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申报材料 (1)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申报材料 (1)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申报材料 (1)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申报材料 (1)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集团)有限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

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主要包

括钻井装备、生产装备、辅助船舶及配套设备等。

该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1015.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15301.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81%;流动资金5713.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19%。

达产年营业收入398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436.18万元,税

金及附加349.06万元,利润总额8454.82万元,利税总额9970.06万元,税后净利润6341.1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28.94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40.23%,投资利税率47.44%,投资回报率30.17%,全部投资回收期4.81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

报告根据我国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项目项目

产品的发展前景,论证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

市场、价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

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

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

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

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

随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企

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调整改进,公司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秉承“科技创新、诚信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出一支成

熟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了完善的售后

服务体系。快速的售后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客

户对公司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主要包括钻井装备、生产装备、辅助船舶及配套设备等。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16.47万元,同比增长29.25%(4484.3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7134.8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4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727.61万元,较去年同

期相比增长1001.45万元,增长率26.88%;实现净利润3545.7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8.56万元,增长率16.7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

一、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

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

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

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

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

良好的服务。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

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

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

争能力。

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

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

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

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

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

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

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

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

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

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

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

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

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

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

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

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背景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主要包括钻井装备、生产装备、辅助船舶及配套设备等。

其中,钻井装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

船等,它们是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根据HISMarkit数据,截至2018年9月,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保有量达321座,占比接近七成;

半潜式钻井平台其次,保有量89座,占比18.9%;钻井船保有量62座,占比13.1%。

生产设备用于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并对油气进行油气分离、油水

分离等初步处理,主要分为固定式生产设备、浮式生产系统、水下生

产系统三大类。其中,主流生产设备是浮式生产设备,占生产设备总

量的大部分份额。

浮式生产设备又细分为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张力腿平台TLP、

立柱式平台SPAR和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FPS4种。从全球浮式生产设

备保有量来看,FPSO仍占据大部分,近年来占比高达65%,且占比将

继续上升态势;而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FPS、张力腿平台TLP和立柱

式平台SPAR的占比共计约25%。

辅助船舶是为满足近代海洋工程,尤其是海洋油气开采活动的需

求而制造的特种船舶,通常在设计上都装备了满足特殊功能要求的机

械和专用设备系统。近年来受海洋油气开发活动萎缩影响,海工船需

求减少,辅助船舶租赁市场大幅下滑,建造市场也陷入低迷。

海洋油气开采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分为专用配套设备和通用配套设

施两大类,专用配套设备包括海洋采油专用设备、海洋修井设备、海

洋油井试油设备、海洋测井设备等,通用配套设施包括船舶动力与电

力系统、锚泊定位系统、安全与消防系统、水下作业与潜水设备系统。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例如一艘造价数

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不到20%,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

备占据。

钻井装备市场来看,全球钻井装备研发和设计实力较强的企业集

中在欧美地区,但在制造方面,则是具体来看,自升式钻井平台制造

市场上,中国、新加坡和阿联酋三足鼎立;在半潜式平台建造上,新

加坡领跑全球,中国紧随其后;韩国则在钻井船建造上独领风骚,近

年来中国也实现了一些新突破。

生产设备市场方面,以FPSO为例,韩国在FPSO新建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造船等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高达82%。而新加坡FPSO改装能力超群,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达到67%。日本、中国和巴西在FPSO新建市场也各自占有一席之地。

辅助船市场方面,我国新接订单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太平洋造船、福建东南船厂等承接了大量订单;在PSV建造方面,中国、印度、挪威和巴西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福建马尾船厂、太平洋造船,美国北美船厂,印度ABG船厂等排名位居前列。

最后,在配套设备市场,目前欧美国家在海工装备核心配套设备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如在绞车、泥浆泵领域,美国国民油井公司NntionalOilwell市场占有率最高;顶驱市场上Vaco公司份额最高;ContinentalEmsco公司则在转盘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

我国能自行进行配套的海工配套设备主要仍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包括海上石油钻采用油套管、三抽设备,油气输送管道,海底电缆光缆等。正因此,我国海工配套设备自配套率低于30%,核心配套设备自配套率甚至不足5%,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发挥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为广大民营企业

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务院把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

要内容,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截至2017

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营企业2726.3万户,

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而且,民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了60%以上GDP,

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

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以美誉度好、性价比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鼓励中小企业抓住关

键环节,量化标准,强化责任,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

小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优势和潜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

定制化需求。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把握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机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把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机遇,在开放的环境中推动自主创新,补上核心技术等发展短板,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章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52279.46平方米(折合约78.38亩),其中:

净用地面积52279.4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8.38亩)。项目规划

总建筑面积72668.4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7033.04平

方米,计容建筑面积72668.45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6439.39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55台(套),设备购置费5256.64万元。

二、产值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21015.12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39891.00

万元。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

一、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

据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地的实

际情况,“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与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3、地理条件较好,并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4、城市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

5、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6、兼顾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选址方案及土地权属

(一)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选址方案

1、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拟建场地

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

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海洋

工程装备项目最佳建设地点—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完

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

的投资环境。

(二)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标准要求,海洋工程

装备项目建设地无活动断裂性通过,无液化土层及可能震陷的土层分布,地层均匀性密实较好,因此,本期工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区

处于地质构造运动相对良好的地带,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对混凝土无

腐蚀性,各土层分布稳定、均匀而适宜建筑。

2、拟建场地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考临近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圆

砾卵石层组成,圆砾卵石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Pk=300.00Kpa;建设

区域地质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会

受到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

定状态,场地地貌简单适应本期工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

三、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用地总体要求

(一)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议书(模版)

- 附件1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参研单位 项目负责人: 研制周期: 编制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填写说明 1.项目名称:应体现项目关键技术的特点及研究重点,简洁、明了。 2.申报单位:填写申报牵头责任单位的工商注册全称并加盖公章。 3.参研单位:填写各参研单位的工商注册全称并加盖公章。 4.项目负责人:填写牵头责任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5.研制周期:是指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至项目完成结题验收的时间。若批复后才能开始实质性研究的项目,应填写相对时间,并以月为单位计算,如36个月;若由于市场、任务等原因有明确完成时限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具体的开始和完成时间,如:2009年1月—2011年1月。 6.编制日期:填写建议书编制完成的时间,如:2009年1月1日。 7.正文为3号仿宋,一级标题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行距28磅。

1.研究目的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1.1项目背景 总体说明开展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 1.2市场需求分析 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包括市场定位、需求量、基本技术要求、竞争环境等情况。 1.3研究目的 总体阐述开展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对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影响等。 1.4国内外发展现状 1.4.1国外发展现状 分析国外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列出国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单位及现有水平、技术优势等。 1.4.2国内发展现状 分析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列出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单位及现有水平、技术优势等。 1.5必要性分析 结合本项目拟开展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详细论述开展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2.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2.1研究目标 提出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可根据研究内容和进度要求提出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 (2014年版) 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1]597号),实施《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调整和修订《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3版)》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指南从工程与专项、特种作业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三个方面,提出了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科研方向。 一、工程与专项 (一)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一期工程) 1.工程总目标 满足我国深海大型气田开发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紧迫需求,系统开展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英文简称:FLNG,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和浮式储存及再

气化装置LNG-FSRU)设计、建造、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制,形成相应的总体设计方案、设备工程样机及全套系统的试验验证装置,完成有关测试和检验、试验验证等工作,建立相应的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发一型适应我国南海大型气田开发需要、舱容约30万立方米、LNG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一型舱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上、年气化能力约为200万吨的LNG-FSRU。 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目标是:完成LNG-FPSO、LNG-FSRU 总体设计方案,实现LNG-FSRU再气化模块及LNG-FPSO部分系统和设备的样机研制,具备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小型天然气液化系统核心装置工程化应用能力。二期目标是:LNG-FPSO、LNG-FSRU总体具备工程化条件,主要系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及实验验证,具备LNG年产200-300万吨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装置研制能力。 2.重点研究方向 2015年前,重点围绕一期工程目标,突破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再气化系统、LNG货物外输/转驳装置等设备和系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部分系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开展FLNG建造、安装及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处理能力为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天然气液化工艺和设备试验验证;初步建立起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具体如下:

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

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4-2018年中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供需形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产品分类 第二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概述 一、海洋工程产业链构成 二、海洋工程核心装备 第三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二、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第四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全球宏观经济现状及预测 1)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全球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预测 1)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3)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第五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二、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三、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四、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六节中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第二章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一、全球海上及陆上油气开采潜力对比 二、全球海洋油气产量分析 三、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投资额分析 四、中国海洋油气开采潜力分析 第二节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历程 二、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格局 1)总承包和设计方面 2)总装建造能力方面 三、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 四、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竞争格局 五、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细分产品分析 1)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概况 2)全球钻井装备分析 1.自升式钻井平台分析 2.半潜式钻井平台分析 3.钻井船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第11卷 第3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3 2011年 3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rch 2011 收稿日期:2011-02-18 作者简介:刘 全(1978-),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工程师,硕士,从事港航工程专业 设计工作。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刘 全,黄炳星,王红湘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9) 摘 要:随着陆地资源日趋枯竭,人类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其中,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最为引人注目,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文中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世界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工装备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3-0037-03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未来陆上油气储量的逐渐枯竭,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最为引人注目,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海洋二十一世纪议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等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使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出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率、关键技术的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国外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880亿吨,天然气储量266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占45%左右。随着陆上油气资源逐渐减少,海洋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追逐的主要战略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1600多个,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上开发油气,有200多个油气田投产。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持续大幅增长,据Douglas-Westwood 统计,08年全球海工装备资本性投资为1570亿美元,09年约1520亿美元,占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60%左右。 当前,全球共有各类海洋钻井装备650多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超过430座,占有总规模的2/3;半潜式钻井平台180多座,钻井船近50艘,合计占1/3。截止2010年7月,全球超深水钻井平台、钻井船订单情况如表1。 表1 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情况(2010.7) 类别 当前在建 订单总额(百万美元) 钻井船 37 24265 半潜平台 41 14998 自升式平台 59 6901 合计 137 46164 资料来源: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0年7月21日 《海洋工程装备》数据整理。 FPSO 目前的保有量接近120艘。此外,全球首艘兼具钻井功能的FPSO (称作FDPSO)已交付,将开启FPSO 市场的崭新一页。FLNG 和FSRU 等专门针对天然气的新船 种也将加入浮式生产装备行列,成为海上一道新景观,FPSO 新项目需求如图1 所示。 图1 FPSO 新项目需求预测(2011-2017)(单位:艘) 保守估计,按未来5年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年均投资3,200亿美元测算,则2011至2015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容量700亿美元以上,期间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总额至少为3,500亿美元。 二、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海岸线18,400km,综合评估我国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350~400亿吨石油当量。但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对较低,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气资源钻探、开采和生产装备。未来10年我国油气产量将以20%的速度递增,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提高和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南海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并首次将南海权益列为中国核心利益。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资源总量的1/3。国家发改委已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据悉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海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勘探,中海油也已获准在南海7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勘探开发。中石化则主要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可以预期中国万里海疆将出现海洋油气开发的高潮。 截至2009年底,国内在生产油气田77个,平台150座,在建10座,海外油田管理140余座,海管4,813km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立项报告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立项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 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有利条件和困难风险 挑战。 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对外合作新 空间。 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存在,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对我省重点行业发展形成约束传导。国内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治理 以及投资增长放缓,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些行业发展,也对扩大投资产 生影响。 19世纪末,全球开始海洋油气勘探,海洋工程装备由此出现。进 入20世纪,随着海洋勘探需求的增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技术含量含量不断提高,先后建造出固定式、坐底式、自升式、 半潜式钻井平台。21世纪以来,由于海洋石油开发规模增加且不断向 深水领域发展,海工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全球海洋

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保持在400-500亿美元左右。而未来5-10年内 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 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 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其他配套方面的产值,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有望成为一 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不过,当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尚未走出低谷,过剩的装 备供应导致新订单缺乏孕生基础,新造需求极为有限。201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6艘(座)、成交额53亿美元,同 比下滑约23%。 细分市场来看,2017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共成交海工船46艘,合计23.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6.1%和34%。其中,作业船成 交额最大,约为20.2亿美元,调查船、支持船成交额分别只有3.3亿 美元、0.4亿美元。 相比之下,浮式生产平台订单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球移动生 产平台成交金额达70.6亿美元,远超2015、2016年水平,其中包括6座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9座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1座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2年2月

目录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发展原则 (3) (三)发展目标 (4) 三、主要任务 (6) (一)加快提升产业规模 (6) (二)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7) (三)提高设备配套能力 (9) (四)构筑海工装备现代制造体系 (10) (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1) (六)实施重大创新工程 (11) 四、政策措施 (12) (一)积极培育装备市场 (12) (二)规范和引导社会投入 (12) (三)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 (12) (四)加大科研开发支持力度 (13) (五)推动建立产业联盟 (13)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4)

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五大类1。紧密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推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以海洋油气资源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是当前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技术相对成熟,装备种类多,数量规模较 1海洋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滨海矿砂;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海上 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潮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海洋生物质能;海洋化学资源包括海水本身、海水溶解物;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包括生产空间、贮藏空间、通道空间、生活休闲娱乐空间及军事战略空间资源。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企 业申请报告 加盖公章) 企业名称: 申报级别 / 类别: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 企业申请报告大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纳税、用工制度、缴纳社会保险情况,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开展生产的情况及研发机构设置等的概述,完成表1-1,并提供以下证明 材料: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有关项目核准或备案、土地证或土地租赁协议等文件,可附工商局 开具的经营范围证明的复印件; 2. 企业生产设施照片,包括海工平台建造用坞(台)、码头、起重、喷涂等设施; 3. 企业通过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证明材料复印件; 4. 企业取得的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证书复印件; 5. 银行为企业开具的信用等级证明材料,企业纳税证明文件,职工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材料及企业各类职工用工制度相关文件; 6. 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批复文

件或认定证书复印件,如果研发机构与申报企业之间为相互独立的法人,则需要提供书面材料,证明研发单位与申报企业之间存在资产、行政隶属关系。 二、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营业务收入,拥有国家授权专利,研发团队,企业焊接质量控制体系、重量控制管理体系、精度控制管理体系、调试管理体系、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分包控制管理体系等的概述,完成表2-1、 2-2、2-3、2-4及2-5,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 可以证明上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的相关财务文件; 2. 国家授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海工平台设计相关证明文件或证书复印件;若有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需要提供标准文本及其他相应的证明材料。 3. 研发设计团队名单,包括人员姓名、从事专业、职称、履历等情况,以及经过船级社审定的研发设计团队承担项目的图纸或设计成果的相关鉴定文件等; 4. 企业焊接质量控制体系相关文件; 5. 企业重量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6. 企业精度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海洋工程装备二

一,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抓住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订单,实现了快速发展,能力也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前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海洋石油开发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海工装备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工装备行业中的翘楚。 二,海洋钻井平台概述 海洋钻井平台是进行海洋油气开采的主要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用来支撑和存放巨大的钻机、为钻井人员提供居住地点、对开采的原油进行存储等。相比较具体的油气存储设备以及诸多的海上工程船舶,海洋钻井平台的存在更具基础性作用。海上钻井平台的造价非常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钻井平台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它自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在对它进行设计时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钻井平台一经入使用,就会常年经受海上的恶劣环境,诸如台风、潮汐、海浪等都会对钻井平台设备的主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侵蚀,为了保证钻井平台的正常使用,必须在建造的过程中加大对耐腐蚀、耐侵蚀等昂贵材料的应用。第三,钻井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材料老化、地基土冲刷等问题,在进行周期性维护时,也必须加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 三,海洋钻井平台模式 当前最常用的钻井平台模式有七种,分别是固定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式钻井平台以及牵索塔式钻井平台。

项目名称海气界面多平台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一、项目名称:海气界面多平台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二、项目简介 海气界面层内海洋、气象要素变化极为复杂,海气界面的温度、盐度影响着海洋牧场渔业活动,恶劣海况、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严重影响着战略通道航行安全,海洋表面大气波导制约着岛礁安全预警平台的效能发挥,海气界面环境的探测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战略利益拓展和国防安全。项目针对海气界面环境立体观测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天基全域探测、船基走航探测、岸基定点探测技术难题,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系列装备,技术创新为: 1、星载直接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海面全域探测技术。针对国内星载海面盐度探测装备空白,L波段盐度探测天线尺寸大,难以星载工程化应用,发明了L波段综合孔径辐射测量技术。发明了星载高精度直接全极化微波辐射接收方法。实现了海面风场全极化弱亮温信息的高灵敏度接收,亮温接收灵敏度优于0.25K;发明了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定标技术,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相位定标精度优于0.5°,幅度定标精度优于0.5dB。 2、船基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航线剖面探测技术。针对基于微波回波信号测波定标困难、波浪参数反演精度低的难题,发明了毫米波干涉模式下的浪高直接测量技术和浪向反演技术,发明了Ka频段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云雾探测和能见度反演技术。实现了能见度单点静态探测向水平、垂直和斜视全方位动态监测的转变,信号检测能力提高10dB以上。 3、岸基连续波和亚毫米波定点廓线连续探测技术。针对常规探空气球获取海气界面温湿风廓线存在低空盲区大、时间不连续等问题,发明了调频连续波相控阵超低空风廓线探测技术,将低空风廓线最低有效探测高度由100m降低到10m;针对风廓线回波信号弱、不易提取、易受有源电磁干扰等问题,发明了风廓线弱回波信号提取和抗有源干扰方法,干扰抑制30dB以上,有用信号功率增加13dB以上,研制了岸基亚毫米波大气温湿廓线探测装备,海气界面温湿廓线连续探测时间分辨率达毫秒级。发明点居国内领先水平。 已授权国家(防)发明专利35项,公开或实审发明专利11项。近三年,新增销售额4.67亿元;为国庆阅兵、北京奥运、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获2011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分类

1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及分类 1.1定义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按照海洋开发利用的海域,海洋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3类。 海岸工程,主要包括海岸防护工程、围海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i了于上疏浚工程、沿海渔业设施工程、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等;近海工程,又称离岸工程,主要是在大陆架水域的建设工程,如浮船式平台、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浮式储油库、浮式炼油厂、浮式飞机场等建设工程:深海工程,包括无人深潜的潜水器和遥控的海底采矿设施等建设工程。 海洋工程装备是一种多功能新概念的海洋装备,是指为海洋工程服务,并主要用 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能够为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持,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因此,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海洋开发与蓝海战略的首要任务与战略重点。 与一般制造业不同,海洋工程装备是一项庞大的装备制造工程,有着自身的特殊 性。海洋工程装备具备技术复杂、学科综合的特沪收。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项目建造涉及到的学科门类综合复杂,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数学、管理学、冶金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性也非常强。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过程更是复杂,从生产准备阶段,到完工交船,各种材料和零部件极其繁多,其数量级是百万级以上的:装备功能较为特殊,应用技术比较复杂,建造工艺流程更是复杂多样。更重要的是,不同于普通船帕,海洋工程装播项目对建造质星的要求非常高。 1.2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日前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三类装备:钻井平台、生产装置、海洋工程辅助船帕。 根据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己有数量和建造单价,海洋工程装备整个存量市场规模约 5576亿美元,其中钻井平台、生产装置、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占比分别为47%、19%、34%。 钻井平台主要分为移动钻井平台和固定钻井平台两大类,其中,固定式钻井平台占20%,移动式钻井平台占80%。 移动钻井平台又可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坐底式钻井 平台、张力腿式平台和牵索塔式平台等,其中自升式、半潜式和钻井船是移动钻井平台的主要钻井平台。目前世界油价不断上涨、陆地石油可用资源消耗不断,所以石油开采必须一步一步向海洋发展,由于是开始阶段,所以海上石油勘探的开发集中在近海区域,使得自升式钻井平台占钻井平台总数的50%以上,随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

附件: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2011-20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增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战略。战略实施期为2011-2020年。 一、战略意义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 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已成功设计和建造了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多种海洋工程船舶,在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基本形态,但在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配套、工程总承包能力等方面尚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国内海洋开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未来十年,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我国船舶工业和石油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制造体系和配套供应体系,抓住全球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日益增长的装备需求契机,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力度,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完全有可能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立足科技创新,完善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工程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设备配套能力,提高

部分科研项目搜集

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2) 二、中国海洋大学 (3) 三、上海交通大学 (3) 四、上海大学 (3) 五、河海大学 (4) 六、厦门大学 (4) 七、北海预报中心 (4) 八、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5) 九、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 (5) 十、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 (7)

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1. “科学”号执行“南海冷泉-马努斯热液航次” https://www.doczj.com/doc/fe7389769.html,/xwzx/tpxw/201505/t20150508_4352340.html 5月6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从青岛再次起航,执行海洋先导专项“南海冷泉-马努斯热液航次” 在第一航段中,“科学”号预计5月13日到达中国南海冷泉区域,在2014年3月ROV 综合海试航次获得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发现”号ROV机器人系统对靶定的南海冷泉区开展系统性调查,主要完成南海冷泉区及临近海域的物理化学环境、近海底地质环境和生物生态群落的原位观测和取样,对靶定的南海冷泉区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系统性研究。大量系统获取冷泉区高分辨率地球物理资料、高清图像、原位理化环境数据、采集海底地质、生物样品等。 按照航次计划,“科学”号将在厦门进行短暂休整和更换科考队员,于5月27日开始执行第二航段“西太平洋马努斯热液”调查任务。通过对马努斯海盆热液系统近海底物理化学特征现场原位观测、热液区域海底表面/浅层沉积物的分析,为深海热液区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以本航次及后续研究成果形成的系统优势研究马努斯海盆热液体系的物质能量输送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2. 中科院海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WPOS)启动—201 3.10 https://www.doczj.com/doc/fe7389769.html,/xwzx/tpxw/201310/t20131030_396508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fe7389769.html,/news/china-plunges-into-ocean-research-1.14732 WPOS先导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热带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印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打造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3、国家973计划项目“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课题结题验收—2014.11 https://www.doczj.com/doc/fe7389769.html,/kyjz_26739/201411/t20141103_265965.html 藻华973项目于2010年1月启动,针对我国近海富营养化驱动下藻华灾害演变机制及其带来生态危害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设立6个研究课题,分别是“近海富营养化关键过程及其对藻华灾害的驱动作用”、“典型富营养化海域藻华灾害形成与演变的生态过程”、“致灾藻类在藻华灾害形成与演变中的适应策略与竞争机制”、“典型富营养化海域关键物理过程与藻华数值模拟”、“典型富营养化海域藻华灾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我国近海藻华灾害减灾对策与富营养化调控机理”。 4、水母灾害暴发机制与生态效应的模型研究—2010.11 http://210.72.157.228/xiangxixinxi.aspx?id=392 http://210.72.157.228/XiangMuJieShao.aspx 以数学模型研究水母个体发育、种群动态的时空变化及暴发主要机制,探讨水母暴发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外龙头企业名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外龙头企业名单 国别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建/改造商深水TLP平台建造商SPAR平台建造商 美国承包商Transocean 有限公司、 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 Frontier Drilling As、 Pride International 设计商 LeTourneau、Friede&Goldman(F&G)、 BASS 与 BMC;建造商 Bethlehem Beaumont、 Marathon Vicksburg、Marathon Brownsville; 承包商Transocean 有限公司、ENSCO国际公司、 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Rowan 设计商F&G;承包商 Transocean 有限公司、Diamond Offshore 公 司、Pride国际公司、诺布尔钻井 公司(Noble Drilling) Guif海事公司、J.Ray McDermott公司、Aker Gulf海事公司 J.Ray McDermott、 Litton Ingalls 造船公司 英国承包商Cardiff Drillship 荷兰设计商MSC、Offshore Discoverer 、Global Marine 设计商MSC 设计商MSC 承包商SBM、Bluewater Heerema公司 法国设计商CFEM 西班牙建造商Astano 瑞典设计商GVA Consultants AB 芬兰建造商Rauma Repola 挪威承包商 SeaDrill有限公司、工程承包商 Prosafe 设计商AKERKVAERNER;建造商 AKer Stord;承包商Dolphin公司 BWOffshore 韩国建造商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现代重工 (Hyundai)、大宇造船(DSME); 和 STX造船建造手持钻井船 建造商大宇造船(DSME) 67%FPSO市场占有率,如 三星重工 日本建造商三菱重工、三井造船 (Mitsui)、日立造船 三井海洋开发、Hitachi Zosen 三井造船公司 新加坡主导地位。吉宝(Keppel FELS)、胜科海事 (SembCorp) 主导地位。建造商吉宝(Keppel FELS)、胜科海事(SembCorp) 82%FPSO市场占有率;吉 宝、裕廊(Jurong)、胜 宝旺船厂(Sembawang) FELS

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很长,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集中于沿海地区,而海边的混凝土工程由于长期受氯离子侵蚀,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现象非常严重,已建的海港码头等工程多数都达不到设计寿命的要求。“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原因,按重要性递减顺序排列是:钢筋锈蚀、冻害、物理化学作用。”而来自海洋环境和使用防冰盐中的氯离子,又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我国大型海洋工程的耐久性逐渐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国外情况 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美国俄勒冈州Alsea海湾上的多拱大桥,施工质量很好,但因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较短时间内大量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导致钢筋严重锈蚀,引起结构损坏。用传统的方法局部修补破坏处,不久就发现修补处的附近钢筋又加剧腐蚀,不得不拆除、更换。1962~1964年,Gjorv对挪威大约700座混凝土结构作了耐久性调查,当时已使用20~50年的钻2/3,在浪溅区,混凝土立柱显示破损的断面损失率大于30%的占14%,断面损失率为10%~30%的占24%,板和梁钢筋腐蚀引起严重破损的占20%。澳大利亚的Sharp对62座海岸混凝土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海岩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都是与浪溅区的钢筋异常严重的腐蚀有关。印度孟买某河上的第一座桥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桥,上于预应力筋过早地发生严重腐蚀,不得不重修第二座桥。第二座桥预应力筋在安装前就为大气中的盐分所污染,灌注的水泥浆又用了咸水,因而不到10年所有的钢筋、预应力筋及其套管都遭到了严重腐蚀破坏。国内情况根据相关调查,处于浪溅区的海港码头,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1986年以前我国已建港口混凝土结构因氯离子渗入混凝土内引发钢筋锈蚀,致使混凝土构件开裂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其原因除了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外,另一主要因素是当时对氯离子侵入引发钢筋锈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当时执行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JTJ200-82和JTJ221-82,没有针对防止氯离子渗入引发的钢筋锈蚀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关键技术指标如保护层厚度偏小,混凝土水灰比最大允许值严重偏大等。 三、海洋环境海洋是氯离子的主要来源,海水中通常含有3%的盐,其中主要是氯离子。以Cl计,海水中的含量约为19000mg/L。海风、海雾中也含有氯离子,海砂中更含有不等量的氯离子。我国的海岸线很长,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海洋工程如码头、护坡和防护堤等由于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破坏是十分突出的。同时,沿海地区已经出现河砂匮乏的情况,不经技术处理就使用海砂的现象亦日趋严重,这也为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破坏创造了条件。国外的工程经验教训表明,海水、海风和海雾中的氯离子和不合理的使用海砂,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可由两种因素诱发,一是海水中Cl-侵蚀,二是大气中的CO2使混凝土中性化。国内外大量工程调查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导致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破坏的主要因素是Cl-进入混凝土中,并在钢筋表面集聚,促使钢筋产生电化学腐蚀。在跨海大桥周边沿海码头调查中亦证实,海洋环境中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远远低于Cl-渗透速度,中等质量的混凝土自然碳化速度平均为3mm/10年。因此,影响跨海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因素是混凝土的Cl-渗透速度。 1、大桥混凝土结构布置跨海大桥跨海段通航孔部分预应力连续梁、桥塔、墩柱和承台均采用现浇混凝土;非通航孔部分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其中50~7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重量超过1000吨的巨型构件;陆上段梁、柱和承台亦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根据不同部位在C30~C60之间。 2、跨海大桥附近海域气象环境我国跨海大桥多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北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多年平均气温为偏低,海区全年盐度一般在10.00~32.00‰之间变化,属强混合型海区,海洋环境特征明显。 3、跨海大桥面临的耐久性问题在海洋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腐蚀荷载主要由气候和环境介质侵蚀引起。主要表现形式有钢筋锈蚀、冻融循环、盐类侵蚀、溶蚀、碱-集料反应和冲击磨损等。我国跨海大桥多位于典型的亚热带地区,严重的冻融破环和浮冰的冲击磨损可不予考虑;镁盐、硫酸盐等盐类侵蚀和碱骨料反应破坏则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组分来避免;这样钢筋锈蚀破环就成为最主要的腐蚀荷载。 氯离子对钢筋的锈蚀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的途径:Cl进入混凝土中通常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混入”,如掺用含氯离子外加剂、使用海砂、施工用水含氯离子、在含盐环境中拌制浇注混凝土等;其二是“渗入”,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混凝土的宏观、微观缺陷渗入到混凝土中,并到达钢筋表面。“混入”现象大都是施工管理的问题;而“渗

海洋工程装备用钢

海洋工程装备用钢 一、海洋工程用钢的种类和概述 海洋工程用钢主要种类可分为:海洋平台、海洋风力发电、海底油气管线用钢三类。 1.海洋平台用钢 1.1特点 海洋平台是在海洋上进行作业的特殊场所。海洋平台服役期比船舶类高50%,采用得钢板必须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抗层状撕裂、良好的焊接性及耐海水腐蚀等。主要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两大类。 1.2 种类 目前国际海洋平台用钢主要级别为355,420,460MPa, 355级主要牌号:En10225的S355、API的API2H-50、BS7191的350EM、船标的E36; 420级主要牌号:En10225的S420、API的API2Y-60、船标的E40、E420; 460级主要牌号:En10225的S460、船标的E460。 我国尚无专用的海洋平台用钢标准,采用国外标准。EH36以下平台用钢基本实现国产化,占平台用钢量的90%,但关键部位所用大厚度、高强度钢材仍依赖进口。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不断发展,对海洋平台用钢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当前总用钢量在300万t 以上。 2海洋风力发电用钢 2.1特点 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害性环境力作用,此外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型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考虑强度需要采用Z形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线。 2.2市场 我国大陆架浅海海域广阔,海上风力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比陆地风电场假设广阔,估计2010到2015年约形成600亿左右的风电设备市场。 3海底油气管线用钢 3.1特点 海洋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开发,海底管线的重要性得到凸显,恶劣的海洋环境对海底管线提出了比陆地管线更高的质量要求,要求钢管高的横向强度、纵向强度、高低温

关于海工装备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海工装备产业的调研报告 海工装备产业课题组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发展在我市刚刚起步。为做好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近期课题组展开了专题调研活动,形成如下报告。 一、海工装备产业的基本特征 海洋工程的内涵和范围十分广泛,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包括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辅助性装备。本课题重点研究狭义的海工装备。当前,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市场前景看好,政策支持明朗。石油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费构成部分。由于陆地石油已经难以再有大的储量发现,海洋油气开发将更加受到重视,并带动海工装备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中国南海的油气储量就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进一步提升了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省和市相继出台了有关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这给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海工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有关机构预测,世界海工装备市场规模2015年达到800亿美元左右,2020年达到1250亿美元

左右。我国到2015年,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0亿人民币。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工装备业务进行产业升级,并取得了一定突破,对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2.产品个性化强,技术含量高。每个海洋工程都要承受海洋的复杂环境。海底不同的地形结构,海上的风浪、海流,还有海水腐蚀、生物附着等,都会对海洋工程产生影响。海工装备制造需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油气状况等逐一“量身打造”。这类产品只能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较强的“个性”。海工装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才能应对海洋的复杂环境。其系统集成度高,技术工序复杂,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3.投入资金大,准入门槛高。海工装备造价都比较高,有些超过几亿美元。即使是一些海洋工程辅助船,其造价也都远高于同型传统船舶,建造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调配资金和融资能力,其运行的风险自然也大。海工装备产业需要有高额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集聚,且装备的建造进度不易控制。因此,这个领域的准入门槛高,一般企业不能轻易进入。 4.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海工装备制造业是集多门类技术于一体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关联度达85%以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较长,由上游销售经营、设计研发、物资设备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及售后服务串联而成,呈现一种混合式的产业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海工装备产业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比可超过1:4。1座作业水深为3000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价格大约在6亿美元左右,比2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