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煅龙骨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煅龙骨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煅龙骨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煅龙骨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煅龙骨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我国的中药材一直以来闻名于世界,备受世界各国宠爱,然而我们自己却对我们自己国家的国宝了解不多,煅龙骨和煅牡蛎就是两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我们对这两种药材的了解并不多,常常将他们混为一种而论,但是要知道是有区别的,那么煅龙骨和煅牡蛎对人体有什么不同的作用效果呢?

中药煅龙骨对人体的作用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取刷净的龙骨,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即为煅龙骨。煅龙骨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作用。用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1、中药煅龙骨有很出色的镇惊功效,在生活中常常被人们用来治疗小儿的惊吓症状。另外煅龙骨还有固精的功效,对于男性的遗精滑精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2、中药煅龙骨对失眠多梦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可以让人

们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中药煅龙骨还有快速收敛伤口的作用,对于人们长时间不愈的溃疡伤口,具有药到病除的效果。

中药煅牡蛎对人体的作用

1、中药煅牡蛎对人类的神经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减少人们压力过出现的精神紧张,人们食用煅牡蛎以后可以有种十分轻松的感觉。

2、中药煅牡蛎具有止疼和除乏的作用,对于人类因劳累出现的腰膝酸软、四肢无力以及腰腿疼痛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3、中药煅牡蛎对人类的胃部也有很好的滋养功效,对于常见的胃炎以及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煅龙骨对于人体睡眠有着重要作用,煅牡蛎则有助于人体消化,但是药材终究是药品,是药三分毒,切忌不用过多食用,食用过程也要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妄自添量减量,也不能把药品当成补品食用,这样药材才能发挥最佳的药效。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功效与作用 牡蛎的功效: 牡蛎又名生蚝。牡蛎味咸,性微寒。平肝息风药;养阴药。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别名:蛎蛤、左顾牡蛎、牡蛤、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古贲。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治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牡蛎 2、痰核,瘰疬,瘿瘤,症瘕积聚。本品味咸,软坚散结。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医学心悟》);用治气滞血瘀的症瘕积聚,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同用。 3、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品质重能镇,有安神之功效,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4、滑脱诸证。本品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通过不

同配伍可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之证。用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亦可用牡蛎粉扑撒汗处,有止汗作用;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龙骨等同用;治疗崩漏,带下证,又常与海螵蛸、山茱萸、山药、龙骨等配伍。 此外,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取效。 牡蛎的作用: 牡蛎肉由于味鲜美,营养全,兼能“细肌肤,美容颜”及降血压和滋阴养血、健身壮体等多种作用,因而被视为美味海珍和健美强身食物。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惟独钟情于牡蛎。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称其为“根之源”。 1、牡蛎的益智健脑作用: 所含的牛磺酸、DHA、EPA是智力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素。糖元是人体内能量的储备形式,能提高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活动效率。另外药理学试验研究表明,运用牡蛎壳增加体内的含锌量,可提高机体的锌镉比值,有利于改善和防治高血压,起到护脑、健脑作用。 2、牡蛎的益胃生津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牡蛎“肉治虚损,解酒后烦热,……滑皮肤,牡蛎壳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积块。”它性微寒,同时兼具制酸作用,所以对胃酸过多、或患有胃

刘祖发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3), 179-18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e493467.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e493467.html,/10.12677/tcm.2019.83031 Professor Liu Zufa’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Using “Chaihu Jia Longgu Muli Decoction” Munan Wang1, Qiao Zhao2, Zufa Liu3*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2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3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Apr. 21st, 2019; accepted: May 8th, 2019; published: May 15th, 2019 Abstract The “Chaihu Jia Longgu Muli Decoction” comes from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The teacher followed the instructions and observed the prescription, and obtained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is paper, four cases of myasthenia gravi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ostural hypotension and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and the teacher’s experie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aihu Jia Longgu Muli Decoction” was expounded, and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was made. Keywords Chaihu Jia Longgu Muli Decoction, Clinical Experience 刘祖发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 王慕南1,赵巧2,刘祖发3* 1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药学院,重庆 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3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4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15日 摘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老师遵其意、守其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分别择其治疗*通讯作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学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学习 三院魏程科2009071108 近来我在读朱进忠老前辈的医案时,发现他很擅长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而且用得也很频繁,在治疗诸多杂病方面屡试不爽。对于这个方我也有一定了解,但仅停留于伤寒论课本的注解上,《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药物组成: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本条所论述为伤寒八九日,误用下法,伤其正气,邪气乘虚而入,变证由生。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则胸满而烦,胆火上炎,胃热上蒸,心神被扰则惊惕谵语;三焦不利,决渎失职,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阳气内郁,不得宣达,气机壅滞则一身尽重而难于转侧。本证乃表证误下,邪气内陷,三焦不利,表里同病,虚实互见。治宜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扶正祛邪,桂枝通阳达郁,大黄泻热和胃,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此方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安内解外。 在《伤寒附翼》中,柯韵伯认为此方适用于少阳阳明并病,出现此证,只因该下之时下法不当所致,而且对方中药物的理解是颇有独到之处,“故取小柴胡之半,以转少阳之枢;辅大黄之勇,以开阳明之合。满者忌甘,故去甘草∶小便不利,故加茯苓。惊者须重以镇怯,

铅禀于金之体,受癸水之气,能清上焦无形之烦满,中焦有形之热结,炼而成丹,不特入心而安神,且以入肝而滋血矣。龙骨重能镇惊而平木,蛎体坚不可破,其性守而不移,不特静可以镇惊,而寒可以除烦热。且咸能润下,佐茯苓以利水,又能软坚,佐大黄以清胃也。半夏引阳入阴,能治目不瞑,亦安神之品,故少用为佐。人参能通血脉,桂枝能行营气,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在所必须,故虽胸满谵语而不去也。此于柴胡方加味而取龙蛎名之者,亦以血气之属,同类相求耳”。在《伤寒贯珠集》中作了如下论述“伤寒下后,其邪有并归一处者,如结胸下利诸候是也,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条所云诸证是也。胸满者,邪痹于上;小便不利者,邪痹于下;烦惊者,邪动于心;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必兼阴阳合散以为治,方用柴胡、桂枝,以解其外而除身重,龙、蛎、铅丹,以镇其内而止烦惊,大黄以和胃气止谵语,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卫,以为驱除邪气之本也,如是表里虚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几尽解耳”。由此可见,在此证的病因病机方面有着一定的争议,这种不同都言之有理,所以在辨证方面开拓了思路。从八纲来看,此证病位属里,虽言及表,却以里为主,病性属实,也有虚在其中,而是寒还是热,可以比较清楚地定位到热,若是从脏腑辨证的角度出发,主要涉及到肝胆、脾胃、三焦。 朱进忠老前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愈一例颈椎病后,一位医生问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本为仲景治胸满烦惊方,何以用之于劲椎病

佛手散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散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佛手散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方】 当归川芎黄耆各30克北柴胡前胡各7.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9厘米,枣子、乌梅各1枚,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 当归2钱,川芎4钱,益母草5钱。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妊娠6-7个月,因事筑(??石盖)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绝。用此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即便逐下。 【用法用量】 水1盏,入酒1盏,再煎1沸,温服;如人行5里,再进1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 汉防己、草龙胆、川芎、当归、黄连各等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眼暴发如10日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酒各1盏,浸1日,同煎5-7分,去滓热服,临时加减。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 乳香(炒)2钱,焰消2钱,青黛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眼肿痛。 【用法用量】 口中含水,鼻内(口畜??)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卫生宝鉴》 【处方】 米壳4两,人参6分半,川芎6分半,陈皮6分半,没药2钱半,乳香2钱半,麻黄1两,当归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诸疮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 天南星1枚(重1两者,用新薄荷1束捣碎同水浸7日7夜,取

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Juǎn Bǎi 【英文名】Tamariskoid Spikemoss Herb, Herb of Tamariskoid Spikemoss 【别名】豹足、求股、神投时、交时、石莲花、回阳草、不死草、长生不死草、万年松、长生草、石花、还魂草、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佛手草、万年青、老虎爪、山拳柏、打不死、铁拳头、岩松、卷柏叶、卷柏炭、万岁、一把抓、大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地面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 Spring[Stachygynandrum tamariscinum Beauv.]2.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Lycopodium pulvinatum(Hook.et Grev.)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1.卷柏,多年生草本,高5-15cm。主茎短或长,直立,下着须根。各枝丛生,直立,干后拳卷,密被覆瓦状叶,各枝扇状分枝至2-3回羽状分枝。叶小,异型,交互排列;侧叶披针状钻形,长约3mm,基部龙骨状,先端有长芒,远轴的一边全缘,宽膜质,近轴的一边膜质缘极狭,有微锯齿;中叶两行,卵圆披针形,长2mm,先端有长芒,斜向,左右两侧不等,边缘有微锯齿,中脉在叶上面

下陷。孢子囊穗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叶三角形,先端有长芒,边缘有宽的膜质;孢子囊肾形,大小孢子的排列不规则。 2.垫状卷柏形态与卷柏相似,主要区别为根散生,不聚生成干,分枝多而密。腹叶并行,指向上方,肉质,全缘。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山坡或岩石缝内。 2.多生于向阳的干旱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四川。 2.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光,具很强的抗旱能力,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在温度20℃左右潮湿的地方生长正常。 2.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6cm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置于排水良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土壤常用1份泥土加4份细砂混合而成,在茎段切口上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防止失水,常保持潮湿,置于20℃左右温度条件下,约9个月后就能长出新株。 【性状】 1.性状鉴别全体紧缩如拳形,基部的须根大多已剪除,或剪短,仅留须根残基,或簇生众多棕色至棕黑色须根,长短不一,长者可达10cm。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小叶,叶片卵形,长

龙骨和牡蛎功效主治

龙骨和牡蛎功效主治 生活当中相信大家都知道,龙骨和牡蛎的功效是很多的,首先龙骨和牡蛎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作用,又能缓解肾虚,治疗腰酸腿痛,而且龙骨和牡蛎煲汤的效果也不错,能缓解很多人出现的身体压力大,引起的腰腿酸软,生育系统不健康或者是男性的阳痿早泄问题,对增强身体的体质,也有着很好的调节效果。 概述 我们都知道牡蛎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效果,有的人如果出现了肾虚或者腰膝酸软的症状,可以通过使用魔力的方法进行调理,龙骨牡蛎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个有效的预防身体亚健康的症状,所以平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通过使用如果牡蛎的方法还可以有效的滋补身体,对于身体过于劳累或者是压力过大,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步骤/方法: 1、龙骨牡蛎的养生方面的功效是非常好的,通过使用如果努力的方法,还有效的提高男性的性功能,避免出现性功能失调的现象,对男性的生殖健康也是非常好的,有效的提高男性的精子活力。 2、龙骨牡蛎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补肾的功效,有的人如果出现了肾虚的症状,或者出现了身体无力的现象,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调理。通过使用龙骨牡蛎的方法,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头晕目

眩的病症。 3、龙骨牡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品,通过使用这种药品的方法对人的肝脏方面的健康是比较好的,有效的促进肝脏的排毒,平时也可以通过使用龙骨牡蛎的食疗方法进行调理,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有效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 龙骨牡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品,而且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功效,有的人如果出现了咳嗽痰多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调理,但是具体的治疗效果也是根据病情的不同有所不同。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平 1.强肝解毒 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分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可以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 2.提高性功能 牡蛎体内含有大量制造精子所不可缺少的精氨酸、与微量元素亚铅。精氨酸是制造精子的主要成分,亚铅促进荷尔蒙的分泌。食用牡蛎可以提高性功能。性功能下降、阳痿、前列腺肿大、性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 穿山龙 【英文名】: 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 【拼音】: Chuān Shān Lónɡ 【别名】: 川龙薯蓣、穿山龙、穿地龙、野山药、地龙骨、鸡骨头、穿龙骨、川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平;苦。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②《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 【归经】: 肝;肺经。 【入药部分】: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和柴黄姜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 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朝鲜、前 苏联、日本也有、四川盆地的丘陵山区也常见。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茎左旋细长,近乎无毛。叶互 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圆形,带5~7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花黄绿色,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单一,下垂,绿黄色。蒴果卵形 或椭圆形,具3翅,成熟后黄褐色。种子上部具长方形膜质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干品6-9g,鲜品30-4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 打损伤;虐疾;痈肿。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 ①《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

②《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③《陕西植药调查》:制疟,止疼,消肿。 ④《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 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附方】: ①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二两,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 效力更佳。(《东北药植志》) ②治劳损:穿山龙五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间 常用草药》) ③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服一两,每天二 次。(《河北中药手册》) ④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⑤治疟疾:火藤根三钱,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钱。发病前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⑥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薴麻根等量。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⑦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一两。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时,共 煎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十日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风湿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穿山龙30g,骨碎补9g,淫羊藿9g,土茯苓9g。 水煎服。方中穿山龙祛除风湿,活血通络,为君药。(《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中药莲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莲须的功效与作用 莲须的功效和作用 1、莲须有防止产妇大出血的作用,因为莲须是一种性质平和的天然药才,有止血和补肾的作用,快要生产的女性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莲须就能起到预防产时大出血的作用。 2、怀孕期间的女性对肾气的消耗量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及时补足肾气,就会让产妇在生产力出现无力的症状,会使生产过程出现诸多不顺,而莲须则可以帮助孕妇补充肾气,让她们在分娩时顺利生产。 3、莲须还具有解胎毒的功效。有些孕妇在怀孕期间对饮食一点也不讲究,食用了过理的油炸食品以后,就会让胎儿出世后容易生疮和长奶癣。而食用莲须则能避免这些症状的出现,但是食用时间最好是在怀孕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到临很盆前再吃,它的作用根本展现不出来。 莲须的食用方法 莲须鸡蛋糖水是人们食用莲须时的常用方法,也是把莲须功效发挥到最大的一种食用方法,大家可以取十克莲须和几个鸡蛋,鸡蛋需要先煮熟再去掉外壳,才能与莲须一起煮制。在煮制的时候加入两碗水,煮到水还有半碗左右时就可以加入冰糖调味,等冰糖融化后就可以关火了,等鸡蛋有糖水温度降下来以后,可以直接食用。

莲须的选方 1、治遗精梦泄:熟地八两,山茱萸二两,山药、茯苓各三两,丹皮、龙骨三钱(生研,水飞),莲须一两,芡实二两,线胶四两(同牡蛎炒热,去牡蛎)。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四钱,空心淡盐汤下。(《经验广集》固精丸) 2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3、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莲须、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钱。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忌热物。(《孙天仁集效方》) 4、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白莲须一钱,粉干葛一钱,白茯苓一钱,大生地一钱,真雅连五分,天花粉五分,官拣参五分,北五味五分,净知母五分,炙甘草五分,淡竹叶五分,灯心十茎。水煎热服。(《幼幼集成》莲花饮) 莲须的相关论述 《本经逢原》:“莲须,清心通肾,以其味涩,故为秘涩精气之要药。《三因》固真丸、巨胜子丸用之,然惟欲勤精薄者为宜,亢阳不制者勿用,恐其兜涩为患也。”“莲须,甘温而涩,功与莲子略同。但涩性居多,不似龙骨寒涩,有收阴、定魂安魄之妙;牡蛎咸涩微寒,兼有化坚解热之功;金樱徒有阻涩之力,而无清心通肾之理耳。” 莲须的相关信息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

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1.它是一种镇惊定神的好药材,如果小孩子不小心受到了惊吓,家长可以使用煅龙骨来帮助孩子定神,安心。 2.具有敛汗固精的作用,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3.可以有效治疗失眠多梦的人们,失眠多梦会使人们的睡眠时间完全打折扣,如果经常失眠的人可以试一下使用煅龙骨,效果会出乎你想像。 4.对于自汗自盗的人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患者可以正确的使用用量来帮助治疗。 5.煅龙骨可以治疗溃疡久不收口的现象,使得伤口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收口,见效快。 6.煅龙骨也可以治疗怔忡健忘,可以帮助你的记忆得到最好的保存与恢复,解决了生活上由于健忘造成的种种的麻烦。如果有健忘的人,也可以选择它来治疗试试。 7.具有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作用,患者可以放心地使用。 煅龙骨的食用方法 ①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

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 ②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熬)五两,蜀漆(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③治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④治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⑤治产后虚汗不止:龙骨一两,麻黄根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⑥治遗尿淋沥: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盐汤服二钱。(《梅师集验方》) ⑦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煅龙骨的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标题] 篇一: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虎骨酒的功效与作用【虎骨的使用方法】

虎骨酒的功效与作用【虎骨的使用方法】 虎骨强身健骨,对于偏瘫者、手足麻木者、陈年风湿、臂胫关节疼痛者、肝肾不足者、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等人群既可有治疗功效又可有预防功能,又可用于病后辅助治疗,疗效极好见效快。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虎骨的使用方法。 虎骨的简介 【名称】:龙骨 【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 【药材类别】:矿物类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本草正》:甘,平,性涩。 ⑤《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微辛,性平。

【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 ①《纲目》: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少阴,兼入手少阴、阳明经。 【入药部分】: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产地和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云南等。药材产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生活在温暖环境中。主要产于第三纪沉积岩(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沉积物中。经地壳活动,与砂、泥质混合堆团,结成化石或岩层。 【形态特征】: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粘土矿物组成。 1.磷灰石六方晶系隐晶质,依古代生物骨骼产出。疏松集合体中或有呈晶形小棒状的磷灰石,灰白色。略带油脂状,土状光泽或瓷状光泽。硬度大于指甲,小于小刀。 2.方解石参见方解石条。 虎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虎骨的功效与作用 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覆盆子的介绍 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植物,其果实是一种常吃的水果,味道酸甜,有很多很多别名,比如说: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小托盘、竻藨子、种田泡、翁扭、牛奶母等。 覆盆子株高2-3米,其幼枝有白粉以及少数的倒刺。叶子为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掌状5深裂,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有白色短柔毛;具叶柄、托叶,托叶线状披针形;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宿存,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 覆盆子的果实是一种聚合果,有红色,金色和黑色,球形,下垂,密生灰白色柔毛,在欧美作为水果。花期3-4月,果期5-8月。 覆盆子的食用方法前面我们已经有覆盆子的介绍以及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专篇介绍,那么,这里就主要给大家介绍覆盆子的食用方法。覆盆子是药食两用功能的宝物,所以覆盆子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有以下两种: 一、作为水果的食用方法 覆盆子与一般水果一样,洗干净了就可以直接吃。最好是把它洗干净后用水泡个一刻钟(加些盐为宜),然后涮干净后就可以吃了,色味都要比桑葚要好的多! 二、作为药材的食用方法 覆盆子药用的食用方法,普通人可以将其以辅料形式添加到汤、粥中做成药膳;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的人,可单用研末服,亦可与沙苑子、山茱萸、芡实、龙骨等补肾涩精药配伍;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目视昏花的人,可单用久服,亦可与桑椹子、枸杞子、怀生地等相配。 做法一、覆盆子粥 材料:粳米、覆盆子、蜂蜜。 做法:首先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覆盆子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扎紧袋口;然后取锅放入冷水、覆盆子,煮沸后约15分钟;再拣去覆盆子,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成,下入蜂蜜调匀即可。 做法二、三子核桃肉益发汤 材料:猪肉(瘦)、女贞子、菟丝子、覆盆子(干)、核桃以及姜、盐适量。 做法:首先将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分别洗净;核桃去壳略捣碎;瘦肉洗净原件下锅;然后将全部材料共置瓦煲,加水8碗,煲至出味;加姜、盐调味,去渣,即可饮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癫痫65例

万方数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癫痫65例 作者:闫炳远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城区卫生学校,河南,南阳,473036 刊名: 四川中医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2,20(4) 被引用次数:9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符冰.李红.张家维辨证取穴药线埋植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甘肃中医2004,17(9)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埋植药线治疗癫痫的疗效;疗效与病程的关系;疗效与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7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与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经安定注射液浸泡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植,每隔2周施治1次.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采用毫针针刺,予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均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49例,总有效率占87%;对照组近期临床痊愈21例,总有效率占75.6%.治疗组病程愈短,疗效愈好.埋线对各种不同中医证型癫痫均有效,其中风痫型疗效最佳,先天型最差.结论:埋线较传统针刺更为省时、有效. 2.期刊论文张雅萍.姜洁中医治疗癫痫概况-山东中医杂志2002,21(7) 综述近10年有关癫痫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及实验研究的进展,总结风、火、痰、瘀、虚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参考文献26篇.行 3.学位论文刘卫英穴位埋线抗癫痫作用及对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2007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行为、脑电图、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了穴位埋线的抗癫痫作用及机制。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可延长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减少癫痫发作行为、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癫痫作用,并优于丙戊酸钠、针刺法;穴位埋线可明显降低癫痫大鼠脑电压、增快脑电频率,抑制痫性放电,改善癫痫脑电图,其作用与丙戊酸钠、针刺法相同;穴位埋线的抗痫机制与增加癫痫大鼠海马抑制性氨基酸GABA、Ala、Glv的含量,降低兴奋性氨基酸Glu、ASP的含量,维持Tau的稳定,提高GABA/Glu值有关。 4.期刊论文张秀辉.熊翠凤.孔庆芳中医治疗癫痫的进展-北京中医2000,19(4) 中医治疗癫痫,以辨证论治为主,还有验方、中药提取物和单方、经络穴位疗法及综合疗法等,现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和验方. 5.期刊论文杨杏林.范海鹰.胡晓航.Xing-lin YANG.Hai-ying FAN.Xiao-hang HU中医药治疗不同类型癲痫失神发作-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6) 失神性发作是较常见的一种癫痫发作表现,患者以少儿为主,也可见于青年人,部分颞叶癲痫的成年人亦可出现失神症状.笔者近年观察中医药治疗癫痫失神发作58例,取得较好疗效. 6.期刊论文王富龙.张明明.王富成.王中华定痫冲剂治疗癫痫病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 癫痫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我国患病率高达4.6‰,一般多起病早、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抗癫痫药物绝大部分为西药,毒副反应较大,不易根治.笔者研制的中药定痫冲剂,经临床观察3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7.学位论文宓丹马智教授治疗癫痫经验总结2008 马智教授淡泊名利,潜心医学,刻苦专研医理,尤对癫痫的辩证治疗见解颇丰。马老认为癫痫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痰相夹,上窜清窍所致。风、痰夹杂,相互为害使病情缠绵难愈。治疗上应化痰、熄风并重。其自拟止痫散、止痫合剂,用药精少,组方合理,治疗癫痫疗效颇佳。本文总结了马智教授治疗癫痫的经验。 8.期刊论文董永军杨积茂副主任医师疑难杂症验案拾零-甘肃中医2002,15(1) 杨积茂副主任医师,幼承庭训,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在长达46年的临床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急、慢性肝炎、萎缩性胃炎、瘫痪、癫痫、子宫肌瘤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老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案例总结报告如下,供同道借鉴. 9.会议论文黄彩云侯氏黑散的临床应用2000 本文以头痛型癫痫,面肌痉挛以及抽动-秽语综合症为例探讨了侯氏黑散治疗气血方损,风痰为患所致诸多疾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并初步阐述了其临床治疗机理. 10.期刊论文李泽.王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临床常见病,指不明原因的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的阵发性短暂的电击样剧烈疼痛,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咀嚼、吞咽等动作而诱发,持续数秒及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目前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存在许多学说.如癫痫发作学说、微血管压迫学说、神经变性学说、骨性压迫学说等[1].临床上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现将临床上各种治疗方法归纳为药物、注射、手术、特殊疗法及中医疗法5类综述如下. 引证文献(9条) 1.朱欧鸰.陈志茹.程为平单纯中药治疗癫痫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3) 2.刘亚东.瞿融.李秀敏.马世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癫痫作用及对癫痫大鼠脑组织内MDA、SOD、ATP酶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5) 3.杨润华.刘东太.张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研究现状及问题[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2) 4.马莎.王舒癫痫病的研究治疗近况[期刊论文]-甘肃中医 2008(2) 5.曹静.樊永平癫痫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3) 6.孙艳.宋俊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神经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的功效: 哮喘,睡卧不得 将代赭石研磨成粉末,然后用米醋进行调制服用。经常服用的话对哮喘和睡卧不得等症状有着一定的疗效。 伤寒无汗 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急慢惊风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10次)研细.水沸后晒干。每次服5克或1.5克,真金汤调下。连进3次服,如脚胫上出现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症。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效。 小肠疝气 对于一些患有小肠疝气的人来说,用代赭石进行火煅、醋淬,然后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10克,用白开水冲之服用。 吐血、流鼻血 用代赭石50克,火煅,醋淬多次,研细。每次服5克.开水送下。 妇女血崩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7次,研细。每次服10克,开水送下。 眼睛红肿,不能开视

用代赭石0.6克、石膏0.3克,研细.清水调匀,敷两眼角和太阳穴。各种疮疖。 或者把代赭石、牛皮胶以及铅丹等分别研磨成细末状,然后倒入一碗好酒,等酒中澄清之后以酒服用,留下来的残渣均匀的敷在患处,干了就换一次。 代赭石的作用 1、代赭石用于肝阳上亢证。代赭石苦寒质重,功善潜降肝阳,治肝阳偏亢之头痛,眩晕,目胀,耳鸣,甚或肝阳过亢,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症见颠仆,不知人事,常与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等同用,如《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 2、代赭石用于血热吐、衄、崩漏等血证。代赭石能清降气火,凉血止血,故尤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可单味使用,如《药性论》治崩漏不止,《斗门方》治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均以本品火煅醋淬研末冲服。 临床上多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配伍他药以增强止血之效。如吐血、衄血,常藉其入血镇逆之功,虚寒者与干姜、白术、白芍相伍,如《衷中参西录》温降汤;热证配生地、丹皮、大蓟。便血,常配地榆、槐花。尿血,常配小蓟、白茅根。崩漏下血,常配茜草根、艾叶炭、阿胶等。 3、代赭石若属肝火上冲,常与菊花、夏枯草、黄芩、钩藤同用,以平肝降火;若兼肝肾阴亏,常与生地、白芍、牡蛎、龟甲同用以育阴潜阳。用于风火上扰神明之癫狂,惊痫。代锗石不仅能清心肝之火,且有镇逆坠痰之效。 治风火挟痰,发为癫狂者,常与泻火、清心、导痰之黄连、

生龙骨和煅龙骨的区别

生龙骨和煅龙骨的区别是:生龙骨是将原药材(地下挖出来的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刷 净泥土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或者在高温下烘干,然后加工粉碎后入药。而煅龙骨是取 刷净的龙骨,放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烧,待其红透,取出,放凉,加工粉碎入药。 二者在功效上一样,但偏重不同,安神潜阳宜用生龙骨,收敛固涩宜用煅龙骨。 龙骨是临床常用的矿物质类中药,根炮制的不同可以分为生龙骨和煅龙骨,其功效和主 治虽然相似,但在具体应用中却各有所长。 它们都是来自矿物质的药材,都是古代大型动物的骨骼,但是却有着两个不一样的名字:煅 龙骨与生龙骨,它们均味甘涩,性平,均有镇惊安神、平抑肝阳、收敛固涩、止血涩肠、敛 疮的功效,可治疗惊痫癫狂、惊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吐衄便血、崩漏带下、脱肛、溃疡久不收口等症。 但是,为何它们有着两种不同的称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煅龙骨与生龙骨的功效区别是怎 样的? 生龙骨可以用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缓解浮躁的心情等方面,也可以治疗癫痫、心烦 气躁、癫狂以及肝阳上亢形成的失眠、多梦、等病症。亦可以缓解由于受到惊吓引起的心绪 不宁、神志失常等情况。 煅龙骨功能偏于收涩,善于敛汗止血涩肠,收敛固涩的效果大于生龙骨。常用于治疗衄 血吐血、崩漏、白带过多、休息痢、久痢脱肛、遗精遗尿等症,常与煅牡蛎使用。 《伤寒论》中亦有药方,用生龙骨治疗神志失常,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用 于治疗惊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于治疗惊悸不安。煅龙骨功能偏于收涩,善于敛汗止血 涩肠,收敛固涩的效果大于生龙骨。常用于治疗衄血吐血、崩漏、白带过多、休息痢、久痢 脱肛、遗尿等症,常与煅牡蛎配伍使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机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机理 作者:欧碧阳,李艳,杨志敏,徐碧云 【摘要】文章综述近年文献,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机理。中医病机方面,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宣畅化郁,助阳入阴,主治气郁型失眠;生理机制方面,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被证明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并对抑郁和焦虑行为均具调节作用。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失眠; 机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recent published articles in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Bupleurum Falcatum plus Dragon Bone and Oyster Shell Decoction (CJLM) on insomnia was discussed. In TCM pathogenesis, the CJLM governs QI stagnated insomnia, which regulates "Yin" and "Yang", regulates "Qi" stagnation and assists "Yang" to dive into "Yin". In the empirical studying, the CJLM is proved to regulate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and the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as well as to harmonize the behavior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 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生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肠管和在 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醋炒后的白芍主要用于缓肝、柔肝、止痛、敛血,常与养血补肝或止血药同用,以治 妇人肝急失柔、冲任不固而致崩漏、月经过多、经行腹痛等证。 生白芍用于养血柔肝、平肝滋阴,传统中医处方中其性较寒凉,如治疗肝阴不足之 手足拘挛、肝脾失和之腹中挛急痛。生白芍30~90 g伍以炙甘草10~20 g,即为《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与木香、槟榔、黄连、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 《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 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等。 生白芍生用,多用于平肝,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白芍又称炙白芍。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多用于养血、敛阴。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为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 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 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 然后晾干入药者。偏于敛血止血。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 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