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耐德XU光电开关通电试验指导书讲解

施耐德XU光电开关通电试验指导书讲解

施耐德XU光电开关通电试验指导书讲解
施耐德XU光电开关通电试验指导书讲解

XU系列光电开关实验报告

QCS-Helpdesk

2015年12月21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U系列光电开关的本体与附件安装

2、掌握XU系列光电开关输入电源与输出接线

3、测试XU系列光电开关功能、如自学习、漫反射、极化反射、对射、带背景抑

制漫反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1、检查接线并复位光电开关

检查XUB0BPSNL2与ABL7 XB2按钮接线间的接线,注意相关安装附件的安装、接好线后光电开关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光电开关处于输出反向状态、复位后光电开关正在等待进行环境自学习。

1)、重置

2)、准备自学习

通电后光电开关初始状态长按复位键进行自复位按调试键1S检查工作模式

2、光电开关进行漫反射自学习

使用十字螺丝刀按住自学习键,按三秒待绿灯亮松开自学习键,此时黄灯闪烁后常亮,漫反射自学习完成自学习完成。

漫反射环境自学习环境自学习完成工作状态用障碍物挡住开关有输出按调试键1S检查工作模式

3、光电开关进行带背景抑制漫反射自学习

将光电开关反射方向对准白色反角铁反射物体,此时按第一步进行复位后,光电开处于等待环境自学习状态,重新进行自学习,检查光电开关输出、检查工作模式。

环境自学习完成光电开关工作状态用障碍物挡住白色角铁光电开关输出

按调试键1S检查工作模式

4、光电开关进行对射自学习

将光电开关发射方向对准另外一组反射器,此时按第一步进行复位后,光电开处于等待环境自学习状态,重新进行自学习,检查光电开关输出、检查工作模式。

对射自学习后工作模式用障碍物挡住反射器光电开关输出按调试键1S检查工作模式

4、光电开关进行反射系统自学习

将光电开关发射方向对准反光板,此时按第一步进行复位后,光电开处于等待环境自学习状态,重新进行自学习,检查光电开关输出、检查工作模式。

反射系统自学习后工作模式用障碍物挡住反光板光电开关输出

按调试键1S检查工作模式

5、光电开关进行反向输出设置

将光电开关发射方向对准反光板,按输出反向设置进行调试,此时可设置光电开关反向输出。

plc实验报告-10页文档资料

题目: PLC实验报告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老师:袁勇 班级: 072092 学号: 20091001861 姓名:李亚锋 PLC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梯程序设计及其编程技巧,完成基本的实验项目。 二、实验内容: 按照下面给出的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下载到可编程控制器中运行。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试、修改程序、直到通过为止。 实验项目一: 1.走廊灯两地控制 2.走廊灯三地控制 3.圆盘正反转控制 4.下车直线行驶正反向自动往返控制 5.单按钮单路输出控制 实验项目二: 1. 多谐振荡控制 2. 圆盘计时计数控制

3. 十字交通灯的控制 实验一: 1.走廊灯两地控制 1)控制要求:走廊两地处有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无论按那个开关灯就亮,再按任何一个开关灯就熄灭。 2)I/O口分配: 3)梯形图程序 图1 走廊两地控制 4)实验结果: 当开关0.00闭合,0.01断开时,灯10.00亮;当开关0.00闭合,0.01闭合,灯10.00灭;当开关0.00断开,0.01闭合,灯10.00亮;当开关0.00断开,0.01断开,灯10.00灭。 2.走廊三地灯控制 1)控制要求:走廊三地处有三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无论按那个开关灯就亮,再按任何一个开关灯就熄灭。 2)I/O分配:

3)梯形图程序: 图2 走廊三地控制 4)实验结果: 三个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随意拨动一个开关电灯就点亮,然后在随意改变一个开关的状态电灯就熄灭,再随意改变一个开关的状态电灯就熄灭。3.圆盘正反转控制 1)控制要求:用三个按钮来控制电机,其中一个控制电机正转,另一个控制电机反转,再一个控制电机停转。 2)I/O分配: 3)梯形图程序: 图3 圆盘正反转控制 4)实验结果: 当拨动正转按钮时,电机正转;当拨动反转按钮时,电机反转;无论电机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221 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212112t t d d d d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dt t r dr t t r r ??-=21 21)(42 λπφ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2 12 1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λπφ (5)

式中 122 1)(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1 221)(t t dt t t t m -=?λλ,工程计算中,材料的热导率对温度的依变关系一般按线性关系处理,即)1(0bt +=λλ。因此, )](21[)1(210 1202 1 t t b t t dt bt t t m ++=-+=?λλλ。这时,(5)式变为 ) (2) (4)(21211222121t t d d d d r dr t t r r m --= -=?πφπφλ [W/(m ·K)] (6) 式中,m λ为实验材料在平均温度)(21 21t t t m +=下的热导率, φ为稳态时球体壁面的导热量, 21t t 、分别为内外球壁的温度, 21d d 、分别为球壁的内外直径。 实验时,应测出21t t 、和φ,并测出21d d 、,然后由(3)或(6)得出m λ。 如果需要求得λ和t 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m t 下的m λ值,由 ) 1() 1(202101m m m m bt bt +=+=λλλλ ( 7) 可求的b 、0λ值,得出λ和t 之间的关系式)1(0bt +=λλ。 三、实验设备 导热仪本体结构和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

施耐德按钮选型手册

施耐德按钮选型手册 22mm系列XB5/XB7国产塑料按钮指示灯触动未来感受和谐选型指南 XB5模块式 塑料按钮 22mm系列 XB5按钮模块式组合型号 XB5按钮整体型号型号触点状态头部整体型号描述分体组合触点基座平头按钮头颜色型号平头按钮 ZB5AA1C XB5AA11C 1NO ZB5AA1CZB5AZ101C NO NC ZB5AA2C XB5AA21C 1NO ZB5AA2CZB5AZ101C ZB5AA3C XB5AA31C 1NO ZB5AA3CZB5AZ101C ZB5AA4C XB5AA42C 1NC ZB5AA4CZB5AZ102C ZB5AA5C XB5AA51C 1NO ZB5AA5CZB5AZ101CZB5AZ101C 1 ZB5AA6C XB5AA61C 1NO ZB5AA6CZB5AZ101CZB5AZ102C 1ZB5AZ103C 2 急停按钮头颜色型号急停按 钮ZB5AZ104C 2 ZB5AS54C 1NCZB5AZ105C 1 1 XB5AS542C ZB5AS54CZB5AZ102C 转动复位触点块1 选择开关头档位2 型号选择开关 ZB5AD2C XB5AD21C 1NO ZB5AD2CZB5AZ101C NO NC ZB5AD3C XB5AD33C 2NO ZB5AD3CZB5AZ103CZBEE101C 1 钥匙开关头档位2 型号钥匙开关ZBEE102C 1 ZB5AG2C XB5AG21C 1NO ZB5AG2CZB5AZ101C ZB5AG3C XB5AG33C 2NO ZB5AG3CZB5AZ103C1 当触点基座提供的5种触点组合方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时,可在选择触点基座后添加NC/NO触点块(最多可同时应用9 个触点)2 标记说明: 锁定钥匙抽出 XB5带灯按钮模块式组合型号 XB5带灯按钮 整体型号带灯触点基座带灯按钮头带灯按钮颜色电源电压触点状态颜色型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志 学号081244115 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易煦农 时间日期2011-10-19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时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 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 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

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光电式电子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电计数器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reatment informatio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ens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i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eans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you won't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a light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of the sensor.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se effect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type is outside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namely, in daylight, can make the tungsten surface. Use this effect caused by device with vacuum photocell, photomultiplier tubes,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e., in the light, can mak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material change. Such devices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photosensitive semiconductor. The third category is photo voltaic effect, in the light, the objects within the EMF EMF, this is called light-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This class of

传热仿真实习实验指导

基本原理: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α,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一般形式为: (4-1) 对于强制湍流而言,Gr准数可以忽略,故 (4-2) 本实验中,可用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上述准数关联式中的指数m、n和系数A。 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和Pr分别回归。本实验可简化上式,即取n=0.4(流体被加热)。这样,上式即变为单变量方程,再两边取对数,即得到直线方程: (4-3) 在双对数坐标中作图,找出直线斜率,即为方程的指数m。在直线上任取一点的函数值代入方程中,则可得到系数A,即: (4-4) 用图解法,根据实验点确定直线位置有一定的人为性。而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可以得到最佳关联结果。应用微机,对多变量方程进行一次回归,就能同时得到A、m、n。 对于方程的关联,首先要有Nu、Re、Pr的数据组。其准数定义式分别为: 实验中改变冷却水的流量以改变Re准数的值。根据定性温度(冷空气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对应的Pr准数值。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α值。进而算得Nu准数值。 牛顿冷却定律: (4-5) 式中: α—传热膜系数,[W/m2·℃]; Q—传热量,[W]; A—总传热面积,[m2]; △t m—管壁温度与管内流体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量Q可由下式求得: (4-6)式中:

W—质量流量,[kg/h]; Cp—流体定压比热,[J/kg·℃]; t1、t2—流体进、出口温度,[℃]; ρ—定性温度下流体密度,[kg/m3]; V—流体体积流量,[m3/s]。 设备参数: 孔板流量计: 流量计算关联式:V=4.49*R0.5 O),V——空气流量 (m3 /h) 式中:R——孔板压差(mmH 2 换热套管: 套管外管为玻璃管,内管为黄铜管。 套管有效长度:1.25m,内管内径:0.022m 计算方法、原理、公式: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α,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一般形式为: (4-1) 对于强制湍流而言,Gr准数可以忽略,故 (4-2) 本实验中,可用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上述准数关联式中的指数m、n和系数 A。 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和Pr分别回归。本实验可简化上式,即取n=0.4(流体被加热)。这样,上式即变为单变量方程,再两边 取对数,即得到直线议程: (4-3)

传热学综合试验指导书

传热学综合实验指导书李长仁富丽新编写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动力工程系 2004.01

实验一空气纵掠平板时参数的测定 流体纵掠平板是对流换热中最典型的问题,总是被优先选作教学中对流换热的对象,是可以分析求解的最简单情况,可以籍此阐明对流换热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应用空气纵掠平板对流换热装置完成以下三个实验: 1.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2.空气纵掠平板时流动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 3.空气纵掠平板时热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 一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流体纵掠平板是对流换热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通过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 定,加深对对流换热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整理,了解局部换热系数沿平板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其变化原因。 3)了解实验装置的原理,学习对流换热实验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 2.实验原理 恒热流密度 下,沿板长局部换 热系数改变,联系 着壁温沿板长也 变化,因此就存在 纵向导热。同时壁 温不同向外界辐 射散热也不同。为 了确定对流换热 系数,必须考虑纵 向导热和辐射的 影响。 图1微元片热平衡分析 对平板上不 锈钢片进行热分析,取其微元长度dx,如图1所示,在稳定情况下的热平衡: 电流流过微左侧导入右侧导对流传给辐射散对板体 元片的发热 + 热量 = 出的热 + 空气的热 + 失的热 + 的散热 量Qδ/Q g Q cdin量Q cdout量Q cv量Q R量Q cd

各项可分别写为: dx L VI dx b q Q v g ?? ? ??=???=2δ x s cdin dx dT b Q |? ??-=δλ ?? ??????? ??+??-=? ??-=+dx dx dT dx d dx dT b dx dT b Q s dx x s cdout δλδλ| ()bdx T T Q f x cv -=α ()bdx T T Q f b R 44-=εσ 0=cd Q 式中: b ─片宽,m δ─片厚,m L ─平板长度,m V ─不锈片两端电压降,V I ─流过不锈钢片的电流量,I q v ─电流产生的体积发热值 λs ─不锈钢片的导热系数,w/(m ?℃) T ─不锈钢片壁温,K T f ─空气来流温度,K αx ─离板前缘x 处的局部换热系数,w/(m 2?℃) ε─不锈钢片黑度 σb ─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5.67×10-8,w/(m 2·K 4) 代入微元片热平衡式后得出局部换热系数的表达式: () f f b s x T T T T dx T d bL VI ---+=44222εσδλα (1) 上式中V 、I 、T 、T f 均可由测试得到,但由于壁温T 随x 变化,只能用作图法求d 2 T /dx 值。先根据测得T ─x 的对应值,给出T ─x 变化曲线,然后用作图法求出不同x 处曲线的一阶导数dT /dx ,

西安交大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日期2014 年12月22 日专业班号交报告日期 2014 年 12月27日姓名学号 实验五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设备 1.硬件平台——NI ELVIS 2.软件工具——LabVIEW 二、实验任务 1.使用NI ELVIS可变电源提供的电源能力,驱动直流马达旋转,并通过改变电压改变 其运行速度; 2.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3.通过编程将可变电源所控制的马达和转速计整合在一起,基于计算机实现一个转速自 动控制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任务一:通过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 任务二: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任务三:通过程序自动调整电源电压,从而逼近设定转速

编程思路:PID控制器输入SP为期望转速输出,PV为实际测量得到的电机转速,MV为PID输出控制电压。其中SP由前面板输入;PV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得到;将PID 的输出控制电压接到“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模块的电压输入控制端,控制可变电源产生所需的直流电机控制电压。通过不断地检测马达转速与期望值对比产生偏差,通过PID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达到直流电机转速的负反馈控制。 PID参数:比例增益:0.0023 积分时间:0.010 微分时间:0.006 采样率和待读取采样:采样率:500kS/s 待读取采样:500 启动死区:电机刚上电时,速度为0,脉冲周期测量为0,脉冲频率测量为无限大。通过设定转速的“虚拟下限”解决。本实验电机转速最大为600r/min。故可将其上限值设为600r/min,超过上限时,转速的虚拟下限设为200r/min。 改进:利用LabVIEW中的移位寄存器对转速测量值取滑动平均。

光电二三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光敏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光电器件的光电特性、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掌握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应用基础。 二、实验内容 1、光电二极管暗电流测试实验 2、光电二极管光电流测试实验 3、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4、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5、光电二极管时间特性测试实验 6、光电二极管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7、光电三极管光电流测试实验 8、光电三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9、光电三极管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10、光电三极管时间特性测试实验 11、光电三极管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电二三极管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套 3、光照度计 1个 4、电源线 1根 5、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6、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7、三相电源线 1根 8、实验指导书 1本 四、实验原理 1、概述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发展,光电检测在灵敏度、光谱响应范围及频率我等技术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光伏检测器,如硅锗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光敏晶体管通常指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通常又称光敏二极管和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的种类很多,就材料来分,有锗、硅制作的光敏二极管,也有III-V族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制作的二极管。从结构我来分,有PN结、PIN结、异质结、肖特基势垒及点接触型等。从对光的响应来分,有用于紫外光、红外光等种类。不同种类的光敏二极管,具胡不同的光电特性和检测性能。例如,锗光敏二极管与硅光敏二极管相比,它在红外光区域有很大的灵敏度,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锗材料的禁带宽度较硅小,它的本征吸收限处于红外区域,因此在近红外光区域应用;再一方面,锗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电流输出,但它比硅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反向暗电流,因此,它的噪声较大。又如,PIN型或雪崩型光敏二极管与扩散型PN结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短的时间响应。因此,在使用光敏二极管进要了解其类型及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光敏二极管和光电池一样,其基本结构也是一个PN结。与光电池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是结面积小,因此它的频率特性非常好。光生电动势与光电池相同,但输出电流普遍比光电池小,一般为数微安到数十微安。按材料分,光敏二极管有硅、砷化铅光敏二极管等许多种,由于硅材料的暗电流温度系数较小,工艺较成熟,因此在实验际中使用最为广泛。 光敏三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工作原理都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和光敏电阻的差别仅在于光线照射在半导体PN结上,PN结参与了光电转换过程。 2、光电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一种内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均匀半导体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在空间分开而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对于不均匀半导体,由于同质的半导体不同的掺杂形成的PN结、不同质的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或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肖特基势垒都存在内建电场,当光照射这种半导体时,由于半导体对光的吸收而产生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它们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就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和聚集而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是最重要的一类光生伏特效应。均匀半导体体内没有内建电场,当光照射时,因眼光生载流子浓度梯度不同而引起载流子的扩散运动,且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不相等,使两种载流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XX大学 XX学院XX系 二〇一X年X月

一、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是反映测量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特征,需要了解粒子物理特性,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实验。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采用材料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 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 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 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 4、塞尺 一把 5、游标卡尺(量程200mm ) 一把 6、天平(量程1kg ,分辨率0.1g ) 一台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才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处取一个垂直截面A (如图1)以dt/dz 表示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 τ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积A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为: ()0z z dz dt d dQ A =-==Φλτ 1-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式中的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面积的热量。 利用1-1式测量测量的导热系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中造成的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 τ。 1、温度梯度dt/dz 的测量

光电开关实验报告

声光控开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声光开关的制作,掌握焊接技术,以及声光开关的基本 原理。 实验器材:印刷电路板,电容若干,电阻若干,单向可控硅一个,三极管一个,光敏电阻一个,话筒一个,二极管若干,CD4011芯片一块。 实验内容: 工作原理: 选用CD4011集成块为延时电路,选用1A 单向进口可控硅以及性能稳定的光敏电阻 和驻极体组成的声光控动作电路,此电路节省能源,制作方便。 声光控开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声光才起作用。从声光控开关的结构上分析,开关面板表面装有光敏二级管,内部装有柱极体话筒。而光敏二极管的敏感效应,光信息091班 朱建成武 09620136

只有在黑暗时才起到作用(可用液晶万用表测得数值)。也就是说当环境变暗到一定程度,光敏二级管感应后会在电子线路板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使光敏二级管一路电路处在关闭状态,只要声音刺激,柱极体活简就会同样产生脉冲电流,这时声光控制开关电路就连通起作用。因为必须要二个条件同时存在,声光控开关才起作用。实验成果展示: 外观展示电路背面电路正面 通过对开关延时性能的测试,在黑暗中受到声波刺激后,与之相连的台灯发光,此开关延时53秒后熄灭,达到了延时效果。 实验总结:在实验中,我们制作了这种通过声音与光照控制电路的开关,它可以用于楼梯,车库,过道等公共场所。在白天强光,多杂音的情况下,开关保持断开,不导通;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中,通过一个声音刺激就能使开关导通,从而接通电路,过段时间后自动熄灭。 电路中的器件廉价,可靠,稳定,使得它可以广泛的运用与生活之中,达到节能的效果,做到用科技改变生活。 通过本实验,我在实践中运用了所学到的知识,深入了解电路的设计,并牢固掌握。同时,我们在焊接过程中,也掌握了一门技术,在理论学习中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全面发展了自我。在此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将是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施耐德ezd系列选型

施耐德ezd系列选型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电的产生、输送、使用中,配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配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和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低压断路器则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器 ▲断路器应垂直安装,且在安装前应先检查断路器铭牌上所列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通电前应人工操作几次断路器,其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无阻滞现象。 ▲按下闭合按钮(黑色),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按下断开按钮(红色),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使用过程中,应对断路器进行定期检查(一般为一个月),即在断路器合闸通电状态下,拨动试验按钮(试验按钮用符号“Test”表示),断路器应可靠断开。 ▲当断路器因线路发生过载、短路故障而断开时,应先排除故障后再使断路器重新合闸。 ▲本断路器为非维护型,所以当断路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用户不得私自打开断路器进行维修。 ▲使用电流调节旋钮,须按线路实际电流调节至相应位置,请勿超负荷使用 ▲如需近一步了解施耐德接触器,ABB断路器,西门子接触器,西门子断路器,常熟开关,价格,厂家,批发,参数等。请关注科旭机电https://www.doczj.com/doc/ff11020962.html,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详解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热工实验 2013年3月

实验一 非稳态(准稳态)法测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快速测量绝热材料(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掌握其测试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1 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导热的物理模型 本实验是根据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来设计的。设平板厚度为2δ,初始温度为t 0,平板两面受恒定的热流密度q c 均匀加热(见图1)。求任何瞬间沿平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t (x ,τ)。导热微分方程式、初始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如下: 0) ,0( 0),( )0,( ) ,( ),( 0 22=??=+??=??=??x t q x t t x t x x t a x t c τλτδτττ 方程的解为:

???+--=-δδδτλτ63),( 220x a q t x t c ?? ?-??? ??-∑∞ =+102 2 1)( exp cos 2)1(n n n n n F x μδμμδ (1-1) 式中:τ — 时间;λ — 平板的导热系数; a — 平板的导温系数;n μ— πn ,n = 1,2,3,………; F 0 — 2δτa 傅里叶准则;0t — 初始温度; c q — 沿x 方向从端面向平面加热的恒定热流密度。 随着时间τ的延长,F 0数变大,式(1-1)中级数和项愈小,当F 0> 0.5时,级数和项变得很小,可以忽略,式(1-1)变成 ??? ? ??-+=-612),( 2220δδτλδτx a q t x t c (1-2) 由此可见,当F 0> 0.5后,平板各处温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是常数,并且到处相同。这种状态称为准稳态。 在准稳态时,平板中心面x =0处的温度为: ?? ? ??-= -61),0( 20δτλδτa q t t 平板加热面x =δ处为: ??? ??+= -31),( 20δτλδτδa q t t c 此两面的温差为: λ δ ττδc q t t t ?= -=?21),0( ),( (1-3) 如已知c q 和δ,再测出t ?,就可以由式(1-3)求出导热系数: t q c ?= 2δ λ (1-4) 实际上,无限大平板是无法实现的,实验总是用有限尺寸的试件,一般可认为,试件的横向尺寸为厚度的6倍以上时,两侧散热对试件中心的温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试件两端面中心处的温度差就等于无限大平板时两端面的温度差。 根据热平衡原理,在准稳态时,有下列关系: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 强迫对流换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2、学会翅片管束管外放热和阻力的实验研究方法; 3、巩固和运用传热学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翅片管是换热器中常用的一种传热元件,由于扩展了管外传热面积,故可使光管的传热热阻大大下降,特别适用于气体侧换热的场合。 2、空气(气体)横向流过翅片管束时的对流换热系数除了与空气流速及物性有关以外,还与翅片管束的一系列几何因素有关,其无因次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 N u =f(R e 、P r 、、 、、、、o l o t o o o D P D P D B D D H /δn) (1) 式中:N u = γ D h ?为努谢尔特数; R e = γm o u D ?= η m o G D ? 为雷诺数; P r = h ν=λ μ?C 为普朗特数; H 、δ、B 分别为翅片高度、厚度、和翅片间距; P t 、P l 为翅片管的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n 为流动方向的管排数; D o 为光管外径,u m 、G m 为最窄流通截面处的空气流速(m/s )和质量流量 (kg/m 2s ), 且G m =u m ?ρ。λ、ρ、μ、γ、α为气体的特性值。 此外,换热系数还与管束的排列方式有关,有两种排列方式,顺排和叉排,由于在叉排管束中流体的紊流度较大,故其管外换热系数会高于顺流的情况。 对于特定的翅片管束,其几何因素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式(1)可简化为: N u =f (R e 、P r ) (2) 对于空气,P r 数可看作常数,故 N u =f (R e ) (3) 式(3)可表示成指数方程的形式 N u =CR e n (4) 式中,C 、n 为实验关联式的系数和指数。这一形式的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几何条件下的管束,为了在实验公式中能反映翅片管和翅片管束的几何变量的影响,需要分别改变几何参数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整理。 3、对于翅片管,管外换热系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公式,可以以光管外表面为基准定义换热系数,也可以以翅片管外表面积为基准定义。为了研究方便,此处采用光管外表面积作为基准,即: ) (wo a o T T L D n Q h -???= π (5)

(整理)plc实验报告.

题目:PLC实验报告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老师:袁勇 班级:072092 学号:20091001861 姓名:李亚锋

PLC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梯程序设计及其编程技巧,完成基本的实验项目。 二、实验内容: 按照下面给出的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下载到可编程控制器中运行。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试、修改程序、直到通过为止。 实验项目一: 1.走廊灯两地控制 2.走廊灯三地控制 3.圆盘正反转控制 4.下车直线行驶正反向自动往返控制 5.单按钮单路输出控制 实验项目二: 1. 多谐振荡控制 2. 圆盘计时计数控制 3. 十字交通灯的控制 实验一: 1.走廊灯两地控制 1)控制要求:走廊两地处有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无论按那个开关灯就亮,再按任何一个开关灯就熄灭。 2)I/O口分配: 3)梯形图程序 图1 走廊两地控制 4)实验结果:

当开关0.00闭合,0.01断开时,灯10.00亮;当开关0.00闭合,0.01闭合,灯10.00灭;当开关0.00断开,0.01闭合,灯10.00亮;当开关0.00断开,0.01断开,灯10.00灭。 2.走廊三地灯控制 1)控制要求:走廊三地处有三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无论按那个开关灯就亮,再按任何一个开关灯就熄灭。 3)梯形图程序: 图2 走廊三地控制 4)实验结果: 三个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随意拨动一个开关电灯就点亮,然后在随意改变一个开关的状态电灯就熄灭,再随意改变一个开关的状态电灯就熄灭。 3.圆盘正反转控制 1)控制要求:用三个按钮来控制电机,其中一个控制电机正转,另一个控制电机反转,再一个控制电机停转。 2)I/O分配: 3)梯形图程序:

传热实验指导书分析

实验三 平板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用平板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2.测定试验材料的导热系数。 3.确定试验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对于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对同一材料,导热系数还会随着温度、压力、湿度、物质的结构和重度等因素而变异。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都用试验方法来测定,如果要分别考虑因素的影响,就需要针对各种因素加以试验,往往不能只在一种试验设备上进行。稳态平板法是一种应用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来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试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和温度的关系。 试验设备是根据在一维稳态情况下通过平板的导热量Q 和平板两面的温差t ? 成正比,和平板的厚度δ成正比,以及和导热系数λ成正比的关系来设计的。 我们知道,通过薄壁平板(壁厚小于十分之一壁长和壁宽)的稳定导热 量为 F t Q ???=δλ [w] 测定时,如果将平板两面的温差 L R t t t -=?、平板厚度δ 、垂直热流方向的 导热面积F 和通过平板的热流量Q 测定以后,就可以根据下式得出导热系数: F t Q ???= δ λ )/(C m W ?? 需要指出,上式所得的导热系数是在当时的平均温度下材料的导热系数值,此平均温度为: ) (21 L R t t t += ][C ? 在不同的温度和温差条件下测出相应的λ值,然后将λ值标在t -λ 坐标图内,就可以得出 )(t f =λ 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装置及测量仪表 稳态平板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 被试验材料做成二块方形薄壁平板试件,面积为300×300 ][2 mm ,实际导热计算面积 F 为200×200][2mm ,板的厚度为δ(实测)][2 mm ,平板试件分别被夹紧在加热器的上、

单片机控制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综合实验报告——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 学生姓名:组长:AAAA 组员:AAAAAAAA 学号:XXXXX XXXXXXXXXXXXX 所在学院:自动化 班级:XXXXX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XXXX 成绩评定: 检测与控制实验中心

目录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3) 1、设计要求 (3) 2、实验目的 (3) 二、设计思路 (3) 三、实验原理 (4) 1、步进电机 (4) 2、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结构 (4) 3、速度控制算法 (5) 四、功能概述及方案设计 (5) 1、显示模块 (5) 2、AD转换模块 (6) 3、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模块 (6) 五、实验运行程序 (7) 六、实验心得 (13) 参考文献 (13)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1、设计要求 1、步进电机的给定速度由电位器通过AD转换输入 2、只有给定速度和实际速度显示功能 3、实际速度通过红外光电开关(或霍尔元件)检查 4、步进电机具有细分功能:1/2细分 1/4细分 1/8细分 5、测试步进电机的响应时间及曲线 2、实验目的 1、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 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 5、了解霍尔元件和步进电机细分驱动芯片tb6560的使用 二、设计思路 主控芯片采用STC89C52单片机,显示采用1602液晶,由于步进电机速度设定由电位器输入,使用外部AD tlc5510,AD时钟源接89C52 ALE引脚,AD为并行,AD使用单片机P1口,可以直接读取,根据对应数据设定速度。步进电机速度控制采用闭环控制,由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波动较大,我们采用分级设定加速度的办法,并把编码器反馈回来的速度与设定速度进行比较确定是加速还是减速,软件模拟加速减速过程,步进电机细分由驱动芯片TB6560提供,由于驱动细分由m1、m2口电平决定,我们采取直接通过拨码开关设定电平,从而设定驱动细分值。

传热学-强迫对流实验指导书(2014)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强迫流动单管管外放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学 时:2 适用对象: 热动、集控、建环、新能源等专业 一、实验目的 1.该项实验涉及较多课程知识,测量参数多,如风速、功率、温度,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管表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h ,并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准则方程式。 3.学习测量风速、温度、热量的基本技能,了解对流放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相似理论,流体受迫外掠物体时的表面传热系数h 与流速、物体几何形状及尺寸、流体物性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准则方程式描述: ),(r e u P R f N = 实验研究表明,流体横掠单管表面时,一般可将上式整理成下列具体的指数形式: m n r m n e um P CR N ?= 式中:m n c ,,均为常数,由实验确定 努谢尔特准则---um N m um hd N λ= ---em R 雷诺准则 m em d R νμ= ---rm P 普朗特准则 m n rm P αν=

上述各准则中--d 实验管外径,作定性尺寸(米) --μ流体流过实验管外最窄面处流速,()/s m --λ流体导热系数()/K m W ? --α流体导温系数)/(2s m --ν流体运动粘度)/(2s m --h 表面传热系数)/(2K m W ? 准则角码m 表示用流体边界层平均温度)(2 1 f w m t t t -= 作定性温度。 鉴于实验中流体为空气,rm P =0.7,故准则式可化成: n em um CR N = 本实验的任务在于确定n c 与的数值。首先使空气流速一定,然后测定有关的数据:电流I 、电压V 、管壁温度w t 、空气温度f t 、测试段动压P 。至于表面传热系数h 和流速μ在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可通过计算求得,而物性参数可在有关书中查到。得到一组数据后,即可得一组e R 、u N 值,改变空气流速,又得到一组数据,再得一组e R 、u N 值,改变几次空气流速,就可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三、实验设备 本对流实验在一实验风洞中进行。实验风洞主要由风洞本体、风机、构架、实验管及其加热器、水银温度计、动压计、毕托管、电位差计、电流表、电压表以及调压变压器组成。 由于实验段前有两段整流,可使进入实验段前的气流稳定。毕托管置于测速段,测速段截面较实验段小,以使流速提高,测量准确。风量由风机出口挡板调节。

plc(欧姆龙)可编程实验报告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实验一: 基本逻辑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操作方法,熟悉基本指令以 及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可编程控制器 2.编程器或计算机编程软件(cx-p) 3 .SAC-PC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实验设备 三、实验任务: 按照下面给出的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 输入到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运行,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试、修改程序,直到通过为止。 1.走廊灯两地控制 2.I/O分配: 实验程序:(思路:按下一个开关灯亮,再按下另一个开关灯灭,在打开其中一个开关灯又亮)

2.走廊灯三地控制 I/O分配: 实验程序:(思路:三个开关中有奇数个开关闭合灯就亮了。) 3.圆盘正反转控制 I/O分配:

实验程序:(思路:圆盘有正、反转,即有两个输出;停止按钮使盘不转,一定是串联;再有就是加上自锁) 4.小车直线行驶正反向自动往返控制 I/O分配 实验程序:(思路:右限位开关使小车向左运行,小车运行到左限位开关时其电机反转,使小车又向右行驶,小车来回自动行驶,

直到按下停止按钮) 实验二: 计时器指令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计时器指令以及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 略。 实验任务: 按照下面给出的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 1.通电延时控制 输入 0 ON OFF 输出 0 ON OFF 实验程序:(思路:按钮使计时器开始计时,计时时间到计时器输出一个ON ,使得灯延时亮)

2.断电延时控制 输入0 ON OFF 输出0 ON OFF Array实验程序:(思路:按钮按钮灯亮,松开按钮使计时器开始计时, 计时时间到计时器输出一个ON,其常闭触点打开,使得灯延时灭)

传热实训实操作指导书

化工单元实训装置系列之 传热单元操作实训装置实训操作指导书 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 2010.10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训目的 (4) 三、实训原理 (4) (一)数据计算 (5) (二)绘制热性能曲线,并作比较 (5) 四、传热单元操作实训装置介绍 (6) (一)装置介绍 (6) (二)换热器结构 (6) 1、套管式换热器 (6) 2、管壳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 (7) 3、板式换热器 (8) (三)工艺流程 (10) 1、实训设备配置 (12) 2、仪表及控制系统一览表 (14) 3、能耗一览表 (15) 五、实训步骤 (17) (一) 开机准备 (17) (二) 正常开机 (17) (三) 正常关机 (23) (四) 正常关机(按下表记录实验数据) (24)

一:前言 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训设备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实验设备更多是验证实验原理,缺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无法实现生产现场的模拟,故障的发现,分析,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实现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具有现代工厂情景的实训设备。 本传热实训装置把化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处理等最新的成果揉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工厂模拟现场化、故障模拟、故障报警、网络采集、网络控制等培训任务。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为载体,以液——液传质分离任务为导向,以岗位操作技能为目标,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形成“教、学、做、训、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设计传热操作技能训练装置。 本传热实训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训内容任务化;技能操作岗位化;安全操作规范化;考核方案标准化;职业素养文明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