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一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一

现代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授课老师:张雷傅筱吉国华

关键词:建筑、生活、空间、材料、场所

星级评定:★★★★☆

课程介绍:

当行业蛋糕的膨胀渐渐变慢时,停滞增长的市场与盲目的扩招和从业者的壮大,如同供求曲线一样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错位与落差。每个参与其中的玩家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均分到自己手中的蛋糕越来越少。面对这样的现实,张雷以清醒的头脑为我们重新理清了思路!张雷认为新设计的开始应该从生活中来:建筑就是生活。然而我们这些未来的建筑师们却被多年来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蒙蔽了感悟生活的心灵。他主张我们不要去看那些精心设计的建筑,而是更多的关心那些没有建筑师的默默无闻的生活中的建筑。要学会忘记一些曾经认为是重要的东西:手法,技巧,新奇刺激的造型,丰富眩目的空间。

课堂当中播放的实例大多是无名建筑师设计的无名建筑。但是用我们审视现代建筑的眼光看,这些作品都非常到位,而且不是那种刻意的无病呻吟,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解决问题”的建造。他还直言不讳的跟我们讲:要抄就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而且抄了还可以不必担心被人批评指责,因为这通常被大家称赞为“继承借鉴”了“民间的传统的样式”。

除了无名建筑师的作品,课上的绝大多数例子都是张雷自己的实际项目,后面的几讲的主题分别为:聚落、材料、概念与实施。最后的一课,他送给大家两句话,充分的表明了他的设计观:强化概念的创造性——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过程;控制实施的准确性——注重设计品质的职业华态度与专业精神。前者是使设计能够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的重要决定因素。说的更加直白些,没有独创性的设计就无法在蛋糕大战中获得自己的一份!但是独创性并非孔穴来风,它一定是建立在理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的过程中;而后者对概念创意的最终实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对我们的专业精神的考验,没有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很难想象我们图纸上的设计在现实中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第一节课后,连续有另外两位设计老师——傅筱和吉国华,为我们进行授课。这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它给了我们倾听更多声音的机会。

傅筱老师的课程基本上是一系列的CASE STUDY,每一个案例都被用来阐述

他对建筑的看法。他用树叶打比方,阐述“形式≠造型”的道理:当我们看到一片叶子的轮廓,觉得它漂亮美丽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造型。而对于树来说,树叶却是一个形式,能够担当树木光合作用的养料制造的形式。所以形式一定是有功用的,而造型只是形式呈现出来的结果。而我们则往往只关注造型,忽略了对由于功用而产生的形式的关注与理解。他教我们看平面要看什么:首先是看流

线(就是空间体验)。其次是看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和结构体系)。这样才能抓住要害,而不是看了很多,最后一无所获。课程的第二部分,他以檐口的演变为例,进一步的阐述他的形式与造型理论,檐口的由来并非起于造型,而是源于抵抗自然力的形式。同时总结出檐口演变过程中,断裂的是风格样式,传承的是抵抗自然力的构造原理。他的课从原理的角度阐释了我们平日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绚丽空间和精美构造产生的原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开始,他的本科课程——建筑构造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吉国华老师的课程引用了两个ETH的基本设计的教学案例,课程设计的题目设定以及操作方法都遵循着ETH的基本教学理念:首先是功能与空间。其次是材料与构造的研究。最后是对建筑周边环境因素的考虑。第一个例子是以意大利的古城为基地;第二个例子是中国的助教以同里为基地进行的类似的教学探索。整个讲解并不是非常的生动,也许是老师的个性差异所致,吉老师的另一门VBA

的CAD开发也显得同样的沉闷。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位在建筑参数化领域探索的老师的才能的展示:他的VBA最后一课给每一个出席的同学以深刻的印象(课上展示了他花2年的时间完成的参数化小程序)同时,在某些问题上面的清晰的认识与判断也留给人很深的印象。

这就是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课程的第一门,由张雷主讲,傅筱、吉国华共同参与的现代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虽说是理论课,其实更多的是以实例老告诉我们:建筑并不是纸上谈兵,杂志上面的绚丽图片不是建筑的全部,我们应当带着善于感悟生活的心,以专业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2010年02月04日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二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二

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

授课老师:赵辰

关键词:中国建筑重新诠释全面建筑观建构人居文化城市类型学星级评定:★★★★★

课程介绍:

一般我们谈到建筑史,总会在头脑中想到一系列的“知识”,这些“知识”无外乎两类:第一类可以归纳为“何人在何时何地做过什么事情”;另一类则可以归纳为按照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进行的分类,比如哥特,巴罗克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识记这些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来龙去脉的追问。赵辰老师的研究正是始于这样的现实问题。在他看来,研究“何人在何时何地做过什么事情”(who when where what)这个问题,应当归结为历史问

题、是基础;而关于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why)和怎么产生(how)的问题,则是理论问题,也是更加有趣和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则正是这样一门引领我们探索历史背后的理论问题的课程。

整个课程分为6讲,并附带一次seminar讨论课,用于讨论收集上来的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建筑方面的问题。

第1讲作为本课的总揽,简要回顾了西方建筑史中的建筑观的转变历程:从传统建筑观念(对building和architecture的严格界定),到承认“民居”和“无名建筑”也是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与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理论和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所谓“特例”的话,那么这个理论就应当被完善,修正,甚至放弃!在此基础上,课后的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问题的重新认识也是极具启发性的(详细内容参见《“立面”的误会》一书)。

第2、3两讲,分别回顾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历程。第2讲在阐述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接触的大背景下,分三个阶段介绍了西方人在接触中国建筑后,在中国本土和西方所从事的一系列建筑实践与研究活动。从最早的17-18世纪的“中国热”,到19-20世纪中叶的“殖民主义时期”,再到李约瑟的“宏大观念”(以《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代表),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后发生的建筑观念上的变革。“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融,使得全面的建筑观念得以建立。从分裂的“建筑之树”到融合的“文化之河”,正是赵老师对这种转变的贴切比喻。第3讲从中国建筑学术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入手,以域外学者(尤其是日本人)的研究对我国学者的刺激,来揭示中国迫切建立自己的建筑学术体系的原因。他将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并在课程的最后总结了中国建筑研究领域的扩展,介绍了老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刘敦桢、童寯、林徽因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三讲过后,我们安排了一次seminar讨论课。根据事先征集的问题,整个班级被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主题,分四个教室分别进行,赵老师则在四个教师之间来回客串,参与到讨论发言中。本以为会无话可说的讨论现场,在经历了开头短暂的沉默后,大家纷纷踊跃起来,各抒己见,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激烈的讨论。虽然免不了不时出现的“离题”现象,但是整个讨论的气氛却出乎意料的好。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这种交流是难以想象的!讨论激发了很多有创意的火花,而这正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所缺失的激发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多期待的是“牛人的灌输”,而非主动的思考。讨论,作为一种激发思维,“强迫”思考的方式,是极其有益的。

接下来的三讲,基本以赵老师个人的研究为主,通过实际的课题和项目,为我们展示了重新诠释过程中的成果和新问题。如果说前三讲的目的是回顾历史、明确全面地建筑观念,那么后面的三讲则是在这种全面建筑观念指导下所进行的建筑研究。

第4讲探讨中国木结构体系及中国建构文化的意义,并对中国木构体系进行了重新诠释。赵老师将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归结为环境层面(庭院式群体)、单体层面(框架式单体)、细部层面(装配式构建)三个层面,在运用类型学原理(原型、类型和变体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木构体系单体层面的四个原型,即:厅堂、亭、楼阁、塔(其中前两者又是更基本的原型)。然后通过Arc hiCAD建模的方式,用一系列爆炸图和分层轴侧图揭示了单体和构件之间的类型学原理。课件中所有的模型和渲染图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研究过程中完成的。即便如此,这些绚丽的分析图和效果图一点都不显过时。对于我们这个S ketch up、V-ray独霸横行的时代,仍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更何况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还远远达不到今天的水准,其实现难度可想而知!令人赞叹的还远不止此,赵老师在回国后的研究中,充分继承和发扬了类型学研究的方法。木拱桥和侗族鼓楼——作为代表中国木构建筑跨度和高度极限的两个案例,引起了赵老师的研究兴趣。两个课题分别从木构营造技术和基于建构原理的类型学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实地测绘和跟踪调查,辅以计算机建模和实体模型,全面地揭示了两个案例当中存在的类型演变规律。而在木拱桥案例中,这一规律还成功的预测了新拱桥类型的发现。

第5讲讨论中国人居(habitat)文化问题,赵老师依旧从全面建筑观出发,回顾了国际人居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强调了聚落对于人居的重要意义。他分析了中国住宅建筑定义的特殊性,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家”与“国”的关系的阐释,得出了“国”与“家”异型同构的基本特点。同时,将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概括为“数辈同堂”的家族式。赵老师认为,庭院布局的住宅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态,西方所谓的三种尊贵建筑(神庙、陵墓、宫殿)对于中国来说不过是放大了的住宅,不论从空间形态还是组织方式,都与住宅一脉相承,都符合前面“国”与“家”异型同构的基本观点。这充分说明了西方的建筑分类法并不适用于具有连续性特征的中国建筑。在阐释中国的人居文化时,他以住宅和园林,这两个分别代表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的要素作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的人居对环境而非建筑本身的重视。并且将两种形态——人工的规则形和自然的自由形——在中国人居文化的完美结合,上升到哲学层面,最终将文人士大夫作为这种二元互补的哲学关系的关键。

虽然接触城市理论研究的时间不长,但是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使得赵老师在城市方面的研究别具特色。最后一讲的内容正是围绕这些研究展开的。在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协调性的对照下,今天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赵老师对比北京和巴黎中心区片的同比例卫星图,强调了匀质肌理(fabric)对于城市协调的重要性。而匀质肌理的产生所基于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第4讲中的类型学原理,从最基本的单元“间”,经过组合形成院落,进而形成聚落和城市。而院落式的“单体”原型及其变型,正是匀质肌理得以实现的原因。通过赵老师在昆明的个案研究,这种结构类型学的原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的话题将第5

讲人居文化中关于自然型与人工型的问题延伸到城市研究中,通过南京、慈城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并非一味的追求九宫格的布局方式,在自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顺应自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而这也恰恰印证了古人“因天时,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城市规划理念。

明确的观念、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这就是赵辰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虽然只有短短的六讲,这门理论课却成功的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这样的课程在大学本科是不多见的。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

授课老师:丁沃沃

关键词:方法论、建筑学、意识的困境、形式的困境、技术理性

星级评定:★★★★★

课程介绍:

五年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什么?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还是杂志上学来的娴熟手法?抑或是一种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没上过这门课之前,我们可能有无数的答案,有些回答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群体共识,有些则模棱两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确信。回想五年的时光,我们大部分时间从事的其实是一些连自己也不甚明了的“方案设计”。相信大家都有因怎样也做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设计而拼命纠结、通宵达旦,最终草草收场、不了了之的经历吧。这种经历令人困惑,也发人思考:建筑学走过几百年的历史,难道只是一门毫无技术含量,靠翻翻杂志,抄抄方案而维持起来的学科?如果你有相似的疑问,那么丁老师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绝对是一盏照亮混乱世界的明灯,它为我们驱散疑惑,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标题中不难看出,方法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这一点在第一讲就被详加阐述:说法、手法、做法、方法,这些看似相近的词语在这门课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说法流于形式概念(黑川的郑州规划取意“如意”的说法);手法意味着具体的办法(千百种砌墙的手法,形成的无非是有肌理的墙面);做法对应着材料间的层次关系(构造做法);方法则包含了原型(Prototype)和变体(An amorphosis);而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指方法的逻辑(The Logic of M ethod)。精炼的表述和清晰的概念,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异于寻常的思维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丁老师不是在教授知识,而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知性思维到判断力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维)再到理性思维(和自己的思维保持一致的思维)。丁老师的整个课程都在帮我们建立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框架。她把建筑理论的研究过程用“羊”和“羊毛衫”的图解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羊”是问题、是原动力,目标是“羊毛衫”,中间的“如何达到?”则是作为载体的理论研究,也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在阐明概念后,她对建筑学(这一舶来品)的来龙去脉又进行了简短的梳理。除了与赵辰老师同样提到了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之间的区别外,丁老师特别将建筑学从建立至今的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好的课程总会有一个明晰的课程框架,之后的时间丁老师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这门课的授课计划:

1、序言(Introduction)

2、西方建筑学基础(Meaning in Western)

3、中国——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 China)

4、历史性与现代性(Turning Point - Classic to Modern)

5-7讲每年都有变化,09年为:

5-意识的困境

6-形式的困境

7-技术理性

8-总结(summarize)

和很多老师一样,丁老师在第一讲的最后列下了一串长长的书单,都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杂志。不仅如此,她还附带介绍了其中的部分精品,现全部列表如下:(蓝色问号为不确定内容)

建筑历史:A、建筑历史

1. A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 David Watkin

2. Western Architecture – R. Furneaux Jordan(很薄一本、英文不难)

B、建筑理论的历史

3.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 Hanno. Walter Kruft (从维特鲁威起)

4. Architectural Theory – Edited by Harry Francis Mallgrav e(从1780年起,是本语要精华)

5. Architectural Culture 1934-1968 – Joan Ockman

6. Architectural Theory since 1968 – Edited by K. Michael Hays

建筑理论:1. An Essay on Architecture – Laugier

2. 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 John Ruskin

3.The Beaux Arts Tradition in French Architecture (建筑学教育方面,讲巴黎美院的,他们原来不画

渲染图!1897年建筑学理论被承认,建筑学专业得以进入大学)

4.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

5. 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6.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Reyner Banham

7. Claude-Nicolas Ledoux

8. Anti-rationalists Rationalists(反理性)

9. Architecture Presence Language Place(前面还有一本包括作品分析、在场、语言,例子不分古

典现代)

10. Towards Universality Le Corbusier Mies + De Stijl – Ri chard Padovan(风格派)

11.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批判理论:1. Architecture in Modernity(可看可不看)

2.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deology

3. Diagram Diary – Peter Eisenman(前面的两篇比较难懂,艾森曼重视语义学(语境)、他本人

也是先学哲学起家)

4. ???建筑自治的某本英文书(绘画本身不一定需要故事情节、它自身就可以愉悦精神,达到自

治。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就是自治问题)

理论杂志:1. Oppositions(艾森曼等人创办,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过程中的批判理论,图书馆学术过刊有)

2. Assemblage(库哈斯等人创办,南大买了版权,在网上可以阅读)

3. Log(艾森曼等人创办,是基于城市urban和社会发展而生的批判性杂志)

相关理论:1. A New Kind of Science – Stephen Wolfman(分形理论,复杂问题简单化)

2.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讲建筑哲学的,把艾森曼归为功能主义)

3.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 – Berbert Read(很好的画集)

4. Abstract Art(讲抽象艺术的)

5. Cubism and Culture

6. De Stijl(风格派)

按照课程框架,第二讲谈的是西方建筑学基础。丁老师首先梳理了从维特鲁威到文艺复兴的西方建筑观的转变:维特鲁威认为建筑是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物,并明确地提出建筑学理论和房屋建造是两类不同的问题:前者关注的是Why…Sh ould的问题;后者则关心whether or not it was built well。实用、坚固、美观成为好建筑的评价标准。阿尔伯蒂的观点则不同于前者,在他看来建筑是特定知识的产物。建筑学被知识化,更加强调美学,与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建筑开始讲究法式。而到了学院派,建筑观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延续了文艺复兴的建筑观,认为建筑是艺术的,但也同时承认建筑具有实用和科学的品质。

建筑观念的改变必然带来建筑设计理论的改变。从对完美图式追求的变化中,我们便能略见一斑:维特鲁威时代完美图示的原型是神庙(形式美的讨论对象)、圆形剧场(平面几何的讨论对象)和住宅(功能问题的讨论对象);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形式美的原型则变成了坦比哀多。形式美的原则开始转译到不同的建

筑类型,构图规则开始独立于建筑的功能类型而存在。坦比哀多之所以会成为图示原型,是因为它的圆形平面不存在方形平面的转角问题(各向同性),阿尔伯蒂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由许多坦比哀多的变体组合而成的,这实际上是类型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个极好案例。而在所有的方形平面中,三开间(记作ABA)无疑是最基本的原型,因为它解决了中间和边缘开间的问题。而对于方形建筑的转角,则发展出了ABBA的形式语言。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理论成功的解决了建筑主体的形式语言问题,建立了立面装饰语言的秩序(但在建筑技术层面却几乎停滞不前)。除了对完美图示的追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

授课老师:丁沃沃

关键词:方法论、建筑学、意识的困境、形式的困境、技术理性

星级评定:★★★★★

课程介绍:

五年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什么?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还是杂志上学来的娴熟手法?抑或是一种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没上过这门课之前,我们可能有无数的答案,有些回答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群体共识,有些则模棱两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确信。回想五年的时光,我们大部分时间从事的其实是一些连自己也不甚明了的“方案设计”。相信大家都有因怎样也做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设计而拼命纠结、通宵达旦,最终草草收场、不了了之的经历吧。这种经历令人困惑,也发人思考:建筑学走过几百年的历史,难道只是一门毫无技术含量,靠翻翻杂志,抄抄方案而维持起来的学科?如果你有相似的疑问,那么丁老师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绝对是一盏照亮混乱世界的明灯,它为我们驱散疑惑,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标题中不难看出,方法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这一点在第一讲就被详加阐述:说法、手法、做法、方法,这些看似相近的词语在这门课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说法流于形式概念(黑川的郑州规划取意“如意”的说法);手法意味着具体的办法(千百种砌墙的手法,形成的无非是有肌理的墙面);做法对应着材料间的层次关系(构造做法);方法则包含了原型(Prototype)和变体(Anamorphosis);而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指方法的逻辑(The Logic of Method)。精炼的表述和清晰的概念,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异于寻常的思维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丁老师不是在教授知识,而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知性思维到判断力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维)再到理性思维(和自己的思维保持一致的思维)。丁老师的整个课程都在帮我们建立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框架。她把建筑理论的研究过程用“羊”和“羊毛衫”的图解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羊”是问题、是原动力,目标是“羊毛衫”,中间的“如何达到?”则是作为载体的理论研究,也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在阐明概念后,她对建筑学(这一舶来品)的来龙去脉又进行了简短的梳理。除了与赵辰老师同样提到了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之间的区别外,丁老师特别将建筑学从建立至今的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好的课程总会有一个明晰的课程框架,之后的时间丁老师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这门课的授课计划:

1、序言(Introduction)

2、西方建筑学基础(Meaning in Western)

3、中国——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 China)

4、历史性与现代性(Turning Point - Classic to Modern)

5-7讲每年都有变化,09年为:

5-意识的困境

6-形式的困境

7-技术理性

8-总结(summarize)

和很多老师一样,丁老师在第一讲的最后列下了一串长长的书单,都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杂志。不仅如此,她还附带介绍了其中的部分精品,现全部列表如下:(蓝色问号为不确定内容)

建筑历史:A、建筑历史

1. A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 David Watkin

2. Western Architecture – R. Furneaux Jordan(很薄一本、英文不难)

B、建筑理论的历史

3.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 Hanno. Walter Kruft(从维特鲁

威起)

4. Architectural Theory – Edited by Harry Francis Mallgrave(从1780

年起,是本语要精华)

5. Architectural Culture 1934-1968 – Joan Ockman

6. Architectural Theory since 1968 – Edited by K. Michael Hays

建筑理论:1. An Essay on Architecture – Laugier

2. 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 John Ruskin

3.The Beaux Arts Tradition in French Architecture(建筑学教育方面,讲

巴黎美院的,他们原来不画渲染图!1897年建筑学理论被承认,建筑学专业

得以进入大学)

4.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

5. 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6.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 Reyner Banham

7. Claude-Nicolas Ledoux

8. Anti-rationalists Rationalists(反理性)

9. Architecture Presence Language Place(前面还有一本包括作品分析、在

场、语言,例子不分古典现代)

10. Towards Universality Le Corbusier Mies + De Stijl – Richard Padovan

(风格派)

11.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批判理论:1. Architecture in Modernity(可看可不看)

2.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deology

3. Diagram Diary – Peter Eisenman(前面的两篇比较难懂,艾森曼重视语义

学(语境)、他本人也是先学哲学起家)

4. ???建筑自治的某本英文书(绘画本身不一定需要故事情节、它自身就可

以愉悦精神,达到自治。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就是自治问题)

理论杂志:1. Oppositions(艾森曼等人创办,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过程中的批判理论,图书馆学术过刊有)

2. Assemblage(库哈斯等人创办,南大买了版权,在网上可以阅读)

3. Log(艾森曼等人创办,是基于城市urban和社会发展而生的批判性杂志)

相关理论:1. A New Kind of Science – Stephen Wolfman(分形理论,复杂问题简单化)

2.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讲建筑哲学的,把艾森曼归为功能主义)

3.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 – Berbert Read(很好的画集)

4. Abstract Art(讲抽象艺术的)

5. Cubism and Culture

6. De Stijl(风格派)

按照课程框架,第二讲谈的是西方建筑学基础。丁老师首先梳理了从维特鲁威到文艺复兴的西方建筑观的转变:维特鲁威认为建筑是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物,并明确地提出建筑学理论和房屋建造是两类不同的问题:前者关注的是Why…Should的问题;后者则关心whether or not it was built well。实用、坚固、美观成为好建筑的评价标准。阿尔伯蒂的观点则不同于前者,在他看来建筑是特定知识的产物。建筑学被知识化,更加强调美学,与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建筑开始讲究法式。而到了学院派,建筑观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延续了文艺复兴的建筑观,认为建筑是艺术的,但也同时承认建筑具有实用和科学的品质。

建筑观念的改变必然带来建筑设计理论的改变。从对完美图式追求的变化中,我们便能略见一斑:维特鲁威时代完美图示的原型是神庙(形式美的讨论对象)、圆形剧场(平面几何的讨论对象)和住宅(功能问题的讨论对象);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形式美的原型则变成了坦比哀多。形式美的原则开始转译到不同的建筑类型,构图规则开始独立于建筑的功能类型而存在。坦比哀多之所以会成为图示原型,是因为它的圆形平面不存在方形平面的转角问题(各向同性),阿尔伯蒂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由许多坦比哀多的变体组合而成的,这实际上是类型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个极好案例。而在所有的方形平面中,三开间(记作ABA)无疑是最基本的原型,因为它解决了中间和边缘开间的问题。而对于方形建筑的转角,则发展出了ABBA的形式语言。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理论成功的解决了建筑主体的形式语言问题,建立了立面装饰语言的秩序(但在建筑技术层面却几乎停滞不前)。除了对完美图示的追求外,柱式与形式美、比例与形式美以及破除常规的美学意义也都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丁老师对几个经典案例的阐述,让这些表面看去毫无关联的建筑作品一下子产生了设计理论层面上的联系。

回顾了建筑观和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后,丁老师又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上: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实践性到阿尔伯蒂的美学至上论,再到学院派对建筑美学价值、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义,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丁老师特别提到了学院派的建筑学教育:在当时设计理论三分天下的学院派(坚持文艺复兴的复古派&崇尚意大利巴洛克的现代派&强调建筑自身自然特性的现代派),学生们唯有通过罗马大奖才能获得学位。从一系列获得罗马大奖的优秀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新成果都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旧有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来的(比如厂房的烟囱采用记功柱为原型,火车站的大厅采用穹顶为原型等)。当然,最终的形式主义必然导致建筑设计的无效:学院派的建筑方

案几乎很少被采纳,学院派建筑只能靠罗马大奖来认可……这写生动祥实的案例让我们对“学院派”——这个耳熟能详却又缺乏了解的名词,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本讲的最后,丁老师从建筑与城市的观念和艺术学的观念出发,对建筑形式的解读进行了阐释。作为类型的基本元素,通过组合形成了中心化的建筑形式。在城市层面,建筑更多的强调了城市属性。特别是在建筑沿街密布的城市中,立面(Fa?ade)这张“脸蛋”无疑成为了建筑展现自身的最重要一面;而从艺术学的观念出发,文艺复兴以前的古典建筑和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建筑形式的表达从线绘发展到图绘、从平面发展到纵深,形式也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多样性转变为同一性,而建筑的主题也从原来的绝对清晰变为相对的清晰。从维特鲁威到文艺复兴,古典建筑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着以几何学为基础的构图美学,视觉的感受成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在设计方法上,古典建筑则一直保持理性的设计方法,而构图法则保证了建筑整体形象的和谐。难怪有学者认为柯布西耶不是现代主义者,而是古典主义的忠实支持者(也称Classic Morden)。

第三讲的内容延续了第二讲,自然而然地将建筑学的问题从它的发源地西方引进了中国。对丁老师来说,中西对比的方法无疑是阐释建筑在中西方意义差别的最佳方法。她首先阐释了传统建筑观,从“房屋”和“家”这两个相互关联,却又截然不同的概念辨析出发,引出了对建筑主体和建筑空间的思考:不论是赖特的有机建筑之源(“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文字:‘真正的建筑并非它的四堵墙而是存在于里面的空间,那个真正住用的空间。’正是我的有机建筑的观念”),还是《道德经》之“无用章”中被重复了千百次的至理名言,都充分说明了建筑空间与外壳之间的微妙关系。援引丁老师的在国外做讲座时的说法,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Building is the Instrument for the Purposes. Being built as an Object to hold Emptiness.”。在这个层面上,中国文化对于空间的重视远远先进于西方:海德格尔的“壶说”仅仅用“壶底”和“壶壁”来阐释一个“壶器”;而我们的先贤则在2000多年前就阐释了“当其无,有器之用”的深刻哲理。当然,今天的我们都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那就是“空”因“用”之意义而成为主体。

了解了“空”的重要性以及“空”与“器”之间的关系后,丁老师进一步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学问”。首先是“器”的构成——屋顶、中间(门、窗、墙)和基座。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墙在中国建筑中的意义:墙作为划分空间的构件,既可“隔”(如照壁)又可“围”(小至院墙,大到城墙,最牛的还是万里长城),充分体现了先人对领域感的重视,用丁老师的话讲就是“围出空间感”。不仅如此,当我们仔细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时,大到开间进深(步架),小到梁柱构件,无处不体现着类型学的基本原理。构件的尺寸又与建筑的等级相挂钩,大的构件必然形成大的空间,形制与等级的划分就是基于这种类型的组合而自然形成的。不仅如此,中国的传统建筑是真正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形式的美感并非源于建筑立面的推敲琢磨,而是在结构完成后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这一看法与赵辰老师在《“立面”的误会》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此外,中国建筑中的装饰(如彩画等)也与西方建筑中的装饰绘画截然不同:所有的装饰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建筑构件而精心设计的,比起那些巴洛克建筑中令人头晕目眩的壁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显得格外的建构(Tectonic)。

回顾了我们自己的传统建筑观和与之相关联的诸多“学问”,丁老师将话题再次转向建筑学在中国“西学东进”的发展问题上。一系列身边的案例(南京大学礼堂、东南大学的图书馆、中大院等)生动地诠释了西方建筑师来到中国后所展现的建筑设计成果。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大屋顶”式的建筑风格,而是西方建筑师对于中国本土元素的西式组合方式。以南大礼堂为例(原金陵大学礼拜堂):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从面阔方向进入(一般为南北向),而西方的教堂则是从山墙面进入。这种建筑文化上的差异最终使得整个礼堂虽然全部采用中

式基本单元(主体采用官式建筑的歇山大屋顶、四个小体量采用北方建筑的硬山坡屋顶),但其元素间的组织方式和最终的使用方式完全是西式的。而当中国的第一批年轻建筑师留美归国后,开始自己的建筑创作时,我们的传统建筑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的布扎体系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建筑学教育,而同时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并没有本质的影响。建筑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建筑设计工作也由工匠(大师傅)转为了知识分子的工作。建筑形式成为设计的主题,建筑结构不是直白地表现,而是被隐藏在形式之后。这可以说是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的美学至上观点(“It was built to look like sth”)。

“西学东进”必然带来中国建筑的本土化问题。建国之后,政治开始统治建筑,设计没有了争论,毫无学术可言,一切都没有了逻辑、没有了方法。建筑形式本身的隐喻意义使得其在专业层面上的学术探索很难发生。在经历了1955-1957年的短暂的建筑争鸣后,一连窜的运动(反浪费、反复古)、对现代建筑萌芽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提倡都导致了学术的停滞不前。虽然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建筑学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建筑艺术和建筑产品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在丁老师看来,惟有通过对文化艺术的诠释才能为我们找到新的出路。这里她特别提到了王澍,说他每做一个项目都要挑一栋小房子来做精品设计,这也许就是当代中国建筑师面临建筑产品与建筑艺术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折中的方式吧。本讲的最后是关于建筑学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否自治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特别是自治的基础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未来的建筑师深思。

2010年09月18日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中)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

授课老师:丁沃沃

关键词:方法论、建筑学、意识的困境、形式的困境、技术理性

星级评定:★★★★★

课程介绍:

如果我们把第2、3讲看作是对建筑学在中西方发展的历史回顾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一讲则锁定了“现代性”——这一对包括建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产生深远影响的名词上。回顾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伟大的先辈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伽利略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使得相信科学成为可能;培根对知识的构成、任务及对象的重新定义,则使“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基础牢牢地树立起来;而笛卡尔将“数”与“形”的

完美结合则使人们更有理由相信:艺术也应该和科学一样有其自身的组合规律。于是在这样的信仰下,建筑学的先驱们开始了新的探索。学术的前沿阵地从意大利移师法国,三位重要的理论家:劳吉尔、布雷和勒杜,分别用自己的言论和作品对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所涉及的那些“旧观念”进行激烈的辩论。劳吉尔的《论建筑》从建筑的起源开始重新认识建筑的关键问题,重新建构建筑知识理性的基础。他以哥特教堂为例,认为真实的结构才是建筑理性的基础。布雷发展了纯几何作为形式对象的建筑语言,他以采用超大尺度和重复使用建筑组

件的方法,将建筑中的装饰构件全部抹去。于此同时他还强调建筑的功用性,鄙视“谈论”

建筑(Talking Architecture),而这一点恰恰在当时的巴黎美院里特别的风行。勒杜则通过大量的新古典建筑的实践,在简化建筑组件和建筑装饰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从事建筑设计,同时也尝试乡村规划。在这些乡村规划中,他的建筑单体乃至建筑元素都可以行之有效的组合到建筑群体中。除此之外,迪朗对建筑空间组合的类型学研究;昆西将建筑定义为一种语言(认为建筑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它的进展是理性运作的结果。)等观点,都昭示着建筑的理性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理性主义的推动下,建筑学的命题也有了新的拓展。首当其冲的是建筑的标准问题。拉斯金的《建筑七灯》将建筑的标准归结为的Sacrifice, Truth, Power, Beauty, Life, Memory, Obedience。而勒·杜克则通过自己的一系列“纸上建筑”,从建筑原则发展的历史、平面组织中理性的概念、结构组合的原则以及材料的运用四个方面,阐释了建筑风格是如何从理性的设计方法中浮现出来,以及隐喻(概念)成为一种启动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学的命题在先驱者的推动下得到了充实:例如根据需求生成平面的设计原则、忠实的结构体系、真实的材料表达、建筑装饰意义的讨论以及城市设计等。这里特别要谈到的是有关核心形式(Core-form)和艺术形式(Art&form)的问题。前者代表了建筑结构层面的合理,与建造问题紧密相连;后者则表达了建筑设计上的逻辑合理(Architecture Correct),即所谓的建构(Tectonic)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建构的”并不意味着拥有完美的核心形式,而结构的合理也不等同于具有优雅的艺术形式。真正将二者合一的古典(传统)建筑案例只有三个:即希腊神庙(柱式)、哥特教堂(尖券)以及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斗拱)。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学难免会受到艺术领域变革的影响。在艺术内涵的拓展和工业产品设计产生的背景下,崇尚忠实于材料、以自然为主题的“新艺术运动”,使得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它与实用艺术的各个门类紧密相连。而建筑创作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延续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实践中,出现了理性设计和反理性设计共存的局面。这种矛盾的设计在瓦格纳、路斯等建筑先驱的作品中比比皆是。然而,即便在装饰语言盛行,装饰风格取代新古典语言成为时髦的大背景下,建筑师们的头脑依然保持着清醒,他们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来探索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到之路。从瓦格纳为维也纳设计的一系列地铁站中我们便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上的装饰越来越少。这一点恰恰印证了在这场热火朝天的“新艺术运动”浪潮中,真正为建筑师所接受的是新材料而非新装饰。建筑设计再次回归于理性。

每次艺术观念的变迁,都会对建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艺术家们开始以科学的方法重新看待世界、表达世界。作为艺术变革前沿的绘画领域尤为典型:立体主义绘画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观念,从忠实于现实到强调心灵的建构、由表达世界转为表达心灵。塞尚的《圣维克多山》通过原色色块的堆积来表达景深;布拉克的《葡萄牙人》和格里斯的《静物》等作品都试图通过纯粹的色块、线条等方式来表现相互遮挡的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而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则完全消解了绘画的对象,仅以线条及三原色这些最基本的绘画元素进行创作。正是这些绘画作品所昭示的观念变革导致了抽象艺术的诞生。这在绘画中体现为依靠点、线、面来表现画面自身的美学效果。作为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也因此获得了自治。而同样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追求自治乃是历史的必然。而现代性正是建筑得以自治的原动力。

本讲的最后,丁老师提出了关于建筑自治的三个极难回答,却又发人深思的问题:1、建筑是艺术还是具备艺术的属性?2、当建筑设计面向大众时,其艺术如何表达?3、当建

筑造就了城市同时又被其限定时,应当如何自治?这样的问题虽然难以回答,却应时常自问,因为这将是我们未来从业过程中无时不刻都要面对的问题。

在现代性的推动下,建筑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第五讲首先回顾了在新世纪(20世纪)的艺术观念变革的影响下,建筑学开始的新思考。首当其冲的是对美学基础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在绘画领域:光源决定了色彩的真实性,视觉影响着形体的真实性;运动与时间影响着画面的真实性,而元素与组合则决定了物体的内在性。这些绘画领域中关于真实性意义的探讨,在建筑学界引发了人们对建造真实性和形式真实性的思考。以荷兰风格派为首的先驱者们,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试图回应这些有关真实性的问题。画家凡·杜伊斯堡认为建筑能够

最直接的表达三维空间。他利用轴测图的方式,通过纯色“体块”的构成来诠释三维空间。在产品设计中,家具设计大师里特维尔德的极具构成意味的作品,则将构成产品的各元素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得每个构件能够轻易的从整体中被阅读。而在建筑领域,J.J.P. Oud 则是通过单色透视图、三视图等方式来表达建筑中的各组成元素间的关系。这些不同艺术领域中的探索都试图重新诠释真实性这一问题。他们的实践不但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而且对建筑学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诞生的。

在格罗皮乌斯等人的带领下,包豪斯走出了一条异于传统建筑院校的独特之路。它的

建筑教育首先探索建筑学的核心知识,尝试改变不同艺术领域各自孤立的状态。它将工艺美术家和手艺人相结合,将建筑作为结合二者的最完美对象(这也正是德意志制造联盟所倡导的)。它把工艺提升到艺术的角度去欣赏,称艺术和工艺没什么两样,艺术家就是地位高一点的手艺人。包豪斯自视应当成为工业社会和手工艺组织的领导,期望从社会赞助中独立出来。它认为学生应该从象牙塔中走出来,面对现实,学校应该像车间一样产出产品。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包豪斯通过一系列包括绘画、手工艺品、广告、器具及建筑在内的基础训练和设计训练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计师。它的教育内容显示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的影响。同时,包豪斯的教育体制也体现了工业产品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它的教育虽然扩展了建筑学教学训练的方式,但在设计训练体系上则依然延续了巴黎美院的教学方式,即Atelier(画室/工作室)的方式。

风格派和包豪斯的探索为我们展现了新世纪建筑学的新思考。与此同时,与之相伴新

的建筑实践与实验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当数维森豪夫住区的建筑实践了。维森豪富住区位于斯图加特西边的一个山丘,由密斯规划,邀请了众多当时知名的建筑师共同参与设计,可谓“集群设计”的开山鼻祖。整个项目历时两年(1927年

设计,1928年竣工),囊括了公寓、双拼、联排、独栋别墅等居住建筑类型。每个受邀建筑师都力图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所创新:密斯的公寓采用支撑体住宅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贝伦斯的设计试图创造具有别墅居住感受的公寓;柯布西耶的独栋别墅则创造性的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结合;而格罗皮乌斯则采用了装配式的设计方案,仅用一个星期便完成了现场施工……这些创新在当时来说都称得上革命性的探索,即便是在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其中的某些设计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维森豪夫住区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建筑设计层面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它重新认识了建

筑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对建筑使用者(大众)的关注。它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在注重结构的真实与材料革新的同时,建构起了新的美学标准(即机器制造的极限美)。它以实际建造的工程为形式载体,表达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对“新建筑”的理解;以实物作为展品,表述了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工业化”的理解。这一建筑实践追求形式的自治性,通过精细的

制作和反对艺术的商业化,对新形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理性化和标准化的口号。此外,它还试图在降低开发成本和维持费用、简化施工监管程序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居住品质。不过,由于施工过程中很多新开的模具无法再次利用,这一伟大的建筑实践没能实现控制低造价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师在这方面的努力全盘告负,相反,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完善与发展,成本问题很快就在新的建筑实践中迎刃而解。

维森豪夫住区的成功为新建筑的探索之路指明了方向。它对现代建筑的推广和发展起

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它使以绘画为阵地探讨建筑艺术的风格派(曾经对包豪斯不以为然)与以建筑为阵地进行艺术创作的包豪斯学派走到了一起,并最终促成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诞生。在CIAM的宣言中,城市主义(Urbanism)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引

起了广泛关注。它是指以功能的规律为基础,集各种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组织。这里的规律包含了三个基本功能:即居住、生产和休闲。CIAM在通过各种展览和建筑实践宣传自身的同时,也奠定了现代规划学科的基本起点,即科学(于此相对,历经几百年发展的建筑学科则是以形式作为起点的)。1933年的《雅典宪章》对城市的尺度、功能分区及其联系、住宅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物质元素(天空、树木、住宅、工厂、休闲地以及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建筑师们也因此将注意力更多的转向了规划领域。许多乌托邦式的城市设计和实践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等)。

CIAM的蓬勃发展以及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直接导致了建筑学者对建筑属性的重新认识。这首先表现在建筑的城市属性上。从60年代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到70年代柯林

罗的《拼贴城市》,一系列来自建筑学的对城市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纷纷涌现。归纳起来,这些理论著作基本上探讨了两类问题:一是城市的可识别性问题(The Problem of the View),二是城市的形态问题(The Problem of the Form)。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试图对建

筑的城市属性进行重新的诠释。相对复杂的城市属性问题而言,建筑的文化属性在这一时期同样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这里特别要提到是以文丘里为代表的欧洲后现代理论家和以“纽

约五”、艾森曼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对现代建筑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文丘里面对建筑

的社会公用问题,对现代建筑的真正追求发出了疑问。他的经典案例“烤鸭店”和“装饰的棚子”恰恰触碰到了现代建筑的软肋(现代建筑强调“形式追随功能”,那么一个烤鸭店做成鸭

子的形状不正符合这种观点吗?)。“现代建筑是鸭子”的悖论一时间将现代建筑推向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有趣的是文丘里本人对现代建筑本是十分的喜爱,但出于理论研究的原因,他“不得不”拿起皮鞭,拷问可怜巴巴的“心肝宝贝”。与欧洲的理论家不同,美国的后现代理论家则避而不谈真实性的问题,他们不讲反对装饰,而是认为整个建筑都是装饰。基于这样的观点,以艾森曼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建筑师开始以几何为基础探讨形式的自立(自治)问题。而欧洲的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的意识困境,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们试图从尊重历史和城市文脉的建构角度探讨建筑创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现代思潮恰恰说明了欧洲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欧洲所具有的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为建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对于文化贫瘠,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年幼的”美国而言,基于几何的形式自治无疑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本讲的最后,幻灯片定格在密斯的十字钢柱的平面节点图上:镜面不锈钢包裹下的四

根角钢恰恰揭示了现代建筑从诞生之初就努力摒弃,但却始终挥之不去的“现代装饰的外衣”。

2011年02月10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只手”的是(B) A. 公民 B. 公民社会 C. 企业 D. 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 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B.C.D)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A.D) A. 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 政府权威的削弱 C. 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 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 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 权威的来源不同 B. 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C. 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D. 管理的范围不同 9、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包括有(ABC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二、简答题 1.制约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发展的特殊原因主要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欠发展导致第三部门在资金获取方面面临更大的困境。(2)发展中国家社会分化程度低,中间阶层发展不足,而中间阶层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基础。(3)由于缺乏自由结社的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结社的意识不强,第三部门的发展缺乏公民文化的支持。(4)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实行强制统治,第三部门独立发展和活动的空间有限。(5)发展中国家普遍法制化水平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约束,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规引。(6)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和通讯发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2.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政府再造的有效工具? 1.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南大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20-10-20 12:43:47至2020-10-20 12:55:52 学员姓名20030310089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按照领导权变模型理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因素主要有()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领导者个性 C、工作任务结构 D、职位的权力 学员答案:a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来划分,控制可分为() A、间接控制 B、直接控制 C、集中控制 D、分散控制 学员答案:ab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是有效沟通的障碍() A、个人感知 B、语义歧义 C、信息过量 D、地位冲突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原则有() A、全局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具体性原则 学员答案:a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有() A、因事择人原则 B、因人授责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 A、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B、促进员工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C、帮助员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D、充分发挥组织内激励机制的作用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沟通按照功能可划分为() A、工具式沟通

2020年 南大网院公共管理导论第1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管理导论第1次作业作业总分100起止时间2020-4-27至2020-5-27 23:59:00 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 分 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并波及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经历()个发展阶段 A、2 B、3 C、4 D、5 标准答案:a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合同承包是指政府部门与()签订关于供给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合同。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其他部门 标准答案:c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以数字化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应用为代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标准答案:c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的著作是下列哪一部() A、《公共管理导论》 B、《重塑政府》 C、《无缝隙政府》 D、《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标准答案:b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尼古拉斯.亨利将美国公共行政发展历程分为()阶段 A、3 B、4 C、5 D、6 标准答案:c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撒切尔上台标志着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兴起

D、1999年 标准答案:b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彼得.德鲁克提出管理的三个更广泛职能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标准答案:c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美国“全国绩效评价委员会”是由()成立的 A、罗斯福政府 B、里根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小布什政府 标准答案:c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美国“全国市政标准委员会”于()成立 A、1927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标准答案:b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服务型政府范式要求以()为根本宗旨 A、为人民服务 B、促进公共利益 C、推动公共福利 D、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标准答案:b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拉斯韦尔首先提出政策科学是在()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标准答案:b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讲义 第四章政府的角色 问题一公共部门的重要性,存在的必要性。 马斯格雷夫妇认为,政府的普遍性或许反映出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这种意识形态不同于消费者选择和实行分权的决策等前提,并且“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了政府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原因如下: 1、必须不存在任何自由准入(市场)障碍,且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市场知识,这就需要有政府管制和其他标准来保证这些条件的实现 2、当竞争由于高额成本而变得无效时,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 3、一般来说,若无政府为其提供法律框架,进行保护和强化,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合同性的安排和交易行为将无法进行。 4、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并导致“市场失灵,”这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制定解决方案 5、社会价值观要求政府对市场体系产生的收入和财富以及通过继承获得的转移性财产权进行的分配进行调节 6、市场体系并不足以保证高就业率,物价稳定以及社会所希望的经济增长率,这就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7、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评估未来消费的贴现率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以上观点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总之市场无疑是强有力的,并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众多商品和服务提供一套配置与分配体制。但要记住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需要政府的干预。问题二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 赞成公共部门应具有专门的管理形式的理由在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具有巨大的区别。①公共部门的决策可以是强制性的,如公民可以被强迫缴纳税款,而私营部门不具有这一特征。并非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具有强制性,而是那些需要比私营部门更谨慎执行的公共活动才具有强制性。私营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要价,他们可以忽视正常程序的存在。②公共部门具有不同于私营部门的责任制形式。从理论上说,公司管理部门要对股东负责,而公务员要对政治领导人、国会、公众以及司法系统的不同部门负责。③公共服务管理者必须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由政治领导人设定的外部议程。这一点就不同于以盈利为各级人员共同动机的组织。对公共服务的管理者,一方面必须执行政治议程,另一方面偶尔地反映冷淡,甚至采取不友好的行政行为,这样会引起官僚机构与政治官员之间的冲突。这并不是说按照政治议程办事就比按照盈利办事缺少合理性,而是说政治议程使得公共部门的管理不同于私营部门。这些由政治官员强加的大部分议程缩减了管理者的活动范围。④公共部门在测量产出或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困难。公共部门缺乏类似于私营部门中利润这样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赵履宽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山东大学 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华中科技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初试: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 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 2、《社会学概论》杨心恒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社会学概论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11、厦门大学 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就业创业课程建设规范和要求

南京大学就业创业课程建设和教学要求(讨论稿) 2012年9月 根据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2010年4月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以及“985”三期建设工作安排,南京大学将启动建设就业创业类课程。围绕“三三制”教学改革中“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的思想,构建南京大学多元培养阶段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总目标 构建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三阶段衔接。形成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导向,素质为核心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就业教育课程,加强就业引导和指导,培训学生的求职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为就业求职做必要的准备。 2. 课程类型 分为创业平台课程和行业课程。拟开设课程见附表。 创业平台课程:创业平台课程主要是面向全校学生或部分院系学生开放的,课程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一般流程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等关键要素和环节,以及其他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行业课程:主要是针对有意向从事某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同学开设,增加学生对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从事本行业需要的技能、素养等的了解,让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基本的认识,初步具备在领域发展的能力。 3. 课时学分 由于就业创业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快,授课形式多样,原则上就业创业类课程16个学时算1个学分。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量进行相应选择1个学分(16个学时)或2个学分(32个学时)。 4. 授课对象 面向全校学生或特定年级院系专业,大班小班授课皆可。任课教师可以在课程大纲中对选修课程的学生提出要求。 5. 任课教师 院系和部处教学科研岗教师,有就业创业指导经验、从业经验和行业背景或持有得到我校认可的创业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可申请开设面向全校或特定院系的就业创业课程;同时,鼓励院系、部处与社会著名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合作,外聘有经验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双师型教师,开设一定数量的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的就业创业类课程。外聘教师经过专家委员会认定,发放“南京大学就业创业类课程高级讲师聘书”。 6. 申报流程 申请开课教师填写申请材料——专家委员会评审——公布成功立项的课程名单——教师确认并在院系登记(外校教师须签署课程开设协议)——教务处排课(每学期第16周)——学生选课(第17-18周)——确定名单后,老师按时上课——课程结束,组织考核,提交成绩。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管理学 作者: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次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说起来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做研究的,一般人是不会看的,这也是 实话实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学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其性质也应该是一样。但这个 “艺术”究竟是不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丰富多采,那就真 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这本书拿在手上是相当厚的,随意一翻,就会发现这本 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 今中外可以说都有,尤其是不厌其烦的对公共管理学理论渊 源和一些工具、方法的论文 综述,实在让一些不好学之人彻底放弃。 某曾经看过公共管理学大师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外国人写书在很大程 度上文风较为随意,意在让所有普通大众(而不是仅限于研究者)都乐意去看,事例生 动多样,阐述观点通俗易懂。相反国内研究人员的著作较多晦涩难懂,文风“严谨”, 让人难以下咽。这点在很多领域的学科著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同样一本研究 著作,难道是国外学者书中内容少,学术价值低,而国内学者的书更有学术价值?答案 自不必明言。

在豆瓣上看到对本书的评论确实让某也有相同的共鸣。以上谈到了文风问题,同时,更为现实一点,从这本书作为考研的专业课本来看,无疑是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从深度、广度来看也是其他同类书少有的。但某还是认为阅读这本书,与阅读其他科研著作有很大不同。 本书涉及内容太多,每节甚至每个问题涉及的小点一般都有6、7条之多,想要全部一一死记硬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多多,让人难以取舍,一些内容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甚至编者自己也没有给出答案,让人无法把握。 虽然某之读书亦是乏善可陈,也不知真题考察之所在。但是无疑要分清主次,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要在理解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回答方式。风清扬教导令狐冲无招胜有招,读这书便也是如此,在意不在形。只有自己事先有过思考和总结,知晓这些问题的关键才行,不然走上考场,书中知识无法转化为答题要点,岂不哀哉!即使勉强过关,复试面试教授一问,东扯西扯,往往数词可答,却回答啰嗦异常,如何能给导师好印象。 同样,类似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某认为次要的内容标注了了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当然只做参考,切莫迷信。楷体内容为解释说明之语。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 (1)从词源上看,“行政”是“为……服务”,“管理”是“控制或获得结构”。(Owen) (2)“行政”指遵从指示和服务;“管理”指获得结果以及为获得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南大网院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部分答案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来划分,控制可分为( 正确答案 : AB 129023 duox 题号: 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从组织成员的需求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 ) 正确答案 : ACD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原则有( ) 129013 duox 题号: 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 择 A 、 间接控制 B 、 直接控制 129011 duox 题号: 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b D 、 C 、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题号: 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题型 :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 选择 正确答案 : ABCD 129016 duox 题号: 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 择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有( ) a A 、因事择人原则 b B 、 因人授责原则 c C 、 以人为本原则 d D 、 公平竞争原 则 正确答案 : ABCD 129018 duox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 : ACD C 、 动态性原则 D 、 具体性原则

00152组织行为学南大勾画范围

01152组织行为学南大勾画范围纲要 1.组织的概念作如下综合表述:P3 答: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2007.7)P3 答: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以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3.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P4 4.人的行为的特点:P4 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 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 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以展变化的。 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 5)人的行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5.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的科学。P5 6.论述组织行为学?P5 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2003.4 P6~8 答: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人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7.为什么说这种两重性主要是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2007.4 P11 答:1)多学科性决定的。2)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3)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8.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18 答: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又分为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

南大管理学原理921

2017年南京大学商学院921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一)说明:①本资料为VIP 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专业课大纲及历年常考题型出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正确的是()。 A.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B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 C.组织的领导层一旦变动,组织文化一般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立即消失 D.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有的价值观念 【答案】A 2.要明确企业计划的外部条件,关键是()。 A.定量预测 B.定性预测 C.销售预测 D.环境预测 【答案】C 【解析】 A项,定量预测是指使用历史数据或因素变量来预测需求的数学模型; B项,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己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C项,销售预测是指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使用系统内部内置或用户自定义的销售预测模型获得的对未来销售情况的预测; D项,是通过己取得的情报资料和监测统计数据,对未来或未知的环境讲行估计和椎测。由此可知,AB 两项,只是一种方法:D项,只是对环境的把握,片计划无直接关系:C项,可以直接指导企业计划的制定。 3.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E 4.权变理论是根据()的观点提出来的。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答案】D 【解析】 A项,经济人假设是X理论提出的理论基础;

南 京 大 学 - 南京大学教务处

南 京 大 学 南字发[2012]119号 南京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创建中国最好的本 科教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的教师包括以教学为主和教学科 研并重的在职教师。其他类型的教师和外聘教师的本科教学 工作考核办法另定。 第三条按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两种类型对教 师本科教学工作实行分类考核。 第四条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包括本科教 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 第五条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按学年进行,作为教 师聘任年度考核的一部分。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以院系 为单位进行,由教务处负责审核,人力资源处负责实施。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本科教学工作量考核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 和“总教学工作量”两项内容,其中“总教学工作量”包括 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和“其他教学工作量”,具体规定 参见《南京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第七条教学质量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1、课堂教学测评与同行听课情况; 2、教学档案的规范情况及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规 范情况; 3、教学工作纪律情况。 第八条教学研究与改革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1、教学获奖情况; 2、出版教材情况; 3、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4、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 5、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情况。 第三章 各类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第九条教学为主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要求如下: 各院系教学为主的教师(含教学岗教师)每学年本科课 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144课时,总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16课 时。 公共教学单位教师每学年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16课时,总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88课时。

南大网院《公共政策学》课后第二次作业

公共政策第2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作业名称 起止时间2018-5-9至2018-6-7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的特点是匿名登录、匿名答复、匿名统计,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从而有利于专家独立提出自己的方案预测意见。 ?A、头脑风暴法 ?B、菲尔德法 ?C、名义群体法 ?D、互动群体法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认为,政策分析的目的不是产生某种一锤定音的政策建议,而是帮助人们对现实可能性和期望之间的逐渐一致的认识。

?A、查尔斯·沃尔夫 ?B、米切尔·怀特 ?C、E.S.奎德 ?D、林德布罗姆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职业型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中注意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对政策分析采取()与分析结合的立场.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制度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主要有:政策创新触发机制,(),政策创新发展机制。 ?A、政策创新扩散机制 ?B、政策创新采纳机制 ?C、政策创新转化机制 ?D、政策创新适应机制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在于,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提供()的必要知识、理论和模型. ?A、公共政策理解 ?B、公共政策规划 ?C、公共政策协调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只手”的是(B) A. 公民 B. 公民社会 C. 企业 D. 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 A. 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 政府权威的削弱 C. 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 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 权威的来源不同 B. 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南京大学专科 现代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现代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小李和小王是同事,最近心理上却是冰火两重天。小李因圆满完成工作定额认为,不仅领到了全额工资,还得到了相当于月工资25%的奖励。小王则因未完成月额定任务,只领到了80%的月工资。他们所在企业制度即泰勒所提倡的() ?A、绩效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岗位结构工资制 ?D、差别计件工资制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老王当了5年的总经理,工作富有成效。他的基本经验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把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自己只保留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与监督权。其理论依据就是科学管理倡导的() ?A、统一指挥原则 ?B、跳板原则 ?C、例外原则 ?D、标准化办法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查尔斯·把而起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他特别重视劳资关系,并为实现劳资协作提出了() ?A、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B、岗位结构工资制度 ?C、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D、固定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度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变化的近代幸福管理理论的先驱是()?A、亚当·斯密 ?B、亨利·普尔 ?C、罗伯特·欧文 ?D、安德鲁·尤尔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理论基础的是( ) ?A、韦伯的组织理论 ?B、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C、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欧文.E.休斯着张成福等译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 ①官僚制 ②最佳的工作方式 ③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④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⑤公共利益 ⑥职业官僚队伍 ⑦行政性 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①据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 ②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③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 ④竞争与选择 ⑤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向工作人员下放权力。 3.变革的紧迫问题 ①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表现在规模、范围和方法三个方面) ②经济理论的变革:公共选择理论(以完全理性为基础);委托(股东or全体选民)-代理(管理者)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③技术变革 ④私营部门的变革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1.早期的行政系统:“人格化的”,以效忠于国家or大臣or非营利组织or国王为基础 2.传统的行政模式深受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欧洲的马克斯.韦伯的影响。认为行政是工具性、技术性的,应远离政治领域。 例如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⑴理论的基础:三种类型的权威: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理论-法律型权威(效率最高) ⑵与早期模式最大的差别:①运用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人格化的行政。 ②组织及其规则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体都为重要。 4.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政治(制定政策)、行政(执行政策)二分法 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责任与义务的明确关系 ⑵策问题与行政问题完全分离 ⑶行政是匿名的、中立的、无党派的 5.泰勒与管理 ⑴科学管理的三个方面 ①决定工作标准的时间和动作研究 ②刺激性工资制度 ③改变职能组织

南京大学拔尖班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1级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相关文件要求,南京大学继续在2011级本科生中招收“拔尖计划”学生,有关招生办法公布如下: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自2009年起联合在国内部分高水平大学中启动“拔尖计划”,南京大学是首批列入该计划的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 在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为其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致力于培养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未来的国际一流科学家。 三、培养方式: 1.班级设置 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大理科7个拔尖计划班级,分别由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天文学系、匡亚明学院管理。 2.教学安排 拔尖计划一、二年级实施“大理科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匡亚明学院与各相关院系共同制定。匡亚明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一、二年级教学,三、四年级教学由各相关院系负责实施。 3.导师配备 拔尖计划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学术导师,师生比不低于1:30的比例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4. 特色培养

强调“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入选学生将成为我校“拔尖计划本科生学术共同体”成员,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5. 学生考核 学校对计划内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动态进出机制”。“柔性评估”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以实验考核、科研考核为主,考核形式多样;“动态进出机制”则欢迎计划外学生加入,也允许部分同学退出,保障计划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 6. 奖励制度 专门设立“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创造力专项奖学金”、“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荣誉奖学金”等。 四、招生方案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选拔时间为9月初,敬请关注本网站通知。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南大版】-管理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管理控制 13.1 复习笔记 一、控制的类型与要求 1.控制的必要性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 (1)环境的变化 静态环境是不存在的,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从而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管理权力的分散 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3)工作能力的差异 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地进行。然而由于组织成员是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的,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计划的要求,但由于工作能力的差异,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某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会对整个企业活动的进步造成冲击。因此,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的类型 (1)预先控制

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2)现场控制 现场控制,亦称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3)成果控制 成果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态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3.有效控制的要求 (1)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 (2)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的控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适度的控制应能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a.要认识到,过多的控制会对组织中的人造成伤害,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抑制他们的首创精神,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