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政策整合

文化产业政策整合

文化产业政策整合
文化产业政策整合

文化产业政策整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名词解释(没有标书上的都在老师资料里找的)

(1)

文化:一般认为,文化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等。

产业:简单来说,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它既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指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文化产业:在广义上,文化产业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与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一般产业的区别是,文化产业是以人类知识、智力、精神、艺术和信息活动及其成果为资源进行生产并物化为可供进行流通和交换的产品,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因此文化产业被称为无烟产业,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它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响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也等。在狭义上,主要指报纸、电视、流行音乐、无限广播、电影、书籍、漫画、杂志、刊物等大众传媒。

文化产业政策:所谓文化产业政策,就是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文化产业关系,规范文化产业活动而制定的政策。

(2)

《伯尔尼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着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1886年制定于瑞士伯尔尼,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护版权的国际公约,也是参加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截至2012年3月14日,缔约方总数为165个国家,1992年10月15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它是生产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签订对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统一各国不同的版权制度,从而避免各国在处理国际文化交流中产生纠纷的不同做法而带来的诸多困难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它还确立了版权保护的各种原则和一些重要规则,这些原则和规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并在国内法中给予体现。

《罗马公约》:《罗马公约》全称《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1961年10月26日,由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共同发起,在罗马缔结了本公约。公约于1964年5月18日生效。

《世界版权公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于1952年9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各国政府代表会议上通过,1955年生效。1971年7月在巴黎曾作补充修订。截止1984年1月,已有78个国家参加该公约。中国于1992年7月30日递交了加入的官方文件,同年10月30日对中国生效。旨在协调伯尔尼联盟与泛美版权联盟之间在着作权保护方面的关系,建立各成员国均能接受的国际着作权保护制度。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 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该《公约》提出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特别

保护,因为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环境、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全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包括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有以下五类: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如剪纸、雕刻、刺绣、印染等。

(4)

电影许可制度:为了加强对电影活动的管理,国家对电影摄制、进口、发行、放映和电影公映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摄制、进口、发行、放映活动,不得进口、发行、放映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片。许可证和批准文件,不得出租、出借、出售或以其它任何形式转让。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内电影市场各方面管理的最大有效性。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组织了中国电影和国际接轨,但对于还处于成长期,且竞争力远不如欧美电影产业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必须的,可以保证管理部门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电影市场的程度,是相对安全的发展管理办法(书上P89页)

电影指定制度:调整后的中国传媒法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力,同时在新的《电影管理条例》中,把进口影片的审批制变味了指定制。电影进口业务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电影进口经营单位经营,未经指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电影进口业务。这样,确保了政府可以牢牢控制国外影片的进口权。(书上P91页)

(5)

中国合作电影摄制:所谓中外合作摄制电影,是指经中国电影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事摄制电影的法人,与外国法人以及自然人在中国境内外以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委托摄制等形式制作电影的活动。中外合作摄制电影活动包括三种形式: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联合摄制即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含现金或劳务、实物)、共同摄制,并按各自投资比例分享影片权益,分担影片风险的活动;协作摄制,即外方出资,提供主创人员在中国境内拍摄部分场景,中方以提供设备、器材、场地、劳务等方式给予协助的摄制活动;题材、主创人员均为中方,外放仅以资金投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拍摄活动,一般不应作为协作摄制;委托摄制,即外方投资,委托中方代为摄制的活动,这种形式一般只适用于短片。

(6)

音像制品:音像制品是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的简称,是指利用录音、录像技术和设备制作的录有内容的视听出版物,包括录音带(AT)、录像带(VT)、激光唱盘(CD)、数码激光视盘(VCI)及高密度光盘(DVI)等。

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是以磁性或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为信息载体,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介。其媒体形态包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图文光盘

(CD-G)、照片光盘(Photo-CD)、集成电路卡(IC Card)和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二、简答

1、我国电影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主要内容:

(书上、老师给的资料里都有不知道写哪个。。书上答案简化整理了,老师资料里的把框架列出来了简答题应该不会特别细吧可能要用语言把框架整合起来)

答案:书上答案整理:(大大简化了)

以《电影管理条例》为准绳,我国政府根据积极发展电影产业的国家战略需求,在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和规范与繁荣电影产业市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以下方面来阐述:(1)、产业发展规划。是面对电影产业发展新问题和新阶段时出台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方向和办法。

(2)、内容审查。国家实行电影剧本备案和电影片审查制度。未经备案的电影剧本不得拍摄,未经审查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还规定了其适用范围,负责审查机构。

(3)、市场准入。国家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许可制度。国家允许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设立电影制片公司,还规定了申请设立的条件和程序。

(4)、市场监管。其政策打击走私盗版问题,打击色情暴力电影放映力度,明确“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市场管理和网络搜查,对于违法违规单位处于严格惩罚。

(5)、行业标准。对电影产业的财税征收问题,计算机票务系统软件问题、广电行业系统管理问题、广电系统内部审计系统工作问题和法制教育宣传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规划,规范了整个电影产业发展。

(6)、院线建设。其政策推进电影院线公司的机制改革,比如扩大规模、加强整合、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观影设施等。还提出了建设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的实施办法。(7)、外商投资。包括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外商投资电影院的条件和报批程序,以及关于香港、澳门服务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公司的相关规定。

(8)、农村少儿。此项政策属于社会公共政策范畴,为了平衡文化消费,以保障全体都能享受到文化资源。

(9)、数字电影。政策指出通过电影数字化不断发展与进步,服务于电影内容产业的拓展和丰富,服务与电影覆盖力的延伸。通过制定电影数字发展政策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扩大电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制定了数字电影发展目标等。

(10)、涉外管理。规定了影片进口和外籍人员参与电影摄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影视“走出去工程”的管理,推动影视节目的海外落地工作。

老师资料里的内容:(按框架列出来了)

一、广播电视类法规概述

1、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

代初

2、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3、WTO后的中国广播电视法规建设

二、广播电视法规调整的法律关系、使用范围和主管机关

1、广播电视法规调整的法律关系及适用范围

2、主管机关及职责

3、国家支持农村、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一)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条件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

1、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

(1)中央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

(2)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

(3)乡镇及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广播电视台

(4)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外资引入问题

2、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审查批准

3、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变更、终止和暂时停止播出

4、广播电台、电视台受法律保护

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1、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2、设立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卫星上行站

3、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

(1)区域性有限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

(2)利用卫星方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

(3)禁止性规定

五、广播电视节目

1、节目设置

2、禁载内容

3、电视剧的制作发行

(1)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视剧制作发行领域

(2)电视剧制作单位的设立

(3)电视剧审查

(4)电视剧的出口

4、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流、交易活动

5、其他管理规定

(1)语言文字管理

(2)境外节目管理

(3)转播广播电视节目

(4)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播放的管理

(5)其他规定

2、广播电视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主要内容:

答案:书上答案整理:(大大简化了,前面的是总括,有的后面带括号的是稍微再详细点的)

广播电视产业政策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按照广播电视产业分类管理的特点,其政策整理分类如下图所示:(把书上P5 广播电视管理分类管理图抄下来)

(1)、卫星电视管理。其政策进一步规范各省市卫星电视的运作和竞争,并且严格管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接受以及频道的落地。其规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国内卫星电视节目和传输管理,国外卫星电视节目接受和频道落地管理,卫星电视节目设施管理。(2)、节目制作与经营管理。其政策可划分为经营管理,机构管理,群众参与规制和国际合作。(规定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产业发展的管理部门,许可制度及申请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申请的程序,电视剧制作许可的种类,申请材料,管理办法等;强调有关行业准入,加强制作机构日常监管、行业自律;规定群众参与直播节目的类型,直播节目须符合的条件,审批程序及提交材料,延时播出问题等;外国人可以参与制作的节目类型,申请审批的部门等。)

(3)、理论文献专题片、电视剧和动画片管理。在理论文献专题方面,规定了制作及审定机构、放映许可制度、审批程序等;在动画片方面,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方法,禁止在播出动画片的频道、时段或栏目中播出以真人演出的所谓动画片,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制度;电视剧相关政策包括电视剧制作、审查、发行播出三个方向。

(4)、涉外管理。其政策规制方向包括广电“走出去”、机构和节目引进,国际交流和地方外事工作。(规定了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的审判管理机构,申请材料,采取形式等;规定了外国和港澳台的机构设置,境外引进电视节目的种类、管理部门职责等;规定了广播影视展和交流活动的审批、举办机构,不同类型交流活动的基本方法;针对地方外事工作提出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和协调配合原则等。)

(5)、广告管理。其政策规制方向主要涉及广告的内容,播出,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对电视广告播出的时段以及时长作出了详细规定,针对大量广告问题,提出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营造良好的文化和舆论环境等。)(6)、视频点播管理。系统地规定了业务许可,节目管理和惩罚等方面的内容。(7)、付费频道管理。对频道开办,节目要求,服务、监管惩罚以及产业化、集成运营机构等方面进行了规制。

(8)、市场监管。其相关政策提出了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分阶段进行,规定了宣传监督工作的分级负责制,提出收看和评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评向导,评质量,评效果,评技巧,评作风”,监督反映的程序和工作人员等问题。

(9)、从业人员管理。其政策主要涉及播音员和主持人类,节目制片人类,节目出品人类,广电编辑记者类和行政公务员类。(规定了播音主持人以及广播电视记者的资格

考试,执业注册,管理活动等办法;电视剧制作人的资格管理结构,资格取得的基本条件和程序等。)

(10)、对农公共服务管理。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并针对工程“盲区”提出新时期加强工作的要求。

老师资料里的内容:(按资料里的小标题列的资料第二、三、四有缺失)

一、概述

1、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电影法制建设

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电影法制建设

3、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法制建设

4、我国加入WTO以后的电影法制建设

三、主管机关和许可制度

1、主管机关和主要职责

2、许可制度

四、电影制片

2、电影制片单位的申请和审批

4、电影制片单位的活动范围

(二)电影制片的管理

1、着作权管理

2、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独立从事电影摄制管理

3、电影制片单位与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

(1)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的立项申请

(2)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的制作管理

4、电影洗印管理

五、电影审查

1、电影审查制度

(1)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

(2)电影制片单位的审查

(3)电影审查机构的审查

(4)复审

2、电影审查内容

六、电影进出口

1、进口境外电影经营权

2、进口审查

3、进口供科学研究、教学参考的专题片、电影资料片的规定

4、着作权的使用许可

5、电影片的出口

6、举办和参加电影展、国际电影节的规定

七、电影发行和放映

1、电影发行单位、放映单位的设立条件

2、电影发行单位、放映单位的申请和审批

(1)电影发行单位的申请和审批

(2)电影放映单位的申请和审批

3、电影发行单位、电影放映单位的变更

4、电影发行和放映管理

(1)农村16毫米电影片发行、放映管理

(2)允许民营和中外合资建设、改造电影院

(3)公映许可证

(4)年检制度

(5)其他规定

八、电影事业的保障

1、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2、国家鼓励的电影发行、放映

3、电影院和放映设施的建设

4、对侵害电影活动行为的查处

3、图书出版的内容审查制度

答案:书上P200下面—202上面,共有十方面内容

4、三网融合方面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

答案:书上P394-396

综述: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内容、意义

(只列了框架、具体内容载附件里自己可以再找)

一、基本情况(我是从发展历程、特点、制定背景这几个方面找的)

(一)、发展历程(老师资料里面有具体内容附件1)

文化产业政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党的十六大以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现了由计划性调控和管制向方向性引导的转变。在这一时期,文化产业政策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文化市场酝酿期的文化政策制定。

2、文化市场培育期的政策制定

3、文化产业初始期的政策制定

(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特点(硕士论文上找的,在附件2)

1、政府主导

2、弹性管理,“因城制宜”发展文化产业

3、渐进变迁,逐渐将市场因素引入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功能

(1)文化体制改革有点到面,分层次推进,制度创新逐步体系化

(2)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

(3)文化产业门槛进一步放低

(4)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

(5)文化产品的输出得到进一步鼓励

(三)、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背景:(找拼各种材料)

(1)(全球化)全球化渗透到了文化领域之中,威胁着传统的人类文化范式,并开始展现出新范式的雏形:一是文化生产的市场化,二是文化交流的贸易化。其可能导致的文化同质化问题,正在通过政府间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共同能力,转化为所谓的“创造性的文化多元共存”的政策行动,与此同时,文化的冲突和竞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频繁和激烈,为扞卫文化权利和争夺文化利益的较量甚至在意识形态基本相同的国家间展开。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影响下的国际文化发展新趋势,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政策的制定是对这种影响的积极回应,集中反映着中国的态度和应对战略。

(2)(文化市场发展)改革开放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催生出文化市场推动力。自发形成、以营利为目的、以满足被压抑多年的大众娱乐需求为内容的“文化市场”在1987年获得合法地位之后,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进入,刺激了大众娱乐需求的日趋增长和不断升级,开启了中国文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径,但其真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未形成,大量优质文化资源仍控制在国有文化单位中,文化生产形式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等都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来引导。

(3)(党的支持)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出了深化文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了明确区分,提出了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4)(理论基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决策资源。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塑造中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地方政府、研究人员,尤其是学术研究人员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些奠定了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5)(国家战略性产业)当今中国文化产业一方面还尚未走出它的早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又被界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因此,战略性产业政策的选择和制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创建出新的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政策,寻求中国模式创制,是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6)(低碳经济)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时代,低碳问题将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问题,是衡量未来社会与国家文明程度的新的道德标准。文化产业是低碳产业,“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而且也是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问题,中国应当建立文化花残叶GDP增长万元能耗的“碳排放”标准。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积累型的“低碳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新方向。

二、内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实践(老师资料里有具体内容见附件3)

1、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市场主体的政策

2、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政策

3、对文化产业实行重点扶持的政策

4、放宽文化产业准入的政策

5、鼓励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6、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

三、意义(在老师资料里面找的见附件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

(1)、经营性文化的那位转企改制取得新突破

(2)、现代文化市场的体系日益完善

(3)、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2、促进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优化了文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4、促进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来源: | 时间:2016-01-22|阅读数: 大家好!非常感谢联盟给我这个机会,在这儿讲一下关于2016年的政策解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是最新即将出版的第十三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的几个内容。今天要讲的也就是这个总报告的题目,叫作《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今天这个内容是从“十二五”之后两年的发展状况到面向“十三五”的新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从2013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就确定面向新时期的大政方针,文化领域进入了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为“十三五”的展开布局。简单说,我们认为从2014年,也就是从“十二五”末期以来,整个的政策发展趋势的特点,或者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叫“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 今天想跟大家讲三个话题:第一个问题是总体判断,为什么把今年的发展“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状况叫作“走进‘新常态’”?让文化产业回归文化市场,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2014年以来对目前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谈到最多的词叫“新常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政府逐渐降低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以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作用。经济发展的日益回归,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要素扩张驱动力逐渐减弱,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从消费角度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逐渐结束,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这是大的宏观形势。 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首先看一个发展速度来判断走进“新常态”的几个基本的观点。 1新常态”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看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结束十多年来的热运营状态,发展速度持续趋缓,日益回归常态化的一个发展速度。这里边我只讲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21351亿,与GDP的比值是3.63%。跟2012年比较来看,2012年增速是16.5%,2011年的增速还要高,从增速的情况看,应该说从“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的速度是逐年降低的。到了2013年、2014年增速已经接近GDP的增长速度,大概只是快一两个到两三个点,长期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关,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的效益必将递减,产业发展政策必然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 第二看发展动向。整个产业的发展动向是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常态化景象。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实际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动向。最突出的标志是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参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实际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走向了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道路。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实际上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一个最突出特征,这个特征在经济学上叫产业关联度。越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高,和经济的其他部门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互渗性越强,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都在50-60%,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到目前为止没有超过20%,所以关联度较低,这是非常态。文化产业孤立于或者孤悬于国民经济之外,独立发展,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我们认为这两年来,文化产业融入实体经济的态势是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常态化的开始。 第三看政策动向。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回归文化市场,法制将成为“新常态”的根本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央文件是最突出的标志,这个文件对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部署,所以重要的一个变化,文化产业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在这个文件里,我们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特别报道 经济日报/2005年/02月/05日/第005版/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 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业基本属于 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具体体现 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是否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看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目的。 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目标 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时,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期后,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是国家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深刻意义。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必然性,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0美元。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全国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的约占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已有1. 3亿人口、大约4000多万个家庭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是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占2000年GDP的3%左右,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那么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政策汇总索引指南

一、国家艺术基金 二> 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大戏) 二> 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表演艺术形式项目不超过 100万元” 如《仲夏夜之梦》 二、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斗正文第 二、(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创意设计、营销推广” 梅合肥演出季。 —?(三)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重点支持优秀数字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深入挖掘优秀文 化资源,支持动漫产业优化升级;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活动。 弓如“公馆直播”、 “数字戏剧体验馆”、动漫。 三、文化强省(今年已报过《后台很火》《六尺巷宽》 二> 正文第一、(三)“对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或文化精品创作生产项目可 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分期分阶段申报”。 匚> 如“黄山剧场项目” 匸二> 正文第一、(三)“申报项目必须是正在实施或 2017年内开始实施项目,知识产权无争议” ~ 如《鼠流之辈》《元勋 夫人》《六尺巷宽》 正文第 二、(一)“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段落*如“动漫”“创排展演”“精品图书创作、出版、发行” 正文第二、(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段落 正文第二、(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段落二> 如“数字博物馆”、“公馆黄梅再线” 正文第 二、(五)现代文化市场培育。“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示范企业、转制文化企业和拟上市文化企业重点项目” I ―如 “人才培养”列为重点项目 二> 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小戏) 小戏《巧嫂卖瓜》、《好人孙长江》 争如:再芬黄 人才培养

二》正文第二、(六)文化“走出去”?■如“台湾演出”境外 四、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正文第三、(九)段落* 如“公馆”、二>正文第(十七)加 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二>如“数字博物馆” 四、财教[2015]527号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高雅艺术进校园张培培 安徽省级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厅文艺处,应尼处长)五、安庆市2016年&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戏剧影剧院”项目) 第7、8条 “艺术中心”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2017年国家文化产业新政解读 国务院:力争“十三五”时期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达8亿元 2016年12月1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据了解,《发展规划》为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个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此外,《发展规划》还从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两部委发文: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形成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让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具体来说,将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文化新生态发展。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于日前正式公布。该行动计划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据悉,《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国内合作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和“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拓展计划共12项子计划。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 文化部:2017年将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来自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6年,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国办转发文化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186个产业项目获得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论文

科目名称: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论文题目:电视剧管理法律制度引导下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学号 2012410899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年级 2012级文管一班 姓名杜肖颖

题目:电视剧管理法律制度下电视剧产业的 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电视剧产业经过近 20 年的市场化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主体主要包括:电视剧 制作商、电视剧播放平台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电视剧广告商和 消费者,其电视剧产业也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电视剧制作环节、销 售运营环节、消费环节。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 行业,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 准入许可逐步放开,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电 视剧产业活力四射。 一,电视剧产业环境分析 (一)法律政策环境 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行业,但随着文化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逐步放开, 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目前政策准入门槛较 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充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指导、《电视剧管理规定》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 查、行业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目 前对电视剧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生效时间?法律法规政策名称?文件编号/颁布机构?1997.9.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 228? 号? 2000.6.15?电视剧管理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令[2000]第 2? 号 ? 2001.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 58? 号? 2003.12.3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 产业 国办发[2003]105? 号?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 通知 2004.6.15?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令[2004]第 39

近年来国家关于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政策汇总

近年来国家关于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政策汇总 2015/8/7 15:02:21 来源:旅游规划观察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拉动内需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等具有很大的作用,为充分挖掘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增长潜力,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通过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方资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1 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意见》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并提出了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等。并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2 2012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加强旅游景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合理调配金融资源,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方式,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和参与旅游业发展,全力推动旅游产业投资发展。 3 2012年7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民间资本在旅游投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综合效益不断提高。《意见》指出,要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通过民间资本推进旅游产业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如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经营、管理旅游景区,开发旅游产品、经营旅游车船业等,切实将民间资本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4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纲要》指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旅游消费的几大措施: 1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 2 大力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 3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4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休闲线路和优质旅游休闲产品。落实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及优惠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 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利用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具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的支持作用更大。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近日指出,国家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关税及其他税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国家税务总局将继续执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些减税政策将使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中获得实惠。 这些举措包括:各级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权限批准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含成员企业)、电影制片厂及其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按规定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免征营业税;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文化企业在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 肖捷指出,税收在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要增强税收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切实抓好税务系统思想文化和宣传舆论工作,推进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等工作有机结合, 发挥税务文化凝聚力量的作用。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然很低。虽然早在党的十七大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回顾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绩是可喜的。其中2011年电影业产量达到世界第三,赢得“故事大国”美誉。最典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应 对“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挑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再次,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加入WTO,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以国内机遇而论:首先,党中央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及政策十分明确,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在“九五”期间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次,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二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十分强大,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 其次,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强弱势差距,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文化安全,即我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网络文化殖民”、“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就个人看法而言应从以下方面步步解决: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报告 2016年10月

内容简述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产业列入到了当届政府“十二五”的重要工作日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为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等诸多文化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2014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节节攀升,跨界并购此起彼伏,文化传媒行业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多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涉及金融支持、区域发展、产业园等领域。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已经明朗,“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2015年3月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广泛开展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各地政府要想壮大文化产业,必须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复习要点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法: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工具。 2,广播电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无线、卫星或其它方式向社会公众播放电视节目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含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广播影视集团、总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分台等) 3,图书出版监督管理制度:图书出版管理实行审读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出版单位分级管理制度、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4,期刊休刊:期刊出版单位须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并说明休刊理由和期限。期刊休刊时间不得超出一年。休刊超过一年的,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期刊出版许可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 5,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6,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或者通过互联

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7,网络游戏经营活动:是指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路游戏经营活动。 8,营业性演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下列方式为公众举办的现场文艺活动:售票或者接受赞助;支付演出单位或者个人报酬的;以演出为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产品促销的; 以其他盈利方式组织演出的。 9,美术品经营活动:是指美术品的收购、销售、租赁、装裱、经纪、评估、咨询以及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比赛等活动。10,会展组织者:是指负责展会的组织、策划、招展和招商等事宜的有关单位。一般的会展组织者分为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等。 11,广告合同:是指广告客户与经营者之间,广告经营者与广告经营者之间确立、变更、终止广告承办或者代理关系的协议。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12,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13,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按规定去的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托,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试卷86分答案

1、文化产业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概念,根据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产业的概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正确 错误 2、当代文化产业是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第二次文化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说明现代文化产业是非常有道理的 正确 错误 3、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 正确 错误 4、十年以前,文化产业只是一个理论界的边缘话题 正确 错误 5、根据联合国发表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所占比重达到21%,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正确 错误 6、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以产业起步为主线,进入了“十二五”时期 正确 错误 7、进入从文化产业向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后,国民经济从总体上将转向以文化附加值为标志的经济 正确 错误 8、截止2008年,文化产业中的公有资本比例远高于非公有资本 正确 错误 9、文化产业属于夕阳产业

正确 错误 10、2009年7月22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这个过程中,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正确 错误 11、关于文化产业,国内外有统一的概念内涵 正确 错误 12、讲座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经济与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概念 正确 错误 13、文化和产业在传统的理解中,是属于相同的社会部门,遵循相似的运行原则 正确 错误 14、知识经济是服务业中从事脑力劳动、以处理知识和信息为工作内容的行业占了主导性作用经济类型 正确 错误 15、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研究发现,以人文、文化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 正确 错误 16、传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大众文化发展为标志 正确 错误 17、商业文化和精英文化是没区别的,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简析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现状 院系: 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一班 学号:2012410946 姓名:吴伟 完成时间:2012.6.10

【内容摘要】 文化产业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而我国文化产业至今仍处于培育和初步发展阶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其政策法规体系所暴露出的“缺、弱、变、散、乱、粗”等问题亟待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端和缺失,为此,需要借助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我国的文化产业以超常的方式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现状问题 【正文】 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出台, 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涉及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按照不同的制定机关分属不同的位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政策法规,有法律18项,法规29项,规章51项,发展规划11项,规范性文件407项,政策法规解读32项。根据目前法律法规,业内共同认可一下分类: (一)中央机关的有关文化立法,这些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广告法和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规如《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近年来,我国也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陆续出台了一些部门规范性文件,例如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等,这些规范性文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三)地方政府出台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北京深圳等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这些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对我国文化产业近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缺失、无法可依现象依旧存在。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各方面基本上做到“有

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及解读

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及解读 国家政策: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规范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 (二)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加快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开发内容制作、传输和使用的各类电子装备、软件和终端产品,支撑文化产业发展。 (四)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文化、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 N.解释 1.文化政策 是国家的文化部门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应对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实行意识形态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体系的总称,是政府基本政策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具体政策。 2.文化产业政策 是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何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文化产业关系、规范文化产业活动而制定的政策。 第二章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概述 《安妮法》(The Statute of Anne),亦称《安妮女王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法。 《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国际公约。 《伯尔尼公约》的两项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版权独立保护原则。 《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护版权的国际公约,也是参加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 《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中,首先界定了“文化遗产”的内涵:既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主要有以下五类: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等;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如剪纸、雕刻、刺绣、印染等。 《威尼斯宪章》(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 “一臂间隔”原则 在文化政策的通行术语中,“分权化”的文化管理观念通常被形象地表述为“一臂间隔”原则。所谓“一臂间隔”原指人在队列中与其前后左右的伙伴保持相同的距离。经济领域,子母公司。被挪用到文化政策上多只国家对文化拨款的间接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同时要求国家对文化采取一种分权式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一臂间隔”原则认同采取的国家:英国(二种结合),瑞典,瑞士,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芬兰,美国(间接管理) 对“一臂间隔”原则不认同的国家:德国,法国(直接管理)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 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建设发展: 1、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法律、政策以及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强调法律保障。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依法保障文化改革成果。二是强调政策保障。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基金规模。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对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三是强调财政保障。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扩大

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这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将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国家将建设三大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即: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传播体系建设工程、重大文化实施工程和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工程。 4、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时期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注1:)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撰文称,将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有机对接。同时,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政部还将通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谢旭人同时称将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5、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税收优惠政策,将来可能在支持文化发展和开放方面,也会出台力度更大的财税支持政策。” 6、税务总局表示,税收在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