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何金伟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何金伟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何金伟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何金伟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何金伟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机械化农业发展已成必然,这是农

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机具组织农业生产,通过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已经不仅限于田间生产,还向着生产前与生

产后相关生产的领域延伸,从而推进农业产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为农业现代化

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机具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以农业为生的人口数量非常大,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而我国的土地使用量却在逐渐缩小,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这就要求要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对品种进

行细致的选择,而且要对技术和机具进行创新和完善,依靠新技术和新机具来大

幅度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量。

1.农作物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应用在农作物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机具,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播种和育苗方面,但这些技术和机具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当前,我国的农机购

买政策和施工作业补贴政策都比较完善,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农机具购买压力。目

前我国生产的一些新兴农机具的售价较高,但是由于国家的支持,这些机具的补

贴金额也较高,因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购买这种新型的农机具,从而推动了我

国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与应用。另外,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让人们了

解适合当地使用的农作物种植新技术和新机具,在当地设置了示范区,通过直观

的演示,让人们对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有了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广作用。这种方法让农民看到了整个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收获过程,清楚地展现出了

新型机具和传统机具的差别,让更多的农民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进行农作物

的生产。

2.水果蔬菜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能够使水果蔬菜的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和高效,而且可以实现水果蔬菜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对于提高我国水果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加大对优良品种的使用率,不

仅提高了水果蔬菜的种植效率,而且提升了经济价值。水果蔬菜的机械化生产新

技术,主要体现为对种植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无土栽培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

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并免除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在水果蔬菜

种植中的广泛应用,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水果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新机具

的使用不仅体现在水果蔬菜的收获方面,更是延伸到了茶叶的采集方面。虽然应

用在水果蔬菜生产方面的机具只有一部分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支持,但是,

由于这些机械的应用给种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家和政府对于这些机具的宣传

力度较大,使生产者对相关的机械操作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

这些机具应用到水果蔬菜生产中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

时间,因此这些机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措施

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措施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机化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影响了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 二、发展目标 (二)年。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到200万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50%特色经济作物、林牧渔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取得突破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各县市区要稳步推进小麦耕播机械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加大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 积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同时, 要围绕我市的八大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 推广轻便、实用、低耗、适合我市山区特点的中小型机械。各地要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特点,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加快茶叶、魔芋、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和园艺作物、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 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年, 力争在每个县市建设2-5 个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四)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重点扶持、多元发展、全面推进的原则。优先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5-8 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 年, 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0 个以上。引导政策、资金、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 及政策 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 发布部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 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般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 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则:“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 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 政策点评:该《通知》主要阐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 政策要点:

推荐数量:根据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定。 推荐材料(4样):1.基本信息表 2.工作情况报告及PPT(还可以提供视频材料) 3.总体规划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 发布部门:发改委 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 政策要点: 总体要求: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 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规划,发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带动周边农村。 人才+劳动力吸引: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养人才。 商业环境:鼓励“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原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 具体: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推进市域铁路发展,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公共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反思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980年4月,农业机械部部长杨 立功向新闻界宣布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这是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标志。之所以持这样一种认识,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提还是不提什么样的口号问题,它不仅是对20多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更是启动新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机制的重大信号,寓义深刻。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此,本文从逻辑相通的4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对农业机械化改革前的政策要点进行归纳,第二部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作出判断,这两部分,为分析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动因作一

铺垫。第三部分,从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失调与困境、农村改革初期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要求这3个层面,就1980年开始对农业机械化实行改革政策的历史必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新中国5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律。 一、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要点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高度重视。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在农垦事业创建初期,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军,所以要开垦荒地,建设一支采用现代化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农业大军。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

关于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研究 1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意义 和谐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实际上就是农业机械化,这种农业形势可以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中适当解放农民,享受现代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效果。农业机械化对于快速发展农村、增加农业收入具有很大意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缩短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具有很大作用,保障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不断应用和推广节水灌溉、秸秆综合利用、高效种植、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为建设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提供保障和支持,是促进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应用农业的载体实际上就是农业机械化,减低成本和增加效益最主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实施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此外,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都需要依据农业机械化技术完成。这种技术对于改变品质和增加产量具有很大作用。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农村经济和农村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就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化。

2.1提高法律法规政策建设力度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就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了保证能够充分满足农业发展实际需求,需要依据农业机械化立法,进一步促进发展农业机械化,尤其是在建设方式上,需要适当进行宏观调控,提高建设和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从而带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长久机制。 2.2提高购置农业设备补贴力度 农业机械属于投资回收期长、一次性投入大的技术。仅仅只依靠农民本身购买新设备、新技术、新机具是不行的。国务院、党中央提出的支惠农政策三补贴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农机购置补贴,是促进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所以,中央财政和国家应该增加购置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以便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保证具有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 2.3提高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力度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实际上就是创新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分符合农业生产对于农业设备的实际需求,建立积极的相

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摘要:本文讲述了现今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现在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何为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过去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粗放的量的增长为主,也包括非市场化刺激带来的不理性消费增长。国内农机行业已经历经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农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11农机工业总产值不断跃升。工业总产值从1977年的54.2亿元跃升到2012年的3382亿元。对于农机产业来说,过去10年是中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多亿元 2.12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9.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2.13农机产品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需求量明显减少,而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和林业机械需求量增加。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 2.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服务发展。中国农户种植业的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因此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非常重要。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正在不断涌现。 2.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2.2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 2.2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近几年,农业机械装备发展迅速,依靠科技进步,农机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另外,农业机械工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装备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不够。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要求。 2.22农机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粮食生产规模小,社会化组织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较低,加之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民购机的需求,使农民很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 2.23 农机服务产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不适应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3.中国农业机械化大致发展趋势 在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机产品的品质与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

(完整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 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而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 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 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却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农 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经过半 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 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 36 万台。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 扩展。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 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 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 (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 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 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 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1.2 中国农业机械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 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 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 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

1980年4月,农业机械部部长杨立功向新闻界宣布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这是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标志。之所以持这样一种认识,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提还是不提什么样的口号问题,它不仅是对20多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更是启动新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机制的重大信号,寓义深刻。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此,本文从逻辑相通的4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对农业机械化改革前的政策要点进行归纳,第二部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作出判断,这两部分,为分析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动因作一铺垫。第三部分,从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失调与困境、农村改革初期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要求这3个层面,就1980年开始对农业机械化实行改革政策的历史必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新中国5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律。一、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要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高度重视。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1]在农垦事业创建初期,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军,所以要开垦荒地,建设一支采用现代化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农业大军。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950年在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南海举办了新式农具展览会。1958年,毛泽东在提出以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为内容的“农业八字宪法”,把农业机械化列为发展农业的重点内容之一。1958年11月10日,毛泽东在对《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修改和信件提出了农业工厂化的设想,指出:“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即机械化和电气化)。”这里,毛泽东把农业工厂化阐释为机械化和电气化。在中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工作中起着重大指导作用、最经典的思想,就是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1962年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我们党在农业问题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对农业机械化有着高度的认识,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运用计划经济集中配置资源的手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1948年创办了机械化国营农场。1953年创办国营拖拉机站。“一五”计划时期即开始投资建设大中型拖拉机厂。1959年9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部。全国上下都建立了抓农业机械化的工作机构。1955年到1964年的10年间,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社论多达36篇,平均每年3.6篇,其中1958年有8篇,1963年更是多达13篇,这是其他任何一项技术工作所没有的。1966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务院在武汉召开农业机械化湖北现场会议(即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布置到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的任务。此后国务院于1971年8月和1978年1月,先后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1980年前,为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一)政策目标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目标,举国上下都很清楚,即是“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政策目标的确立,是与党和政府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方面的认识相关联的。中国共产党把农业机械化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50年代初即确立了以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为内涵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而这一技术路线在60-70年代的实施过程中则偏重抓农业机械化。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最早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限。他指出:“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技术改革,大概需要四五个五年计划,即20年至25年时间。全党必须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而奋斗。”从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机械化农业发展已成必然,这是农 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机具组织农业生产,通过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已经不仅限于田间生产,还向着生产前与生 产后相关生产的领域延伸,从而推进农业产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为农业现代化 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机具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以农业为生的人口数量非常大,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而我国的土地使用量却在逐渐缩小,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这就要求要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对品种进 行细致的选择,而且要对技术和机具进行创新和完善,依靠新技术和新机具来大 幅度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量。 1.农作物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应用在农作物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机具,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播种和育苗方面,但这些技术和机具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当前,我国的农机购 买政策和施工作业补贴政策都比较完善,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农机具购买压力。目 前我国生产的一些新兴农机具的售价较高,但是由于国家的支持,这些机具的补 贴金额也较高,因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购买这种新型的农机具,从而推动了我 国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与应用。另外,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让人们了 解适合当地使用的农作物种植新技术和新机具,在当地设置了示范区,通过直观 的演示,让人们对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有了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广作用。这种方法让农民看到了整个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收获过程,清楚地展现出了 新型机具和传统机具的差别,让更多的农民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进行农作物 的生产。 2.水果蔬菜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能够使水果蔬菜的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和高效,而且可以实现水果蔬菜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对于提高我国水果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加大对优良品种的使用率,不 仅提高了水果蔬菜的种植效率,而且提升了经济价值。水果蔬菜的机械化生产新 技术,主要体现为对种植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无土栽培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 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并免除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在水果蔬菜 种植中的广泛应用,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水果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新机具 的使用不仅体现在水果蔬菜的收获方面,更是延伸到了茶叶的采集方面。虽然应 用在水果蔬菜生产方面的机具只有一部分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支持,但是, 由于这些机械的应用给种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家和政府对于这些机具的宣传 力度较大,使生产者对相关的机械操作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 这些机具应用到水果蔬菜生产中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 时间,因此这些机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Word版

?摘要机械化农业是20 世纪农业生产方式的代表性变化它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在新世纪要提高 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积极地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为此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 资料,总结并简要地论述了国外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农业机械化技术概况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综述新技术智能化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S2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 06)05─0007─03 0 引言 现代化农业除要求农业机械性能稳定工作可 靠操纵方便机动灵活等基本特点外还应使作 业过程达到半自动化自动化并具有运行状态监 测故障自诊及其自动报警功能以便能及时准 确地报出故障部位提高作业效率近年来电子 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形成的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以及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新材料的涌现为农业 机械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推动了农业机械向智能 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产品性能 的提高[1] 1 国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现状目前欧美国家大田生产已经高度机械化形

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体系与配套机具但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农业生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产增收为目标的新的农机化技术和机具还会不断产生 20 世纪70 年代德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根 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其动力机械进一步向大功率大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同时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具有了新的发展开发出了免耕深松灭茬 施肥播种1 次完成的机具以适应保护性耕作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进行联合作业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一体化牧草收获机械集收割捡拾压 捆装载为一体甜菜马铃薯收获机械将去叶 刨掘收获清土装运联成一体等这些机械大 幅度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而且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生产出了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如有利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灭茬圆盘有利于节水的喷灌机械及节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机等并推出了液压旋转双向犁同时卫星定位激光制导等高新技 术也被应用到农业中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均耕地较多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编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0〕159号 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 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紧密结合江苏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壹、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壹)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加强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运营方式协调发展,进壹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制造水平和市场品牌,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基本实现粮油生产机械化,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形成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建成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农机制造产业体系。

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含山 含山县隶属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全县辖8个镇、96个村、21个社区,总面积1047km2。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主要农作物种植方式是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和茶叶等。 1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发展现状 1.1农机装备结构配套比 截至2019年底,全县拥有拖拉机11318台(套),其中大中型1217台,新增加86台;秸秆还田机械562台,新增加65台;安装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448台,新增加74台;水稻育秧工厂42座,新增加17座;水稻插秧机284台,新增加12台;烘干机168台,新增加86台;基本满足全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动力配套比为1.0∶2.5。

1.2稻、油、麦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以推广油菜、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为重点,全面推广油菜、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目前含山县拖拉机约1.1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逾1500台,机械耕整地水平超过95%。“稻油轮作秸秆全量还田”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配套技术是示范推广的重点。以3个示范区为示范基地,进行“油—稻”轮作模式秸秆粉碎还田与后茬农作物栽培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集成示范。 1.3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 目前油菜直播机、收获机械已增至237台,机直播油菜、机收油菜的面积分别为0.5万、1.1万hm2,分别占油菜种植面积的38%、82.5%。近年来,积极开展油菜不同基质、垫膜与不垫膜、用烯效唑和不用烯效唑拌种育苗对比试验;秸秆灭茬粉碎(正旋耕)还田、反旋耕、秸秆深翻(犁耕)还田关键环节机械化栽插对比试验;不同时期育苗对比试验,2019年共完成五大项对比试验项目。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4%。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 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公布,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根据三部委的联合通知,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研究组致力于特色小镇的跟踪研究,本期将以广东省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广东省特色小镇类型与分布 我国特色小镇主要集中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广东省有20个,主要是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工贸服务型、民族聚居型等类型,其中工贸服务与文旅小镇各占50%,值得注意的是工贸服务特色小镇也逐步融合制造、建筑等旅游形式,成为综合性特色小镇。 图:广东省特色小镇分布图 2广东省特色小镇发展特点 特色小镇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通过打造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吸引就业与人口流入,从而形成可持续、有竞争力和有生命力的特色宜居产业区域。基于良好的自然地理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广东省特色小镇工贸服务有良好的基础,文化旅游小镇得以快速的发展。 图:特色小镇特点解析

3 典型案例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沿地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表现不俗。我们根据广东地区知名项目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具有借鉴意义的项目进行整理,以期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珠海海泉湾:海洋温泉综合小镇 珠海海泉湾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主要运营特色是一站式世界海洋温泉、休闲娱乐住宿异国风情体验。项目地处海边,离市区比较远,广州、深圳、佛山全程需要2个多小时,东莞、中山等市区要1个多小时,珠海需要近1个小时。 海泉湾项目总占地5.1平方公里,首期投资22亿元,以海洋温泉为主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区。项目由美、加、日等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总体规划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温泉项目和室内装修的设计。 +旅游产业 港中旅·珠海海泉湾度假区2小时 2小时 2小时 1.5小时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 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波动将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很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力、畜力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3)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4)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国家重视农机化的发展,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增强技术支撑和营造社会氛围都非常有利。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 发展现状 姓名:赵洲 班级:机化112 学号:2011012615 时间:2011.11.07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现状 摘要:农业机械化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叙述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况,论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关于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装备;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首先介绍一下我国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大特点: 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了。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强大的农业作坚实的后盾,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而要使我国农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使我国的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要实现 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所以当前我国应该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机

械化的综合水平。 1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农产品不论从价格上还是品质上都比不过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的不稳定对人们生活、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农业在解放前基本是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机的装备总量也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势头也正在加快,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在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改变了我国“靠天吃饭”的状况。同时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结构性矛盾冲突、农机产品机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要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以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用现代农业工程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21世纪是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上世纪末,美国工程学家评价20世纪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工程技术时,把“农业机械化”列为20项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发展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回顾20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世界各国都是从种植生产机械化起步的。美国于1940年左右率先实现粮食种植生产的机械化,继而60年代在经济作物领域也实现了土地耕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运输等主要环节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此后,畜禽与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达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 、日本、以色列也相继在20世纪50~70年代初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机械化。而我国从解放初期的改良农具开始,经历了

农业机械新技术

农业机械新技术

试验一降水量的测定试验 1.试验设备、工作原理、仪器、步骤 (1)试验设备: 虹吸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用于连续记录液态降水量,并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镀锌铁板锡焊成型。) (2)工作原理: 虹吸式雨量计由承雨器、浮子室、自记钟。记录笔和外壳等组成。在承雨器下有一浮子室,室内装一浮子与上面的自记笔尖相联。雨水流入筒内,浮子随之上升,同时带动浮子杆上的自记笔上抬,在转动钟筒的自记纸上绘出一条随时间变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线。当浮子室内的水位达到虹吸管的顶部时,虹吸管便将浮子室内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而完成一次虹吸。虹吸一次,雨量为10毫米。如果降水现象继续,则又重复

上述过程。最后可以看出一次降水过程的强度变化、起止时间,并算出降水量。 (3)仪器: 全套仪器 包括: 1.雨量计主 体 2.承水器盖 子 3.贮水筒 4.备用虹吸 管 5.钢丝牵绳 6.拉绳固定钉 7.自记笔尖 8.密封圈及密封垫圈 9.自记墨尖 10.雨量杯 11.自记纸

(4)步骤: 1.设备安装 2.自记纸安装 3.虹吸管安装 4.自记笔尖的安装 5.调零 6.虹吸作用调校 7.问题排查 2.步骤过程 1.虹吸式雨量计安装在观测场平整的地面上,用三根钢丝绳牵固,以免震动使记录发生变化,承水口面用水平仪调整呈水平。 2.自记纸卷在钟筒上,将自记钟上满发条放在支柱的钟轴上,注意齿轮的啮合情况是否良好 3.将虹吸管的短弯曲端插入浮子室的出水管内,并用连接器密封紧固。 4.将笔尖注入自记墨水,用手指夹住记录笔杆,使笔尖接触纸面。对准时间消除齿隙。 5.用清水缓慢倒入承水器至虹吸作用止,虹吸管溢流停止后,笔尖停留在零线上。偏离多

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解决方案示范实施方案

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解决方案 示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山西省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在众多杂粮品种中谷子当居首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支持我省振兴杂粮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各级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重点开展谷子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处理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装备选型考核,以提升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能力为重点,通过试验示范,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和解决谷子生产机械化中的技术难题,为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模式,全面推进我省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示范推广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优先在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窗口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的地域实施,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六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

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 3、强化管理、提高效能。各级农机部门要强化项目管理,按照“全面推进、突出特色、机技融合、示范引领”的思路,做好示范区建设、新机具引进试验考核、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农机作业成本考核、技术示范演示活动等项目建设工作,重点在关键环节急需技术装备和全程机械化集成应用方面发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效能。 三、主要工作内容 2020年在全省谷子主产区示范推广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0万亩。 创建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建设4个,围绕机械化分段收获或联合收获、谷子机械化免间苗播种(或机械铺[渗水]膜播种)及配套机具,做好机具设备选型和技术的集成配套研究,认真开展机具的跟踪考核、装备试验研究、作业成本核算,总结完善包括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机械化作业的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机具配备方案和作业质量标准,形成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辐射带动区域内外的谷子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支持我省振兴杂粮产业发展战略,为促进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模式。

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范文最新推荐------------------------------------------------------ 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在总结“十二五”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判形势,进一步明确我县农机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约束力,力争把“十三五”农机化发展重大部署、重大项目纳入县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论断,标志着我国促进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农机化发展,必须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切入点,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揽全局,高举“兴机富民”的旗帜,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把加快农机化发展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升 1 / 8

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农机与农艺、农机与各产业紧密结合的原则。立足于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紧密配合,多方联动,集成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据优势特色产业和区域农产品布局,分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有选择、有重点的示范推广农机化技术和装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3、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建立起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4、坚持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逐年组织实施,解决主要作物、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做到速度与效益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兼顾重点突出与整体推进,注重节能和环保。 5、坚持放开经营,搞活机制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机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