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的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特别关心教育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教师已真正成为社会大众崇尚的职业,教育战线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在两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也使教育领域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一些教师把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商品关系,热衷于捞外快,向学生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无目标,随意性大,甚至制定目标错位,不能依纲据本,知能传授不严密,缺乏科学性,浅层次的讲解多,许多课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化不变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沉闷,现代教学媒体形同虚设等等。上述现象,农村中学尤为突出。不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只能是喊喊口号而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所培养者质量的高低。荀子说过:“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士篇〉〉)意思是说做教师要具备四种条件:首先,要有尊严和威信;其次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再次要具备有条理、有传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最后要能够了解精微的道理并加以发挥。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明智地指出:方法只是工具,工具再好,没有本领的工匠也使用不好。所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马克思的这段名言应当成为广大教师的座右铭。教育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总是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是一种平凡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它是“全天候的”、“立体多维度”的艰巨劳动。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上做了不少的努力,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教师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差距。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找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光辉位置。

提高教师的素质还必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迄今,我们还有不少同志认为教师职业是“金饭碗”,就连民办教师也是“金饭碗”,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你教书我也教书,教孬教好一个样,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告别“金饭碗”,实行全员聘用、

竞争上岗,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本人的德、能、勤、绩逐项打分,合格者聘用,不合格者下岗甚至辞退,势在必行。这样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压力感,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求。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述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是课程价值达成的重要保证,相关研究分析了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应的对策、探讨了管理的策略与模式等,但研究还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实施至今,已取得积极进展,其重要性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达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了分析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系统收集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保证其实施过程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与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量。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研究者有的从宏观、有的分不同层面、有的结合具体学校等不同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有研究者通过对当地一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在课程管理上存在严重弊因,如农村地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需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安全问题的过分当心和忧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效果有限;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农村中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学校、家长与社会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变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自然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科学启蒙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观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同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结论。如果学生的实验效果不明显,老师切不可否定学生的猜想,而应帮助学生找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者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猜想中的错误,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三、树立创新意识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在农村倡导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再者,要抓好农村素质教育就必须得引起各方面的足够视。就近几年来说,素质教育重点似乎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而忽视了农村学校。仅此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法,笔者谈点看法: 当前农村学校仍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他们极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怎样?教师眼睛盯得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整日为分数抓学习,为考试抓分数。教师讲课的方法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死。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多,教师照本宣科的东西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抽考,有了好成绩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谁管你教师能力如何?所教的学生的能力怎样?),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荣辱。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上级抽考什么就把精力放在那里。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农村教育若不走出这个误区素质教育就是空谈。 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压力大,负担重。每周30余节课。教师每天备课、写教案将花去大量时间,学生的活动也极少。至于对学生的管理也是简单化,家长制。只注重分数,缺少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成绩高、听话就是好学生。上级教育部门评价教师是,班级学生成绩高就是好老师,所谓一俊遮百丑,就是这样。教师每天很累,学生每天更累。教师围绕上级统考学科备考,学生围绕教师辅导抓题去做。每天学生没有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没相应的课外活动。

浅谈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浅谈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5-08-06T16:10:59.6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3期供稿作者:宋金花[导读] 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寿光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宋金花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小学262734 摘要:本文结合山东省寿光市推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详细阐述了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小学的实现问题,分析了校园环境、课堂氛围、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对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寿光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小班化教学的建议。我校自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培养,特长得到了发挥,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优化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我们班班设有“五角”、“一墙”,即电教角、图书角、生物角、玩具角、办公角、艺术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浓浓的书香、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各种作品展示……把学生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墙壁说话,让角落育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小班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自然环境更为重要。我们开展的“班主任办公进课堂”、“微笑工程”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还能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能时刻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不再是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更注重他们的心灵、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便会产生满意、愉快、合作、互动、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二、优化课堂 1.互助教学,把生硬的灌输请出课堂。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取知识,但他们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把知识倒进去就行了,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是引导者,教师少讲、精讲,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这种氛围中觉醒,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提倡质疑,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能力。传统教育中,学生总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课本上出现的就是真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住了,想象力被封杀。新课程重体验,重实践。我们开展的“去蔬菜大棚参观”、“调查××厂的污水去了哪儿”、“我们身边的科技”等活动,将体验教学与活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 3.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就会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我们按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实施合理分层、分组,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就能树立起自信心。 三、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的课程设置完全按照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不定时检查,或有违规者学校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学校还开设了综合能力课程,能够培养人具有适应当前和今后学习、工作和交际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 四、优化教师素质 常言道:“打铁还要自身硬。”由此可见,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我们寿光市每年都会开展暑期请名师专家对骨干教师培训、市镇两级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校本培训、师德建设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五、优化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 1.优化评价内容。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是学生评价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全部指标。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心理、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能单纯以分数论高低、评优劣,而要通过各方面综合性评价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这才符合人才教育成长规律。 2.优化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除笔试外,还有口试、制作调查报告、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等。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有利于准确、清晰、客观公平地评价对象的发展情况。 3.优化评价主体。新课程要求强调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强调自我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等,还应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其中评价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处于主动地位。参考文献 [1]王金枝《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安徽农业学报,2008,14,(7)。 [2]邵继民《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思考》.内蒙古教育,2009,1。 [3]王娟《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02。 [4]陆炳炎王建磐主编《素质教育: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朱小蔓朱曦《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南京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乡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观念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在响应上级号召下的教学改革换汤不换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合理化的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条件,促使农村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一些领导把升入上一级学校学生的数量看做是一所学校办的好坏,来衡量学校。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肖婉清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让小学综合实践课返璞归真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从事科学课教学已经好多年了,在教学中自己经过反思、揣摩,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新世纪的课堂教学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科学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求知欲滋长旺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有创造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发展个性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想”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形式。学会了想,丰富了想的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这一“想” 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1.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思考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猜想。让学生多想,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实验边想、要从多方面想、多角度大胆的想,鼓励学生敢想、想得新、想得奇、想得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表达是思考结果的表现,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言越积极说明思考的越多。即使说错了,在正面指导后,鼓励学生敢于发言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3. 给学生动手的空间。小学生充满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感受其特点;玩一玩,感受其中奥秘;做一做,提高了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 二、学会观察,敢于提出问题观察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想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问题,尤其是发现或提出新奇的问题。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的。教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具,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滑轮组”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滑轮组,然后做实

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模板

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参考 一、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简析 各地出现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热,一方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另一方面说明了校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社会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掘,为学生成长拓展了空间。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1.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提出若干年,但是真正得到实施是在近十年。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载体得到充分重视,许多学校将其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是现行教育教学体系外的有效补充。 2.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课堂内、校园内,学生虽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能力素质发展也卓有成效,但是受制于时间空间及条件的限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尤其是心理素质、思想情感、协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开展课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在这些方面取长补短,尤其是利用专业基地、专业场所、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训练,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丰富内容。从目前各中小学开展实践活动状况看,学生参与热情之高始料未及,他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获得了放松,在课外得到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参与的兴趣不断提高,有利于身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最为丰富的内容。 4.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小学生在学业方面得到了有效满足,教师还要将目光转向学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当代独生子女群体缺乏的坚韧品质、顽强意志及团结包容心态,课堂教学中难以全面渗透。借助于专业基地、专业团队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可以在思想上、品德上、情感上受到熏陶,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对于心智发展尚不完全的小学生及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有价值。 二、夯实工作要点,保证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卓有成效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都是和教育部门专业的素质教育基地联合,借助于丰富的设备场地条件、活动器材及专业的指导队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效果非常明显。工作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试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教育手段的传统性、学生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因此导致了教育教学效果低下,对于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更是一个瓶颈。虽然,网络、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光盘以及逐年增加的图书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条件,但是素质教育跟不上,仍然谈不上高效。另外,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身心负担加重,何谈“减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身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的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的偏僻,信息的闭塞,学生接触到事物相对较少,以课本养课,大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改变步子缓慢,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首先,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思想。虽然考试制度暂时还改变不了,我们不得不考虑,但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应试。语文有着本质和规律,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是教学目的,关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虚心听讲,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使学生学习轻松愉悦。 如识字教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其教学规律是,首先教会学生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自学字音的工具;其次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

浅谈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发表时间:2016-07-04T16:38:41.1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0月作者:王孝丽[导读] 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当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精英人才。 王孝丽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人们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发展和生活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而言,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当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精英人才。【关键词】小学教育应试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教育得到了社会和家庭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创新能力显然十分重要,小学教育要足够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小学教育要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接新的教育挑战加强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生成发展,学生的创造和竞争意识形成,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实施发展全面素养教育,注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当前小学教育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小学教育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满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需要迎接一系列挑战。小学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一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当前,中国小学教育暴露出众多问题,这不利于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推进。当前小学过于功利化,片面追求学生知识成绩,把学生的文化成绩看做象征学校的身份和荣誉的标志。学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考试和升学上,一切为了应试教育。从而忽视了小学生创新思维和思想教育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的积极引导,这对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启蒙和未来学习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最初开始系统接受知识的时期,对人一生的素质、思维和习惯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当下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枯燥无趣。教师授课的内容只是简单扼要的读背课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授课内容空泛,不能实现小学教学的育人目标。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即使,应试教育当下十分流行,学校也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要求,小学教育改革不可避免。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学校和家长都不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过于统一化,极大的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缺少趣味和对知识的扩展,很少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学习热情。 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对国家的强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小学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育人目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教育日益被重视的现状下,我国的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被推到前沿。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空间思维的扩展、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课程中音乐、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创新能力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而且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三、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小学素质教育不仅对我国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符合小学教育的发展之路。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需求,是新时代对小学教育的要求。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对创新的竞争。为当今社会市场培养符合需求的创新人才,要加强在小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完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是当代社会知识经济和新时代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心理和知识基础。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公民的个人修养,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人才。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小学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小学素质教育的创新,转变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机会,扩宽学生的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育发展进步的机遇。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小学教育的期望和目标。小学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转变传统小学教育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观念,努力探索小学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当前小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加快推进我国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参考文献】 [1]鲍哲.浅谈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19).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张秀荣.创新小学教育思维及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 (17). [4]王志飞.浅谈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J].政府法制,2006(09). [5]陶志广.对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1995(06). [6]程路.掠夺,以教育的名义-2012小学教育警示录[J].人民教育,2012(24).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e13768003.html,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杨小艳 来源:《教育界·A》2019年第12期 【摘要】相比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项推进农村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究;加强措施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可以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素质教育是在1985年5月,由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了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小学生可能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使其成为国家栋梁以及社会的优秀人才,开展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农村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也是牵动中国人心的问题。 一、农村素质教育现状问题探究 1.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山区的小学,他们的教师很有可能文化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错误百出。还有的地方会出现教师配备不合理的现象,有的教师承担了多重角色,甚至数学、语文、英语的教学重任都压到一名教师身上,使得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及时调整、反思和进步。教师资源的缺失也使得农村教师不能像城市里的教师一样开交流会、互相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汲取知识的效率,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如果缺少了合适的教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即便能获取知识,其知识面也不够宽,限制性很大。师资力量如此薄弱的地方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2.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落后 经费不足是农村小学面临的一大问题,这导致农村小学的许多设施都得不到及时更新,一年一年的重复利用,桌椅板凳更是破破烂烂,甚至有的小学连避风遮雨都做不到,一到下雨天,学生不能上课只得回家。设备落后导致学生无法有质量地接受知识,同时,一些先进的教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贴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起来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生活合作探究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题材的广泛新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实践”与“活动”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如:在教学主题《平安每一天》时,我首先让他们进行危险活动的调查以及

该怎样处理遇到的危险。这类主题是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注意的问题,然而每天的强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首先把安全话题列入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对安全进行调查,而是对危险进行调查。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危险的存在与发生危险时付出的代价。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时,他们格外的认真。一开始让学生觉得很没有必要研究的课题,却让我们越研究越深,甚至在研究危险在哪时,他们想到了工厂,想到了医院,想到了在工厂和医院出现的安全标志。孩子们对于图画总是比对文字感兴趣,当安全主题研究到安全标志图时,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主动动脑,让我们的这个主题在生活中发挥到极限。以至于以后在进行其它主题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注意安全,不知不觉运用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而学生实践的载体就是生活,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所以,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如:我们学校在开学初进行了《我们的压岁钱》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去自由组成小组,自己采访、调查、询问,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由于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本主题时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教会了他们要合理理财。这为学生以后的生活理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合实践就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二、实践活动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牛雨 【摘要】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创新教育小学教育重要性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是小学教育总体上处于之后的状态,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依然受制于17年模式和应试思维。一般而言,较之于教育法规,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前卫性,但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则正与该趋势背道而驰。义务教育法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重视能力,尊重个性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应试思维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应试思维决定了小学教育的两大特点: 1.多做、多练,题海战术才是真道理。 在这种思想的前提下,老师及学生都很辛苦,学生每天背课文、写作业、参见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同时还要应付学校的考试,学生完全

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样完全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老师团队亦是每天超负荷工作,尤其是目前,中小城市小学班级内人数严重超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是一个“苦”字了得。2.超前训练 在应试教育思维下的教学,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和老师都会盲目的追求分数,而对一些期末的考试内容及科目会重点讲解,而次要内容则会忽视。这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忽视了对孩子得个性化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未成年人以后的发展。 二、小学应将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接,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是历史之必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增强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是农村小学,让它们真正理解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浅谈以下的几个问题:1.如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2.谈农村小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3、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的创新精神。4、浅析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改革主体主导 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的能力,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及国际竞争的需要,也为了培养新世纪一代代的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着眼于今天及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 一.在农村小学如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面向全体学生,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在农村小学,一般情况下,教育偏向于尖子生,偏向于智力教育;忽视后进生,忽视对后进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情况还很多。有时候给尖子生硬压任务,随意剥夺学生仅有的休息时间;还在对后进生从心理上施加压力,以逼走后进生,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教育规律,更是违反国家教育法规、政策。作为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指导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健康成长的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学得全面并学有所长”,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注入式”现象比较多,教师虽然讲得很累,但教学效果却总不好,这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对。要知道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儿童),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教学要有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有责任创造和谐的教育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本着素质教育的意识,给每个学生都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正确处理好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许多弊端是不容否定的,但是考试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掌握信息的程度就离不开考试,再说,通过考试才能了解与学之间的差距,以便加强或改进教学方法。所以,推行素质教育之后仍需要考试。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及认知特点,利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二.在农村小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平等友好的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式”课堂教学思路主要通过以下两步来完成。 (一)情感交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教育上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是否有亲切感,自尊感、和信任度。师生之间民主、

综合实践论文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如何让综合实践课发展学生实践生活能力探讨 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李先瑜 关键词:综合实践生活发展学生生活能力 摘要: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实践能力。 正文: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逊于别国孩子,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而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发展学生实践生活能力的杠杆,首先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而此时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就成为举足轻重的目标,要求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