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绍(一):军队编制体制

一、军队规模

美国武装力量主要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组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军队的员额进行了大幅度削减。上世纪末,美国陆军、海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岸警卫队现役总兵力139.58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陆

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陆战队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后备队等后备役部队总员额为87.71万人;各类文职人员总数为74.65万人。

现役部队

美军现役部队由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组成。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骨干和战争初期的基本作战力量。这些部队多为齐装满员,战备程度高。

美国陆军是"一支能应付当今世界任何挑战的联合部队,是美国的一支决定性力量,是一支训练有素、能对从大规模战区战争到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或国内救灾等任何一种危机作出反应的全能部队,是执行'塑造、反应、准备'军事战略的主力军"。美国要求在大规模冲突中,美国陆军可以在75天内向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投送一支包括支援部队在内的5个满员师。美国陆军已经成为美国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的有力工具。

至上世纪末,美国陆军现役部队48.8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10个师、4个独立旅及装甲骑兵团、1个特种作战司令部和5个特种作战大队。

美国海军是主要遂行海上作战任务,具有在水面、水下及空中作战能力的军种。它既能在海上作战,又能协同陆军和空军作战。在美国海军"由海向陆"战略的要求下,美国海军正加强向海外投送军事力量,提供海外军事存在的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参加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如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等,美国海军都充分展示了对陆攻击的能力,为美国取得军事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海军员额为37.27万人,编为5个舰队:大西洋第2舰队、太平洋第3舰队、印度洋和红海的第5舰队、地中海第6舰队和西太平洋第7舰队。现役11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57艘攻击潜艇、116艘水面作战舰艇和10个舰载机联队(约500架F-14、F-18主要任务飞机)。

美国空军是美国空中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一个分支,其编制内有战略空中打击力量和常规空中力量两部分。美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空中作战、空对地作战以及与其他军中协同作战。

美国空军目前有现役人员37.09万人,20个现役空军联队(每个联队约72架作战飞机)。冷战后美国空军在历次局部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越来越成为美国进行军事干涉的首选军种,美国空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独立达到战争目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长期处于戒备状态、擅长登陆作战和具有高度机动性的作战部队,是对瞬间爆发的危机迅速有效作出反应的手段。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额为17.22万人,编为3个师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装备3个飞机联队(约21个中队)。

预备役部队

美军预备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扩充现役部队的首要来源也是平时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力量。

美军的预备役部队分为国民警工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类,由陆军国民警卫队、陆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陆战队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后备队和海岸警备队组成。其中,国民警卫队是各州的地方部队,但美国总统有权征调并使其执行联邦任务;联邦后备队分别归各个军种领导,战时集体或单个编入现役部队,海岸警卫队后备队战时与海岸警备队现役部队一起归海军领导。

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员额为20.8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35.7万人,海军后备队9.08万人,陆战队后备队4万人,空军后备队7.42万人,空军国民警卫队10.7万人。

文职人员

美军文职人员是美国联邦政府文职雇员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美军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军队行政管理、勤务保障、后勤补给和军事科研任务日益繁重,为此美国采取大量雇佣文职人员的办法,以达到在不增加军队编制的情况下,广泛吸收社会上的人才和劳动力为部队服务的目的。美军文职人员的来源为直接从地方招聘和服满服役期的合格军人。文职人员按照国籍分为直接雇员和间接雇员。直接雇员为美国国籍,间接雇员为在国外驻地雇佣的当地人。美国文职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为专业技术工作。他们集中在国防部、各个军种机关、后勤支援基地以及军事院校。

美国现有文职人员74.66万人,其中,陆军24.03万人,海军21.2万人,空军16.96万人,国防部各局12.47万人。

二、美军编制概况

美国武装力量主要由陆、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4大军种组成。4军种部队分别隶属于陆军部、空军部和海军部领导。海军陆战队虽属海军系统,但已基本上被称为一个军种。美国的武装力量有本土部队和海外部队之分。本土部队统一编入本土的军种司令部;海外部队则分别编人各海外战区联合司令部所属的军种司令部。目前,美军有海外部队部署有5大战区联合司令部:即欧洲总部、南方总部、大西洋总部、太平洋总部和中央总部。据最新资料显示,为加强部队的联合训练适应21世纪作战需要,美军对现行联合总部进行了新的结构调整:撤消原大西洋总部,组建联合部队总部;将原大西洋总部所辖的作战海区移交给欧洲总部,原属大平洋总部所辖的非洲以东海区划归欧洲总部,从而使欧洲总部的任务区不仅包括陆地,也包括了相关的海域。5大战区司令部下面都设有陆军部队司令部、空军部队司令部和海军部队司令部。

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根据军事形势的变化、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作战理论的发展,对部队的结构编制进行改革。在缩小陆军规模的同时,加强陆军中航空兵、防空炮兵和电子对抗部队的比例;在新编制中更加注重火力、机动力、支援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整体效应与全方位的合成作战能力的形成,同时还完善扩充机制,加大新编制的弹性。目前,美国的陆军编制体制仍处于改革调整之中,有些部队编制仍处于试验、试行阶段,尚未定型。

(1)陆军

美国陆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陆军部和陆军参谋部,其下依次编有战区陆军、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军和师以下部队或分队。战区陆军、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是诸兵种合成的高级战役军团,军是最高战术军团,有时也可遂行战役任务,所辖部队的数量均按需要而定。师为陆军诸兵种合成的基本战术兵团,编制相对固定。非师属独立的部队或分队是指由单一兵种或专业组成的旅以下单位。

战区陆军系指战区联合司令部中的陆军司令部及所属部队。陆军司令部的主要职责是指挥、控制、管理和训练所辖的陆军部队,并向其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支援。但该司令部通常不行使对部队的作战指挥权,而将其转交给战区的联合或联军司令部。由于各个战区的任务、敌情、地理和政治环境不同,战区陆军无统一的编成,但通常由战斗部队、各职能司令部、地区性司令部和其他一些遂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组成。战区陆军兵力的多寡一般依据战区的性质、作战对象、作战任务及作战目的等因素而定,多时可达4-5个集团军,并可能建立集团军群,少时则只有1个集团军,有时甚至仅辖数个军。

集团军群

集团军群是战时为了便于指挥,在较大的战区内由数个野战集团军合编而成的战略军团,平时则没有这级部队。集团军群所需兵力取决于战区的基本任务、作战范围、作战地幅的特点和敌情等因素。其编制除了包括类似于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所编辖的各种职能部门和直属部队外,通常都由2-5个野战集团军、若干个独立的军或师,以及根据群属兵力大小所必需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编成。但美军设想,在同盟军一起进行联军作战时,有时为了同友军保持指挥级别上的平等地位,便于联合指挥与协同,即使只有1个野战集团军也可能临时组建集团军群一级的指挥机构。美军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建过3个集团军群,战后尚未部署过集团军群。

野战集团军

野战集团军是实现战区战略、遂行战役作战任务的基本军团。野战集团军的编制不固定。平时,它只是一级指挥机构,不辖实兵或只辖少量的实兵;只有到了战时才由上级调拨给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军或师级部队。按照现行的编制方案,野战集团军应由2个或2个以上的军编成。但是,当美军同盟军一起进行联军作战时,为了同友军保持指挥级别上的平等地位,有时在只有1个军的情况下也设立野战集团军司令部。在联军作战和联合军种作战中,该司令部还往往负责指挥其他军种或盟国的武装力量。美军现有3个现役的野战集团军司令部:第3集团军司令部驻在本土;第7集团军司令部驻在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驻在韩国。野战集团军司令部机关和直属部队的规模与其编制员额的多少,通常因其所辖作战部队的多寡而有所不同。

军是美军基本的战役军团,也是最高的战术单位,既可遂行战役、战术任务,又可完成战略使命。军无固定的编制,通常根据作战任务、敌情、可供使用的部队,以及作战地区的地形和天候等因果确定。但在美军的建制部队中,军的编制仍是最齐全的,编有完善的指挥参谋班子,足够的战斗部队、战斗支援部队及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因此,军的战斗力、持久力和自我保障能力都是陆军之最。

美国陆军的军按其编成内重型师和轻型师的比例,可区分为重型军和轻型军两大类。但是,两类军的编制架构基本相同,均设军长、副军长和参谋长各1名。军司令部都设有庞杂的参谋机构。军的作战部队通常由2-5个作战师和1-2个独立旅编成。作战师一般都是轻重搭配,除编有装甲师、机械化师步兵外,一般还有1个轻步兵师(或者空降师与空中突击师)。军属独立旅可能有独立步兵旅、机械化步兵旅、空降旅或独立装甲旅,可遂行后方地域保卫和侧翼警戒任务,也可用以加强主要方向上的作战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担任军的预备队。独立旅虽然单位小、兵力少,但它具有多种作战能力和比较持久的自我保障能力,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独立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军的战斗支援部队有:炮兵部队、

装甲骑兵团、航空旅、防空炮兵、工兵部队、电子战情报部队等。目前,美国陆军共有4个现役军和3个独立旅。第1军驻本土刘易斯堡,第3军驻胡德堡,第18空降军驻布莱格堡,第5军驻欧洲,是陆军惟一一个驻海外的军司令部。驻本土3个军的作战区域有明确的定向分工:第1军准备用于亚太地区;第3军准备增援欧洲;第18空降军机动使用或负责其他地区。

师是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是集指挥与行政管理于一身、有较强独立作战和持续作战能力的战术单位。美军现有5个师种共10个现役师: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空降师、1个空中突击师和2个轻步兵师。美军还以是否拥有建制的地面机动工具为标准,把师分为重型师和轻型师两大类。其中,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轻步兵师属轻型师,主要用于中东、亚洲等战场;装甲师与机械化步兵师属重型师,主要用于欧洲战场。各师均由指挥机构、师直属部队、作战部队、战斗支援部队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编成。师直属部队编有防空、通信、军事情报、工兵、防化、宪兵、乐队等部队或分队;作战部队辖9-10个不同类型的战斗兵种营:战斗支援部队编人师炮兵和战斗航空旅;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归支援司令部统一领导。

空降师是美国快速部署部队的核心力量。它能异常灵活地高速进人敌国领土纵深。空降师既能单独作战,也能作为清军种联合部队的一部分进行作战,对战斗行动往往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美国陆军目前只有1个空降师即第82空降师。第82空降师战略机动能力强,因此一直在美本土担任战略预备队,是美国中央总部下辖的陆军4个快速反应师之一,可向全世界任一地区实施快速部署,可完成战略、战役和战术多种作战任务。全师编制员额为14115人。

空中突击师主要是实施直升机机降作战的部队,是快速部署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突击师将士兵和空中机动性融为一体,能迅速超越遥远的距离,绕过地形障碍和敌方防御阵地,同时在一个以上的方向作战。第101空中突击师是美陆军惟一主要依靠直升机进行空中机动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该师具有快速的空中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火力与突击力,能够远距离超越地形障碍,对敌实施突然打击。其空中"机动-打击-再机动-再打击"的作战方式,有别于第82空降师的一次性空降打击,比后者更具灵活性和突击力。全师的编制员额为15296人。

轻步兵师是轻型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装备轻、人员少,具有在不良气象和地形条件下作战的特殊能力。其主要任务是在中、低强度冲突中对付敌轻装部队,但也可在高强度战争及坦克和机械化步兵不便行动的居民地、森林地等特殊地形实施战斗。美军现有2个轻型步兵师,即第10山地师和第25轻步兵师。全师编制员额为10916人。

装甲师与机械化步兵师同属重型师。装甲师具有惊人的突击力,适于进行运动战。它既能实施纵深突破,瓦解敌后方地域,也能参加特种作战。机械化步兵师具有高速机动力,侧重于实施快速追击和迅速机动,能有效地用于近战。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所辖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的数量不同。装甲师辖6个坦克营、4个机械化步兵营,而机械化步兵师编有5个坦克营和5个机械化步兵营。其余的编制架构则基本相同。装甲师的编制员额为16970人,而机械化步兵师的编制员额为17278人。

1998年6月,美陆军正式出台21世纪重型师的新编制,并着手对第4机械化步兵师进行了改编。改编的目的是把陆军由过去的以对抗华约集团为主要作战目标的大而笨重的师,改编成以对付地区性冲突为作战目标的、装备精良、反

应灵敏、部署迅速、生存力更强的新型作战师。"灵活性是设计这种'精锐师'最重要的尺度"。新的21世纪重型师与现编重型师比较,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全师员额比现编师减少了大约13%。率先按新编制进行改编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仍由师直属分队、1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航空旅和师炮兵部队以及1个支援司令部编成。全师员额为15719人,比现编师18069人减少了2350人。

为了弥补人员减少给全师战斗力所造成的损失,新编制采取了以高技术装备代替人力的办法。21世纪重型师将使用新一代装备,包括"科曼奇"式直升机、"十字军战士"式火炮系统和未来侦察车等,并扩编了情报侦察分队的实力。新编师属军事后报营编有438人,比现编师增加了49人;战斗营由4连制改为3连制,所属坦克或装甲车数减少。现编坦克营(或机步营)中坦克(或步战车)统一减少至45辆;增强了炮兵火力,削减了工兵的兵力。新编制根据未来战场的需要,将师炮兵由原来的1个多管火箭炮连增编为2个,合编成1个多管火箭炮营,多管火箭炮连采用9门制,全营共配18门炮。其他炮兵部队虽然仍编3个营,但是火炮型号和使用的弹药将有很大变化,可使战场机动力和火力都有大幅度提高。21世纪重型师还改编了师属工兵部队,将其编为2个营,分别负责支援坦克旅和机械化步兵旅。新编工兵营也不再是师的直属分队,而直接纳入了机动旅的建制。

(2)空军

美国空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空军部和空军参谋部。空军部是行政领导机关。空军部长负责领导空军参谋长和空军各大司令部、部队、后备队和其他职能机构。空军部下设空军参谋部,后者是空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制定空军建设计划大纲、进行人员补充训练和空军的技术装备,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研究平时与战时空军部队的组织机构,领导与指挥空军部队的作战、训练、侦察活动,制定各种条令等。空军参谋长是参谋部的主官,职责是协助空军部长领导、管理空军部队,空军各大司令部均向其报告工作。

美国空军共有9个一级司令部,分别是空中作战司令部、空中机动司令部、空军装备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空军训练和教育司令部、空军情报司令部、驻欧空军司令部和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各司令部按根据任务与性质不同辖有数量不等的空军部队。

美国空军由战略部队、战术部队、航天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4部分组成。其编制序列通常为航空队、联队、大队和中队4级。航空队没有固定的编制,联队以下单位的编制相对固定。总体来讲,美国空军编制以适应作战需要为目的,随着战略环境与任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航空队

航空队是空军实现战区战略、遂行战役作战任务的基本军团,分别归属各大司令部领导、指挥。航空队采用不固定编制,一般按照装备的兵器种类和所担负的任务编成,下辖若干个联队。少则编2个联队,多的则编有8个联队。典型的战斗航空队除了编有数个战斗机联队外一般还编有侦察机和空中控制联队或大队;空中机动航空队则除了编有数个空运或空中机动联队外,大多编有加油机联队、空中机动作战大队与空中机动支援大队。近几年,美国空军在航空队一级编制倾向于采用多机种联队混合的编制。美空军认为,这种编组方法更有利于部队对各种危机快速作出反应。

联队

联队是美空军基本战术兵团,空军基地的选设一般都以联队为中心。联队有飞行联队、陆基洲际导弹联队及其他勤务、保障联队之分。由于机种和任务性质不同,所辖的中队和飞机数量也不完全一样。联队的编制虽不固定,但拥有比较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战斗与后勤支援系统。典型的航空联队通常都编有1

个作战大队(由飞行员和情报分队编成)、1个支援大队(主要由保安人员、文职的飞机技师编成)和1个后勤大队(下辖数个维修中队和补给中队)。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空军曾把试编混合联队作为一项重要的编制改革内容,组建了3种不同类型的混编联队:"特殊应急事件"型、"全球快速部署"型和"多种任务"型。混合联队为不同机种进行合成训练提供了良机,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在执行任务时不灵便、花费高,无论是战备水平还是危机反应能力都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美国空军已于1997年初决定停止这项试验,只保留第366混合联队进行新的空军远征部队试验。

大队

大队是介于联队和中队之间的一级指挥、管理机构,分为作战大队、后勤大队和支援大队3种。作战大队下辖数个作战中队和1个支援中队。后勤大队下辖维修、供应、运输和后勤支援各1个中队。支援大队下辖任务支援、安全警察、土木工程、通信、军队福利和娱乐各1个中队。

中队

中队是空军基本战术分队,通常由(2-3)个飞行小队(即飞行编队)编成,分为飞行中队、导弹中队和其他勤务保障支援中队等。飞行中队编配的飞机因机种不同而各异。同一型飞机中队编制的飞机数量也有差别。如B-1B轰炸机中队,有的编11架飞机,有的编12或16架飞机,还有的编17架飞机。此外,部署在本土与部署在海外的中队所编配的飞机数量也不尽相同。美国空军现役部队目前共有21种、213个中队。

(3)海军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战略和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海军部队的兵力规模、结构及编制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2年9月,海军部公布新的"从海上……"战略,强调海军建立海上远征部队,以保证与陆、空军进行联合作战;加强海军与陆战队的密切协作,建立海陆空联合分遣队,以适于进行沿海战争和海上机动行动。1996年底,海军部又拟定了《前沿作战一由海向陆--21世纪海军战略》,强调海军必须为迎接未来的挑战作好准备,增强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在新战略的指导下,美国海军的编制体制正处于改组和调整期。

美国海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海军部和海军作战部。海军部是海军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负责制定海军的政策、战略、预算、兵力规划等。海军作战部隶属于海军部,是海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主要负责对作战舰队和各类特混部队的指挥、调动或派遣。美国海军由舰艇部队(包括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上勤务部队和岸基部队四大兵种组成。目前,美国海军在编的主要司令部有: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欧海军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水雷作战司令部、海军南方司令部和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等。

舰艇部队

海军舰艇部队采用行政与任务两种编组形式。行政编组是按舰艇种类进行的编组,区分为舰队(部队)司令部、大队和中队3级。任务编组又称特混编组,是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对各型舰艇所进行的混合编组。参加任务编组的所有舰艇

一目完成任务,即归还原建制。按任务编组编成的海军部队通常区分为作战舰队、特混舰队、特混大队、特混小队和特混支队5级。

海军航空兵部队

海军航空兵部队包括舰队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舰队航空兵司令部负责舰队航空兵的行政指挥、训练、维修,并制定航空兵作战原则,下辖4个航空母舰大队及若于个舰队航空联队和舰载机航空联队。联队是航空兵最高的行政与战术单位,下辖(6-12)个中队。中队则是由同机种飞机编成的基本行政和战术单位。

航空母舰大队主要由1艘航空母舰和巡洋舰、驱逐舰、攻击潜艇、后勤供应舰、护卫舰等各l-2艘编成。美海军目前有11艘现役航空母舰,每艘下辖1个舰载机联队。

舰载机联队是以航空母舰为活动基地的行政管理与战术作战单位。联队由人员精干的联队部和数个中队编成。典型的舰载机联队通常编有9个中队:2个战斗机中队,2个战斗攻击机中队,1个反潜机中队、l个反潜直升机中队、l

个战术电子战中队,l个空中预警机中队,其他还有加油机中队等。舰载机联队随航空母舰出海执勤时以航空母舰为活动基地,航空母舰返航后就由舰上转场到岸上机场休整和训练,届时各中队将返回岸上自己的原建制联队。

舰队航空联队是以海岸场站为基地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又称岸基航空兵,主要由海军岸基飞机、(非航空母舰)舰载机和支援部队组成。常见的航空联队有:巡逻机联队、攻击机联队、战斗机联队、战斗攻击机联队(也称打击机联队)等。

海上勤务部队

海上勤务部队包括海上支援部队和海上运输部队,其主要任务是为作战舰艇、两栖舰艇和其他海军作战部队提供海上支援和各种勤务保障。

岸基部队

岸基部队主要指海军基地(包括各种舰艇基地和各海军航空站)及其所属的部队和机构。海军基地负责管理所在地区的海军站、造船厂、通信站、燃料库、军火库、消磁站,以及海军航空站、舰队训练中心及学校等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作战舰艇、飞机提供支援、维修和保养,美本上的海军基地归海军部、海军作战部及其他有关机构领导;海外的海军基地分别由两洋舰队所设的驻外基地司令部领导。

(4)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隶属于海军部的兵力投送型两栖作战部队。美国1996

年版的辞书指出,海军陆战队是海军部领导下的两大军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之一,因而它通常被称为美国武装力量的第四军种,但迄今为止海军陆战队在各种作战行动中仍离不开海军。海军陆战队平时执行海军的条令和制度,战时则由海军部长指派给两洋舰队指挥、使用。

海军陆战队由两栖作战部队、警卫部队、航空兵和勤务支援部队组成,兵种复杂,编制多样。仅作战部队就包括舰队陆战队、海上部队和指派给司令部机关、海军岸基设施和国务院等部门的警卫分队,约占海军陆战队总人数的2/3。

舰队陆战队同样采用行政与任务两种编组方式,行政编制相对固定,分为师、团、营、连、排、班6级。

陆战师是舰队陆战队的最高行政单位,兵力总员额18355人(含海军人员约800人),是美军师级地面部队中编制人数最多的师种。

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部队基本上属于岸基航空兵,多以沿海的基地或海军航空站为活动基地,但战时也可以转场至航空母舰等大型舰只上遂行战斗支援任务。联队是陆战航空兵的最高编成单位,下辖大队和中队。美国目前共有3个陆战航空联队,每个陆战航空联队的编制员额为12000人。联队的建制单位主要有:司令部与司令部中队、l个航空控制大队、1个支援大队和4个航空大队,建制中队(28-31)个,装备各型飞机近300架。

舰队陆战队的任务编组是根据作战任务需要临时进行的作战编组,所编的作战部队统称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空地特遣部队的任务编组不固定,但依其兵力规模仍可区分为:陆战远征部队、陆战远征分队和特种用途小队3个等级。每一级部队都编有地面作战部队、航空兵部队和勤务支援部队,基本上能够独立遂行两栖作战任务,它们之间并不一定有隶属关系。

陆战远征部队是军一级的空地特遣部队,一般用于对付高、中强度地区性冲突。美海军陆战队共编有3支陆战远征部队。第1远征部队用于对付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第2陆战远征部队属大西洋舰队,主要用于应付北约地区的需要;第3陆战远征部队属太平洋舰队,可迅速投送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陆战远征部队的兵力规模最大,编制员额约(30000-60000)人,主要由1个加强陆战师、1个陆战航空联队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编成。

陆战远征分队是用于对付中低强度地区性冲突的小规模空地特遣部队,通常由1个陆战步兵营、1个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直升机混合中队和1个陆战远征分队勤务支援大队编成,人员约1000-4000人。陆战远征分队的核心是陆战步兵营,它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兵种作战。

特种用途小分队是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中兵力规模最小的分队,多由1个陆战步兵连和1个航空分遣队编成有时还加强有海军的"海豹"小队,兵力约(100-1000)人不等。这种小队具有较强的特种作战能力,可通过空中、海上或利用潜艇从水下投送兵力。美军常用它遂行偷袭、抢救人质等反恐怖任务。

(5)特种作战部队

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专门用于遂行游击战、情报战、心理战及反恐怖活动等非正规作战任务的突击力量。它对于维护美国利益、实现美国意志、推行美国的对外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特种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成立于1987年4月,下辖陆、空、海军各军种的特种作战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司令由4军种(包括海军陆战队)的将级军官轮流担任。

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是陆军遂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精锐部队亦称"绿贝雷帽或"D"部队。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主力,占总兵力的67%,统归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与管理。空军特种作战部队是空军遂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精锐部队,其主要任务有:利用专门设计的飞机在指定的时间内,将特种作战部队("海豹"小队和'绿色贝雷帽"部队)潜送到世界各地遂行作战任务;向特种作战部队提供所需的空中支援;将特种部队撤运出任务地区。空军特种作战部队由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领导指挥。海军特种作战部队是海军专门用于遂行非正规作战任务的精锐部队其领导机构为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组建于1988年下辖2个特种作战大队、2个轻型攻击直升机中队和7个"海豹"特种作战小队。

"海豹"小队是组织实施作战的基本单位。其战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沿海地区和后方进行战术侦察、袭击、破坏和控制敌要害目标。目前,美海军特种作

战部队共有7个"海豹"小队。其中,第1、第3、第5小队编入第1海军特种作战大队;第2、第4、第8小队编入第2海军特种作战大队;另外还有1个1980年组建的、专门用于反恐怖的第6小队。该小队虽然行政上由第1特种作战大队代管,但只接受参联会和国家指挥当局的命令。

三、美军编制发展状况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军事战略的目标由应付前苏联的现实威胁转向应付地区冲突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三军相继制定了新的军种战略,重新界定各自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美国三军的编制体制也随之进人了改革调整期。而海湾战争后方兴未艾的新军事革命又为美军编制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对美军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美军编制体制发展动向

冷战后近10年间,美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呈现出小型化、一体化和多能化的特点。

军队编成小型化。军队编成小型化是指军队编成的总体规模日益趋小,军队各级建制单位所属的下级单位的数量和建制单位的员额逐步减少。现代高技术大量运用于武器装备,大幅度地提高了现代兵器的作战效能,为军队编成向小型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军队编成小型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军队总体规模缩小。美国1990年的现役兵力为206.9万人,到1998年已缩减至143.1万人,到2015年现役部队将减少到136万人左右。二是部队建制单位减少。1990年到1998年,美国陆军师由18个减到10个,空军战斗机联队由24个减少到13个,海军航空母舰由15艘减到11艘,舰载机联队由13个减到10个。三是建制单位缩编。现在美各陆军师的员额已由过去的(1.8-2)万人减至(1-1.2)万人。到21世纪实现数字化后,美军还准备将其装甲师的编制人数进一步减至(0.5-0.7)万人。

军队编成一体化。军队编成一体化,就是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建立一支合成度更高、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协同配合能力更强、综合作战能力更大的一体化联合部队。高技术兵器的使用,要求部队必须是一个高度合成的一体化严密系统,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求。美军编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诸军种一体化,即两个军种以上的部队联合组成一体化军队。美军的第23陆空作战联队和正在拟建中的陆海空军联合军种试验部队,以及各种陆海、陆空、海空混编的多军种联队都是诸军种一体化联合部队。二是诸兵种一体化。这种一体化趋势已经由部队层次向基层分队层次发展。美军已提出了以旅取代师的设想,使旅成为编有各种作战和保障分队的基本战术单位,遂行现在师的职能。此外,美军还设想组建由装甲兵、炮兵、机械化步兵、导弹兵、攻击与运输直升机分队组成的一体化地面分队。三是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美军在调整编制体制的过程中日益强调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加强与现役部队军种对口的预备役部队建设、缩小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之间的装备差距、实现预备投部队和现役部队在编组上的一体化等手段来提高预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的一体化程度。美国新近出台的21世纪重型师就将单个的预备役人员编入了现役陆军师,这在美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军队编成多能化。军队编成多能化,就是使军队具有独立遂行或与其他部队联合进行各种战争行动、非战争行动、应急行动等各种能力。冷战后,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令美军对军队编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遂行作战任务,又能遂行

非战争任务;既能打非常规的核、生、化战争,又能打在其威胁下的常规战争;既能打高、中强度的常规战争,也能打低强度的游击战和处置其他一些不测事件。首先是遂行战争行动的能力。美军规定其军队应具有对付大规模地区冲突、海外军事存在、制止小规模冲突或危及遏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进攻的能力,即具备多种作战能力。同时要求其部队既能遂行独立作战,又能遂行联合作战,尤其是基本的战术作战单位,除应具有作战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战斗支援、战斗勤务保障、机动、反装甲及夜战等能力。美军的新编重型师、混成旅、特遣营等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其次是遂行非战争行动的能力。非战争行动是指规模和强度均未达到战争水平的军事行动、应急行动以及抢险救灾行动等。特种作战部队具有装备轻、武器精、行动快、机动灵活等特点,能够隐秘、快速和精确地对紧急情况作出迅速反应,是遂行非战争行动最理想的工具。因此,美军在调整兵力结构、压缩军队规模的情况下,却大力加强特种作战部队的建设,特种作战部队的数量趋于增加,装备日益精良,地位越来越重要。

(2)美国未来三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变化

随着新军事革命的深人开展,美军方决策机构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导下世纪初军队的全面建设。以美国参联会颁布的《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和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为蓝本,美国陆、海、空三军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

1996年11月。美陆军颁布了《2010年陆军构想》作为陆军发展战略规划性文件。该文件明确了未来陆军担负的七类任务即保卫或解放领土、实施"惩罚性人侵"、遏制冲突、保持技术优势、履行对外承诺、保卫核心安全和人道主义行动。为适应任务需要,美国陆军编制体制将进行重要调整。首先是以联合作战为指针,建设多能一体化部队。联合作战是美军的主要作战样式。美陆军认为,以联合作战为指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多能的一体化部队已成为其基本发展方向,陆军必须作为联合作战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成为一支高度灵活、反应迅速、能在各种冲突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力量。为此,必须用联合作战理论统一陆军编制体制。实现作战能力的全面一体化。同时,从联合作战需要出发,改革作战编组,力求使部队指挥控制更有效,行动更灵活,战斗力更强。其次是以力量投送为前提,进行结构调整与改革。针对未来作战环境和作战对手的不确定性,美陆军突出强调,必须以兵力投送作为陆军实施作战行动的前提。为此,陆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与变革。具体措施有:组建新型机动作战集团,提高部队应急作战能力;根据遂行任务与作战能力的需要,适当缩小规模,凋整编制结构。

根据《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美国空军制定了《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确定了未来空军的发展方向和在21世纪最初25年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以及实现"全球参与"作战目标的战略措施。美军提出要建立一支以美国本土为基础,可进行远程联合作战的机动部队,它必须具备6大核心能力:航空与航天优势、全球攻击、全球快速机动、精确打击、信息优势和灵活的作战支援。

为实现《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制定的战略目标,目前美空军正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各项改革。首先是改革体制编制,优化部队结构。在部队构成上,空军现役兵力比重将下降,预备役兵力比重将有所提高;常规力量的地位将上升,核力量的地位将相对下降;作战部队的比重将下降,保障部队(尤其是技术保障)将提高。战斗部队编制趋向小型化、多样化和多能化。非作战性的支援任务将更多地依靠空军文职人员或承包商来完成,将有更多的文职人员和预备役

人员担任作战任务。其次是理顺指挥关系,减少指挥环节。美空军现正在实施"网络化"指挥体制改革,即以新的互联指挥结构取代分层指挥结构,减少、合并总部机构,对各类部队实行归口集中管理,以彻底打破目前"纵长横短"的指挥结构,逐步实现指挥结构的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目标,从而减少指挥层次、增强指挥灵活性。

1996年7月,美海军颁布了《2020年海军构想》。同年底,海军部又拟定了《前沿作战--由海向陆--21世纪海军战略(草案)》。这些重要文件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指针,勾画了2020年前后的美国海军,提出了未来海军主要担负3大任务:"和平时期参与"、"威慑和防止冲突"、"作战并夺取胜利",还强调了美海军应重点加强的五种作战能力,即信息战、作战空间控制、作战力量投送、持续作战和近海作战能力。为贯彻新的海军发展战略,满足各方面的作战需求,美海军制定了以新军事革命为契机,建设一支"规模较小、结构均衡、反应迅速、具有很强力量投送和联合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的建军方针。首先是在保持适当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海军兵力。到21世纪初,美海军兵力规模将进一步缩小,约有340艘舰艇。基本作战兵力保持12个航空母舰编队,12个两栖作战大队,123艘水面作战舰艇,45艘两栖舰艇,20余艘扫雷舰,52艘核动力攻击潜艇,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50余艘辅助舰船。其次是改革组织结构。美海军改革组织结构的原则是"集中统一,减少层次,加强基层"。具体做法是:改组海军作战部,撤消重叠机构,使之更接近于联合参谋部;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组建一个决策执行机构,由参谋局局长任主官;对舰艇部队实施多种战斗编组,除传统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和两栖作战大队外,还编配由两栖作战大队和水面舰艇或潜艇组成的海上特遣部队,各种联合特遣部队等;改革多层树状指挥体制,使

之扁平化。(海涛)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二):美军上层指挥体制

一、统率机构

美军的统帅机构由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包括国防部领导下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三军种部〕以及九大联合作战司令部组成。

(1)总统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美国第一枚核武器的发射必须由总统亲自下令。总统通过国防部的2个渠道领导与指挥全军:通过陆、海、空三军种部对全军实施行政领导;通过联合作战司令部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

(2)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于1947年,它是总统的咨询机构,就有关美国"国家安全"问题向总统提供决策咨询,其任务是向总统提供"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内政、外交和军事政策的综合建议,以便使军事部门和政府其他部、局在国家安全事务上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国家安全委员会的4个法定成员是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法定军事顾问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法定情报顾问是中央情报局局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顾问)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参加该委员会会议的除了上述成员外,总统还有权根据会议议题,邀请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3)国防部

国防部是美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机关,其前身为1789年成立的陆军部,后根据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定名为国家军事部,根据1949年的《国家安全法》,正式成立了国防部。国防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美国的国家政策和利益,制定全军统一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通过三个军种部对全军实施行政管理,并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制定国防预算和全军兵力规划;统一领导全军国防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后勤供应工作;对外负责军事谈判、派遣军事顾问团、培训外国军队和监督军事援助的使用等。为适应冷战后的新形势,美国于1997年制定了《国防改革倡议》,决定对国防部进行大规模改革。提出以改革、整顿、竟争、消肿来对国防部进行大规模改革。主要做法有: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削减编制最多达33%;将一些由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的工作交由私营部门去干;在2001年和2005年再进行两轮"基地调整与关闭"等。当前国防部系统由国防部长办公厅、国防部所属17个局、国防部各专业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陆、海、空三军种部,以及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组成。

参谋长联席会议是根据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正式设立为国防部长直辖的军事参谋机构。目前,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陆战队总司令组成。参谋长联席会议无权指挥军队,在国防部长的领导下,负责向作战指挥官下达总统和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的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由军队高级将领担任,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副主席在与主席不同的军种中挑选,在主席缺席的情况下,副主席代理其职权。各军种的参谋长是其军种中军衔最高的现役人员,他们以顾间身份工作。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职责是:制定美国武装力量的战略方针;制定战略行动计划;制定应急行动计划;向总统和国防部长提出关于军队建设、国防发展项目和预算、对采办计划的需求评估、制订联合作战条令和武装部队联合训练政策等方面的建议;在战时协助国家指挥当局对美国武装力量实施战略指挥,监督各联合司令部的军事活动。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常设机构是联合参谋部,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全权领导。联合参谋部主任由参联会主席征求参联会其他成员意见后,经国防部长同意后任命。联合参谋部对作战部队没有指挥权,其职责仅限于提出建议。联合参谋部的编制员额为1375人,其中841名军官,318名士兵和216名文职人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种的人数大致相等。其下设8个职能部(人力人事部、情报部、作战部、后勤部、战略计划与政策部、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系统部、作战计划与协调部、部队结构资源与评估部)和1个支援部(管理部)。

陆、海、空3个军种部直属国防部长领导,负责各自军种的人事管理、训练教育、军事科研、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没有作战指挥权,部长均为文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另设副部长和若干名助理部长及帮办,协助正副部长分管各项工作。

美军目前共设有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它们是联合部队司令部(原大西洋总部)、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南方总部、中央总部5个战区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战略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军事运输司令部等4个职能司令部。1999年10月7日,美国国防批准了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调整计划:首先,将原大西洋司令部改为联合作战司令部,它负责各军种部队的联合作战训练、实验各种战术、建议修改联合条令、制定作战思想以及为地方当局的救援提供军事支援。其次,赋予航天司令部信息战研究的新职责,探索网络防御和进攻的方法。另外,调整计划中缩小了联合部队司令部(大西洋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扩大了欧洲司令部的辖区。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的辖区不变。美军希望通过这次调整,能够使其指挥机构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新形式,提高美军联合作战和信息战能力,为打赢两场战区性战争提供可靠的指挥保证。

二、高层作战指挥系统

在美军作战指挥链的顶端是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它由总统和国防部长或由他们正式授权的代表或继任人组成。正常的指挥流程为: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命令,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国家军事指挥系统下达给联合作战司令部的司令,由他们下达给野战司令部,再由野战司令部具体负责指挥所属部队。最高指挥当局、联合作战司令部及野战司令部拥有对作战部队的指挥权。在紧急情况下,最高指挥当局可以越级指挥第一线部队。

(1)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

美军战略级的作战指挥系统称为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目前,美军正逐步用新的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GCCS)替代始建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预计到2010年才能完全取代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

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是根据1992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下发的"勇士"C4I计划实现的。作为美军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是最终实现各军兵种所有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系统和情报网之间的最大互通,把海军的"哥白尼"C4I体系结构、空军的战区战斗管理系统、陆军战十指挥控制系统以及海军陆战队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完全综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控制体系。

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核心系统功能是确保美军各军兵种与各级指挥部之间能畅通无阻地交换信息和数据,保证美国国家指挥当局在平时、危机时和全面战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不间断地指挥控制美国在全球各地的战略部队。其具体任务是:监视全球形势;提供攻击预警;对威胁做出判断;协助国家指挥当局和战区以上司令官在平时和战时实施指挥控制;在遭到核攻击后,协助国家指挥当局重新编成并执行单一整体作战计划。

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分系统包括国家军事指挥系统、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系统、核大战指挥系统、本土防空作战指挥系统和美国与盟国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等。

国家军事指挥系统

国家军事指挥系统是支持国家最高指挥当局(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平时和战时各种情况下指挥美国军事力量的系统,由3个国家级指挥中心和联接情报系统和下属指挥中心的通信设施组成。国家级军事指挥系统生存能力强,能确保对部队指挥控制的连续性,它包括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国家空中作战指挥中心。

国家军事指挥中心(NMCC)成立于1962年10月,设在五角大楼内,是国家最高指挥当局(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基本指挥所,其内设4个室(当前事态显示室、紧急会议室、通信中心、计算机和屏幕显示设备技术室)。由于此中心抗毁能力差,因此多用于策划绝对优势下的攻势行动。

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ANMCC)于1955年建于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交界处的雷文洛克山中,是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的备用地下指挥所。其功能与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类似。进人二级战备后,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立即接替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的工作。

国家空中作战指挥中心设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弗特空军基地,原名为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所,在核战争各阶段承担对战略部队的指挥与控制,1993年易名为国家空中作战指挥中心,其职能不再限于核战。它由4架E-4B型飞机组成,称作"尼普卡"。当国家最高指挥当局登上"尼普卡"时,该指挥所就成为主要的指挥作战中心。国家空中作战中心可容纳国家指挥当局、高级指挥和参谋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95人,滞空时间为(12-16)小时,经空中加油后可达72小时。

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系统

联合作战司令部是美军高级作战指挥机构,它在原有的8个联合司令部和2个特种司令部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编而成。联合作战司令部通常按战区或按专业职能划分,均由多军种部队组成。目前,美军共设有联合部队司令部(原大西洋总部)、

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南方总部、中央总部、航天司令部、战略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军事运输司令部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

核大战指挥系统

美国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由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战略轰炸机部队和导弹核潜艇部队构成。核力量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核作战的指令由总统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下达。苏联解体后,核大战的威胁大大降低,美国的核力量结构也做了重大调整,地面部队不再装备核武器,海军的非战略核力量也停止了在海上部署,别略轰炸机取消了每日戒备,与此相适应,专门用于核战争指挥的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所已改名为国家空中作战中心,其指挥职能也扩大到核战以外的范围。为战略导弹核潜艇部队提供空中通信中继勤务的空中通信中继飞机,也于1991年5月25日宣布停止24小时不间断飞行。

目前,美国所有战略核部队在战时均交由1992年成立的美国战略司令部直接指挥。美军战略司令部有地下和空中2个指挥所。设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弗特空军基地的地下14米的地下指挥所是美军实施核战的主要指挥所,紧急时也供国家最高统帅机构使用。它与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的信息系统、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的指挥中心处理与显示系统是美军用于核武器控制指挥的3个主要系统。设在EC-135型飞机上的空中指挥所是在核攻击期间和核攻击后对美国核武器指挥控制的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确保美国的核报复力量不至因遭到第一次打击而瘫痪。此中心有16架E-6B型飞机(原来的EC-135飞机不能直接向潜艇传送信息,已于1998年退役)。新型E-6B飞机可以直接与美国战略核武器轰炸机、战略核导弹指挥部门和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进行高效的通信联系,其基本功能与地下指挥所相同。核攻击后,指挥控制系统最多可出动8架升空飞机。

本土防空作战指挥系统

指挥美国本土防空作战的机构是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它负责统一指挥美国本土航空航天防御部队和加拿大防空部队,其司令由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兼任,加拿大空军司令任副司令。防空作战的基层指挥单位是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下辖的7个防空区司令部(美国本土4个,阿拉斯加1个,夏威夷1个,加拿大1个)。防空区司令部以防空师师部为主体,吸收陆、海军防空部队的代表组成,统辖防区内陆、海、空军的防空部队及担负防空任务的空军国民警卫队部队,在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指挥下遂行任务,必要时也可独立作战。美国本土防空作战指挥程序是:国家指挥当局--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各防空区司令部--航空航

天防御部队。其指挥与控制系统由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夏延山航天防御作战中心和各防空作战控制中心组成。

夏延山航天防御作战中心是空间防御作战的指挥中枢,于1966年4月设立,中心位于山下400多米的深处,能经受核武器直接打击,是美军最坚固的固定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部设施完善,战时可供需1800人工作30天。该指挥所的主要机构有:作战指挥中心,负责航天司令部空间防御作战的全面指挥与控制;空间防御作战中心,负责全球空间探测与跟踪系统的指挥;计算中心,负责从各预警系统、空间防御部队和各防空区作战控制中心搜集各种数据情报,从战略司令部、美国国防部和加拿大国防部获取各类战略情报,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显示出的敌我态势对各防空区的作战行动进行指挥与协调。

防空区作战控制中心是各防空区防空作战指挥部,其任务是自动搜集和处理空情,掌握本防区空情动态,识别来袭目标,并指挥引导防空兵器进行拦截作战,向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和有关单位通报空情。

联合作战指挥系统

美国与盟国实施联军作战时,通常由组建的联军司令部直接指挥。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及各个军事条约组织或美国军事顾问团指挥美军作战。联军司令部下辖的部队一般按各国单独编组,有时也按军种混合编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军作战指挥系统和美国与韩国的联军作战指挥系统即根据上述原则组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军作战指挥系统的指挥程序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防务计划委员会(美国国防部长是其成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派有常驻代表)-国际军事参谋部-3个战区盟军司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海峡盟军最高司令部)和美、加地区计划委员会-下属各地区盟军司令部及部队。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由美军驻欧洲总部司令兼任,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由美军大西洋总部司令兼任,南欧盟军司令由美驻欧海军司令兼任。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北约有些指挥机构与美军的指挥机构都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

美国与韩国作战指挥系统的指挥程序是:美韩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由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兼任)-陆、海、空及海军陆战队4个联合司令部-下属各作战部队。其中,联合空军司令由驻韩美军第314空军师师长兼任。海湾战争后,美国加强了与盟国的军事合作并督促盟国更多地承担共同防御义务,如1993年,美韩达成协议,将美韩联合部队地面部队司令职务交与韩方;1994年12月又将和平时期韩军指挥权归还给韩方。(海涛)

极速狂飙──美国空军全球一小时打击计划 (图)

极速狂飙──美国空军全球一小时打击计划 5月26日上午,美国空军第419飞行中队的一架B-52H轰炸机从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携带着X-51A验证机,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大约10时10分,X-51A验证机从载机的左侧机翼下脱离,经过助推和分离阶段后,顺利实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点火和加速,总共持续飞行了200秒,使飞行速度达到了马赫数5。此次试飞实现了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迄今为止最长的飞行时间,成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为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预研局(DARPA)联合提出的一项计划,X-51A验证机由波音公司研制,采用了普惠·罗克达因公司(PWR)的一台SJY61超燃冲压发动机,旨在验证吸气式高

超音速推进技术的可行性,将为全球侦察/攻击、进入空间和商业运输等高超音速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引人注目的是,奥巴马政府借助于本国在高超音速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正在酝酿发展一系列高超音速打击的武器,力图在军事领域建立起绝对优势,早日实现酝酿多年“全球敏捷打击”计划。 全球敏捷打击计划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开始着手研究未来远程攻击武器平台的各种候选方案,旨在探索具有潜在能力的一些新技术,以便尽早地研制出可以在数十分钟内攻击全球任何一个目标的高速打击武器。随着各项作战需求的不断明确和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五角大楼已经出台了一项“全球敏捷打击”(Prompt Global Strike)计划,陆续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案,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全球敏捷打击”计划的目标是具备在1小时内实现打击全球目标的能力。美国国防部认为,现有武器已经可以实施精确的远距离打击,但目前任务对于“时间敏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军方确信,在未来的数年内必须具备超高速度攻击能力,特别是针对一些稍纵即逝的目标采取行动时,必须在一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做出反应。这些目标包括恐怖组织的头目、走私核武器或生化武器的船只等。 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念念不忘多年前的一个深刻教训。1998年8月20日,位于阿拉伯海上的美国“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发射了数枚“战斧”巡航导弹,攻击阿富汗东部塔利班训练营地,目的是清除本·拉登。“战斧”巡航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为885千米/时,飞行了1770千米,耗时长达2个小时。结果,拉登在导弹飞抵前一个小时刚刚离开了训练营地。这次行动的

2011日本军力评估报告

2011日本军力评估报告(民间版) 日本自卫队自1954年成立以来已有58年的历史。尽管在政策上受和平宪法的制约,但日本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军事技术、武器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调整,日本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军事调整。 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下称“新大纲”),并制定了《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11—2015年度)》(下称“新中期防”),提出了其后5至10年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对日本安全战略、军事力量的规模、军事部署及武器装备进行了新的规定和调整。本报告从战略调整、军事实力、军事部署、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体制编制调整、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训演等几个方面,对日本2011年的军事发展状况作一评估。 一、战略调整 (一)制定新安全保障战略,加强多层次安全合作 “新大纲”提出了“多层次合作”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将通过四种手段实现三大安全战略目标。三大目标即:确保日本和平与安全;营造更加稳定的亚太安全环境和改善国际安全保障环境;为世界和平、稳定与人类安全做贡献。四种手段即:日本自身的努力;与盟国的合作;亚太地区合作;全球合作。也就是说,将综合运用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在努力发挥日本自身作用的同时,与盟国美国、亚太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开展多层次安全合作,以确保本国安全,实现其国家安全利益。 与《2005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下称“04大纲”)提出的“统合安全保障战略”相比,“新大纲”提出的安全保障战略增加了“为世界和平做贡献”一目标和“亚太地区合作”一途径。表明其安全战略目标更加拓展,手段更趋多样。在其亚太地区合作中,共分四个层次。首先强调要加强与美国同盟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其次是维持并加强与传统伙伴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第三是加强与印度等相关国家的合作。而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则通过安全对话与交流促进信任关系,构建并发展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并“与同盟国等合作,积极敦促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这表明日本将构建由日、美、韩、澳、印、东盟等组成的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体系,而中、俄则被排除在其传统安全合作体系之外。建立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体系,体现了日本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整体影响力下降的形势下加强与本地区合作的意愿,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的防范与戒备。 (二)提出“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实施“动态威慑” “新大纲”明确提出,今后要建设一支注重动态威慑的“机动防卫力量”,而彻底放弃注重静态威慑的“基础防卫力量”构想。“机动防卫力量”强调“五性两力”:快反性、机动性、灵活性、持续性、多用性和高技术能力及情报能力,即更加注重力量运用的快速机动性,侦察监视的持续性,任务能力的多样性,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性,情报的支撑性和行动参与的主动性。目的是通过机动运用、

美国2015年国防授权法案

美国2015年国防预算法案解读 ——战略重心东移与重返亚太 背景介绍: 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是美国的联邦法律,主要规定美国国防部的预算和开支,每年的法案也包括其他一些规定(例如:2015年在条款中特别规定了增加军队性侵案件的处罚力度)。美国国会主要通过两个年度账单:国防授权法案和国防拨款法案,来监督国防开支。其中国防授权法案规定了国防事务负责机构、拨付资金水平以及资金的使用规则。 美国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军事力量历来备受关注。美国在全世界各地建立的军事基地多达数百个,其影响巨大。可以说在世界重大问题中都有美国的参与,尤其是军事力量。面对如此庞大的军事体系,其军事开支的预算也一直以来受到全球关注。美国有较为透明的预算审议体系,其军费总额、各项目分配额在预算法案中均有明确规定,同时,对于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计划,该法案也有明确的指示。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每年都会做出一些调整,这些调整预示着在新的财政年度里美国在军事上的行动方向。在2015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共拨款5771亿美元,其中国防部获得4959亿美元,海外作战获得637亿美元,能源部国家安全项目和国防核设施安全委员会获得175亿美元。 立法流程i: 2014年4月9日,议案提交给众议院军事委员会。 4月28日,议案分发给众议院武装服务委员会;战术空军与地面部队小组委员会;情报、潜在威胁与能力小组委员会;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海上及远征部队小组委员会;军事人员小组委员会。以上各委员会在2014年5月1日前召开小组会议,商讨修改提案中的对应部分,并提交全体委员会等待审议。5月7、8两日,全体委员会审议整体提案。5月8日,表决经过调整的议案,该项议案以61-0全票通过。 5月13日,武装服务委员会提交了修改后的议案——包含了H.R.4435的H.Rept. 113-446. 下午1点32分,武装服务委员会报告了经过审议的议案,1点33分,这份报告被正式提上立法日程,编号329。 5月19日,武装服务委员会提交补充议案备忘录,H.Rept. 113-446, part II. 5月20日,经过1次全体委员会关于各项调整进行的讨论、7次关于各项调整的争论以及4次未产生满意结果的延期审议,全体委员会宣布H.R. 4435为未决事项(CR H4712-4714)。5月21日,全体委员会进行了18次关于各项调整的争论以及8次未产生满意结果的延期审议,法案仍未未决事项(CR H4804-4812)。 5月22日,继续对未决的调整法案进行讨论和表决。当日晚些时候,经过激烈博弈,众议院以325票同意,98票反对通过该项法案(共和党同意216,反对13,弃权3;民主党同意109,反对85,弃权5)。 6月5日,参议院收到提交的法案,经过两次宣读,根据通行规则正式提上参议院立法日程,编号425。 下面两张图表是众议院与参议院关于国防预算法案的历年最终投票结果。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法案的整体赞同率在稳步上升。其中共和党议员无论是在众议院还是参议院的赞同率都在稳步上升,但是民主党的赞同率摇摆不定;并且众议院与参议院中也存在分歧。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

美国军事实力介绍绍(一):军队编制体制 一、军队规模 美国武装力量主要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组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军队的员额进行了大幅度削减。上世纪末,美国陆军、海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岸警卫队现役总兵力139.58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陆 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陆战队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后备队等后备役部队总员额为87.71万人;各类文职人员总数为74.65万人。 现役部队 美军现役部队由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组成。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骨干和战争初期的基本作战力量。这些部队多为齐装满员,战备程度高。 美国陆军是"一支能应付当今世界任何挑战的联合部队,是美国的一支决定性力量,是一支训练有素、能对从大规模战区战争到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或国内救灾等任何一种危机作出反应的全能部队,是执行'塑造、反应、准备'军事战略的主力军"。美国要求在大规模冲突中,美国陆军可以在75天内向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投送一支包括支援部队在内的5个满员师。美国陆军已经成为美国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的有力工具。 至上世纪末,美国陆军现役部队48.8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10个师、4 个独立旅及装甲骑兵团、1个特种作战司令部和5个特种作战大队。 美国海军是主要遂行海上作战任务,具有在水面、水下及空中作战能力的军种。它既能在海上作战,又能协同陆军和空军作战。在美国海军"由海向陆" 战略的要求下,美国海军正加强向海外投送军事力量,提供海外军事存在的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参加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如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等,美国海军都充分展示了对陆攻击的能力,为美国取得军事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海军员额为37.27万人,编为5个舰队:大西洋第2舰队、太平洋第3舰队、印度洋和红海的第5舰队、地中海第6舰队和西太平洋第7舰队。现役11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57艘攻击潜艇、116艘水面作战舰艇和10个舰载机联队(约500架F-14、F-18主要任务飞机)。 美国空军是美国空中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一个分支,其编制内有战略空中打击力量和常规空中力量两部分。美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空中作战、空对地作战以及与其他军中协同作战。 美国空军目前有现役人员37.09万人,20个现役空军联队(每个联队约72架作战飞机)。冷战后美国空军在历次局部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越来越成为美国进行军事干涉的首选军种,美国空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独立达到战争目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长期处于戒备状态、擅长登陆作战和具有高度机动性的作战部队,是对瞬间爆发的危机迅速有效作出反应的手段。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额为17.22万人,编为3个师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装备3个飞机联队(约21个中队)。 预备役部队 美军预备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扩充现役部队的首要来源也是平时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力量。

美国信息安全综述(提炼版)

美国信息安全综述 1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演变 美国十分重视信息安全,是最早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战略的国家,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总的来说美国现行的信息安全战略属于“扩张型”信息安全战略。为实现扩张性战略目标,美国制定了较为系统的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组建了从国家层面、部委层面到机构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在各个层面上力求做到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国防部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积极部署信息战:进行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对信息安全状况、信息安全政策落实情况和信息安全能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革信息安全战略。 1.1克林顿政府信息安全战略 克林顿政府任职期间,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l世纪初,美国信息安全战略发展为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的信息安全战略,并且正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正式组成部分。 1998年美国政府颁发了《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总统令(PDD.63),第一次就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完整概念、意义、长期与短期目标等作了说明,对由国防部提出的“信息保障”作了新的解释,并对下一步的信息安全工作做了指示。1998年底美国国家安全局制定了《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提出了“深度防御战略”,确定了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防御、区域边界防御、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没施的深度防御目标p】。2000年总统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颁布,是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的重大事件。在该报告中,“信息安全”被列

入其中,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正式组成部分。这标志着信息安全正式进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框架,并开始具有其自身的独立地位。此外,在这一时期还成立了多个信息安全保护组织,其中包括全国性的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性的信息保障同盟、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办公室、联邦计算机事件响应能动组等。 1.2布什政府信息安全战略 由于“9·ll”事件,使信息安全战略地位不断升级。布什政府在任期间,美国把信息安全战略置于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的核心地位,非常关注贯彻实施信息安全战略措施。 2001年美国发布第13231号行政令《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将“总统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委员会”改为行政实体“总统关键基础没施保护办公室”,作为联邦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最高管理协调机构。2003年2月发布砜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进一步保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吲。此外布什政府还渊整国家信息安全工作机构,设置直接向总统负责的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职,设立国土安全部、国家保密局信息战处、联合参谋信息战局、信息系统安全中心,同时建立相应的其他配套的工作机构,以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协调、统一与效率。 1.3奥巴马政府信息安全战略 奥巴马政府虽然刚刚上任不久,不过依旧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战略,积极推进网络安全评估,试图改变美国信息安全保障不力的情况,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大全

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建立军事基地需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几个方面,选址颇为精心。目前美军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既重视前沿基地,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以及后方基地。“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机动”。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 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1、中欧基地群:该区为欧洲心脏地带,冷战期间是对抗苏联的前沿。冷战结束后,中欧地区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区冲突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防范俄罗斯的战略意图。该区美军事基地分布于德国、比利时与荷兰三国。 陆军基地:德国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海德堡(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维尔茨堡(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 空军基地:德国拉姆施泰因(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森巴赫、莱茵—美茵等;荷兰苏斯特堡;比利时希埃夫雷斯。 2、南欧基地群:该区把黑海出口,可控制东地中海,为欧洲南翼屏障。美军基地分布于意大利和希腊。 陆军基地:意大利的维琴察(美陆军南欧特遣部队司令部驻地)、里窝那(陆军后勤供应港)。海军基地:意大利那不勒斯(美驻欧洲海军司令部驻地)、加埃塔(美第6舰队司令部驻地)、马达莱纳(核潜艇支援基地)、锡戈内拉(反潜作战及后勤支援基地);希腊的苏扎湾。 空军基地: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美空军第16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希腊的伊拉克利翁。 3、中东、西亚和北非基地群:该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东压波斯湾,南扼苏伊士运河及红海,西控东地中海,北封黑海海峡。陆上可控制中东及北非,海上可东入地中海,西出印度洋。该区的美军基地和设施分布于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尼亚。海军基地: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巴林麦纳麦(美驻中东海军司令部驻地、美第5舰队驻地);埃及的巴纳斯角;肯尼亚蒙巴萨。 空军基地:土耳其的因切尔利克、安卡拉、伊兹密尔;沙特阿拉伯的宰赫兰。 此外,美军在阿曼的马希拉岛建有机场,供海、空军共同使用。 4、西欧基地群:该区扼守由大西洋通向北海和地中海的航道,可紧急增援中欧、地中海和中东的地区性冲突,充当中欧、地中海、中东以及北非各基地与美国本土基地之间的中间基地。该区美军基地分布于英国、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和葡属亚速尔群岛。 海军基地:西班牙罗塔(美海军第6舰队主要基地);冰岛凯夫拉维克(海、空军合用);空军基地;英国米尔登霍尔(美空军第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拉肯希斯、阿尔康伯里;西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截至2011 年)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全球安全”网站。 注释: 2 包括2009 年755 亿美元的补充拨款和2010 年1300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3 包括2010 年追加的330 亿美元支出和2011 年1593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4 数据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 5 包括A-10 和OA-10 型战斗机。 6 排水量3000 吨以上。 7 排水量7500 吨以上。 2001--2017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亿美元)

美国在欧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兵力部署(单位:人)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开启军事战略十年大调整 ——解读美国2012 新军事战略 执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审稿: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徐以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系列第07 期总第39 期 2012 年02 月13 日 摘要 此次美国军事战略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战争最高原则。美国从要求其军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转变为只要求美军“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同时发生的突发冲突中起到“干扰、破坏、威慑”的作用。 未来的美军将是“小、快、灵”的军队——小型、轻型的,高科技武装下的,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型军队。 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将中国列为其主要假想敌之一。据此,美国将加强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

军事合作。但是,这一战略调整尚需时间加以执行落实,短期内中美之间还不致发生硬碰硬的冲突。 在美国新军事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马六甲海峡就像一个“杠铃”,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区。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需要一场“瘦身运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断减轻,使得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东亚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将印证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是新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美国军事预算将在五年内共削减约2600 亿美元,十年内共削减约5000 亿美元。其中,海外行动军费五年内将在目前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不同势力妥协的产物。在中东与亚太何为主要战略方向、保守与变革何为军事指导思想主流、联华与制华如何协调之间,美国新军事战略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明确之处。 前言

美国军用软件发展情况

美国军用软件发展情况 赵鹏通信一团技术室 摘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军用软件在装备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武器装备体系中软件的含量与水平已经成为其信息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在 经过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军用软件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 关键词军用软件共性软件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系统过程改进 军用软件是指适合军事领域应用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集合。军用软件通过控制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完成规定的信息处理程序,为装备发展、作战行动、战备保障、教育训练等在内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军用软件主要包括军用共性软件和军用专用软件,其中军用共性软件提供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和公共应用支撑服务;军用专用软件则在军用共性软件的支 撑下完成专门的军事使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战争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军用软件已成为多种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器装备体系中软件的含量与水平已经成为其信息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加强军用软件开发应用,事关我军武器装备信息 化建设的大局,值得高度关注。 1.军用软件对武器装备建设的影响 军用软件已经渗透到军事应用的各个方面,成为武器装备及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装备实力。军用软件对武器装备建设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1军用软件是构筑信息化装备体系的关键 当前,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已成为战争制胜的物质基础。构筑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决不是各种装备硬件的简单累加和堆砌,也不能只是各种武器装备和系统 1

之间的物理连通,而是通过军用软件的控制,使各种信息按照作战需求有序地流动,满足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的要求,实现不同武器系统的功能互补和协同行动。因此,军用软件已成为构筑信息化武器装备 体系的关键。 1.2军用软件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灵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信息部件大量嵌入武器系统,使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软件已按照新研、重用、移植以及集成的方法,通过嵌入式系统大量运用于C4ISR系统、自动化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以完成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实现系统各部分的正常运行以及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同时,借助军用软件改善人机关系,使以前必须手工操作,甚至无法实现的功能,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高效、快速、准确地完成,大大增强了作战人员对武器装备乃至整个体系的操控能力,提高其作战效能。 1.3军用软件是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的高效途径 在已有装备上加装电子信息部件进行信息化改造,已成为提高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主要途径。嵌入武器装备的军用软件,已成为信息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已脱离了硬件变更的模式,转而主要依靠软件改进。利用软件技术对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不仅能大大提高其作战能力,还具有代价小、速度快、收效好的优点。根据有关报道,采取以软件技术改造装备费用节省1/3到1/2,周期缩短一半以上。 1.4军用软件是提高武器装备研发水平的必备手段 现代武器装备的研究、设计、定型、验证及评估等各个环节离不开计算机辅 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机床、建模与仿真等系统,而这些系统都要 2

美国军事基地的分布和兵力

美国军事基地的分布及兵署 遍布全球的美国军事基地说明了什么?掠夺全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材资源武装起来的美军无疑是全球各国真正走向独立自主的绊脚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悲哀!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多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建立军事基地需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几个方面,选址颇为精心。目前美军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既重视前沿基地,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以及后方基地。“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机动”。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

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美国长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军队超过23万,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国(7.5万)、日本(4.5万)和韩国(3.75万)。另外还有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万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 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一共驻有约1 1.7万美军。在驻欧美军的总数中有75603人驻在德国。驻在德国基地的第一步兵师正在伊拉克服役。美国还在德国驻有第一装甲师,并设有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美国空军在欧洲的总部和重要的后勤中心。美国的作战飞机从德国的施庞达勒姆空军基地起飞。 美国在意大利驻有1.33万部队。美海军第六舰队总部设在那不勒斯附近。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的作战基地,第173空降旅驻在维琴察。 大约有1.2万美军驻在英国,其中大部分是空军人员。美国第三航空队的总部设在英国的米尔登霍尔。在西班牙驻有约2000名美军。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海岸的罗塔建有一个海军站。驻在土耳其基地的美军约有1800人,大多数是驻在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空军人员。另有1500名美军驻在冰岛,那里建有F—1 5战机的基地。 1、中欧基地群:该区为欧洲心脏地带,冷战期间是对抗苏联的前沿。冷战结束后,中欧地区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区冲突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防范俄罗斯的战略意图。该区美军事基地分布于德国、比利时与荷兰三国。 陆军基地:德国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海德堡(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维尔茨堡(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 空军基地:德国拉姆施泰因(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森巴赫、莱茵—美茵等;荷兰苏斯特堡;比利时希埃夫雷斯。 2、南欧基地群:该区把黑海出口,可控制东地中海,为欧洲南翼屏障。美军基地分布于意大利和希腊。陆军基地:意大利的维琴察(美陆军南欧特遣部队司令部驻地)、里窝那(陆军后勤供应港)。 海军基地:意大利那不勒斯(美驻欧洲海军司令部驻地)、加埃塔(美第6舰队司令部驻地)、马达莱纳(核潜艇支援基地)、锡戈内拉(反潜作战及后勤支援基地);希腊的苏扎湾。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

《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 尽管在政策上受和平宪法的制约,但日本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军事技术、武器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调整,日本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军事调整。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下称“新大纲”),并制定了《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11—2015年度)》,提出了其后5至10年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对日本安全战略、军事力量的规模、军事部署及武器装备进行了新的规定和调整。本报告从战略调整、军事实力、军事部署、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体制编制调整、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训演等几个方面,对日本2011年的军事发展状况作一评估。

目录 一、战略调整 (3) (一)制定新安全保障战略,加强多层次安全合作 (3) (二)提出“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实施“动态威慑” (4) (三)提出“有效威慑与应对各种事态”,同时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防范 (4) 二、军事实力 (5) 三、军事部署 (6) 四、国防预算 (7) 五、武器装备 (8) (一)加大对武器装备采购的投入 (8) (二)构建高性能卫星侦察系统 (9) (三)重点提高快速机动能力 (9) (四)放宽武器出口限制 (10) 六、体制编制调整 (11) (一)师旅级部队的现代化改编 (11) (二)制定防卫力量结构改革路线图 (12) 七、非战争军事行动 (12) (一)抢险救灾行动 (13) (二)亚丁湾反海盗行动 (14) (三) 国际维和与救援 (15) 八、军事训演 (16) (一)自卫队联合演习 (16) (二)2010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 (17) (三)2010年度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兵训练 (17) (四)日美联合反导特别训练 (17) (五) 2011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山樱60”) (18) (六) “红旗阿拉斯加”演习 (18) (七) 2011年度日美联合实兵演习 (19) (八)日美海军联合实兵演习 (19) (九)日美澳联合训练 (19) 结语 (21)

美国国防军事力量全面解析

美国国防军事力量全面解析 (新华网2003-03-26 16:55:08) 国名美利坚合众国 主要统计 面积952.9202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土937.2614万平方千米)。 2.75636亿人(其中13~17岁男960.9万人,女915.9万人;18岁男929.2万人,女887.0万人;23~32岁男1939.6万人,女54.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2万亿美元(1999年)。国防预算31美元(2001年)。粗钢1.0764亿吨(1998年)。原煤10.33亿吨(19 )。原油22.35亿桶(1997年)。天然气5592.61亿立方米(1995年电量29950亿度(1996年)。粮食 3.49703亿吨(1996年)。海运,商船(载重100吨以上)509艘,总载重量1858.5万吨(2000年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834处,客运量8697亿人千米,货运量212吨千米(1997年)。

国防政策 2000年2月美国防部发表了《2001财年国防报告》(简称《报告》月美参联会颁布《2020年联合构想》 (简称“新《构想》”),持美国在21世纪的绝对军事优势和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为目标,进一步阐明和调整了美国的国防政策。 (一)认为美国仍面临诸多现实和潜在的安全挑战。 《报告》在肯定安全环境中“有许多积极的因素”的同时,强在未来的岁月里,美国仍将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关于现实挑战报告》按其性质划分为5类:越境侵略。指“在某些对美国的利关重要的地区,一些国家将继续对其邻国的领土主权构成威胁”为最值得关注的是伊拉克威胁中东的石油通道、朝鲜威胁邻国和某些国家间的领土冲突。特别强调,到2015年将有“一个以上勃勃的地区性大国具有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军事威胁的动机和能”。内部冲突。“包括内战、内部侵略(比如一个国家镇压本国民或一个民族进攻另一个民族)、武装起义和民间骚乱。”在这里国首次提出了“内部侵略”的概念。这是美国根据科索沃战争的,为推行其新干涉主义而提出的新概念。《报告》说,美国所以内部冲突,因为它容易引起外部大国的侵入,从而影响美国的利益险军事技术的发展与扩散。主要指核生化武器及运载工具的发展散。认为这不但对美国造成直接威胁,而且使“对美国怀有敌意小国家和团体”拥有重要的军事能力,挑战美国的常规军事优势

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图

? 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图 ? 这些地面军事设施,加上长年分布在个大洋的12个航母战斗群,相互接应,美国实际上可以从本土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军事冲突提供军援供给。 如果把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情报站标出来,估计要比这张图更密集。美国的战略是明显是要赢得下次世界性的军事冲突,至少是占据最有利地位。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自赢得与美国的战争。一个国际性联盟也许可以,象过去的华沙条约组织。但必须要有俄国或中国,或两国。 至于核弹,以及第二次打击等战略,是靠不住的。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建立军事基地需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几个方面,选址颇为精心。目前美军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既重视前沿基地,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以及后方基地。“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机动”。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

美国国防部发布《2018核态势评估》报告概要 (2018-03)

美国国防部发布《2018核态势评估》报告概要 导言 2017年1月27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指示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起草一份新的《核态势评估》。总统明确指出,他的第一要务是保护美国、同盟国和伙伴。他还强调了消除核武器的长期目标以及在核武器从世界上被谨慎地消除之前美国拥有现代、灵活和抗打击的安全和有把握的核能力的要求。 美国仍然致力于在全球最终消除核、生物和化学武器的美国的努力。美国已经将核武器储备从冷战时期的最高峰减少了85%,而且在二十多年来没有部署新的核能力。尽管如此,全球核威胁的状况从2010年《核态势评估》以来有明显的恶化,包括来自潜在敌人的越来越明确的核威胁。美国现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多样化和先进的核威胁环境,潜在敌人非常活跃地进行核武器及运载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正在演变和不确定的国际安全环境

在美国持续减少核武器的数量和突出地位的同时,包括俄国和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却一直走着相反的道路。他们在自己的武器库中添加了新类型的核能力,在他们的战略和计划中加强了核武力的突出地位,而且不断增加咄咄逼人的行为,包括在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北韩继续其非法的核武器和导弹项目,直接违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伊朗已经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中同意限制其核项目。然而,他们仍然保留其技术能力和在决策以后一年之内开发出一件核武器所必须的大部分能力。 目前存在的威胁,其范围和混合类别史无前例,包括重大的常规、化学、生物、核、空间和网络威胁,还有非国家的暴力团体。这些发展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我们制定政策和策略,并开始维持和更新美国核力量时,从2010年《核态势评估》以来这种迅速恶化的威胁环境现在必须主宰我们的思维。这份2018年《核态势评估》对过去在更良性的核环境下和更温和的大国关系中制定的核政策与规定做出评估。其重点是在美国、同盟国和伙伴面临日益恶化的威胁环境时确定保护美国所需要的核政策、核战略以及相应的核能力。它由战略所驱动,并对现在和未来需要的核态势及政策要求提供指导。 美国不希望将俄国或中国看作敌人,而且寻求与这两个国家建立稳定的关系。我们长期以来寻求与中国对话,增强对我们各自的核政策、理念和能力的了解,提高透明度,并帮助管理误判和误解的风险。我们希望中国也有这种兴趣,可以开始这种有意义的对话。美国和俄国在过去一直保持着战略对话以管理核竞赛和核危机。鉴于俄国的一些行动,包括其对克里米亚的占领,这种建设性的互动已经大幅下降。我们期望出现那种条件,允许我们再次与俄国开展透明和建设性的交流。 尽管如此,本评估对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战略政策、计划和能力,特别是核能力构成的挑战直言不讳。它提出了保护美国、同盟国及伙伴,以及促进战略稳定所要求的灵活、适应性强并具有抗打击性的美国核能力。 美国核能力的价值

美国本土主要军事基地一览

美国本土主要军事基地一览 加利福尼亚州 1加州海豹突击队第3小分队沙漠训练基地 33°17'29.98"N115°29'27.81"W 2加州圣地亚哥海军基地 32°40'44.61"N117°9'6.59"W 3加州圣地亚哥陆战队新兵训练基地 32°44'29.81"N117°11'53.33"W 4加州陆战队山地作战训练中心 38°21'27.51"N119°30'51.15"W 5加州中国湖海军空战中心 35°41'17.29"N117°40'51.14"W 6加州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 36°2'18.49"N117°30'9.90"W 7加州海军陆战队彭德尔顿兵营 33°13'15.19"N117°23'50.43"W 8加州彭德尔顿兵营海军医院 33°20'25.95"N117°19'39.79"W 9加州彭德尔顿陆战队兵营射击场 33°15'43.97"N117°25'6.25"W 10加州彭德尔顿兵营直升飞机场 33°17'56.68"N117°20'54.15"W 11加州彭德尔顿兵营训练兵营 33°23'38.62"N117°30'50.17"W 12加州陆战队彭德尔顿-Oceanside兵营 33°20'59.69"N117°24'34.28"W

13加州彭德尔顿兵营第5突击艇分队33°15'35.37"N117°26'1.89"W 14加州美国陆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35°15'40.57"N116°40'58.47"W 15加州威尔逊陆战队训练营地 34°17'42.91"N116°8'53.41"W 16加州棕榈谷空军42号工厂 34°38'3.95"N118°5'30.19"W 17加州萨克拉曼多海岸警卫队航空站38°39'52.04"N121°23'38.72"W 18加州罗伯茨兵营 35°47'31.30"N120°44'36.40"W 19加州米拉玛陆战队航空站 32°52'26.91"N117°8'17.03"W 20加州席尔拉陆军补给站 40°10'33.69"N120°7'6.80"W 21加州巴斯托海军陆战队后勤基地34°52'32.35"N116°57'2.46"W 22加州陆战队空地作战中心29棕榈村34°14'17.53"N116°3'38.77"W 23加州埃尔森特罗海军飞机场 32°49'12.30"N115°39'56.00"W 24加州北岛海军航空站 32°42'8.37"N117°12'40.26"W 25加州洛马角海军基地 32°41'14.88"N117°14'12.48"W 26加州穆古海军航空站 34°6'58.73"N119°6'48.22"W 27加州洛斯亚拉美图士陆军航空站

2014美军军事态势评估

2014美军军事态势评估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李健 2014新年伊始,美日“利刃”联合军事演习拉开了美军本年度军事行动的大幕。为应对并适应包括混合威胁、全球趋势以及未来不确定因素等在内的未来作战环境,美军在2014年度中,积极调整国防战略,完善联合作战概念,优化兵力结构,加紧全球部署与前沿存在,上至战略层面,下至战术层面,其动作密度之高,令人惊叹,整个军事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层面上着眼全球态势再平衡 在《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事项》框架下,2014年3月4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保卫美国本土、塑造全球安全、力量投送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三大目标。为应对当前的复杂和动荡的战略环境,美国情报总监办公室于2014年9月17日发布了《2014年国家情报战略》,在全球战略环境再评估的基础上,增强了对中、俄等军事大国的现实安全威胁的评估。在2014年度,美军聚焦对手,积极推行所谓的再平衡战略思想: 一是在亚太地区,以联合演习、协助训练、武备现代化为主要手段,不断强化在该地区的防务关系、前沿存在,特别是美军正加紧建造的全球力量投送能力,谋求“对消”正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威胁”。美国国防部部长哈格尔于2014年9月3日,在“国防创新日”上的主旨发言中所倡导的“对消战略”,或将开启美国国防部的重大方向性改变,对亚太地区带来战略性影响。 二是在中东地区,继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不惜重金帮助训练安全部队,培训亲美武装,打压异己力量,为达到其战略目标,甚至纵容宗教仇恨,制造混乱,以弥补其撤军后形成的力量真空。 三是在东欧地区,积极介入乌克兰危机。9月初,以驻守意大利的第173空降步兵旅战斗队200名士兵为代表的美国地面部队首次登陆乌克兰,在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同时,借以实现在黑海地区的前沿存在。 四是在非洲地区,美军借助反恐问题与灾难救助,以期实现在非洲长期存在。9月1日深夜对宗教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营地发动的空袭已表明,美军在非洲大陆的军事存在正逐步成为现实,“对消”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将成为美国非洲战略的新常态。 五是在一个和平、稳定、没有冲突的地区——北极,美军也没有忘记“再平衡”。2013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明确指出“随时准备应对多种挑战和突发事件,尽可能与其他国家联合行动,并在必要时独立行动”,以期借北极航路快速机动部署至亚太地区,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二、战役层面上聚焦全球集成作战 十年反恐战争的结束,美军在军事战略重心已由非常规作战向常规战争倾斜,对国家间高端战争的重视明显上升。为打造《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所明确的未来联合部队,发挥网络空间作战、太空作战、特种作战、全球精确打击以及全球ISR能力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推进联合作战跨域、跨级、跨区、跨机构集成,美军作战形态从“网络中心战”到“数据中心战”再到“知识中心战”演变,指挥模式从“任务式指挥”到“指挥控制”再到“任务式指挥”交替跃升,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运用从“联合作战”到“集成联合作战”再到“全球集成作战”不断发展。 在作战概念方面,在“联合作战介入”的顶层概念之下,形成了由海空军所倡导的“空海一体战概念”和海军陆战队与陆军所倡导的“联合进入作战概念”构成的集成作战概念,这体现了美国一贯强调的运用国家力量的所有方面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原则。 随着3月13日通用动力公司下属国家钢铁造船厂向美国海军交付第二艘“机动登陆平台”

美国眼中的十大军事强国

美国眼中的十大军事强国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日借助著名的“全球火力指数”(GFP)排行榜,公布了一份名为《世界最强大的35支军队排行榜》的报告,尝试比较大国军事力量,判断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军队。GFP排行榜是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其数据库主要收集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该指数今年4月刚刚推出最新的世界军队实力排行榜,包含了106个国家军队的信息。 根据《商业内幕》的数据,排名世界前十的军事大国依次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韩国和日本。具体情况如下: 1、美国 虽然近年来美国陷入困难境地,两场昂贵的战争和复杂的新项目,以及削减军事预算导致五角大楼遇到无数困难,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仍在GFP排行榜上高居首位,评分0.2208。

美国总人口3亿1666万人,适宜服役的人力资源总数为1亿4220万人。必要时可以征召1.2亿名17至45岁的人入伍。每年能补充的潜在新兵数量为420万人。目前美军现役人数143万人,预备役85万人。 美国陆军各类各型技术装备数量最多,总共8325辆坦克、25782辆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1934门自行火炮、1791门牵引火炮和1330门多管火箭炮。 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器总数为13683架,包括2271架歼击机、2601架攻击机、5222架军用运输飞机、2745架教练机,以及6012架多用途直升机和914架攻击直升机。 海军和其他机构目前使用470多艘军舰、潜艇、快艇和辅助船只,包括10艘航母、15艘护卫舰、62艘驱逐舰、72艘潜艇、13艘岸防舰和13艘扫雷舰。 尽管出现了最新型武器装备,美军仍然需要石油和石油产品。美国石油工业目前日产原油850万桶,每天消费1900万桶。美国石油储备206亿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