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9、10题。

【教材分析】

估算是《新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形成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孩子们已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已经能熟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因为有前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基础,孩子们学习今天的知识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形成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能解释估算过程。

3、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同学意见,客观地评价意见,培养评价意识。

4 、通过运用估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节约,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

【教法】情境教学法:

选择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生动、具体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需要估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并贯穿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新的计算方法

【学法】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学生经历生活中的估算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尝试探索,讨论交流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口算方法。

20×20 24×10 40×50 12×30

2.夺红旗游戏:(P62第9题)

70×60→ 500×30 →40×70 →33×30→

90×80→ 50×50 →20×90→ 12×40→ 80×60

3.你能估算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8×4 62×6

(设计意图:通过1题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3题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2题既巩固了口算方法,又调动了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探索方法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

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吗?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解决呢?

明确: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引出算式:

18×22 或22×18

(4)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探讨估算方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师小结整理如下: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师:第(1)种方法是:把 18 看成( 20 ),是估(大)了,而把 22 看成( 20 ),是估(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应该和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

第(2)种方法是:把( 18 )看成( 20 ),是估(大)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就比实际的结果要(大)。

第(3)种方法是:把( 22 )看成( 20 ),是估(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就比实际的结果要(小)。

4.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

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5.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

(1)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2)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注意:实际问题怎么估合理一定要考虑符合实际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情境,给学生提供需要估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并贯穿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估算 (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

89 × 30 ≈ 32 × 48 ≈

43 × 22 ≈ 35 × 19 ≈

2.

(1)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3、每人买门票需18元,共有42人,老师带了850元,够买吗?

4、每排有11人,有27排,现在有263人,够坐吗?

5、老虎每秒跑33米,18秒大约跑多少米?

6、老师带来17箱水,每箱24瓶,大约有多少瓶?

7、《气象知识知多少》每本18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李老师大约要准备多少钱?

8.

(1)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列出算式说出估算的方法。

(3)全班交流估算的方法。

9. 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估一估,这块地大约可以种多少棵树苗?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或提问:“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棵呢?)(2)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进行的,通过课件的形式配上生动的插图出示练习题,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大量素材,调起了学生的解题欲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进一步梳理知识,整理知识,也让孩子分享收获知识的成就感。)五、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里也运用了估算的知识,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和同伴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哪里也运用了估算的知识,并且记录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样的小故事,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孩子整理知识的能力,然后与同伴分享交流,享受获得知识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①18≈20 22≈20 20×20=400(个)

②18≈20 22×20=440(个)

③22≈20 18×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七、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