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阶段测评大全含答案

操作系统阶段测评大全含答案

操作系统阶段测评大全含答案
操作系统阶段测评大全含答案

操作系统-阶段测评1

1.单选题

1.13.0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B)

您答对了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d

合理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1.23.0

配置于计算机网络,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

任务的操作系统是( D)

您答对了

?a

网络操作系统

?

?b

分时操作系统

?

?c

嵌入式操作系统

?

?d

分布式操作系统

?

本题考察操作系统的类型,每种操作系统的特点: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实现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所以选择D.

1.33.0

为了实现存储保护,用户(D )

您答对了

?a

只能修改基址寄存器的值

?

?b

只能修改限长寄存器的值

?

?c

可以随意修改基址和限长寄存器的值

?

?d

不能随意修改基址和限长寄存器的值

?

考察计算机的保护措施。在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中,只有具备了必要的保护措施,才能使个别的错误不致影响其他程序。硬件的部分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1)特权指令(2)管态和目态(3)存储保护。本题考察的是特权指令。

1.43.

D

您答对了

?a

对源程序proc进行编译,目标程序名修改为progl,最后运行目标程序prog2

?

?b

对源程序progl进行编译,目标程序名修改为proc,最后运行目标程序prog2

?

?c

对源程序progl进行编译,目标程序名修改为prog2,最后运行目标程序proc

?

?d

对源程序progl进行编译,目标程序名修改为prog2,最后运行目标程序prog2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shell文件中的csh命令。这个shell文件具有通用性,只要在启动shell文件执行的csh命令中给出不同的实际参数,就可对不同的源程序进行处理,若使用命令:csh proc progl prog2,则将对源程序progl进行编译,目标程序改名为prog2,最后运行名为prog2的目标程序。

1.53.0

在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各层之间(C )

您答对了

?a

内外层互相依赖

?

?b

互不相关

?

?c

外层依赖内层

?

?d

内层依赖外层

考察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层次结构法的主要特点。

1.63.0

处理器执行到(D)时就产生一个中断事件,实现用户程序与系统调

用程序之间的转换。

您答对了

?a

特权指令

?

?b

应用程序

?

?c

I/O指令

?

?d

访管指令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访管指令。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都有一条“访管指令”,这是一条在目态下执行的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此指令时,就会产生一个中断事件,实现用户程序与系统调用程序之间的转换。

1.73.0

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指令的运算结果的是(C )

您答对了

?a

指令寄存器

?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

通用寄存器

?

?d

基址寄存器

?

考察各寄存器的用途。

1.83.0

一个被命名为myfile的UNIX shell文件,要执行该文件的命令是( B) 您答对了

?a

myfile

?

?b

csh myfile

?

?c

chmod+x myfile csh myfile

?

?d

cc myfile

?

考察操作员接口中的shell命令的使用。

1.93.0

( B)是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

您答对了

?a

系统调用

?

?b

内核层

?

?c

外壳层

?

?d

SHELL

?

考察UNIX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1.103.0

CPU与外设的并行工作,当外设工作结束后,应反馈外设的工作情况,

这种反馈可通过(B )完成。

您答对了

?a

特权指令

?

?b

中断

?

?c

SPOOLING技术

?

?d

通道

?

考察中断的作用。

1.113.0

仅使计算机网络中的各计算机系统间实现传输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的操作系统是(B )

您答对了

?a

分布式操作系统

?

?b

网络操作系统

?

?c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

?

?d

嵌入式操作系统

?

本题考察操作系统的类型,每种操作系统的特点:分布式操作系统除了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还能实现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所以选择B。

1.123.0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B)软件。

您答对了

?a

程序

?

?b

系统

?

?c

编译

?

?d

应用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

1.133.0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不包括(B)

您答对了

?a

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

?b

用户可以直接干预作业的运行,具有交互性

?

?c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

?

?d

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是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率,但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1.143.0

界限寄存器存储保护方法(D)

您答对了

?a

在“基址寄存器的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的值+限长寄存器的值”时不允许访问,产生错误中断

?

?b

用户可以修改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的值

?

?c

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是主存储器的一部分

?

?d

设置两个寄存器: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

?

1.153.0

使用户能按名存取辅助存储器上的信息主要是由操作系统中(A )实现

的。

您答对了

?a

文件管理

?

?b

处理器管理

?

?c

设备管理

?

?d

存储管理

?

考察操作系统的功能。

1.163.0

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与硬件直接相关的程序量,且将其独立封

装,这是操作系统的( A)

您答对了

?a

移植性

?

?b

维护性

?

?c

正确性

?

?d

高效性

?

考察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

1.173.0

以下关于存储器的说法错误的是(C)

您答对了

?a

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把辅助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展,用来保存大量的程序和数据

?

?b

主存储器有多种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管理方法有不同的实现保护方法

?

?c

主存储器中能保存永久性的信息

?d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可以理解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等多级存储器

?

1.183.0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

设备的(D)

您答对了

?a

灵活性

?

?b

可靠性

?

?c

兼容性

?

?d

利用率

?

1.193.0

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存储保护用(B )关系进行核对。

您答对了

?a

逻辑地址≤限长寄存器值

?

?b

下限寄存器值≤绝对地址≤上限寄存器值

?c

界限地址≤绝对地址≤主存最大地址

?

?d

段内地址≤对应段的上限

?

考察存储保护的实现。

1.203.0

分时系统的特点不包括(C)

您答对了

?a

同时性和及时性

?

?b

独立性

?

?c

具有处理前台、后台作业能力的特性

?

?d

交互性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时系统的特点。分时操作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1.213.0

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反馈其工作情况,反馈工作是通过(A)完

成。

您答对了

中断

?

?b

特权指令

?

?c

SPOOLING技术

?

?d

操作人员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中断。由于外围设备是由中央处理器根据程序的要求而启动的,故当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反馈设备的工作情况,这项工作通过中断完成。

1.223.0

特权指令(A)

您答对了

?a

是可能影响系统安全的一类指令

?

?b

既允许操作系统程序使用,又允许用户程序使用

?

?c

是管态和目态运行的基本单位

?

?d

是一种存储保护方法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特权指令的概念。为了保护输入/输出的完整性,把“启动I/0”、设置时钟、设置控制寄存器等一类可能影响系统安全的指令定义为特权指令。

1.233.0

计算机系统是由(D )组成。

您答对了

?a

硬件系统和主存储器

?

?b

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

?

?c

主机和外围设备

?

?d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文档,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的要求协调工作,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1.243.0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层次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您答对了

?a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层次式结构

?

?b

计算机层次结构中最内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

?c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层次结构的最内层

?

?d

用户与硬件系统之间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计算机系统层次关系。现代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种层次式结构,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人与硬件系统之间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选项B计算机层次结构中最内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说法是错误的。

1.253.0

支撑软件是可支持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软件,下列( B)不是支撑

软件。

您答对了

?a

软件开发工具

?

?b

人口普查软件

?

?c

接口软件

?

?d

数据库

?

考察软件的分类。

2.多选题

2.15.0

(ACE)指令是特权指令。

您答对了

?a

启动I/O

?

?b

访管

?

?c

停机

?

?d

P或V操作

?

?e

置基址寄存器

?

在CPU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指令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错用,将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比如:清内存、设置时钟、启动I/O、设置控制寄存器等指令均属于特权指令。这样的指令不允许用户直接使用。

2.25.0

以下关于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CD)

您答对了

?a

实时操作系统是实现实时控制的系统,它由外部信号触发而工作

?

?b

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低

?

?c

分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的系统

?

?d

分时系统本身既具有分时交互能力,又具有批处理能力

?

?e

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调试运行程序

?

2.35.0

实时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属于实时系统应用的是( ABC)您答对了

?a

控制科学实验

?

?b

工业过程控制

?

?c

监督病人的临界功能

?

?d

进行科学计算

?

?e

计算机辅助教学

?

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处理结束,再给出反馈信号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广泛:控制科学实验、控制生产流水线、监督病人的临界功能、监督和控制飞机的飞行状态、进行工业过程控制等。

2.45.0

以下关于辅助存储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您答对了

?a

磁盘和磁带是最常用的辅助存储器

?

?b

磁带适合于顺序存取,主要用于备份、存放不经常使用的信息等

?

?c

磁盘有软盘、硬盘和光盘之分,其存取速度依次增高

?

?d

磁盘可以高速地存取信息,适合于随机存取,存放经常使用的信息

?

?e

辅助存储器的优点是容量大,但不能永久地保存信息

?

2.55.0

在下列各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的操作接口是( ABD)

您答对了

?a

窗口技术

?

?b

命令语言

?

?c

系统调用

?

?d

菜单技术

?

?e

访管指令

3.0

UNIX的第一个版本Version1是在( C)计算机上开发的。

您答对了

a

PDP-5

b

PDP-6

c

PDP-7

d

PDP-

在UNIX中,规定用户程序使用( C)来请求系统调用。

fork

b

exit

c

trap

d

int

3.0

UNIX操作系统最初是Bell实验室推出的,它属于(D)类操作系统。

您答对了

a

单用户单任务

b

单用户多任务

c

批处理单道

d

多用户多任务

3.0

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对( C)可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以提高系

统效率。

您答对了

a

批量作业

b

前台作业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79149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 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 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 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8.UNIX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 8、U:(3);V:(5)。 9、W:(3);X:(1);Y:(2)。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OS的作用可表现为: 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 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 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

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 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3、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处理机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问题、I/O设备管理问题、文件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 4、OS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虚拟性(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c. 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特征为前提的。 5、并行和并发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少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各主要功能下的扩充功能 a. 处理机管理功能: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 b. 存储管理功能: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功能: 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 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提高了OS的可靠性 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 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 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 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 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 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 2.并发性; 3.独立性; 4.异步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1.执行状态; 2.就绪状态; 3.阻塞状态; 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 进程间的约束关系: 1.互斥关系 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存储器管理) 第一次作业: 1、对于首次适应算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如何将各空闲分区链接成空闲分区链? 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分配和链接,在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设置一些用于控制分区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链接各分区所用的前向指针;在分区尾部则设置一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可将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双向链。为了检索方便,在分区尾部重复设置状态位和分区大小表目。当分区被分配出以后,把状态位由0改为1,此时,前、后向指针已无意义。 (2)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分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F1的大小。 (2回收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也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的空闲分区,但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F1的表项和F1的首址,取消F2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 (4 回收区既不与F1邻接,又不与F2邻接。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 (3)请对该算法的内存管理性能进行分析。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地址,从而保证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去。这给以后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的条件。起缺点是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会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分区,每次查找都从低址开始,会增加查找空闲分区的开销。 2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 答:主要表现在(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 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 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 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 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即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3某请求分页系统,用户空间为32KB,每个页面1KB,主存16KB。某用户程序有7页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虚拟机:在裸机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层新的操作系统的软件,就变成了功能更为强大的虚拟机或虚机器。 操作系统的目标:1. 方便性2. 有效性3. 可扩充性4. 开放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作扩充机器)。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人工操作方式的特点: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独占性;串行性。缺点:计算机的有效机时严重浪费;效率低 脱机I/O方式的主要优点: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自动性; 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原理: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可提高存和I/O设备利用率;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1)处理机管理问题(2)存管理问题(3)I/O设备管理问题4)文件管理问题(5)作业管理问题 分时系统: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时间片: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特征的比较: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对处理机管理,可归结为对进程的管理:进程控制(创建,撤消,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互斥,同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分配(最基本);存保护;地址映射;存扩充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分配;设备处理(相当于启动);缓冲管理;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文件保护。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无结构OS;模块化OS结构;分层式OS结构 模块化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是由按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某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规定好模块之间的接口。 微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通信管理-I/O设备管理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最基本);并发性;异步性;独立性;结构特征(程序段,数据段,进程控制块PCB) 进程的基本属性: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进程控制块的基本组成: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的状态;进程调度所需信息;进程控制信息。进程控制一般是由操作系统的核中的原语来实现 临界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等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进行使用的资源。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 A、利用率 B、可靠性 C 、稳定性D、兼容性 2、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C】,则响应时间越短。 A、内存越少 B、内存越多 C、用户数越少 D、用户数越多 3、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资源管理者,下列的【C】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CPU B、内存 C、中断 D、程序 4、操作系统是通过【D 】感知进程存在的。 A、程序名 B、进程的状态 C、中断 D、进程控制块 5、当【B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 B、时间片用完 C、等待某一事件 D、等待的事件发生 6、以下的进程状态变化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D 】。 A、执行状态到就绪状态 B、等待状态到就绪状态 C、执行状态到等待状态 D、等待状态到执行状态 7、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3,则表示有【D】

个等待进程。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P、V操作是【A】 1 / 22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 B、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 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 D、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 9、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的进程状态变为【B 】。 A、等待 B、就绪 C、执行 D、完成 0、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破坏【D 】条件,是一种死锁预防策略。 A、互斥条件 B、保持和请求条件 C、不剥夺条件 D、环路等待条件 1、银行家算法是一种【B 】算法。 A、死锁预防 B、死锁避免 C、死锁检测 D、死锁解除 2、某系统中有同类资源10个,每个进程的资源需求量为3个,则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大并发进程数为【C】 A、2 B、、4 D、5 3、分区管理中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时,应把空闲区按【C】次序进行管理。 A、大小递增 B、大小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4、很好地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案是【C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2、可以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1) 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系统。 (2)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适用于分区式存储管理系统。 (3)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分页、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 8、什么是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它分为哪几种? 为了实现动态分区式分配,将系统中的空闲分区组织成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所谓顺序搜索,是指按表或链的组织顺序,检索表或链上记录的空闲分区,去寻找一个最符合算法的、大小能满足要求的分区。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的分配策略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13、为什么要引入对换?对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多道环境下,一方面,在内存中的某些进程由于某事件尚未发生而被阻塞,但它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甚至有时可能出现在内存中所有进程都被阻塞而迫使CPU停止下来等待的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有着许多作业在外存上等待,因无内存而不能进入内存运行的情况。显然这对系统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且使系统吞吐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对换(也称交换)技术。可以将整个进程换入、换出,也可以将进程的一部分(页、段)换入、换出。前者主要用于缓解目前系统中内存的不足,后者主要用于支持虚拟存储。 19、什么是页表?页表的作用是什么? 页表是分页式存储管理使用的数据结构。 一个进程分为多少页,它的页表就有多少行。每一行记录进程的一页和它存放的物理块的页号、块号对应关系。 页表用于进行地址变换。 23、较详细的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个方面的需求。方便编程、信息共享、信息保护、动态增长、动态链接。 详细讨论,请参考教材P145-146。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 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 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 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 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 ?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 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 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 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 ?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 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 ,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1

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1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1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操作系统,试卷,答案,,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20XX年操作系统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操作系统具备处理并发活动的能力,其最重要的硬件支持是____________。2所谓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概念,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unIx系统进程控制块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4常用的资源分配策略有优先调度和____________算法。5p操作可以使进程由运行状态变为____________状态。 6当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方法时,它破坏了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________条件。 7文件目录采用树型结构而不采用简单表结构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8在请求分页系统中,为支持淘汰一页的功能实现,在页表中应增加_____和____两个数据项。 9常用的设备分配技术有独占分配、共享分配和_______________技术。 10文件系统中的链接技术,指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链接。二、选择填空 ()1.________不是实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安全性b.公平响应c.实时性D.高可靠 ()2.在用户程序中要将一个字符送到显示器上显示,应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________接口。 A.系统调用b.键盘命令c.原语D.子程序调用 ()3.并发进程失去封闭性特征,是指_______。 A.多个相互独立的进程以各自的速度向前推进b.并发进程的执行结果与速度无关c.并发进程执行时,在不同时刻发生的错误D.并发进程共享公共变量,其执行结果与速度有关

操作系统windows知识点

1.知识要点 1.1.Windwos账号体系 分为用户与组,用户的权限通过加入不同的组来授权 用户: 组: 1.2.账号SID 安全标识符是用户帐户的内部名,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它在用户帐户创建时由系统自动产生。在Windows系统中默认用户中,其SID的最后一项标志位都是固定的,比如administrator的SID最后一段标志位是500,又比如最后一段是501的话则是代表GUEST的帐号。 1.3.账号安全设置 通过本地安全策略可设置账号的策略,包括密码复杂度、长度、有效期、锁定策略等: 设置方法:“开始”->“运行”输入secpol.msc,立即启用:gpupdate /force

1.4.账号数据库SAM文件 sam文件是windows的用户帐户数据库,所有用户的登录名及口令等相关信息都会保存在这个文件中。可通过工具提取数据,密码是加密存放,可通过工具进行破解。 1.5.文件系统 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是WindowsNT 环境的文件系统。新技术文件系统是Windows NT家族(如,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和windows 8.1)等的限制级专用的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所在的盘符的文件系统必须格式化为NTFS的文件系统,4096簇环境下)。NTFS取代了老式的FAT文件系统。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许可的设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和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二是获得访问许可的组或用户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访问。访问许可权限的设置不但适用于本地计算机的用户,同样也应用于通过网络的共享文件夹对文件进行访问的网络用户。与FAT32文件系统下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访问相比,安全性要高得多。另外,在采用NTFS格式的Win 2000中,

操作系统第4章练习题..

第4章存储器管理 4.1 典型例题解析 【例1】某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内存空间为640K,高端40K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在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对下列的请求序列:作业1申请130K、作业2申请60K、作业3申请100K、作业2释放60K、作业4申请200K、作业3释放100K、作业1释放130K、作业5申请140K、作业6申请60K、作业7申请50K、作业6释放60K,请分别画图表示出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

答: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上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如图(a)和(b)所示。 (a ) (b) 【例2】对一个将页表存放在内存中的分页系统: (1)如访问内存需要0.2μs ,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 (2)如果加一快表,且假定在快表中找到页表项的机率高达90%,则有效访问时间又是多少(假定查快表需花的时间为0)? 答:(1)有效访问时间为:2×0.2=0.4μs (2)有效访问时间为:0.9×0.2+(1—0.9)×2×0. 2=0.22 ps 。 【例3】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 ,拥有物理空间1M 。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 答:(1)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 2K ,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 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块号,1M 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内存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页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 【例4】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 ,页面大小为1K ,对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l 、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块中。 (1)将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2500、3500、4500转换成物理地址。 (2)以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为例画出地址变换过程图。 答:(1)对上述逻辑地址,可先计算出它们的页号和页内地址(逻辑地址除以页面大小,得到的商为页号,余数为页内地址),然后通过页表转换成对应的物理地址。 ①逻辑地址1023:1023/1K ,得到页号为0,页内地址为1023,查页表找到对应的物

操作系统知识点

操作系统书本知识点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主要内容 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OS(Operating Systems)的主要功能 OS的结构设计 本章要点 计算机系统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地位 什么是操作系统:3种基本观点 现代操作系统的功能、特性、类型 基本概念:批处理、多道程序、作业、进程、任务、虚拟技术、并发性、异步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1)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I/O(I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 监视这些资源 实施某种资源分配策略 分配这种资源 回收这种资源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无操作系统时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 ?如纸带输入机。 ?特点是用户独占全机及CPU等待人工操作。 脱机I/O方式(图1.3) ?引入I/O机的概念,解决前者的缺点。 ?特点是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且提高I/O速度。 单道批处理系统 处理过程(图1.4) ?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进行的、且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称为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system)。 ?批处理系统的引入是为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吞吐量 ?概念:运行控制权 特征 ?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1)

优点 ?资源利用率高 ?系统吞吐量大 ?平均周转时间长 ?无交互能力 缺点 ?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的产生 ?概念:指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主机中的资源,各个用户都可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 机。 分时系统在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及时接收:多终端卡、输入缓冲区 ?及时处理:交互作业应在内存、响应时间应短 分时系统的特征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 ?交互性 ?可靠性 类型 ?实时控制 ?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系统(2) 实时任务类型 ?按任务执行是否呈现周期性来划分 ?周期性的(联系周期); ?非周期性的(联系开始或完成截止时间) ?根据对截止时间的要求来划分 ?硬实时任务 ?软实时任务 实时、分时的比较 ?多路性:相同 ?独立性:相同 ?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思考 试在交互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 并发性 ?并行是指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是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B.UNIX系统 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5.系统抖动是指(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实现的。 A.段表B.页表 C. PCB D.JCB

7.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 A.单级目录B.二级目录 C.纯树型目录D.非循环图目录 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分配。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9.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 A.先人先出算法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0.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进程只可拥有一个线程 B.一个线程只可拥有一个进程 C.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 D.一个线程可拥有若干个进程 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每题2分,共10分) 1.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2.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l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使该进程变为阻塞状态,而现进程继续进行。( )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请注意:考试范围是前6章所有讲授过内容,下面所谓重点只想起到复习引领作用。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合理进行作业调度方便 用户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 断更新和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 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内存。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打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最重要的特征)、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别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 功能 7、O 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用户接口、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进程及其特征进程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堆栈等组成。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 立性、异步性 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p38 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终端用户请求、父进程请求、负荷调节需要、操作系统 的需要 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p39 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进程数据块是一种数据结构,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 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使在一个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 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8、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直接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9、临界资源是指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0、临界区是指每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1、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p55/ppt 13、经典同步算法p58/ppt 14、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5、线程的定义是一种比进程更小,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用来提高系统内

操作系统第4章作业答案

赵盈盈 93 第四章作业下 1. 某系统进程调度状态变迁图如图1所示(设调度方式为非剥夺方式),请说明: (1)什么原因将引起发生变迁2、变迁3、变迁4? 答:(1)当进程分配的时间片用完的时候,会发生变迁2;当进程必须等待某事件发生时候发生变迁3;进程锁等待事件已发生的时候,发生变迁4 (2)当观察系统中所有进程时,能够看到某一进程产生的一次状态变迁能引起另一进程作一次状态变迁,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进程的变迁3能立即引起另一个进程发生变迁1? 答:(2)当一个进程释放对cpu的占用,从运行队列进入等待队列,而且此时就绪序列不为空的时候,就会发生变迁1. (3)下述因果变迁是否要能发生?如果可能的话,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a)3→1;(b)3→2;(c)2→1 答:(3)(a)3?1 能 当一个进程释放对cpu的占用,从运行队列进入等待队列,而且此时就绪序列不为空的时候,就会发生变迁1. (b) 3?2 不能 (c) 2?1 能 当一个进程释放对cpu的占用,从运行队列进入就绪队列,而且此时就绪序列不为空的时候,就会发生变迁1. 2. 若题1中所采用的调度方式为可剥夺方式,请回答题1中提出的问题。 答2:只有一个不同:2?1 当新建进程B比现在正在运行进程A的优先级高的时候,不管A的时间片有没有用完,都会发生变迁2,A从运行状态变成就绪状态,因此也会发生变迁1,B从就绪状态转变成运行状态。 3. 某系统的进程状态变迁图如图2所示(设该系统的进程调度方式为非剥夺方式),请说明: (1)一个进程发生变迁3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变迁2、变迁4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1):当运行进程因I/O而阻塞。这时候进程会从运行状态转到等待状态。发生变迁3。当高就绪队列为空是会发生变迁2。当等待使劲已经发生时,会发生变迁4。 (2)下述因果变迁是否会发生,如果有可能的话,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a)2→1;(b)3→2;(c)4→5;(d)4→2;(e)3→5 答:(2)(a)2?1:是因果变迁,当进程从运行状态转为就绪,并进入低优先就绪,而此时,当高优先就绪为空时,就会发生变迁1. (b)3?2:不是因果变迁。而且不会发生。 (c)4?5:是因果变迁。当一个进程等待事件已发生,一个进程从等待队列进入高就绪队列。而此时,该进程优先级高于正在运行的进程优先级,就会发生变迁5. (d)4?2:不是因果变迁 (e)3?5:是因果变迁。当进程释放对cpu的占用,而高优先就绪又不为空时就会发生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 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 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 有限等待时间 有限响应时间 用户控制 可靠性高 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实时时钟管理 (2)连续的人—机对话 (3)过载 (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 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是联机的交互式单用户操作系统,目前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以windows系列和linux系统为主。 ⑥网络操作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