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史学”的产生

第一,从上古直至近代,历史记载和历史著述在时间上连续不断;

第二,史籍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

第三,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史学的社会功能明显;

第四,史家群体成员广泛、队伍庞大,撰史者各代都有;

第五,中国古代官方、私家都对史书义例、史学方法、修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起源、史学产生的条件;

2.理解孔子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3.重点掌握《左传》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史学的起源

一、远古的传说

远古传说在先秦古籍的记载中保存和流传下来:有居住情况、饮食情况、生产工具、婚姻状况、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及军事战争。

这些神话传说是中国史学的滥觞:是最原始的“口述史”,是研究原始先民历史的资料。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看其能否献身公共利益。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这些原始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记述赖以发生的前提。

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最古文字是殷墟甲骨文。

(2)历法的产生:从原始社会以后逐渐形成三类历法:阴历、阳历、阴阳

合历。

(3)史学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先秦史学的产生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

商朝的史官,甲骨文称“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西周金文有“作册”、“内史”、“内史尹”。《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女史之称。

经过漫长发展,中国史学已初具雏形,标志:

第一,天子与各诸侯国均设置史官。

第二,开始形成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的形式。

第三,初步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鉴戒作用。

第二节孔子修《春秋》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

1.《春秋》诞生的条件

(1)商周以来不断积累的各种档案,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2)从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到诸侯国史,使编年体逐步得到发展,在写作技术上已成为可能。

(3)春秋晚期的“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家修史成为可能。(4)孔子的忧患意识。

2.《春秋》的主要内容

(1)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十二公、共242年历史。

(2)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经济文化方面;

3.孔子《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4.不足:○1、记事太简单。○2、“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原因:礼法制度的需要;历史道义的承担;现实政治的压制。

5.《春秋》五传:具有“简而晦”的特点,出现解释《春秋》的五传。

古文经:《左氏传》

今文经:《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

左丘明《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史记》称为《左氏春秋》,原本是一本独立的著作。在西汉末期,古文经学家刘歆将《左氏春秋》与今文《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视为解释《春秋》的“传”。

《左传》记事续经文至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传文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记事还下及智伯之灭(前453年)。

2.《左传》的史学贡献

第一,《左传》以编年为主,兼有他体。

第二,《左传》记事的范围更广泛。

第三,《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

第四,《左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4.《左传》的评价

局限性:《左传》的历史观也是唯心主义的,有时把历史的变化的原因归之于天命。

《左传》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小结:中国史学兴起的标志

第一,对历史的认识上,初步完成从神的历史到历史是人的活动这一认识过程。

第二,史学价值的认识上,初步提出史学的社会功能。

第三,史学成果的表现形态上,出现了多种体裁的历史撰述。

第四,史学理论上,形成“君举必书”的史官制度,“书法无隐”的良史观念,表明对史学客观性的重视。

第二章封建史学的形成时期——秦汉

一、教学目标

1.重点了解司马迁生平事迹、史学思想以及《史记》的体例、内容、艺术特色、史料价值。

2.掌握纪传体史书的基本特点。

3.分析《汉书》与《史记》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的异同。

二、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

1.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内容、特色;

2.班固与《汉书》

3.班马异同。

第一节秦朝史学简述

分析:秦始皇“灭史”的原因?

1、从指导思想上,以法家治国,因私学不利于统治而禁绝。

2、从政治上,毁灭诸侯国史对秦的不良记录,维护其尊严与权威。

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一、《史记》的内容

《史记》有12本纪,30世家,10表,8书,70列传,共130篇,52.65字,记载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两千多年的历史。

评价:《史记》五种体裁从多侧面反映社会历史全貌,其容量大,表现力丰富。

三、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

2.确立了“详近略远”,重视当代史的撰史原则。

3.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1)史料的来源

A、当时流传的先秦典籍。

B、朝廷收藏的文献档案。

C、实地采访和实地调

查得来的材料。

(2)在史料的收集和考辨中,奉行两个原则

A、“考信于六艺”,认为儒经是核实史料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B、“择其言尤

雅者”。

4.《史记》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四、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司马迁确立历史的盛衰变化的因果律。

(2)在历史发展的动力上,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五、关于《史记》的三个问题

1.“实录”与“谤史”

(1)将《史记》中的政治批判与作者个人的身世之叹区分。

(2)“谤书说”在于贬低司马迁的人格品质,把《史记》秉笔直书的实录传统降低到泄私愤的水平。

(3)“谤书说”过分强调君臣纲常,是封建专制时代申君卑臣的历史产物。

2.关于史记缺轶和补缺

3.《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既为《史记》原文作注,同时也为《集解》和《索隐》作注。

《集解》、《索隐》、《正义》,依次相注,关系紧密,被称为“《史记》三家注”。

第三节《汉书》的史学成就

补:班彪《史记后传》

续写原因:对迁所作《史记》的不满;对前人所续《史记》理解偏差的修正。

体例特点:史料考核精审,文字规范整齐;体例单一,唯纪传而已。

一、班固《汉书》的史学成就

(一)《汉书》内容

全书由12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共百篇,80余万言。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

12纪,作为全书的纲领。 8表,用简明的方式揭示历史的变化及内在联系。

10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反映西汉社会的面貌。

70列传:记载从陈胜、项羽到王莽等西汉各类历史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外国的历史,是全书的细目。

二、《汉书》的历史贡献

1.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

(1)创立纪传体断代史的原因

第一,以前没有断代史,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朝代更迭相结合的特点。

第二,司马迁《史记》创立的纪传体通史,其最大的问题是“纵横难以兼顾”。

第三,班固出于“宣汉”的目的,于是编写西汉一代的历史。

(2)《汉书》断代史的意义

第一,断限清楚,适应中国以朝代划分历史阶段的特点。

第二,包容量大,可以集中反映一个朝代的社会全貌,树立整体史的特点。

第三,新王朝为前朝修史,文献保存完整,史料容易收集,便于编写;

第四,一朝史事相对集中,容易编纂和减省篇幅,便于后世阅读。

第五,史家褒贬前朝,缺少忌讳,便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2.《汉书》开创新的体裁

《汉书》以“十志”和“列传”为主干展开多种专史的撰写,为古代学术开辟新领域,对封建社会及历史问题作了积极探讨。

如《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百官公卿表》是首创。

3.《汉书》创“以文代述”的撰史方法

品类众多:有诏书、对策、上书、辞赋、书信。

内容丰富:包括政治得失、民族政策、经济措施以及规谏君主、歌功颂德、咏叹身世等。

(三)《汉书》的不足

1.为了“宣汉”,借用五德终始学说,来论证汉代“君权神授”和汉朝的正

统性。

2.通过“谴告说”和五行灾异等,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史观。

3.宣扬人性分为“三品”的唯心观点。

三、班马异同

第一,《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第二,《汉书》强调汉朝的正统。

第三,《史记》“圆而神”,体例灵活;《汉书》“方以智”,体例严整。

第四,班固以封建正宗思想评价司马迁,反映了二者不同的历史观。

第四节《汉纪》

一、荀悦《汉纪》

《汉纪》30卷,近18万字。记事起于刘邦之兴,迄于王莽之败,以班彪著《王命论》、班固撰《汉书》结尾,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二)《汉纪》的贡献

第一,荀悦确立“总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

的改编原则。

第二,《汉纪》除引用《汉书》各“本纪·赞”外,还以“荀悦曰”的形式撰写史论30多条,总结西汉历史经验教训,获得振兴汉室的目的。

第三,《汉纪》在《左传》编年体的基础上,新创立“连类列举”的方法,总之,《汉纪》以编年体改编纪传体《汉书》,

第三章封建史学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2.掌握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特点和价值;

3.掌握范晔《后汉书》的编纂特点及其创新;

4.了解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和魏收《魏书》的特点。

第一节陈寿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1.在图书目录分类中史学成为独立的门类

(1)《汉书·艺文志》把史书放在“六艺略”的“春秋类”中,史学成为经学的附庸。

(2)西晋荀勖在曹魏郑默所编图书目录《中经》基础上撰成《中经新簿》,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其中“丙部”为史部图书。

(4)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把史部提到乙部,仅次于经书。

可见,魏晋南北

朝时期史学已变为独立学科

2.设立专职修史机构

(1)魏明帝太和年间,开始设著作局,专门负责国史的修撰。

(2)宋、齐设著作佐郎,梁设修史学士。

(3)北魏在秘书省下设著作局,后又设史局。

(4)北齐、北周至隋均设史局。

专职修史结构的设立,说明魏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对史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3.设立专门的史学教育学校

(1)太兴二年(319),北朝后赵石勒设立经学祭酒、律学祭酒、“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门臣祭酒。(《晋书》卷105《石勒载记》)

(2)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设立国子学、玄学,“太子率更令何

承天立史学”、文学,“凡四学并建。”(《宋书》卷93《雷次宗传》)

说明史学取得与实用性的经学、律学以及当时称为“显学”的玄学同

等的教育地位。

4.私人著史之风兴盛,史学多途发展——体裁、数量增多

(1)史学体裁种类增多

(2)史书数量剧增

二、陈寿与《三国志》

1.内容:全书65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

卷。记载从东汉灵帝末黄巾起义(184)到西晋灭吴(280)共60年的历史。

虽然属于纪传体断代史,但在体例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纪传体分国史。二是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又被称为半纪传体。

2.特点

(1)在记事体例上既注重统一性,又兼顾独立性

(2)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式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

(3)在选材上非常慎重,叙事简洁

(4)史论善于评价历史人物

三、裴松之注《三国志》

原因:

方法:上搜旧闻,旁摭遗逸

内容:

特点与价值

第一,裴松之注将前人注解经史的方法,改变为博引文献,开创了经史注释的新方法。

第二,裴松之注引书二百多种,反不见流传旧籍,尚一一见其崖列,有保存文献之功。

第三,裴松之注虽存在“嗜奇爱博”弊端,但所载材料被考证之家转相引据者,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范晔与《后汉书》

一、范晔《后汉书》内容

记载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迄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的历史。

由10纪、80列传组成。范晔原本作志10篇,但因政变未遂被诛而来不及撰写。

三、《后汉书》的体例创新

第一,在本纪方面,不同于《汉书》一帝一纪,在《和帝纪》后附殇帝,《顺帝纪》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

第二,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将皇后列入《外戚传》的写法,为皇后写本纪。

第三,在列传方面,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

四、《后汉书》的特点

第一,坚持“一事不两载”的编撰原则,结构严谨,编排有序。

第二,采用“序、论、赞”的形式,把史论作为重心。

第三,“八志”反映了东汉一代的各种典制,多有创新。

第四,有肯定王权秩序、颂扬忠贞名节等儒家正统思想,亦有褒扬避世隐逸、狂狷放达的道家玄学思想,还有对佛教思想的批判等。

第三节《宋书》《南齐书》《魏书》

一、沈约《宋书》内容

《宋书》有本纪10卷,志8篇30卷,列传60卷,合为100卷。

记事起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刘裕掌东晋大权,下迄宋顺帝昇明三年(479)萧道成篡宋建齐,共75年史事。

1、特色

1.“传”的特色

第一,创立“家传”的形式。

第二,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

第三,在类传中增立《孝义传》,标榜所谓“孝行”、“孝廉”。

2.“志”的特色

第一,“八志”多从三国讲起,表明作者极重视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

第二,《礼志》《乐志》篇幅占三分之一,这是门阀土族讲究“礼法”的反映。

第三,《州郡志》详尽地记述了东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及“侨置郡县”的具体情况,是一篇反映人口变动和政区建置变动的重要文献。

二、萧子显《南齐书》内容

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 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1、特点

第一,在撰写人物中,不直接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前后史事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品格。

第二,列传的撰写,继承“类叙法”,又采用“带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

第三,由于萧子显出生皇室,《南齐书》对萧氏先世多曲笔回护、颂扬溢美。

第四,当时佛教盛行,书中有不少宣扬天命和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教。

三、魏收《魏书》内容

共130卷,其中帝纪14卷,列传96卷,志20卷。记事上起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68),下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包括183年史事。

1、特点

第一,《魏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第二,《魏书》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

2、“秽史”说

第一,魏收的“直笔”精神,揭露了北魏历史人物的弊端。

第二,书中记载死者的历史地位直接关系到其后代的现实利益。

第三,后人以魏收《魏书》“党齐毁魏”,这是王朝更替中政治立场差异的反映。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繁荣时期—隋唐五代

教学目标:

1.隋朝的修史教训

2.唐初史馆及监修制度的确立及对后世修史的影响

3.唐修“八史”的内容及特点

4.刘知几《史通》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隋朝修史的成就及失误

一、修史机构与史官的设置

秘书省下设“著作曹”:设有著作郎、著作佐郎。

设置“起居舍人”:执掌《起居注》的编录。

二、隋朝修史的成绩

(1)魏澹重修《魏史》(2)王劭作《隋书》(3)牛弘修《周纪》三、隋朝修史失误的原因

(1)隋禁私人修史(2)官府修史不力(3)修史者多非其才,所修史书质量不高。

第二节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及史书的修撰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建立

唐太宗设史馆,并移至门下省,设置专职史官。从此,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全由政府掌握。

二、史馆修史制度的评价:

1、唐代史馆制度的确立,集国家人财物力集体修史,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修史书的高潮。

2、史馆大量编撰前朝史,让后朝编撰前朝史成为一种传统,保证了历代正

史的延续性,起到保存古文献,推动史学发展的作用。

3、史馆制度也存在弊端,宰相兼修国史,让史书的编撰向政治靠拢,史官

无法秉笔直书,所修史书文笔、体例都有不同,少有经典之作。

4、史馆修史时间短,成于众手,存在错误不周。

三、八部“正史”的修撰

“八史”:《梁书》:姚察、姚思廉

《陈书》:姚察、姚思廉

《齐书》:李德林、李百药

《周书》:令狐德棻等

《隋书》:魏征等

《晋书》:房玄龄等

《南史》:李延寿

《北史》:李延寿

(一)《晋书》内容

130卷,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1、特点

第一,《晋书》作者的众多,成于众手,前后重复,彼此失去照应等问题较多。

第二,《晋书》体例比较完备,书中“载记”专写与晋对峙的十六国历史。

第三,《晋书》还有内容充实,史料价值高的长处。

第四,《晋书》也有一些不足。史料取舍不够严谨,降低了《晋书》的科学性。

(二)《南史》《北史》

1、李延寿撰写《南北史》的原因

第一,继承父亲遗志

第二,前人所撰史书的不足

第三,史家载史的责任

2、李延寿《南北史》的编纂方法

第一,鸠聚遗逸,以广异闻;

第二,编次别代,共为部秩;

第三,除其冗长,捃其菁华。

3、《南史》《北史》的内容

《南史》记事起自宋永初元年(420),止于陈祯明三年(589),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朝170年的历史。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

《北史》记事始于魏登国元年(386),终于隋义宁二年(618),记载了北朝魏、西魏、东魏、齐、周、隋六朝233年的历史。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

4、《南史》《北史》的特点

第一,内容重新组合,主张通史。

《南史》为南朝通史,《北史》为北朝通史,本纪按朝代顺序排列,具有家传性质,反映南北朝门阀士族的特色。

第二,删削重复和繁冗。

第三,补充史料。

《南史》增立《贼臣传》,以贬侯景。

《北史》增补了《魏书》所没有记载的“西魏”史实。

第四,秉笔直书,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5《南北史》的评价

6、《南北史》的价值

《南史》《北史》贯通南朝与北朝,有助于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发展脉络,二书有超过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书之处,成为研究南北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第三节刘知几与《史通》

一、《史通》的内容

今本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

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纰缪》《弛张》三篇)。

主要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及史书编撰方法的得失:

A.史书的源流和体裁;

B.纪传体正史的体例、态度及方法;

C.史料的鉴别和取舍;

D.史书的语言叙事;

外篇13篇:A.叙述历代史官的建置沿革;B.正史源流;C.评论史家和历史著作的得失。

二、刘知几《史通》对史学的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妄

(3)提出了“史才三长论”

刘知几把才、学、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确定为史家素养的最高标准,

对促进史家的自身修养和史学进步都有积极作用,在我国史学批判史上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才”:是指写史的表达能力;(文)

“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

“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义)

(4)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

(5)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三、对《史通》的评价

(1)《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批判理论著作,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

(2)《史通》提出史学理论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3)《史通》的史学思想丰富,我国史学园地的奇葩。

第五章封建史学的顶峰—宋元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宋元史学繁荣与所修正史

2.重点了解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学思想、主要内容

3.郑樵《通志》的史学思想价值

第一节宋修三部正史

一、宋代史学的繁荣:

(一)、修史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实录是官修编年体史书,国史是官修纪传体史书

(二)、史学体裁的繁荣创新

1.官修《新唐书》、新旧《五代史》,王偁私修《东都事略》等纪传体史书,

以及纪传体通史《通志》,完善了纪传体体系的建设。

2.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的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

录》等的继起,开启了编年体通史体系的历程。

3.考史著作和金石学形成专门学问,为我国史学增添新的门类,是我国史学

研究“二重证据法”的先声。

4.《资治通鉴纲目》标志纲目体史书体裁的出现,是历史学伦理化的表现,

正是理学对史学影响的反映。

5.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标志着纪事本末体的创立,使史学突破纪传、编年

二元体例,是我国史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国传统史学专题化、故事化增强,也是纪事本末体通史体系的开始。

四、欧阳修《新五代史》《新唐书》的编修

(一)《新五代史》

(1)私修五代史原因:

①是为了抨击五代政治伦理失范的现象,以重建封建纲常秩序。

②《旧五代史》叙事不善,评论失当,价值不高。

③五代史没有得到很好的记载,欧阳修自觉担当修史的重任。

(2)内容

原名《五代史记》,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五代史》,称《新五代史》。

全书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司天、职方)3卷、世家及年谱(十国)11卷、四夷附录3卷,共74卷。

记载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53年五代十国、周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历史。

(3)《新五代史》的特点

○1,内容上,对《旧五代史》有所增补,但删削更多。

○2,史观上,刻意仿效《春秋》的重书法,对五代历史进行褒贬。

○3、体例上,将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将列传分类,使忠奸自显,褒贬自明;仿《史记》立“世家”。

补:《旧唐书》价值:1、保存了大量原始材料。2、内容丰富,反映唐历史情况。3、唐末五朝本纪记事甚详,较《新唐书》更有价值。

存在问题:编撰草率;依据旧史,多有回护。

(二)《新唐书》

(1)重修《唐书》的原因

第一,纠正《旧唐书》体例不善、详略失中、记载错漏等不足。

第二,探讨历史治乱规律,以备后人惩劝借鉴。

(2)内容: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共225卷。是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3). 《新唐书》的特点和价值

(1)《新唐书》有纪、表、志、传四种体裁,又恢复了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2)《新唐书》重视典章制度,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兵志》。

(3)《新唐书》编制了《宰相表》、《方镇表》,为认识唐朝宰相族系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

3.不足

(1)《新唐书》“本纪”删减严重,内容虽简明,但损失不少有用的史料;

(2)由于《新唐书》重《春秋》书法,故存在风格体例不同的弊端。

(3)《新唐书》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

(4)存在一些错误。

第二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资治通鉴》内容

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共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全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按朝代分为16纪、294卷、300万字。

1、《资治通鉴》的特点

(一)材料丰富,考证精详

(二)完善了传统的编年叙事法

(三)通过史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2、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突出史学的资政的作用

(2)主张据事直书,主张正统观念

(3)反对神鬼怪异之说,重于人事

(4)强调维护礼制,宣扬“尊君”的英雄史观

3、《资治通鉴》评价与不足

1.评价: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政治价值;体例特色;

2.不足:(1)史实错误(2)史实详略不当(3)儒家伦理论史

第三节郑樵与《通志》

一、《通志》的内容及其评价

1.立志修史原因

(1)北宋靖康之变,三馆四部之书为金人掳掠,郑樵立志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

(2)鉴于自班固以来历代史家作断代史的不足,主张史书应“极古今之变”。

2.《通志》是一部什么书?

○1.政书(典章制度史)

《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2.纪传体通史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年谱、略六门。全书共200卷,500多万字。

3.评价

(1)“纪传”并不是简单抄袭旧史,而是有所补充前人不足

(2)“二十略”大大拓宽了关于典章制度史的研究和撰述范围,对古代学术文化作出了总结性的贡献。

二、郑樵的史学思想

主要是“会通”、“创新”和“求是”:

(1)反对断代为史,力主编写通史

(2)崇尚实学,重视实践,在实验中追求真知。

(3)主张创新,有创见,特别是在目录学上,反对泥古,拘守。

(4)批判神权主义

(5)反对任情褒贬的“《春秋》笔法”

第四节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一、《通鉴纪事本末》撰写原因

1.宋以前史书以编年、纪传二体为主,但各有缺点。

2.袁枢在读《通鉴》的过程中,因阅读困难,决定进行改编。

撰写方法:

二、评价

第一,为统治者提供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宋孝宗“治道尽在是矣”)第二,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种史体各有优、特点,可并驾齐驱,相互补充。

第三,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把分散的史料集中,克服了纪传、编年二体支离破碎的弊端,开创一种新体裁。所以,纪事本末体比纪传体、编年体更具有体例优势性。

第五节元修《宋、辽、金史》

二、《宋史》的内容及评价价值

《宋史》全书共496卷,其中本纪47卷,志162卷,表33卷,列传255

卷。

记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卫王祥兴二年(1279)共320年间的史事。

1、特点

○1.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2. 《宋史》尊奉道学(理学)的思想倾向很明显。

○3.《宋史》共15志,162卷,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仅次于列传。其列

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仅见。

○4.《宋史》的体例完备,融会贯通了以往纪传体史书所有体例,纪、传、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创新。

2、不足

○1.全书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轻重不均。

○2.对一些人物、时间的评价是非不当。

○3.全书体例编次前后失当。

○4.在史料的剪裁、史实的考订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出现一人两传的疏漏。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史学

教学目标:

1.重点了解明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2.《元史》、《明史》的史学成就;

3.乾嘉三大考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4.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第一节明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补:明清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

1、明清统治者重视历史经验,设局修史,促进官方史学的繁荣。

2、明清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以及知识分子的狭窄出路,促使民间史学

的反思思潮和对历史的总结之风。

3、明清市镇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多元化,促进史学的世俗化进程。

4、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推动了对

外国历史人文风貌的记录、研究。

一、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

特点:○1,据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统计,官修史籍有100余种,清代官修史籍达150余种。

○2,明清官修史籍集中在前中期,体现“盛世修史”的特点。

○3,所修史籍多为典章制度史,是当时官方史学服务于政治的表现。

秦晋崤之战词句复习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穿黑色衣服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12)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捆绑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为动用法(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为……举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6)以闲敝邑:使……得到休息 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朝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磨砺 8.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通“粢”,粮食 9.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通“四”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1)尔何知! (2)何施之为? (3)纵敌患生

2.定语后置: (1)牛十二犒师 (2)柩有声如牛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6)将殡于曲沃 4.谓语后置句 (1)不腆敝邑 5.判断句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6.省略句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卜偃使大夫拜 (3)秦伯素服郊外 (4)使归就戮于秦 (5)先轸朝,问秦囚 (6)郑穆公使祝客馆 (7)出绛 (8)召孟明、西乞、白乙 (9)必死是间 (10)则在舟中矣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秦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内未杀的牲畜 (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7、乘 (1)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2)超乘者三百乘(辆) (3)以乘韦先(四) 8、无 (1)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不) (2)勤而无所(没有) 9、过 (1)秦师过周北门(经过) (2)孤之过也(过错) 10、间 (1)必死是间(中间) (2)以间敝邑(通“闲”,使...得到休息)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知识: 1、“百家争鸣”出现在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 教育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主要流派: (1) 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把世间万物看作 是相对的。 (2)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4)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百家争鸣”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 特点。 4、儒家学派主要主张 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考点突破: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提示: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 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提示:从孟子的阶级属性出发来分析。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不能就说是“民主意识” 。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 治压迫人民,“君轻”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为什么? 法家。

崤之战知识点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在)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秦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焉: (1)兼词,于此,在那里。 (2)代词,他们。 且: (1)连词,况且。 (2)连词,并且。

毛概第三章作业

毛概第三章作业 一、辨析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2、从革命对象来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3、没收官僚资本,就反对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言,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论述题。 1、为什么将五四后的中国革命称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一、辨析题。 1、答: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新”?新就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的时代、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的阵线上说,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答:错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是影响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社会基础,它的统治也是影响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的主要障碍。从根本上说,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又一对象,是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因为它是凭借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着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必然要同时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只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大资产阶级。 3、答:错误。“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是从两个不同视角分析得到的结论。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新民主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新-课-标-第-一-网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秦晋崤之战_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未杀的牲畜(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2)且使遽告于(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3、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地主出现封建经济形成初步发展 2.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阶级: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 国统治者的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孔子(儒家,春秋晚期): 思想核心“仁”政治思想(1)以德治民(2)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性本善(4)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本恶(4)朴素唯物思想制天命以用之老子(道家,春秋晚期)客观唯心体系(1)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原

是道(2)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战国末)(1)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2)世间万物相对(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子(法家,战国末)(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时而变(2)依法治国系统了法制理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厚今薄古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子(墨家,战国初)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1)边疆危机(2)土地兼并(3)亡国问题(4)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5)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豪强势大,黄老学说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影响 利于社会恢复,利于社会稳定(积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完整)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含答案),推荐文档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殽()山蹇()叔悖()心与()师甲胄()乘()韦犒()师不腆()遽()兴原圃()果脯()饩()牵苑囿()原轸()栾()枝衰绖()()一眚()堕()军实唾()弃 累()臣衅()鼓稽()首阳处父()骖()乘(二)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通()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通() (4)堕军实而长寇雠堕:通()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累:通() (6)乡师而哭乡:通()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通() (三)解释重要词语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2、若潜.师以来 3、国.可得也 4、穆公访诸.蹇叔 5、师劳.力竭 6、无乃 ..不可乎. 7、勤.而无所 8、必有悖.心 9、蹇叔之子与.师 10、晋人御.师必于殽 11、必死是.间 12、余收尔骨焉. 13、超乘 ..者三百乘. 14、秦师轻.而无礼 15、无礼则脱.16、以乘.韦先 17、敢.犒从者 18、不腆.敝邑 19、为从者之淹. 20、居则具.一日之积. 21、且使遽.告于郑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使皇武子辞.焉 24、以.闲敝邑 25、不可冀.也 26、攻之不克. 27、吾其.还也 28、而以.贪勤民 29、天奉.我也 30、彼实.构吾二君

31、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32、君何辱 ..讨焉 33、以逞.寡君之志. 34、吾舍.之矣 35、武夫力而拘诸原 ... 36、妇人暂.而免.诸国 37、堕.军实而长寇仇 38、亡.无日矣 39、不顾.而唾 40、及诸.河 41、释.左骖赠孟明 42、死且.不朽. 43、若从.君惠而免之 44、秦伯素服郊次. 45、乡.师而哭 46、不替.孟明 47、且吾不以.一眚掩 ..大德 (四)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 (2)余收尔骨焉() (3)君何辱讨焉() 2、且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且使遽告于郑() (3)死且不朽() 3、以 (1)劳师以袭远()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其为死君乎?()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5)吾子取其麋鹿() 5、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2)为吾子之将行也()(3)为从者之淹() (4)何施之为() (5)莱驹为右() 6、乘 (1)超乘者三百乘() (2)超乘者三百乘() (3)以乘韦先() 7、而 (1)勤而无所() (2)哭而送之() (3)左右免胃而下() (4)秦师轻而无礼() (5)灭滑而还() (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7)入险而脱() 8、之 (1)何施之为()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 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 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优势)和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 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 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5.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 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7.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

斗争。 8.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 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 9.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总路线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将“一化”比喻成鸟的“主体”,“三改”比喻成“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1.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 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解放生产力) 12.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 )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啊,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 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 总之,使世界进入资 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 )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衡等。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

秦晋崤之战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埋葬。一说停放灵柩)于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出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柩(装有尸体的棺材)有声如牛。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君命大事:国君发布关于大事的命令)将有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轶,超越)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派)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若潜师(秘密出兵。潜:暗中)以来,国(郑国)可得也。”穆公访(咨询)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远方的郑国),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远方郑国的君主)备之,无乃(大概)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劳苦)而无所(所得),必有悖心(怨恨之心)。且(况且)行千里,其(同“岂”难道)谁不知?”公辞(辞谢,没有采纳)焉。召孟明(秦国将领百里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百里奚之子)、西乞(西乞术,姓蹇,字“西乞”名术,蹇叔的儿子 )、白乙(白乙丙,蹇叔的儿子,名“丙”,字“白乙”,姓“蹇”),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对孟明的尊称)!吾见师之出(出征)而不见其入(回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寿”至“拱矣”如果你只活到一般老人的寿命,你墓地上的树木应该已经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中寿:大多数老人的寿命。拱:两手合抱)”。 蹇叔之子与(参加)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狙击)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君主,帝王)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同“避”,躲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兼词,于之,到那里)。” 秦师遂东(向东进)。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周都城洛邑的北门),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左持弓,右持矛,中驾车)免胄而下,超乘(一跃而上车。指秦军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者三百乘。王孙满(周襄王之孙,周大夫)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轻狂)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略,粗心大意,纪律松弛)。入险(险境)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古人送礼必有先行礼物。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韦,经过加工的熟牛皮。先,指先行的礼物),牛十二,犒师,曰:“寡君(谦词,我国国君)闻吾子(您)将步师(行军)出(经过)于敝邑(敝国),敢(敬辞,冒昧地)犒从者(跟从的人)。不腆(富裕)敝邑,为(如果;假如)从者之淹(久留),居(留居,住)则具(供给)一日之积(食粮),行则备一夕之卫(保卫,指保卫工作)。”且(并且)使(名词,使者)遽(送信的快车;驿车)告于郑(此句说:商人弦高使人用送信的快车到郑国报信)。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总结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总结一、春秋战国时期...总结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总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儒家 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私学,"有教无类";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 仁政、重民;性善说; 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荀子 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墨家

【免费下载】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 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 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 来的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4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资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观点。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2.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反帝,反封建。 3.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战线的思想。 4.1925年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要宏观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意文化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学会透视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 2、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注意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 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