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四个内容,课时为一课(将观察实验提前一节课做),在学习了血管,心脏,血液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形象地表现了血液在封闭式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个观察实验和四个讨论,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

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确定依据】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确定依据】1、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

2、生物新课程标准。

(一)说教法

1)导课: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突破重点与难点: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交互式电子白板。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说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练习巩固。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

1)准备好上一节实验课完成的“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报告。

2)水彩笔(红、蓝两色)、课本。

3)查阅科学家哈维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课件。

2) 一杯凝固的猪血。

3)调试好多媒体教室的电子白板。

(二)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复习提问:①心脏的四个腔以及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②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目的是将与本节课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旧知呈现)?

各小组代表展示实验报告——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教师作简评。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协作完成书本P18的两个讨论和课堂练习(一)

看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资料——学习威廉哈维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分析

资料,模拟哈维实验→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设想依据】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及动画,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这样做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2分钟)

教学课件展示血液循环途径→总结体、肺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用箭头画出循环路线(做到根据血液的变化更换笔的颜色)→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实施依据】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之终身受益。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大约13分钟)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猪血(从颜色入手)→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动画→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动画→完成书本P18两个讨论→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实施依据】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点和难点的延伸:血液循环的意义。(大约3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重点和难点的延伸。

(六)、课堂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收集①高血压的起因、症状及如何预防的资料;②了解正常血压、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具体数据,如何测量血压;

③根据出血现象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及该如何止血。认识到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俩学生演示如何测量血压。(5分钟)

(七)、课堂知识反馈(大约5分钟)

1、请你帮帮小鱼:

2、请绘制血液循环图(用红、蓝两种颜色彩笔):

3、知识拓展

小明在开学大扫除中不小心弄伤了自己的脚,脚趾严重发炎,需要静脉注射消炎药(俗话所说的挂盐水),你能说一下消炎药到达脚止的路线吗?

【设置依据】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八)、布置课外作业(大约2分钟):

1、关爱家人的健康:你的血压————( ), 你家人的血压————( ),( ),( )

2、上网收集知道何为冠脉循环。如何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设置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种途径尤其是网络资源来获取新知识,并使课本知识得以充分的延伸。

第三节 血液循环途径(一)

第三节 血液循环途径(一) 【知识要点】 一、血液循环: 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以及各种血细胞。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人体物质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体温。 输血: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 型、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 人体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且可以遗传。输血以同型血最好。 二、血管 动脉 有很强的弹性,管壁有发达的富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也有平滑肌。 静脉 管壁比动脉薄,静脉承受压力也较小。在横切面上,动脉因管壁弹性大而圆涨,静脉则因管壁薄 软而皱缩。 毛细血管 血管中最纤细的部分,管腔直径不过4μm ~12μm ,管壁只有一溥层内皮细胞,其外有少许 结缔组织细胞。毛细血管中的血浆可通过管壁而进入各组织中,成为组织液或细胞间液。血液流过毛细血管网后,由小静脉收集,再经静脉系统流回心脏。 血液 (红色粘稠 液体成年人 7%-8%) 血浆 (55%) 水:91%-92% 蛋白质:7% 葡萄糖:0.1% 无机盐:0.9% 血细胞 (45%) 红细胞 (含血红蛋白) 白细胞:0.5-1万个/mm 3 吞食病菌有保护、防御作用 血小板:10-30万个/mm 3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 男:500万个/mm 3(14克/100ml) 女:420万个/mm 3(12克/100ml) 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系统 淋巴系统 心脏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淋巴管 淋巴器官 淋巴结 扁桃体 脾 循 环 系 统

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学校:李家堡小学 授课人:余军学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中的第三课。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的位置、大小、构成、运动方式与作用。 2、了解血液循环的路线,了解血管的分类。 3、了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4、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对于心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四、教学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 学生:1、知道心脏的大致位置,会测量心跳。 2、能在自身找到脉搏,会测量脉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活动:请学生先找出身上的一处血管,紧接着找两处、三处、更多处。 2、提问:血管里有什么? 3、提问:血液在血管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又提出了几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人体的奥妙。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心脏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利用图片认识心脏。 猜想: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各抒己见) (3)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 A、实验: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分组实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B、看看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C、脱离鲢鱼身体的心脏还在跳动。 2、认识心脏不停跳动的原因 (1)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 (2)测一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吗?(同桌讨论、汇报) (2)学生阅读教材54页内容。 (3),想一想:为什么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 (4)教师讲解。 4、讨论:心脏对人体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呢? (1)学生交流。 (2)出示保护心脏的方法。

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生物科《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镇安镇中学林勇华 《血液循环》是《生物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这一节教学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 课堂目标:血管、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很大的难度,而这些内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以,把以上内容列为难点。在教学中, 利用编制顺口溜和简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突破了难点。 一、血管复习中难点的突破 1.识记概念,分清知识点 根据概念认识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教学中,提示学生,三种血管是根据血液流动方向(以心脏做区分点)来区分的,其中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离开心脏,相接直不并脉静和脉动而,脏心回流是向方动流液血的内管血脉静. 通,两者通过毛细血管相连通。实际运用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就是:“动离静回毛连通”。将顺口溜多读几次,学生很容易就分清楚了。 2.简图强化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 A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传身各器官的血管,所以,动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大血管流向小血管(分散型血管); B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会心脏的血管,所以,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小血管流向大血管(汇聚型血管); C 毛细血管处的血液流动情况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毛细血管两端各是哪一种血管);由于毛细血管管腔非常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在相同级别的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各有不同,具体情况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以上四点理解后,马上进行解题训练(借助简图)如下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呼吸一次是指(人呼出气体,吸入空气一次)。 2、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心跳每分钟大约(60-80)次。 3、用澄清的石灰水监测我们呼出的气体,结果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4、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6、健康人的肺是(红)色的,吸烟人的肺是(黑)色的。 7、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8、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9、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10、填写出下图中各呼吸器官的名称。 A:(鼻) B:(咽喉) C:(气管) D:(支气管) E:(肺)1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2、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13、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14、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运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

(血液循环器官)。 15、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养料)带给身体个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6、(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重要的方法,在饮食的搭配上要荤素结合,每天还要喝(6-8)杯水。 17、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 18、我们呼吸时,需要的是空气里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等废气。 19、(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被称为“气体交换站”。 20、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心脏健康。 2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器官。 22、吸烟(有害健康),对(肺)的损伤最大。 二、选择题 23、在做剧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情况是(C) A、呼吸加快心跳不变 B、呼吸不变心跳加快 C、呼吸加快心跳加快 D、呼吸不变心跳不变 24、下列器官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一组是(D) A、食管肺 B、血管气管 C、鼻腔心脏 D、咽喉肺 25、下列器官中都属于血液循环器官的一组是(B) A、心脏肺 B、静脉心脏 C、动脉咽喉 D、动脉气管 26、以下行为不属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C) A、扫地前先洒水 B、到公园散步 C、在有人吸烟的环境中活动 D、空气污染严重时戴口罩出门 三、判断题 27、一个人的心跳和呼吸的频率保持一直不变。(×)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平时,一般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 )。 A、一样多 B、多 C、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同一个人,在( )时的心率最快。 A、平静时 B、慢走一分钟后 C、跳绳一分钟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心跳( )次左右。

A、80 B、100 C、120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跑或者跳时,人的呼吸次数比休息时( )。 A、减少 B、增多 C、一样多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多。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定比运动休息几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人体依靠______维持生命。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上的变化会有______和______加快,还会出汗。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人的正常呼吸次数是每分钟(______),人的正常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______)。 A、20次左右 B、80次左右 C、140次左右 【答案】: 【解析】: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节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1 对教材的认识 “血液循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血液、血管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亲身体会到心脏和部分血管的跳动,已经感受到血液的流动离不开心脏和血管,从而建立起强烈的求知欲,希望更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教材将“血液循环”安排在此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可以使学生建立起血液循环系统的完整“路线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血液循环的概念;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认识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视频,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②难点: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1.4 课型与时间 ①课型新授课 ②时间一课时 2. 学生分析 2.1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心理上较不成熟,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对不足,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指导需要具体化,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活动,以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 2.2学生特殊特征分析 学生对血液的组成和血管以及心脏的结构普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可采用多媒体指导其观察。本节应有足够时间用在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的学习上,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3.教学策略 3.1教学方法以实验法、问题法和讨论法为基本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前导,提问、讲解、演示、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3.2教具和媒体应用视频资源、PPT课件等。 3.3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学生学习测量血压的方法。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作业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填空题 1.体育锻炼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呼吸急促、气喘、心跳加快、出汗)。 2.跑步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 心跳的次数(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减少)了。 3.在医院诊室里,医生用手轻轻地 按在病人的手腕上,那是在(测脉搏);还会用听诊器放在左胸部,那是在(测心跳)

2.肺和呼吸 填空 人体在呼吸时,气体要经过(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1.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疾病,温暖和湿润空气。 3.(喉咙)让气体进入气管。气体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再在肺里分解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4.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里面遍布(毛细)血管。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填空题 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 感觉到(一次)心跳。 2.人的心脏大小与(紧握的拳头)差 不多。用测(脉搏)的办法可以测 量出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 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和 (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4.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 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

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的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判断题 1.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也可算作心跳两次。(错) 2.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不同。(错)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入肝脏的血液1/4来自肝动脉,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另外3/4来自门静脉(由胃、肠、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经肝脏加工处理后,进入全身循环。门静脉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小叶,血流汇入肝窦;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窦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较大,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汇集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胆囊与胆汁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产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主要还是来自肝与胆在人体中不可以分隔的关系,猪虽然只是一种低级动物,但肝胆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不过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右肝胆管之间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疸”。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1 ……………………………………………………………最新资料推荐…………………………………………………(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 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

教案设计: 血液循环途径 姓名:王月舟 单位:涿州市柳河营学校 2017年3月23日

血液循环途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循环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 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画概念图,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4、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四、教学用具 卡片、彩笔、胶水、幻灯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2多媒体演示法。3讲解法、图解法。4动手操作法5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六、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2复习、阅读、观察、归纳 3小组合作拼概念图。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大家对照心脏模式图,回忆一下心脏的结构,一会儿找同学回答。 出示心脏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复习心脏四腔,心脏四腔连通的血管,及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提问:瓣膜有什么作用?心脏内部的血液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归纳:静脉流回心房,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 导语:谁能把心脏结构图画在黑板上? 找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心脏结构简图,并标出各结构名称。其他同学画在学案上。 教师讲解:人体的心脏和血管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系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 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

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入肝脏的血液1/4来自肝动脉,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另外 3 /4来自门静脉(由胃、肠、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经肝脏加工处理后,进入全身循环。门静脉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小叶,血流汇入肝窦;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窦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较大,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汇集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胆囊与胆汁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产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主 要还是来自肝与胆在人体中不可以分隔的关系,猪虽然只是一种低级动物,但肝胆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不过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右肝胆管之间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疸”。 胆囊位于肝脏下缘的胆囊隐窝内,呈梨形,可分为前端钝圆的胆囊底、中间的胆囊体和后端狭细的胆囊颈,胆囊颈以直角转向下延续为胆囊管。 胆囊是袋状空腔脏器,大小不固定,随着囊壁的收缩和舒张而 改变,正常大小范围为:长径:60-90mm横径:20-35mm

五年级科学上册素材--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

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呼吸和血液循环 1教案苏教 版 2、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2)学生交流。(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4)汇报 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入肝脏的血液1/4来自肝动脉,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另外3/4来自门静脉(由胃、肠、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经肝脏加工处理后,进入全身循环。门静脉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小叶,血流汇入肝窦;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窦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较大,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汇集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胆囊与胆汁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产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主要还是来自肝与胆在人体中不可以分隔的关系,猪虽然只是一种低级动物,但肝胆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不过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右肝胆管之间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疸”。 胆囊位于肝脏下缘的胆囊隐窝内,呈梨形,可分为前端钝圆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呼吸和血液循环-1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呼吸和血液循环-1教案-苏 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年级科学上册呼吸和血液循环 1教案苏教 版 2、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2)学生交流。(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4)汇报 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入肝脏的血液1/4来自肝动脉,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另外3/4来自门静脉(由胃、肠、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经肝脏加工处理后,进入全身循环。门静脉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小叶,血流汇入肝窦;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窦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较大,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汇集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胆囊与胆汁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产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主要还是来自肝与胆在人体中不可以分隔的关系,猪虽然只是一种低级动物,但肝胆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不过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右肝胆管之间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疸”。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紧握的(拳头)差不多;由(心肌)构成,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呼吸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呼吸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 2.结合生活体验,整理出呼吸器官的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爱护身体、勤于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知道吸烟是不好的生活方式 科学知识 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 2.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3.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比较吸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教学准备:人体肺模型,课件,活动记录,矿泉水瓶12个(带标签的),石灰水六瓶,,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教学过程: 一、“憋气”游戏导入,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1、体验憋气活动 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规则是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屏住呼吸,留心在憋气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体验活动)交流体验感受. 2、导入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谈话,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讲解肺的写法。

1、(出示人体肺模型)这个是我们人体肺模型,我们用这个模型来代替真的人的肺。 2、学生交流对肺内部形态的观察的发现。 3、教师出示人体解剖图,辅助学生深入了解肺的位置,形状。 (二)认识其它人体呼吸器官及作用 1、(出示人体解剖图)让学生说出你们认为是的呼吸器官。 2、引导学生比较体验用口腔与鼻腔呼吸的不同,从而认识到鼻腔的作用。 3、(出示完整的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说一说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1、(出示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说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2、师示范指导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展开分组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测呼出的气体。 4、交流讨论研究实验的发现。 5、教师播放人体呼吸视频(和出示吸进和呼出空气成分百分比表),进一步肯定学生的研究发现。 四、测肺活量 1、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一样。怎样测我们的肺活量呢?你有什么办法? 2、师出示电子肺活量测量仪,演示测量2——5人,比大小。引导学生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一人肺活量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