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界面现象题目答案解析参备考资料

界面现象题目答案解析参备考资料

界面现象题目答案解析参备考资料
界面现象题目答案解析参备考资料

界面现象习题集

1、为什么自由液滴必成球形?

答:纯液体表面上的分子比内部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而能量降级为一自发过程,所以它必然导致表面面积为最小状态。

2、为什么有云未必有雨?如何使云变成雨

答:空气的上升运动,造成气温下降,形成过饱和水气;加上吸湿性较强的凝结核的作用,水气凝结成云,来自云中的云滴,冰晶体积太小,不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从而悬浮在空中。当云继续上升冷却,或者云外不断有水气输入云中,使云滴不断地增大,以致於上升气流再也顶不住时候,才能从云中降落下来,形成雨。

3、分子间力与什么有关,其与表面张力的关系何在?

答:分子间力与温度、电荷分布、偶极矩、分子相对质量、外加电场有关 表面张力实质为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自由焓 1)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需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

在液体表面,表面分子的两侧受力不等。气相分子对它的引力远远小于液相。必然受到向下的拉力。所以,要将液体内部的分子拉至表面,必须克服分子间力对其做功。 该功主要用来增加其表面能。即: Γ为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做的功。 对纯液体而言,热力学诸函数关系为:

dA

w d Γ=-'n

V S n P S n T V n T P A U A H A F A G dA

pdV Tds dV dA Vdp Tds dH dA sdT pdV dF dA sdT Vdp dG ,,,,,,,,?

?? ????=??? ????=??? ????=??? ????=ΓΓ+-=Γ++=Γ+--=Γ+-=

通常以等温等压和定组成条件下,每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自由焓的变化,即比表面自由焓。比表面自由焓即为表面张力。

2)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引力大小的度量指标之一,凡是影响分子间力的因素必将影响表面张力。

4、20℃时汞的表面张力Γ=4.85×10-1N/m,求在此温度及101.325kPa的压力下,将半径r1=1.0mm的汞滴分散成r2=10-5mm的微小汞滴至少需要消耗多少的功?

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A=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w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Γ=4.85×10-1N/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w=6.091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J

5、分子间力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你有哪些体会?

答:我们对于分子间力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看到了各物质之间的异同而提出了分子间力这样一个概念来解释。随着解释的不断深入,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而对其进行更多的修正。这样才深化出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的观点,并研究出其计算过程。而分子间力这一概念及其研究也仅是对一个复杂过程进行的简化。

从这一认识过程中,体会出:1.在面对一个复杂过程时,我们要想办法令其进行简化,

这样才能对其进行研究,并找出隐藏在其中的原理;2.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研究并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而是逐渐深入,其中不乏遇到挫折和困难。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3.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不可忽略其中的特例;4.不用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会有所不同,故在研究一个过程时,要集思广益,这样才能尽善尽美。

6、水蒸气迅速冷却至25℃时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已知25℃时水的表面张力Γ=71.97 N/m ,过饱和蒸汽压为水的平衡蒸汽压4倍时,试计算: (1)在此过饱和情况下,开始形成水滴的半径。 (2)此种水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答:(1)

查相关表知:25℃下,水的平衡蒸汽压为3290.5Pa ,即过饱和蒸汽压为:4*3290.5=13162Pa

由上两式算的:r=2*71.97/13162=10.94(mm) (2)知水的密度为 :1g/m^3

水滴的体积:3*3.14*(10.94*10^(-3))^3/4=3.08*10^(-6) 水的mol 质量:1.71*10(-7)

个数:1.71*10^(-7)*6.02*10^23=1.03*10^17(个)

7、有一浓度为50%摩尔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溶液的表面积为Am2,取表面层进行分析,其中含有10mol 的水和30mol 的乙醇,试计算此时的乙醇表面过剩。 答:乙醇表面过剩量 ni σ=30 mol

gh

r

Pa ρ=Γ=2

单位乙醇表面过剩量Γi=30/A mol/m2

8、当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界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一定值,即dΓ/dlnc=0。因为吸附量与dΓ/dlnc成比例,此时若用Gibbs式求得溶液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必然为0,此时的结论正确与否?

答:不对,因为gibbs等温方程不可用于界胶束浓度之后,原因是临界胶束浓度后,吸附量不变且达到最大。

9、19℃时,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Γ=Γ0-aln(1+bc)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和b皆为常数。

答:(1)试求该溶液中丁酸的表面过剩量M和浓度c的关系。

(2)若已知a=13.1mN/m,b=19.62L/mol,试计算c=0.2mol/L时的M为若干?

(3)当丁酸的浓度足够大,达到bc≥1时,表面过剩量M∞为若干?设此时表面上丁酸成单分子层吸附,试计算在液面上每个丁酸分子所占面积。

(1)dΓ/dc=-ab/(1+bc), M=-c/RT?dΓ/dc=abc/RT(1+bc)

(2)M=13.1×19.62×0.2/[8.3145×(273.15+19)×(1+19.62×0.2)]=4.30×10-3 mol/ m2

(3)M≈a/RT=13.1/8.3145×(273.15+19)=5.39×10-3 mol/ m2

A=1/(5.39×10-3×6.022×1023)=3.08×10-22m2

10、已知20℃时,水表面张力为72.75mN/m,汞-水的界面张力为375 mN/m,试计算水在汞表面的铺展系数S2/1,并判断其铺展情况。

答:Γ2=72.75mN/m Γ1=476mN/m Γ12=375 mN/m

=476-(72.75+375)=28.25 mN/m>0

故水能在汞面铺展。

11、不溶性的化合物X在水面上铺展,在低浓度下形成符合ΠA=nRT的单分子膜,如果把10-7g的X加到0.02m2的水面上,在25℃下表面张力下降0.20 mN/m,试求X的分子量。

答:πA=nRT

πA=mRT/M

mRT 10-7*8.314*(25+273)

M=———=——————————≈62(g/mol)

πA 0.2*10-3*0.02

12、回答与思考:

(1)液液界面自由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分子间色散力偶极力金属键力

(2)如何理解只有S2/1﹥0液体2才能在液体1上铺展,此条件是否必要和充分?

如图,Г1使液滴铺展,Г2和Г12使液滴收缩,当S2/1﹥0时,表明使液滴铺展的力大于使液滴收缩的力,液滴才能铺展。此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是必要条件。因为对于微溶

于水的液体应考虑溶解后的溶液的表面及界面张力, >0时才表明能铺展,不然会收缩,所以仅有S2/1﹥0不能得出能铺展。而能铺展就表明一定有S2/1﹥0。

13、把细长不渗水的两张白纸互相靠近平行地浮在水面上,在纸间的水面上,用玻璃棒轻轻地滴一滴肥皂液,两张纸迅速向相反方向移动,用表面压的概念解释这个现象。(第三章内容)

答:将细长不渗水的两张纸片平行靠近浮在水面上,在纸片缝隙间滴一滴肥皂液。纸片迅速被推开。显然展开的皂膜对纸片产生一推动力。

设纸片边长为l ,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力为π当纸片迁移dz 距离时,作的功为: 肥皂液在水面铺展促使其自由焓降低为:

设所降低的自由焓全部用于

做功,则有: 故而导出:

这就是说:单位表面自由焓的降低等于膜作用于单位长度障碍物上的压力,即表面压。

14、已知在0℃时,活性炭吸附CHCL3的饱和吸附量为93.8L/kg 。若CHCL3的分压力为1.34×104Pa ,其平衡吸附量为85.2L/kg ,求: (1)Langmuir 公式中的K 值。

(2)CHCL3的分压力为6.67×103Pa 时,平衡吸附量是多少?(物理化学十五章内容) 答:(1)因为有P/Γ=1/(Γ∞*K)+P/Γ∞

P=1.34×104Pa, Γ∞ =93.8 L/kg=93.8×10-3 m3/kg, Γ=85.2 L/kg= 85.2 m3/kg 代入公式,知K=7.39×10-4 Pa-1 (2)同(1)带数据到Langmuir 公式 其中K=7.39×10-4 Pa-1 ,那么Γ=77.99L/Kg

ldz

w d ?=π()ldz

dG o Γ-Γ=-w

d dG =-Γ

-Γ=o π

15、计算在20℃时将1ml 水变成直径1×10-5cm-1的液体所需要的功。

答:α=ΔW/ΔS 所以:ΔW=α*ΔS =72.75 *0.001 *3.14/4*(1×10-5*0.01)2=2.055915J

16、将一上端弯曲的,可为水润湿的毛细管插入水中,若它露出水面的高度小于其毛细管上升的高度,问水能否从上口流出,为什么?

答: 不能。因为若将弯管垂直插入水中,由于弯 管弯曲部分顶端与水面的距离小于

h (毛细管上升高度),故当液面上升到顶端后将沿弯管下降到管口,因管口与水面的距离 h '< h ,若液面半径为r ,则不能达到力平衡,液体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这时液体并不从管中滴出,而是弯月面的半径增大,直至

()

()

()2''

l g r gh σ

ρ

ρ

=

- 达到力平衡。

17、用半径为0.10099cm 的毛细管以毛细上升高度法测定一液体的表面张力,测得平衡时上升高度为1.4343cm 。已知此液体的密度为气相密度差为0.9972g/ml 。请计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答:查物性表知: 3

=1.205kg/m 0.001205/g ml ρ=空

=+=0.0012050.99720.998405/g ml ρρρ?+=液空

320.9984059.8 1.434310220.1009969480.74/gh gh r r N m

ρρΓ

??=?Γ==??=液液

18、电解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变化有什么规律性?你如何理解这种规律性? 答:电解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变大。

理解:溶质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是不同的。原因:表面层内存在吸附作用,若为正吸附,则表面浓度大;若为负吸附,则表面浓度小。

19、何谓表面活性?如何按照表面活性把溶质分类?

溶质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叫做表面活性。

按照表面活性把溶质分为:表面活性物质和非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若具有在低浓度范围内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特点,这类物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气-液)或界面张力(液

-液)的一类物质。可产生润湿、乳化、分散、增溶、发泡、洗涤、杀菌等一系列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疏水基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碳氢链的结构变化上,差别较小,而亲水基团则总类繁多,差异很大。所以表面活性剂分类,一般应以亲水基团的结构为依据。

人们根据亲水基团的带电特性,首先分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四大类。每一大类中又以官能团的特性加以细分。这种分类方法,只要弄清楚表面活性剂的离子类型,就可以决定使用范围。

20、极性有机同系物水溶液的表面活性有什么规律?

同系物的表面活性,是跟碳链长短有关,链长越长,吸附量越大,表面活性就越好。极

性对应者易被吸附,极性吸附剂易于吸附极性溶质,优先吸附极性强者。

碳链愈长,愈易形成正吸附,但过长时水溶性受到限制。故一般为C8~C16。它们符合Ⅲ型的特点。曲线弯曲的地方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CMC的值是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许多性质在此值前后发生突变。——————————————————————————————————

开始形成胶团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之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当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最低值,此时再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溶液表面张力不再降低而是大量形成胶团,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就是该表面活性剂能达到的最小表面张力,用cmc表示。

极性有机物:

少量极性有机物如脂肪醇、胺、酸等,可使表面活性剂的CMC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最低点现象。

极性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

A、属长链的极性有机物,由于他们的水溶性很差,在表面活性剂中只能存在于胶束中而使CMC降低。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中含有十二醇时,CMC降低。

B、低分子量的极性有机物如尿素、甲酰胺、乙二胺等,这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水溶性,与水有很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能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使胶束不易形成,CMC增大,同时,这类添加剂还增加活性剂的溶解度,以使CMC增大。这些低分子量醇类兼容了a, b两类添加剂的作用,量少时,CMC↙,量多时,CMC↗。

C、强极性添加物如果糖、木糖等的存在使CMC下降。

21、论证溶液表面存在吸附。溶液表面吸附是不是普遍的现象?

溶液表面的吸附:溶质在溶液表面层(表面相)中的浓度与在溶液本体(体相)中浓度不同的现象。

事实:溶质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是不同的。

原因:表面层内存在吸附作用,若为正吸附,则表面浓度大;若为负吸附,则表面浓度小。 从而也可知:溶液表面吸附是普遍现象。 论证过程为Gibbs 吸附公式的推导。如下所示:

①无机盐(如NaCl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变大;(Ⅰ) ②有机物(如乙醇)水溶液则相(Ⅱ)

③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在低浓度时显著下降,当超过某一浓度时则几乎不变。(Ⅲ)

n1、n2为溶剂和溶质在体相的量 n1s 、n2s 为溶剂和溶质在表面相的量 整个物系:

在恒温恒压下,将上式用于表面相: 积分上式得:

i

i dn dA sdT Vdp dG μ∑+Γ+-=S

S S S S dn dn dA dG 2

211μμ++Γ=S

S S S S dn dn A G 2

211μμ+++Γ=

G 为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所以

比较两式得:

将表面相与体相达到平衡时:

且对于体相而言存在关系: 所以

代入上式得: 令 则有:

对于稀溶液而言,

故有: 这就是著名的Gibbs 吸附等温线方程。 讨论:

则为负吸附,此溶质对溶剂称表面惰性剂。(Ⅰ型曲线者)

S

S S S S S S S S d n d n dn dn Ad dA dG 2

2112211μμμμ++++Γ+Γ=0

2211=+++ΓS

S S S d n d n Ad μμS S S S d d d d 2

2112211,,μμμμμμμμ==?==21

2

122110μμμμd n n d d n d n -

=?=+2

22

1

211μμμμμd d d n n d d S S

=-

==2

1212μd n n n n Ad S S ???? ?

?--=Γ???? ?

?-=

12121n n n n A M S S 2

μMd d -=Γc

RTd d ln 2=μdc

d RT c M Γ

?-

=,

0,0<>ΓM dc

d ,0,0><ΓM dc

d

则为正吸附,此溶质对溶剂称表面活性剂。(Ⅱ、Ⅲ型)

符合Ⅲ型的物质活性特别强,所以称界面活性剂。

22、导出Gibbs 吸附公式,讨论其适应性。 n1、n2为溶剂和溶质在体相的量 n1s 、n2s 为溶剂和溶质在表面相的量 整个物系:

在恒温恒压下,将上式用于表面相: 积分上式得:

G 为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所以

比较两式得:

将表面相与体相达到平衡时:

且对于体相而言存在关系: 所以

代入上式得: 令

i

i dn dA sdT Vdp dG μ∑+Γ+-=S

S S S S dn dn dA dG 2

211μμ++Γ=S

S S S S dn dn A G 2

211μμ+++Γ=S S S S S S S S S d n d n dn dn Ad dA dG 2

2112211μμμμ++++Γ+Γ=0

2211=+++ΓS

S S S d n d n Ad μμS S S S d d d d 2

2112211,,μμμμμμμμ==?==21

2

122110μμμμd n n d d n d n -

=?=+2

22

1

211μμμμμd d d n n d d S S

=-

==21212μd n n n n Ad S S ???? ?

?--=Γ???

? ??-=

12121n n n n A M S S

则有:

对于稀溶液而言,

故有: 这就是著名的Gibbs 吸附等温线方程。 讨论:

则为负吸附,此溶质对溶剂称表面惰性剂。(Ⅰ型曲线者) 则为正吸附,此溶质对溶剂称表面活性剂。(Ⅱ、Ⅲ型) 符合Ⅲ型的物质活性特别强,所以称界面活性剂。

23、导出溶液表面吸附等温公式,讨论其适应性。 与22相同。

2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细流落入比液流稍细的圆孔中,液流外层被刮下,收集此液进行分析,得知其浓度为7.5×10-6mol/L,表层厚度为5×10-4cm 。已知原溶液浓度为5.5×10-6mol/L ,自表面张力测定得知d Γ/dc=-4.2×103(mN/m )/( mol/L)。请用这些数据验证Gibbs 吸附公式。试验温度25℃。 实验吸附量:

8

24366)1(2100.11010510)105.5105.7(-----?=?????-?=Γ mol/m2

由Gibbs 吸附公式计算的吸附量:

2

μMd d -=Γc

RTd d ln 2=μdc

d RT c M Γ

?-

=,

0,0<>Γ

M dc

d ,0,0><Γ

M dc

d

mol/m2 两者相比基本一致,表明Gibbs 吸附公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25、在20℃时,测定一脂肪醇稀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发现在55mN/m 以下,表面张力和浓度间有线性关系:Γ=α-βlnc 。已知β=29.6 mN/m ,求饱和吸附时候每个脂肪醇分子在吸附层中占有的平均面积。 解:依题意Γ=α-βlnc ,所以d Γ/dc=-β/c

=(-c/RT )*(-β/c)= β/RT=29.6*0.001/(8.314*293)=1.215*10-5 Mol/M 2

A=n/M=1/1.215*10-5=8.23*104 M 2

Ao=A/NA=8.23*104/(6.02*1023)=1.362*10-19 M 2

26、25℃时测得C8H17SO4Na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如下:

9 6 3 3 6

) 1 ( 2 10 32 . 9 ) 10 10 2 . 4 ( 15 . 298 314 . 8 10 10 5 . 5 -

- - ? = ? ? - ? ? ? - = Γ

计算在浓度为2.0、4.0、6.0mmol/L时每个吸附分子所占的面积。

解:依表作图Γ~c,如下

由图求得c=2,4,6,时的该点曲线的斜率为dΓ/dc=-5.375,-3.92,-3,代入下式T=25+273=298,c=2,4,6,则

=4.34*10-6,6.33*10-6,7.27*10-6 Mol/M2

27、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参数?它们能指示体系的哪些性质?

答: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亲疏平衡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性能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表面活性剂要呈现特有的界面活性,必须使疏水基和亲水基之间有一定的平衡。

石蜡HLB值=0(无亲水基)聚乙二醇HLB值=20(完全亲水)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乳化标准油来确定HLB值。

HLB值15~18 13~15 8~8 7~9 3.5~6 1.5~3

用途增溶剂洗涤剂油/水型乳化剂润湿剂水/油乳化剂消泡剂

HLB值可作为选用表面活性剂的参考依据。

3.疏水基种类与性能

疏水基按应用分四种

(1)脂肪烃:

(2)芳香烃:

(3)混合烃:

(4)带有弱亲水性基

(5)其他:全氟烃基

疏水性大小:(5)>(1)>(3)>(2)>(4)

3.亲水基的位置与性能

末端:净洗作用强,润湿性差;中间:相反。

4.分子量与性能

HLB值、亲水基、疏水基相同,分子量小,润湿作用好,去污力差;

分子量大,润湿作用差,去污力好。

5.浊点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亲水性取决于醚键的多少,醚与水分子的结合是放热反应。当温度↑,水分子逐渐脱离醚键,而出现混浊现象,刚刚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浊点。此

时表面活性剂失去作用。浊点越高,使用的温度范围广。

28、有一C12H25(OC2H4)7OH溶液,已知此时每个吸附的C12H25(OC2H4)7OH分子在表面占有面积0.72nm2,问表面吸附量时多少?

答:已知C12H25(OC2H4)7OH的相对分子量为494,阿伏伽德罗常数N A,所以每个分子的质量为7.708*10-22g,所以表面吸附量为1.071*10-21g/nm2,即1.071*10-3g/m2.

29、解释肥皂等洗涤剂在使用中出现皂垢和浴缸圈的原理。如何加以改善?

答:由于肥皂等洗涤剂会与硬水中的钙、镁及其它高价金属阳离子形成溶解度很低的羧酸盐,从而使它失去表面活性并凝结形成悬浮物,最后吸附到浴缸表面,日久便生成肥垢和浴缸圈。解决办法(1)减少水中的高价阳离子。(2)开发新的替代物。(3)用高温水清洗浴缸。(4)对浴缸表面进行处理,如用一次性薄膜。

30、简述用单分子膜技术防止水分蒸发的原理。

答:水分子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阻力,用R t表示,阻力主要由液相扩散阻力R l、界面阻力R i(即单分子膜阻力)和气相扩散阻力R g组成,即R t=R l+R i+R g。单分子膜就是改变R i值从而防止水分蒸发。膜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实际上对水的活度并无影响,因此膜的存在并未影响水的平衡蒸汽压,而只是影响了水的蒸发速率,也就是说改变了蒸发动力学性质。根据分子运动论可导出:1/ R i =(RT/πM)1/2·α。膜压π、相对分子量M的增加都有助于R i增加。

31、简述肺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组成。

答:磷脂90% 磷脂酰胆碱PC 双饱和PC—DPPC(40%wt)

不饱和PC

磷脂酰甘油PG 双饱和PC—DPPC

不饱和PC

其他磷脂非DPPC成分

蛋白质10% 疏水性蛋白质SP—B

SP—C

亲水性蛋白质SP—A

SP—D

32、请根据DPPC和DPPG的物性数据说明其在肺泡上面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

(2)调节肺泡表面张力,从而稳定肺内压,防止肺泡萎缩和肺气肿

(3)减弱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液体渗入肺泡,使肺泡能保持相对“干燥”

(4)能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趋化性,加强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下调特异性免疫反应,减轻免疫性肺损伤作用

(5)改善气道粘液的流变学特性,有利于粘液纤毛转运系统的转运,促进吸入异物颗粒的排出作用

33、根据挤出假说,表面活性蛋白的SP-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试用图示之。

答:SP-C:促进非DPPC组分的挤出,从而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促进磷脂分子的吸附,从

而迅速铺展成膜。

DPPC SP-C SP-B 其他磷脂

34、肺泡单分子膜在LE-LC共存态有何特性?

答:此题PPT上没有,只查到相关的一句话:LE/LC膜:过渡态,不是一级相变的π-A关系,热点问题

35、简述临界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答:①毛细管上升法:适用于一般液体,特别是常温下的纯液体或纯液体的混合液。将毛细管浸入液体液体分子间力小于液体与管壁间的附着力时,液面为凹形,液面上升h。例如水;当液体分子间力大于液体与管壁间力时,液面为凸形,液面下降h。例如汞。

②静滴法及静泡法:静滴法适用于高温融熔金属及盐类。静泡法适用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特别是监测低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在长时间内的变化时更好。

③滴重法:适用于液滴很小的液体。

④圆环法:粘度低但操作方便,有成套仪器可用

实例:例如水;当液体分子间力大于液体与管壁间力时,液面为凸形,液面下降h。例如汞。

36、润湿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润湿过程中,固-气表面消失,固-液界面生成,此时,自由焓将发生变化,故可将

这一变化作为衡量润湿与否的判据

铺展润湿功:物理意义:把固体表面上铺展的液体收缩单位面积所需要的功。

浸渍功:物理意义:将润湿纤维缝隙间的液体收缩,露出单位面积的固体表面时所必须做的功

粘附功:物理意义:断开固体与液体接触并分别产生单位固体和液体表面时所做的功。

37、简述氧化铝胶体吸附氯化钠水溶液中微量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过程。(第五章

内容)

答:第一区表面活性剂低浓度时的吸附情况,表面活性剂与氯离子之间的竞争吸附,属离子交换型吸附。吸附发生在氧化铝粒子周围的双电层的扩散层部分。因此这一区域内的吸附并不引起ξ电位的变化。

第二区吸附等温线的斜率急剧增大,ξ电位也急剧变化。此时吸附发生在双电层内侧的stern 层中,因为吸附使得氧化铝粒子表面电荷被中和。

第三区吸附等温线的斜率又变小。这时的吸附又趋于平滑,ξ电位则发生变号,这点为2区和3区的交界处,把该点叫做ξ电位逆转点,PZR。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stern层吸附饱和后,又发生了双分子层吸附所致。因为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具有疏水性,促使活性剂分子向固体表面聚集。于是促进了双分子层吸附的发生。链越长,吸附量也越大。

38、简述高分子作为溶质去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及规律。(第五章内容)

答:高分子体积大,形状可变,因而其吸附具有独特性。

①分子形状与溶剂的种类有关良好溶剂中高分子舒展为带状,而不良溶剂中则呈卷曲状。

②高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时,会变形,并形成多点吸附且脱附困难。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及答案汇编

光现象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站在河边的人常常会见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此倒影实际上是树木的像,则( ) A.该像是倒立的实像B.该像是正立的虚像 C.该像是正立的实像D.该像是倒立的虚像 2.下列各组色光能复合成白光的是( ) A.红、绿、蓝B.红、绿、紫C.红、蓝、橙D.红、黄、蓝 3.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若让其反射光线偏转10°,则平面镜应偏转( ) A.15°B.10°C.5°D.25° 4.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暗室中,为能在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面部,应该将手电筒的光照在平面镜上 B.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的像,这是因为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 C.汽车在夜间行驶,廊该把汽车内的灯打开 D.以上说法均正确 5.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S l和S2之间的距离为L l,当S在两平面镜中左 右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下列各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晴天,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有许多很亮的圆光斑 B.影子的形成C.彩虹的形成D.小孔成像 7.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红色不透明物体,这是因为( ) A.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红光B.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 C.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白光D.红色物体能够反射白光 8.下列事例中,和紫外线无关的是( ) 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罩 B.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 C.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问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1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 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

资料分析精典题型附答案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 106.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A.电 B. 钢材 C. 水泥 D. 乙烯 107.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 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 B. 下降了月7个百分点 C. 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 D. 下降了月14个百分点 108.2010年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个。 A. 4 B. 5 C. 6 D. 7

109.下列选项中,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的是() A. 2010年4月 B. 2010年5月 C. 2011年4月 D. 2011年5月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 B. 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融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 C. 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 D. 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4黑龙江 一、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7亿元,同比增长%。其中,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764亿元,增长%。1?6月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增长%。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45亿元比增长%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5亿元,增长%。 按消费形态分,6月餐饮收入2059亿元,同比增长% ;商品零售16768 亿元,增长%。1 ~6月餐饮收入11795亿元,增长%;商品零售98969亿元,增长%。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6月商品零售额9100亿元,同比增长%,1?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1508亿元,增长%。 101、尖于2013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低于上年同期 水 B.6月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0多亿元 C.6月的餐饮收入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成以上 D.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的一半 【解析】C。 102、2013年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 ? 52% B ? 58% C ? 64% D ? 46% 【解析】A,选择A选项。 103、如保持2013年6月的同比增量不变,到哪一年的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将首次超过亿元?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16年 【解析】B。 104、2013年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比当年1?5月的平均值高多少亿元?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 A.1m/s B.0.5m/s C.0 D.2m/s 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6.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 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8.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没有数字的挂钟,读到的时间是3点零5分,则实际时间应是() A.2:55 B.3:05 C.8:55 D.9:05 9.在四个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 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1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1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 不变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5.如图1所示,一支铅笔与水平面成30°角斜放,A端接触一平面镜,要使铅笔在镜里的像与铅笔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15° B、30 C、60° D、75 1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 A.30°; B.45°;C.60°; D.90° 19.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如图4所示。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 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 (C)转过20°; (D)转过40°。 20.甲站在没过腰的水中,乙在水面上和水面下观察甲时,分别感到() A.水下部分变长,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B.水下部分变短,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C.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水上部分变长 D.水上、水下部分的长度都不变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2福建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得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您回答。您应根据资料提供得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与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01-105题。 某市证券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某市保险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101、到2010年末,股民资金开户数比2005年末增长了大约( )、 A、90% B.

98% C。100%D。 101% 102。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增长得年份共有几个?( ) A、1个B。2个 C. 3个 D. 4个 103。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得户均交易量最大得就是哪个年份?( ) A、2007 B。2008 C、 2009 D。2010 104。2005-2010年财产险每年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比大约在什么范围内?( ) A、10%—25% B. 20%—50% C、 40%—70% D、60%—90% 10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得就是( )。

A、每年获得得人身险保费收入约为财产险保费收入得2-3倍,因此获得人身险给付得人数比获得财产险赔款得人数更多 B. 2008年出现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下降约为60%,而期货交易量同比增长约为90% C、 2005-2010年,2010年得财产保费收入与人身保险费收入增长最快,2008年得财产险赔款支出最接近人身险给付支出 D. 2005-2010年,该市得证券营业部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末比2005年末增加了27家 二、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1年某省接待过夜游客总量再次实现突破,达到30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324。04亿元,同比增长25。8%。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得旅游收入情况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一、选择题 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答案:B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因为 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答案:A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 5.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解析:画出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4个。

最新2016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以追求居室面积为主的住房需求,属于( )住房需求。 A.生存型 B.发展型 C.享受型 D.投资型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房地市场细分的依据。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住宅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发展,生存型追求居室的面积大小。 2、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性 B.周期性 C.反复性 D.时限性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不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 )。 A.搬迁费 B.临时安置费 C.停产停业损失 D.上下班交通费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4、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定位定点观察记录。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研的( )特点。 A.系统性 B.跟踪性 C.连续性 D.客观性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的特点。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为了某种调研目的,通常要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的定位定点的观察和记录,实行跟踪性调研。 5、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快”;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6、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前就出现了以陶、瓷、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行测真题解析2015-2016-2017-2018-资料分析 (5)

资料分析 15新疆兵团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3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2013年1~6月全国主要税种收入表(单位:亿元)

111.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为: A. 52973.28亿元 B. 54921.79亿元 C. 56938.68亿元 D. 63942.19亿元 112.201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契税等三项增收之和占全国税收增收比重为: A.1.2% B 6.2% C.11.2% D.16.2% 113.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合的有几个? ①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速低于7.9% ②2013年我国税收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18520亿元 ③若2013年上半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维持上年同期水平,那么,2013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将比2012年提高约0.5个百分点

④2013年我国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国内增值税两项之和超过同期税收总收入的50% A. 3 B.2 C.1 D. 0 114. 2013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面四个税种中增速最快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 B.国内增值税 C.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 D.契税 115. 2011年1~6月全国关税收入约为: A. 1300亿元 B.1350亿元 C.1380亿元 D.1540亿元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近年由于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总体成交值从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下降。2012年较2011年衰退23.38%.周转率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周转率97%,上柜市场周转率为175%,兴柜市场周转率为27%. 2012年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一览表(单位:10亿新台币) 台湾资本市场第一层次是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在准入门槛方面,台湾证交所要求上市企业实收资本6亿新台币以上;从设立年限来看,要求上市企业设立满3年以上;从获利能力来看,要求上市企业最近1

考试模拟样题_数据分析应用(附答案与解析)

1(50.0分) 移动公司想结合用户通话行为,推荐相应套餐,或者结合用户现有套餐优化用户套餐,提供个性化套餐,从而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增加客户粘性。为 移动用户细分聚类 data-移动用户细分聚类.xlsx 请你根据这些客户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变量构造新变量进行分析),预处理之后选择合适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算法自行选择,写出分析思路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将客户分为5类。并为移动公司提供客户精准营销的相关建议。(请写出分析的流程并刻画最后细分之后的客户的特点和相应的营销建议)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解读本题可以选用聚类方式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此处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型假设。 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均为数值型,此项不用处理; 检验数据可知没有缺失值,故此项不用处理; 将数据导入datehoop平台进行异常值处理可以看到虽然异常值较多但考虑到可能是特殊人群,故此项不做处理。聚类对变量相关性影响较为敏感,因此将数据通过datehoop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Peak_mins和Total_mins相关性显著。此处利用比值法构建新的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因为变量之间取值范围差异较大,因此进行聚类时需要进行标准化(datehoop平台可以自动标准化,此处不单独处理)。

2、对变量进行聚类,选择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offpeak_mins,weekend_mins,international_mins,total_mins,average_mins;根据题目要求,聚类个数选择5,聚类结果如下: 平均轮廓系数为0.2485,虽然轮廓系数并没有接近1,但也是合理的。在实际聚类过程中并不是每次聚类都会达到较高的轮廓系数,轮廓系数不高说明类之间区分性不是特别明显,但并不代表类之间没有区分 3、针对聚类结果分析每一类客户在现有变量上的特征,这里选取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每一类针对每一个变量的类中心点如下: 0类:工作日通话时长、国际通话时长、总通话时长都最长,周末通话时长也较长,可以定义为高端商务客户; 1类:平均每次通话时长最长,其他通话时长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定义为长聊客户; 2类:所有通话时长都最低,命名为不常使用客户; 3类:下班班时间通话时长最长,总通话时长和上班时间通话时长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日常客户; 4类:周末通话时长最长,上班时间通话时长仅次于高端商务客户,国际通话时长和总通话时长都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商务客户; 4、根据以上客户细分的结果和特征分析,移动产品开发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套餐品类,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实际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针对不同的类别客户给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按照老师课堂讲解,可以发挥想象力针对每一类客户设置不同的营销策略, (1)对于0类高端商务客户,移动公司可以推出较为优惠的电话资费以保证客户可以长期使用。在保证国内通话时长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优惠的国际漫游资费。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57595

光现象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B.绿 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D.有 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 3.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 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4.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B.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6.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侧 7.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8、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10、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 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 D.光的色散现 象 1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A B 图2 图1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一、世界煤储量在世界能源总储量中占90%,按目前规模开采可持续200年左右。据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会议等组织的资料,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以美国、俄罗斯、中国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8%、21.5%、19.6%,共占2/3。1.在世界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中,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 A.25.1% B.74.9% C.75.5% D.25% 2.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都不是 3.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大约有()。 A.9.84万亿吨 B.10.73万亿吨 C.3.58万亿吨 D.14.3万亿吨 4.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占的比例比褐煤高()。 A.50% B.25.1% C.3.3% D.24.8% 5.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 A.7.15万亿吨 B.3.58万亿吨 C.10.73万亿吨 D.6.78万亿吨 某工厂生产的400支灯泡使用寿命统计 6.使用寿命在400~

A.14 B.46 C.76 D.62 7.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泡比800~899小时的灯泡多多少支?()。 A.68 B.62 C.6 D.10 8.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上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 B.6 C.28 D.48 9.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0 B.280 C.372 D.370 10.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14 B.0 C.12 D.无法确定 我国自然科技人员数及其构成 11.与1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A.392 000人 B.39.2万人 C.3 920 000人 D.392千人 12.1986年科技人员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卫生技术人员 B.工程技术人员 C.农业技术人员 D.教学人员 13.1986年我国科研人员有()。 A.363 130人 B.364 136人 C.363 146人 D.363 132人 14.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构成中,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比农业技术人员高()。 A.21.4 B.20.4% C.21.4个百分点 D.21.4‰ 15.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约是1952年的()。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和“池水映明月”分别说的是___现象和___现象。() A.折射,折射 B.折射,反射 C.反射,反射 D.反射,折射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时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只有发生漫反射时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发生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下被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因为发生漫反射 B.晚上开车要打开驾驶室里的灯,便于操作 C.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一样,所以是实像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5.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 1、小明在斜阳下会有影子是由于造成的 2、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这种现象叫做,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3、当光线垂直于反射面的方向入射时,反射角为,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但方向 4、当入射角为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o;若入射光线和镜面夹角由40o增大到90o,则反射角将从变化到 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108km,月球在池中水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6、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的缘故. 7、小明身高为1.5m的立于平面镜前2m前,则小明像高为________m.如果小明向前走了1m,则像高变 为 m. 8、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 到 _____,这是由于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9、光线垂直射向镜面,若镜面旋转20o,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二、判断题 1、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o,则入射角等于30o() 2、小红早晨起床照镜子,她在镜子中看到的像是虚像() 3、影子的成因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4、小红早晨起来照镜子,她离镜子多远,镜子中的像就离她多远() 5、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6、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三、选择题 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55o,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o,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70o B、75o C、80o D、60o 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房间太小而在对面墙上挂一平面镜,且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那么检查视力() A、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D、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5m 3、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 4、小明利用平面镜看到了小张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张也一定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有平明镜的大小决定 小张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由两人所站的位置决定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1)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10国考)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 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 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 、SUV 、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 A .13.2 B .22.6 C .31.1 D .40.4 【解析】B 。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6 .2237.37% 183.1 83.1≈+-万辆。 9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 A .64 B .59 C .54 D .50

【解析】C 。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54% 3.81%711.83≈+?万辆。 93.2008年4月,SUV 销量比MPV 销量约( ) A .少2.3万辆 B .多2.3万辆 C .少3.4万辆 D .多3.4万辆 【解析】B 。 3.2% 05.41% 21.83%55.221%61.83=-?-+?万辆。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 .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 .SUV 超过6% C .MPV 超过2% D .轿车超过71% 【解析】C 。MPV 在3~4月份销量下降,而所有车总销量上升,且4月末其比重为2%,所以3月份一定大于2%,C 项正确。 95.关于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 .SUV 意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 .MPV 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 .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解析】B 。83.1×71%-1533.04% 171%83.1≈+?,小于20,A 项错误。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 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出口额居前5位的产品为蔬菜、畜产品、水果、粮食和茶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