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鳍东方鲀_Takifuguru_省略_pes_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_岳亮

红鳍东方鲀_Takifuguru_省略_pes_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_岳亮

红鳍东方鲀_Takifuguru_省略_pes_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_岳亮
红鳍东方鲀_Takifuguru_省略_pes_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_岳亮

第三章 蛋白质

3.氨基酸和蛋白质 罗勃特 P.威尔逊 3.1 简介 蛋白质约占鱼类干重的65-75%。鱼类不断利用氨基酸形成新的蛋白质或者替代已有的蛋白质。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只有一部分将被用于形成新的蛋白质,其余的将被转变成能量。 最初的氨基酸实验日粮是根据鸡全卵蛋白、大鳞大麻哈鱼卵蛋白和大鳞大麻哈鱼卵黄蛋白来表示的。根据鸡全卵蛋白氨基酸组成配置的氨基酸实验日粮被用来测定大鳞大麻哈鱼氨基酸定性需求。 3.2 蛋白质需求 3.2.1 总需求 3.2.1.1 有鳍鱼 像其它动物一样,鱼类没有真实的蛋白质需求量,但是需要必需氨基酸和非必要或非必需氨基酸之间很好的平衡。测定的几种鱼类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总结在表格3.1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下面这些因素:(a)日粮能量含量(b)日粮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c)日粮蛋白质的消化,所以一些需求量值估计过高。 同其它动物一样,鱼类最理想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受到能蛋比平衡,氨基酸组成,测试蛋白的消化,和非蛋白能量来源的影响。实验日粮中能量过量会限制饲料的消耗,像其它动物一样,鱼类摄食是为满足能量需求。在许多鱼类中许多饲料原料的可代谢能量还没有被测定,研究者运用生理燃料值来表示蛋白质需求和日粮能量水平的关系。 表3.1中的数据表明鱼类的蛋白质需求量比其它脊椎动物更高(两到四倍)。用饲料摄入量(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蛋白质克数)和活体重增加(每千克活体重所获得的蛋白质克数)表示时,鱼类的日粮蛋白质需求量并不与其它脊椎动物不同。 3.2.1.2 甲壳纲动物 研究的许多甲壳纲动物的蛋白质需求量很高,范围为日粮干重的30%到60%(表3.3)。这些测定的数据有些估计过高了。甲壳纲动物营养研究很复杂。一些生物体在消化之前同样弄碎食物粒子,这可能会增强消化使得饲料消耗测定很

浙江省主要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浙江省水稻品种DNA指纹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其应用 程本义1吴伟2*夏俊辉1刘鑫2庄杰云1杨仕华1 (1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省种子总站,浙江杭州310020;*通讯联系人,E-mail:wuwei1610@https://www.doczj.com/doc/f416467936.html,) 摘要: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一套水稻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体系,对2002-2006年浙江省主要的水稻品种98个、2007-2008年省区试水稻品种155个(181个次,含26个续试品种)进行了DNA 指纹检测,构建了279个次水稻品种×12个微卫星标记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分析了指纹库中各标记的多态性和品种的相似性。基于构建的指纹数据库,对所有品种的特异性及区试续试品种年度间的一致性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DNA指纹库;特异性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NA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Rice Varie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ENG Ben-yi1,WU Wei2,*,XIA Junhui1,LIU Xin2,ZHUANG Jie-yun1,YANG Shi-hua1 (1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310006,China;2Zhejiang Provincial Seed Management Station,Hangzhou31002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uwei1610@https://www.doczj.com/doc/f416467936.html,) Abstract:A total of98major rice varie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2002to2006 and155rice varieties in Zhejiang provincial regional trial from2007to2008were assayed with a set DNA fingerprint testing system on rice variety.A DNA fingerprint database containing genotypic data of279rice variety times at the12marker loci was constructed.The polymorphism of different markers and genetic similarity of varieties in the DNA fingerprint database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e DNA fingerprint database,the distinctness of all rice varieties and consistency of the same varieties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identified. Key words:rice variety;microsatellite marker;DNA fingerprint database; distinctness 特异性(Distinctness)是农作物新品种权申请和品种审(认)定的前提条件。“九五”中后期以来,在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浙江省包括水稻在内的农作物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品种雷同、侵权等现象。而目前,水稻品种特异性鉴定的主要方法是新品种DUS测试,该方法测试周期长、工作量大,难以及时高效地对浙江省大量水稻品种进行特异性鉴定,有必要寻求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方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DNA指纹 基金项目: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项目(Sn2006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2006RG002)。 作者简介:程本义(1977-),男,浙江淳安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评价和品种DNA指纹鉴定研究。 E-mail:cby_951019@https://www.doczj.com/doc/f416467936.html,。

微卫星DNA标记

1微卫星DNA标记的发现 1974年,Skinner等在研究寄居蟹的基因组时发现了微 卫星DNA的重复序列。此后,在人、动物和酵母的基因组中都发现了类似大量的简单重复序列。直到1986年,Ail等首次用合成的微卫星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于人的指纹分析,这时才得到重视。1988年,Jeffreys等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使之发展成为新的遗传分子标记系统。1989年,Litt等[1]扩增到了人类基因组微卫星序列,从而创造了“微卫星(microsatellite)”这个名称。 2微卫星DNA的结构 微卫星DNA又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或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STR),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一般是1~6个)为单位串联重复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和重复程度在不同的生物体内高度变化,并且随机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认为,在染色体上,除着丝粒及端粒区域外,其他区域也广泛散在分布有微卫星位点。Weber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排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无间隔)、不完全(有非重复单位的碱基间隔)和复合型(2个或更多重复单位彼此毗邻连续出现)微卫星3种类型。 3微卫星DNA标记的优缺点 3.1优点 ①分布广泛。微卫星DNA广泛且均匀地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②多态性丰富。由于微卫星在不同个体中的重复单位数目变异大,因而造成其长度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使其可以包含大量丰富的信息。③简易高效安全性。微卫星检测方法简便且效率高,单个位点检测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24h,并可以多个位点同时进行检测。微卫星标记没有任何表型效应,因而不存在对家畜个体的有害或次级效应。④保守与通用性。微卫星侧翼序列的保守性以及物种间某些染色体区段的共线性,某一物种的微卫星引物可以应用于相近物种。⑤共显性遗传。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共显性遗传,因而易区分纯合型和杂合型。 3.2缺点 ①建立和筛选基因文库,进行克隆和测序,都是非常繁琐、耗时的工作。②由于不同物种的微卫星侧翼序列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物种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也非常耗时。③微卫星进化具有复杂性,可能出现同源异型或异源同型。④PCR 扩增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一些等位基因无法被扩增出来,即“无效基因”。影响亲子鉴定的正确性。⑤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DNA探针能很好地匹配他们各自的多态性 4微卫星DNA的筛选方法 获得微卫星DNA的常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通过构建基因组文库,核心重复序列探针标记,杂交筛选,测序及特异引物设计等一系列步骤;②可利用近缘物种间某些染色体片段的同源关系,以已知的微卫星DNA引物作跨物种使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另一物种的微卫星DNA标记. 5微卫星DNA的筛选步骤: ①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提取基因组DNA,酶切后与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涂板后在37℃下培养,用α-互补法筛选阳性的重组质粒;②质粒DNA的提取;

养殖暗纹东方鲀肌肉中呈味肽的分离鉴定 - 副本

养殖暗纹东方鲀肌肉中呈味肽的分离鉴定 刘源,仇春泱,王锡昌,苗晓丹,张晶晶,熊振海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 摘要:鲀鲀 本文旨在从生鲜暗纹东方肌肉中提取呈味肽从而对暗纹东方肌肉中的呈味肽的结构特性进行相应研究。将生鲜养殖鲀 暗纹东方肌肉水提物经Sephadex G15凝胶柱分离,得到3个多肽组分(分别为0-F1、0-F2和0-F3),感官评价结合电子舌选择出具有最强烈的鲜味和kokumi感的组分0-F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组分0-F1-1和0-F1-2,电子舌鉴定显示0-F1-1组分有较强的鲜味。最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RP-HPLC分离得到组分0-F1-1中呈味肽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鉴定得到一种新的呈味七肽结构:Pro-A-Ala-B-Met*-Cys-Arg(810.9046 Da,A和B均为氨基酸代码,Met*表示氧化型甲硫氨酸)虽然肽段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性氨基酸,但该肽不具有苦味,而且有显著的浓厚感,其中含有的Cys残基可能是其具有kokumi感的关键。 关键词:鲀 呈味肽;暗纹东方;电子舌;kokumi 文章篇号: 1673-9078(2014)8-38-42 Isolation and Identi?cation of Flavor Peptides in Cultured Puffer Fish (Takifugu obscurus) LIU Yuan, QIU Chun-yang, WANG Xi-chang, MIAO Xiao-dan, ZHANG Jing-jing, XIONG Zheng-hai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and stud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lavor peptides from raw, cultured puffer fish muscle. Three fractions (0-F1, 0-F2, and 0-F3) were obtained from an aqueous extraction of cultured puffer fish (Takifugu obscurus) muscle by Sephadex G-15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Using sensory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an electronic tongue, it was found that fraction 0-F1 could elicit umami and kokumi tastes. Further isolation of fraction 0-F1 components was performed using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to yield two subfractions 0-F1-1 and 0-F1-2. The electronic tongue showed that subfraction 0-F1-1 could elicit a relatively strong umami taste.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subfraction 0-F1-1 isolated by RP-HPLC was identified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new flavor peptide was Pro-A-Ala-B Met*-Cys-Arg (810.9046 Da, where A and B are amino acid codes; Met* is oxidative methionine). Although this peptide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hydrophobic amino acids, it did not have a bitter taste, and rather a thick and strong taste. Hydrophilic amino acid residue Cys might be the ke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kokumi taste of this peptide. Key words: flavor peptides; puffer ?sh (Takifugu obscurus); electronic tongue; kokumi 滋味是构成食品品质的重要元素之一,包括甜味、咸味、苦味、酸味和鲜味。呈味肽是指从食品中提取或者由氨基酸合成的,能够改善或掩盖食品感官特性收稿日期:2014-03-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900,31371790);“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8B01);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设(11DZ2280300);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4);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作者介绍:刘源(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品质评价 通讯作者:王锡昌(1964-),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品质评价 的短肽。食品中的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中间产物,存在于肉类、蔬菜、腌制食品及乳制品等各类食品中,对食品风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食品中的肽可以产生特征性滋味,赋予食品特殊的风味,肽可与食品中其他风味物质相互作用,明显改变原有风味[2]。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由于其味道鲜美,肉质柔和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又由于其含有剧毒所以古人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河豚鱼经过几代淡水环境养育,毒性一代比一代低,一些品种的河豚如暗纹东方鲀等可供安全食用,确定为可以定点(食用)经营的东方鲀属淡水物种,

STR SSR 微卫星分析

STR/SSR/微卫星分析 背景介绍 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也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或简单重复序列(SSR),是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微卫星位点通常通过PCR扩增和电泳检测,并根据片段大小分离等位基因进行分析;扩增后的等位微卫星可以用多种方法检测,传统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加放射显影或银染的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阅微基因基于5年的经验,利用ABI遗传分析仪对荧光标记的DNA片段进行检测,结合分子量内标进行DNA片段长度计算,使STR分型变得高效快捷,结果也更加精确。 服务项目 1.SSR引物开发 通过富集微卫星序列,开发出20-30条具有一定重复特征的微卫星序列,并且对序列进行多态性和特异性验证。 2. 引物筛选 选取部分代表性样本,利用普通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高分辨率芯片电泳或PAGE验证引物的特异性、扩增效率和基因座多态性等信息(图1)。

图1. 用岛津MultiNA芯片电泳仪进行引物筛选的结果 3.样本批量扩增 用带有荧光标记(FAM/HEX/TMR/ROX等)的引物,对批量样本进行PCR扩增。我公司拥有高通量PCR仪平台,可以满足大量样本扩增需求。4.测序仪检测 带有荧光标记的PCR产物进行稀释后与分子量内标混合,用3730xl等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并得到原始数据(fsa文件,见图2)。 图2.应用3730xl测序仪检测得到的原始图谱 5.原始数据分析 编制panel和bin等文件,使用正版GeneMapper v4.0软件分析测序仪得到

的fsa文件,并生成PDF图谱和Excel文档(包括size、基因分型等信息),分析后的电泳图谱见图3。 图3.GeneMapper软件分析后的电泳图谱 6.群体遗传学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OPGENE、MEGA、PHYLIP、ARLEQUIN等)对上述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谱、分析连锁不平衡和分析多态性等。送样要求 细胞(≥106)、组织(≥300mg)、血液(≥1ml)、基因组DNA(≥20μl,浓度≥ 50ng/μl);引物信息、片段长度范围、琼脂糖电泳图等。 提供结果 引物、微卫星分析的原始数据以及GeneMapper生成的PDF图谱、包含片段长度等信息的Excel文档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等。 成功案例 到目前为止,我公司与上百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进行过多个物种的引物开发、多态性分析、种系鉴定和连锁图谱构建等工作,包括人、小鼠、大鼠、兔、马、犬、牛、大熊猫、鱼、虾、麻雀、蜜蜂、蚊子、蚜虫、瓢虫、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杨树、苹果、葡萄和真菌等。

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组扫描

文章编号:1007-7847(2000)S0-0018-06 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组扫描 X 邓 昊,何云贵,夏家辉(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湖南长沙 410078) 摘 要: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组扫描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 因定位、个体识别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其原理、策略、分析方法及应用作了论述,并探讨 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组扫描;基因定位;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Q78 文献标识码:A Fluorecence -based Genescan with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ENG Hao,HE Yun -gui XIA Jia -hui (National Laboratory of Medical Genetics,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8,Hunan,China) Abstract:Fluorescence -based genescan with microsatllite markers is a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 which developed in 1990p s.It is used widely in the field such as gene mapping,personal identifica -tion.Here we demonstrate its principle,research stra te gy,analysis methods,applications and discuss the developing prospec t. Key words:microsatellite;fluorescence based genescan;gene mapping;analysis method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开展了近10年,1999年12月1日美、日等国科学家宣布,人类22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业已完成,其余染色体的大规模测序工作在近3年也已将完成.运用大规模测序的大量数据,将cDNA 与致病基因一一对应起来,将疾病定位到染色体某一位置后进行突变检测,不失为基因克隆的一条捷径.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 标记是简单重复的DNA 片段,每个重复单位一般1~6个碱基(bp),重复次数10~20次左右,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1].由于其种类多,高度多态,基本上呈平均分布并可用PC R 检测,具有共显性遗传特征,因而广泛用于遗传作图.近年来绝大部分基因定位和克隆都运用了微卫星荧光标记的基因组扫描分析技术. 1 原理与策略 微卫星DNA 在人基因组中平均每30kb 存在1个,人类基因组中以(CA/GT)n 重复序列 第4卷 第2期(专辑)2000年6月 生命科学研究Life Science Research Vol 14 No 12(Suppl.)Jun 12000 X 收稿日期:2000-06-12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9525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896200) 作者简介:邓昊(1973-),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何云贵(1970-),男,湖南湘乡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夏家辉(1937-),男,湖南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开题报告】龙头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筛选

开题报告 生物科学 龙头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筛选 一、论述龙头鱼微卫星多态标记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目前,国内对龙头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属间的远缘杂交等方面,但是尚未研究成功。对龙头鱼微卫星多态标记的开发目前尚未见报道,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龙头鱼微卫星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够利用远缘杂交所带来的杂交优势获得具有优良性状子代,那在生产上或遗传学上都将有重大意义。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基于基因组DNA水平的差异进行检测,不受组织,器官种类、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可作为水生动物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及种质分类等研究的理想标记。 龙头鱼俗称狗母鱼,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灯笼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属。其形体柔软,长形,略侧扁,头背稍圆。吻短,钝圆,口甚大。龙头鱼生活于暖温性海洋的中下层。运动能力不强。常栖息于浅海泥底的环境中。每年春季为产卵期。杂食性,以小鱼、小虾、底栖动物为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均产之、尤以浙江的温、台和舟山近海以及福建沿海产量较多。属暖水性底层近岸鱼类,缓潮时常到上层。一般只在近海作短距离移动。属捕食性鱼类,生长甚快。以3~4月和9~12月渔获为大。 鉴于恢复与保护野生龙头鱼资源的需要,有必要对龙头鱼的种质遗传基础和种质资源鉴定开展深入的研究。目前,有关龙头鱼群体遗传背景方面的研究很少,仅见于部分学者对龙头鱼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了RAPD 分析。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龙头鱼微卫星标记研究方面的报道,这严重制约了微卫星标记在龙头鱼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因此,筛选多态信息含量丰富的龙头鱼微卫星标记,分析龙头鱼群体遗传结构用于标记选择育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利用微卫星标记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和富集。目前,常用的富集微卫星标记的方法主要有3 种: ①构建目标生物小片段插入基因组DNA 文库,通过含有重复序列的探针筛选含有微卫星的阳性克隆; ②通过生物素探针结合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进行微卫星DNA 片段的富集; ③从公共核酸序列数据库资源中筛选微卫星。其中,传统的构建小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鱼类及其生肉制品品质监管方法及其系统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鱼类及其生肉制品监管方法及其系统,所叙方法包括:(1)提取鱼类及其生肉制品DNA,获取分子条形码序列,即线粒体COI同源序列(2)通过DNA条形码数据库进行物种鉴定,将分子鉴定结果与产品信息转换为二维码图像粘贴至包装表面;(3)鱼类及其生肉制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可借助智能设备扫描商品唯一的二维码获取产地、种类、加工记录、产品检测等信息。本技术将分子生物学条形码与二维条形码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商业流通中鱼肉制品的自动化监管。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鱼类及其生肉制品品质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步骤一、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鱼类制品分子条形码序列:提取样品基因组DNA、特异性引物设计、测序及数据处理; 步骤二、DNA条形码数据库鉴定:进行序列相似比对,分析遗传距离,获得鱼种类鉴定结果;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鉴定结果结合其生肉制品的商品信息输出二维码标识:基于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平台按照产品批次生成二维码图像,打印、粘贴防水标签; 步骤四、不同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立即可获得鱼类及其生肉制品信息,追溯任意同类产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鱼肉制片样品DNA条形码有效序列长度大于50b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作为DNA条形码片段为线粒体COI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特异性引物序列为: COI1-F:TCAACCAACCACAAAGACATTGGCACR, COI1-R:TAGACTTCTGGGTGGCCAAAGAATCA; COI2-F:TCTCAACCAACCACAAAGACATTGG, COI2-R:GACTTCTGGGTGGCCAAAGAATCA; COI3-F:TCAACCAACCACAAAGACATTGGCAC, COI3-R:TAGACTTCTGGGTGGCCAAAGAATC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鱼肉制片的样品来源为鱼类组织样本或血液样本,所述组织样本包括鳍条、肌肉、鳞片和粘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相似性比对获得鱼类物种名,相同种类鱼类DNA条形码相似度高达99%,不同种类鱼类及其生肉制品间的遗传距离>2%。

棉花微卫星标记的PAGE_银染快速检测

收稿日期:2000-06-24,3论文联系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240,3980089),国家 转基因植物研究专项(J 992A 2023)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 军(1968-),男,在职博士研究生,工作单 位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微卫星标记的PA GE 银染快速检测 张 军,武耀廷,郭旺珍,张天真3 (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摘要:利用一种简便、快速的PA GE 银染方法检测了异源四倍体棉花栽培种陆地棉与海岛棉之间 的微卫星多态性,并检测到了微卫星在陆地棉品 种间的多态及微卫星标记位点在陆地棉品种间的 复等位性。 关键词:棉花;微卫星;PA GE ;银染 中图分类号:S 562.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807(2000)0520267203Fa st Screen i ng of M icrosa tell ite M arkers i n Cotton w ith PAGE sil -ver Sta i n i ng ZHAN G Jun ,W U Yao 2ting ,GUO W ang 2zhen ,ZHAN G T ian 2zhen (A g rono m y D ep a rt m en t ,N anj ing A g ricu ltu ra l U n iversity ;K ey L abora tory of C rop Ger m p las m and B reed ing ,M in istry of A g ricu ltu re ,N anj ing 210095,Ch ina )Abstract :Po lym o rph is m of m icro satellite m ark 2ers betw een cu ltivars of allo tetrap lo id co tton species (Gossyp ium h irsu tum L .)and the seais 2land co tton (G .baba rd ense L .)w as screened u s 2ing a rap id and si m p le m ethod of PA GE silver stain ing .T he po lym o rp h ic and m u ltiallelic char 2acter of m icro satellite m arkers am ong up land co tton cu ltivars w ere iden tified as w ell .Key words :co tton ;m ico satellite ;PA GE ;silver stain ing 微卫星(m icro satellite )或短串联重复(STR ) 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SR )。是指一类遍布于生物基因组中的由几个核苷酸对(称为核心序列,一般为1~6bp S )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其重复次数在同一物种不同的遗传型间是高度可变的,但这段重复的两端却是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据此设计引物,即可通过PCR 技术分析核心序列重复次数的变异,在不同的遗传型间检测到多态,称为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 P )。微卫星首先是在人类遗传研究中发现的[1],以后发现在 植物中也普遍存在。现在,微卫星作为一种分子标 记技术已经用于植物遗传、育种研究。Yu 等[2]利 用研究开发出的棉花微卫星的引物,进行棉花遗 传图谱构建及Q TL 分析。但是,微卫星的长度很 小,一般为100~300bp S ,有时甚至小于100bp S , 其多态性有时仅表现为几个bp S 的差异。因此一 般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很难检测微卫星的多态性。 早期的研究是在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用放 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底物,利用变性或 非变性的PA GE 经放射自显影检测多态性[3,4], 这给研究中利用微卫星标记带来很大的麻烦。利 用高分辨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大多数 微卫星的多态[4],但这种琼脂糖凝胶的制备费时、 费力。Panaud 等[5]尝试利用PA GE 银染技术检 测微卫星的多态性。银染的灵敏度非常高,但一般 的银染方法操作比较繁琐,不容易控制染色背景, 使得结果不稳定。我们利用一种快速简便的银染 方法,通过非变性的PA GE 有效地检测了陆地棉 与海岛棉种间及陆地棉种内品种间微卫星的多 态性。1 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 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 —1、海岛棉高产抗病 品系海7124及其杂交F 1。陆地棉6个栽培品种。 1.2 棉花基因组DNA 的分离纯化参考郭旺珍等[6]的方法。1.3 微卫星的PCR 扩增PCR 反应体系(67mM T ris 2HC l (pH 8.8), 16mM (N H 4)2SO 4,0.002%明胶,0.2mM dN T P S , 7 62 棉花学报 A cta Go ssyp ii Sinica 2000,12(5):267~269

鱼类学分类名词解释

(1)正模标本或称模式标本:在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本,或记载时所根据的单一标本。 (2)副模标本:正模标本以外的标本,曾经命名者在写原始描记时查看过。 (3)统模标本:原记载者所依据的若干标本中为曾选出一个为正模标本,则每个标本均称统模标本。 (4)选模标本:当新种的原始描记发表后,从一系列的统模标本中选出一个标本,作为该种的确定模式标本。 海鲢总目:海鲢目(海鲢)、鳗鲡目(鳗鲡、海鳗)、背棘鱼目 鲱形总目: 鲱形目----(鲥、鳓|、斑鰶、刀鲚、黄鲫、刀鱼) 骨鳔总目:鼠鱚目 鲤形目(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长春鳊、马口鱼、红鳍鲌、翘嘴红鲌、蒙古红鲌、细鳞斜颌鲴、鲮、斑马鱼、泥鳅) 脂鲤目、鲇形目(中华海鲶、鲶、胡子鲶、中华海鲶、黄颡鱼、斑点叉尾鮰)裸背电鳗目原棘鳍总目:鲑形目(虹鳟、大银鱼) 巨口鱼总目:巨口鱼目 灯笼鱼总目:仙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长蛇鲻)、灯笼鱼目 副棘鳍总目:鲑鲈目、鳕形目(鳕鱼)、鼬鳚目、蟾鱼目、鮟鱇目黑鮟康)、喉盘鱼目 棘鳍总目:鳉形目(乔氏鱵、青鳉)、银汉鱼目、月鱼目、金眼鲷目、海鲂目、刺鱼目、刺鱼目、海蛾鱼目、海龙目(粗吻海龙、日本海马)豹鲂鮄目、合鳃目(黄鳝)、鲉形目(鲬、松 江鲈、褐菖鮋)、鲈形目(油魣、鲻、鮻、四指马鮁、鲈鱼、鳜鱼、指印石斑鱼、短尾 大眼鲷、日本方头鱼、竹荚鱼、大甲鯵、蓝圆鯵、黄鳍鲷、横带髭鲷、大黄鱼、小黄鱼、 皮氏叫姑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鰧、带鱼、刺鲳、银鲳、卵形鲳鯵、鲐鱼、蓝点马鲛、 乌塘鳢、矛尾复鰕虎鱼、乌鳢)鲽形目(牙鲆、高眼鲽、木叶蝶、条鳎、短吻舌鳎)鲀 形目(绿鳍马面鲀、条纹东方鲀) 马口鱼:体有垂直条纹,上、下颌边缘波状,呈马蹄形,背鳍3,7,臀鳍3,8—10分布在东部各江河,摄食小型鱼类和昆虫,是目前湖泊、水库养殖的主要敌害之一。 斑马鱼:(斑马)生长快,水温适宜时,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卵、仔鱼透明,个体小,是很好的模式生物。 青鱼:“乌青”,口端位,下咽齿1行,侧线鳞39—46,背鳍无硬刺。腹鳍、臀鳍黑色,鳞片一色草鱼:“草青”,下咽齿2行,侧线鳞36—48,背鳍无硬刺,腹鳍、臀鳍灰白色,鳞片斜格状,鱤:上颌边缘平直不呈波状,侧线鳞110-120,口大,吻尖,下颌前端有1突起呈瘤状,体修长、流线型,凶猛肉食性。 红鳍鲌:体侧扁,口上位,口裂几乎和身体纵轴垂直,背鳍具棘,分支鳍条7,腹棱完全,体较低,体长/体高=3.3-5.0。下咽齿3行。 翘嘴红鲌:体侧扁,口上位,几乎与体轴垂直,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体较低,体长/体高=3.7-5.0。 头部、体背部几呈水平,臀鳍分支鳍条21-25。 蒙古红鲌体侧扁,口亚上位,腹棱自V基部至肛门。体较低,体长/体高=3.7-5.0。头部及体背部渐向上倾斜,臀鳍分支鳍条17-21,尾鳍下叶鲜红色。 团头鲂腹棱自V基部至肛门,口前位,体较高,体长/体高=1.9-2.8。背鳍棘长度短于头长。侧线至V起点的鳞片7-9。体侧鳞片边缘灰黑,沿各纵行鳞出现数条灰白色条纹。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鲤鱼:须2对,下咽齿3行个别4行,多呈臼齿形,背、臀鳍均具有带锯齿的硬棘。 鲫鱼:口端位,无须。下咽齿1行。背、臀鳍最前1根不分枝鳍条均为带锯齿的硬棘。 鲢鱼:头较小,腹棱完全。生活于水上层,性活泼,善跳跃。主食浮游植物,也食少量浮游动物。 鳙鱼:头极大,吻短而钝。腹棱不完全。 泥鳅:须5对,尾柄皮褶棱发达。 鲇形目有韦伯氏器,有咽齿,D无棘或有假棘,体裸露或被骨板。上颌骨退化,口须1-4对,两颌有齿,咽骨正常具细齿。本目多数是分布广泛的淡水鱼类,生活习性也十分多样,大多数鲇有对后代保护的习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 【品种名称】红鳍东方鲀(后面简称河豚)Fugu rubripes (Temmincket Schlegel),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东方鲀属。 【地方名】黑艇鲅,黑腊头 【品种来源】利用捕捞天然亲鱼、人工养殖亲鱼或直接从日本进口鱼卵进行人工繁殖。 【特征特性】生物学特化趋势显著,体亚圆筒形,体表无鳞,背部和腹部布满了小棘(刺),鳍小、缺少硬刺,臀鳍白色或粉红色,背鳍黑色,没有腹鳍;吻圆钝,口小,前位,上下颚各具2枚喙状板齿;表皮增厚而结实,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胸鳍稍后具有带白边的大黑斑,背部花纹的大小因栖息场所显著不同。头部与体背、腹面均被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吻部、头体的两侧及尾部光滑,无小刺。侧线发达,上侧位,至尾部下弯于尾柄中央,侧线具分支多条。体侧皮褶发达。 游泳方式与其它种类的鱼不同,是用背鳍和臀鳍同时左右摆动,身体不动而前进。因此,驱动背鳍和腹鳍的肌肉特别发达,相反,一般的鱼所具有的体侧肌肉明显退化。 骨骼明显特化。普通的鱼为了保护内脏,腹部具有肋骨,而鲀都没有肋骨。此外,鲀也没有肌间刺,因此,出肉率高。头骨、支撑身体的脊椎骨、尾部骨骼愈合显著。 具有特殊的齿,可以吃各种食物,调查红鳍东方鲀的胃含物,得知从底栖的虾、蟹、贝类和螺类、日本沙蚕、罗氏海盘车、海绵、珊瑚片到游泳性的沙丁鱼、鲐鱼等都是鲀的食物。主要摄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 为近海底层食肉性鱼类,生活水深一般在40~50m,栖息在岛礁区附近,昼沉夜浮。适宜生长水温为14~27℃,最适水温为16~23℃,水温降至12℃左右,摄食减少,9℃以下,停止摄食,7℃以下死亡;超过28℃时,鱼体活动缓慢,抗病力减弱。广盐性鱼类,适盐范围

结合感官评价与电子舌技术优化酶水解养殖暗纹东方鲀肌肉制备呈味肽

结合感官评价与电子舌技术优化酶水解养殖 暗纹东方鲀肌肉制备呈味肽 苗晓丹1,刘源1,马垒1,李琳1,王正全1,党亚丽2,王锡昌1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2.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杭州 310013) 摘要:国内外关于河豚滋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离氨基酸、无机离子、核苷酸及其关联物上,而对构成其鲜美浓郁和圆润香滑味感的呈味肽研究较少。因此应用酶生物技术挖掘滋味特性突出的暗纹东方鲀肌肉呈味肽,并应用于食品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潜在的经济价值。以养殖暗纹东方鲀肌肉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水解蛋白酶及复合蛋白酶制备呈味肽,以水解度、寡肽含量和电子舌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筛选不同酶解条件下的最优酶制剂。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液水解度最大而水解蛋白酶酶解液寡肽含量最高;电子舌能够明确区分出不同蛋白酶酶解液;电子舌分析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电子舌提供的鲜味、咸味和酸味相对强度与感官评定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确定中性蛋白酶为酶解暗纹东方鲀肌肉制备呈味肽最佳酶制剂。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蛋白酶;电子舌;感官评价 文章篇号:1673-9078(2015)8-268-27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8.042 Optimized Enzymatic Hydrolysis for Flavor Peptide Preparation from Cultured Obscure Pufferfish (T akifugu obscurus) using Sensory Evaluation and Electronic T ongue MIAO Xiao-dan1, LIU Y uan1, MA Lei1, LI Lin1, W ANG Zheng-q uan1, DANG Y a-li2, W ANG Xi-chang1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Engineeri ng Research Center of Aquati c-Product Processi ng & Preservati 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Insti tute of Heal th Food of Zhejiang A cademy of Medi c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13, China) 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conducted on the taste of obscure pufferfish have mainly focused on content of free amino acids, inorganic ions, nucleotides and other related compounds, but the peptides contributing to the flavor as well as the sensation of mellow, creamy taste has rarely been studied. Therefore, the enzymatic extraction of flavor peptides responsible for prominent taste characteristics of obscure pufferfish has significant research and economic value for the food industry. Cultured obscure pufferfish muscle was used as to extract flavor peptides using neutral protease, flavorzyme, proteolytic enzyme, and protamex. A method combin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DH), oligopeptide content, taste sensor outputs from an electronic tongue, and sensory evalu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enzyme and hydrolysis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H of hydrolysates from flavorzyme and oligopeptide content of the hydrolysates from proteolytic enzyme showed the highest values. Electronic tongue could clearly differentiate different hydrolysates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sensory evaluation to some extent.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umami, saltiness, and sourness between theresults from electronic tongue and sensory evaluation. Finally, neutral protease was identified as the optimum protease for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to produce flavor peptides from cultured obscure pufferfish muscle. Key words: obscure pufferfish; Takifugu obscurus; protease; electronic tongue; sensory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4-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790; 31271900);“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8B01);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设(11DZ2280300);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4);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作者简介:苗晓丹(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品质评价 通讯作者:刘源(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品质评价 2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