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目录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铺备用床法 (2)

二、铺暂空床法 (3)

三、铺麻醉床法 (4)

四、晨间护理 (5)

五、晚间护理 (6)

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7)

七、头发护理法 (8)

八、口腔护理法 (9)

九、床上擦浴法 (10)

十、酒精擦洗法 (11)

十一、温水擦浴法 (12)

十二、热水袋使用法 (13)

十三、床单位终末处理法 (14)

十四、卫生学洗手法 (15)

十五、手术室刷手法 (16)

十六、无菌技术使用法 (17)

十七、皮内注射法 (18)

十八、皮下注射法 (19)

十九、肌肉注射法 (20)

二十、静脉注射法 (21)

二十一、超声吸入法 (22)

二十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23)

二十三、鼻饲法 (24)

二十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25)

二十五、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26)

二十六、保留灌肠法 (27)

二十七、女病人导尿法 (28)

二十八、穿脱隔离衣法 (29)

第二节抢救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标准 (30)

一、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 (30)

二、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 (31)

三、心电监护术 (32)

四、简易呼吸器使用法 (33)

五、呼吸机使用法 (34)

六、氧气吸入法 (35)

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37)

八、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38)

九、输液泵使用 (39)

十、吸痰法 (40)

十一、洗胃法(自动洗胃机) (41)

十二、留置导尿法 (42)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一、铺备用床法

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目的: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

2、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并预防并发症

四、晨间护理

目的:1、使病人清洁,舒适,预防压疮及肺炎的发生

2、保持病室整洁,美观

五、晚间护理

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2、使病人清洁、舒适、有利睡眠

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目的:1、为卧床病人更换被服,使其舒适,保持床单位的整洁.

七、头发护理法

目的:1、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八、口腔护理法

目的:1、保持口腔及牙齿清洁,消除口臭

2、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九、床上擦浴法

目的:1、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

2、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皮脂腺、汗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十、酒精擦洗法

目的:为高温病人降温

目的:为小儿、老年人、身体衰弱的病人降温

十二、热水袋使用法

十三、床单位终末处理法

目的:1、清理床单元及周围环境,保持病室整洁

目的:除去手上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避免病人的感染和交叉感染

十五、手术室刷手法

目的:1、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2、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十七、皮内注射法

目的:1、用于药物过敏试验

十八、皮下注射法

目的:1、需要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2、预防接种

目的:1、需迅速达到药效或不能经口服给药的药物

2、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的药物,又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前言 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我们组织编印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本标准共有操作70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要点及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参考了安徽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本标准把整个操作过程分为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与程序、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了以操作规程为主的考核评分内容,评分方法具体、明晰,体现了对于关键环节的严格要求,质量评价客观、科学。本标准将对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为护理人员在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纰缪,为此,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

目录 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 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 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八、皮下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九、皮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肌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一、鼻饲法及质量评价 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 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 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七、血糖监测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八、电除颤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九、心电图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般洗手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穿、脱隔离衣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二、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三、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五、床上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六、床上洗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七、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目录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铺备用床法 (2) 二、铺暂空床法 (3) 三、铺麻醉床法 (4) 四、晨间护理 (5) 五、晚间护理 (6) 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7) 七、头发护理法 (8) 八、口腔护理法 (9) 九、床上擦浴法 (10) 十、酒精擦洗法 (11) 十一、温水擦浴法 (12) 十二、热水袋使用法 (13) 十三、床单位终末处理法 (14) 十四、卫生学洗手法 (15) 十五、手术室刷手法 (16) 十六、无菌技术使用法 (17) 十七、皮内注射法 (18) 十八、皮下注射法 (19) 十九、肌肉注射法 (20) 二十、静脉注射法 (21) 二十一、超声吸入法 (22)

二十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23) 二十三、鼻饲法 (24) 二十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25) 二十五、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26) 二十六、保留灌肠法 (27) 二十七、女病人导尿法 (28) 二十八、穿脱隔离衣法 (29) 第二节抢救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标准 (30) 一、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 (30) 二、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 (31) 三、心电监护术 (32) 四、简易呼吸器使用法 (33) 五、呼吸机使用法 (34) 六、氧气吸入法 (35) 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37) 八、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38) 九、输液泵使用 (39) 十、吸痰法 (40) 十一、洗胃法(自动洗胃机) (41) 十二、留置导尿法 (42)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一、铺备用床法

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 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引言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 它们的正确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术语定义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护理导管、换药、口腔护理等。 2. 操作规程: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 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工作标准: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和规定,包括操作流程、操作 时间、操作频次等。 4. 服务规范:指在进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服 务要求,包括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沟通技巧等。 三、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 静脉输液操作规程 1.1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检查输液袋、输液管、针头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输液管,调节滴速。 (5)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输液情况。 (6)完成后,整理好相关物品,记录操作过程。 1.2 操作要点: (1)操作前检查输液器材的完好性。 (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 (3)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4)调节滴速时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输液器材的保存和有效期。 (3)严格遵守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要求。 (4)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导管操作规程 2.1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者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 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 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 半平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 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 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 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危重患者喂饮或鼻饲。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

送检。 9、认真执行交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 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除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1)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规程:是对各科通用基本技术制定的统一规范。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定、无菌技术、各种注射采血技术,各种穿刺技术,导尿,灌肠,给氧,吸痰,标本采集等。 (2)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各不同专科的特点,制定的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如烧伤护理、糖尿病及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护理等。 (3)特别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对要专门进行培训、组织专门人员从事的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如危重症监护、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 鼻饲并发症一误吸处置(护理)流程 (1) 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流程 (2) 简易人工呼吸气器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4)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处置流程 (7)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9) 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护理)流程 (12) T管引流护理操作规程 (13) 膀胱冲洗操作规程 (16) 鼻饲法操作规程 (18) 穿脱隔离衣法操作规程 (21)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29) 肛管排气法操作规程 (31) 会阴冲洗技术操作规程 (41)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45)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50)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53)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 (56)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8) 静脉输液泵/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60)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63) 女患者导尿技术操作规程 (66)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69)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72) 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74)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78) 外科换药技术操作规程 (80)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技术操作规程 (83)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86)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8)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90)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 (91)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94) 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 (96)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99) 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101) 压疮的预防技术操作规程 (103)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106)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108)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111)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程 (114) 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116) 第二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0) 鼻饲并发症-误吸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120) 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121) 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2)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3)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124) 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流程(护理)评分标准 (125) “T”管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6)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7) 鼻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8) 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 (129) 床上洗头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0)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1)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2) 肛管排气法操作评分标准 (133) 患者约束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4) 护士礼仪考核评分标准 (135)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型,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1、目的 ⑴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⑵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要,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⑶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要。 2、注意事项 ⑴在接触病人过程中,以热情为主、温和的语言来安慰病人的不安情绪。 ⑵对不能正常叙述病情和需求的病人,需要向家属和有关人员询问。 五、患者出院护理 1、目的 ⑴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并能遵照医嘱继续按时接受治疗或定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准则服务守则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探讨几种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较粗、直的静脉进行穿刺。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如头皮针、静脉留置针等。在穿刺前,必须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病人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在穿刺过程中,应掌握无痛技术,减轻病人痛苦。完成穿刺后,应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感染、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选择适合病人的漱口液,根据病人情况调整漱口液的温度和浓度。在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有无溃疡、炎症等。对于昏迷或不能自理的病人,应特别注意清洁其口腔内部和舌头上的细菌。 吸氧是改善缺氧状态、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在给病人吸氧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和吸氧方式。一般来说,鼻导管吸氧是最常用的方式。在吸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

氧气装置是否漏气、是否通畅,确保安全有效。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及时调整吸氧方案。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手法,确保有效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 导尿是协助排尿困难病人排尿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导尿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和材质,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应注意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在导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尿液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完成导尿后,应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或感染。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操作,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应注意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旨在确保静脉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静脉穿刺、注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标准最新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效劳标准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平安、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标准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展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病症、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效劳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标准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展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考前须知、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展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展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效劳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平安、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标准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防止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领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防止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范文(通用多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范文(通用多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3篇 第一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 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 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是应做到“六个规范” 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是: (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看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2、文明用语规范标准是: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 3、礼仪着装规范标准是: (1)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护士帽、护士服(衣、裤)、护士鞋统一规范,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不佩带外露首饰。 (2)必须遵守有关的行为文明规范,做到稳重端庄,优美大方,站、坐、行走、持物符合行为规范,无不良行为举止。 (3)做到四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 4、称呼病人规范标准是: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职称选择合适的尊称,如“王大爷,张女士,李老师,张科长”等。禁止直呼姓名,禁止直呼床号。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东莞石龙华泰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1、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2、皮内注射术 3、肌内注射术 4、静脉留置针技术 5、吸痰 6、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 7、口腔护理 8、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 9、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 10、徒手心肺复苏术 11、电除颤技术 12、鼻饲(肠内营养) 13、更换引流袋/瓶技术 14、导尿术 15、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16、胃肠减压技术 1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8、痰标本采集法 19、轴线翻身法 20、血糖检测技术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 4.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 5.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02x年最新版)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2x最新版 目录 一、手卫生技术(一般洗手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五、鼻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六、留置导尿管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七、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八、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九(一)、氧气吸入(氧气筒供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九(二)、氧气吸入(中心供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换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一、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二、快速血糖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三、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四、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五、密闭式周围静脉输血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六、BDY型密闭式防针刺伤型安全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八、静脉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九、PICC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二、皮内注射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四、物理降温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五、单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六、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二十八、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九、人工呼吸机应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一、非同步心脏电除颤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二、轴线翻身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四、患者约束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六、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七、电动洗胃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八、“T”管引流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膀胱冲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一、脑室管引流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三、会阴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四、新生儿暖箱应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五、光照疗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七、听胎心音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八 (一)、患者入院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八 (二)、患者出院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十九、预防患者跌倒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