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说起“教育”,中国人是最有讲头的,古有孔孟之圣贤,今有世界上最多的在校大学生,承前启后,纵贯古今,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曾是一个“教育帝国”。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客观的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历史。所以说,教育,承载着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与延续。

教育的“教”是个多音字,当一声念,是传授,教授之意;当四声念,是教化之意。而“育”,就是培育,就像一棵树苗一样,要经过育林人翻土,浇水,修剪后才能参天而立。从我现在的职业角度出发,我认为这个比方是最为精妙的。出于自身所教课程的原因,我还是想先从语文谈起。语文二字,拆开来看,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自然是我们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当然是我们的汉文字。语言和文字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样,少其一,寸步难行。那么,对于学习语文的课程来说语言和文字就是基础,在语言的教授中,要求我们老师严格使用普通话,参照字典和课本准确发音,合理解释,但是在课堂实际授课中肯定会涉及一些方言,这就是在考验教师的拿捏和把握,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再小至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学习本地区的方言也是应该包含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我们口头交流的方式,那么文字,就是我们书面表达的手段。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文字真的是太美妙了,基于中国人内敛的文化和含蓄的表达方式,文字的出现真的是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我们的汉字讲求方正,这样看着大气也整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板书中要起到模范作用,一撇一捺好写,可

“人”不好做,都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能够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语言和文字的基础打扎实,随着后来的中学学习以至于大学学习,语言,则会体现出一个人思想深度和理解深度;文字,则会表达出阅读能力和内涵软实力,就像鲁迅先生,提起笔杆就可以“杀人”。

如果说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那么我认为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并不是轻视其他课程的重要性,而是学好语文,孩子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我觉得我们老师教语文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手段,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我们的任务是教孩子扎稳马步,不能求快,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再过十年,孩子们会反过头来想,原来优秀就是一种习惯!

回到教育,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当我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我的工作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树长歪了可以砍掉,人若误入歧途可就遗憾终生啦。不敢说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只能说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对待工作和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在他发芽的时节。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不敢说能培育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在育人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学习,进步。

我想,不忘初心,每一位教师发挥出自己所有的光芒,去争取照亮和温暖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产生积极地影响,这就是我认为教育的“本质”,也是对教育的一个诠释。

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 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 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 等现象。 而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也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 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青少年渴 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 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此种种,都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 密切关联。 中国的教育在抓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方面非常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方面表 现不佳,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成长中,有无生存的技巧和生活的能力?有无感恩之心?有无团队精神?有无善良、勇敢、仁爱、责任、诚信等等品质?应该说,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非常欠缺,众多学生人生方向与目标不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难觅,学 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导致其生存品质低下;轻则陷入了郁闷、无聊、纠结、“活得很累”,严重者则发展到——网瘾、自闭、斗殴、自残,再严重者就沦入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的种种困境之中。 面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单以传统的“德育”和“素质教育”等已经不够,我们应该 呼吁让教育回归本质——从“教书”回归“育人”的本质。因此,迫切需要在学校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加以解决,在家庭教育中贯穿更为契合本质的理念来加以运用,而全社会也需要 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这时候,一种新的教育门类——生命教育开始得到普遍的关注,我们 应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大力推广生命教育,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并在其他各 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将生命教育运用到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中,以此来增强学 生们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谐生命,使学生们摆脱生命困顿,获得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生活与幸福成功的人生。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内涵 从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始的生命教育,在21世纪之后已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生命教育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了《生命的实相》 一书,首先提倡“生命的教育”的重要性。1968年,美国知名作家、演说家、作曲家、摄影家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北部内华达山脚下的丘陵地带正式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这是一个从 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集团。而“阿南达”是梵语,意指“喜悦”,说明生命教育是一种在学习中 可以释放自我压力、寻找生命中成长快乐的教育。约10年之后的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成 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这应该是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生命教育” 概念(life education)的机构,该中心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从1997年开始,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其产生的背景是:一些质优女生(品学兼优)的自杀;后来发生于1999年 台湾9·21大地震中大量生命的丧失;许多青少年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实。“……有鉴于 当时台湾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已凌驾了心灵方面的追求,社会快速朝向多元化发展,导致 人们缺乏一套能够肯定自己、稳固人际关系、增进守法精神的伦理观;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社 会问题,已经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发展,举凡飙车、自杀、校园伤害事件在当时也时有所闻。”(徐敏雄:《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国立编译馆主编,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47页。)现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 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都普遍地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命教育。从2004年开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的点滴做法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反思总理的讲话,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近年来,西陵区得胜街小学秉承已有的开放教育特色,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有效性研究,力求通过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校外教育成为学生将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最有效途径,并最终成为一门立足社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一门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实现校内教育、校外教育融合,实现大教育观。一、以小课题研究为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新教育应采用新的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得小的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新的学理、新的方法,它打破了学生“坐而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目的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行动”即主动探究实践来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紧紧围绕开放教育“六学会”目标——“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合作、会引领、会创新”,以探究学习为主题来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孩子们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自由组合成探究小队,进行分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形成了与正式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学生们在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中体验到了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多方面的社会技能、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活动流程图如下: 第一阶段: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第一步自主确定探究主题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主题。第二步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并确定组长和辅导教师。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探究小组,下面可设5——7人成为一个探究小队,进行分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 第三步制订探究计划每组的同学根据所选的主题讨论出探究活动的目标、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制订探究计划。第二阶段: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第四步进行调查访问根据活动目标,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外出调查活动。第五步整理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对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填写到《探究小本》上。第三阶段:探究活动展示汇报第六步在班级中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各组同学精心制作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过程,分享实践活动成果。第四阶段:探究活动小结。第七步参加校级“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大讲坛”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优秀探究小队代表,从个人的角度或集体的角度谈出自己的参加探究活动的感受。各队员整理探究实践活动日记。辅导教师撰写探究实践活动报告,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二、以“做中学”为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得小的教师鼓励、指导、带领学生去大自然、社区、农村、博物馆……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大自然、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做”为中心亲自进行实践探究,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主要采取三个步骤:①做前问。着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方法有两种:一是学生质疑生惑,二是教师设疑激趣。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明确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解决的问题和任务;②做中学。在探究过程的中间环节,着重学生的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安排实践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全体参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强调生生合作,围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③做后思。在完成探究任务的基础上,重视总结交流,互相倾听,知道解决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

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 读后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

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我听了很震惊。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自己游走的空间。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历史止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

让教育回归本质有感

让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改变人生”是我们时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许多人却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简单地将其归之为“升学名言警句”,殊不知这其实是曲解。近来,通读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一书,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叶老四十八篇的教育论著让教育回归了本质,对“教育改变人生”这一命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下,小学教育也成了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小学教育是为了升学服务的,六年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换取一纸通知,填鸭式教育也越来越泛滥,虽然我们一个劲儿地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教育的本质已经变了味道,如今,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小学教育的本质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了。而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一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叩开课改大门的敲门砖。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即生成,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全人”,同样,叶圣陶先生的这三个观点传递的也是如此。叶老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表达了“养成习惯、陶冶性情”的观点,这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与生成”不谋而合,随后叶老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更深刻地指出:“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这就把养成好习惯提到怎样做全面发展的高度。不难看出,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习惯既包括

知识方面的,也包括做人方面的。而习惯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这就意味着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比例尽量调整到“3:7”。从“帮助学生学”到“引导自学”,再到“教是为了不教”,这将是小学教育演变的脉络,也是我们在将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是一本逻辑性非常强的文艺理论作品,虽然部分文章发表于数十年前,但却丝毫无损其思想的厚重内涵。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一本好的文艺理论著作则可以促进一门科学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是教育学中的精品,当之无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

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熊丙奇教授:《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熊丙奇教授:《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一、编辑推荐: 教育,每一步都与个人息息相关,公平,你我必须关注 1、熊丙奇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关注。杨东平鼎力推荐。 2、他用自己的思考告诉公众,争取公平的权益,与每一个普通人相关。 3、不抱怨,不责问,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教育困境给出可尝试的解决方案。 二、内容简介: 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也许你可以无视打工子女在城市无法求学,因为那不是你的孩子。 也许你反对随迁子女在大城市高考,因为那会侵占你孩子的高考利益。 也许你也赞成把不听话有疾病的孩子赶出教室,因为这会影响聪明的孩子学习。 然而,在一个没有公平保障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不公平的受害者。 熊丙奇教授本着一份对教育公平的关切之情,关注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难题,关注学校在这个社会的多元定位问题。这是一个公民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目前教育困境的思考。不抱怨,不责问,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教育困境给出可尝试的解决方案。 三、作者简介: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熊丙奇博士主编、编著、著作的书有:《教育的挑战》《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等20种30余版次。为《中国教育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报专栏作者。2009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腾讯网联合评为“2009年度致敬之教育时评家”。2011年获评网易“年度教育时评家”、央广十大教育改革杰出人物。 四、目录 序 第一部分抛荒 被抛弃的村小——撤点并校 被边缘的群体——留守与流动儿童 被抛弃的教师——代课教师 第二部分撕裂 被资源撕裂——好学校、坏学校 被分数撕裂——差生、优生 被身份撕裂——富生、穷生 被利益撕裂——本地人、外地人 第三部分梦碎 底层固化——新读书无用论 大学梦碎——名校情结 就业梦碎——父辈就业 第四部分畸变 分数至上——全盘应试 城市思维——剥夺弱者 权力通道——教育腐败 第五部分出路 均衡资源——打破利益链 补偿公平——消除特权 救济权利——依法治教 多元发展——推进教改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xx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

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

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质

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质 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极其宝贵,且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这生命体,之所以特别,在于,他(或者她)特别要依存于一种关系上的满足,才能让灵魂“吃得饱”。这人锦衣玉食,仍不觉快乐,这人知晓万事,却颇感虚无,却是一个拥抱,一丝安慰,一份甜蜜的爱的关系,才能叫这人从灵魂深处活过来,充满活力,幸福满溢。 非常奇妙的是,地球上的大自然,其中奔跑着,生长着,并浇灌和流动着的,其间也是千丝万缕不能割断的生命联结与互相转化。而天体物质,也无不依托于相互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当中,一起奏响宇宙的美妙乐章。 我们无法否认,关系上的满足是我们生命的需要。可以说,我们人与人之间,我们与自然环境之间,都是多么的彼此需要,互相依赖。 人,若失去了构建关系享受关系的能力,才是真正失去了“幸福”! 1938年,哈佛大学开展了一项史上成人发展历时最长的研究。这项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至今已经持续了76年。在此期间,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七百多位研究对象中,至今还活着的大约有60%,而他们也都已经九十多岁。 当年的研究人员从哈佛大学本科生中选出了268名高材生,另外,从波士顿贫民区选出了456名家庭贫困的小男孩。这批研究对象经历了二战、经济萧条、经济复苏、金融海啸,他们结婚、离婚、升职、当选、失败、东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顺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毁健康早早夭亡。Robert Waldinger教授说,在他们研究的一开始,不管贫富,年轻人都坚信名望、财富和成就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而回顾他们的一生,他们发现并非如此。最后,到今年,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人幸福与否,与他们所处阶层,贫富差距都没有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哪个阶层都有幸福与不幸福的,贫富也同样。最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with community.”(译文:在长达75年的跟踪研究后,我们发现最幸福的人们,就是那些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周围人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哈佛大学著名“幸福研究”项目第四任主管罗伯特·瓦尔丁格博士 这项颇具说服力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在真正时间满足的维度里,唯有与人与世界的关系健康融合,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幸福感。对人类幸福的研究,为我们确立教育的本质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教育是生命体的工程,是着眼于一生之久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必须立足于生命的本质需要和根本特征来实行。因此,教育必定是上升到“哲学”甚至更高层次的人生命题。 不知从何时起,AI(人工智能)成为了人类不得不马上面对的“未来”。从科学专家,至平民百姓,反应都是喜忧参半。AI发展这种突如其来的提速,也使得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质层次,显得更为迫在眉睫。 其实,AI无法与人类相比,纵然某日它能成就的智慧与伟业超过过去一切人类历史高度,它也仍然无法拥有“幸福”。AI不知道幸福是什么。AI没有生命的互动,灵魂的交流,彼此的相爱。而这些才是人类真正拥有的“独特砝码”。站好这个更高的位置,才能成为AI 的驾驭者。 但是,如果我们人,也不幸福,那就真的不如AI了。换句话说,既不聪明,也不幸福。我们可以承认我们没有AI智能,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幸福”,这就是“美好的关系”。教育在这个高度来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人类的优势。 教育亟需变革,来面对这种新形势的挑战。可是似乎人们并不清楚变革的方向。现在的教育着眼的知识、技能,将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速度面前,转眼将被替代。我们拥有的经验、即时判断分析的能力,将被大数据库分析、云计算、机器学习能力的强大优势取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礼和文化校园

回归教育本质构建礼和文化校园 一、龙王塘中心小学简介 龙王塘中心小学,位于龙王塘街道北端,与著名的龙王塘樱花公园毗邻接壤,建校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有12个教学班、35名教师,学校在高新区局党委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工作精神为核心,以构建礼·和学校文化框架为目标,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学校工作汇报 (一)确定目标制定规划 2012年以来,我们领导班子采用调查——研究——讨论——分析——总结的管理办法确定学校的目标,制定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愿景定位于: 五年达到区域示范性学校 发展策略:走内涵发展之路 整体架构,分层突破 实施步骤:分阶段完成 调整阶段——积淀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起步阶段——构建学校礼和文化体系,确定课堂改革,课程改革思路特色发展的方向。 发展阶段:打造精品,完善发展。 总结阶段:总结提升,再造。 (二)构建礼和文化思想体系 礼和思想是植根于中国儒家思想。礼者,典章制度,行为规范;《论语》说:

“不学礼,无以立”,我们将礼界定在品性、品行上。达到富有责任、广泛仁爱、善纳新观、行为优雅。和者: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黄帝内经》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为上。我们把它界定在人性和思维模式上,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兼容和谐悦纳。 礼和思想是实施手段,是抓手,目的是体现我们的核心教育观“育”。育人,育龙王塘人,育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智慧人。 1、营造育人环境文化 我们在学校征集了校徽,图腾的设计,进行礼和校园文化构建。 (1)校徽: (2)图腾: (3)校歌:育龙 (4)校园文化布局:(图片) 2、搭建课程育人体系 建立与礼和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具有序列性的个性鲜明的课程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礼和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当中。合理的整合三级课程资源。我们把三级课程体系调配成四种形式。 立本课程:健康与品性 强基课程:生活基础与学科基础 顺性课程:兴趣与艺术特长 致和课程:综合课程(大德大智,享受生活)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精选(最新)

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万物共融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基于自己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成最好的原本的那个自己。 周老师还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现在教育与生命相应的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是德育,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我们271教育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教科书是课程,学校组织的活动是课程,人际关系是课程,吃饭睡觉讲卫生也是课程,总之我们271教育的课程认知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系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自由成长。

悟道:教育本质的回归——三探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程改革

悟道:教育本质的回归——三探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程改革 经营管理 03-09 2109 悟道:教育本质的回归——三探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程改革[] 2011年3月8日和2012年3月8日,本报两次对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宣传。如今,这一方校园已是闪光灯聚焦的中心,在2012年5月举办的沈阳第二十中学第十五届教学开放周暨全国高效课堂研讨会上,来自全国200多所学校的近4000名教育工前来取经。“沈阳二十中学效应”,正在全国课改战线上持续发酵。 二十中学以独特的教育理念成功构建了“两纲一模、两动一主”的教学体系。2012年,二十中学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教学特色”实验学校。同年,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悟道》一书,也系统地介绍了二十中学的课改经验。她凭借十年的坚持,骄傲地向世人证明:目标高远,尊重规律,就会破解一个又一个课改难题! 课改的本质是什么?沈阳二十中学校长俞万祥有一段经典的概括:“课改是一种悟道,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突破,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悟道的核心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经历了“两纲一模、两动一主”教学体系的推出与深化,在过去的一年中,二十中学的课改又带来了哪些惊喜?他们持续10年的悟道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诀呢? 课程纲要:激活三维目标 2003年,二十中学进行了双向细目表的研究,解决了知识与目标之间的关系。2007年,该校形成了课程纲要,集中解决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实施问题。2008年,他们又构建了以知识、能力、目标为维度的立体系统,解决了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如何激活“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又成为了二十中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教

让教育回归本真

让教育回归本真 让教育回归本真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 今天本报推出的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的报道,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变革和活力,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深思。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学生考试分数、学校升学率,衡量教师与学生仅有分数这把标尺,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听,这种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心态浮躁、过分追逐功利化教育和过分强调分数的环境下,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独树一帜,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质,具有独特的样本意义和示范作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点在于育人,其本源意义应该是激发人的真善美。北京十一学校教改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质、本源,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这是该校教改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改革呈显出一派生机的关键。 启示之二,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李希贵校长提出,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第一。以一切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为己任,最大程度地保留学生的学习个性,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这是北京十一学校教改的精髓,也是其改革的灵魂所在。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学生个性化,发现学生的需要作为育人目标,北京十一学校取消行政班、实行走班选课,拆掉讲台、实行导师制,真正实现了教育成为服务的思想变。教育上,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着力于培养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维活跃的民族脊梁和社会栋梁。教学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努力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重视教学常规,尊重教学规律,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实现学生多向成才。 启示之三,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十一学校提出,新时期学校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学校的文化价值观是: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入手,给学生多样选择,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课程目标是一切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400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做值日、社团、游学、职业考察随处都有课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彰显。课程选择已经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路标。你要知道你现在在哪,要知道到哪里去,然后自己决定路线。这就是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在这里,课程价值不再是盯分数、做题,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等的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北京十一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改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该校以坚持不懈而丰富生动的实践探索,让教育真正回归其本质、本真、本色,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其本源、规律上来。这正是其重大的典型意义所在。

当前教育急需回归本质

当前教育急需回归本质 发表时间:2016-09-06T10:23:25.90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作者:蒋莉[导读] 当前我们应大力呼吁还原教育最原始的面目,不能让其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渠县射洪乡中心学校渠县 635200) 当前教育存在一个越来越不正常的现象,就是教育越发功利化,虽然在大力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分数仍是一个重要指标。导致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忽视了教育最简单的本质,并且还离它越来越远。因此当前我们应大力呼吁还原教育最原始的面目,不能让其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教育内容虽重要,但方法与艺术性往往更重要。好的教育往往都是在好的方法基础上实现的,教育智慧其实质就是好的方式方法的艺术。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这项工作,虽说现在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为了升学,许多教师与孩子其实质还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习,分数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以致我们离教育最原始的本质越来越远。由此,我大力呼吁,还原教育最本质最原始的面目,不能让其复杂地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教育一词中,“教”由“孝”与“文”组成,其意为:以孝为先,以文相授。其含义就是引人为善,行“孝道”。《说文解字》中将“教”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育,养子使作善”。①归言之,教育的首要意义就是要引人为善,行孝道。试问,现在多少的学子真正是受到了教育?相当部分的学生及家长只是片面追求分数、升学,对与人为善,在家做好儿女却置若罔闻,以致出现了许多能上名牌、重点大学,但自身品德却极差的人。对父母不仅不孝,态度恶劣的人大人在。试问,这样的学生虽然读了十几、二十年书,他真正受到了教育了吗?恐怕只是在进行知识的堆积与技能的提升罢了。这不算真正的教育,这样的学习注定失败。所以,我要大声呼吁,改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吧,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不要让教育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方教育中“educate”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为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英语中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有“引导、唤醒”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把孩子从洞底引到洞口,引导孩子见到阳光,自身生长,而不是靠老师、家长的主观塑造。相反老师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不想听。总结来看,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人所固有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教师与家长的作用就是一种背景、土壤,让孩子因其潜质顺其自然地生长,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见解。相反,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许多家长与教师的功利化严重,他们将自己的主观意愿一味地强加于孩子,甚至要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模式去成长,这样同样是违背教育的本来面目,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放眼世界,中国的教育现状不禁让人担心,曾有篇文章这样写道“失败的中国式教育成为世界的笑柄”,我们真的应好好反思了,要知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健康、健全而不是病态的人,这是首要前提!教育是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道出了教育最简单的本质---做好我们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教育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胡适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现在许多人是“目的热,方法盲”,这句话用在教育上也非常适用。明智的人总是用最好的方法达到最好的目的。现在我们的老师及家长都在非常努力地教育孩子,试问你们的教育有艺术性吗?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艺术有时比教育内容还重要。因为即使教育的内容再好,没有方式方法,没有耐心,其结果还可能适得其反,根本达不到教育最初的目的。某些老师与家长心急,一旦孩子不接受教育便一味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训孩子,没有注重尊重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古训有言“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②要明白教育目标只有在好的方式方法下,足够的耐心下,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道出了任何成功的教育其前提都应充满爱、尊重、耐心。让师爱焕发出最美丽的眼神。教育必须用心,用我们的一颗真挚的爱心去进行。 教育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关注点不同,进而造成的期待就不同,同时对其的态度也就不同了,最终使达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了,所以有人将教育的过程总结为:期待、相信、唤醒。对孩子应凡事多看他好的一面,就是说我们应多关注孩子好的地方,用放大镜找其优点,进而对他产生好的期待,始终相信他,对他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唤醒他自身所具备的一些潜质。同时批评孩子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在正面鼓励的前提下,批评其不对的地方,让批评也成为一种艺术。而不是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仅仅借批评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否则孩子看到的只是一张摆着生气的脸,一个怒气冲天的对方,却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以至下次又重蹈覆辙,他真正学会的却是学着大人的样子发怒。这样看来,与其说是孩子难以教育,不如说是我们的方式方法不正确。 教育其实并不复杂,应让其回归其最简单的本质: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同时作为教育者而言,要培养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幽默的态度。要知成功的教育都是在快乐的前提下完成的。多对着孩子笑,笑着说,笑着交流,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教育中健康成长!③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袁庭栋编注《增广贤文》 (3)[英]赫·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颜直)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