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推荐文档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H=72.289m、1985青岛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H=72.2604m

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的功能:①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②地图的传递功能;③地图的模拟功能;④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裴秀,“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m,十里=5000m,一寸=3.33…cm。(P13)

地图的成图方法:①实测成图(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②编绘成图(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数字制图(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1.野外地形测图过程:

大地控制测量→加密控制网→展绘控制点→碎步测量→符号化→清绘→地图复制。

2.常规编图过程:

资料收集、分类与区域特点分析→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前准备→地图制印。

3.遥感制图过程:

①地图数据→地图制作→

②遥感数据→图像增强、几何纠正、图像解译→专题编辑、矢量化→

①+②→普通、专题地图→地图复制

4.数字制图过程:

数据数字化,输入→程序设计或制图软件计算机→编辑设计→符号化→输出图形。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IUGG 椭球体)

高程基准面:1956年黄海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导线测量是把各个控制点连接成连续折线,然后测定这些折线的边长和水平角,最后根据起算点的坐标和方位角推算其他各点坐标。

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为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地图投影分为一、(构成方法)①几何投影,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而构成的一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正轴方位投影,即投影面与地轴相垂直;横轴方位投影,即投影面与地轴相平行;斜轴方位投影,即投影面与地轴斜交);②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二、(变形性质)①等角投影,适用于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等;②等积投影,适用于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③任意投影,多用于一般参考图和小学教学用图。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圆柱投影。它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使等角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但是等角航线并不是地球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大圆航线才是最短路线。大圆航线在墨卡托投影上是一条凸向高纬的曲线,在球心方位的地图上走直线。墨卡托投影常用来编制海图、编制世界地图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图。

高斯投影,(几何概念)假想有一个椭圆柱与地球椭球体上某一经线相切,其椭圆柱的中心轴与赤道平面重合,将地球椭球体面有条件地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属于等角投影。这些条件包括:①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②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③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高斯投影的优点: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无长度变形。高斯投影属于分带投影,①6°分带,从0°经线起,自西向东,每隔6°为一带;②3°分带,从东经1°30′起,自西向东(P250)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又称UTM投影,其坐标网格叫UTM网。

在两级区域制图应选正轴方位投影;在赤道附近制图应选横轴方位投影或正轴圆柱投影;在中纬度区域制图应选正轴圆锥投影或斜轴方位投影。用于编制世界地图的投影主要有多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伪圆柱投影。

多圆锥投影经纬线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以外均投影城曲线,有较好的球形感,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比较适中,中纬度地区变形更小。

圆柱投影,用于世界地图的投影有墨卡托投影和成为陆地卫星影像载体的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

伪圆柱投影经纬线投影后不正交,没有等角投影,只有等积和任意两种性质投影。

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包括①正轴方位投影,联合国会徽采用正轴等距方位投影(又称波斯托投影);②横轴与斜轴方位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主要用于编制东西半球图和大洲地图,我国编制完整表示南海诸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采用斜轴等积方位投影,即南海诸岛在主图上,不是以附图的形式出现。(P68~69)

圆锥投影,多是正轴投影,在中纬度国家广泛应用。分为等角割圆锥投影、等积割圆锥投影。伪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中央经线与中央纬线没有变形;纬线形状仍然保持和圆锥投影一样的同心圆弧。经纬线不相交,距离中央经线与中央纬线越远,其变形越大。

地图比例尺:①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由于地图投影的变形较小,地图上各方向长度缩小的比例近似相等(大与小的矛盾),此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即图上距离(d)/相对应的地面距离(D)=1/M(比例尺)②当制图区域相当大,采用的地图投影又比较复杂时,地图上的长度因所在位置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曲面与平面、大与小的矛盾),此时,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是指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成为地图主比例尺。(P75~76)

地图比例尺分为①数字比例尺,如1:10000;②文字比例尺,如比例尺一万分之一;③图解比例尺,直线比例尺(以直线线段形式标明图上线段长度所对应的地面距离),斜分比例尺(又称微分比例尺,如,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为2cm,在1:50000图上代表1km,如果在图上量取1.57个长度单位,它的实地距离为1.57km)和复式比例尺(又称投影比例尺,对每一条纬线或经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将个直线比例尺组合起来就成为复制比例尺,是一种纬线比例尺)。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地面测量工作是指在测区的控制点上测定许多碎部点——地形点和地物点的相对位置,按图例绘制成图。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碎部测量:展绘控制点(以各个控制点为测站测定该点周围的碎部)、视距法测量、碎部点的选择与施测、绘图。(P84~85)

地面测量的现代方法:全站仪测图、数字测图系统。

遥感定义:从一定距离对地表或近地表的地物所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紫外到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包括: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24颗卫星组成)、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由1个控制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组成)和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包括双频和单频、大地测量型和导航型动态接收机)。

地理资料数据类型包括①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性数据表示空间或时间上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不考虑它的数量变化。定量数据则是可用计数的值表示某一事物。②自然资源(位置、气候、地势、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数据(定期的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成果);③空间数据,包括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属性特征。(P106)

定性数据转换为定量数据,可用有序数据转换、二值数据转换;数据本身转换,可用对数变换、模数变换、指数变换、开平方根、开立方根、概率变换和滑动平均法。

数据的预处理就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取舍,以期适用于符号化和地图作业。

数据分布的量表。量表法可分为定名、顺序、间距和比率四种。①定名量表,采用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它是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存在质的差异、类别差异;②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采用的是中位数;③间距量表,可以区分空间数据的差别,采用的统计量是算术平均值,描述数据的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是标准差,间距量表的间距可定位标准差,间距量表也没有绝对零值,数据的运算只有加减法,不用乘除法来处理;④比率量表,按数据的间隔排序,呈比率变化,从绝对零值开始并能执行各种算术运算。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要求: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影响因素: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主题不同,同一要素在图上的存在的重要程度有明显差异);②地图比例尺(比例尺直接决定地理信息选取的指标);③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如,水系、地形、居民点);④制图数据质量;⑤制图图解性质。过程:一、选取。①资格法,对制图对象由高级到低级、由主要到次要、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资格排队,确定选取指标;

②定额法,按新编地图上单位面积选取对象的个数或密度确定,定额指标产生于图解、计算分析及编图试验,如图解计算和开方根定律,其优点是可用保证图面选取的内容既能清晰易读,又能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密度;③区域指标法,在地图内容选取前,对整个制图区域的景观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及相关要素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按分区内制图对象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点确定其选取指标,并编列成图表和说明,即为指标图。二、简化,即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①质量特征的简化;②数量特征的简化,主要表现为减少数量分级,增大各等级间的数值间距,目的是将空间数据按数量排序进行分级,以等差分级、等比分级或任意分级处理,分级的等级越多,概括程度越低;③图形特征的简化,通常采取删除、合并;④地物内部结构的简化,方法有合并与分割。三、夸张,在图上减少一些多余的碎部,夸大表示一些重要意义的碎部。包括①不依比例尺放大;②移位。四、符号化(可视化、视觉化),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体现。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①图解计算法;②开方根定律法,即资料地图与新编地图两种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开方根等于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Nb=Na(Ma/Mb)^1/2,Na表示资料地图的地物数,Nb表示新编地图地物数;③等比数列法。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约定性;可以等价交换。

点状分布,0维,通常只用一个定位点的点状符号来表达,常用的有几何符号、象形符号及文字符号,基本上都是不依比例符号,具有定位特征;线状分布,一维,只有长度没有宽度,或宽度可以忽略,以不同结构的线型来表达不同的类型,是半依比例符号,具有定位特征,以中心线定位;面状分布,二维,有长度也有宽度,面状要素具有一定轮廓边界和属性的封闭区域,可以有一定范围轮廓以及颜色或底纹填充;体状分布,三维,每一个空间x,y坐标都有一个独立属性值,真三维现象的显示有赖于虚拟现实技术。

视觉变量包括基本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的色相、颜色的亮度、颜色的彩度、

网纹)和从属视觉变量(网纹的排列、网纹的纹理、网纹的方向)。①形状变量,符号图形本身的轮廓形状,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单体,反映制图要素的差异;②尺寸变量,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③颜色变量;④网纹变量,具有3个分量,即样式、尺寸和排列,排列又具有4个子变量,即方式、顺序、方向和间隔,前三个反映定性变化,最后一个反映定量变化。

色彩三属性:色相、亮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彩度(反射或透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光谱中不存在品红色;人眼的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能分辨颜色,对红绿蓝三种色光最敏感;地图符号设计常用不同的色相来区分要素不同的定性特征;白色最亮、黑色最暗;同一色相,彩度越高亮度越高,彩度越低亮度越低。

加色法:色光混合又称色光加色混合,越加越亮,其三原色是红绿蓝。

减色法:色料混合又称色料减色混合,越加越暗,其三原色是黄品青。

色彩模型:RGB模型、HSB模型、CMYK模型。

地图注记包括地名注记(地名、河名、山名,以地名为主)、说明注记(说明地理要素具体的属性值,如植被覆盖类型的树种及树高、河流的底质及流速等)、图幅注记(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图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

注记的尺寸反映地物的重要程度,字体反映地物等级(水体用斜宋体,山脉用耸肩黑体);带状分布要素或线状要素的注记则应沿线同侧标出;注记的字头原则上都应保持向上,尽量避免上下翻倒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

用定位符号法表示定量数据时,通常是以视觉变量中尺寸、颜色变量及其组合反映点状符号的图形。

非比率符号是指尺寸大小与制图数据没有明确比率关系的符号。

比率符号是指符号尺寸与其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比率符号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条件比率符号两类,以及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两种方式。在实际制图工作中,条件比率比绝对比率更常用,分级比率比连续比率方式更普遍,而条件分级比率方法的应用最广泛。

点状符号扩展:分割圆、坐标统计图(金字塔图表、三角形图表、玫瑰图)、立体符号(球状符号、柱状符号、轴侧图符号)。

在地形图上,点状符号的重心或底点都与地物的地理位置相重合;在专题地图上,点状符号只有少数可以放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只要求位置合理,位移过远则以箭头指向代表的数据源位置。

线状符号,按定位特征可分为精确定位和概略定位;按状态特征分为静态(线状符号法)和动态(动线符号法)(P204~205)。运动状态的线状:相互联系、左进右出、双向交汇。

面状现象的空间分布表现为:①全域连续分布(表示方法有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法和等值区域图法);②局域成片分布(表示方法是范围法);③离散分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点值法、范围法)

质底法,以线划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的符号配置方法。其分布界线常呈现为精确定域方式,概略定域只用于个别现象的显示。(P211)

范围法,以颜色、网纹、注记或排列分量等表示数据的性质和类型的符号配置方法。其采用的分布界线常有精确定域和概略定域之分。用范围法编制的地图是一种分布图。(P211)

点值法,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其关键问题是点径、点值的确定和布点方式的选择,当图幅幅面为A2~A4时,圆点直径D一般在0.4~0.6mm之间。(P216)

分区统计图法,对二维空间制图数据绝对数量的一种点状概括,以点状符号的大小差异概略表示其空间分布,是对定量特征更高程度的概括,其关键是确定点状符号大小与其代表的比率关系。(P218)

定位图表法,以定位的点状符号的二维坐标扩展形式,表示该点上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在一定周期内的变化。(P219)

等值线法,一系列等间隔的水平面切割连续三维统计面,相交的割线垂直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形成了代表不同数值的多条曲线——等值线,它们可以清晰、准确地表示三维统计面的分布形态和统计值,这种线状符号的组合布置成为等值线法。用于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P219)

等值区域法或分级统计图法,以顺序量表或间距/比率量表表示数据,并采用颜色或网纹变量产生分区间的数量差异感受的面状符号组合方法。(P220)

等值区域制图的数量特征在统计分区内是连续和恒定的,但在统计分区之间则是离散的统计值。

等值线的特性:①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较好的几何模拟;②是连续封闭的曲线,但不一定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同一条等值线上数值处处相等;③等值线彼此不相交,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垂直悬崖),可能会重叠;④在数值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越密,空间的垂直变化就越大,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就越陡,反之越缓。

等高线的测绘①获取地面离散点的高程数据(实地测量、摄影测量);②等高线的勾绘。

等高距指等高线的高程间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各种比例尺图幅都有规定的等高距,称基本等高距,按这种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成为基本等高线(也称首曲线,为0.1mm的棕色细实线);为了表达更细微的地貌形态,还可以在局部位置加绘半距等高线(也称间曲线,为0.1mm的棕色长虚线);甚至1/4距等高线(也称助曲线,为0.1mm的棕色短曲线)。计曲线(加粗等高线),为0.2mm 的棕色粗实线。(P229)

等高线平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小,反之相反。地面坡度i=h/d=tanx(x为地面倾角)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的不足:①等高线地图在表示地形的立体视觉效果上不够明显;②两条等高线间的微地形未能表现出来。

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高程范围的高程带,并以不同颜色普染,通过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其制图效果的关键在于高度表的设计和高程带的设色。(P230)

划分高程带的方法有固定等高距法、变化等高距法(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等高距)。

设色法是利用不同色相和色调深浅表示高程带。

晕渲法(山地阴影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调表示地形起伏状态。立体效果较好。(P230)

第七章地图编辑

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

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指水系、地势、土质和植被。社会人文要素指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①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980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②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我国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投影;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则采用经差3°分带投影。

专题地图的特征:①表现主题内容广泛;②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③表示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

专题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环境地图及其他专题图件。。

专题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文字资料。

专题地图数据的分析评价包括政治性分析评价、科学性分析评价、完备性分析评价、现势性分析评价。

地理底图包括工作底图和出版底图,其编制包括工作底图的准备和出版底图的编制。

图例设计要求完备性、一致性和图例系统的科学性。

第八章数字制图

数字制图技术的实质是以地图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技术集成为特征的应用学科。

数字制图相关学科及理论基础:计算机图学、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栅格结构)与空间数据管理、多媒体技术。

数字制图的必备硬件——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常用软件——CAD软件、GIS平台软件。数字地图的特点——动态特性、无缝特性、多媒体特性、共享特性、多维特性、易于编辑、便于更新、方便使用。

数字制图成图方法:一、数据输入。①栅格化;②矢量化(栅格图像矢量化基本步骤——栅格图像输入、坐标配准、屏幕跟踪);③属性数据录入。二、数据编辑与符号化。三、输出数字地图。①文件输出;②打印输出。

第九章地图复制

地图复制主要手段——印刷

传统印刷方式有凸版、凹版、平版及孔版各类。

地图学科体系: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现代四色印刷:黄品青黑(CMYK)。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图形认知和空间认知)。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八种。 地图类型:按尺度划分、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图形划分、按地图维数划分、 虚地图:存在于人脑中或电脑中的地图。实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 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 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种,后者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第二章 法线是测量地球的基准线。 地理坐标是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 在地图学中,认为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皆呈直线或平滑曲线,便于地图投影的研究与应用。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成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高程控制网:一种称绝对高程,另一种称:相对高程。 投影,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面(平面或曲面)上的点与点(或线与线)的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 投影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方位投影适用于两极地区图,圆锥投影适用于编制出于中纬地区沿线方向东西延伸地域的地图 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我们把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比例尺的几种表现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又称说明比例尺)、图解比例尺 第三、四章 数据分布的量表的量表法可分为:定名、顺序、间距、和比率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于一种或多种数学的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的三种方法:量表法、两种现象的相关分析、回归残差制图 地图学概括的实质,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影响地图学概括的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地图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数据质量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图解限制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地图概括的内容:选取和简化:资格法、定额法、区域指标法。简化就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数量特征简化:其目的将是空间数据按数量排序进行分级,以等差分级,等比分级或任意分级处理。分级的等级愈多,概括程度愈低。数量特征的简化主要表现为减少数量分级,增大各等级间的数值间距。夸张包括:不以比例尺的放大和移位。符号化,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第五章 基本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变量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网纹变量。

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

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地图学》复习提纲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着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地图学考试总结

1.珠穆朗玛05年高度8844.43米 2.高程控制点起算面: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大地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 3.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赤道半径),短轴b(极半径),椭球的扁率f。 地面点位用地理坐标表示为:经度纬度。 4.1杰出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提出: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倡导计里画方的方法。 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编制了“二寸折百里”的《天下州县图》20 幅,是当时最好的全国地图。制作地形立体模型,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磁针偏角现象。 2托勒密世界地图:他在前人科学成就基础上完成的巨著《地理学指南》,事实上就是一部关于数学制图方法和测绘资料的汇编,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雏形。她采用了新的经纬线网,创造了两种新的世界地图投影,并绘制了世界地图。托勒密的地图是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3墨卡托世界地图:于1538年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这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而成。用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地图发展成就。用等角圆柱投影编制世界地图,在航海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一直延续至今,他的地图集是当时欧洲发展的里程碑。 4沈括:编制了天下州县图 5裴秀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形图编绘的理论基础,托勒密成为西方古代地形图编绘的代表 5.地图的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6.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 数字式比例尺:如1:10000 文字式比例尺:如百万分之一 图解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假如:实地直线长度2千米,在1:2.5万的地图上相当于直线8厘米 7.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性:1经线都是等长的大圆线,收敛于两极点,纬差相等的经线长度相等;2纬线都是垂直于经线的圆,周长以赤道最大,向高纬逐渐缩小,至两极缩为一点。纬圈相互平行,同一纬圈上,经差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3经纬线相互正交。每两条纬线间等经差的球面梯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每两条经线间等纬差的球面梯形,由低纬向高纬缩小。 8.地图投影变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1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无角度变形,ω=0,a=b,θ=90°,m=n,p=ab=mn,面积变形大) 适用于对方向精度要求高的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等 2等积投影:无面积变形,Vp=0,P=1,ab=1 3任意投影:在主方向之一上没有长度变形的任意投影,投影图上,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它既不等角又不等积 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 在任何投影图上,均存在着长度变形,长度变形是影响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的因素 在等积投影上不能保持等角特性,在等角投影上不能保持等积特性,在任意投影上不能保持等积和等角的特性。 等积投影的形状变化比其它投影大,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比其它投影大。 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称为角度变

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

地图学复习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高下、

地图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地图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而且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技术熟使用悉用MapGIS、ArcGIS等制图软件以及结合运用 Photoshop进行地图编制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MapGIS、ArcGIS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在制图过程中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并通过同学间互相帮助以及向各师兄的询问,最终完成了省市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制作。在制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对软件不不熟悉。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和不足,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在制图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学习到了曾经不知道不懂的东西。所以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收获喜悦,收获成功!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使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专业软件件的运用;掌握了地图矢量化的不同方法,地图匹配,属性编辑,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了制图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和收集资料,也懂得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累,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此次课程设计给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只有自己操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该互相的帮助,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己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摸索更好。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1、地图: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输、模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学: 研究对象是地图,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3、地图的主要特征: 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科学的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 4、地图的功能: 认知功能、载负功能、传递功能、模拟功能 5、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包括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各种坐标系、控制点)、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包括图名、图例等)、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包括照片,文字等) 第二节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法,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第三节分类 1、按缩小的程度划分:大比例尺(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和特殊地图 第四节 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新理论)、技术制图学(地图编制、地图整饰、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制印)、应用地图学(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量测、地图评价、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 第五节发展历史 1、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2、晋国的裴秀创立“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实地的高低起伏与平面图上距离的换算) 3、清初康熙年间测绘《皇舆全览图》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改图以实测的经纬点为依据,采用梯形投影法,在图上绘出经纬网,这在地图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清光绪十二年开始全国规模《大清会典舆图》,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制图方法向现代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 5、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 6、阿那可西曼德提出地球是椭圆形的假设,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编制了把地球当作球体的地图;吉帕尔赫创立了透视投影法;托勒密所著《地图学指南》是古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部巨著。

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H=72.289m、1985青岛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H=72.2604m 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的功能:①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②地图的传递功能;③地图的模拟功能;④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裴秀,“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m,十里=5000m,一寸=3.33…cm。(P13) 地图的成图方法:①实测成图(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②编绘成图(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数字制图(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1.野外地形测图过程: 大地控制测量→加密控制网→展绘控制点→碎步测量→符号化→清绘→地图复制。 2.常规编图过程: 资料收集、分类与区域特点分析→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前准备→地图制印。 3.遥感制图过程: ①地图数据→地图制作→ ②遥感数据→图像增强、几何纠正、图像解译→专题编辑、矢量化→

(2020年7月整理)《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doc

《地图学》复习提纲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高下、

地图学实习心得

《地图学》实习心得 学校:泉州师范学院 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3地理科学 姓名:苏郑毅恒 学号:130904044

《地图学》实习心得 目录 1)实习目的 (3) 2)实习内容 (3) 3)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3) 4)普通地图设计、制作内容 (5) 5)专题地图设计、制作内容 (6) 6)实习心得 (7)

一、实习目的: 《测量地图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地图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地图学实习。 通过实习,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图学知识,全面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加深对数字地图的理解、掌握基本数字地图制作的方法,锻炼地图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有: ①熟悉MapInfo系统; ②结合专业背景及课程要求,进行普通地图设计; ③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普通地图; ④进行专业内容的专题地图设计; ⑤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专题地图, ⑥写作实习报告。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问题1:电脑经常死机,打开word失败,连不上网上邻居。 解决方法:安装360杀下毒,打开网上邻居的时候要稍等一下 问题2:对Mapinfo软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解决方法:常常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虚心请教。

问题3:画各县级市行政区域边界的时候不懂得如何画公共边界。 解决方法:通过询问老师或问其他会的同学,画公共边界应该要利用“S”,然后按住“shift”键画公共边界。在输入法为英文状态下按‘s’键,工作进入“s”状态,先点工具条中的多边形面状图标,然后点再公共边界的一个端点,按住“shift”键,点公共边界的另一个端点,这时候公共边界会变成灰色,放开“shift”,这样公共边界就完成了。 问题4:制作专题地图时候把文字类型选错了,本来要选整型和浮点型,我却选成了文字型。 解决方法:点MapInfo软件顶部的“表”然后点“表维护”,然后再表维护钟将所需要的类型改成浮点型和整型,点确定即可。 问题5:在做普通地图时,福建省各市的名称太大了,把其他的图层给覆盖。解决方法:利用工具条中的图层文件表,点击地级市修改状态栏,再把其他的图层隐藏。再用字体符号大小进行改正。 问题6:再制作专题地图时,2012福建省各地区三大产业生产总值饼状图及2008住宿和餐饮企业个数分布图图状态小了。 解决方法:再菜单栏中的工具-专题地图制作-比例大小选择。把原本的图形比例1改成3左右。 问题7:专题地图的地图颜色相邻地区重复了。 解决方法:再专题地图中的菜单栏-转图地图创建-样式中选择颜色不一样的,如果图层中没有的话,可以用自定义的配色。

新编地图学教程

《新编地图学教程》 1、地图的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2、地图学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3、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与一个不受风浪和潮汐等外界因素影响、处于完全静止和平衡状态的平均海平面相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重力位水准面。 4、地理坐标的定义: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5、卫星定位的技术优势:GPS定位技术具有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以及全天候作业等主要特点 6、像片判读的任务:确定某些地物和现象的存在,判明它们的性质,从影像上判断他们的延续方向,分布范围,确认他的边界,测量这些

地物和现象的主要参数,解释各种现象在空间,时间及成因上的相互关系。 7、列举卫星定位系统在民间的应用:大地测量方面,利用GPS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性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和精华大地水准面。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 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技术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等。GPS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8、小波分析的定义:是一种将数据,函数或运算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用其与尺度相匹配的分辨率去研究每一个成分的工具。9、数据库概括和地图概括的区别:数据库概括主要目的是减少数据量,使之能提高地理信息系统中分析功能的效率,因而他只有数据库

地图学作业总结

新编地图学教程作业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在现代,地图的功能已经漂移了? 答: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存储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检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 2比较纸质地图和电子地图的异同。 答:同:都具有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异: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地图是以纸张、布或其他可见真实大小的物体为载体的,地图内容是绘制或印制在这些载体上。而电子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电子地图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地图,如公路在普通地图上用线划来表示位置,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信息。 3为什么说地图学已进入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范畴? 答:信息科学是指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30 年, 是地图学从理论到方法和技术都获得飞速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地图制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 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随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W W W 已经成为快速传播所有知识的重要渠道。其中作为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形式的地图, 越来越受到各网站和广大用户的欢迎。近十多年来, 互联网地图(也称互联网络地图、网络地图、webMaP ) 得到极其迅速地发展。互联网地图经历了从简单地图到复杂地图, 从静态地图到动态地图, 从二维平面地图到三维立体地图的发展过程。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W eb G IS 技术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地图的传输与浏览速度逐步提高。目前互联网地图主要有: 城市地图、旅游地图(包括旅游路线与景点图, 旅游设施图、旅游区导游图) 、公路交通图、全国与区域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国家与区域综合地图集等。国际上比较大的网站也都开辟了网络地图专栏, 出现了一批专门的通用地图网站或专题地图网站(如历史地图网站)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还专门设立国家地图集网站, 将国家地图集的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发布, 实现免费共享, 用户可以上网查询检索、浏览阅读、打印或下载所需要的图幅或其他信息。所以说地图学已进入信息科学范畴。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大地经纬度、天文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之间有何关系? 答:大地经纬度(geodetic longitude and latitude)是大地经度与大地纬度的合称。地球表面是不规则面,为了能用数学方法表示,把它设想成一个大小和扁率与地球最为接近的旋转椭球体,称为地球椭球体。通过地球椭球体中心,并同其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称为椭球体赤道面,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称为赤道;通过地面A点和地球椭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

题型:填空(20*1′分)名词解释(5*4′=20′)简答及计算(6*5′=30′)论述及应用(3*10′=30′) 复习内容: 第一章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 地图的基本特征 构成地图的三大数学法则 地图的定义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地球体的三极逼近 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三种经纬度 地图投影的概念 投影变形的三个方面:角度、长度、面积适合制作中国各类地图的投影类型是:正圆锥投影 课后作业题2,5,6,7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电磁波谱的概念 航空像片的投影方式

不同比例尺高差限制的计算 四种数据处理的量表 课后作业3,4,5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定义 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地图概括的步骤 选取的方法 运用开方根规律法计算新编地图中要素的数量课后作业4,5,8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功能 视觉变量 色彩三要素 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 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一、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定性表示,定量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a.视觉变量组合: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三级分量() b.定位符号法的定义: 2、定量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1)表达地图信息的强度或排序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表达地图信息的数量差别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或()法。 2)常数法、线性比率法、对数法的特点 二、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视觉变量组合:定性: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定量: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 本章知识点: 1、定位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异同 2、类型图和范围图的异同 3、分区统计图和等值区域图的异同 4、点值图和等值线图的互换 等值线的特性 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地图学总结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概念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数学要素 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三、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实测成图(从实地到图) 2.编绘成图(从图到图) 第二节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 1.认知功能 空间认知、图形认知 2.模拟功能 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3.信息的载负功能 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4.传递功能 信息的可传递性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 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 2.按比例尺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第二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一节 地球体 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物理表面 地球体 数学表面

自然面、物理面、数学面关系图 自然表面 参考椭球面 二、地球坐标系统 1 球面上的地理坐标 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2.2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 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第二节地图投影的概念 二、地图投影的概念 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方法 1按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正轴) (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2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1)等角投影 (2)等积投影 (3)任意投影(等距投影常见) 三种投影的变形比较 四地图投影的变形 以地理坐标为依据转绘到平面上的地物几何特性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异称为投影变形(二)、研究变形的方法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地图学实习报告总结

篇一:地图学实习报告.. 地图学实习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 姓名:蔡宝龙 学号: 时间: 12级地理科学 120904009 2013年6月一、实习目的: 《测量地图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地图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地图学实习。 通过实习,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图学知识,全面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加深对数字地图的理解、掌握基本数字地图制作的方法,锻炼地图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有: ①熟悉mapinfo系统; ②结合专业背景及课程要求,进行普通地图设计; ③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普通地图; ④进行专业内容的专题地图设计;

⑤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专题地图, ⑥写作实习报告。 三、实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 1、 2、 3、 4、 5、 6、 7、 mapinfo中的许多工具不懂得使用电脑经常死机,网上邻居链接不上描居民点的位置不够精确,经常漏画操作过程不能进行“节点自 动追踪”湖泊、政区曲线没有闭合数据有时候保存不了给政区上颜色出现多个相邻政区颜色相同8、 9、排版的时候出现字体、点重叠现象制作专题地图的时候图例、子标题漏掉 解决方法: 1、了解mapinfo地图可视化方法,熟悉mapinfo操作的主要特点,掌握主要对话框及其交互操作方法;熟悉mapinfo系统基本

界面、菜单(文件、编辑、工具、对象、表等菜单)及主要命令菜单、工具栏及主要工具按纽,并掌握其使用、操作方法;掌握地图对象(点、线、面、注释)采集、编辑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并掌握mapinfo系统“表”及操作方法,掌握地图分层、管理及操作方法;熟悉、掌握地图装饰、渲染。 2、定时进行保存操作 3、视图放大到2200再进行描点,做到仔细认真,尽量不漏画 4、切换到英文状态按下s键,打开snap键 5、描边线的时候注意使用边追踪,画完定期检查是否画完整 6、多按几下保存,还是不能解决的话请求老师帮助 7、返回政区图层进行编辑,找出出现问题的政区重画该政区 8、把各个图层的字体、点调整为适当的大小,进行多次调整保 证不重叠 9、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只能重新做专题地图,做专题地图的时候 要多留意,尽量一次性成功 四、普通地图设计、制作内容 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编制特点 ⑴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主要任务,是向用图者提供制图区域自然与社会人文要素分布、类型、结构、密度对比关系的一般特

《地图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地图学》学习心得体会 我以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在还小的时候接触的地球仪,那是爸爸在商场里买的一个小型地球仪,有点玩具的性质,很袖珍,但是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少,经纬线、极点、自转轴、国家地区、海洋,感觉五彩缤纷的,很是吸引人。我与哥哥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也是与地球仪有关的游戏,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名,然后由另一个人找出相应的位置。由于那时候还小,我们知道的世界地名并不多,我们找的时候都是分区域一块一块地找,花了不少时间。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让我对地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们家买了两幅大的挂图,一幅是中国政区图,另一幅是世界地图。我时不时就去看这两幅地图,了解每个地名的方位,再后来,我就用自己的钱去买地理书籍,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我对地理从小就有了很浓的乐趣。 好了,言归正传。我自认为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一个地球仪,殊不知现在学了地图学之后才知道,广义的地图的是形形色色的,小时候玩“打游击”的游戏时,给伙伴们在地上画的“进攻路线图”也是一种地图。 但实际的地图应是有具体符号体系、数学法则等规则的。地图符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对地理事物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结果。原始地图并无现代地图符号的概念,更谈不上符号系统。古代地图多用写景法,绘出的地图犹如山水画,实地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得愈像愈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要在地图上表示的客观事物愈来愈多,形象的画法逐渐难以满足需要。再加上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促使地图的表示方法从写景向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水平投影的符号方向发展。测量成果要求地图必须精确地表示距离、方向和面积,因而要求地图用按正射投影绘成的平面图形符号或透视图形符号取代写景法,以使地图符号所表达的地理事物能够精确定位。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地图具有很大的信息量,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有一个规定的、统一的符号系统和数学规则。出现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体符号向分类分级方向发展,即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一类(级)客观事物,使地图符号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例如说:如用不同形状的线状符号将道路分为铁路、公路和大车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符号区分建筑物的坚固与不坚固的特征等。用双层桥、车行桥、人行桥三种符号表示用不同材料建成

新编地图学教程习题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高下、方邪、迂直之校”触及地形图的正射投影问题。 18、裴秀绘制《地形方丈图》,以“一寸为百里”,以“分率”为六体之首,表明在我国“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最晚始于晋朝,开启后代用方格缩放法确保图形准确性的传统。刻在石碑上的南宋《禹迹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计里画方”地图。 19、我国存世最早的木质地图模型是南朝谢庄制作的“木方丈图”;存世最早的石刻地图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