协议的主机行为,因此也称为主机接口(Host Interface)

2> 下行接口:指IGMP 代理设备上除上行接口外其它运行IGMP 协议的接口,即

背向组播分发树树根方向的接口。由于该接口执行IGMP 协议的路

由器行为,因此也称为路由器接口(Router Interface)

3.说明

①IGMP代理设备上维护着一个组成员关系数据库(Membership Database),将所有

下行接口维护的组成员关系记录都存到这个数据库中。组成员关系记录的结构如

下:(Multicast-address,Filter-mode,Source-list),每条记录都是各下行接口上具

有相同组地址的成员关系记录的合集

②上行接口正是依据这个数据库来执行主机行为——当收到查询报文时根据当前数

据库状态响应报告报文,或者当数据库变化时主动发送报告或离开报文;而下行接

口则执行路由器行为——参与查询器的选举、发送查询报文并根据报告报文维护组

成员关系等

七、IGMP的配置

1.前提条件

①在配置IGMP 基本功能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

1> 配置任一单播路由协议,实现域内网络层互通

2> 配置PIM-DM(或PIM-SM)

②在配置IGMP基本功能之前,需准备以下数据

1> IGMP的版本

2> 以静态方式加入的组播组和组播源的地址

3> 组播组过滤的ACL 规则

4> 允许接口加入的组播组最大数量

2.具体配置

①开启IGMP

②配置IGMP版本

1> 全局配置IGMP 版本

2> 在接口上配置IGMP版本

③配置静态加入

1> 在配置了静态加入组播组或组播源组后,接口将作为该组播组的虚拟组成员存

在,从而可以接收发往该组的组播数据,以测试组播数据的转发

2> 说明

A在运行PIM-SM 的设备上配置静态加入时,如果待配接口上使能了PIM-SM,则该接口必须为PIM-SM 的DR,否则该接口将不能加入组播组

或组播源组;如果待配接口上未使能PIM-SM但使能了IGMP,则该接口必

须为IGMP 查询器,否则该接口也不能加入组播组或组播源组

B 在配置了静态加入后,接口并不会对IGMP 查询器发出的查询报文进行响

应;在配置或取消静态加入时,接口也不会主动发送IGMP 成员关系报告

报文或IGMP 离开组报文。也就是说,该接口并没有真正成为该组播组的

成员

3.IGMP的显示与维护

4.说明

①通过reset igmp group 命令不能够清除以静态方式加入的IGMP 组播组的信息

②通过reset igmp group port-info 命令不能够清除以静态方式加入的IGMP 组播组

的二层端口信息

③display igmp group port-info 和reset igmp group port-info 命令的支持情况与设备的

型号有关,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注意:执行reset igmp group 命令可能导致接收者中断组播信息的接收

交换机工作原理文档

EPA交换机原理文档 1. EPA交换机总体电路设计 EPA交换机的硬件部分主要有四大模块:CPU控制模块,以太网控制器模块,冗余电源模块、总线供电模块。图1为EPA交换机硬件设计框图。其中,CPU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特定网络接口功能及执行相关控制信息;以太网MAC 层控制器与以太网PHY层控制器模块主要用来担负以太网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传输;冗余电源模块完成EPA交换机的供电功能;总线供电模块即RJ45接口提供数据通信的同时还为现场设备提供总线供电。结合CPU的特性,以太网MAC 层控制器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由CPU的片选信号实现对以太网MAC层控制器的选通,控制网络通道。 图1 EPA交换机硬件设计框图 2 EPA交换机各模块电路设计 2.1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本设计中微处理器选用美国ATMEL公司的AT91R40008,它是集成了ARM7TDMI核的32位微处理器,片内用大量的分组寄存器和8个优先级向量中断控制器来实时快速的处理中断。芯片集成了丰富的资源,片内的外围部件有可编程外部总线接口EBI、先进中断控制器AIC、并行I/O口控制器PIO、2个通

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定时器/计数器TC和看门狗定时器WD、高级电源管理控制器PS、片内外围数据控制器PDC、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等。ARM7内核通过两条主要总线与片内资源进行互连:先进系统总线ASB(Advanced System Bus)和先进外围总线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内核通过ASB 总线实现与片内存储器、外部总线接口EBI以及AMBA桥的互联,其中AMBA 桥驱动APB总线用来访问片内外围部件。图2为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图。 图2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AT91R40008微控制器的片内外围器件可以分为通用外围部件和专用外围部件,通用外围部件主要包括外部总线接口EBI、先进中断控制器AIC、并行I/O 口控制器PIO、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定时器/计数器TC和看门狗定时器WD等。专用外围部件主要包括高级电源管理控制器PS、实时时钟RTC、片内外围数据控制器PDC和多处理接口MPI等。 AT91R40008的主要特点如下: ●高性能32位RISC体系结构和高代码密度的16位Thumb指令集; ●支持三态模式和在线电路仿真IDE; ●32位数据总线宽度,单时钟访问周期的片内SRAM;

igbt工作原理及应用

igbt工作原理及应用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保护 引言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由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复合而成的一种器件,其输入极为MOSFET,输出极为PNP晶体管,因此,可以把其看作是MOS输入的达林顿管。它融和了这两种器件的优点,既具有MOSFET器件驱动简单和快速的优点,又具有双极型器件容量大的优点,因而,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中大功率的开关电源装置中,IGBT由于其控制驱动电路简单、工作频率较高、容量较大的特点,已逐步取代晶闸管或GTO。但是在开关电源装置中,由于它工作在高频与高电压、大电流的条件下,使得它容易损坏,另外,电源作为系统的前级,由于受电网波动、雷击等原因的影响使得它所承受的应力更大,故IGBT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源的可靠性。因而,在选择IGBT时除了要作降额考虑外,对IGBT的保护设计也是电源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环节。 1 IGBT的工作原理 IGBT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若在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驱动正电压,则MOSFET导通,这样PNP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成低阻状态而使得晶体管导通;若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为0V,则MOSFET截止,切断PNP晶体管基极电流的供给,使得晶体管截止 由此可知,IGBT的安全可靠与否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IGBT栅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IGBT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流过IGBT集电极-发射极的电流; ——IGBT的结温。 如果IGBT栅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即驱动电压过低,则IGBT不能稳定正常地工作,如果过高超过栅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则IGBT可能永久性损坏;同样,如果加在IGBT集电极与发射极允许的电压超过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流过IGBT集电极-发射极的电流超过集电极-发射极允许的最大电流,IGBT的结温超过其结温的允许值,IGBT都可能会永久性损坏。 2 保护措施 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应针对影响IGBT可靠性的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1 IGBT栅极的保护 IGBT的栅极-发射极驱动电压VGE的保证值为±20V,如果在它的栅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上超出保证值的电压,则可能会损坏IGBT,因此,在IGBT的驱动电路中应当设置栅压限幅电路。另外,若IGBT的栅极与发射极间开路,而在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上电压,则随着集电极电位的变化,由于栅极与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栅极电位升高,集电极-发射极有电流流过。这时若集电极和发射极间处于高压状态时,可能会使IGBT发热甚至损坏。如果设备在运输或振动过程中使得栅极回路断开,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给主电路加上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一、自动控制系统 1. 主控单元及BEDIS 主控制单元系32位微机控制单元,它与接口的BEDIS(双线通 讯控制器)一起保证自动弧形门灵巧而可靠地进行人--机对话,充 分展示出智能型自动弧形门的魅力。 2、开门信号 自动门的开门信号是触点信号,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是常用的两 种信号源:微波雷达是对物体的位移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 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它的特点是一旦在门附近的人 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后,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对 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红外传感器对物体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移动与否,只要处于传 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即传出触点信号。缺点是红外传感 器的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有行动迟缓的人员出入的场所。 另外,如果自动门的系统配置接受触点信号时间过长,控制器会认 为信号输入系统出现障碍。而且自动平移门如果保持开启时间过长,也会对电气部件产生损害。由于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并不了解接 近自动门的人是否真要进门,所以有些场合更愿意使用按键开关。 按键开关可以是一个触点式的按钮,更方便的是所谓肘触开关。肘 触开关很耐用,特别是它可以用胳膊肘来操作。避免了手的接触。 还有脚踏开关,功能一样,但对防水的要求较高,而且脚踏的力量

很大,容易使脚踏开关失效。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拉手,当拉手 被推(或在反方向拉)到位时,向门机提供触点信号。 现在的楼宇自控有时会提出特殊的要求,例如使用电话的某一分线 控制开门。要达到这个要求,只要保证信号是无源的触点信号即可。有些情况下,人们会提出天线遥控的要求。用一个无线接受器与自 动门进行触点式连接,再配一个无线发射器,就可以达到要求。不过,现在的无线电波源太多,容易导致偶然开门是一个麻烦的问题。定时器可以自动控制门的状态,其原理是将时钟与特定的开关电路 相连,可预设定时间将自动门处于自动开启或锁门状态 门禁系统与非公共区域的自动门 2. 驱动单元 弧形门主传动采用模块驱动电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注入高 科技的驱动单元具有优异的运行和控制特性,其功能指标非常高, 而且噪音低,运转平稳,免维护。 3. 传感器 移动检测传感器,如:雷达; 存在传感器,如:主动或被动式光电传感器; 4. 任选项--附加控制单元模块(可与主控单元直接接口) 电子锁控制 交流供电电源故障备用电源控制 5. 机械结构 主体结构 自动弧形门主体采用成型铝材的积木式拼装装配结构。成型铝材 的技术要求满足VDE0700T.238标准规定。严格的材料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自动平滑门结构上对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使之长期可靠 地运行。

DHPLC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 I O TECHNOLO G Y BULL ET I N 2006年增刊 D HP LC 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李莉 王翀 陈瑶生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五山 510642) 摘 要: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 LC )是一种高通量筛选DNA 序列变异的新技术,从该仪器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技术特点等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基因组领域的应用如S NP 分析、双链DNA 片段分析、微卫星分析、mRNA 定量分析、引物纯度检测等方面及在医学、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DHP LC 原理 应用 W orki n g Pr i n c i ples and Appli cati on of DHP LC Syste m L i L i W ang Chong Chen Yaosheng (College of A ni m al Science,South 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Ab s tra c t: Denaturing H igh Perf or mance L iquid Chr omat ography (DHP LC )is a kind of high thr oughout ne w tech 2 nique t o detect the mutati on of the DNA seque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stru ment,working Princi p les,basic mani pulating method and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were revie wed .The app licati ons in the medicine,genetics and genome domain such as analysis of S NP,the frag ment of double strains,m icr osatellite,the quantitative mRNA,the pure detecti on of the p ri m e,et al were revie wed in detail . Key wo rd s: DHP LC Princi p le App licati 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300249) 作者简介:李莉(19822),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电话:020********* 通讯作者:王翀(1968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电话:020*********,E 2mail:betty@scau .edu .cn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 or mance liquid chr omat ography,DHP LC )是一种新的高通量筛选DNA 序列变异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最先由美国Stanf ord 大学Oefner 及Underhill 等于1995年报道, 美国Transgenom ic 公司采用该原理制造专利化仪器,专利产品为WAVE μ DNA 片段分析系统 (WAVE μDNA frag ment analysis syste m )。1.1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硬件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WAVE μ 3500HT ):WAVE μ L 27100型四元梯度溶液注入系 统(含四元梯度泵),WAVE μ L 27250型Peltier 可冷 却、加热自动进样器,WAVE μ L 27300p lus 型高精度Peltier 柱箱,WAVE μ L 27400型紫外/可见光检测 器,WAVE μ L 2700在线去气装置:四通道,样品池(可容纳4个96孔PCR 板,以便进行大规模分析筛 查),WAVE μ Maker 数据工作站系统(硬件)等。 软件部分:M icr os oft W indows μ NT 操作系统,HS MD 27000数据工作站控制接口软件,WAVE μ Maker 核苷酸片段分析系统专用软件包。1.2 DHP LC 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用离子对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①在不变性的温度条件下,检测并分离分子量不同的双链DNA 分子或分析具有长度多态性的片段,类似RF LP 分析,也可进行定量RT 2PCR 及微卫星不稳定性测定 (MSI );②在充分变性温度条件下,可以区分单链DNA 或RNA 分子,适用于寡核苷酸探针合成纯度 分析和质量控制;③在部分变性的温度条件下,变异型和野生型的PCR 产物经过变性复性过程,不仅分别形成同源双链,同时也错配形成异源双链,根据柱子保留时间的不同将同源双链和异源双链分离,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 的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的概念,包括集中监视自动门运行状态和集中操作多个自动门两层含义,集中监视自动门开门关门状态可以通过位置信号输出电路来实现,可以采用接触式开关,当门到达一定位置(如开启位置)时,触动开关而给出触点信号。也可以采用感应式信号发生装置,当感应器探测到门处于某一位置时发出信号。在中控室设置相应的指示灯,就可以显示自动门的状态,而集中操作通常指同时将多个门打开或锁住,这取决于自动门控制器上有无相应的接线端子。自动门的系统配置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而配备的,与自动门控制器相连的外围辅助控制装置,如开门信号源、门禁系统、安全装置、集中控制等。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通过人员的组成,楼宇自控的系统要求等合理配备辅助控制装置。 当门扇要完成一次开门与关门,其工作流程如下:感应探测器探测到有人进入时,将脉冲信号传给主控器,主控器判断后通知马达运行,同时监控马达转数,以便通知马达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入慢行运行。马达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做正向运行,将动力传给同步带,再由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吊具系统使门扇开启;门扇开启

后由控制器作出判断,如需关门,通知马达作反向运动,关闭门扇。 一、自动控制系统 1. 主控单元及BEDIS 主控制单元系32位微机控制单元,它与接口的BEDIS(双线通讯控制器)一起保证自动弧形门灵巧而可靠地进行人--机对话,充分展示出智能型自动弧形门的魅力。 2. 驱动单元 弧形门主传动采用模块驱动电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注入高科技的驱动单元具有优异的运行和控制特性,其功能指标非常高,而且噪音低,运转平稳,免维护。 3. 传感器 移动检测传感器,如:雷达; 存在传感器,如:主动或被动式光电传感器; 4. 任选项--附加控制单元模块(可与主控单元直接接口) 电子锁控制 交流供电电源故障备用电源控制 5. 机械结构 主体结构

比较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压比较器(以下简称比较器)就是一种常用得集成电路。它可用于报警器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测量技术,也可用于V/F变换电路、A /D变换电路、高速采样电路、电源电压监测电路、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等。本文主要介绍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典型工作电路,并介绍一些常用得电压比较器。 什么就是电压比较器 简单地说,电压比较器就是对两个模拟电压比较其大小(也有两个数字电压比较得,这里不介绍),并判断出其中哪一个电压高,如图1所示。图1(a)就是比较器,它有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端) 及反相输入端(“—”端),有一个输出端Vout(输出电平信号)。另外有电源V+及地(这就是个单电源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电压VA,反相端输入VB。VA与VB得变化如图1(b)所示。在时间0~t1时,VA〉VB;在t1~t2时,VB〉VA;在t2~t3时,V A〉VB。在这种情况下,Vout得输出如图1(c)所示:VA>VB 时,Vout输出高电平(饱与输出);VB>VA时,Vout输出低电平。根据输出电平得高低便可知道哪个电压大.

如果把VA输入到反相端,VB输入到同相端,VA及VB得电压变化仍然如图1(b)所示,则Vout输出如图1(d)所示.与图1(c)比较,其输出电平倒了一下。输出电平变化与VA、VB得输入端有关。 图2(a)就是双电源(正负电源)供电得比较器.如果它得VA、VB输入电压如图1(b)那样,它得输出特性如图2(b)所示。VB〉VA时,Vout输出饱与负电压。

如果输入电压VA与某一个固定不变得电压VB相比较,如图3(a)所示。此VB称为参考电压、基准电压或阈值电压.如果这参考电压就是0V(地电平),如图3(b)所示,它一般用作过零检测。 比较器得工作原理 比较器就是由运算放大器发展而来得,比较器电路可以瞧作就是运算放大器得一种应用电路。由于比较器电路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开发出了专门得比较器集成电路。 图4(a)由运算放大器组成得差分放大器电路,输入电压VA经分压器R2、R3分压后接在同相端,VB通过输入电阻R1接在反相端,RF为反馈电阻,若不考虑输入失调电压,则其输出电压Vout与V A、VB及4个电阻得关系式为:Vout=(1+RF/R1)·R3/(R2+R3)VA—(RF/R1)VB。若R1=R2,R3=RF,则Vout=RF/R1(VA—VB),RF/R1为放大器得增益.当R1=R2=0(相当于R1、R2短路),

交换机原理及作用-1

交换机原理及作用 什么是交换机?交换switching 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广义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交换和交换机最早起源于电话通讯系统(PSTN),我们现在还能在老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面:首长(主叫用户)拿起话筒来一阵猛摇,局端是一排插满线头的机器,戴着耳麦的话务小姐接到连接要求后,把线头插在相应的出口,为两个用户端建立起连接,直到通话结束。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人工方式建立起来的交换。当然现在我们早已普及了程控交换机,交换的过程都是自动完成。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我们以前介绍过的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应用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随着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交换机的价格急剧下降,交换到桌面已是大势所趋。 如果你的以太网络上拥有大量的用户、繁忙的应用程序和各式各样的服务器,而且你还未对网络结构做出任何调整,那么整个网络的性能可能会非常低。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网上添加一个10/100Mbps的交换机,它不仅可以处理10Mbps的常规以太网数据流,而且还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连接。

比较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压比较器(以下简称比较器)就是一种常用得集成电路。它可用于报警器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测量技术,也可用于V/F 变换电路、 A /D 变换电路、高速采样电路、电源电压监测电路、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等。本文主要介绍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典型工作电路,并介绍一些常用得电压比较器。 什么就是电压比较器 简单地说,电压比较器就是对两个模拟电压比较其大小(也有两个数字电压比较得,这里不介绍),并判断出其中哪一个电压高,如图1所示。图1(a)就是比较器,它有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 + ” 端)及反相输入端(“一”端),有一个输出端Vou t (输出电平信号)。另外有电源V+ 及地(这就是个单电源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电压VA,反相端输入VB。V A与VB得变化如图1(b )所示。在时间0~ t 1时,V A > V B ;在上1?t 2时,V B > VA ;在上2~t3时,V A> VB。在这种情况下,Vo u t得输出如图1 (c)所示:V A>VB 时,Vou t输出高电平(饱与输出);V B >V A时,V o u t输出低电平。根据输出电平得高低便可知道哪个电压大.

如果把V A 输入到反相端,V E 输入到同相端,VA 及V B 得电压变化仍然如图1(b)所示则Vout 输出如图1(d )所示.与图 1 (c )比较,其输出电平倒了一下。输出电平变化与 VA 、VE 得输入 端有关。 图2⑻就是双电源(正负电源)供电得比较器?如果它得 VA 、VB 输入电压如图1 (b )那样,它得输出特性如图2(b)所示。VB > V A 时,Vou t 输出饱与负电压。 国1 ■KT \ I V 咚庄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及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的概念,包括集中监视自动门运行状态和集中操作多个自 动门两层含义,集中监视自动门开门关门状态可以通过位置信号输 出电路来实现,可以采用接触式开关,当门到达一定位置(如开启位置)时,触动开关而给出触点信号。也可以采用感应式信号发生装置,当感应器探测到门处于某一位置时发出信号。在中控室设置相应的 指示灯,就可以显示自动门的状态,而集中操作通常指同时将多个 门打开或锁住,这取决于自动门控制器上有无相应的接线端子。自 动门的系统配置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而配备的,与自动门控制器相连 的外围辅助控制装置,如开门信号源、门禁系统、安全装置、集中 控制等。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通过人员的组成,楼宇自控 的系统要求等合理配备辅助控制装置。 当门扇要完成一次开门与关门,其工作流程如下:感应探测器探 测到有人进入时,将脉冲信号传给主控器,主控器判断后通知马 达运行,同时监控马达转数,以便通知马达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 入慢行运行。马达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做正向运行,将动力传给 同步带,再由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吊具系统使门扇开启;门扇开启 后由控制器作出判断,如需关门,通知马达作反向运动,关闭门扇。 一、自动控制系统 1. 主控单元及BEDIS 主控制单元系32位微机控制单元,它与接口的BEDIS(双线通 讯控制器)一起保证自动弧形门灵巧而可靠地进行人--机对话,充 分展示出智能型自动弧形门的魅力。

2. 驱动单元 弧形门主传动采用模块驱动电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注入高科技的驱动单元具有优异的运行和控制特性,其功能指标非常高,而且噪音低,运转平稳,免维护。 3. 传感器 移动检测传感器,如:雷达; 存在传感器,如:主动或被动式光电传感器; 4. 任选项--附加控制单元模块(可与主控单元直接接口) 电子锁控制 交流供电电源故障备用电源控制 5. 机械结构 主体结构 自动弧形门主体采用成型铝材的积木式拼装装配结构。成型铝材的技术要求满足VDE0700T.238标准规定。严格的材料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自动平滑门结构上对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使之长期可靠地运行。 二、BEDIS控制器 BEDIS是与主控制器总线直接接口的双线数据通讯专用远程控制器,小巧精美、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可在50米范围内实现:功能转换 运行参数的整定 功能状态的选择 故障自诊断显示 1. 控制功能 自动门诸可供选者的通道状态已被主控制器程序化,可用BEDIS 极其方便地进行功能转换。下述功能用户可任意选定:手动--动门翼静止时,可以用手推动; 常开--动门翼打开,并保持在打开位置;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三、交换机的工作特性 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仍然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 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 四、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五、二、三、四层交换机? 多种理解的说法: 1. 二层交换(也称为桥接)是基于硬件的桥接。基于每个末端站点的唯一MAC地址转发数据包。二层交换的高性能可以产生增加各子网主机数量的网络设计。其仍然有桥接所具有的特性和限制。 三层交换是基于硬件的路由选择。路由器和第三层交换机对数据包交换操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理上的实施。 四层交换的简单定义是:不仅基于MAC(第二层桥接)或源/目的地IP地址(第三层路由选择),同时也基于TCP/UDP 应用端口来做出转发决定的能力。其使网络在决定路由时能够区分应用。能够基于具体应用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划分。它为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技术提供了更加细化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区分应用类型的方法。 2. 二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 三层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有交换和路由///基于IP,就是网络 四层交换机基于端口,就是应用 3. 二层交换技术从网桥发展到VLAN(虚拟局域网),在局域网建设和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层交换技术是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按照所接收到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来进行转发,对于网络层或者高层协议来说是透明的。它不处理网络层的IP地址,不处理高层协议的诸如TCP、UDP的端口地址,它只需要数据包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数据交换是靠硬件来实现的,其速度相当快,这是二层交换的一个显著的优点。但是,它不能处理不同IP子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传统的路由器可以处理大量的跨越IP子网的数据包,但是它的转发效率比二层低,因此要想利用二层转发效率高这一优点,又要处理三层IP数据包,三层交换技术就诞生了。 三层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第三层交换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是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IP包的包头信息来对后续数据业

交换机基本原理和转发流程总结解析

交换机基本原理和转发流程总结 关键词: 以太网集线器Ethernet HUB 交换机Switch 虚拟局域网VLAN 路由器Router 路由表Route Table 地址解析协议ARP ARP表ARP Table MAC表FIB Table 三层硬件转发表IP fdb Table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下面将从互联网的渐进历程逐一阐述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1、Ethernet HUB Ethernet HUB的中文名称叫做以太网集线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广播技术(broadcast),也就是HUB从任何一个端口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后,它都将此以太网数据帧广播到其它所有端口,HUB不记忆哪一个MAC地址挂在哪一个端口——这里所说的广播是指HUB将该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所有其它端口,并不是指HUB将该报文改变为广播报文。 以太网数据帧中含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对于与数据帧中目的MAC 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执行该报文中所要求的动作;对于目的MAC地址不存在或没有响应等情况,HUB既不知道也不处理,只负责转发。HUB工作原理: ① HUB从某一端口A收到的报文将发送到所有端口; ②报文为非广播报文时,仅与报文的目的MAC地址相同的端口响应用户A; ③报文为广播报文时,所有用户都响应用户A。 随着网络应用不断丰富,网络结构日渐复杂,导致传统的以太网连接设备HUB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规划和系统集成的需要,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冲突严重——HUB对所连接的局域网只作信号的中继,所有物理设备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②广播泛滥。 2、二层交换技术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详解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三、交换机的工作特性 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仍然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 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 四、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五、二、三、四层交换机 多种理解的说法:

比较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压比较器(以下简称比较器)是一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它可用于报警器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测量技术,也可用于V/F变换电路、A/D变换电路、高速采样电路、电源电压监测电路、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等。本文主要介绍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典型工作电路,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压比较器。 什么是电压比较器 简单地说,电压比较器是对两个模拟电压比较其大小(也有两个数字电压比较的,这里不介绍),并判断出其中哪一个电压高,如图1所示。图1(a)是比较器,它有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端) 及反相输入端(“-”端),有一个输出端Vout(输出电平信号)。另外有电源V+及地(这是个单电源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电压VA,反相端输入VB。VA和VB的变化如图1(b)所示。在时间0~t1时,VA>VB;在t1~t2时,VB>VA;在t2~t3时,VA>VB。在这种情况下,Vout 的输出如图1(c)所示:VA>VB时,Vout输出高电平(饱和输出);VB>VA 时,Vout输出低电平。根据输出电平的高低便可知道哪个电压大。 如果把VA输入到反相端,VB输入到同相端,VA及VB的电压变化仍然如图1(b)所示,则Vout输出如图1(d)所示。与图1(c)比较,其输出电平倒了一下。输出电平变化与VA、VB的输入端有关。

图2(a)是双电源(正负电源)供电的比较器。如果它的VA、VB输入电压如图1(b)那样,它的输出特性如图2(b)所示。VB>VA时,Vout输出饱和负电压。 如果输入电压VA与某一个固定不变的电压VB相比较,如图3(a)所示。此VB称为参考电压、基准电压或阈值电压。如果这参考电压是0V(地电平),如图3(b)所示,它一般用作过零检测。 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比较器是由运算放大器发展而来的,比较器电路可以看作是运算放大器的一种应用电路。由于比较器电路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开发出了专门的比较器集成电路。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交换机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By:吾怜茜 一.交换机概述: 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二层的设备,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出现了诸如三层交换机,多层交换机产品。在本篇中讨论的是二层交换机的一些特性。 二.交换机的功能: 1.地址学习 有些地方也叫做基于源MAC地址学习,这个功能主要就是学习和存储MAC 地址。 2.帧的转发/过滤 数据帧的转发主要是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表来转发数据,过滤则是对一些受限制的数据进行阻止或丢弃。 3.环路避免 由于交换机的某些特性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形成环路,因此为了保证网络上数据的正确传输以及网络的稳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STP来实现,稍后会讲到。 三.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交换机在运行的时候要维护几张表,比如CAM表,vlan.data表。CAM表用来保存学到的MAC地址;VLAN.DATA文件用来保存VLAN相关的信息。 1.在交换机初始加电的时候它的MAC地址表是空的,当其他与其相连的设备(PC,交换机,路由器等)向它发送一个信息的时候,交换机就会根据数据的源MAC和目标MAC对数据进行处理,因为发的是第一个包,所以这时候交换机会把源MAC地址和数据从本交换机进来的端口号做关联,然后加上VLAN号保存起来形成一个CAM表条目。因为交换机的MAC地址表现在是空的,所以它不知道数据的目的地在那里,这时候交换机会发送ARP请求把数据从除了数据进来的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广播,这个过程称为泛洪,当目标主机收到数据之后会返回一个回应包,告诉交换机自己的MAC地址,这时候交换机又会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包把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和进来的端口关联起来加上VLAN号形成一个新的CAM表条目。这个过程就是地址学习。我们通过下面的图来详细了解一下。

金融工程学作业

期货工具及其配置习题 1、设2007年10月20日小麦现货价格为1980元/吨,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小麦期货合约报价为2010元。面粉加工厂两个月后需要100吨小麦,为了规避小麦价格上升的风险,面粉加工厂可以怎样进行套期保值?(假设一单位小麦现货正好需要1单位小麦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小麦期货合约规模为10吨)。假设2007年12月20日小麦现货价格变为2020元,2008年1月小麦期货价格变为2040元/吨。则2007年10月20日和2007年12月20日小麦基差分别为多少?套期保值后,面粉加工厂获得的小麦的有效买价为多少? 2、活牛即期价格的月度标准差为1.2每分/磅,活牛期货合约价格的月度标准差为1.4每分/磅,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7,现在是10月15日,一牛肉生产商在11月15日需购买200000磅的活牛。生产商想用12月份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每份期货合约规模为40000磅,牛肉生产商需要采取何种套期保值策略。 3、假设2007年10月20日商品交易所大豆商品08年1月,3月,5月的期货合约的期货价格分别为4400,4520,4530,投机者预测大豆08年大豆期货价格应该大致在1月和5月的中间位置,则其应该怎样投机?假设11月20日时,大豆商品08年1月,3月,5月的期货合约的期货价格分别变为4500,4580,4630,则投机者获利或亏损多少? 参考答案 1、 买入10份08年1月的小麦期货合约来避险。 07年10月20日的基差为1980-2010=-30元/吨 07年12月20日的基差为2020-2040=-20元/吨 有效买价为:2020-(2040-2010)=1990元/吨。 2、S F 1.2h 0.70.61.4 δρδ=*=?=

金融工程学作业

期货工具及其配置习题1、设2007年10月20日小麦现货价格为1980元/吨,郑州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小麦期货合约报价为2010元。面粉加工厂两个月后需要100吨小麦,为了规避小麦价格上升的风险,面粉加工厂可以怎样进行套期保值?(假设一单位小麦现货正好需要1单位小麦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小麦期货合约规模为10吨)。假设2007年12月20日小麦现货价格变为2020元,2008年1月小麦期货价格变为2040元/吨。则2007年10月20日和2007年12月20日小麦基差分别为多少?套期保值后,面粉加工厂获得的小麦的有效买价为多少? 2、活牛即期价格的月度标准差为1.2每分/磅,活牛期货合约价格的月度标准差为1.4每分/磅,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7,现在是10月15日,一牛肉生产商在11月15日需购买200000磅的活牛。生产商想用12月份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每份期货合约规模为40000磅,牛肉生产商需要采取何种套期保值策略。 3、假设2007年10月2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商品08年1月,3月,5月的期货合约的期货价格分别为4400,4520,4530,投机者预测大豆08年大豆期货价格应该大致在1月和5月的中间位置,则其应该怎样投机?假设11月20日时,大豆商品08年1月,3月,5月的期货合约的期货价格分别变为4500,4580,4630,则投机者获利或亏损多少? 参考答案 1、买入10份08年1月的小麦期货合约来避险。 07年10月20日的基差为1980-2010=-30元/吨 07年12月20日的基差为2020-2040=-20元/吨 有效买价为:2020-(2040-2010)=1990元/吨。 ?1.2?S??0.7???h0.6 2、?1.4F需保值现货的面值200000需要买进的期货合约数?h??3份?0.6? 40000每份期货和约的面值3、10月20日:投机者卖出2份08年3月份的期货合约,买入一份08年1月份的期货合约,买入一份08年5月份的期货合约。 11月20日,由于投机者预测正确,其能够获利。获利为:(4520-4400)-(4580-4500)+(4630-4580)-(4530-4520)=80。 期权工具及其配置习题 1、期权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与期权价格呈何种关系? 2、何谓欧式看跌看涨期权平价关系? 3、6个月后到期的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为2美元,执行价格为30美元,标的股票价格为29美元,预期2个月和5个月后的股利均为0.5美元,无风险利率为10%,利率期限结构是平坦的。6个月后到期的执行价格为30美元的欧式看跌期权的价格为多少? rT d?1?r?ud?e?u或4、证明f5、假设某种不支付红利的股票市价为42元,无风险利率为10%,该股票的年波动率为20%,求该股票协议价格为40元,期限为6个月的欧式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价格分别为多少? 无风元。38元,要不42个月后的价格要不1元,假设该股票40、某股票目前价格为6. 险年利率(年度复利)为8%,请问一个月期的协议价格等于39元的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等于多少? 7、三种同一股票的看跌期权具有相同的到期日,其执行价格分别是55美元、60美元、65美元,市场价格分别为3美元、5美元和8美元。解释怎样构建蝶式价差。用图表表示这一策略的利润。股价在什么范围内该策略将导致损失呢? 8、假设你是一家负债率很高的公司的唯一股东,该公司的所有债务在1年后到期。如果到时公司的价值V高于债务B,你将偿还债务。否则的话,你将宣布破产并让债权人接管公司。 1)请将你的股权E表示为公司价值的期权; 2)请将债权人的债权表示为公司价值的期权。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第五章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Frame:帧 Packet:包 Bit:位 以太网:10Mb/s 快速以太网:100Mb/s 以太网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MAC地址寻址)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1)、数据帧的建立、维护与拆除 2)、帧包装、帧传输、帧同步 3)、帧的差错恢复 4)、流量控制 以太网地址用来识别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Mac地址:6个字节48位:前24位是供应商的标识,后24位是网卡的唯一标号 第八位是0-物理地址(单播地址) 1-逻辑地址(组播地址) 前24位:00-06-1b:IBM公司 00-0d-28:CISCO公司 ﹠前导码:包含八个字节,前七个字节的值为OxAA,而最后一个字节为OxAB,在DIX,中,前导码被认为是物理地址封装的一部分 ﹠目的地址(DA)包含六个字节,DA标识了帧的目的站点的MAC地址,DA可以是单播地址(单个目的地)、组播地址(组目的地)或广播地址 ﹠源地址(SA)包含六个字节,SA标识了发送帧站点的MAC地址SA一定是单播地址(即第八位是0)

﹠类型:包含两个字节,用来标识上层协议的类型,例如:0800H表示IP地址 数据域包含46——1500个字节,数据域封装了通过以太网传输的高层协议信息,至少包括46个字节,否则会当做碎片 帧 帧校验序列(FCS)包含四个字节 CISCO(思科):美国的,生产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初始状态 2)、MAC地址学习 3)、广播未知数据帧 4)、接收方回应 5)、交换机实现单播通信 交换机以太网接口双工模式: (1)、单工:两个数据之间只能沿单一方向传输数据 (2)、半双工:两个数据之间可以双向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3)、全双工:两个数据之间可双向且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速率:(1)、接口连接时进行协商 (2)、协商失败则无法正常通信 配置前的连接:(1)、console电缆 (2)、物理接口:计算机COM口 交换机/路由器:console口 (3)、软件连接:超级终端 其他软件 Secure CRT 软件的配置:(1)、端口选择 (2)、选择连接方式 (3)、COM口属性 进入交换机系统时显示:switch> CISCO交换机的命令行 (1)、用户模式:只能查看一些统计信息,权限最低 Switch> (2)、特权模式:switch>enable Switch# (3)、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 (4)、接口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