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优质课课堂实录

初中化学优质课课堂实录

初中化学优质课课堂实录
初中化学优质课课堂实录

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合价(第一课是)课堂实录

过程:

一,导入

1.写出氯化钠、氯化镁的化学式,思考怎样判断这两个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画出钠、镁、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思考上述两个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并引出化合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授新

老师:“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回顾已学知识,以抛出本堂课核心问题:

老师:“元素之间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他们的原子个数比是不是一个定值?”——激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些抽象)老师:“比如说:钠和氯在形成氯化钠的时候原子个数比是几比几?”——提问,学生回答——这一环节,老师把上面的抽象问题落实到一种离子化合物上,目的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学生:“84比……”——迟疑不定的回答,明显,学生还没有准确领悟老师的问题。

老师:“钠离子、氯离子的离子个数比是多少?”——老师加重了“离子个数比”几个字的语音,以提醒学生注意,老师问的是“个数比”。

学生:“10比上……”——该学生还是完全没有领悟。

学生:“5比9吧”——换了学生回答,继续出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

学生:“1比1”——有懂得的学生回答出来,老师见有学生答对后,没有进一步跟学生讲明为什么是“1比1”,就进行了下一步共价化合物的分析。

(此处稍显粗糙,大多学生明显还没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离子个数比”,可以写出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一个Na和一个Cl,构成一个“NaCl”,是以,离子的个数比为“1比1”。甚至,还可再增加一个离子个数比不是“1比1”的离子化合物来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老师:“在共价化合物里面,我们是以氯化氢为典型特例来进行分析。那么在氯化氢中氯、氢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学生回答不上——明显对粒子个数比还不清楚。

老师:“氯化氢怎么写呀?”——老师改变了问题,通过提醒怎么写来帮助学生认识个数比。

学生:“1比1”——学生答对,老师迅速转入下一问题。

老师:“离子个数比、原子个数比是不是一个定值?”

(此处过快,因为,学生对粒子个数比尚不完全理解。)

老师写出“NaCl”和“HCl”进一步讲析,它是一个定值,只能是“1比1”的关系。

然后导出“元素在化合时的数目就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

老师:【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本84-85页“化合价”,完成下列问题:

1.化合物都有固定的,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

2.化合价有价和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价,氢元素通常显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价,非金属元素显价。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如:O2、Fe、Cl2、Cu

4.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不同,如FeO与Fe2O3中的“Fe”

同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NH4NO3中的“N”。

5.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6.化合价的书写方法: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用“+n”或“-n”表示3、“到底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和它的正负是通过什么来进行确定的呢?”——用问题导出表格,增强学生对表格的关注。

(教师就表格进行详细讲析。)

老师:“NaCl中Na和Cl的化合价各是多少?”——让学生听了老师以上解析以后来尝试着确定化合价。

学生:“正1价。”

老师:“那你是怎么确定它是正1价的?”——进一步深入。

学生:“它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失去1个电子。”——学生能挖到根本,不错。

进一步分析“Cl”的化合价是“负1价”。

老师:“在MgCl2中Mg和Cl分别显几价?”——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学生:“Mg显正2价。”“因为,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他失去两个电子。”

老师:“那Cl显几价?”

学生:“负2价。”

老师提示:“一个原子”

学生:“负1价。”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讲共价化合物的两个例子。……”

以氯化氢和水为例,让学生分析,指名作答。——让学生作答并分析原因,激发思考。

老师:“讲得很好……”——给以肯定和鼓励。

4、老师:“化合价如何来标识它?”——教师在学生理解化合价的确定后转入第4个知识点:化合价的正确标识。

重点讲析与离子书写的区别,对比找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此环节老师讲述过多,可否引导分析一两个,留下的让学生尝试分析?)

学生演板,书写化合价的标识。——指导下面学生在纸上划一下。

5、老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合价的规律。”——转入第5个知识点。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老师结合例子讲析,再让学生计算,然后说明可以依据这个规律来进行物质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的推算。

学生课堂练习推算化合价。——1人演板,下面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教师再点评。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二:(2)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显—2价。

——教师进行例题分析。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三:(3)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教师进行例题分析。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四:(4)单质里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例题分析。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五:(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

——请学生们看书,引导学生认识化合价可变的原因,并以铜Cu、铁Fe为例举例分析学习其读法、命名办法。

老师:“请大家写出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亚铜离子的符号。”——当堂训练,让学生动起来,好。

选一位同学演板,教师巡回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板,规书写。

老师指导学生了解哪些变价是需要掌握的。

(本环节为了强调化合价的规律这个重点,老师采取直接呈现——引导分析——例题引证——当堂训练——客观点评五步进行。但在后面的点评中,可否改为让其他学生点评?并且,能否让下面小组或者同桌同学互相点评一下各自的课堂训练作业?——让学生观察、思考、点评,相互找找不足之处,让学生动起来。)

大屏呈现化合价的规律六:(6)原子团的化合价有构成元素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出。“根”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

以硫酸根SO4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以硅酸根SiO3为例,进行演板、课堂推算训练,再点评。——做到当堂训练,讲练结合。

【记忆竞赛】快速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看谁记得多记得准(根据表4-2归纳)。

【顺口溜】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汞要记清;

二三铁来二四碳,单质元素零价看;氧硫负二用的勤,可变价数具体定;

原子团正一是铵根,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

化合物里化合价,正负价和必等零。

三,布置作业

(可否让学生对本节课容做个小结,再布置作业?)

个人对本课题的思考

教材分析:

元素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具体知识如下:

一.化合价的定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合价口诀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镁氧钙钡锌,铝三硅四都固定;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作为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三.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显—2价。

3、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4、单质里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

6、原子团的化合价有构成元素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出。“根”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

四.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2)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合价,推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推求化学式的一般步骤是:①排列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②确定原子个数(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③写出化学式;④检查化学式。

五.常见考法

化合价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于将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了它是中考中的常青树,经久不衰。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化合价的具体应用。

判断化学式的正误一般要从化合价原则(主要是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元素符号的书写、书写顺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等几个方面去考虑。

六.误区提醒

2.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与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负价数值=8﹣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化合价的对象是元素而不是物质。因此“O2的化合价为零”的说法是错误的。

4.只有确切知道某物质存在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而不能根据化合价随意乱写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容包括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应用,是化学语言的基础。对于他的掌握情况,关系到化学语言——化学式的学习,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视。

学生对本节容感觉比较抽象,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授课以基础知识为主,开始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可适当放慢授课速度,尽可能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认识理解什么是化合价,并记下常见的些元素的化合价;

2、学会化合价的标识方法;

3、理解掌握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4、学会应用化合价。

教学设想:

1、为学生设计学案,列出本课要把握的基本知识点,并搭配对应的训练题,便于学生

全面整体把握本节教材容;

2、依据教材容编排,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读教材,分组讨论交流,初

步认识教材相关容,不懂地方打问号。

3、在学生有所认识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采取启发式教学。老师提问、分析、讲解,

学生倾听、思考、回答、领悟,再通过课堂训练题反馈落实(演板由老师学生集中点评,下面学生作业给适当时机交互点评)。

4、用化合价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采取“看谁记得快”分组比拼,当

堂落实。

5、教学基本程序:

程序一:回顾上节相关容导入;

程序二:化合价的定义;

程序三:化合价的标识方法;

程序四: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程序五:化合价的应用。

程序六: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