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精选.)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精选.)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精选.)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精选.)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4春?洞口县月考)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1)(2)(3)B.(4)(5)(6)C.(2)(3)(4)D.(2)(6)

2.(2013秋?江陵县期末)如图,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3.(2016?孝南区一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4.(2015?高港区一模)如图所示,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且<.已知10,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B.5 C.8 D.12

5.(2016?天水)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B.当12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20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处移动到24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2016?揭阳)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7.(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9.(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f<16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f<32

10.(2016?大连)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11.(2016?葫芦岛)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0

C.若将蜡烛移动到20处,光屏移动到70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2.(2016?贵州)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13.(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D.投影仪14.(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5.(2016?淮安二模)如图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来回移动另一侧的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纸片距离凸透镜中心10,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接着将纸片远离凸透镜移动,纸片上的光斑(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纸片上光斑与凸透镜的镜面大小相同时,纸片距离凸透镜的中心是.

16.(2015秋?枣庄校级月考)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凸透镜的焦点有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

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17.(2015秋?鄂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切成1、2、3、4、5块,其中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的是块.

18.(2015秋?湖州校级月考)如图玻璃水箱里有一气泡,一束平行光线透个气泡,在下面的光屏上会看到中中间有一亮点(填放亮或较暗)的斑点.这是因为光透过透镜的缘故.

19.(2016?广元)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

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

清晰.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0.(2016?东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2016?资阳)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烛焰S点的像S′.

22.(2016?揭阳)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3.(2016?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4春?洞口县月考)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1)(2)(3)B.(4)(5)(6)C.(2)(3)(4)D.(2)(6)

【分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解答】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是2、6,属凸透镜;

中间比边缘薄的是1、4、5,凹透镜;

中间和边缘存度相同的时3,是透明的玻璃砖.

故选D.

【点评】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根据厚薄、阳光聚焦、成像法、放大法等,应多了解.

2.(2013秋?江陵县期末)如图,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是发散还是会聚,填入正确的透镜.

【解答】解:首先可以判定,光线是穿过光学元件的,因此是透镜,而不是面镜;

对比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难发现,光线通过透镜后,其发散程度比原来要小,也就是说这个透镜对光线起来会聚作用,因此应该是凸透镜.

故选A.

【点评】在判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折射光线的里面,则光线被发散;反之,光线被会聚.

3.(2016?孝南区一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

(2)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

【解答】解: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故A正确;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B错误;

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故C正确;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故D错误.

故选.

【点评】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较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这四种方法比较常用,一定要掌握.

4.(2015?高港区一模)如图所示,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且<.已知10,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B.5 C.8 D.12

【分析】根据题意,A点通过凸透镜成像在B点,物距小于相距,A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然后根据题中给出的选项讨论判断正确选项.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A点成像在B点,像距大于物距,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10,选项A、B、D 不能满足f<10<2f,选项C能满足f<10<2f,故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焦点概念的理解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灵活应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5.(2016?天水)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B.当12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20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处移动到24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A、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216 时,所以8.A错误.

B、当12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

C、当20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

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12处移动到24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

故选D.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6.(2016?揭阳)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②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③掌握漫反射的概念.知道要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需要发生漫发射.

【解答】解: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要做到灵活运用,同时还考查了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7.(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①阳光聚焦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

【解答】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

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30处,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解答】解: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即u>2f;

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也可能是2f,则成等大的实像;

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要熟记成像规律,关键是搞清像距、物距,像和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此题中,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

9.(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f<16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f<32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18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结果.

【解答】解:蜡烛距离凸透镜32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2f;2f>18>f,

解得:9<f<16,

大于4f,即3218大于4f,解得,f小于12.5,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要熟记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

10.(2016?大连)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成像特点与物距大小变化的关系,要掌握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含义.

11.(2016?葫芦岛)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0

C.若将蜡烛移动到20处,光屏移动到70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A、由图可知,20,30,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20,即2f>u>f,2f>20>f,由此可得,20>f >10,故B错误;

C、若将蜡烛移动到20处,光屏移动到70处,此时物距30、20,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所小的实像,故C正确;

D、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把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像将靠近凸透镜,应当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D 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及焦距之间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 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 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 下)调整。

初二物理专项-凸透镜成像复习题(附答案)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一、 复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
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
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以及人的眼睛、眼镜
二、 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像距
应用
U>2f
U=2f
f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二、典型例题解析:
(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
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 10cm 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 像
【针对性训练】
1、三个焦距都是 20cm 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 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 接作放大镜使用,观察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面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 )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 灯片的距离
照相机的凸透镜到 画的距离
放大镜到小昆虫 的距离
150 厘米 40 厘米 22 厘米 20 厘米
12 厘米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 灯片的距离
照相机的凸透镜到 画的距离
放大镜到小昆虫 的距离
150 厘米 40 厘米 22 厘米 20 厘米
12 厘米
A
B
.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题型解析版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一.选择题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 D.20cm 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 4.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7.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 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 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 体的为物镜。 2、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 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 的距离, 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 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 的凸透镜L 1和L 2 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凸透镜是L 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 .若凸透镜是L 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 .若凸透镜是L 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 .若凸透镜是L 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4、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 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6、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 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 .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 .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7、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 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 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不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光路图. 二.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 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

9、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10、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1、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1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 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13、将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象 C、等大的虚象 D、缩小的实像 14、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图5-2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_________像,(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___________像。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像,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 ) A.u>2f; B.2f>u>f; C.u=2f ; D.u<f 17、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18、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 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 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 变暗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______点,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评卷人 得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潜望 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图3 2、 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确 : A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 B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 C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 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3、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 A ? u >2f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 B ? u v f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C ? 2f > u > f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3所示的位置时,恰 )

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 5、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 后光线会() A ?仍然平行B.会聚 C ?发散 D ?无法判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 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 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单选题: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 正确的是( ) A . u=2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 .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 . u=9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 . 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 18cm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A . 10cm v f v 18cm B . 5cm v f v 9cm C . 9cm v f v 10cm D . 18cm v f v 20cm 3、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 C .倒立、放大的虚像 D . 4、 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 .透镜的焦点以内 C .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实像 ) 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 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 30cm 处向15cm 处移动时,则 ( ) 6、 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 __________ 焦距,得到了 _________ 实像. 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 &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 v 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 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 ,像移动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9、 物体从焦点处向 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__________ ;像的虚实如何变化? __________ . 10、 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 __________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是 _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 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 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 像,如 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二、填空题: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习题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10 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 和20cm 之间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小 B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7、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 8、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10.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4厘米; B、f=8厘米; C、f=12厘米; D、f=16厘米。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 应满足( ) A.u >2f; B.2f >u >f; C.u=2f ; D.u <f 12、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1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 ) A.u>2f; B.2f>u>f; C.u=2f ; D.u<f 13、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14、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 U=2f F﹤u﹤2f U=f 0﹤u﹤f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复习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一、 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 处,所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三)镜的调节问题 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例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 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针对性训练】 1、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 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 焦点(F ),焦距(f )。 例 1、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 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 2. 典型光路(如图1) 例2.如图2画出了光通 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 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3.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作用,所以 又叫做__________透 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 做________透镜. 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 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如图3) 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 (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 线。 三.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例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 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cm 5 f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 与_______cm 之 间的位置. 例5、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 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某次实验时使用的两组透镜上分别标有 “×5”和“×20”的字样,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 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例6: 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 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 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靠近透镜 C .远离透镜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 像清晰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经典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经典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应:( ) A 、10cm >f >6cm ; B 、10cm >f >7cm; C 、14cm >f >10cm; D 、20cm >f >14cm 。 2、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 .小于12cm B .等于12cm C .大于12cm D .无法判断 3、当物体距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为( ) A .2cm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

最新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2016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习题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10 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 和20cm 之间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小 B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变小, 像距变大 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 甲和乙,则( )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图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