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题库3-0-8

中枢神经系统题库3-0-8

中枢神经系统题库3-

0-8

问题:

[单选,A1型题]Parkinson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额叶萎缩

B.壳核神经元脱失

C.黑质多巴胺脱失

D.大脑皮质神经元丧失

E.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减少

问题:

[单选,A1型题]颅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是()

A.脑膜瘤

B.胶质瘤

C.松果体肿瘤

D.脉络丛肿瘤

E.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B占颅内肿瘤的40%~60%,A占颅内肿瘤的16%~20%。

问题:

[单选,A1型题]根据神经系统WHO分类,恶性度最高的肿瘤是()

A.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B.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C.胶质母细胞瘤

D.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E.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在WHO分类中A为Ⅰ级;B为Ⅲ级;D为Ⅱ级;E为Ⅰ级;C为Ⅳ级,恶性度最高。出处:森林舞会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d9993683.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胶质瘤免疫组化染色中,错误的是()

A.GFAP阳性

B.Vimentin阳性

C.CD56阳性

D.CK阳性

E.NSE阳性

CK阳性常见于上皮性肿瘤。

问题:

[单选,A1型题]Ⅰ级脑膜瘤不包括()

A.乳头型

B.内皮型

C.纤维型

D.砂粒型

E.微囊型

乳头型脑膜瘤为WHOⅢ级。

问题:

[单选,A1型题]Homer-Wright菊形团常见于()

A.软骨母细胞瘤

B.脂肪母细胞瘤

C.肌成纤维细胞瘤

D.髓母细胞瘤

E.平滑肌母细胞瘤

问题:

[单选,A1型题]不符合神经母细胞瘤特点的是()

A.发生于婴儿和儿童

B.出现Homer-Wright菊形团

C.浸润性生长,易转移

D.S-100、NSE和NF可阳性

E.恶性度极低

神经母细胞瘤是恶性度很高的肿瘤。

问题:

[单选,A1型题]胶质瘤的分级应除外()

A.核的异型性

B.核分裂象

C.内皮细胞增生

D.坏死

E.细胞的密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那一点 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共同作用 E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抗惊厥 D、中枢性肌松作用 E、 麻醉2、剂量加大一般仍无麻醉作用的药是 C A、硫喷妥钠 B、巴比妥类 C、苯二氮卓类 D、 A+B E、B+C 3、起效快、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常用于癫痫持续状 态的药是 A A、地西泮 B、三唑仑 C、氟西泮 D、 艾司唑仑E、苯巴比妥钠4、哪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用 途 B 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 惊厥与癫痫 D、肌肉痉挛 E、麻醉前给药 5、以下那一点是“苯 二氮卓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A A、嗜睡 B、 抑制呼吸 C、支气管哮喘 D、心律失常 E、白细胞减少 6、“苯二氮卓类”药的作用机理是 E A、稳定 神经细胞膜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 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E、增 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7、引起巴比妥类药疗效下降的原因 是 C A、本品是药酶抑制剂 B、本品的 化学性质不稳定 C、本品是药酶诱导剂 D、给药方法不正确 E、 给药剂量不正确8、为促进巴比妥类药的排泄,可采取 A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口服硫酸镁导泻 C、静脉滴注硫 酸镁 D、口服大剂量vit C E、肌注阿托品 9、巴比妥类药中毒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 A、肾功能衰竭 B、

心律失常 C、呼吸抑制 D、过敏性休克 E、严重肝损害 10、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是 D A、地西泮 B、丙咪嗪 C、阿米替林 D、氯丙嗪 E 碳酸锂 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 D A、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r-氨基丁酸的作用12、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E A、镇静作用,显效较快 B、用药时可出现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C、抗精神病作用显效慢, D、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 E、对晕动性呕吐疗效最好13、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B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使体温降至37度 C、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D、使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E、有阻断外周α受体的作用14、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D A、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B、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出现不随意运动 C、氯丙嗪能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D、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多巴胺治疗E、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15、以下哪点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B A、体位性低血压 B、外周神经炎 C、内分泌紊乱 D、肝损害 E、过敏反应 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什么药抢救 D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模拟题

[模拟]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正确描述为 A.为非那西丁体内代谢产物 B.口服易吸收 C.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D.过量中毒可致肝坏死 E.长期用药无肾损害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2题: 抗帕金森病药包括以下几类 A.多巴胺受体阻断约 B.拟多巴胺类药 C.胆碱受体激动药 D.胆碱受体阻断药 E.拟胆碱药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 第3题: 氯丙嗪的作用有 A.α受体阻断作用 B.镇吐作用 C.抗抑郁作用 D.抗精神病作用 E.β受体阻断作用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4题: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由于 A.直接使血小板聚集 B.减少凝血酶原的形成 C.使机体内肝素的含量增加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E.减少TXA2的形成 参考答案:DE 答案解析: 第5题: 苯二氮革类体内过程特点有 A.口服及肌肉给药吸收良好 B.口服后约1h达到血药峰浓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可在脂肪组织中蓄积 E.主要以原形从肾排出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6题: 可用于躁狂症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苯巴比妥 C.氟哌啶醇 D.丙戊酸钠 E.碳酸锂 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 第7题: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包括 A.镇痛、镇静 B.镇咳 C.抑制呼吸 D.瞳孔缩小 E.胆道平滑肌痉挛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8题: 氯丙嗪急性中毒时可出现的症状有 A.心电图异常 B.低血压 C.大小便失禁 D.呕吐 E.昏睡 参考答案:ABE 答案解析: 第9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 A.甾体抗炎药 B.水杨酸类 C.苯胺类 D.吡唑酮类 E.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 第10题: 关于苯二氮卓类,正确的叙述有 A.抗焦虑作用的剂量较巴比妥类药物小 B.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时其安全范围较巴比妥类大 C.副作用较巴比妥类小 D.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E.大量引起麻醉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11题: 苯巴比妥可用于 A.失眠 B.麻醉前给药 C.破伤风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B ) A 、几乎与椎管同长 B 、上端于枕骨大孔续延髓 C 、成人下端至第一骶椎下缘 D 、小元下端平第3 骶椎 E 、脊髓末端膨大称腰髓膨大 2脊髓(C ) A 、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到第2 腰椎下缘 B 、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 C 、有31 个节段 D 、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 E 、在新生元下端平齐第1 腰椎下缘 3成人脊髓下端平齐(D ) A 、第1 骶椎水平 B 、第2 腰椎下缘水平 C 、第3 腰椎与第4 腰椎之间 D 、第1 腰椎下缘水平 E 、第1 骶椎下缘水平 4有关脊髓的外形说法,错误的是(D ) A 、脊髓第四颈节段至第一胸节段为颈膨大 B 、脊髓第二腰节至第三骶脊髓节为腰髓膨大 C 、脊髓的末端称脊髓圆锥 D 、脊髓后正中沟有后根附着 E 、脊髓的前正中裂比后正中沟深 5成人脊髓的终丝(D ) A 、全长被硬脊膜包裹 B 、附着于骶骨的背面 C 、内有神经细胞 D 、在第2 骶椎水平以下被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E 、在第2 腰椎处出硬脊膜,止于第2 骶骨背面下缘 6何处损伤可伤及脊髓骶段(A ) A 、第1 腰椎 B 、第2 腰椎 C 、第5 腰椎 D 、第1 、2 骶椎 E 、第3 腰椎 7 第7 颈脊髓节平对(B ) A 、第4 颈椎体 B 、第5 颈椎体 C 、第6 颈椎体 D 、第7 颈椎体 E 、第1 胸椎体

8马尾主要由(E ) A 、胸、腰脊神经根形成 B 、胸、骶脊神经根组成 C 、胸、尾脊神经根组成 D 、胸、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E 、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9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应在哪个棘突间隙(C ) A 、第于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隙 B 、第一腰椎与第二腰椎棘突间隙 C 、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棘突间隙 D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间隙 E 、骶管裂孔处 10胶状质属于脊髓灰质何层内的结构(B ) A 、板层I B 、板层II C 、板层III D 、板层IV E 、板层V 11后角固有核是何板层的细胞群(C ) A 、板层I 和板层II B 、板层VIII C 、板层III 和板层IV D 、板层V 和板层VI E 、板层VII 12右侧颈5 一胸2 后角受损时产生(D ) 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 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13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B ) A 、后角固有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核 D 、胸核 E 、中间内侧核 14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 ) A 、胸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柱 D 、中间内侧核 E 、网状结构 15关于脊髓中间外侧核的描述,错误的是(D ) A 、它形成灰质的侧角 B 、存在于脊髓的胸段和上腰段

人体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胞体和神经胶质构成 B.假单极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 D.传入神经元既是运动神经元 E.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2.神经核是指: A.神经元树突的集合 B.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的集合 C.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的集合 D.神经元轴突的集合 E.神经元胞体与树突的集合 3.含有假单极神经元的部位是: A.副交感神经节内 B.交感神经节内 C.基底核内 D.脊神经节内 E.螺旋神经节内 4.假单极神经元: A.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 B.位于神经节内

C.存在于所有的脊神经节内 D.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E.属于联络神经元 5.脊髓第8胸节平对: A.第8胸椎水平 B.第5胸椎水平 C.第7胸椎水平 D.第6胸椎水平 E.第10胸椎水平 6.成人脊髓下端平对: A.第一骶椎下缘 B.第四腰椎下缘 C.第三腰椎下缘 D.第一腰椎下缘 E.第十二胸椎下缘 7.对于脊髓的描述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有31个节段 B.在颈段大部分有侧角 C.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至第2腰椎下缘 D.外侧有一条深的正中裂 E.在新生儿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8.脊髓内部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白质位于灰质周围 B.各段的灰质均呈“H”形

C.中间带位于前角与后角之间 D.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E.脊髓各段的灰质都具有前角、后角和侧角 9.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全部骶节中 B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 C.腰2-4节内 D.骶2-4节内 E.骶1-3节内 10.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是: A.中间带外侧核 B.胸核 C.中间带内侧核 D.网状结构 E.骶中间带外侧核 11.关于皮质脊髓侧束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脑桥被盖部 B.位于脊髓的侧索内 C.由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纤维 D.仅位于脊髓的颈胸段 E.损伤时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2.关于薄束与楔束描述正确的是: A.薄束位于楔束的外侧 B.传导同侧躯干、肢体的本体感觉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试题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临床最常见的脑炎是() 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B.肠道病毒性脑炎 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E.腺病毒性脑炎 2.男患,50岁,突发头痛,呕吐,体温40℃,伴躁动,2日后频繁癫痫发作、昏迷,3日后死亡。病理检查脑实质内出血性坏死、细胞核内包涵体。该病为() A.腺病毒性脑炎 B.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灶部位是() A.大脑皮质广泛性损害 B.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 C.顶叶及枕叶D.丘脑下部 E.脑干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 A.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B.脑脊液压力增高 C.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D.脑电图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E.CT显示颞叶低密度病灶 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那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用更昔洛韦治疗 B.可用阿昔洛韦治疗 C.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 D.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颅压等 E.重症病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 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A.乳头多瘤空泡病毒 B.HTLV-1逆转录病毒 C.朊病毒感染 D.HlV病毒 E.巨细胞病毒 7.AIDS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是() A.脑弓形体病 B.新型隐球菌感染 C.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D.分枝杆菌感染 E.李斯特菌感染 8.下列哪项不符合脑囊虫的病变部位分型() A.脑室型 B.蛛网膜型(脑膜型) C.精神型(痴呆型)

D.脊髓型 E.脑实质型 9.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脑囊虫,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成人总剂量300mg/kg B.应治疗3~4个疗程 C.常规快速加量D.用药后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 E.用药过程须严密监测 二、多选题 10.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病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朊蛋白 E.寄生虫1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 B.单纯疱疹病毒是嗜神经DNA病毒 C.成人病例多由HSV-Ⅰ型病毒感染 D.HSV-Ⅱ型病毒感染多见于新生儿或性接触传播 E.本病死亡率低,预后良好 1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的临床表现是() A.急性起病、高热,可伴口唇疱疹 B.可出现癫痫发作 C.常见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D.精神症状较明显 E.可发生智能障碍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是() A.蛋白细胞分离 B.可见红细胞 C.细胞数明显增多 D.蛋白含量增高 E.脑压增高 1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 A.单、双侧顶叶高波幅慢波 B.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 C.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慢波 D.单、双侧枕叶高波幅慢波 E.各脑叶高波幅尖波 1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改变是() A.皮质下白质广泛的低密度区 B.颞叶及海马低密度区伴点状高密度C.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灶 D.单、双侧颞叶及海马局灶性低密度区E.可无异常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试题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测试2012 问题1 1 分保存 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小剂量抗焦虑作用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问题2 1 分保存 临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 苯二氮卓类 吩噻嗪类 巴比妥类 丁酰苯类 水合氯醛 问题3 1 分保存 下列关于地西泮的不良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治疗量可见困倦等中枢抑制作用 治疗量口服可产生心血管抑制 大剂量常见共济失调等肌张力降低现象 长期服用可产生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 久用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 问题4 1 分保存 小剂量就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是 地西泮 苯妥英钠 氯丙嗪 吗啡 苯巴比妥 问题5 1 分保存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比较其催眠作用的主要特点 是 作用时间长 生效快 不明显缩短快波睡眠 能缩短快波睡眠 能延长快波睡眠 问题6 1 分保存 巴比妥类药物除用于镇静催眠外,还可用于 解热 镇痛 抗惊厥 抗精神分裂症 抗炎 问题7 1 分保存 巴比妥药物急性中毒昏迷患者,下列何种措施 是错误的 大量输液,加速药物排泄 给予碳酸氢钠碱化体液和尿液 给予强效利尿药 中毒早期通过胃管洗胃 给予氯化铵酸化体液和尿液 问题8 1 分保存 持续应用中到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引起的下列 现象中有一项是错的 精细操作受影响 持续应用效果会减弱 长期应用突停可诱发癫痫病人惊厥 长期应用会使体重增加 加重乙醇的中枢抑制反应 问题9 1 分保存 对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尼可刹米 回苏灵 美解眠 咖啡因 山梗菜碱 问题10 1 分保存 治疗偏头痛应选用 咖啡因 麦角胺 阿司匹林 麦角胺+咖啡因 阿司匹林+咖啡因 问题11 1 分保存 治疗新生儿窒息宜选择的呼吸兴奋药是 尼可刹米 山梗菜碱 二甲弗林 甲氯芬酯 咖啡因 问题12 1 分保存 癫痫小发作首选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乙琥胺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问题13 1 分保存 对各型癫痫发作均可应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乙琥胺 苯巴比妥 问题14 1 分保存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是 损害肾脏 损害肝脏,可致肝功衰竭 损害听神经 抑制心脏 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15 1 分保存 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扑米酮 地西泮 以上都不是

2020《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分为() A .术后 B .创伤 C .脑膜脑炎 D .以上都不是 2 . (单选题)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 .发烧 B .头痛 C .脑膜刺激证 D .以上都是 3 . (单选题)感染发生在脑实质称为脑炎,主要表现为()

A .高热 B .意识障碍 C .癫痫 D .以上都是 4 . (单选题)定性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 A .社区感染 B .病毒感染 C .医院感染 D .细菌感染 5 . (单选题)按照病程分类,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程在() A .4周以内 B .4周以上 C .5周以内 D .6周以内 6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脑膜炎是一种流行性的()

A .病毒感染性疾病 B .传染性疾病 C .医院感染 D .以上都不是 7 . (单选题)在流行性病学上称为脑膜炎带的发病率为() A .1/100000 B .0.35/100000 C .4-5/100000 D .500/100000 8 . (单选题)脑脓肿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最常见为() A .血行播散 B .创伤 C .手术 D .以上都不是

9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重要的诊断是做() A .手术用药 B .脑脊液检查 C .创伤感染 D .长期底热 10 . (单选题)化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是() A .快速杀菌 B .最大剂量 C .血脑屏障通途率高的药物 D .以上都是

医学影像学(2.1.3)--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得分: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 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 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17题,合计17.0分。) 1.腰椎CT扫描示L4/5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入椎管内,右侧为主,右侧隐窝内脂 肪受压消失,神经根受压,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脊髓肿瘤 B.椎间盘膨出 C.椎间盘脱出 D.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E.椎体结核 2.下列五种均为脑膜瘤可见的X线表现,请找出一种最常见的表现 A.脑膜血管压迹增粗 B.肿瘤钙化 C.骨硬化 D.骨缺损 E.气泡征(Blistering) 3.成人颅骨何处最厚? A、枕骨粗隆 B、颞骨鳞部 C、额骨垂直部 D、额骨水平部 E、顶骨 4.成人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中,下列哪项最早出现? A.颅盖增大 B.颅缝分离 C.脑回压迹增多 D.蝶鞍扩大 E.鞍背骨质吸收 5.一般而言,下列改变中,哪一项为脑膜瘤患者可出现的异常表现? A.圆孔扩大 B.卵圆孔扩大 C.棘孔扩大 D.颈动脉孔扩大 E.视神经孔扩大

6.对怀疑脊髓或椎管内肿瘤,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 A、X 线平片 B、脊髓造影 C、CT D、CT脊髓造影 E、MRI 7.不是硬膜外血肿特点的是 ( ) A、呈梭形 B、内缘光滑锐利 C、常有骨折 D、中线结构移位较轻 E、可越过颅缝 8.与转移瘤常见CT表现不符的是( ) A、多发散在的环形等密度影 B、多发的结节影 C、灶旁水肿明显 D、位置较表浅 E、无强化 9.MRI显示胸6-10段脊髓增粗,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界限不清,Gd-DTPA增强有不均匀强化,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髓外硬膜内神经纤维瘤 B、椎管内神经鞘瘤 C、髓内胶质瘤 D、椎管内转移瘤 E、脊柱结核 10.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11.女性患者,32岁,既往月经正常,近一年月经量少,有溢乳现象,临床化验检查示泌乳素明显增高。该患者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 A、颅咽管瘤 B、垂体瘤 C、脑膜瘤 D、听神经瘤 E、其他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一、名词 1.脑桥小脑三角 2.内侧丘系交叉 3.硬膜外隙 4.大脑动脉环 二、问答思考题 1.脊髓灰质内主要核团的名称,功能。 2.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名称、纤维联系。 3.说明以下纤维束的起点,止点,功能,有否交叉,交叉情况如何? ⑴薄束、楔束⑵脊丘系⑶内侧丘系⑷三叉丘系⑸外侧丘系 4.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类及名称,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 5.大脑皮质主要中枢的名称,位置,功能(8个)。 6.内囊的名称,位置,分部,通过的纤维束。 7.分布于端脑的动脉有哪几支?说明其发起、走行、分支、分布情况。 8.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三、填空 1.脊髓表面的六条纵沟是__、__、__、__、__、__。脊神经前根附着于__中,脊神经后根附着于__中。 2.脊髓灰质可分为__、__、__、__、__几部分,脊髓白质分为__、__、__几部分。 3.脑分为六部分:__、__、__、__、__、__。 4.延髓锥体由__构成,橄榄深面藏有__,薄束结节深面有__,楔束结节深面有_,脑桥基底沟内容纳__,菱形窝内面神经丘深面有__和__,听结节深面有__,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__,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__。 5.中脑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__,脑桥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延髓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 6.小脑分为两侧膨大的__和中间狭窄的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几部分。 7.小脑分为三个叶:__、__、__。 8.小脑核包括:__、__、__、__。 9.原小脑的功能是__,旧小脑的功能是__,新小脑的功能是__。 10.间脑包括5个部分:__、__、__、__、__。 11.每侧的大脑半球以__、__、__三条恒定的沟分为五个叶:__、__、__、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 1 下列全麻药中,肌松作用较完全的是: (A)硫喷妥钠 (B)乙醚 (C)氟烷 (D)氯胺酮 (E)氧化亚氮 2 局麻药在炎症组织中: (A)易被灭活 (B)不受影响 (C)无麻醉作用 (D)作用增强 (E)作用减弱 3 下列麻醉药中易引起弥漫性缺氧的是: (A)氧化亚氮 (B)氟烷

(C)三氯乙烯 (D)安氟醚 (E)环丙烷 4 局麻药的局麻原理是: (A)阻断乙酰胆碱(Ach)释放,影响冲动传递 (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C)促进K+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E)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产生超极化 5 可用于抗心律失常的局部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以上都不是 6 女、30岁,40周妊娠,因胎位异常需行刮宫产术,应禁用于下述何种麻醉药:

(A)普鲁卡因 (B)氟烷 (C)异氟烷 (D)恩氟烷 (E)布比卡因 7 可用于"分离麻醉"作用的全麻药是: (A)乙醚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γ-羟基丁酸 (E)氟烷 8 吸入全麻药吸收入血的速度与以下哪种因素无直接关系:(A)肺血流量 (B)药物血/气分配系数 (C)药物脑/血分配系数 (D)肺通气量

(E)吸入气中药物分压 9 下列局麻药的相对毒性强度是: (A)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C)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 (D)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E)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10 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中枢特异性受体 (B)作用于痛觉中枢 (C)借助于脂溶性的物理作用,暂时改变中枢神经生物膜的性质(D)首先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E)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 11 进入外科麻醉期的最主要标志是: (A)反射活动减弱 (B)肌肉开始松弛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色灰暗。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呈银白色。 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结节状结构。 4.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团块。 5.纤维束:起止、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聚集形成的束状结构。6.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 7.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灰、白质混杂的区域,既有神经元,又有神经纤维。 8.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的下部向前内膨出。位于枕骨大孔上方,紧邻延髓。9.边缘叶: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以及被挤到侧脑室下角的海马等结构相连成环,环绕于脑干边缘,称为边缘叶。 10.边缘系统:边缘叶与附近的皮质以及有关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和背侧丘脑前核群等),在功能上相互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称为边缘系统。在进化上,它们是脑的古老部分,主管内脏和情绪活动、生殖行为,参与脑的记忆活动。 11.基底核:位于大脑白质深处的灰质团块,因为位于大脑的基底部而得名12.纹状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因为其内部有神经纤维穿行,在其表面呈现有纹理,故而得名。 13.内囊:为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脑的水平面上呈现﹥或﹤形。 14.侧脑室:为位于每侧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略呈“C”形,分为前角、后角、下角和中央部四部分。内含脑脊液。 二、填空题 1.中枢神经系统是指_脑_______和__脊髓 ______。 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称_灰质_______,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则称___白质_______。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_____反射弧_______。 4.脊髓位于_椎管_内,上端与__脑(脑干)_相续,下端在成人平对第_一___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单项选择题 1. 成人脊髓下端平 A. 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 第6 颈脊髓节平对 A. 第4 颈椎 B. 第5 颈椎 C. 第6 颈椎 D.第7颈椎 E.第1胸椎 3. 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以上都不对 4. 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 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胸腰部侧角 6. 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 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 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 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 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 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 B .锥体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 E.楔束结节 12.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 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 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 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 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 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 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 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 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 18. 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 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医学高级(放射医学)中枢神经系统 (单选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枢神经系统 (单选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若蛛网膜下腔出血集中在一侧外侧裂,则常继发于( ) A.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 B.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 C.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 D.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 E.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破裂 2、颅内动脉瘤最好发于( ) A.后交通动脉起始部 B.穿支动脉 C.脉络膜前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基底动脉 3、脑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是( ) A.动脉瘤 B.动静脉畸形 C.海绵状血管瘤 D.毛细血管扩张症 E.静脉畸形 4、细胞毒性脑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炎症 B.肿瘤 C.脑缺血 D.外伤 E.脑出血 5、有关脑转移瘤,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脑实质转移 B.硬脑膜转移 C.软脑膜转移 D.室管膜转移 E.所有转移瘤均伴有水肿 6、胆脂瘤的特点不包括() A.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楚 B.常呈“塑形”生长 C.易破裂引起化学性脑膜炎 D.DWI显示病变呈高信号 E.注射对比剂后病变通常无增强 7、脑部病变在扩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的是() A.肿瘤 B.炎症 C.急性脑梗死 D.变性病 E.先天畸形 8、关于颅内硬膜下血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源于桥静脉撕裂 B.位于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C.老年人可无明确外伤史 D.常呈新月形 E.CT均表现为高密度 9、颈动脉三角间隙内不含有() A.颈总动脉 B.颈内静脉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10、血管母细胞瘤可合并() A.神经纤维瘤病1型 B.结节性硬化 C.Chiari畸形 D.VonHippel-Lindau病 E.神经纤维瘤病2型 11、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脊髓下端平 A.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第6颈脊髓节平对 A.第4颈椎 B. 第5颈椎 C. 第6颈椎 D. 第7颈椎 E.第1胸椎 3.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 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 以上都不对 4.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 胸腰部侧角 6.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B.锥体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E.楔束结节 12.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18.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A.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 B.上髓帆 C.下髓帆 D.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丛 E.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尖端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习题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的药物 1.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B) A.阻止Ca2+内流 B.阻止Na+内流 C.阻止K+外流 D.阻止Cl-内流 E.降低静息膜电位 2.普鲁卡因不宜用于(C)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3.地西泮的适应症不包括(E ) A.焦虑症 B.麻醉前给药 C.高热惊厥 D.癫痫持续状态 E.诱导麻醉 4.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C ) A.硫喷妥钠 B.苯妥英钠 C.地西泮 D.戊巴比妥钠 E.水合氯醛 5.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理是( A ) A.阻断中枢α受体 B.阻断中枢β受体 C.阻断中枢D2受体 D.阻断中枢5-HT受体 E.阻断中枢H1受体 6.小剂量氯丙嗪产生镇吐作用的机理是(D ) A.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B.抑制大脑皮层 C.阻断胃粘膜感受器 D.阻断CTZ的D2受体 E.抑制中枢胆碱能神经 7.治疗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宜选用( C )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

上腺素 8.长期使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C ) A.体位性低血压 B.过敏反应 C.锥体外系反应 D.内分泌紊乱 E.消化道症状 9.吗啡的镇痛作用机理是( B ) A.阻断阿片受体 B.激动阿片受体 C.抑制中枢PG 合成 D.抑制外周PG合成 E.以上均不是 10.阿片受体的拮抗剂为( D ) A.二氢埃托啡 B.哌替啶 C.吗啡 D.纳洛酮 E.曲马朵 11.哌替啶的特点是( A ) A.成瘾性比吗啡小 B.镇痛作用比吗啡强 C.持续时间比吗啡长 D.等效镇痛剂量时抑制呼吸比吗啡弱 E.大剂量也不引起支气管收缩 12.治疗心源性哮喘宜用( D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吗啡 E.多巴胺 1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理主要是( C ) A.抑制外周PG合成 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 C.抑制中枢PG合成 D.抑制缓激肽的生成 E.灭活外热原 1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理是( B ) 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 C.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一、填空题 1、颅内非病理性钙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脑中线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MRI表现T1WI呈_________信号,T2WI呈________信号。 4、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_________的垂体肿瘤。 5、颅内血管畸形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脑积水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病变有_________、_________。 8、颅内病理性钙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卵圆孔内有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通过。 10、枕大孔内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 11、脑梗塞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椎管内肿瘤根据部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 1、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 A、脑膜瘤 B、转移瘤 C、胶质瘤 D、垂体腺瘤 2、下列那种肿瘤是仅发生于颅内脑外的肿瘤() A、星形细胞瘤 B、脑膜瘤 C、淋巴瘤 D、少突胶质细胞瘤 3、临床疑为脑出血重危病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颅骨平片 B、脑血管造影 C 、CT D、MRI 4、下列关于脑胶质瘤叙述中错误的是() A、WHO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 ~Ⅳ级 B、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见弯曲条状钙化 C、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及出血较常见 D、低级别胶质呈明显均匀强化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镰由硬脑膜形成 B、硬膜外间隙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间隙 C、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丘脑 D、第三脑室宽径常大于6mm。 6、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A、高血压脑出血 B、动脉瘤破裂出血 C、脑血管畸形出血 D、脑肿瘤出血 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良性肿瘤() A、脑出血 B、垂体腺瘤 C、转移瘤 D、胶质母细胞 8、下列哪种肿瘤能够引起相邻颅骨增厚() A、脑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神经元肿瘤 D、垂体瘤 9、发生于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最需要与下列哪种肿瘤进行鉴别() A、松果体肿瘤 B、髓母细胞瘤 C、星形细胞瘤 D、垂体瘤 10、关于颅内高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及后床突骨质吸收 B、可表现为颅缝增宽 C、颅内高压是一种疾病 D、可由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梗阻性脑积水引起 11、下列病变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是() A、脑水肿 B、亚急性血肿 C、缺血性脑梗塞 D、蛛网膜囊肿 12、关于脑脓肿叙述错位的是() A、感染途径以邻近感染蔓延常见 B、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脓肿壁呈厚薄均匀环形强化 C、脑炎阶段呈边界不清低密度影 D、增强扫描常伴大小不等壁结节 13、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