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表现技法-几何体一点透视-习题作业.

设计表现技法-几何体一点透视-习题作业.

设计表现技法-几何体一点透视-习题作业.
设计表现技法-几何体一点透视-习题作业.

《几何体一点透视》习题

一、填空题

1. 平行透视有个灭点。

1. 所谓焦点透视就是画面只有一个视点。()

2.视平线到地面的高度与视点到地面的高度相等。()

三、名词解释

1.透视

2.平行透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

2.大、小

二、判断题

1.√

2.√

三、名词解释

1.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2.平视的空间中,方形物体的一组面与透视画面构成平行关系的透视,称平行透视。

西工大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机械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题目:扭杆 姓名:刘昀 班号: 05021104 学号: 59 日期:机械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一、题目: 扭杆:圆截面直径D为(μ,σ)=(20,)mm,受扭矩T为(μ,σ)=(677400,),工作循环次数N≥4000,材料疲劳极限S为(μ,σ)=(,)MPa。 二、思路: 给定强度分布与应力有关的随机参数分布条件,确定应力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分布参数,假定各随机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然后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计算可靠度,主要考虑载荷的均值与方差两项变化可靠度如何变化,以上要求编程实现。 三、输入的数据:扭矩T的均值与标准差T(μ),T(σ) 四、输出的结果:可靠度R 五、计算的模型:

(1)几何参数(扭杆圆截面直径)D、扭矩T和工作循环次数大于等于4000时的材料疲劳极限,亦即此时的疲劳强度S,均为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 (2)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大多数机电产品的应力和强度都是服从一定统计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我们用L表示应力,S表示强度。它们的概率密度函数f(S)和f(L)两曲线出现部分交叉和重叠,亦即出现干涉时,有可能出现强度小于应力的情况,但可把这种引起失效的概率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干涉的情况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在保证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使零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价格较低。 对于强度和应力均为正态分布时,我们采用联结方程来计算可靠度,公式如下: SM称为可靠性系数,在已知、、、的条件下,利用上式可直接计算出SM,根据SM从标准正态分布表中查出可靠度R的值。也即: 六、程序流程图

Y 七、算例分析结果说明及结论 (1)程序运行结果 T(μ)↑,T(σ)不变时,可靠度R的变化情况:T(μ) T(σ) R 120677 180677 240677 300677 360677 420677 480677

立体构成教案 (1)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既然共属于"空间艺术"。那么无论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必有共通的规律可循。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以"立体构成"作为空间艺术基础的经验(类似绘画中的基础是素描、色彩一样),并已由实践证明,它直接有助于创作与设计,是用于基础教学的新学科。了解和研究立体构成,并通过训练,掌握其原理及构成形式、过程和方法,对每一位艺术家或设计家所从事的创作而言,便如同医生熟知了各种药的药性,只待在医疗实践中对症下药了。 一、立体--三次元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是单纯视觉的,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而立体,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观看。小的立体形态,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所以立体的"形"与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形态。 如果根据以前的定义推测,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面在移动时,不只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1、立体的类别 立体是有形的实体,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或者说,可以分解成线和面)。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所以,立体形与线、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与线和面一样,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中间系、和曲线系三大类。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综合起来,立体的类别可分为:

机械可靠性设计复习题

A C D B E 0.90.90.9 0.9 0.9 1、 可靠度和失效率如何计算?失效率与可靠度有何关系? 2、 在可靠性的的定义中“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分别指的是什么? 3、 可靠度、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4、 机械系统的逻辑图与结构图有什么区别,零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哪几种? 5、 试写出串联系统、并联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式。 6、 什么是割集?什么是最小割集? 7、 什么是故障树分析?故障树符号常用的分为哪几类? 8、 在建立故障树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9、 在可靠性工程中应力的含义是什么?强度的含义是什么? 10、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可靠性试验的含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那些个方面? 11、加速寿命试验根据应力施加的方式可分? 1、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并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 解:最小割集A,B C,D,E A,E B,C,D R=1-(1-0.9x0.9)(1-0.9[1-0.1x0.1])=0.8929 2、抽五个产品进行定时截尾的可靠性寿命试验,截尾时间定为100小时,已知在试验期间产品试验结果如下:t 150=小时,和t 270=小时产品失效,t 330=小时有一产品停止试验,计算该产品的点平均寿命值? 解:总试验时间 350100)35(307050=?-+++=n T 小时 点平均寿命 MTTF=1752 350=小时 3、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解: 5002.01002.0006.0012.01500 1167183111 ==++=++==λMTBF 小时 02.0=λ, %47.90)5(1.0502.0===-?-e e R

立体构成作业2

立体构成作业2 设计说明:该作品主要由点(面片,木棍)及软线构成。叮当叮当,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点结构相互碰撞,奏出风的旋律。该作业灵感主要来自于风铃。是模仿风铃形状做的。主要想表达不同季节,不同的风。春风吹拂,夏风澎湃,秋风凄凉,东风凌冽。全都在风铃不同节奏的碰撞交响中表现出来。点(面片,木棍)结构表面的横向不同色彩,也是表达了风的蕴意,不同色彩横向排列给

人以轻快的感觉。 硬线构成(中国馆) 设计说明:该作品全部用硬线(筷子)构成。硬朗的结构正式中国古木建筑的风格,模仿中国馆表面形状,红色的喷漆,正式中国喜庆的象征。所有的结构没有螺钉链接,现在全是用胶水链接,结构完美,藏头藏尾,主要想表达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明榫暗卯,不用螺钉就把所有结构牢牢链接在一起。并且不损整体结构的美观。该作业在灯光照射投影下显得格外的有意境,

寓意屹立不倒的东风文化。 软硬线构成(篝火) 设计说明:该作品是由软线和硬线结合构成的。写作的时候难免会遇到饥饿,所以该作业的灵感来自于吃。我们都饿了,那原始人是怎么吃喝的呢?四周由筷子构成的结构,正是模仿原始人生火 造饭的支架。中间挂着泥土成烤的陶瓷。一锅热水正在沸腾,该作业表达的原始人的聪明才智。善于利用自然界中的工具。君子善假于物。作业特点,底部四方形结构是用来做稳定用的,着并不 是原始人的智慧。

综合构成(旋转木马) 设计说明: 该作品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还记得我们儿时坐过的旋转木马吗?该作业就是模仿游乐园里的 旋转木马。木马的形状改成了小车型,小车的下面挂着糖果,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孩子的喜爱。该作业的整体结构是由一根铁丝支撑起来的。主在表达游乐设施选材的结实性。安全的设备 才能让人玩的更加开心。改作业的形状是模仿蘑菇,本来顶部还有个圆锥,但效果不好,最 后没加。蘑菇的形状,小车,糖果,充满了童趣。

可靠性大作业

汽车制动系统可靠性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就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人人谈虎变色。作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非人为因素中选取所占比例最大的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减小这种因素引起的故障成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对此类故障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开展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通过对系统零部件的故障因素,故障原因和故障种类进行定性的分析,为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维修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及减少因汽车制动系统而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汽车制动系统可靠性分析故障树分析法 引言: 自从1885年卡尔本茨(Karl Benz)在曼海姆制出了第一辆汽车以来,道路交通安全则成为所有人共同关心的话题。纵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道路的使用者——人的因素、道路本身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道路上行驶的车的因素有关。其中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需要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仔细观察和相互谦让。而减少非人为因素造成的道路安全事故则成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驾驶安全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车辆是组成道路交通的三大因素之一,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在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中,人为原因占很大比例,直接因汽车问题所引起的事故不足10%,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辆对安全的影响不大。而在这些非人为因素中,汽车制动系统发生故障占60%-70%。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度,可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保证了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对于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1995年机械故障事故统计表 故障种类制动失效制动不良转向失效灯光不良其他 事故次数3545 54421299688 2520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测试题目:基于应力-强度理论,完成某机械装备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已知:动力源为37KW 的四级电机,通过三级减速齿轮传动至工作机;系统可靠性R S= 0.93,系统传递效率η= 0.985 × 0.975 × 0.965,工作机输入转速为 120rpm。1、 1.1查资料可知四极电机的额定转速n1=1450r/min,而工作机输入转速为n6= 120r/min,由此可知总传动比为: i=i1+ i2+i3=n1 n4=1450 120 =12.083 对于多级减速传动,可按照“前小后大”(即由高速级向低速级逐渐增大)的原则分配传动比,且相邻两级差值不要过大。这种分配方法可使各级中间轴获得较高转速和较小的转矩,因此轴及轴上零件的尺寸和质量下降,结构较为紧凑。 i2=√i3=2.29469477 ,为了便于计算,i2取2.3,i1取1.7,i3取3.1 1.2、三级减速器的运动和参数计算 Ⅰ轴(与电动机直接相连) P1=P0=37KW n1=1450r/min T1=9549P1 n1 =243.66N?m Ⅱ轴 P2=P1η1=36.445KW n2=n1 1 =852.94r/min T2=9549P2 n2 =408.02N?m Ⅲ轴 P3=P2η2=35.534KW n3=n2 i2 =370.84r/min T3=9549P3 n3 =914.99N?m Ⅳ轴(工作轴) P4=P3η3=34.29KW

n4=n3 i3 =119.63r/min T4=9549P4 n4 =2737.07N?m 1.3. 齿轮的设计 三级减速器选择外啮合直齿圆柱齿传动,对于第一级,小齿轮模数为6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6mm,齿数为17;对于第二级,小齿轮模数为5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5mm,齿数为23;对于第三级,小齿轮模数为7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7mm,齿数为31。三级减速器模型如图所示。 2、对于30CrMnSiA钢 σr(R)=σr?Z Rσσ r R=0.5时,σr(0.5)=σr?Z Rσσ r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Z R=0,则具体参数与上

最新立体构成教案

精品文档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既然共属于空间艺术。那么无论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必有共通的规律可循。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以立体构成作为空间艺术基础的经验(类似绘画中的基础是素描、色彩一样),并已由实践证明,它直接有助于创作与设计,是用于基础教学的新学科。了解和研究立体构成,并通过训练,掌握其原理及构成形式、过程和方法,对每一位艺术家或设计家所从事的创作而言,便如同医生熟知了各种药的药性,只待在医疗实践中对症下药了。 一、立体--三次元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是单纯视觉的,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而立体,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观看。小的立体形态,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所以立体的形与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形态。 如果根据以前的定义推测,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面在移动时,不只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1、立体的类别 立体是有形的实体,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或者说,可以分解成线和面)。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所以,立体形与线、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与线和面一样,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中间系、和曲线系三大类。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综合起来,立体的类别可分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如果从基本形态而论,又可将立体分成块立体、线立体和面立体三大类。

立体构成作业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立体构成》形考作业 教师签名 第一次作业第二次作业第三次作业第四次作业网上实践综合成绩 姓名: 年级:

作业一:(课本内容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构成概念来源于1913年--1922年间曾经出现在俄国的“”。 2、构成主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在德国的著名设计学校。 3、“”在其基础教育课程中强调通过分解在构成的方式对形体进行抽象性的思考 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建筑和艺术类高等院校也普遍开设了构成课程,课程一般 都由色彩构成、构成和构成,三大部分中,构成是这三种最强的部分。 5、形态构成的基本形式要素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情感的表达和意义传递是形态和空间构成的核心内容。() 2、通过手绘草图来表现形态与空间是最为传统也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3、形态概念是指都是可被人的视觉感知的形,形状或形象,也包括社会、历史等非视觉形 式。() 4、形状是指一个图形的外边缘或一个实体的外轮廓。() 5、形态是指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呈现出的外在的表现形式。() 6、在形态构成的几个要素中,线是最为原生的要素。() 7、从概念上来讲,点是没有长度、宽度、深度和方向性。() 8、从概念上来讲,一条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深度。() 9、体具有体积感和重量感。() 10、形态构成常用材料包括线材、面材、块材、塑性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构成 2、自然形态 3、人工形态

4、线性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关于材料的基本性能有哪些? 3、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22分) 1、试论述关于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从形态生成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汽车可靠性技术(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汽车可靠性定义四因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汽车可靠性是指汽车产品(总成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其中,汽车产品指整车、总成、零部件,主要指的是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规定时间指:汽车使用量的尺度,可以足时间单位(小时、天数、月数、年数),也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循环次数等。在汽车运用工程中,保用期、第1次大修里程、报废周期等都是重要的特征时间。 规定条件包括:汽车产品的工作条件,即气候、道路状况、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汽车产品的运用条件,即载荷性质、载运种类、行驶速度;汽车产品的维修条件,即维修方式、维修水平、保养制度;汽车产品的管理条件,即存放环境、管理水平、驾驶员技术水平。规定功能指:汽车设计任务书、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功能、性能和要求。 2.简述可靠性预测的步骤。 答:任何预测都有两个过程:归纳和推论过程。可靠性预测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预测目的、预测对象及预测类型(短期、中期、长期); (2)搜集整理资料(有关发展资料、历史资料); (3)选择预测技术; (4)建立预测模型,包括数学模型(表达式、参数)或概率模型(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 (5)评价模型。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修正预测模型。 3、简述检验的一般工作程序。 答:检验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以下阶段: (1)准备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检查单位,决定检查项目,决定试验方法,决定质量判定标准,决定在生产过程那个阶段检查,决定全检、抽检还是无试验检查,决定质量指标,选择抽样表(计数、计量和抽样类型)。 (2)实施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批的构成,决定抽样方法,决定批处理方法。 (3)整理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检查结果的记录方法,决定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二、论述题(25分) 1.请阐述频数直方图、频率直方图、频率密度直方图和频率密度曲线及区别和联系。 答:频数直方图是以样本数据表征的质量特性值为横坐标,以频数为纵坐标作出的描述数据分布规律的图形。 频率直方图是将频数直方图的纵坐标改为频率做出的频率直方图,其形状与频数直方图应完全一样。 频率密度直方图是将频率直方图纵坐标改为频率密度、横坐标不变后获得的直方图,形状也

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可靠性工程?决定产品的可靠性由哪些因素? 2、什么是可靠性?什么是可靠度? 3、可靠性分哪几类? 4、产品与可靠性由什么关系? 5、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6、度量可靠性有哪些指标? 7、什么是累积失效概率?它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失效率?它与累积失效概率有什么关系?一般应用在那些 产品?其单位是什么? 9、什么是“浴盆曲线”? 10、什么是平均寿命?什么是可靠性寿命?MTTF与MTBF有何区 别? 11、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 12、什么是随机事件?该事件之间有哪些运算? 13、随机变量的特征是什么?其均值和方差如何获得? 14、概率运算的基本法则有哪些?它们的运算公式和含义是什 么? 15、什么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分布指什么? 16、可靠性工程中常用哪几种概率分布? 17、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威布尔分布 的函数表达式和参数如何表示? 18、什么是系统可靠性设计? 19、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20、什么是可靠性预测?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21、元件可靠性预测有哪些方法? 22、什么是电子元器件应力分析法?数学表达式含义是什么? 23、什么是逻辑图?它与系统的装配关系有什么联系? 24、结构的串、并联与逻辑的串、并联有何关系? 25、串、并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有何不同?分别对机电系统总的可 靠度有何影响? 26、什么是热、冷储备系统?如何计算其组成的可靠度? 27、混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28、什么是表决系统?它的可靠度与串、并联系统相比有什么特 点? 29、布尔真值表法(状态枚举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用时有什 么特点? 30、界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与数学模型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31、什么是相似法?其适合什么样的产品可靠性的预测? 32、相似设备法和相似电路法原理有什么区别?利用数学模型说

立体构成教案 详案

《立体构成》教案(2017年-2018年第一学年度)系部:应用技术系 编制人:姜静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与视频赏析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3.了解构成的含义 4.熟悉构成的源流 5.形态构成的基础 6.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 纲要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1)从时代发展分析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 2) 3)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行业——现代设计行业 4) 5)构成教育所需的科学领域 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形态与形式的不同 问: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形态和形状是否都具有立体感? 答:形状是平面的,形态是立体的。 它们都具有立体感,形状的立体感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矛盾空间。形态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或观者的位置变化所形成的空间体验。

了解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只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熟悉构成的源流 1)20世纪初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3)包豪斯的创造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艺术与技术结合 (2)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3)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开始双轨制教学模式(形象大师、作坊大师)(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校到德绍) (4)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5)创造基础构成教学模式(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最大的贡献之一) 形态构成的基础 1)首先是分解的过程,即将复杂的视觉表象彻底分解还原成为单纯的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空间等造型元素) 2)整合的过程(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将造型元素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 目的的形态。) 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1)拓展思维空间,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三维空间的造型能力 3)提高构思创意能力 4)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和思考 5)增强造型审美形式的感受能力 欣赏:《工业设计》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形态与形式的区别;难点:形态构成的基础。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考试时间2013.11.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20, ? (共20分) 1、浴盆曲线可以分为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我们应着力提高产品的偶然失效期。 2、系统故障概率变化率和引起其单元故障变化率的比值成为该单元的关键重要度。 3、在FTA树中,仅导致其他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称为底事件。 4、金字塔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是从金字塔的最上层依次想最下层进行,逐步进行各层次的可靠性评估,直至系统。 5、FMEA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6、工程中常用的失效分布类型:成败型(二项分布),寿命型(指数分布),性能和结构可靠性模型(正态分布)。 7、降额就是使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值的应力条件下工作。 8、产品可分为单元产品和系统产品。 9、可靠性筛选的目的是剔除早期失效的产品。 10、为了评价或提高产品(包括系统、设备、元器件、原材料)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 11、可靠性试验中,环境应力筛选的最有效方法是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 12.寿命试验的截尾方式分为定时截尾和定数截尾两种。 二.判断题'15, (1共15分) ? 1、点估计的特点是“简单、精度高”,区间估计的特点是“复杂、精度低”。(×) 2、FEMA只能进行定性分析,FTA只能进行定量分析。(×) 3、降额越多,电子线路可靠性越高。(×) 4、旁联属于工作储备模型。(×) 5、系统的逻辑图表示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 6、若使用储备模型时,在层次低的部位采用的储备效果比层次高的差。(×) 7、FTA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学 专 姓 学 班 《机械可靠性工程》课程作业 二级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的可靠性分析

《机械可靠性设计》课程大作业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机器设备和系统所承担的工作日趋复杂,产品的使用场所更加广泛,环境更为严酷,复杂化的目的在于使技术装备具有更高的性能,但是装备的复杂化会使由于彼此相关的任意一部分失效而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机会显著增加,而整个系统故障将会造成经济上、甚至人身安全的危险。因此,复杂化与可靠性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直接影响生产、经济及人身安全的大问题,因而,在国外倍受重视,并且向计算机和环境科学一样得到了惊人的发展。 我国对机械产品可靠性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针对我国某些主要机械产品故障率高、寿命低、可维修性差及维修费用高等问题,及时开展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研究,从根本上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① 本文在上学期机械基础课群综合设计“自动冲床的创新设计”的基础上对设计中的二级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进行可靠性分析。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中,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性能,研究它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备注:第一到七部分为上学期课程设计内容,本文予以保留以供后文计算参考。 ①摘自参考文献【1】

《机械可靠性设计》课程大作业 目录 前言 (1) 目录 (1) 一、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背景 (3) 1. 自动冲床的工艺流程 (3) 2. 设计条件与要求 (3) ※1.3、设计参数 (5) ※1.4、设计任务 (5) 二、系统传动方案的设计 (6) 三、电动机的选择 (7) 四、传动系统的运动参数、动力参数计算 (9) ※4.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9) ※4.2、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9)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1) ※5.1、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的设计 (11) 1. 高速级锥齿轮传动设计 (11) 2. 低速级圆柱斜齿轮传动设计 (14) ※5.2、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17) 1. 高速级传动齿轮的作用力 (17) 2. 低速级传动齿轮的作用力 (18) 六、轴系零件的设计及校核计算 (19) ※轴系部件 (19) 1. 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19) 2.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23) 3. 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27) 七、润滑与密封的设计 (33) ※7.1、润滑油的选择与计算 (33) ※7.2、密封设计 (33)

可靠性工程作业答案(剩余部分)

第十讲 1、有三个变电站,共有五条线路,由A变电站向B、C两站供电,电力传输方式如下图所示,只有线路失效才能引起电网失效。现要求B 和C变电站均需运行,且不能由单一线路供电。要求:(1)试绘制该电网失效的故障树;(2)给出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题目有疑义,不要求,结合课上例题掌握基本概念) 第十一讲 (ppt例题,略)

第十二讲 1、(成绩)已知一系统的最小割集为14152345{,},{,},{,},{,}X X X X X X X X , 123450.001,0.002,0.003,0.0001F F F F F =====。求系统的最小路集,顶事件发生概率,各单元的重要度,给出系统改进建议。 解:(1)求最小路集(通过对偶树求解)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14152345()()()()()X X X X X X X X X Φ= 对偶树的结构函数: 1415234514152345124125245134135345()1(1) 1{[(1)(1)][(1)(1)] [(1)(1)][(1)(1)]}()()()()()()()()()() D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Φ=-Φ-=---------== 所以该系统的最小路集为 12412524513413534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求顶事件发生概率(递推方法,直接方法见例题) 14(1)1,(1)(1)(1)C F C K X X === 14(2)(1)C K X X ==+ 1415415(2)(2)(2)()F C K X X X X X X X ==+= 1415145(3)(2)(2)()()C C K X X X X X X X ==++=+ 14545145(3)(3)(3)()F C K X X X X X X X X ==+= 14545141545(4)(3)(3))()C C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习题解答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习题解答 1 荷载与作用 1、1 什么就是施加于工程结构上的作用?荷载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结构上的作用就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就是施加于结构上的集中力与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面的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桥面的车辆、人群,施加于结构物上的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它们都就是直接施加于结构,称为直接作用。另一种就是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加变形与约束变形,例如基础沉降导致结构外加变形引起的内力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结构约束变形产生的内力效应,由于地震造成地面运动致使结构产生惯性力引起的作用效应等。它们都就是间接作用于结构,称为间接作用。 “荷载”仅指施加于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而“作用”泛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的所有原因。 1、2 结构上的作用如何按时间变异、空间位置变异、结构反应性质分类? 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与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可分为固定作用与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性质可分为静态作用与动态作用。 1、3 什么就是荷载的代表值?它们就是如何确定的? 荷载代表值就是考虑荷载变异特征所赋予的规定量值,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了荷载四种代表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与准永久值。荷载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规定不同的代表值,其中荷载标准值就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其它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考虑相应的系数得到。 2 重 力 作 用 2、1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如何确定? 地面以下深度z 处的土体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应力可取该水平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土柱体的重力,对于均匀土自重应力与深度成正比,对于成层土可通过各层土的自重应力求与得到。 2、2 土压力有哪几种类别?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挡土墙的移动情况与墙后土体所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三种类别。土的侧向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墙身位移、填土性质、墙体刚度、地基土质等因素有关。 2、3 试述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比较三者数值的大小? 当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可用E 0表示。 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这一滑动面向下向前滑动,在滑动楔体开始滑动的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少到最小值,土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可用E a 表示。 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墙后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增大,墙后土体也会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土体将沿滑动方向向上向后推出,在滑动楔体开始隆起的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增加到最大值,土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可用E p 表示。 在相同的墙高与填土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而静止土压力又小于被动土压力,即: p 0a E E E << 2、4 如何由朗金土压力理论导出土的侧压力计算方法? 郎金土压力理论假定土体为半空间弹性体,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且无附加荷载,根据半空间内土体的应力状态与极限平衡条件导出了土压力计算方法。当填土表面受有连续均布荷载或局部均

汽车可靠性技术大作业解答

《汽车可靠性技术》大作业解答 注:第一页为题目,第二页起为题目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 2、可靠性工程 3、基本可靠性 4、任务可靠性 5、固有可靠性 6、使用可靠性 7、汽车可靠性 8、汽车的硬故障 9、汽车的软故障 10、 随机现象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召回制度实施前后日本可靠性研究特点。 2、汽车可靠性定义四因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简述可靠性设计原则。 4、PDCA 循环有什么特点? 5、请阐述失效概率分布函数的含义。 6、请写出)(t R 、)(t F 与)(t f 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用图示表示。 7、请写出故障率的数学表达式,并推导故障率与可靠度、故障密度函数的关系。 8、请解释首次翻修期、翻修间隔期、总寿命,并在坐标图上表示它们关系。 9、简述可靠性预测的定义及汽车产品可靠性预测的目的。 10、简述可靠性预测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请阐述频数直方图、频率直方图、频率密度直方图和频率密度曲线及区别和联系。 2、请阐述可靠性工程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事件。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 答: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2、可靠性工程 答::为达到产品可靠性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设计、研制、生产、试验和管理工作 3、基本可靠性 答::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4、任务可靠性 答::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5、固有可靠性 答::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赋予的固有属性 6、使用可靠性 答: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可靠性 7、汽车可靠性 答:是指汽车产品(总成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8、汽车的硬故障 答:使汽车停驶的完全性故障 9、汽车的软故障 答:性能逐渐下降到最低规定限度而不能正常使用的衰退性故障,如制动性能、动力性能等10、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召回制度实施前后日本可靠性研究特点。 答: 1969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之前可靠性研究重点:确保强度方面的安全性;延长车辆使用期限;延长维修期。召回制度实施后可靠性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可靠性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采用可靠性新技术,加强设计检评工作;重视试验和故障分析;数据交换和反馈;实行全数检验和在线自动检验;建立外协件的可靠性保证体系;加强可靠性学术活动,进行技术培训。 2、汽车可靠性定义四因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系统可靠性大作业

《系统可靠性》课程结业考核报告题目:《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机械工程131 姓名:肖磊 学号:3130109128 教师:唐冶老师 成绩: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6/12/02

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摘要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技术,提出了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优化实例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差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0引言 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性能可靠等优点,在装载机上获得了广泛的 行星齿轮轴3 及中 行星齿轮2、 应用。图1为装载机差速器简图,它由半轴齿轮1、 央传动从动锥齿轮4组成。差速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装载机的成本、寿命与效 强度益。其常规设计和普通优化设计都是以安全系数为基础,且将设计中的应力、 等变量视为确定型变量,这一方面不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经大量试验统计证明它们是符合某种统计规律的变量;另一方面安全系数大小的选取也有不确定性,受设计人员经验的影响。为了弥补上述缺陷,考虑影响差速器齿轮传动的种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变量处理成随机变量,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最优化设计技术,对差速器齿轮传动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 1.半轴齿轮 2.行星齿轮 3.行星齿轮轴 4.中央传动从动锥齿轮 图1 装载机差速器简图 1.差速器齿轮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度计算 由于差速器齿轮的啮合次数比传动系其它齿轮少得多,很少因齿面点蚀而破

坏,因此无需进行齿面接触强度可靠度计算,而只需计算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度。 锥齿轮齿根弯曲强度条件为 ζF=F t KY Fa Y(1) 式中Ft———作用在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上的圆周力 Ft=2 T1/2C3 dm1 T1———差速器设计转矩 dm1———半轴齿轮平均分度圆直径,且 dm1 = d1(1 - 0. 5ΦR) =mz1(1 - 0. 5ΦR) m———锥齿轮端面模数 ΦR———齿宽系数,ΦR= b/R R=m z1(u +1)1/2/2 K———载荷系数,K= KAKVKFαKFβ,其中,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系数,KFα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取KFα= 1,KFβ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YFα———载荷作用在齿顶时锥齿轮的齿形系数 YSα———载荷作用在齿顶时锥齿轮应力校正系数 ζFP———许用弯风应力 ζFP= KFNζF Lim/SF (2) 这里,ζF Lim为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值,SF为齿根弯曲疲劳计算用安全系数,KFN为弯曲疲劳计算时的寿命系数。 从理论上讲,式(1)、式(2)中的各参数,除齿数比u和行星轮个数 C可预先确定之外,其余均为随机变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实际上由于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误差相对来说一般均很小,故可视为确定量。有些参数的分布情况尚难以考虑,也暂定为确定量[2]。这样随机变量ζF和ζFP的均值、标准差可用可靠性设计理论中的变异系数法[2]求得,其值分别为 ζ = KAKVKFβFtYFαYSα(3) F=bm(1 - 0. 5ΦR) SζF=ζFCζF(4) ζFP= KFNζF Lim/SF(5)

计算机大作业

浅谈计算机网络应用 【摘要】:当现代社会逐渐变为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的巨大网络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法不变成一个被计算机网络紧密联结起来的世界。计算机网络从技术角度来说,是作为一种布局,将经有关联但相距遥远的事物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但是对网络的思考决不是传统的二维平面思维甚至三维的球面思维所能达到的。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便成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本文在介绍了网络可靠性的概况后,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的技术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实施;关于计算机网络论文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向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网络连接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网络入侵者带来了方便。因此,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抵御高智商的网络入侵者,使用户更加可靠、更加方便地拥有大量各式各样的个性化客户服务。 一、计算机可靠性模型研究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作为一门系统工程科学,经过5 0多年的发展,己经形成了较为完整和健全的体系。我们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定义为:计算机网络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网络保持连通和满足通信要求的能力,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它反映了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支持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问题可以模型化为图的可靠性问题。计算机网络模型采用概率图G(V,E)来表示,其中结点集合v表示计算机网络的用户终端,主机或服务器等,边集合E表示计算机网络的链路。计算机网络模型的概率图,是对图的各边以及结点的正常运行状态赋予一定的概率值以后所得到的图。图的可靠性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问题,即计算一个给定图的可靠度;二是设计问题,即在给定所有元素后,设计具有最大可靠度的图。图的可靠度不方便求解时,可先求其失效度(可靠度+失效度=1),然后再求其可靠度。图的结点和链路失效模型可分为链路失效模型、结点失效模型、结点和链路混合失效模型等三种类型,其中“结点和链路混合失效模型”最为常用。 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建设的工程实践中,科研人员总结了不少具体的设计经验和原则,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优化设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而能支持异构系统和异种设备的有效互连,具有较强的扩展与升级能力。

可靠性工程A卷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A)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40分) 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和()软件完成()的能力。所谓规定的条件是指软件所处的()、()及其()。 2、软件可靠性定义与时间密切相关,()、()、()是最常使用的三种时间度量。 3、某软件系统由6个顺序执行的模块构成,该软件系统成功运行的条件是所有模块都成功执行,假设该软件系统失效率的目标值为0.01失效数/小时,那么,分配到6个模块的失效率指标分别为:λi=()失效数/小时。 4、一般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可分为()和()两类。 5、一般地,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体系由()、()、( )、()、()、()等要素构成。6、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7、在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原理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通常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还采用()、()、()设计和()等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8、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是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经验和可靠性设计经验的总结,使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 9、一般地,软件容错的基本活动包括()、()、()、()和()等内容。 10、在配合硬件系统进行软件的健壮性设计时,通常应考虑()、( )、( )、( )、( )、( )、( )等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软件缺陷是由于人为差错或其他客观原因,使得软件隐含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的软件需求定义以及设计、实现等错误。() 2、通常情况下,软件运行剖面难以直接获得,在工程上按照:确定客户剖面→定义系统模式剖面→建立用户剖面→确定功能剖面→确定运行剖面的流程来开发软件的运行剖面。() 3、一旦时间基准确定之后,软件失效就可以用累积失效函数、失效密度函数、失效平均时间函数这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且这三种度量标准是密切相关且可以相互转化。() 4、在浮点数运算过程中,10.0乘以0.1一定等于1.0。() 5、在汇编语言编程过程中,原则上禁止使用暂停(halt)、停止(stop)以及等待(wait)等指令。() 6、在系统简化设计过程中,因为软件易于实现或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首选采用软件简化设计或者说通过软件简化设计来代替硬件简化设计。() 7、常规软件测试是一种基于运行剖面驱动的测试,而软件可靠性测试则是一种基于需求的测试。() 8、软件可靠性预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归纳综合过程,而软件可靠性分配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演绎分解过程。软件可靠性的分配结果是可靠性预计的目标,可靠性预计的结果是可靠性分配与指标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