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英文单词

国际法英文单词

国际法英文单词
国际法英文单词

绪论INTRODUCTION: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

Universal// general// special international law 普遍/一般/特殊国际法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一般法律原则Bentham边沁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l law and theories thereto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Oppenheim奥本海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特征

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性质Jus gentium 万民法

Writings of publicists 公法学家学说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Effects of IL 国际法的效力Contractual treaty 契约性条约

Law-making treaty 造法性条约Application of IL 国际法的适用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or pluralism 二元论adoption//incorporation采纳//纳入

transformation转化(把国际法规则内容制定为国内法规则)

国际法上的国家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Permanent population固定的居民Defined territory 确定的领土Government 政府

Sovereignty 主权Unitary state 单一国

Composite states//union of states 复合国//国家的联合Dependent country 附属国

Federation 联邦Confederation 联邦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永久中立国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French Community法兰西共同体

Vatican City State 梵蒂冈市国Vassal state 附庸国Suzerain state 宗主国

Protected//protecting state FUNDAMENTAL RIGHTS OF STATES

National fundamental rights 国家的基本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Right of self-defence 自卫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自保权Right of jurisdiction 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jurisdiction based on residence?属地管辖

Personal jurisdiction/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属人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 保护性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管辖State immunity 国家豁免权

The doctrine of absolute immunity绝对豁免原则

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相对豁免原则

RECOGNITION AND SUCCESSION

recognition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s国家和政府的承认States succession 国家继承

Constitutive theory 构成说Declaratory theory 宣告说De jure recognition 法律上承认

De facto recognition 事实上承认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Principle of effectiveness 有效统治原则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Insurgent body 叛乱团体Belligerent body 交战团体Personal treaty 人身条约

dispositive//non-personal treaties非人身条约The clean s/plate rule 白板规则

State property 国家财产State debt 国家债务Localized state debt 地方化债务

State archives 国家档案The principle of non-recognition不承认原则

国际争端法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 TIONAL DISPUTES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Political methods //legal methods of settlements

regional agencies or arrangements

区域机关和区域办法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国际法院V oluntary jurisdiction自愿管辖

Conventional jurisdiction协定管辖Optional compulsory jurisdiction任意强制管辖

retortion 反报reprisals 报复negotiation 谈判consultation 协商inquiry//investigation 调查good offices 斡旋

mediation 调停conciliation 和解//调解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常设仲裁法院

judicial settlement 司法解决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国际常设法院pacific blockade 平时封锁

dispute-settlement mechanisms of…

justiciable//non-justiciable dispute

amicable//compulsive settlement和谐//强迫解决方法

Institution of proceedings起诉written//oral proceedings书面//口头程序

memorial 诉状counter-memorial 反诉状reply 答辩 a third party 第三方

国际条约法

THE LAW OF TREATIES

conclusion and entry into force of treaties

pacta sunt servanda 约定必须信守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reaties适用与解释条约amendment, termination, suspen-sion of operation 条约的修改、终止与停止执行

invalidity of treaties条约的无效convention公//专约treaty条约agreement 协定charter宪章covenant ,statute 盟约、规约(general//final) act (总//最后)文件

(additional//final )protocol(附加//最后)议定书exchange of notes 换文

negotiation 谈判initiating草签(full) signature 签署accession 加入sanction of treaty 核准ratification, acceptance, approval批准、接受、赞同treaty-making capacity 缔约能力

treaty-making power 缔约权treaty-making right 缔约权利full power 全权证书reservation 保留amendment/modification修正/改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谅解备忘录declaration 宣言

joint declaration//statement 联合声明joint communique 联合公报

constitution 组织宪章arrangement 补充协定

authentication 认证provisional application 暂时适用constitutionalism 宪法主义学派internationalism 国际主义学派material breach 重大违约

fundamental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情势根本变更

国际组织法

administrational union(国际行政联盟)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

United Nations Family

Original/elective member

United Nations Charter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pecialized Agencies(联合国专门机构)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institutions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System(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The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联合国维和行动)

European Union

the principle of unanimity of great powers大国一致原则

primary responsibility 主要责任

the forum of the world世界论坛

organ of action行动的机关

provisional measures 临时办法

call upon 促请

preventive diplomacy 预防性外交

the proportionality rule相称性原则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人道主义干预

protectorate (被)保护国

asylum 庇护;避难

forntier region, border region 边界地区boundary negotiation 边界谈判

status quo of the boundary 边界现状

never to attach any conditions 不附带任何条件

non-aligned countries 不结盟国家patrimonial sea 承袭海

consultations 磋商

the third world 第三世界

imperialism 帝国主义

200-nauticalmile maritime rights 二百海里海洋权

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dependency 附庸国

plebiscite 公民投票

generally-accepted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公认的国际关系原则

joint action 共同行动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关系正常化

an established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准则

rudimentary cod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中最起码的准则

international waters 国际水域international situation 国际形势merger of states 国家合并national boundary 国界

maritime resources 海洋资源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accommodation 互谅互让

exchange of needed goods 互通有无

détente, 缓和

fundamental rights 基本权利

reduction or cancellation of debts 减轻债务负担

Near East 近东

right of residence 居留权

arms dealer, merchant of death 军火商

territorial sea 领海

limits of territorial sea 领海范围

breadth of territorial sea 领海宽度

territorial air 领空

territorial waters 领水

inalienability of territory 领土的不可割让性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领土管辖权

territorial contiguity 领土毗连

territorial integrity 领土完整

refugee camp 难民营

country of one's residence 侨居国

complete prohibition and thorough destruction of nuclear weapons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people-to-people contacts and exchanges 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sacred and inviolable 神圣不可侵犯

ecocide 生态灭绝

practical,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for use 实用,有效,廉价,方便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

bilateral trade 双边贸易

dual nationality 双重国籍

trusteeship 托管制度

outer space 外层空间

sole legal government 唯一合法政府

loans with no or low interest 无息和低息贷款

colonialism and neo-colonialism 新老殖民主义

delayed repayment of capital and interest 延期还本付息

extradition 引渡

Zionism 犹太复国主义

friendly exchanges 友好往来

disputed areas 有争议的地区

fishery resources 渔业资源

political offender 政治犯

political fugitive 政治逃犯

Middle East, Mideast 中东

neutral state, neutral country 中立国

neutralized state 永久中立国

apartheid, racial segregation 种族隔离genocide 种族灭绝

sovereign state 主权国家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专属经济区

suzerain state, metropolitan state 宗主国

suzerainty 宗主权

to maintain neutrality 保持中立

to safeguard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 resources 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

资源

to take concerted steps 采取协调行动

to undertake obligations in respect of the nuclear-free zone 对无核区承担义务

to develop relations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prolonged stability 发展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的关系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economy 发展民族经济

to peddle munitions 贩卖军火

All countries, big or small, should be equal. 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to establish normal state relations 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

to seek a fair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to make up for each other's deficiencies 取长补短

to negotiate through diplomatic channels 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

to safeguard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the integrity of sovereignty

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to safeguard world peace 维护世界和平

to solve disputes by peaceful means 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照顾现实情况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mutual non-aggression 互不侵犯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互不干涉内政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平等互利

国际法专业词汇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 State Law国家法 th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国际法院规约 International treaty国际条约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国际习惯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一般法律原则 Judicial decisions司法判决 Monism一元论 Dualism二元论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基本原则Jus Congens强行法 the principle of sovereign equality of the states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不干涉原则 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Mutual non-aggression互不侵犯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互不干涉内政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平等互利 Peaceful coexistence和平共处 the subj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主体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国际人格

Territory领土 Residents居民 Sovereignty主权 Supreme authority最高权威 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永久中立国 Basic right and liability基本权利和义务 Right of self-defense自卫权 Jurisdiction管辖 Immunities from jurisdiction管辖豁免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国际组织 The nations struggling for their independence争取独立的民族 the principles of self-determination of nations民族自决原则 Individual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上的个人Recogni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上的承认 The constitutive theory构成说 The declaratory theory宣告说 The Succession继承 Consent同意 Counter-measure and self-defense反措施和自卫 Force majeure and an accident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Severe distress, state of necessity危难和紧急情况Compensation赔偿 Territorial sovereignty领土主权 Condominium共管

阐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阐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互相关系的行为规则。 国内法是调整一国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或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 国际法与国内法都是法律,它们具有法律的共同性:(1)它们都在一定的社会之内发生法律的规范作用,无论是国际社会或国内社会。(2)它们都具有一套行为规则来调整社会关系,无论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或个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3)它们都使用一定的外力来强制执行。(4)它们都表现统治阶级意志,属于上层建筑。(5)它们都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同时也受某些政治因素决定。 另一方面,国际法与国内法又呈现着显著的不同:(1)一般来说,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国内法的主体是个人,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2)国际法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内法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3)国际法是由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协议的条约和习惯形成的,国内法是由一国的立法机关制定的。(4)国际法是以国家自己单独或集体采取强制措施来保证执行,国内法是以国家政权机关例如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来强制执行,国际法的强制性显然不如国内法强。(5)国际法是在国际社会中平等的成员―也就是主权国家之间实行的法律,国内法是一国之内主权者对其统治下的人民实行的法律。 二、国际法的主体是什么 国际法的主体是指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义务能力的国际法律的参加者,或者称为国际法律人格者。主要具有三个特点:A.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资格B.具体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C.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国际法主体包括国家(具有定居的居民、固定的领土、主权、政府)、国际组织(最为典型的是联合国)、争取独立的民族(如阿富汗)。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是什么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原则,具体包括: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表现为三方面: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自卫权。 (2)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不过,依宪章有关规定采取的集体强制措施、殖民或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等,不受这一原则的限制。具体包括:禁止非法进行武装攻击、从事武力威胁、进行侵略战争宣传。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这一原则构成宪章解决国际争端各条款的基础,并成为国际法上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 (4)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干涉内政是指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简洁的干涉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同时也指国际组织不得干涉属于成员国国内管辖的事项。所谓“内政”,一般是指国家不受国际法约束而能独立自主处理的那些事项,如一国的政体、内部组织、对外政策等。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条约必须遵守是传统国际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自觉善意。 (6)国际合作义务。国际合作已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将“促成国际合作”列为宗旨之一。《国际法原则》规定,各国

六大英语构词法详解22539

英语构词通常包括六种方法: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结合法。 一、【派生法】 英语构词法中在词根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后面加后缀,从而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词的方法叫作派生法。 1.前缀 除少数英语前缀外,前缀一般改变单词的意义,不改变词性;英语后缀一般改变词类,而不引起词义的变化。 (1)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dis-, il-, im-, in-, ir-, mis-, non-, un-等,在单词的前面加这类前缀常构成与该词意义相反的新词。例如: agree同意→disagree不同意 fair公平的→unfair不公平的 possible可能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 understand理解→misunderstand误解 (2)表示其他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a-(多构成表语形容词), anti- (反对;抵抗), auto- (自动), co- (共同), en- (使), inter- (互相), re- (再;又), sub- (下面的;次;小), tele- (强调距离)等。例如: co-worker 同事,帮手 enlarge 使变大 cooperate 合作 rewrite 重写

subway 地铁 2.后缀 给单词加后缀也是英语构词的一种重要方法。后缀通常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少数后缀还会改变词义,变为与原来词义相反的新词。下面仅作简单介绍。 (1)构成名词的后缀常用的有-ence,-(e)r/ -or (从事某事的人),-ese (某地人),-ess (雌性),-ian (精通……的人),-ist (专业人员),-ment (性质;状态),-ness (性质;状态),-tion(动作;过程)等。例如: differ不同于→difference区别 write写→writer作家 China中国→Chinese中国人 act表演→actress女演员 music音乐→musician音乐家 (2)构成动词的后缀常用的有-(e)n (多用于形容词之后),-fy (使……化),-ize (使……成为)。例如: wide→widen加宽 beauty→beautify美化 pure→purify提纯 real→realize意识到 organ→organize组织 sharp→sharpen使变锋利 (3)构成形容词的后缀常用的有-al,-able (有能力的),-(a)n(某国人的),-en (多

法律英语词汇: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

法律英语词汇: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由法律教育网整理。 1. A state alone can perform acts of sovereignty on its territory. 只有国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主权行为。 2. Being sovereign and equal to others, a state has certain rights and corresponding duties. 作为独立、平等的主权国家,既享有某些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 3. Both sides claimed the other side broke the peace agreement. 双方都声称对方破坏了和平协议。 4. Every state has the duty to refrain from use of force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any other state. 任何国家都负有不得使用武力侵犯别国领土完整的责任。 5. He claimed diplomatic immunity to avoid being arrested. 为了避免被捕,他声称享有外交豁免权。 6. His passport is out of date. 他的护照已过期。 7. Illegal immigrants are deported. 非法移民要被驱逐出境。 8. One of the most flagrant of infringement of independence of States is intervention. 公然侵犯国家独立的行为之一是干涉。 9.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ystem of principles and rules designed to govern relations between sovereign states. 国际公法一直被视为是调整主权国关系的一套原则和规则。 10. The beginnings of international law as it is known today are usually traced to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常用国际法词汇

常用国际法词汇 Jus gentium 万民法 Law of nations 万国法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 Oppenheim奥本海 Hugo Grotius胡果·格劳秀斯 Universal// general// special international law 普遍/一般/特殊国际法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特征 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性质 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cod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编纂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the ILC)(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Effects of IL 国际法的效力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Naturalists 自然法学派 Positivists 实在法学派 Gratians 格老秀斯派(Compromise school“折中”学派)social solidarity school社会连带法学派 normalism 规范法学派 theory of power politics权力政治说 theory of policy-oriented政策定向说 Congress of Westphalia 威斯特伐利亚公会 Martin 丁韪良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渊源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 material element “物质因素” psychological element “心理因素” general practice通例 Usage惯例

浅论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浅论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暨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中主权国家的 利益维护问题探讨 安徽大学法学院09法学2班范震 内容提要国际条约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了规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条约的触角渐渐伸向了主权国家的某些内部事务。本文旨在探讨在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主权国家对于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与国家利益的维护问题。 关键词国家利益非协商性协调机制妥协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主权国家国家利益 一、国际法及国际条约产生的原因——国家利益的妥协 (一)国际条约的含义 国际法(Internal law)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法之间的差异。国际法也与国内法截然不同,国内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它调整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及其他法律实体的行为。 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 Treaties)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则而为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国际条约包括一般性的条约和特别条约。一般性的国际条约通常是大多数或多数国家参加的,主题事项涉及世界性问题,起着创立一般适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作用。特别条约,一般由两个或几个国家为特定事项缔结的。国际条约是国际私法规范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产生的历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原始的国家形态产生开始,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萌芽便氤氲而生。国与国间的交往中,通过不尽其数的斗争与交往,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的保全与延伸,国与国之间订立了一系列的“契约”。这些契约或是通过对一些传统经典的尊崇,或是通过外交使节的谈判形成的协议。不管这些契约的形式如何,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即国家间对于经常性国家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这种协调机制与国内规则并不相同。在一个国家内部,其国内规则,不管是通过立法形式还是统治者的命令,都享有最高效力,具有不可抗拒性和非协商性,因为在一个国家内部只存在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力量。于此不同的是,在国际社会,订立契约的国家间并不能区分哪一方的力量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国家间不管大小强弱,都有其存在并抗拒他国意志任意行使的能力,因为当一个国家不具备保留自身意志能力的时候,这个国家将很快不复存在,沦为殖民地或被吞并。这是基于国家间这种利益的冲突和力量的制衡双重因素的作用,才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将所有问题都依照某一国的意志,这就产生了妥协。这种妥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变迁而变化的。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历经岁月变迁,从《威斯特法利亚合约》到WTO条约,每一项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背后都是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间妥协的不断运动。 (三)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实施保障

英文构词法讲解

英文构词法 按照语言一定的规律创造新词的方法叫作构词法。英语构词法主要有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结合法六种, 一、转化法 英语中,有的名词可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作副词或动词,这种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而词形不变的方法叫作转化法。 1.动词转化为名词 很多动词可以转化为名词,大多意思没有多大的变化(如下①);有时意思有一定变化(如下②);有的与一个动词和不定冠词构成短语,表示一个动作(如下③)。例如: ①Let's go out for a walk.我们到外面去散散步吧。 ②He is a man of strong build.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汉子。 ③Let's have a swim.咱们游泳吧。 2.名词转化为动词 很多表示物件(如下①)、身体部位(如下②)、某类人(如下③)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来表示动作,某些抽象名词(如下④)也可作动词。例如: ①Did you book a seat on the plane?你订好 飞机座位了吗? ②Please hand me the book.请把那本书递给我。 ③She nursed her husband back to health.她 看护丈夫,使他恢复了健康。 ④We lunched together.我们在一起吃了午餐。 3.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有少数形容词可以转化为动词。例如: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better our living conditions.我们要尽力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 4.副词转化为动词 有少数副词可以转化为动词。例如: Murder will out.(谚语)恶事终必将败露。 5.形容词转化为名词 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常可转化为名词(如下①);某些形容词如old, young, poor, rich, wounded, injured等与the连用,表示一类人,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如下②)。例如: ①You should be dressed in black at the funeral.你在葬礼中该穿黑色衣服。 ②The old in our village are living a happy life.我们村的老年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二、派生法 在词根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后面加后缀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词叫作派生法。 1.前缀 除少数前缀外,前缀一般改变单词的意义,不改变词性;后缀一般改变词类,而不引起词义的变化。 (1)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dis-, il-, im-, in-, ir-, mis-, non-, un-等,在单词的前面加这类前缀常构成与该词意义相反的新词。例如: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 correct正确的→incorrect不正确的 lead带领→mislead领错 stop停下→non-stop不停 (2)表示其他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a-(多构 成表语形容词), anti- (反对;抵抗), auto- (自动), co- (共同), en- (使), inter- (互相), re- (再;又), sub- (下面的;次;小), tele- (强调距离)等。例如: alone单独的antigas防毒气的 autochart自动图表 cooperate合作enjoy使高兴 internet互联网reuse再用 subway地铁telephone电话 2.后缀 英语单词不仅可以通过加前缀构成新词,也可加后缀构成新词。后缀通常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少数后缀还会改变词义,变为与原来词义相反的新词。

国际法英文单词

绪论INTRODUCTION: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 Universal// general// special international law 普遍/一般/特殊国际法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一般法律原则Bentham边沁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l law and theories thereto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Oppenheim奥本海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特征 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性质Jus gentium 万民法 Writings of publicists 公法学家学说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Effects of IL 国际法的效力Contractual treaty 契约性条约 Law-making treaty 造法性条约Application of IL 国际法的适用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or pluralism 二元论adoption//incorporation采纳//纳入 transformation转化(把国际法规则内容制定为国内法规则) 国际法上的国家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Permanent population固定的居民Defined territory 确定的领土Government 政府Sovereignty 主权Unitary state 单一国 Composite states//union of states 复合国//国家的联合Dependent country 附属国 Federation 联邦Confederation 联邦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永久中立国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French Community法兰西共同体 Vatican City State 梵蒂冈市国Vassal state 附庸国Suzerain state 宗主国 Protected//protecting state FUNDAMENTAL RIGHTS OF STATES National fundamental rights 国家的基本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Right of self-defence 自卫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自保权Right of jurisdiction 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jurisdiction based on residence?属地管辖 Personal jurisdiction/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属人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 保护性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管辖State immunity 国家豁免权 The doctrine of absolute immunity绝对豁免原则 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相对豁免原则 RECOGNITION AND SUCCESSION recognition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s国家和政府的承认States succession 国家继承Constitutive theory 构成说Declaratory theory 宣告说De jure recognition 法律上承认 De facto recognition 事实上承认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Principle of effectiveness 有效统治原则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Insurgent body 叛乱团体Belligerent body 交战团体Personal treaty 人身条约dispositive//non-personal treaties非人身条约The clean s/plate rule 白板规则 State property 国家财产State debt 国家债务Localized state debt 地方化债务 State archives 国家档案The principle of non-recognition不承认原则 国际争端法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 TIONAL DISPUTES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Political methods //legal methods of settlements regional agencies or arrangements 区域机关和区域办法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国际法院V oluntary jurisdiction自愿管辖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3、中国有关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中国有关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从整体上缺乏立法规定,没有规定普遍性的适用原则,既没规定采纳方式或转化方式,也没规定国际法是否优先与国内法,而只是从一些法律、法规、外交声明和司法解释中作了具体规定,这带来了对中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判断的复杂性。 (1)国际习惯法在中国的适用 我国不少立法都有“国际惯例”的表述,如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率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作规定的, 可以适用国际惯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 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8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96条都有可以适用“国际惯例”的条文。 但对于国际惯例, 我国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王铁崖先生于1995年主编的《国际法》教材中指出, 我国《民法通则》的“‘国际惯例’可能不是‘国际习惯’, 或者可能包括‘国际习惯’在内”。在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书中他又认为:“一般说来,‘国际惯例’不是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它对国家没有严格的拘束力……《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所规定的不是‘国际习惯’。”结合《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众利益”,王铁崖先生在该书中继续推定此条所规定的“国际惯例”并不是指“国际习惯”的理由:“从这条规定看,条约不受‘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照理而言,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也应该不受‘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故中国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国际习惯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和地位。

国际法英文单词

绪论INTRODUCTION:NA TURES OF INTERNA 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 Universal// general// special international law 普遍/一般/特殊国际法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一般法律原则Bentham边沁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l law and theories thereto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Oppenheim奥本海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特征 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性质Jus gentium 万民法 Writings of publicists 公法学家学说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Effects of IL 国际法的效力Contractual treaty 契约性条约 Law-making treaty 造法性条约Application of IL 国际法的适用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or pluralism 二元论adoption//incorporation采纳//纳入 transformation转化(把国际法规则内容制定为国内法规则) 国际法上的国家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Permanent population固定的居民Defined territory 确定的领土Government 政府 Sovereignty 主权Unitary state 单一国 Composite states//union of states 复合国//国家的联合Dependent country 附属国 Federation 联邦Confederation 联邦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永久中立国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French Community法兰西共同体 Vatican City State 梵蒂冈市国Vassal state 附庸国Suzerain state 宗主国 Protected//protecting state FUNDAMENTAL RIGHTS OF STATES National fundamental rights 国家的基本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Right of self-defence 自卫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自保权Right of jurisdiction 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jurisdiction based on residence?属地管辖 Personal jurisdiction/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属人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 保护性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管辖State immunity 国家豁免权 The doctrine of absolute immunity绝对豁免原则 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相对豁免原则 RECOGNITION AND SUCCESSION recognition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s国家与政府的承认States succession 国家继承 Constitutive theory 构成说Declaratory theory 宣告说De jure recognition 法律上承认 De facto recognition 事实上承认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Principle of effectiveness 有效统治原则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Insurgent body 叛乱团体Belligerent body 交战团体Personal treaty 人身条约 dispositive//non-personal treaties非人身条约The clean s/plate rule 白板规则 State property 国家财产State debt 国家债务Localized state debt 地方化债务 State archives 国家档案The principle of non-recognition不承认原则 国际争端法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 TIONAL DISPUTES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Political methods //legal methods of settlements regional agencies or arrangements 区域机关与区域办法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国际法院V oluntary jurisdiction自愿管辖 Conventional jurisdiction协定管辖Optional compulsory jurisdiction任意强制管辖 retortion 反报reprisals 报复negotiation 谈判consultation 协商inquiry//investigation 调查good offices

新中国不懂国际法的八大败笔

新中国“不懂国际法”8大败笔 中国第一次接触“国际法”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那一代人“不懂国际法”曾经留下了诸多伤痛,例如中英《南京条约》竟然留下“修约”的尾巴,上海“华洋分居”竟然“制造”了租界。而1949年中国发生政权更迭以后,竟然由于“不懂国际法”酿成一系列外交败笔。静下心来,笔者也就趁着开庭前的闲暇摘取8项予以点评,供法律专业者与国际关系爱好者参考。 1、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从国际法上讲,既不属于“民族独立”(中国不属于殖民地)也不属于“民族自决”(某民族不存在脱离中国),更不属于“新设成立”,而是典型的暴力更迭国家政权,因此只存在“政府承认”而不存在“国家承认”。这样一来,新中国只需要获得其他国家对“人民政府”取代“国民政府”的“合法性”予以承认,而不是新成立一个“国家”要求外交承认。民国政府为新中国留下了大批优秀的外交官与国际法专家,只要政务院“察纳雅言”就可以向全球发出“政府承认”照会,即任何国家只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继承原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际法地位,即可以恢复与新中国外交关系,那里还存在“重新承认”的麻烦?中国不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殖民地国家”,因此中国不存在“国家承认”而是“政府承认”。新中国继承中华民国“一切国际法地位”就意味着许多国际组织中国无需另行申请加入。结果当然是

民国政府留下的诸多外交遗产被“清零”,一切重新开始。 2、驱逐外交官——其他国家派驻国民政府的外交官,从国际法上讲依旧是派给“中国”的外交官,中华民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只不过是“国家名称”发生变更,人民政府替换国民政府也是“国家政权”发生更迭,并不影响中国的国际法地位。因此,中国需要按照国际惯例承认这些外交官的法律地位,并通过他们“恢复邦交”。其实看看1991年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做法就知道什么是“成熟的外交策略”,俄罗斯宣称继承原苏联国际法地位,于是承认俄罗斯继承原苏联国际法的国家也就迅速“恢复”与莫斯科的“邦交”,中国驻苏联外交官也就直接“更名”为驻俄罗斯外交官。 3、志愿军入朝——中国出兵朝鲜当然需要肯定,这是展示中国“势力范围”的一种方式。不过,中国出兵朝鲜却是采取“偷偷摸摸”的“志愿军”方式,即使是为了避免刺激美国,也应该通过《中朝军事协定》来保障中国在朝鲜半岛的主导地位,首先就要接过朝鲜半岛军事指挥权从而避免“朝鲜半岛局势失控”。一旦中国通过《中朝军事协定》获得军事指挥权,那么后来的战争策略就会遵循中国国际利益考量而不是受制于平壤,这也是美国一定要接管韩国军事指挥权的精妙之处。后来出现志愿军司令部与朝鲜领导人的冲突,关键就在于中国的地位没有明确,究竟是“援军”还是“打手”?后来的朝鲜停战协定也是以朝鲜为主,于是中国几年的流血牺牲只换回“虚

国际法

的裁判 国际仲裁是根据1794年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杰伊条约》实施的种载发展而来的,1899年的裁判和1907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1928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以及其他众多国际条约都载有仲裁条款,1958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还拟定了《仲裁程序示范规则》。 国际仲裁可分为两代:第一代是传统的国家间仲裁,第二代是混合仲裁,国家间仲裁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仲裁的制度化,比如2000年建立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边界委员会和求偿委员会,混合仲裁是国际争端解决方式“静悄悄革命”的产物,这种仲裁涉及国家与私人当事方之间的争端,特别是商事争端,1979年美国于伊人质危机后建立的美伊求偿法庭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是混合仲裁的两个例子。 仲裁是基于当事方同意的法律解决方法,这种同意可以来自一个现有条约,比如专门的裁条约(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①,或者条约中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来自一个临时仲裁协定,即争端发生后当事方达成的将案件交付仲裁的协定,在当事方事先同意依仲裁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争端一方依照有关规定单方面书面请求仲裁庭解决争端被称为强制仲裁 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5名仲裁员甚至1名伸裁员组成,除1人仲裁庭(或独任裁庭)由争端双方共同指定外,多人仲裁庭通常由争端双方各指派1名或2名伸裁员,其余仲裁员或仲裁庭庭长由争端双方共同指定或双方已指派的仲裁员共同指定予以组成,在强制仲裁的情况下,如果争端一方不单独指定或与另一方协议指定仲裁员,则由一个法定的第三方指定如联合国秘书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或者常设仲裁法院秘书长,仲裁员应从精通国际法的公认人士中选出,遇专业性强的特殊案件,仲裁员中应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仲裁庭一经成立,在其作出裁决前,其组成应保持不变,如某一仲裁员因死亡、解取或辞职而空缺时,则按原来指派仲裁员的程序予以补缺。 除争端当事方议定的程序规则外,仲裁庭有权自己制定其程序规则,在争端方对适用法律没有协议的情况下,仲裁庭应适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的国际法,仲裁程序不公开进行,分书面和口述两个阶段。书面程序由双方提出诉状和辩诉状,仲裁庭有权索取证据和切相关资料,口述程序是双方派律师、代理人或

英语单词的构词法

英语单词的构词法 英语单词的构成主要有派生、合成和转换三种。 派生分——前缀、后缀。 一、派生 前缀——在词首添加固定字母组合,通常改变词义,不改变原词性。 如:动词否定前缀:dis——discover发现 形容词、副词否定前缀:un,im,in——unhappy不高兴,impossible不可能 动词的重复前缀:re——redo重做,recite背诵,record记录 名词的遥远前缀:tele (多用于电信)——television,telescope望远镜,telegraph电报后缀——在词尾添加固定字母组合,通常改变词性,不改变原基本词义。 如:形容词后缀ful(基本词full)表示充满了什么——colorful 天气后缀y——windy,sunny 注意:少数后缀既改词义又改词性。 如:less为否定后缀(基本词为little的比较级)——homeless(无家) 前缀构词法一览表 dis否定(多用于动词) Im,in否定 (多用于形容词、副词) Un否定 (多用于形容词、副词) re重复 (多用于动词) tele遥远 (名词) Discover发现Cover覆盖 Impossible 不可能的 Unknown不知名的 Known Recover恢复 Cover覆盖 Telescope望远镜 Scope范围 Disappear消失Impolite无礼貌的Unusual不寻常的Remove开除,搬家Television

后缀构词法一览表 名词后缀 动词变名词(某某人) +er 动词变名词(某某人) 以t结尾通常+or 变名词(女性) +ress(取dress词尾) 名词变某某人 ian人 名词变某某人 Ist人 Teacher Teach讲授Inventor发明家 Invent发明 Hostess女主人 Host主人 Musician音乐家 Music音乐 Artist艺术家 Art艺术 Worker Visitor Visit参观,拜访Actress女演员Asian亚洲人 Aisa Pianist钢琴家 Piano钢琴 Dancer Competitor竞争者 Compete比赛,竞争Directress女导演Canadian加拿大人 Canada加拿大 Dentist牙医 Dent齿轮的齿 Runner Conductor列车长 Conduct引导,管理Indian印度人 India印度 Scientist科学家 Science科学 Winner获胜者Win获胜Director导演 Direct指挥 Librarian图书馆员 Library图书馆 Chemist化学家 Chemical化学的 动词变名词(运动,结果) +ment 动词变名词(动作性质) +tion 形容词变名词(状态) +ness 名词变状态身份 +ship 名词变某某语言 +ese

国际法英文单词

国际法英文单词 绪论INTRODUCTION: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公法 Universal// general// special international law 普遍/一般/特姝国际法 International custom 国际习惯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一般法律原则Bentham 边沁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l law and theories thereto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Oppenheim 奥本海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特征 N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的性质Jus gentium 万民法 Writings of publicists 公法学家学说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Effects of IL国际法的效力Contractual treaty契约性条约 Law-making treaty造法性条约Application of IL国际法的适用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or pluralism 二元论adoption//incorporation 采纳〃纳入transformation转化(把国际法规则内容制左为国内法规则) 国际法上的国家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Permanent population 固能的居民Defined territory f确定的领土Government 政府 Sovereignty 主权Unitary slate 单一国 Composite states//union of states 复合国〃国家的联合Dependent country1附属国 Federation 联邦Confederation 联邦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 永久中立国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French Community 法兰西共同体 Vatican City State 梵蒂冈市国Vassal state 附庸国Suzerain state 宗主国 Protected//protecting state FUNDAMENTAL RIGHTS OF STATES National fundamental rights 国家的基本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Right of self-defence 自卫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 自保权Right of jurisdiction 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jurisdiction based on residence?)!地管辖 Personal jurisdiction/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属人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 保护性管辖 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管辖State immunity 国家豁免权 The doctrine of absolute ininiunity 绝对豁免原则 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相对豁免原则 RECOGNITION AND SUCCESSION recognition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s 国家与政府的承认States succession 国家继承Constitutive theory 构成说Declaratory theor>r宣告说De jure recognition 法律上承认De facto recognition 事实上承认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Principle of effectiveness 有效统治原则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Insurgent body 叛乱团体Belligerent body 交战团体Personal treaty 人身条约 dispositive//non-personal treaties 非人身条约The clean s/plate rule 白板规则 State property 国家财产State debt 国家债务Localized state debt 地方化债务 State archives 国家档案The principle of non-recognition 不承认原则 国际争端法'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Political methods //legal methods of settlements regional agencies or arrangements 区域机关与区域亦法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国际法院Voluntar}r jurisdiction 自愿管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