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臭氧选择

臭氧选择

臭氧选择
臭氧选择

如何选用臭氧发生器

谈到如何选用臭氧发生器,就必须知道臭氧发生器的评价指标。一般评价一个臭氧发生器最基本的指标是:臭氧产量,臭氧浓度,可靠性、使用寿命,工作方便和美观、电耗等。用于药厂的臭氧发生器功率比较小,电耗是一个次要条件。

(一)、基础知识

为了能更好的选择臭氧发生器,首先介绍一点关于臭氧和臭氧发生器的基本知识。

臭氧浓度单位:

国际通行用体积百分比浓度标称臭氧浓度。1%空气源臭氧浓度为12.9mg/L。1%氧气缘臭氧浓度为14.3mg/L。

卫生消毒界习惯用ppm做单位。即体积百万分之一。对于空气中的臭氧,1ppm=2.14mg/M3。

1、臭氧浓度:

臭氧发生器出口的臭氧浓度。一般以ppm或mg/L做单位。1ppm=0.00214mg/L。

沿面放电式电极:臭氧发生器的出口浓度较低,一般在60-80ppm(空气源时一般小于20PPM)。

间隙放电式电极:臭氧发生器的出口浓度较高,一般在25000-40000ppm。

2、电极放电形式:

沿面放电式电极(即一般用玻璃管做介电材料,分管内通气和管外通气):

一种是内电极贴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铝网,外电极是石墨等导电涂层。管内通气体。另一种是玻璃管内充氮气和少量的氩气或者氪气,充气压力为数千pa,内电极是一根镍丝,外电极是套在玻璃管外壁上的铝网。管外通过气体。此两种电极,只有沿管壁流过的少量气体参与放电,产量低,臭氧产量随使用时间的积累会逐渐减低。同时,可靠性差,寿命短。(2000-3000小时)但成本低,生产简单,有几个人就可以组装生产。一般没有完善的检验设备。

间隙放电式电极:一种是用陶瓷管做介电材料,外壁镀金属镀层为外电极,金属管为内电极,管内通水冷却。氧气从内外电极间的缝隙中通过。另一种是板式陶瓷介质间隙放电电极。风冷或者水冷,氧气从两电极间的缝隙中通过。此两种电极,气体全部从电极间隙中通过参与放电,产量高,可靠性高,寿命长(超过50000小时)。臭氧产量与设备使用时间无关,但成本高,需要精加工,组装调试复杂,需要工厂化生产。有完善的检测设备。

3、气源

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多数是使用环境空气做气源,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多,氮氧化物与风道里的加湿空气接触后,极易产生酸气(硝酸类)。降低电极寿命,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

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多数使用氧气源,也可以使用干燥的空气源,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少,电极寿命长,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氧气来源可以使用瓶装氧气,也可以使用制氧机或干燥器。

4、电源

电源分为工频、中频、和高频。电源频率高放电次数多,效率高用电省,电极体积较少。

5、品质分类

低档产品-内置式空气源产品-沿面放电式-工频电源-保护功能较差-安装需空调配合。

中档产品-外置式空气源产品-间隙放电-带空气干燥机-空压机-中频电源-保护能力中-安装与空调无关。高档产品-外置是氧气源产品-间隙放电-瓶装氧气或制氧机-采用高频电源-保护能力强-安装与空调无关。(二)、对不同电极的测试结果

为了验证气源的性质(氧气源、空气源)与产量的关系,不同的放电形式(沿面放电\间隙放电)与产量的关系,在某研究院的帮助下,充气沿面放电的管式臭氧电极、不充气沿面放电的管式臭氧电极、间隙放电的管式臭氧电极、间隙放电的板式臭氧电极,四种电极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为了统一测试条件,使用氧气源对以下四种电极进行了测试,得出的产量是这四种电极的最高产量。A. ф26×390mm 不充气玻璃沿面放电管臭氧电极。(最古老的电极形式)

电极结构:玻璃管电极,内电极是贴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铝网。外电极是石墨涂层。管内通气体。

工作原理:由变压器将市电升压为高压电,给电极供电,在内电极和玻璃管内壁间产生臭氧。将此放电管内通入氧气,

通电后测出气量和臭氧浓度。

测试结果:

通入氧气2M3-4M3/h,最高臭氧浓度30-70ppm;计算结果单管产量为3M3/h×.60ppm×.2.14mg/m3=385mg=0.39g/h ( 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ppm=2.14mg/m3)

此管表面积为:0.029M×3.14×.265M=0.024M2 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根放电管为:1M2÷0.024m2=41根。

因此得出41根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5.99克臭氧。如果使用经干燥处理的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5.33克的臭氧。此种放电管也不符合CJ/T3028.1-94第5.3.2每平方米放电面积臭氧产量应大于30克的规定。

B. ф29×265 mm 充气玻璃管沿面放电臭氧电极。(改进型电极、放电时很好看、又名放电灯、产量提高有限)

·电极结构:玻璃管电极,充氮气和少量的氩气或者氪气,充气压力为数千pa,内电极是一根镍丝,外电极是套在玻璃管外壁上的铝网。

工作原理:由变压器将市电升压为高压电,给电极供电,在外电极和玻璃管间产生臭氧。将此放电管装入一支密闭的UPVC管内,通入氧气,通电后测出气量和臭氧浓度。

测试结果:

通入氧气2M3-4M3/h,最高臭氧浓度60-80ppm;计算结果单管产量为3M3/h×70ppm×2.14mg/m3=449mg=0.45g/h ( 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ppm=2.14mg/m3)

此管表面积为:0.029M×3.14×.265M=0.024M2 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的放电管数量为:1M2÷0.024m2=41根。

因此得出41根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8.45克臭氧。如果使用经干燥处理的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6.15克左右臭氧。此种放电管不符合CJ/T3028.1-94第5.3.2每平方米放电面积臭氧产量应大于30克的规定。

CJ/T3028.1标准对气源的露点要求如下:

5.3.1 臭氧发生器产品(包括臭氧发生电源)的性能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以空气为气源,露点不能高于零下450C。

在GMP空气杀菌的应用过程中,空调的加湿系统系统对进风加湿,加湿后的空气露点远远高于零下450C,一般只比室温略低。

因此,以空调机组的循环风为气源,不符合CJ/T3028.1标准对气源的露点要求。

★上述两种放电管电极,即使在用氧气源的情况下,尚无法达到额定产量,如果用空气源就更少得可怜了。

★电极是在高压放电状态下工作的,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否则,产量会大幅度的下降。

★通过以上的测试不难看出: 以氧气源标定臭氧产量的设备,如果以空气做气源使用的话。其实际臭氧产量只有名牌标定,产量的1/3。即原设计为10ppm投加量,而实际仅仅投加了3.3ppm。

★遗憾的是,说臭氧杀菌不如甲醛的人,用的就是这种机器。

B、ф41×300 mm管式陶瓷介质间隙放电电极。

用陶瓷管做介电材料,外壁镀金属镀层为外电极,金属管为内电极,管内通水冷却。

氧气从内外电极间的缝隙中通过。

通入氧气0.8M3/h,平均臭氧浓度50g/M3。

计算结果单管产量为0.8M3/h×50g/ M3=40g/h 此管表面积为:

0.041M×3.14×0.260M=0.033M2 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的放电管为:1M2÷0.033m2=30根。

因此得出30根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200克臭氧。如果使用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400克左右臭氧。

此种放电管远高于CJ/T3028.1-94第5.3.2的规定。

C、212CM2 板式陶瓷介质间隙放电电极。

电极风冷。通入氧气0.5M3/h,平均臭氧浓度50mg/L。计算结果单组产量为0.5M3/h×50mg/L×1000=25000mg=25g/h 此板表面积为:0.021M2,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的放电板为:1M2÷0.021m2=47.6套。

因此得出47.6套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190克臭氧。如果使用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397克左右臭氧。此种放电管符合CJ/T3028.1-94第5.3.2的规定。

有了以上的测试数据,你就只须通过了解气源的种类、放电电极形式、电源频率就可以对臭氧发生器的品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甚至数一数有几根电极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有多少臭氧产量。

然后再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低档、中档、或是高档的臭氧发生器。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GMP改造用臭氧发生器的标准。为了规范臭氧在GMP空气净化中的应用,急需建立GMP用臭氧设备的统一标准,(部颁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如何选用臭氧发生器气原

臭氧的应用主要以发生量来确定,分为气态下消毒和液态下消毒两大类。臭氧发生量和使用量一般按照发生量的额定发生量乘以时间来确定,但在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场所应计出衰减量而后确定。臭氧发生器在使用中,气源的配置直接影响臭氧的发生浓度、产量和纯度,气源一般分为普通气源、干燥空气源、富氧气源和工业氧气气源四种,以上气源的配置,在发生装置相同的情况,浓度和产量依次递增。按照应用常识,一般不应配置普通气源,因为这会影响发生装置的连接使用寿命并导致发生量不稳定。因此,常用的气源按用途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

(1)干燥气源——空间消毒、自来水处理、游泳池水、养殖水、生产循环水、中水回用等

(2)富氧气源——臭氧浓度需求较高的使用场所,如纯净水、矿泉水、污水处理、医药食品车间等(3)工业氧气源——纯度要求较高、浓度需求较重要、小气量应用场所等

3. 用于大型空间的消毒应用,如医药、食品等行业车间的杀菌消毒,一般应安装专门管路分通到车间内,使臭氧分布均匀,也有的通入中央空调风道管路,但这种方式有时会造成空调风道金属件的腐蚀和臭氧消耗。

4. 用于水处理,则主要配置臭氧溶于水的投加装置,一般分为曝气式(直接曝气或氧化塔式)、文丘里射流器式、涡轮负吸式或尼可尼泵混合式样等几种,以上其溶于水效率可依次提高,尼可尼泵式效率可达95%以上。

1)曝气式:自来水、养殖水、生产循环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2)文丘里射流式:二次供水、纯净水、矿泉水、养殖水冷却、游泳池水等

3)负吸式:小水体应用

4)气液混合泵式:小水体应用或臭氧消毒水应用

臭氧的产生方法

臭氧是怎么产生的? 臭氧(ozone,O3)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一股特殊的草腥味,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通常以稀薄的状态混合于大气中。 由于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不能储存运输,因而臭氧必须在使用现场发生制备. 臭氧的制取主要有: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及电晕放电法。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直流电源电解含氧电解质(纯净水)产生臭氧的方法。这种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这种发生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小型设备上或某些特定场所内使用,不具备取代高压放电式发生器的条件。但在医疗、食品加工、养殖业及家庭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 【光化学法】 光化学法实质是仿效大气层上空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即用人工产生的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此种方法产生出波长λ185nm(10-9m)的紫外光谱,这种光最容易被O2吸收而达到产生臭氧的效果,在美国称之为臭氧灯。 此种方法产生臭氧的优点是对温度、湿度不敏感,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同时,可以通过灯功率线型控制臭氧浓度、产量。这些特点对于臭氧用于人体治疗及作为仪器的臭氧标准原是非常合适的。缺点是能耗较高、产量低,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电晕放电法】(目前普高采用的臭氧发生技术,展坤建议使用方式) 电晕放电法是模仿自然界雷电产生臭氧的方法,通过人为的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离子离解O2分子,经碰撞聚和为O3分子。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世界上现在单机产量最高的达300Kg/h。衣物三期三刘玲三益另留

臭氧O3浓度分析仪

臭氧O3浓度分析仪 臭氧O3浓度分析仪(SK-600-O3)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O3、O3S、O3、O3、O3、SO3、O3、O3、NO3、O3、ClO3、ETO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臭氧O3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臭氧O3传感器(SK-600-O3)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臭氧O3检测仪臭氧O 3变送器臭氧O3探测器臭氧O3探头便携式臭氧O3探头臭氧O3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免开盖,红外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 ■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 ■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 ■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通过ATO3、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 (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臭氧O3报警装置高精度臭氧O3浓度分析仪臭氧O3检测模块臭氧O3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臭氧O3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臭氧O3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臭氧O3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臭氧O3检测仪等产品模式) 东日瀛能科技臭氧O3探头厂家臭氧O3探头价格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SK-600-O3 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臭氧O3报警器SK-600-O3 ■检测气体:臭氧O3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催化燃烧原理 ■检测范围:0-10ppm、0-20ppm、0-50ppm、0-200ppm、0-5000pp等任意可选 ■分辨率:0.1ppm、0.1ppm、0.2ppm、1ppm、25ppm等可选 ■检测方式:扩散式、泵吸式可选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输出信号:用户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最远可传输2000米(单芯1mm2屏蔽电缆) ①两线制4-20mA电流信号输出(三线制可选) ②RS-485数字信号输出,配合RS232转接卡可在电脑上存储数据(选配) ③2组继电器输出:无源触电容量220VAC3A,24VDC3A(选配) ④报警信号输出:现场声光报警,报警声音:<90分贝(选配) ■检测精度:≤±2%(F.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1%(F.S/年)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响应时间:小于20S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朱亮王树堂段海涛王长水王金书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淄博255040)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25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臭氧髓核溶解术,未加其它辅助治疗。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途径为腰椎侧后方入路和正后方入路,利用日本产20-22G PTC穿刺针,穿刺至病变椎间盘,注入适量臭氧,再行CT扫描,观察髓核溶解状况,直至满意为止,将病变椎间盘髓核溶解,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解除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总有效率92.1%。术前VAS评分为6.7±1.6,术后1周平均为3.6±2,术后3月平均为4.1±2。髓核溶解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众多,但确实疗效显著且痛苦小,基本无创伤者甚少,臭氧髓核溶解术疗效显著,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深受患者接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臭氧髓核溶解术;CT引导微创治疗 Ozone marrow nucleus to treat lumbar vertebrae disc herniation Zhu Liang ,Wang Shutang,Duan Haitao,eta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NO.7 hospital of Zibo,Zibo,255040,China. [Abstra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Ozone marrow nucleus dissolution for treating lumbar vertebrae disc herniation .Methods:1000 patients with lumbar herniation without any other cure methods were adopted marrow nucleus dissolution.The pucture way is that back side is adopted by lumbar guide by https://www.doczj.com/doc/fe1834380.html,ing the 19-21G PTC injection made in Japan and puncturing the pathology intervertebral discs and injecting Ozone up to satisfied by observing the dissolution of marrow nucleus through CT scanning. To dissoive the marrow nucleu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ssure to the ganglion radix and the dura mater capsula,which reach to curable objective.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1%.The befor operation of VAS was 6.7±1.6.The VAS was 3.6±2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The VAS was 4.1±2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assess of VAS was statistically deference in befor operation with one week and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P<0.05),The assess of VAS was no statistically deference in one week and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P>0.05).Conclusion:The methods treating lumbar vertebrae disc herniation was many ,but the effective and simple and safe way to treat intervertebral discs was few .The marrow nucleus dissolution was effective.It isn’t influence the patients’work and life.lt is much adopted by patients. [key Words] cervical and lumbar vertebrae disc herniation;Ozone marrow nucleus;small wound cure guide by CT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创伤小、疗效高,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对25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臭氧髓核溶解术,微创治疗,疗效显著,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深受患者的接受,也为其它医院尚未开展此项治疗的同道们提供了穿刺途径和治疗体会。 1材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选择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500例,男性1683例,女性817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LF-GRB型活氧机工作原理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一、高压放电式发生器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中、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2、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空气型通常是使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原料。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3、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总体性能稳定的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中低档臭氧发生器。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4、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玻璃的一种)、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目前使用各类介电材料制造的臭氧发生器市场上均有销售,其性能各有不同,玻璃介电体成本低性能稳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但机械强度差。陶瓷和玻璃类似但陶瓷不宜加工特别在大型臭氧机中使用受到限制。搪瓷是一种新型介电材料,介质和电极于一体机械强度高、可精密加工精度较高,在大中型臭氧发生器中广泛使用,但制造成本较高。 5、按臭氧发生器结构划分,有间隙放电式(DBD)和开放式两种。间隙放电式的结构特点是臭氧在内外电极区间的间隙内产生臭氧,臭氧能够集中收集输出使用其浓度较高,如用于水处理。开放式发生器的电极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所产生的臭氧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因臭氧浓度较低通常只用于较小空间的空气灭菌或某些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间隙放电式发生器可代替开放式发生器使用。但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成本远高于开放式。 二、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 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特定波长(185mm)的紫外线照射氧分子,使氧分子分解而产生臭氧。由于紫外线灯管体积大、臭氧产量低、使用寿命短,所以这种发生器使用范围较窄,常见于消毒碗柜上使用。 三、电解式发生器该类臭氧发生器通常是通过电解纯净水而产生臭氧。这种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目前这种发生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小型设备上或某些特定场所内使用,不具备取代高压放电式发生器的条件。

臭氧标准

1、臭氧发生器的规格是按照臭氧产生的重量单位划分的。臭氧产量的单位是mg/h或g/h (毫克/小时、克/小时),即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能够产生多少重量单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m3;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L。换算方法:在空气中时1ppm=2 .144mg/m3;在水中时,1ppm=1mg/L。 3、臭氧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规定在居住环境,臭氧浓度超过0.16mg/m3时就构成空气污染;在作业场所,臭氧浓度超过0.2mg/m3时就构成污染。 4、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02ppm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察觉,称之为感觉临界值,浓度在0.15ppm时为嗅觉临界值,一般人即可嗅出,这也是卫生标准点。 5、在对食品厂、药厂、化妆品厂的生产车间消毒时,在车间洁净度不超过30万级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10-20mg/m3即可,并且要密闭作用30分钟的时间;如果同时需要对车间内已有的设备和物品消毒,臭氧浓度需要达到20-30mg/m3;如果是对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洁净度的车间消毒时,臭氧浓度须达到30-100mg/m3。在对包装材料进行臭氧熏蒸消毒时,消毒室/柜内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一般在50-200mg/m3之间;在对生鱼片、虾仁等水产品进行臭氧水浸泡消毒时,水中臭氧浓度一般在0.8-1.0ppm之间。 6、常温常压混合条件下,瓶装纯净水用臭氧消毒时,通常1m3/h水需使用2g臭氧,并且水中臭氧浓度需达到或超过0.3mg/L。 7、泳池水用臭氧消毒时,按全池水循环一次时每小时的水流量确定投放臭氧量,通常是1m3/h水使用1-2g臭氧,然后再投加少量的消毒药剂。 8、水产养殖用水臭氧消毒时,通常是按将池水的一半循环一次时,每小时的水流量来确定臭氧使用量的。淡水通常是1m3/h水使用1g臭氧,如果是海水臭氧量可提高到1.5-2g。育苗阶段时,臭氧使用量可适当降低。但不论臭氧使用量是多少,在加入过臭氧的水流回养殖池之前,水中的臭氧含量必须降低到0.05mg/L以下。

49i臭氧分析仪 中文说明书

热电49i臭氧分析仪 技术资料 方法标准:ISO15438-1995 方法名称:紫外光度法 山东美吉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简介 产品性能 49I分析仪是一种使用紫外灯测定臭氧的分析仪结合检测技术,轻松利用菜单驱动软件和高级诊断提供了极其卓越的适应性和可靠性。49I分析仪具有以下的特征: ·320*240液晶图像显示 ·菜单驱动软件 ·区域可定量程 ·用户自选单/双/自动量程模式 ·多重用户自定义模拟输出 ·模拟输入选择 ·高灵敏度 ·快速响应时间 ·全量程线性 ·双重反应室测定防止可能冲突 ·自动温度压力补偿 ·用户自选数字输入/输出容量 ·标准通讯特色包括RS232/485和以太网 ·C-Link, MODBUS协议,以及流动数据协议 工作原理 49I分析仪是基于O3分子吸收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 被吸收的紫外光的程度与下面的定律有关: 通过过滤器进入49I仪器的样气分为两部分,如图1-1所示.一路气体流过臭氧的洗刷器而成为参考气体(Io),然后进入参考电磁阀, 而样气(I)则直接进入采样电磁阀.电磁阀在反应室A和B之间每10分钟转换一次参考气体和样气,当A室是参考气体的时候则B室就是样气,这样来回交替. 紫外光的强度由在每个反应室中的探测器A和B来测量.当电磁阀的开关在参考气体和样气之间转换时,其中几秒的时间的光强度变化允许误差可以忽略,49I仪器为每个反应室计算臭氧的浓度,前面板输出浓度是两反应室浓度的平均值.模拟输出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获得.

第二章使用说明书 本章介绍前面板的屏幕显示、前面板上的按键及菜单驱动软件 显示屏 屏幕为320x240LCD显示屏,可显示样气的浓度、仪器的参数、仪器的控制及帮助信息。有时菜单所包括的内容较多,屏幕不能同时显示菜单的全部内容。这时, 可用↑和↓键来移动光标,这样即可观察菜单的每一项。 按键 第一行是SOFT KEY,这些键用于用户直接跳转到需要的菜单中。 RUN 键 RUN键如图所示,用于显示运行屏幕。运行屏幕通常来说就是显示O3的浓度。 MENU 键 MENU键用于显示主菜单,当按此键时,如果仪器不是正处于显示运行屏幕,则按此键显示最靠近的上级菜单,要了解更多的有关主菜单的情况,请阅读在此之后的有关“主菜单”的章节。 ENTER 键 ENT键用于选择菜单项、完成一项输入或是触发ON/OFF功能。 HELP 键 HELP键为帮助说明键,即提供正在显示内容以外的信息。按HELP键会显示有关当前屏幕或菜单的简单说明。帮助信息用底部的字符行显示,因此很容易同操作屏幕区分开。如果想退出帮助屏,则可按MENU键以返回原先屏幕或按RUN键以返回到运行屏幕。 ↑↓←→键 这四个箭头键( ↑↓和←→) 用于向上、下、左和右移动光标。

臭氧发生器的原理

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 一、高压放电式发生器 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 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中、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2、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空气型通常是使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原料。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3、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

解。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总体性能稳定的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中低档臭氧发生器。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 4、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玻璃的一种)、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目前使用各类介电材料制造的臭氧发生器市场上均有销售,其性能各有不同,玻璃介电体成本低性能稳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但机械强度差。陶瓷和玻璃类似但陶瓷不宜加工特别在大型臭氧机中使用受到限制。搪瓷是一种新型介电材料,介质和电极于一体机械强度高、可精密加工精度较高,在大中型臭氧发生器中广泛使用,但制造成本较高。 5、按臭氧发生器结构划分,有间隙放电式(DBD)和开放式两种。间隙放电式的结构特点是臭氧在内外电极区间的间隙内产生臭氧,臭氧能够集中收集输出使用其浓度较高,如用于水处理。开放式发生器的电极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所产生的臭氧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因臭氧浓度较低通常只用于较小空间的空气灭菌或某些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间隙放电式发生器可代替开放式发生器使用。但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成本远高于开放式。 二、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 产量 电耗的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3028.2—94)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The measures of ozone concentration,output and specific energy consuption for ozone generator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产量和电耗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适用于以电为能源臭氧发生器的测定。 2 .名词术语 电耗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设备生产单位重量的成品所消耗的电能。 3 .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3.1 臭氧浓度 3.1.1 方法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其反应式为: O3+2KI+H2O——O2+I2+2KOH(1) I2+2Na2S2O3——2NaI+Na2S4O6(2) 3.1.2 试剂 3.1.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此溶液1.00mL含0.20g碘化钾。 3.1.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3.1.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 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0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A)。 3.1.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3.1.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 3.1.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3.1.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3.1.3.3 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 3.1.3.4 量筒20mL 500mL 各一只。 3.1.3.5 刻度吸管(吸量管)10mL 。 3.1.3.6 容量瓶 1000mL。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三类。 1.化学检测法 1.化学检测法 1.1 碘量法 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CJ/T 3028.2 — 94 中即规定使用碘量法。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O 3 )与碘化钾(KI )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I 2 )。臭氧还原为氧气。反应式为:O 3 + 2KI + H 2 O → O 2 + I 2 + 2KOH 游离碘显色,依在水中浓度由低至高呈浅黄至深红色。 利用硫代硫酸钠(NaS 2 O 3 )标准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NaI ),反应终点为完全褪色止。反应式为: I 2 + 2Na 2 S 2 O 3 → 2NaI + NaS 4 O 6 两反应式建立起O 3 反应量与NaS 2 O 3 消耗量的定量关系为1molO 3 :2mol NaS 2 O 3 ,则臭氧浓度 C O3 计算式为: C O3 =40x3x1000/1000 (mg/L ) 式中: C O3 ——臭氧浓度,mg/L ; A Na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用量,ml ;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mol/L ; V 0 ——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 操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CJ/T3028.2 — 94 。 测定标准型发生器浓度很方便。臭氧化气体积用流量计计数,NaS 2 O 3 浓度一般配制为0.100mol/L ,测定精度可达± 1% 。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时,应用在气采样器抽气定量。为保证测定精度,NaS 2 O 3 配为0.10mol/L 。 测定水溶臭氧浓度亦可用此公式计算,只是V 0 代表采水量,取1000ml 。NaS 2 O 3 浓度为0.10mol/L 。 碘量法优点为显色直观。不需要贵重仪器。缺点是易受其氧化剂如NO 、CI 2 等物质的干扰,在重要检测时应减除其它氧化物质的影响。 1.2 比色法 比色法是根据臭氧与不同化学试剂的显色或脱色反应程度来确定臭氧浓度的方法。按比色手段分为人工色样比色与光度计色 . 此法多用于检测水溶解臭氧浓度 . 国内检测瓶装水臭氧溶解浓度有使用碘化钾、邻联甲胺等比色液的。其方式是利用检测样品显色液管相比较,确定测样臭氧溶解度值(0.05~0.08mg/L ), 要求精确的,则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 国外利用此法做成仪器,配制标准工具与药品作为现场抽检使用,很方便。如美国HACH 公司、日本荏原公司的DPD (二己基对苯二胺)比色盘,范围为0.05~2mg/L 。美国HACH 公司微型比色仪,利用靛蓝染料脱色反应。在600nm 波长比色,0.05~0.75nm/L 浓度数字显示,精度± 0.01nm/L 。受其它氧化剂干扰少。 1.3 检测管 将臭氧氧化可变化试剂浸渍在载体上,作为反应剂封装在标准内径的玻璃管内做成测管,使用时将检测管两端切断,把抽气器接到检测管出气端吸取定量臭氧气体,臭氧浓度与检测管内反应剂柱变色长度成正比,通过刻度值读取浓度值。 德国、日本和我国都生产臭氧检测管,浓度范围分为高(1000ppm )、中(10ppm )、低(3ppm )

UV光固化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UV光固化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里,印刷工业中采用UV光固化油墨、涂料和粘合 剂已经变得很普及。但是,人们对UV光固化技术的安全问题还是心存疑虑,人们担心UV光固化油墨、涂料和粘合剂会像所有的化学物品一样, 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存在潜在危害。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很多 情况下,UV光固化材料实际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解UV光固化油墨与健康和安全之间的联系很重要,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UV光固化 油墨。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与UV光固化技术相关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并与 传统印刷材料中的相关问题做一个比较。由于生产UV光固化油墨的公司 很多,而这些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更有发言权。对于具体的产品,涉及到特 定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时,最好向生产商进行咨询和了解。在印刷生产车间,有三种方式会接触到化学品,即摄取、吸入和皮肤接触。通常而言,UV光固化油墨、UV涂布材料和UV粘合剂中含有的食毒性物质非常少,当然我们建议不要摄取这些物质进入口中。但是,不好的健康习惯会导致这些物 质意想不到地进入口中。例如,吃饭之前没有洗手或没有把手洗干净,手 碰了食物和饮料之后,会导致少量的毒性物质进入口中。遵循下面的健康 习惯,能够很容易地避免这个问题,即无论是碰了UV光固化油墨,还是 传统的油墨,一定要谨慎地避免化学物质进入口中。传统印刷材料的一个 主要问题是,其化学组成物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挥发性,挥发性物质会释 放出气体,印刷车间里的工人在呼吸过程中会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典型的UV油墨组成成分中,不含有溶剂和VOC(挥发性)物质,因此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小。下表中比较了几种典型的UV光固化材料和几种溶剂的毒性 与化学性质。TMPTA是一种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它是UV光固化材料和电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臭氧发生器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臭氧发生器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一、臭氧发生器设计、制造和检验依据 1.臭氧发生器设计、制造标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028.1-1994《臭氧发生器》; 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HCRJ058-1999《臭氧发生器》; c.臭氧发生器生产企业标准。 2. 臭氧发生器检验标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028.2-1994《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 b.臭氧发生器生产企业检验标准。 二、臭氧发生器设计条件 标准臭氧发生器按室内安装要求设计,使用方应确保设备在设计条件范围内运行。 a.温度 臭氧发生器设计环境温度范围为0—40℃。 b.湿度 臭氧发生器设计相对湿度<90%。 c.冷却水 使用水冷却的臭氧发生器设计冷却水温度≤30℃,一般可使用工厂的循环冷却水作为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水。 d.大气压 臭氧发生器按标准大气压设计,即大气压为101.3KPa,大气压的变化对设备正常工作基e. 气源条件 臭氧发生器使用的气源要求露点≤-45℃。 f.电源条件 对于标准型臭氧发生器,一般使用220V/1ph/50Hz电源,或380V/3ph/50Hz电源。 g.如用户有特殊使用条件和要求,可按用户要求设计(防爆等)。

三、臭氧发生器的设计 1、臭氧放电室的设计 臭氧产量和臭氧浓度是臭氧放电室设计的基本依据,通常是放电体(管)单位臭氧产量来确定放电单元臭氧产量: Gx=SxQ Gx —放电单元臭氧产量 S —放电单元放电面积 Q —单位放电面积臭氧产量 放电单元数量 N=G/Gx N—放电单元数量 G —设计臭氧产量 Gx —放电单元臭氧产量 N 确定后,可根据需要将放电定设计成立式或卧式,放电室设计时应考虑容积重量,冷却水压力,气体压力等诸多因素. 放电气隙设计是根据使用介质,电源频率和加工能力精度来确定. 注意:放电室设计是依据放电单元臭氧产量.放电单元产量必须经严格条件的实验来确定,否则.设计产量会相差甚远. 2、电源系统的设计 臭氧电源设计是根据臭氧产量和放电单元臭氧产量所耗功率来设计,电源频率、电源电压与使用介质,放电气隙大小有关.可根据有条件的实验数据获得. 臭氧电源系统包括电源控制系统、整流、变频器、升压变压器,它的作用就是向臭氧放电室提供必要条件—高压交变电场,而臭氧产生效率与高压电源成正向增长关系,因此臭氧电源系统在整个臭氧发生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臭氧电源系统依据高压放电频率可分为工频臭氧电源系统、中频臭氧电源系统、高频臭氧电源系统三类,其中频率为60/50Hz 的电源称

臭氧数据

1、臭氧发生器的规格是按照臭氧产生量的多少划分的。臭氧产量的单位是mg/h或g/h(毫克/小时或克/小时),即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能够产生多少重量单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m3;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L。换算方法:在空气中时1ppm﹦2 mg/m3;在水中时,1ppm﹦1mg/L。 3、臭氧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规定:在居住环境,臭氧浓度超过0.1mg/m3时就构成空气污染;在作业场所,臭氧浓度超过0.2mg/m3时就构成污染。 4、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01-0.02mg/m3时,人即可嗅知。 5、在对食品厂、化妆品厂、生产车间、库房等场所进行消毒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需达到10-20 mg/m3,并且要密闭作用30分钟的时间。消毒时人不可在现场。 6、常压混合条件下,瓶装纯净水用臭氧消毒时,通常1m3/h水需使用3g臭氧,并且水中臭氧浓度需≥0.3mg/L;对瓶装矿泉水臭氧消毒时,通常1m3/h水需使用6g臭氧,并且水中臭氧浓度需≥0.5mg/L。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特殊气味的不稳定气体,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它可在地球同温层内光化学合成,但是在地平面上仅以极低浓度存在。 1.1 一般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臭氧为蓝色气体,不过在常温下,蓝色并不明显,除非是相当厚的气体。臭氧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于表1-1, 液体密度和蒸汽压列于表1-2 。 1-1 纯臭氧的物理性质 熔点(760mmHg)/℃-192.5±0.4 气体密度(0℃)/(g/L) 2.144 沸点(760mmHg)/℃-111.9±0.3 蒸发热(-112℃)/(J/L) 316.8 临界温度/℃-12.1 临界密度/(g/ml) 0.437 临界压力/atm 54.6 固态臭氧密度(77.4K)/(g/cm 3 ) 1.728 临界体积(cm 3 /mol)111 液态热容(90~105K)/(cal/k) 0.425+0.0014×(T-9)液态臭氧的粘滞度77.6K(Pa?s) 90.2K(Pa?s) 0.00417 0.00156 汽化热 -111.9℃ -183℃14277 15282 表面张力(cyn/cm)① 77.2K 90.2K 43.8 38.4 生成热 气体(298.15k) 液体(90.15k) 理想气体(0k)142.98 125.60 145.45 等张比容(90.2K)75.7 生成自由能(气体,298.15k)162.82 介电常数(液态90.2k) 4.79 偶极距/Debye(德拜) 0.55 磁化率(cm-g-s单位)气体/液体0.002×10 -6 0.150 ①1dyn=10 -3 N/m;1atm=101.325Pa;1cal=4.18J 。

臭氧消毒浓度和 条件

臭氧消毒浓度和条件 尽管在中国许多公司使用臭氧对洁净室进行消毒,许多业内人士对其消毒效果也将信将疑。本文汇总了国内外不同法规/指南对臭氧消毒浓度及其条件的要求,供大家参考: 消毒技术规范和GB 28232《臭氧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空气消毒:臭氧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采用 20mg/m3 浓度的臭氧,作用 30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 以上。 表面消毒:用臭氧气体消毒,臭氧对物品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一般要求 60mg/m3 ,相对湿度≥70%,作用 60 min~ 12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验证指南 消毒时关闭相应的新风进口和回风排放阀门,使整个被消毒的洁净区空气通过净化系统风管形成循环,臭氧发生器即开始工作。如每日做空气灭菌,一般可开机1~1.5h;如每周以臭氧代替化学试剂熏蒸对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及设备灭菌,一般可开机2~2.5h。 对空气中浮游菌,臭氧灭菌浓度为(2~4)×10^-6;对物体表面的沉降菌,为(10~15)×10^-6

设计、应用臭氧灭菌60min 达到相对浓度后,继续保持一段时间(1~1.5h),即可达到对机器设备和建筑物体表面沉降菌杀灭的目的。 PDA TR 70 无菌生产设施的清洁消毒程序原理 用气体处理小范围或大规模操作可选的另一种方式是使用臭氧。臭氧是通过氧气加高电压制成。该系统使用了高浓度的臭氧气体,集成一个气体发生器向待消毒区域内释放臭氧。该系统的设计规范通常为臭氧浓度200ppm或更高(注释:臭氧1ppm≈2mg/m3, 200ppm≈400mg/m3),相对湿度80%或更高,处理时间取决于区域的大小,自身的生物负载和区域内的障碍物情况。这个系统已经在多个产业环境内使用,并且现在正在被考虑作为GMP操作中可能的备选。 每当化学剂用于大规模气体处理或雾化处理洁净室时,必须考虑安全性。如果未采用正确的防范措施来保证化学消毒剂被遏制在拟处理区域范围内,那么所讨论的所有消毒剂都能够导致人员的伤害或死亡。 对于所讨论的大部分消毒剂而言,在与产品接触表面的残留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评估。 尽管这些消毒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它们不能取代清洁和消毒洁净室区域的例行程序。如果它们作为标准实践使用,那么应当对其进行验证以证明它们能够使生物负载降低适当水平。实施这个验证时应当将洁净区内的构造材质考虑在内。

臭氧检测方法

臭氧检测方法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水样中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 1)靛蓝法(比色法) 特点:测定简便、迅速、选择性强,抗干扰能力优于其它方法。为目前欧洲 的标准方法。 测定原理:将含臭氧的水样和酸性靛兰试剂混合,臭氧会使蓝色脱色。脱色 程度用波长 610 nm的吸光度测定,和空白样品比较,减少值和臭氧浓度成 比例。 试验方法: 分别移取靛蓝二磺酸钠溶液 mL于3个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pH=2的磷酸盐缓冲液5mL,加臭氧水样5mL(将移液管插入比色管 中液面以下,注入待测臭氧水样),用水稀释至50mL,再以水作参 比,在波长610 nm处,用1cm比色皿测其吸光度(A 1 );用同样的方 法,不加臭氧水样作空白试验,测量其吸光度(A )。 靛蓝二磺酸钠的摩尔吸光率(ε)为×104L mol-1cm-1(定值); 靛蓝法测定臭氧按公式计算: 式中:ρ为臭氧质量浓度,g/L;A 0为空白的吸光度;A 1 为样品的吸光 度;48是臭氧的摩尔质量,g/mol;b为比色皿厚度,1cm;V 水样 为水样的体积,mL。 所用溶液配制: ①靛蓝二磺酸钠标准储备液:L,准确称取的靛蓝二磺酸钠溶于水,移 入1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②pH=2的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和无水磷酸氢二钾溶于水, 稀释至1L。 ③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 2)碘量法(滴定法) 特点:美国等国家的标准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贵重仪器,但由于测定时 间的不同 , 容易产生误差。 原理: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 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 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 出臭氧量。 试验方法: 移取臭氧水样50 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 g/L的碘化钾溶 液5mL,用(1+5)硫酸5mL进行酸化,摇匀,加盖避光静止 5min,用已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 10g/L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 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按公式计算臭氧浓度:

臭氧的产生及其性质

臭氧(03)是氧气(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其浓度因海拔 高度而异。臭氧层可以说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公里高度 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UV-B是紫外线的一段波长,为 280—315nm。。我们V-UV100-200nm)的作用。同时,由于紫外线是平流层的热能来源,臭 氧分子是平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臭氧层在平流层的垂直分布对平流层的温度结构 和大气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 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 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 (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 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 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2004-08-30 在平流层中,一部分氧气分子可以吸收小于240μm波长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分解形成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与氧分子相结合生成臭氧,生成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而被分解掉,也可与氧原子相结合,再度变成氧分子。其过程可用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 O2+Hυ → 2O O2+O+M+O3 → M O3+hυ → J[10]O2+O O3+O → 2O2 M为反应第三体,它们是氮气和氧气分子,其作用是与生成的臭氧相碰撞,接受过剩的能量以使臭氧稳定。臭氧的浓度取决于上述纯氧反应理论生成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平衡状态,它可以大体上重现出臭氧浓度的高度分布。但是从定量角度看,这一理论得出的平流层臭氧浓度是实际臭氧浓度的2倍左右。 纯氧理论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大气中的微量成份的催化作用,通过链式反应消除臭氧。其链式反应方程式如下: 图1-2-1 X+O3→XO+O2 XO+O→X+O2 合计O+O2→2O2 其中X为H,OH,NO,Cl。 如果考虑了上述大气中微量成分消除臭氧的反应,再考虑大气运动效果,则大体上可以再现实际的臭氧高度分布。

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_1

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目的:规范臭氧发生器的操作管理,确保操作者能正 确操作。 范围:臭氧发生器 1、主要技术参数:臭氧产量:40g 功率:950W 灭菌空间:800m3 主机尺寸:500×215×500 2、使用操作过程: 2.1 准备工作 a. 检查供电正常,时间显示正确,设备处于手动状 态。 b. 设定时间继电器为120分钟。

2.2 按下”启动”按钮,臭氧发生器开始工作,臭氧产生后,随风机运行进入系统消毒。 2.3 时间到时,臭氧发生器自动停止。 3、注意事项: 3.1 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发出“啪啪”声,同时会有臭氧味属正常。 3.2 臭氧发生器开启前,应确认消毒间无工作人员。 3.3 臭氧发生器关机后,风机应再运行一段时间,系统内无臭氧味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 4、维修保养: 4.1 机器应始终置于干燥和通风良好的洁净环境中。 4.2 维护保养时必须在无电\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4.3 定期检查各电器部分是否受潮,绝缘是否良好。(尤其是高压部分) 4.4 若发现或怀疑机器受潮,应采取绝缘措施,必须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