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5-06-30T10:08:26.1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唐素芬

[导读] 后期临床上常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或继发感染等。

唐素芬(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饮食护理的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108 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待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后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作用效果并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例数为53 例,总有效率为98.08%,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例数为43 例,总有效率为79.62%,经比较P<0.05。结论饮食护理的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明显,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肝性脑病的发作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饮食护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69-02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后期临床上常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或继发感染等[1]。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从食管到屈氏韧带之间的出血,常见诱因为消化性溃疡、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严重的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本文主要探讨饮食护理的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作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108 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有54 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25 例,其年龄均分布在46 岁~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5 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7 例,其年龄均分布在44 岁~7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5 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在年龄、性别、体质、基础疾病及病情严重性均无可比性。

1.2 饮食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如:建立有效静脉通如表1 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8%,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62%,且肝性脑病发病次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经比较P<0.05,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我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而在欧美国家则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早期肝硬化一般无明显症状,晚期肝硬化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由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提出的假说主要有:氨毒性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和r- 氨基丁酸(GABA) 学说等[2]。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肝性昏迷实质是肝功能衰竭的最终临床表现。对于肝功能较好者,作分流手术,由于进食高蛋白而引起的门体分流性脑病预后较好;有腹水、黄疸、出血倾向的患者提示肝功能很差,其预后也差;急性多因急性肝功能衰竭后肝脏的解毒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所致;而缓慢性多见于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或分流术后,来自肠道的有害物质,如氨、硫醇、胺、芳香族氨基酸等直接进入体循环至脑部而发病[3]。

临床分期:目前多数学者赞同Davidson 根据其临床表现把肝性脑病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4 期。但各期之间道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绝对卧床等。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责任分工,将主管护师、住院环境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合理采用饮食干预。对于出血的患者一般禁食1~3 天,视出血情况而定。对能进食者供给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优质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肝昏迷前驱期的患者,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选用鼻饲流食。能量控制在6.7MJ(1600kcal) 左右,蛋白质30g, 脂肪30g(可采用乳化剂),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就餐定为每日4~5 次。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及时更换被褥、衣服,保持肛周清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资料进行X2 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上述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饮食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比较见下表:

并无明确的界线[4]。(1) Ⅰ期( 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2) Ⅱ期( 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3) Ⅲ期( 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4) Ⅳ期( 昏迷期):此期病人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对于昏迷患者每日蛋白质供给量控制在0.5g/kg/ 人左右,以后每隔2~3d 调整一次供给量,但最大限量不超过1g/ kg/ 人。若有血氨增加同时又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在

2~3d 内不宜给予动物蛋白质,以后从0.2~0.3 g/ kg/ 人开始供给,每隔2~3d 调整一次若无食道静脉曲张者,亦可用胃管供给营养素,当有食道静脉曲张者,应采用静脉滴注20% 葡萄糖生理盐水或滴注高渗50% 葡萄糖液( 可加入维生素C 和能量合剂),以维持热能需要[5][6]。对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肝肾综合症的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膳食中脂肪量以每日30g 左右为宜,为防止供给热能不足,可采用脂肪乳化剂,既可提高能量,同时也可预防腹泻。维生素供给应充足,尤其是维生素C的供给量应更多一些,以利解毒。低蛋白饮食常会导致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K 等缺乏,应在饮食之外予以补充。研究表明肝衰竭时脑中铜、锌降低,可能为肝昏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膳食治疗中应注意锌、铜的补充。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的用量等均要视患者病情而定。

本文就饮食护理的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作用做出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并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