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崇明岛发展

崇明岛发展

崇明岛发展
崇明岛发展

崇明岛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267㎞2,海拔3.5~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且该岛因为各种地理因素,面积每年增长约5㎞2。

崇明岛被誉为中国的“长寿之岛”,每年旅游度假人数高达500万人次,项目周边有明珠湖,西沙湿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国家级旅游景区,除此之外还有马术俱乐部等的。岛上独有的天然环境,又没有限购的束缚,临近上海,地理优势显而易见。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多次提到将崇明岛打造成世界一级的旅游度假生态岛屿。随着商业,医疗等生活配套逐渐的完善,将全面满足后期正常的居住需求。

崇明岛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三岛森林覆盖率高达20.5%,拥有9大国家级旅游景区,空气清晰,堪称天然氧吧,因此崇明又称“长寿之岛”,随着2016年国家对崇明撤县划区,十三五规划的政策,无疑让人们开始关注崇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崇明未来会以更高的姿态面向全中国。

崇明岛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主战略,加快三岛联动发展,努力使崇明岛成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

崇明岛前景目标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三岛功能、产业、

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崇明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高一地理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教案

问题探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设计思路: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外力中增加了人为作用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影响日趋明显。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本文在提出问题之后,分别从冲积岛是怎样形成的、崇明岛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岛的发展演化。最后,让学生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教学建议一: 1.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建议做一个模拟试验,在一个狭长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让一定量的水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然后重复上述实验,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2.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阐明这个观点。 3.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01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

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4.对于资料3,建议教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中,问题1的答案是: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的答案是: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5.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动通常都是比较缓慢的,超出人类历史的范畴,而这个问题研究所选择的崇明岛,其发生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甚至是有文字记载的,这就为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供了方便。在研究过程中要大量应用到本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有关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培养进行地理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对地理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应该说这是问题研究的较高层次。 教学建议二: 1.这个问题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们配合一个试验,模拟河流侵蚀、搬运、沉积的全过程。在一个狭长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让流速一定的水从山上冲下来,看一看泥沙在下游堆积的情况,在河口就有可能出现沙洲。 2.冲积岛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有关 3.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要读懂崇明岛的变迁图,根据不同时期崇明岛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描述。引起崇明岛变迁的原因可以从河流的流量、河流的含沙量、岛屿本身的泥沙堆积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年崇明第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1.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 42.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6分) (十九)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6分)学科&网 43.概况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4分) 44.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4分) 45.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4分) 46.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4分) (二十)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14分)

47.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14分) 以下为选做部分 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二十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 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 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 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48.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6分) 49.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4分)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二十二)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

上海东方明珠塔介绍

上海东方明珠塔介绍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 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她犹如一串从天而 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东方明珠塔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 东方民族喜爱的圆曲线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主体有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空间框架结构。筒体内有6部电梯,其中一部是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还有一部在上球体和 太空舱间运行。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下球顶高118 米,设有观光环廊和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灯光在电脑操纵下可以根 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产生1000多种变化。电视塔的灯光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 乘上东方明珠塔的电梯,只需四十秒钟,便可到达263米高的观光球上,在这里,极目远 眺,上海景色尽收眼底,原来的高楼大厦,现在都显得矮小了许多,蜿蜒的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分列两边的两座大桥,如两条巨龙,腾飞于黄浦江上,与中间的东方明珠一起,巧妙的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面。入夜,巨大的球体在五彩灯光的装饰下,光彩夺目,群星争辉,更显 得晶莹剔透。与浦西外滩的灯光建筑群交相辉映,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迷人之夜。 此塔与扩大至15 . 5万平方米的浦东公园融为一体,园内还有大小不同15个球体,烘托电 视塔的二个巨大球体,故有"东方明珠”之称。附近还有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将是浦东大型多功能旅游景点。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崇明岛在历史中的发展与变迁

崇明岛在历史中的发展与变迁 ——近代史纲要课程“家乡历史调研”报告 概述:作为上海市民,每次要出岛去市区的时候,岛上的 人就会称是“去上海”,这是一个从常识来说并不正确, 却已经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说法。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岛民”, 在我的意识里,“上海”并不是一个另岛民非常有归属感 的地名:一条阻隔两岸的长江、不同的方言、还有与市区 的繁华与繁忙有太多差异的质朴与安宁,这些都使我们对 “岛”有着太特殊的情感,而非行政地域划分就能决定的。 从我家的窗户就可以望到江水和江面上的来来去去的船 只,船起航的汽笛声还有夏夜从窗口吹进来的凉爽的江风, 都伴随着我长大。每个有空闲的傍晚,家人朋友就会在堤 岸边散步、放孔明灯。直到如今上大学了,我成了船上的 常客,每每离开小岛,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心里都会泛 起“离乡”的忧愁。借这次近代史纲要“家乡历史调研”的作业,我特地参观了“崇明学宫”,在这座明代建立的建筑里,陈列了很多关于崇明历史的点滴,希望以此增加我对家乡的了解。 一、“岛”的形成、合并与扩大 如今的崇明岛已经趋于一个完整的形态,而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大自然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作品”。作为河口冲击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随着日积月累的泥沙堆积一直在扩大。 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地理学家的判断,唐朝武德年间最早出现了东西两个沙洲。《苏州府志·沿革·崇明县》:“崇明在东海间。?旧志云,唐武德间,海中涌出两洲,今东、西二沙是也。”万历《崇明县志·沿革》:“盖崇起于唐武德中也,?名东、西两沙,渐积渐阜,而利渔樵者土著焉。”《读史方舆纪要·苏州府崇明县崇明旧城》:“唐武德间,吴郡城东三百余里忽涌二洲,谓之东、西二沙。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杨吴因置崇明镇于西沙。”

崇明岛旅游资源调查

崇明岛旅游资源调查民本中学:张贝唐亮曹雄宋晓枭施懿丹 罗凯龚怡龚帅花龚礼敏郁凯峰 指导教师:王愫怡 序言: 2001年5月初,我校进行研究性课程学习。我开设了崇明岛旅游资源调查这一课题,并得到了我校领导的批准和大力支持。 2001年5月中旬,我开始组建课题小组,从授教班级学生中挑选地理学基础扎实、有热情、肯刻苦的学生,并征询了班主任的意见,最终确立由高二(10)班的10名学生担当本课题的小组成员。 2001月5月底开始收集资料。首先是崇明县行政区划图和崇明县交通图的影印件;然后是崇明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促销规划》部分的影印件;在暑假中适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青年报社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2001湿地使者行动”活动,赠得湿地资料颇丰;其它资料。以上资料人手一份。资料收集工作持续近1年,至2002年4月底初步完成。 2002年4月6日上午赴崇明县博物馆(学宫)、滨江大道、寿安寺、鳌山公园(金鳌山)进行崇明岛旅游资源调查。因参观滨江大道时逢雨,草草结束,故本文中略去这个内容。 2002年4月至5月,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002年6月初,正式行文、润色。结题。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的支持、协助和通力合作,并且还得到了崇明县政协,崇明县旅游局,崇明县农委,崇明县博物馆,寿安寺等单位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1. 崇明岛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崇明岛,中国第三大岛,也是最大的河口沙岛;崇明岛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 1.2 地貌形态崇明岛是江口沉积沙洲,地势低平坦荡,无丘陵山冈,全岛地面高程以吴淞零点为基准,90.65%的耕地在海拔 3.20-4.20m之间,海拔高于4.21m的高亢地约占5.87%,其中海拔在6.0m以上的海堤河岸则占1.38%,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崇明岛形状狭窄修长,沿江向海延伸,东西长76km,南北宽13至18km不等,面积约1160km2,占上海市陆地面积的1/6左右,与香港面积相仿,由于北部沿江及东部沿岸滩涂的增长和围垦,崇明岛的面积增长趋势还在继续扩展。 1.3 气象气候崇明岛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夏季湿热,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季风;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003.7mm,年平均日照时数2104小时,全年无霜期229天。参考表1-1,表1-2,表1-3。 表1-1 崇明岛的四季 表1-2 崇明岛各月风向(1958-1984年)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崇明岛发展规划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崇明岛发展规划 “科学发展观”是由胡锦涛主席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观点,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此,我将从可持续的发展角度,谈谈崇明岛发展规划问题。 一、首先从基础环境的角度分为以下几点: (一)区域概况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崇明岛全岛分两块行政区域,分属江苏南通市(下又分属启东和海门两个县级市)和上海崇明县,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 (二)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东同江苏省启东隔水相邻,东南濒东海,西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市一水之隔。 二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崇明岛处于大气,河流,海洋,陆地交界地带,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融,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发展生态旅游、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等条件得天独厚。 三是低廉的土地资源,便于各类产业分布。 (三)制约因素 一是矿产资源不足,大型工业企业不足以立足。 二是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 三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二、再次从指导思想即远景观望的角度看其规划: (一)发展定位 崇明岛前景目标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崇明建设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崇明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二)指导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三)发展目标 崇明岛发展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加快三岛联动发展,努力使崇明岛成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三、最后从具体实施内容角度看其规划: (一)空间布局 1、主体功能区

上海崇明岛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开发策略

上海崇明岛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发策略 摘要:近年来,崇明岛的发展越来越为世人关注,上海市委、市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发崇明岛这块依托着大上海的宝地。恰好2009年8月,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09年年会在上海崇明岛召开。以此为契机,我们对上海崇明岛生态旅游的部分景区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对于崇明岛的生态旅游,可以从四个方面:崇明岛的概况、崇明岛的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生态旅游的开发机遇、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开发崇明岛生态旅游产业的有意义见解。 关键词:上海、崇明岛、生态旅游 一、崇明岛概况 崇明岛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考,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长江上游夹带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与海水相遇,流速减弱,泥沙沉淀,所以江陵以东,沙洲极多,而在江海相交的地方就有了崇明岛。到唐初设镇,崇明岛才算正式形成。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句容等地迁来,以打渔为生。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 如今的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形似春蚕,呈东西向横卧于长江口。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面积为1267km2,东西长80km,南北宽13-18km,人口约64万。长期以来,由于岛域自然地理的局限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的限制,崇明岛尚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基本保留着农耕特征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直被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储备地。 立足于拓展上海城市发展新的空间和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型城市和为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支撑,所确定的崇明岛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把崇明建设成为以闻名的游乐度假为主导,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品牌,以发达的清洁生产为支撑,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健全、城乡融合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综合型生态岛区,使之成为西太平洋沿岸的海上花园、连接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大通道的北翼纽带。

崇明概况及崇明岛精神

崇明概况 面积人口 崇明县辖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崇明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美誉,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陆域总面积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支水道,陆域总面积88平方公里。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陆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互成犄角之势,组成了现在的上海市崇明县,下辖16个镇和2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三岛户籍人口总量为68.8万人。 历史沿革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时称东沙和西沙。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始有人上岛垦殖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1396年(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改州为县。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长兴、横沙原属上海市宝山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划归崇明县管辖。 交通区位 崇明三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万里长江东流入海的门户,历来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路交通的重要十字

路口,古时就有“外捍百岛、内障三吴”之称。2009年10月31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桥隧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崇明、长兴两岛与上海陆域实现陆上连通。崇明本岛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45公里,浦东国际航空港40公里,车程均在40分钟以内。2011年底,连接崇明和江苏启东的崇启大桥也已贯通。 生态环境 崇明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典型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全年的日照数2094.2小时,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崇明环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 1000-2000个,堪称天然的大氧吧。全县林地总面积40多万亩,三岛森林覆盖率达20.5%。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相继建成5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 宝岛荣誉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上海低碳经济示范区。 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背景:2010年崇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崇明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简介-上海崇明

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沪府[2010]15号)(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可落实、可评价、可持续的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正是其中重要的保障内容。 为了满足《纲要》中生态环境类相关指标的跟踪评估要求,并考虑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长远发展需要,更好地跟踪、监测和评估生态岛建设对崇明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及影响。2010年4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以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监测能力为基础,依据目前已经颁布的环境监测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等要求,共同编制了《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及评估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建立生态岛建设跟踪评估机制,开展系统全面的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格局、水文水质、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指标一年一评

价,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生态系统等指标三年一评价。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十个方面: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 1、围绕“一环二湖十竖”的水系格局,设置26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其中市级河道8个,区县级河道10个,村镇级河道3个,明珠湖2个,北湖3个;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区域特征因子氯化物、悬浮物2项,明珠湖、北湖加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围绕饮用水源地安全,对涉及本岛的30个水厂设置29个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饮用水源补充因子5项,全年加测一次80项饮用水源特征因子。 2、为了及时跟踪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升水环境质量监测手段,在明珠湖和北湖各增加1个在线自动浮标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盐度和浊度等,在崇明西部(崇西水闸附近)、城桥水厂(老滧河取水口)各设置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待东风西沙水库建成后再增加1个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点,以监控水源水质,保障水源安全。 3、根据上海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及崇明岛水文网站建设规划,在现有5个水文监测站的基础上,改建堡镇、南门2个水文监测站,新建牛棚港、北沿、东滩、东风西沙、城桥、跃进水闸、北八滧7个

【旅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崇明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

【旅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崇明旅游业发展的扶持 奖励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 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上海市旅游条例》,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加快崇明旅游业发展,根据本县旅游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扶持对象 注册并落户在本县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独立法人单位、农家乐个体工商户、组织游客来本县的非注册在本县的旅行社。 第二条扶持奖励范围及标准 (一)旅游项目开发 1.对投资开发符合崇明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且投资总额不低于300万元的旅游项目,给予该项目投资总额10%的资金扶持,总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扶持方向包括旅游景区(点)建设、旅游饭店建设、旅游新业态、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等。 2.对投资建设智慧旅游项目的,包括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电子门票、管理服务平台、数字化营销、无线网络等,通过验收并正常运行1年以上的,奖励投资总额的30%,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二)旅游品牌创建或引进 1.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景区(点)被评定为国家5A、4A和3A级旅游景区的,分别给予奖励8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

2.依据《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旅游饭店被评定为国家金叶级绿色饭店、银叶级绿色饭店的,分别给予奖励20万元、10万元。 3.依据《上海旅行社服务质量要求及等级评定》标准,旅行社被评定为上海市5A、4A、3A级旅行社的,分别给予奖励20万元、10万元、3万元。 4.依据市、县农家乐相关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农家乐被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分别给予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无餐饮功能的分别按80%奖励)。 5.对引进酒店管理集团及品牌且在本县经营满2年以上的旅游住宿单位,给予资金奖励。引进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及品牌的旅游住宿单位,给予奖励50万元;引进国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及品牌的旅游住宿单位,给予奖励30万元;引进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的,给予奖励10万元。 6.对获得其他旅游相关品牌或荣誉的,由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或参与评定的给予一定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由上海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或参与评定的给予一定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三)旅游市场开拓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 1.对组织游客来本县旅游的旅行社,在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的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消费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给予分级奖励,即超过10万元、50万元,分别奖励10元/人次、15元/人次。 2.对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的旅游企业,根据活动规模、市场影响力及带动效应,给予活动总投入2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

上海到崇明岛旅游攻略

上海到崇明岛旅游攻略 崇明岛简介: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1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5万人。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启东两市一水之隔。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现状为崇明岛东、北方滩地仍在继续淤涨,其中东滩每年以100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生态”、“环保”目前是崇明岛规划和建设的主题词。 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69.98万人,比上年减少1408人,外来流动人口11.1万人,人口出生率5.93‰,死亡率 8.33‰,自然增长率-2.4‰。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上岛途径是宝杨路码头(客轮、快船)、石洞口码头(车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岛南门港。

崇明岛景点推荐 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总面积为5400亩,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游胜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东滩候鸟保护区 东滩候鸟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南起团结沙水闸,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围堤为界,东到吴淞高程零米线外侧3000米,是长江口野生动物资源基地,总面积326.2平方公里。2005年8月9日,崇明东滩鸟类生活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沙湿地公园 崇明西沙湿地总面积为4500亩,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湿地管理方为了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经在湿地里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木栈桥,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 徐根宝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宝足球基地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首,由著名国家级足球教练徐根宝发起组建,总占地面积70余亩。 崇明前卫村农家乐 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于1969年从一片滩涂中围垦而成,总面积3671亩,人口753人,目前已形成集农、工、副、商、游全面发展的生态村,投资规模达1.2亿元。

崇明岛自助游不完全攻略

崇明岛自助游不完全攻略 一、交通 1、乘坐地铁的朋友可以坐三号线到宝杨路站下,出地铁站就有宝山9路直达宝杨码头,票价两元。省事的朋友也可打车前往,一个起步价就到。 2、宝杨码头到南门的快船半个小时一班,最晚一班17:30,之后就只有一趟慢船(行程约2个小时),时间根据季节而定,大概在19:30-19:45之间。而且只卖当日票,不可提前预订。 3、晚上南门几乎就没有公交车了。从南门打黑车到前卫村还价后大概40元左右,白天从前卫村到南门的公交车大概半小时一班(中午1小时一班)。由于从前卫村到东平森林公园一座桥正在维修,11月份之前,从前卫村到公园必须绕路而行,车费大概30元左右。而从前卫村到西沙湿地距离较远,单程要70左右的价格,包车的话大概150-200元的价格,建议人多包车划算。西沙湿地到南门的公交车每天只有两班,节省的朋友一定要问清楚发车时间。 二、食宿 1、南门八一路是步行街,没什么好逛的,就是商业街。南门附近有条街,好吃的地方还不少,具体街名忘了,从码头下船后过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再下一口路口右拐就到,步行大概5分钟。里面有小绍兴、夏记农家菜(上海电视台休闲频道推荐饭店)等,还有两家不错的宾馆。 2、喜欢大自然的朋友可以选择前卫村农家乐。我们这次预订的是黄家花园饭庄,由于客人太多,主人家住不下,给我们安排到村长家住了。双人标间带卫生间、空调、有线电视一晚上100元。要洗衣服可以问主人要盆和衣架,免费的。还有自动麻将桌可以租用,费用不会超过50元一晚。房间还算干净,虽然配有驱蚊器,但是难免还会被咬上两口,建议带上风油精之类。黄老板很热情,有什么要求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还可以帮你安排旅游行程,帮你拼车或者安排包车。农家乐的饭菜味道不错,毛蟹、白扁豆、黄金瓜、土鸡、崇明糕还是值得去品尝的,米酒也不错,就是感觉稍贵,2个人开销在60-90左右,跟上海市的价格差不多了。 三、景点 1、东平森林公园 离前卫村大概7.5公里,不过现在要绕道。门票20元一人,晚上17:00关门。建议租辆自行车,不然累死你,20元每小时双人的自行车,单人的10元。里面的路标时有时无,不认识路可以跟着里面的导游车。里面的活动项目很多,滑草、卡丁车还是值得去玩一趟的。滑草很累,建议半小时足够,票价40元;卡丁车两圈30,三圈40,4圈50,记得要和老板砍价哦,砍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公园里还可以提供烧烤,但是不得自带食物,感觉失去了乐趣。喜欢攀岩和高尔夫的朋友也可以去试试身手。总体感觉环境不错,很多新人选择在那里拍结婚照哦!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问题探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问题探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设计思路: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外力中增加了人为作用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影响日趋明显。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本文在提出问题之后,分别从冲积岛是怎样形成的、崇明岛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岛的发展演化。最后,让学生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教学建议一: 1.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建议做一个模拟试验,在一个狭长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让一定量的水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然后重复上述实验,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2.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阐明这个观点。 3.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01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4.对于资料3,建议教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中,问题1的答案是: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的答案是: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5.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动通常都是比较缓慢的,超出人类历史的

问题探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四章教学设计 问题探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设计思路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外力中增加了人为作用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 种影响日趋明显。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本文在提出问题之后,分别从冲积岛是怎样形成的、崇 明岛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岛的发展演化。最后,让学生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 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教学建议 1.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建议做一个模拟试验,在一个狭长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让一定量的水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然后重复上述实验,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2.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阐明这个观点。 3.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01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4.对于资料3,建议教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中,问题1的答案是: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的答案是: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5.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

崇明岛的形成与发展

崇明岛的形成与地理 田揽 121180096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200.68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一、崇明岛的形成成因 1300多年来,崇明岛从长江口两个沙洲演变成祖国的第三大岛,并是中国现今河口沙洲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典型河口沙岛。它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l′15″,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南濒东海,西、南分别与江苏常熟、太仓、上海市嘉定、宝山、川沙、南汇等县隔江相望,东、北分别与江苏启东、海门市一衣带水。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似卧蚕。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底土地普查资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县属817平方公里。另外,崇明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二、崇明岛的气候 上海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暴雨、梅雨,干旱等是常见的灾害性气候。

崇明岛拓展心得文档2篇

崇明岛拓展心得文档2篇Chongming Island document develop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崇明岛拓展心得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拓展的特点展开说明,具 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 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崇明岛拓展心得文档 2、篇章2:崇明岛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崇明岛拓展心得文档 九月xx号、xx号为期两天的崇明岛拓展训练很快就结束了,虽然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然而在这两天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人生宝贵的经历,可谓是有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现在回想起来,一切仍历历在目,那么的让人念想,那么的让人感慨。那些念念不忘的身心体会在我的念念不忘中慢慢浮现。

xx号一大清早,我们便出发前往总部集合,在去往总部的途中,顿时我的万千思绪集结于脑海之中,心里充满了对崇明岛那片净土的期许和猜测,想一睹其芳泽,看看那美丽纯净的岛屿之土;想一嗅其味,呼吸一下那“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想一览拓展之地,了解我们将要接受的训练科目和内容。种种的翩翩浮想点燃了我心中的澎湃之情,激涌于心。一种坚定的信念促使我要认真全力的对待这次的拓展训练,要和大家友好相处,结识我们集团四面八方的工作同事,要通过这次的训练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当我们大家都齐聚宜山路总部的时候,在教练和领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前往我们的目的地——崇明岛东平森林公园拓展基地。 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崇明岛拓展训练基地,首先我们在教练的安排下随机分成三队,之后各自寻找好住房的伙伴,一切安顿完毕后,我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宾馆的会议室,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后,我们在教练的带领下以“好、很好、非常好、yeah!”的呐喊声中拉开了我们拓展训练的帷幕,首先教练在多媒体上给我们展示了一些ppt图片,让我们了解了这次拓展训练的目的和我们作为一个团队应该要注意的地方,学习如何加强团队合作的方方面面。教学过程中再结合“群龙取水”这个室内小游戏,让我们各自的团队完成

崇明岛在历史中的发展与变迁精品

【关键字】建议、情况、道路、条件、空间、会议、问题、战略、机制、大力、继续、现代、和谐、持续、沟通、发展、建设、建立、发现、了解、网络、意识、地位、基础、需要、氛围、环境、工程、活力、资源、能力、方式、特色、作用、规模、造就、增强、联动、形成、保护、整治、推行、整合、规划、管理、坚持、教育、改善、方向、促进、扩大、创新、提高、协调、中心 崇明岛在历史中的发展与变迁 ——近代史纲要课程“家乡历史调研”报告概述:作为上海市民,每次要出岛去市区的时候,岛上的人就会称是“去上海”,这是一个从常识来说并不正确,却已经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说法。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岛民”,在我的意识里,“上海”并不是一个另岛民非常有归属感的地名:一条阻隔两岸的长江、不同的方言、还有与市区的繁华与繁忙有太多差异的质朴与安宁,这些都使我们对“岛”有着太特殊的情感,而非行政地域划分就能决定的。从我家的窗户就可以望到江水和江面上的来来去去的船只,船起航的汽笛声还有夏夜从窗口吹进来的凉爽的江风,都伴随着我长大。每个有空闲的傍晚,家人朋友就会在堤岸边散步、放孔明灯。直到如今上大学了,我成了船上的常客,每每离开小岛,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心里都会泛起“离乡”的忧愁。借这次近代史纲要“家乡历史调研”的作业,我特地参观了“崇明学宫”,在这座明代建立的建筑里,陈列了很多关于崇明历史的点滴,希望以此增加我对家乡的了解。 一、“岛”的形成、合并与扩大 如今的崇明岛已经趋于一个完整的形态,而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大自然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作品”。作为河口冲击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随着日积月累的泥沙堆积一直在扩大。 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地理学家的判断,唐朝武德年间最早出现了东西两个沙洲。《苏州府志·沿革·崇明县》:“崇明在东海间。?旧志云,唐武德间,海中涌出两洲,今东、西二沙是也。”万历《崇明县志·沿革》:“盖崇起于唐武德中也,?名东、西两沙,渐积渐阜,而利渔樵者土著焉。”《读史方舆纪要·苏州府崇明县崇明旧城》:“唐武德间,吴郡城东三百余里忽涌二洲,谓之东、西二沙。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杨吴因置崇明镇于西沙。” 宋代,又相继出现了姚刘沙与三沙。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的姚刘沙,它从西北向东南 延伸与东沙接壤,成为东沙西扩的第一个合并沙 洲。于是“前二沙(按:指东、西沙)之民,徙居于此,大成村落”,因多姚、刘二姓,故名姚刘沙。南宋后期,从姚刘沙一东沙置天赐盐场到升为崇明州。此后经过75年至建中靖国

崇明岛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

崇明岛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

崇明岛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 (社会类部分) 1972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制度等,共136个指标。 联合国1990年首次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状况和生活质量。1995年UNDF提出人文发展指标,由出生平均预期寿命、教育水准(成人识字率)、生活质量(人均GDP,PPP美圆)三个基本变量组成综合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科研部门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不少指标,其中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分成四个支持系统: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支持系统。其中社会支持系统中又包括三个状态层: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发展指数、社会结构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社会安全水平(社会公平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进步动力(社会潜在效能指数、社会创造能力指数)。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著《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其中社会指标确立了六个主题,共20个指标(见表1)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网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国际社会也很关注,并研究建立指标体系。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曾将生活质量理解为“包括既有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又有文化和政治维度的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与关注的范围,而且这四个方面同样重要”(ESCAP,1988a)。在亚太

地区将生活质量整合于人力资源发展的行动计划之中,视为具有平等的增长、社会公正的增长。测量客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基本维度包括:教育、健康、住房、公共安全、就业、收入和社会福利。就健康指标包括:预期寿命、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一岁婴儿和孕妇的免疫力,每位医生服务的人口数,每一病床的服务人数,每人每天卡路里摄入量,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 中国在新世纪来临之机,十分关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少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也确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胡鞍钢在“中国2020: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相关指标: 1、耕地保护目标。要使耕地减少过多的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耕地保有量维 持万亩。 2、节水目标。要降低单位GDP水耗,到2010年,控制在立方米/万元以 内。 3、森林保护目标。要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左右,林木蓄积量不低于立 方米。湿地保护面积不低于万亩。 4、环境治理目标: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提高到%以上。 5、污染减排目标。要继续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主要污染物减排5~10%。 胡鞍钢关于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关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