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课素材:选择

心理健康课素材:选择

心理健康课素材:选择
心理健康课素材:选择

情景1.假如你是一个电车司机,正在开着电车以70脉的速度形式看到路的末端有五个修路工人,不巧的是刹车坏了,这样走下去那五个工人难逃死亡的命运。正当你绝望时,看到右侧有一条辅路,只有一个工人在施工。方向盘是完好的,你该如何选择?是选择保持原路撞死5人?还是拐到辅路舍弃一个人保全5个人。

情景2.这回你不再是电车司机,而是一个旁观者,正站在桥上俯瞰电车飞驰而来,桥的另一边不远处五个工人在施工,但电车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你知道这样下去一定会多了五个逝去的灵魂。不过你又发现桥边靠着一个超级大胖子,如果把他推下去,他的体积足以让电车停下来,但他本人必死无疑。你是选择推下胖子保护五个工人?还是眼看着五个工人被撞死?

情景3.这回你是一名医生,同时来了6个病人,他们统统经历了一场电车事故。其中有五个人伤势中等,剩下一个人伤势很重。你只有一天时间,可以抢救重伤者,但是五个中伤者就活不成,或是舍弃重伤者救治5个中伤者。如何选择?

选择困难症,怎样破?

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

选择僵局

”——

两个选择

A

B

,哪个都有可取的地方,哪个又都有不可取的地方!

我们往往在两个选择之间苦苦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选择。如何打破这种

选择僵局

我该考研还是工作?

我该生孩子还是升职?

我的梦想是环球旅行,但我的工作朝九晚五,怎么办?………

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

选择僵局

——

两个选择

A

B

,哪个都有可取之处,哪个又都有不可取的地

方!我们往往在两个选择之间苦苦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选择。如何打破这种

选择僵局

?如何在两难

的抉择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对于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学校多年的教育并没有教会我们独立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只是

一味的告诉我们去寻找标准答案。好一些的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差一些的可能会去向父母、老师、朋友寻

求答案。长年的考试压力使大多数人形成了

关于问题的三种思维模式

——

1

、所有的问题都是选择题或者判断题

,不是

A

就是

B

,即使是问答题,也是有标准答案的,这就使很多

人坚信人生中的问题也存在标准答案;

2

、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

,否则成绩作废,这也就意味着关于人生的许多问题都应该尽早的解决,

并且尽量在

规定时间

内解决。

3

、见题答题

,从不思考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从而导致很多人在遇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也总是见题答题,试图找到正确答案。

以我自己为例,最近我读了许多书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其实隐含了两个思维模式

——

1

、去看大量的书,

看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希望能从别人的经验和思想里得到一个标准答案;

2

、希望尽快找到生命

的意义,越快越好,最好是在这个月,否则我怎么选择工作呢?

事实上,这些全是既往的选择模式在作祟,今天,当我重新梳理自己关于这次选择的一些收获,我忽然发

现了一个关于打破思维僵局的好办法

——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你希望选择

A

还是

B

?(传统的僵局是:

A

B

完全不相融,比如:高薪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朝九晚五的生活和环游世界,等等)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打破这个思维僵局。

第一问:我为什么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究竟自己困在了更深层的哪些问题。

例一,

为什么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我既想有丰厚的收入,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

和家人在一起。为什么

既想有丰厚的收入,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因为高薪意味着我

要用很多时间在工作上,这样就无法陪伴家人。

例二,

为什么我要去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因为我习惯了别人告诉我一个方向然后去努力,不习惯于没

有目标就做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事情究竟困住哪些信念上,比如:

高薪意味着很长的工作时间,与陪伴家

人冲突,或者我需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第二问:为什么一定只有

A

B

?(为什么一定要在

A

B

之间做出选择?)或者,为什么一定要

……

30

岁之前生孩子

/

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个问题用来帮助我们跳开

A

B

的选择,不被两个非此即彼的圈套套住,反思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

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拓宽选择的可能性。

例一,

为什么一定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为什么这两者一定不能兼顾?是谁说高薪一定要

花很长的工作时间?什么是高薪?多高算高?一个月赚

5

万要工作

28

天,如果一个月赚

2

万却只用工作

20

天算不算高薪?为什么一定要去赚那么多钱?生活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

例二,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生命的意义?谁说生命必须有意义?为什么我必须知道自己的天命?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其实并不只有两个选择,在看似非此即彼的选项之外,还隐藏有很多可能

性,而我们只是被这个题目本身所限制,忽略了题目外的广阔天地。

第三问:为什么必须现在做出选择?这个问题是给我这个年龄的人出的吗?我现在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

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一问是对于时间限制的提问,帮我们看清究竟这个问题需不需要如此急迫的回答和解决。事实上,很多

人生的重要问题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的,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时间带给我们解决的智慧;

当然,有时候我们从中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紧迫性,明确在现阶段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从而促使自己做出决

断。

例一、

为什么必须现在就要在高薪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为什么不可以等两年再做决定?因为现在孩子

小,需要父母陪在身边与他一起度过生命最初的阶段。

——

确实需要做出决断

例二、

为什么现在就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因为我被狗血的成功学毒害了大脑,认为人只有在找到了生命

的意义之后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因为我认为别人在年轻时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也想尽快找到生命

的意义。

——

纯属扯淡

第四问:我这么选择真的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吗?

当我们即将要做出选择时,这是最后一问,也是最关键的一问。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

来也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己的真实意愿自己肯定是清楚的,但为什么人们(比如我)却总是做出违背自己

内心的选择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被一些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信念所束缚。

例一、

我明明希望陪伴家人的时间多一些,却又觉得自己作为家庭重要经济支柱,应该拼命工作赚钱,

结果弄得工作很痛苦,又无法和家人好好相处。

例二、

我明明不喜欢服装行业,却又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美好、有创意的工作,如果选择了服装行业,

那么可能将要痛苦很久很久。

总结起来,打破选择僵局的关键就在于先打破自己思维的固定模式,拆掉自己在大脑中给自己树起的墙,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一些难于解答的问题,最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审视问题本身,看看是否被问题本身所局

限。一旦我们跳开原有的信念,不再见题答题,而是见题审题,往往会发现原来问题本身才是最大的问题。

2 什么是选择困难症

当你需要对一件事做出选择的时候,你是否会异常地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迟迟做不出最后的决定?更有甚者,当面临着选择时,会感到痛苦煎熬、惊慌失

措,甚至汗流浃背、产生极端的恐惧感。刘奋指出,这种症状往往被称为“选择困难症”,也称作“选择恐惧症”。

这个病名可能有点奇怪,但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哪些原因会导致选择困难症?刘奋介绍了以下一些常见原因。

1、非正常地追求完美主义

典型表现:苛求自己的选择必须是最理想的一个,从而导致无法选择。

凡是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往往都是极度追求完美的人,而且是极度苛刻的人他们要求自己必须做一个单选,而且这唯一的选择必须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的选项。可以说,这些病人也属于强迫症人群,或者是有强迫性人格。他们往往追求完美,并赋予选项太多的意义,最后导致无法选择。

2、害怕承担责任

典型表现:总觉得现有的选择没有放弃的那些好。

有些人在面对一些所谓的重大选择之时,觉得选择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人生道路,因而陷入无限的焦虑,惧怕选择后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觉得如果选得不好,人生就可能“毁了”。当选择不得不作出之后,又总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所选的选项怎么都没有原来放弃的那个选项好。所以,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就更加谨慎小心、反复考虑,因此决定总也做不出来。

不过,有些人即便是在一些小事上,也害怕承担选择的责任。比如只要事情还关乎到其他人,就总是难以做出决定,一旦别人做出决定,怕自己的决定对方不喜欢,自己就要承担责任。

3、心智不健全

典型表现:在父母包办环境下长大后无法独立选择。

很多从小在蜜罐中长大的年轻人从来没为自己做过主,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父母包办了,当遇到重大的人生抉择时,自然也无法作出自己的选择。刘奋认为,这也是当今很多“选择求助”式的网络论坛火爆的原因。在这些论坛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网友求解,比如要不要跳槽、该不该接一个项目,甚至包括面试穿什么、简历怎么装订,都有人在等待着网友的指点。而“哪种意见占大多数,就按哪种去做”,成为多数等待者的想法。甚至有人说,学生阶段万事有父母做主、老师指导,工作后得自己拿主意了,就总是患得患失,到了论坛,顿时觉得“终于找到了组织”,可以将选择权交给广大网友。刘奋认为,这说明这类人并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因而无法获得心理平衡。

“精神医学认为,选择困难症其实是对自我不满的表现,患者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出来,变相地折磨自己,并逃避面对事实。完美主义也好,心智不健全也罢,其实都是对自我不满的变相反映。”刘奋说。

相信每一次选择都是“最佳选择”

刘奋指出,要治疗选择困难症,仍得通过不断地作出“选择”才行。

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是你最看重的。咨询师往往会给出一道选择题:健康、金钱、爱情、事业、友情、亲情,这六方面与人生息息相关,思考它们对你的意义,如果不得不先后放弃其中的5样,你会依次放弃什么、保留什么?经过认真思考,被最后留下来的那一个,就是你最珍贵的,就让它来决定你的选择和取舍。如果你的选择能够围绕着它进行,遗憾就会少很多。

其次,审视自己,做好人生规划。这需要你先回答一些问题:你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类似的不满在成长经历中出现过多少次?想做哪些改变?为什么要改变?想做的改变是不是和价值观一致?要做这些改变,有什么优势可以利用?经过对自己的审视,拟出的人生规划可以成为人生指南,这样,面临选择时会相对容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所谓“完全正确的选择”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永远认为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或者说,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要相信,不管你选择了什么,那都是在当时你能做的“最佳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目录 一、心灵之约——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2 二、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常见心理问题/3 三、心灵之约——人际交往篇/6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6 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7 3、善用交际技巧/ 8 四、心灵之约——学习心理篇/ 10 1、如何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0 2、考研必备的六种素质/ 11 五、心灵之约——情绪情感篇/ 12 1、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控制/12 2、掌握快乐的钥匙/ 13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4 4、感情挫折调试技巧/15 六、心灵之约——实用篇/ 16 1、对心理咨询的几大误区/ 16 2、哪些人应该心理咨询?/ 17 3、保持快乐的秘诀/18 4、实用心理学10条/19 5、改变一生的五句话/20

心灵之约—— 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烦恼,给心灵一片蓝天 当你遇到重大的选择,犹豫不定时;当你无法自行调节,学习压力时;当你孤独无人理解,伤心时;当你人际关系处理有疑难时;当你在经历考试失败、失恋,心灵创伤时;当你在经受挫折精神,一蹶不振时;当你对自己不了解,对未来困惑时;当你遇到突发事情、超出心理承受力时;当你及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时;当你长期处于心情压抑,无法缓解时,你有以下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明德楼206室 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我们相信: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就拥有了美好 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心灵之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课程知识点 -.

2016-2017-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梳理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自我探索板块 3、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 4、自我认识中典型的心理效应 5、艾森克发展阶段理论 三、人际关系板块 6、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阶段 7、TA的自我状态理论 8、建立界限的步骤 9、处理冲突的几种模式及步骤 四、恋爱与性板块 10、爱情三角理论 11、依恋理论 12、处理有关性的问题的四个原则 五、情绪管理板块 13、情绪的功能

14、情绪ABC理论及其应用 六、生命教育板块 15、心理危机的种类 16、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 17、当身边的同学出现疑似危机时,我们能做什么附:知识点具体内容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具有顽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保证。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保证。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自我探索板块 3、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个体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自我意识具体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的意识(生理自我;对自身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意识(心理自我;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意识(社会自我。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 ①重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也就 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在这些不同的评价中,我们最在意的是“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重要他人通常指父母、老师和同伴。 ②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将自我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个体了解、评价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常常通过与人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和态度,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价值。自我的价值感也常常是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获得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 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父母的呵护,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这是十分重要的外部环境。然而仅有外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方能使修身养性与时俱进。谈心话题的着眼点也正在于此。心理健康了,身体棒了,学习就会更得诀窍,事业就会更有成就,社会也就会更加美好和谐。 中学生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吧!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诸如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中学生在身心发育中注意心理健康努力修身养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五个高峰并呈现出五个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探讨高峰和超常行为高峰,并由此产生奇、胜、变、动、疑五个行为特点,也因此产生心理矛盾,渴望别人理解、渴望对传统认识的批判、渴望自我意识的独立、渴望丰富的社会需要。若是在这些方面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或者心理危机和心理疾患。因此,注意心理健康,做到心理平衡,使之有一个比较符合时代潮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其次,从中学生成长的现实情况来看,注意心理健康也是很必要的。 中国心理协会2003年对全国22个省市的青少年调查表明:我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3%是一个什么数字概念呢?我国青少年有3.6亿,也就是说在3.6亿青少年中有四千七百人有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而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障碍患病率又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到百分之三十二。这一事实提醒中学生朋友,注意心理健康决不能等闲视之。 二、中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习惯,一般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或环境而逐渐适应,这就是习成自然。比如南方人初迁北方,还不习惯那里的气候,住久了,也就习惯了。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我们通常说的好习惯好风尚、不良习惯、不良风尚,就是属于这个范畴。 习惯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都是很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名言极富哲理,长期的习惯会养成一定的性格,这就是习与性成。养成了一定的性格,就会影响自己的做人准则和命运。习惯能决定命运,习惯也确实太重要了。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认识其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首要是着力打造学做人的好习惯,要做到讲礼貌、讲诚信、守公德、遵法纪。做人的好习惯养成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会相得益彰。学习做人,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情入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

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 张志刚 大量事实表明,心理会严重影响人健康甚至是皮肤 面对悲情事件,女性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比男性复杂,但身体受到的伤害比男性少。 压力与感冒病毒关系研究:压力越大越容易感冒J.A.Hadfield:我们所感到的大多疲劳是心理疲劳 岛上人没有穿鞋子:买鞋的销售人员,一人认为都不穿不会卖掉;另一人认为可买很多 心理位移,人类容易心理位移向下 You should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and never brood about anything more than 20 minutes.

用健康的念头覆盖不良想法: 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 Meichenbaum 的“应激接种法” 面临工作、学习、生活压力,人自然会有应激反应,要积极、简短的自我对话 一个人的想法——〉情绪——〉生理状态——〉生命效能 例子:农民抓老鼠不杀而是缝豆子老师在地中海游泳后遇到的尴尬事

21世纪新心理学:幸福心理学 1、用新的感受娱悦自己 2、多与他人交往 Front hold and back hold 男女握手习惯 3、投身于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4、做事有计划 5、不要担忧 6、调整期望:哭丧着脸期望过高,制造surprise 人认识自我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研究发现,有三种比较,各有不同:1、假如想比较准确的了解自己,找同类比;2、向上比,激励自己upward social comparison;3、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信心,朝下比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7、积极乐观地看着眼前 8、聚焦当下 选择健康聚焦趋向:明天棘手事情且无法预先准备积极smiling muscle/Frowning muscle(做功课对题率),一个好的老师在教知识前会先教心情。 9、培养健康性格 10、多微笑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1汇总

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所以,健康的人生应从心开始。 健康,不仅指躯体、生理的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的健康,再加上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从某种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足以证明这一点。 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而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通行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任务重,人际复杂,信息过滥,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广义地说,心理问题人人都有。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爱的小环境中成长,大多物质供养过剩而精神供养不足,有的甚至严重失衡。学生面临父母的高期望值,学习、升学的压力,人际沟通不畅,心理压抑得不到有效的宣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变故,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心理保健原则,以供大家生活之余进行自我调节: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应把奋斗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以避免挫折感; 2、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以避免失望感; 3、排除愤懑情绪,以避免失态和后悔; 4、必要的妥协屈服,以避免小题大做;

5、离开刺激源,以避免刺激加剧; 6、找朋友倾诉烦恼,以避免心理压抑; 7、为他人做点事,以避免孤独情景; 8、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以避免过度精神压力; 9、不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 10、扩大人际关系,以避免孤陋寡闻; 11、以避免过度自我娱乐,以避免烦恼郁积。 心理咨询系列知识之—— 心理咨询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却是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的。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一年就被心理学界定为科学心理学的开始。心理学终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咨询心理学作为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隶属于临床心理学。我国心理咨询业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但发展曲折,到七十年代几乎销声匿迹。但社会的需求是无法阻挡,到八十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问题又一次被重视起来,并且迅速发展。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心理适应能力的考核,也广泛地应用于征兵、招工以及各种特殊人员的选拔中。心理素质已经作为选拔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心理咨询也逐渐走向职业化,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存在国别的差别,城乡的差别,沿海与内地的差别。因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也仍存在很大的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在这里略作澄清。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石灰沟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

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

心理健康与人生【可编辑版】

心理健康与人生 心理健康与人生 通过丽丽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一些看似生理问题的,事实上隐藏着心理问题,只有重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逐渐辩析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并能够初步确定哪些问题是属于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范畴;哪些问题是属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范畴;并能认识到当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自我调整并寻求帮助。通过后面的判断题进一步澄清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区别与关联。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2、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区别。 3、使学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4、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与寻求帮助。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具准备:一些裁好的小纸条 四、实施方法:个案举例、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什么是健康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健康,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健康呢?引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请大家阅读下面的生活链接。 2、阅读苦恼的丽丽 苦恼的丽丽

丽丽是一所中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见到她的人都夸她是一个文静漂亮的姑娘,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不做声的小姑娘最近陷入了一场烦恼。这学期学校开展打字技能比赛,班主任老师让丽丽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里的总决赛,老师还向她反复强调这是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希望丽丽能赛出好成绩,为班级争光。丽丽接到任务以后就勤练打字,可是一向在同学中属于打字速度极快的她却发现自己总是出错,越着急越出错,打字速度越练越慢了。而且一坐在电脑前就出现头昏眼花的感觉,吃饭也觉得没以前有胃口了,心里总是很着急,想着:我这个样子怎么办呢,比赛那天肯定不行了。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丽丽的情况也越来越糟了。妈妈也发现了丽丽的变化,很为丽丽的身体情况担心,妈妈找到了班主任老师,对老师说:老师,我们丽丽最近身体不好,能不能不要让她参加打字比赛了。班主任老师却说:丽丽的身体没有毛病,她是过于焦虑了,应该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咨询一下。 提问: 1、你认为丽丽的妈妈和班主任谁说得对?为什么? 2、丽丽的问题是妈妈认为身体生病了需要休息,还是班主任认为的属于心理问题,为什么? 参考答案:丽丽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虽然丽丽一坐到电脑前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的现象,而且胃口也越来越差,但这些症状都是在班主任要求她参加学校的打字比赛,害怕不能出成绩而紧张之后出现的,尤其是头昏眼花的症状更是只有坐在电脑前练打字才出现。因此,丽丽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2)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3)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4)服务形式的教育性。 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十条措施 1、以美好的情怀陶冶学生; 2、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 3、以“换位”的方式理解学生; 4、以进取的意识鼓励学生; 5、以尊重隐私的态度引导学生; 6、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 7、不以学生之短轻慢学生; 8、不以嘲讽口吻讽刺学生; 9、不以一时之怒斥责学生; 10、不以体罚形式整洁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 (2)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 (3)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4)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 (2)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 (3)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能正确处理与

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标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怎样培养健康的心理? 1.不断增进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好、开朗乐观的人。 2.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绪消极、易激动、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压抑、愤怒和悲观失望的人,常易发生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因此,应当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做到合理宣泄。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人有交际的需要。与同事、朋友正常友好交往,

能使人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和安慰感。个人苦闷的宣泄,使人心胸宽敞、心情愉快。 4.注意维护大脑健康。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避免过度用脑,特别要避免持续紧张的工作。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5.养成“凡事要思考,事后不后悔”的习惯。处理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事先周密思考,才不致产生事后后悔的心理矛盾。 6.善于消除自己不良的情绪。不要使焦虑、忧愁、敌意及挫折感长期存在。 7.善于纠正自己非理性的观念。 8.不断调节自己的欲望,使其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9.善于独处。必要时能独自一人而不感到寂寞和自怜。 10.养成自我称赞、鼓励的习惯。在一个群体中,若得不到他人的称赞与鼓励,要会自我肯定、自我激励,才能使心理保持平衡。 什么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与沟通技术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帮助关系可以使求询者心理健康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 1.帮助求询者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 2.通常的咨询不仅可以消除某些病症,而且也可以促进人格的重建和发展; 3.不仅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寻求咨询,就是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阻力的正常人,也同样可以寻求咨询并从中获益。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话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 讲话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话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或工作负担重,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脾气暴燥,常常无端发火,因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悲观失望;有的人自卑,心理脆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承受不起挫折或失败;有的人自负,目空一切,惟我独尊,对人苛刻,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逆反心理强,与老师、同学、父母对立情绪严重。 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存在差学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再漫

长的路总有尽头,再绝望的事总有希望,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为。 其次,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人鲜花,留己芬香,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真诚地微笑充满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礼貌和对别人尊重。 同学们,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快乐幸福的人生!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话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说到健康,大家想到的就是身体健康,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教学文稿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以下是小编整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服务形式的教育性。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

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正确处理与学生、领导、家长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能够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

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材料(最终定稿)

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民勤县重兴中学范登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和这么多领导、老师相聚,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并有此发言的机会,我倍感荣幸。非常感谢领导能为我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知道,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情况熟悉,因而班主任容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能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是学生最佳的“心理医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平等观念,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所教的学生存在各方面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但绝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从教育实践来看,个别班主任对学业成绩不一样或家庭背景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不平等的态度,这种行为,一方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实际上,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教育中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他们。 【案例1】小峰是一个喜欢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学生,无心向学、成绩差。但是,该学生性格开朗、重感情、遇事果敢,针对这些情况,我满腔热情地关心他、开民他,让他体会到老师的善意和温暖,以免产生感情对立,同时我与体育老师商量,特意安排他当体育委员,在平时的班队会上我也及时表扬他的优点,让他感到与班里同学是一样的,此后,他渐渐地变得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一点一点地进步。 因此,我觉得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如果班主任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明明知道而没有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那么思想教育工作必然失败。 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矫治学生的心病 青少年时期,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但生理的发展往往快于心理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概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 人的健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作为一个生活常识,被大多数人重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隐形条件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人们所理解的身体健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不生病,但很多人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却很空泛。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心理,即心里所想的东西,它反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是积极向上、生活乐观,总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容易相处,进而人缘好,朋友多,困难时有贵人相助,不顺时有好友相伴,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顺风顺水,即使有波折,他也能很好处理,继而东山再起。而心理不太健康的人会心情偏执,易暴易怒,很难相处,进而人缘不好,朋友少,心情不顺畅时无人倾诉和排解,面对困难时总是孤军奋战,无人共享欢乐和悲伤,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坎坎坷坷,偶尔燃起生活的希望也会被自己很快浇灭,进而恶性循环,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上面的情况,这就给我们大学生一个警示了,要想在大学四年生活中学到与社会接轨的能力,第一点就是要摆正心态,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举止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当马加爵、药家鑫这类惨案发生时才会掀起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避免这类惨案的发生,我们大学生该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思考。以我之见,当务之急是要保持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 作为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适应环境。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枯燥而繁忙的,但仍然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仍然在父母的庇佑下,陡然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入学之前尽可能的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就不会措施不及而心情抑郁了。正式入学后,才会涉及到真正的人际交往。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一个环境,到了大学后,一切从零开始,身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我们需要抛弃以往的印象,重新树立一个自己,这就是考验人的地方。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崔丽娟(同名13530)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崔丽娟 标签:教育分类:学习课件记录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等,编著出版了《当你十四岁出萌时》,《心理学是什么》《老年人心理与保健》等近20本心理学著作。 目前崔丽娟副教授在上海科学讲坛中作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演讲。她在演讲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前言:变革性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特征 我们是处在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社会一个最大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当然,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性对于我们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不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强迫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我们自愿的。但是不管这种社会变革是我们原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或者说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来说,生活中的变革是永远存在的而且还在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过我们人口膨胀的速度,在加速的发展着从而使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我们越来越难以对付它,应对它。 大家都知道,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说25年一代人,但是几年前大家就知道,我们就知道多少年一代人啊?学者通过测算说,现在是3年一代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跟我们的孩子们亲子沟通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我和我们的儿女们想看我们隔了多少代呢,所以现在亲子沟通也是我们代沟的问题,是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那几届大学生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手,就已经非常高兴的了,天下的工作任他找,那叫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乌鲁木齐市89中陈佳琳 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使心育与德育更好地结合?一直是我在探讨的问题,为了从更深层面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心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使工作更有实效,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好每周的班会。 利用每周的班会,了解最近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发展动向,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与任课密切联系与配合。 请他们协助教育的个别对象,在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后,再对学生进行帮扶教育工作,进行个别谈话和辅导,做好引导和矫治工作。 三、关注学生的思想尤其心理动态。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比较突出的心理动态,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设计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以促进班上每位同学的发展。 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和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情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纳入相关信息入实例进行预防性教育与引导;召开针对性较强的相关的主题班

会,促进班级乃至班上每位同学的发展。 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调适工作。 班主任平时工作承受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平时除了要备课上好课外,更多的时间要耗在班级管理上,忙于班级事务,忙于应付许多突发事件,还要应对来自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各种压力。所以要及时排除工作不必要的干扰,尽自己的能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开好家长会。 给家长准备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做相关讲座,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工作,更好地做好家校共建工作,让孩子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七、尝试后进生转化的新方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积极与老教师一起探索学困生转化的新方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慢慢内化的教育,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平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引导工作。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与其他方面教育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而家长这一重要资源绝对不能丢失。 以上是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只希望我校的心育和德育工作越做越好,学生更健康快乐成长。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oc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地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事实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教育,由于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不易把握,有时正面教育很难凑效。我们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又必须通过转换角度,从侧面教育引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正面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在作业和职业方面的“期望值”不能脱离子女的实际而好高鹬远。每个孩子因智力因素、情趣爱好,性格意志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如果孩子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应过多责怪,更不能冷嘲热讽,惩罚打骂。如逼得太紧,强其所难,就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上海、大连曾发生过孩子因读书成绩不佳而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悲剧。诚然,家长“望子成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龙”的内涵并不专指读大学、考研究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建立这样的“职业观”,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读书,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并不是,也绝对不是说,对子女就不加管教,或放任自流了。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访、书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了解学生,适度要求,因人施教。

其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在教师中大力提倡同学生交朋友,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使他们无所顾忌地向你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向你倾吐心中的迷惑和不快,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正确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心理疏导和教育。 其三,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五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2、客观性原则: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的人,因而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由于教育客体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话稿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 话稿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国旗下讲话稿【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珍爱自己》。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 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 健康。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或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日益 加快,人际关系复杂,越来越多的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 健康受到极大地威胁。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脾气暴躁,常常无 端发火,因琐碎小事甚至与人争吵;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整天无所事事,迷恋上网,厌学情绪严重;有的人自卑,心理 脆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的人目空一切,惟我独尊,对人苛刻,认为别人都不如他,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 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心理是否健康, 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 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是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存在差学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 其次,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道德修养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现代医学、心理学证明了:道德高尚多做好事,经常满腔热忱地帮 助人,扶助人,爱护人,援救人,人们会投桃报李,给以热情地 回报。 第三,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在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护和谐和增进 心理健康,一方面要争先进,创一流;另一方面要不斤斤计较功名 得失,有了这样的名利观,我们就不会因自己暂时不如别人而自卑。 第四、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 学习能使人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懂得人生的真谛,使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人始终斗志昂扬,乐观 向上。 第五,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 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 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 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 痛苦,痛苦会减半。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