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

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

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的方向。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的要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而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要素之一。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

①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

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同时,教育目的也术语目的性范畴,

而教育方针属于手段性范畴。

②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

提出要求。或者说,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

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

导思想。

③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而教

育方针则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有强制性。

④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它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

因教育方针内容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还设计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

径。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国家的教育目的:属于第一个层次,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

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之本和教育法令之中。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属于第二个层次,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

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

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具体化。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

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其由特定的社会

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各级各类

学校要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必须制定各自的培

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同时又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区别:教育目的反映了培养人的方向性、共同性;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的层次性和具体规范性;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培养

目标则体现了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教师的教学目标:属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标准。

教学目标的概念: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

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

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

的活动类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

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都要以教育目的制定。培养目标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养人的具

体要求。教学目标是三个当中层次最低的,但更具体、更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

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

的日积月累得以实现,渐次达到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

学效果的根本依据。

①就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调控着年轻一代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按

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②就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为教育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

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方向。

③就教育活动而言,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保证

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教育目的的作用:①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本身包含了对学生成

长的期望和要求。

③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

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效果。

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个人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健全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

价值。

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

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本

能得到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

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的。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坦斯,奈勒,

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

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质量和效

果可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那拓扑,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

莱等。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能较好体现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社会对人的要求。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往往依据自身国

情,把社会对教育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的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要求。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

的重要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现实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等等。

③人们的教育理想。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它反

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主人的形象。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①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

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②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人的片面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

立。

③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的可能。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对人的

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机器大工

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和丰富的社会财富,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

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⑤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提出新

的科学的方法论要求在规定人的发展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这种发

展观作指导,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发展的社会必要性和社会制约性,在确立和

实现教育目的时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

②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有助于我国社会主

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丰富培养人的素质,更好地推动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除道德教育外,还包括涉及人成长生活的其他品德内容,如思

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品

质教育等。

基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

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

的思想品德能力等。

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基本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奠定了良好的知识

基础;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

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的品质和热

爱科学精神。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基本任务: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

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

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的能力;使学生掌握

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

的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现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

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

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

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基本任务: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劳动的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

趣;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学会使用一般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

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全面发展教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德育对其他各教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

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

和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具

体运用和实施。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及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我国近代教育目的: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教育当定教育宗旨》一文,首次提出制定和贯彻全国

统一的教育宗旨的必要性。

1903年:清政府的《奏定学堂课程》是开始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其中规定的

教育目的是反映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中体西用”的方针。

1906年:清政府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对封建传统礼教的继承和对西方新思想的吸收。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在《新教育意见》中,主张废除清政府的教

育宗旨,强调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五项为教育目的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目的的要求。同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教育宗旨,基本体现了蔡元培的基本思想,否定清末的教育宗旨的内容,是教育目的上的一大进步。

1929年:国民党召开代表大会,确定“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升级,延续国民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奇,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6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在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健全国民”。

1934年:毛泽东提出崭新的教育方针,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目的总方针。

1938年:毛泽东针对实际情况,为延安抗大提出了教育方针。

1940年:在《新民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文化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初期。

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宪法》中被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教育目的有新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经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面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明确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6月:《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

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

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

家的基本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中长期规划》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初中教育目标:

德育方面:使学生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

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品德,及一定明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智育方面: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劳动技术教育: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

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延续和为以后的教育打基础。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

中期(少年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故也是为

学生全面发展、全面素质的提高打基础的最关键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小

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

好坚实基础。

高中教育目标:

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

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的品德,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智育方面:使学生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打好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特

长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热忱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体育方面: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从事生活、生产所需的身体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美育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是学生具有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掌握现代

生产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

现代生产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生产工具,

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的技能。

高中阶段学生出于青春早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将达到成熟。其在已有的科学

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道

德观。此阶段也是学生立志择业,走向生活、走向独立的准备时期。为此,培养目

标应该体现这些特点。

当前我国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①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②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特别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解决办法:首先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教育的发展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

实可能性。

其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①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掘教育资源潜力,扩大教

育机会,从而减缓教育机会的竞争。

②加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

③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④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大力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建设。

⑥中小学本身也积极进行改革。

全面推进是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

出,教育工作必须“以提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素质教育确

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针。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

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

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发展核

心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提倡人人有受教育权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提倡在教育中每个学生都得

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

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角度来看的。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动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和

能力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意义:①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实施素质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求为代化建设事业准备好劳动者和人才资

源。

②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必然趋势,推进素质

教育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充满生

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③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克服

诸多不良因素,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

进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政府和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实施素

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②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教育督

促力度,提高教育的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

衔接。

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校长

和教师的素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④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

主动性。

⑤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

道,故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

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①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②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③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

生留课后作业。

④素质教育就是要使老师成为学生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⑤素质教育就是要多开展活动,多上文化课。

⑥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百分制考试。

⑦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升学率。

创新教育:

概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使中小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

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本质:在于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向人类已获得的现成物或结论提出新挑战,展现新的世界。

基本特征:①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②相对于现存的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我国现在教育的主体性教育。

③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

④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最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

高体现。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创造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当前,在知识经济

的情况下,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并且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实施

创新教育,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创新教育贯

穿于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并得到体现。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区别:

①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创造教育”已提出好多年,与提出“创新教育”的

当今时代不同。我们面临新的时代,有着特定的时代特征:一是这个时代的信

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日新月异;二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三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更加激烈。

②研究目的内容不同。“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如

动脑、动手、搞小发明等,“创新教育”也是需要的,应予以重视。然而仅是

这些还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人才。“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

教育内容上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

③研究的重点不同。“创新教育”研究重点在于,为了培养造就适应未来需要

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适应这样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环境。而不仅仅

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否则,还是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创新教育的任务及属性:

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是潜在能力的开发,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结果。它主要由三方面要素

构成:一创新人格;二创新思维;三创新技能。

基本属性:普遍性、综合性、革命性。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为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转型时期,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及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①教育观念的创新。创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强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相信每个学生

都具有创新的潜质,把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②教育内容的创新。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教育内容为

满足这一要求,应体现时代性、开放性与全面性的特点。

③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

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重要借鉴意义。只有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另外教师积极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④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

果学生的思维僵化。故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

⑤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

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

⑥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与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着直

接的联系。因此,首先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关系,其次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也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使教育者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on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存(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

征所决定的,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

通过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

养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

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育人

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指教育的正面的、积极的功能。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

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不正

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

的阻碍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

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教育的隐形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发展包括身体发

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能促进个性社会化,所谓社会化,

其“基本含义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的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

会人的过程”。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首先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独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功能,教育的这种功

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个体

化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功能:

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的社会

公民。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这表现在:一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

化是现代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二教

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三教育可促进

社会政治民主化。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负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

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的。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基

本途径是教育和训练。

教育通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阶段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

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知识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生产

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

段。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必受到文化的限制。而教育受制于文化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教育具

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化文化的功能。

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

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功能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服务。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

仕”的思想成为主宰中国两千年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观。另外教育功能指向社会

民众的伦理教化,而教化之目的则在于使广大民众将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以此维系

“君权神授”的封建统治服务。

西方古代社会也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均是为培养

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与保卫者的服务。古希腊柏拉图为建“理想国”而百般强调教育

的教化作用,认为这种作用比理想国中的立法、理财与充实军备更为基础和重要。

欧洲中世纪曾被宗教教育所统治,而宗教教育更突出强调教育的教化作用,而其宗

教教育的功能观是一种政治伦理观。

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英国实证主义家、教育家赛宾斯著作《教育论》,集中叙述了教育价值与功能观的

变革。

①批判了传统教育只注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认为传统教育的真正作用只在为

了顺从社会舆论,传统教育的功能只不过是一种装饰功能,而无实用价值。

②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做准备,认

为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赛宾斯把完满生活分

为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抚养子女,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五

种活动。

③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

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的原则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

康与成长。

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

现代教育功能区别于近代教育功能的最突出的方面是:近代教育功能重心指向于发

展个体,而现代教育功能重心指向于改造社会。社会改造功能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

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其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主义与教育》这两部

书系统地阐述这样的功能:

①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需要由此扩大。他认为“最

贤明的父母所期望于自己孩子的一定是社会所希望与一切儿童的”。这样,儿童个

体发展应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由此他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体功能扩展为作用于社

会。

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社会通过学校机构

把自己所得成就的一切交给它的未来成员去安排,社会所实现的关于他自身一切美好的想法,就这样通过各种新的可能途径开辟给自己的未来。”

③从着眼于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

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较为集中而系统的研究。

①结构与功能。认为每个社会都是由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结合体。社会结构的每一

部分对于整个社会生存都发挥其特有功能和作用。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因而是多方面的,如: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功能、教育的社会选择功能、教育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以及教育技术填补功能等。

②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彼此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性质,

教育的功能虽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功能时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它们“整合”

式的发挥作用。

③稳定与和谐。功能主义虽然肯定社会必然的变化与发展,但都强调保持社会稳定

的重要性,主张社会在调适中求改进,在稳定中求进步,由此强调教育应以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保持和谐。

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与精准叙写(阳曲县)

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与精准叙写 xx 教育局 一、“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 教学目标的叙写反映(三个方面): 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其规范表述(四个方面): (一)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 学生能……。 (二)行为动词多样化。尽可能是可可观察、可检测、可评价的。如: 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等。 (三)行为条件情景化。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时间、提供信息。如“通过听说交流… …、“能用三条小木棒摆三角形… …、“根据所给的图表… …、“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等。 (四)行为程度具体化。如: “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五个描写日常活动的句子”等。 二、行为动词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现认等. 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 应用——应用,使用,置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订,检验,计划,总结,证明,评价等. 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模拟,扩展,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 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抵制,克服,拥护, 帮助等.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三、行为条件的发生 1 行为目标中的条件要素说明了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在什么条件下评价。行为发生的条件通常包括下列因素: (一)环境因素: 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或噪音等。 (二)人的因素: 独立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 (三)设备因素: 工具、仪器、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四)信息因素: 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 (五)时间因素: 速度、时间限制等。 (六)问题明确性因素: 指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四、行为标准的接受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标准作出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目的和功能

第二章教育目的和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队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 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 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个人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 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素质教育: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什么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什么?(一)导向功能 (二)调控功能 (三)评价功能 (四)激励功能 简要回答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一)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要重视当代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新方法。(四)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五)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二)科学的育人观(三)正确的学生观(四)现代的教学观(五)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 务? 第一,遵守法规义务 第二,教育教学义务 第三,思想教育义务 第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第五,保护学生权益义务 第六,提高水平义务 请结合实际,试分析我国进 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原因。 1、第一,培养目标不能完 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三,课程内容繁、难、偏、 旧。 第四,课程实施重“教书”和 “背书”。 第五,课程评价重选拔,轻 发展。 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 行,特别是从我国人口数量 众多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 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 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 民素质,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长期 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 复性和渐进性。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 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 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 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 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 程。。这种长期性、反复性 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 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 看,品德的形成,知、情、 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 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 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 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 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 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 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 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 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 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 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 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 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 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 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 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 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

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与目标

一、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与目标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他们在其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那五颜六色的几何形体让孩子们既摸到了形又欣赏了色,不知不觉比较了大小又区分了高矮;那变幻多端的小小橡皮筋让孩子们感到创造力的神奇;在棋子的对弈中体味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在那奇妙的思维、有趣的想象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天赋和潜能,感受到智慧的翅膀在翩翩飞舞。让孩子们拥有一块这样的天地吧,相信那智慧的光环定会闪现出更绚丽的色彩。 在摆弄、操作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 “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通过扑克游戏、拼摆游戏等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在棋类游戏中幼儿的分析、综合、推理、概括能力得以发展。 在棋类游戏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取胜的信念、规则意识及坚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以锻炼和发展。 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细心、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有时互相模仿、互相学习,有时共同商量、合作玩耍,促进丁幼儿交往技能的发展。 二、益智区中的操作活动 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反复体验来进行学习的,同样,在益智区教师投放一些色彩鲜艳、造型精巧的材料用具会吸引幼儿的眼光,留住他们的

脚步,使孩子们对此区的兴致更浓。此区操作材料的投放与其它区相比应更注重材料的自检性,即充分发挥材料的矫正功能。常见的有: 1.有关数概念的材料 ①计算器、算盘: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可进行单双数数,一五一十地数。 ②UNIFⅨ立方块与1~10船形排序板:练习点数1—10的数和认读数字,数物匹配,通过操作比较,领会长短、多少、大小等含义,强化数的守恒概念。 ③UNIFⅨ1~10插入式组合板:练习点数,数物匹配和认读数字,练习数的分解组合。 ④UNIFIXl~10阶梯排序板:练习点数,比较多少及认读数字,感知数序。 ⑤UNIFⅨ数字组成及分解底片与操作网格、底盘:练习数的分解组合及数的守恒。 ⑥多面盘、套管及珠珠:练习点数,比较多少,数的分解组合。 ⑦扑克牌:通过接龙、拉火车、配对比大小等游戏玩法练习认读数字、数的顺序、相邻数。 ⑧游戏棒:游戏后点数取出了多少根,比较谁多谁少,决出胜负。注:以上材料教师可灵活引导幼儿单独或配合使用,练习点数、计数、认读数字,理解10以内的基数、序数、相邻数、数序、数的组成等。 2.有关分类排序材料 ①333系列智能学具:练习按颜色、形状、材料进行分类。 ②圆圈分类:练习按圆圈的大小进行分类,比较每组数量多少。 ③几何形状分类:练习按形状进行分类。 ④几何柱分类:练习按几何柱的形状进行分类。 ⑤10孔几何分类:练习按材料上的不同数进行分类。 ⑥几何柱排序:练习按颜色、形状、高低进行排序。 ⑦几何形状排序:练习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排序。 ⑧圆柱排序:练习按颜色、高矮进行排序。

论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目的三者之关系

第3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Vol.30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8 ────────── 收稿日期:2007-08-04 作者简介:高俊霞(1971-),女,河北滦南人,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 128 - 论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目的三者之关系 高俊霞1,毕树林2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职称考试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教育价值、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领域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教育实践工作的起点,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4-0128-03 Relation among Education Value, Education Function and Education Aim GAO Jun-xia 1, BI Shu-lin 2 (1.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Professional Post Examination Center,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value, education function and education aim are essential issues in education field, and are also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practice. They are dialectic and uniform. Key words: education value; education function; education aim 一、概念分析 1.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现象纷繁复杂,欲洞悉其本质,就要从理解价值和教育的概念开始。在价值的本质含义上,哲学界关于价值问题大致有三种理论:主体需要论、客体属性论和主客体关系论。我国的学者一般认同第三种观点,因此我们理解价值的概念基本上可遵循这样的一种思路,从实践中主客体的关系上去理解价值的本质,价值是客体属性的人化、需求化和主体化,又是主体需求和能力的对象化、客体化和现实化,是主体和客体的辨证统一。 我国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价值进行论证,各家均有所侧重。陈理宣在其《教育价值论》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总结,如傅统先、桑新民、马凤歧、王坤庆等诸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其概念进行了剖析[1]。总结起来,这些观点大体上基于哲学上关于价值概念的三种理论,即需要论、属性论和关系论,更多的人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认识,认为教育价值是主客体间的一种特殊关系[2]。劳凯声教授在其教育学原理的专题研究讲义中对种种教育价值概念进行了归纳,认为教育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教育需求和作为客体的 教育活动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3]。 2.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教育活动的实现。教育有两大功能,即促进功能和选拔功能。一方面,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帮助个体更好地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的这些人来作用于社会。教育功能这一范畴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带来的各种结果和影响都可以称为教育功能,不仅包括对教育系统内部各方面的影响,而且包括对外部其他系统的影响,既包括直接影响也包括间接影响。由于功能在语义学上属于中性词,因此教育功能既可以指对人和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结果和作用,也可以包括对人和人类社会不利甚至有害的后果和影响[4]。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与个体发展的关系这两大功能,从教育产生的时候起即客观地存在着,但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主张上,一直存在着分歧或孰轻孰重的观点,当前这种争论有走向统一的趋势[5]。 3.教育目的 对于教育目的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安全教育培训目的是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二是安全知识,三是安全技能。 首先,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提高学员员的安全意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头脑中安全这根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其次,安全培训教育是使学员学习安全知识,在驾驶教练工作中,需要每一位教练员教会学员掌握生产知识,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操作过程的各种知识,特别是掌握了安全知识,才能够在具体驾驶操作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安全培训教育是让学员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技能是人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只有掌握了安全技能,才能实现工作中的正确操作,有效避免盲目蛮干;掌握的安全技能越多,安全技能越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越低。 安全素质包括的三个方面相互交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安全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掌握的越多,安全意识水平越高;有些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又是安全技能知识;有些安全知识即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又是为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素质,仅靠安全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员工平时加强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知识的学习,认认真真的学,持之以恒的学;还需要公司领导制定政策、宏观指挥协调、正确引导。只要公司各位领导和每一位员工,上下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使公司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安全素质上一个大的台阶,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在其生存和发展中,通过自身的意识活动,不仅能够认识自然与社会、认识自己和他人,而且还能够凭借所获得的认识,提出活动的任务、设定活动的目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从其产生来看,是基于人类及其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知识得以延续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从其运行过程来看,一切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具体培养目标的制定等,无一不是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的。可见,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特性,任何社会对人的培养都是依据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来进行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

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联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日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另 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在教育实践中,要清楚地认识和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不能以为二者都是各级各类教育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依 据而将其等同起来或相互代替,也不能因为二者的区别而在考虑教育性质和方向问题时将其分割开来。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

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达到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程度。 增进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努力。 提高或维护健康,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促进行政领导和决策层,制定支持促进健康的各项政策。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将最新的知识传播给广大群众,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健康和行为的养成。 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创造安全、舒适、愉快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活动,分析和解决社区危害健康的问题,促进各部门合作。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将健康教育做为一种联系百姓生活、服务百姓健康的服务理念,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健康教育是解决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中最为便捷和重要的手段之一。 疾病死亡谱发生变化,已从传染性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 这些慢性疾病多与不良生活方式、不良行为、职业和环境因素有 1 / 10

关。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近 20 年来,发达国家冠心病下降 1/3,脑血管病下降 1/2,吸烟率每年下降1.1%。 现已证明,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健康教育是联系各政府部门合作的桥梁。 许多政府部门已注意到许多方面的工作是需多部门合作的,特别是大卫生问题不是卫生部门一家能够独撑门面的。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艾滋病防治,将 10 个政府部门通过健康教育工作联系到了一起。 三、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美国用于提高临床医疗技术的投资,每年数以千亿计,却难以使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增加一年。 健康教育可有效地缓解有病难的问题。 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有效地预防慢性病和肿瘤的发生。 每投入一元钱用于预防,可节约医疗费用 99 元四、健康教育是卫生创建工作的基础提高领导认识转变观念政策和法规建设。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舆论导向与支持。

教学目标具有哪些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控制功能。教学目标预先就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 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一落实的过程。一切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的实现来进行。 三,激励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四,评价功能。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进行科学的测试、确 定客观评价标准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学生身心的发展,即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出现某种预 期的变化。 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概念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质量和规格上的总要求。是最高层次 的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导。([color=#0000ff]链接 1[/color]:阅读材料,我国的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是结合学校的性质、任务,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质量和规格上提出的 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的确定受教育目的的指导。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当中的 具体体现。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几个概念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 分别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反映了教育目标的逐级具体化。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的方向。其导向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能使教学活动不至于陷入盲目的状态,而有助于使教学活动自觉地进行;二是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集中于有意义的方向,而避开无意义或者不符合预定方 向的事物,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使 教学活动做到事半功倍。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 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因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依据这些标准,能够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教育目的的上述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一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功能的凭借。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对其合理的把握在于教育目的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从其作用的特点看,有价值性和功用性之分;从其要求的特点看,有终极性和发展性之分;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有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之分;从其体现的范围看,有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之分。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这类教育目的的根本就是要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个人情操的人。 功用性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功用性教育目的的根本就是要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的有用性和功效性。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

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四)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内在教育目的即具体教育过程(或某门课程建设)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 外在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目的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要求。

教育目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上。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

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3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马克思吸收了以往任何时代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历史地考察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的观点。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 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因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依据这些标准,能够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教育目的的上述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一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功能的凭借。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对其合理的把握在于教育目的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教育目的的概述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狭义的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表达为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为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它不仅标志着一定的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志着教育互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起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才培养的定向作用,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明确规定。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它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如何进行取舍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四十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夹着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教育活动才有所依循,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举行: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使教育者根据这样的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三时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会使它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就调节控制的对象而言,既包括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也含有对受教育者的调控,体现为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检查和评价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或者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作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教育活动的进行,经常面临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教育目的的影响和干扰,并不是事先已赋予了明确的目的或多层次目标就能保证各方面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坚持用所确立的教育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衡量评价。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判断过程的得失、质量的高低、目标达成的程度等。

教育目的的功能

精心整理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 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因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依据这些标准,能够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精心整理 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教育目的的上述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一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功能的凭借。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对其合理的把握在于教育目的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 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 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的方向。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的要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而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要素之一。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 ①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 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同时,教育目的也术语目的性范畴, 而教育方针属于手段性范畴。 ②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 提出要求。或者说,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 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 导思想。 ③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而教 育方针则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有强制性。 ④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它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 因教育方针内容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还设计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 径。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国家的教育目的:属于第一个层次,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 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之本和教育法令之中。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属于第二个层次,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 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 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具体化。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 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其由特定的社会 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各级各类 学校要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必须制定各自的培 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同时又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区别:教育目的反映了培养人的方向性、共同性;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的层次性和具体规范性;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培养 目标则体现了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