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学设计

3-1 公民基本权利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4.教师归纳:

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3板书设计

文化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其他权利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3-2 依法行使权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

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1.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1)会(或不会)。(2)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活动四:探讨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怎么办

(阅读教材第42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1)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协商。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了解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以及下列图片:

3.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3板书设计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

依法行使权利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行使权利的界限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认识,特别是结合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来认识,这些限制性的要求就是权利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结合例子容易当堂掌握。

4-1 公民基本义务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

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案例再现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二:情景再现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

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

(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

4.教师讲解:

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活动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1.思考:(1)热血青年积极应征入伍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提示:(1)要热爱祖国,积极报效祖国。(2)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活动五:探究逃避服兵役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合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3.教师讲解: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归纳总结:

活动六:材料再现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年2月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为大家解疑释惑。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罚没收入。

1.思考: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活动七:探究不纳税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提示: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活动八:观点辨析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女孩的观点。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税收还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4.教师补充: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提高了对义务的认

识,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3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义务不依法纳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并不复杂,但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结合宪法的规定和具体的事例认真领会这些义务,把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义务观。

4-2 依法履行义务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对。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情景再现——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

“带走!”随着执行员的一声令下,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赡养父母的鲁某被依法拘传。自鲁某结婚后,经常对两位老人非打即骂。其父母年事已高,无其他生活来源。法院判决鲁某每月支付父母500元赡养费。由于鲁某拒不支付,今年其父母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4次奔波都未找到鲁某,终于在一天凌晨将还在睡梦中的鲁某拘传。

1.思考:(1)鲁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鲁某被拘传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1)不对。他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问题: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教师讲述:观点一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观点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活动三:探究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阅读教材第53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幅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提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4.归纳总结:

时事链接:2017年3月28日至30日,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各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某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活动四:材料再现

2017年6月2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支持申请人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申请,撤销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这也是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例。为何异地撤销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原来,被发现时年仅8岁的未成年人妞妞被亲生父母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某盗窃团伙,被犯罪嫌疑人何某带往全国各地行窃。

1.思考: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为什么被撤销?

提示:他们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活动五:“请客”

(阅读教材第53—54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

提示:上述观点不全面。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捡到失物要归还,否则丢失东西的人该多么着急呀!捡到失物,及时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知识链接: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还有:爱护公共财产;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六:履行义务须合法

(阅读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4.归纳总结:

活动七:案例回放

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被告人费某利用担任戴楼镇三资办报账员职务之便,单独或与被告人鲁某、招某结伙,先后7次将三资办账户上的资金挪给招某、鲁某等人使用,用于偿还经营性贷款或者生产经营周转,合计人民币194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费某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缓刑二年;鲁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招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1.思考:费某等人为什么会被判刑?

提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处罚。

2.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活动八:违反法律要担责

(阅读教材第56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1)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2)金某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提示:(1)行政责任。(2)刑事责任。

4.归纳总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依法履行义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义务一致、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其中以权利义务一致为重点,要真正弄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和正确的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3板书设计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不同的法律,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4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探讨依法履行义务。大多数问题都较为抽象,不易于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内容较多、头绪不少,要结合经典例子弄明白这一道理;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侧重点不同,不要混淆,主要意思就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2013学年高一政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知识清单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 2 被选举人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3、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①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②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直接;县以上:间接。(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间接。 ▲居委会、村委会→直接。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①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②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如何才能行使好选举权利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重大事项社会听政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①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间接);②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重要提示】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 发展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推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属于基层政权建设(×);▲推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属于基层民主建设(√)。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我国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一)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和诉讼;公民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者揭发、举报。 2、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渠道: 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这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地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④监督听政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二)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实施民主监督的要求: 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一)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3.2依法行使权利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 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 维护权利。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 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

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 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 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 觉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难点: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如图漫画不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哪些权利?你认为明养狗 应注意什么? 提示: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利等。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 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 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泄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树立依法维护权意识 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相关规定,知逍任何权利都是有范用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自觉维护权利守程序,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教学重点: 学会依法行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场采访学生 1?在图书馆,你会- 2?在电影院观影时,你会-------- 3?在公交车上电话响起,你会-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中体验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现场采访,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新课“依法行使权利” 讲授新课: 展示自主学习要求: L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注意些什么? 2.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主学匀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本课重要知识点 教师活动:情景再现一(漫画人小张和小林的故事

你如何看待漫画中小林的说法? 得出结论: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任何权利都是有范用的教师活动:情景再现二(漫画):弹琴的确是你的自由,但是现在己经严重影响到我休息了?你小声点或者换个时间嘛!。这说明了什么?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0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明白行使权利不得伤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教师活动:1W景再现三,思考:小林为什么会被业主联合投诉? 他的行为损害到了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结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 展示探究与分享: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略) 收获一: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用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第十三周教案第一节李海霞2015 11 2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权威; 2.了解公民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六项基本义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现象; 3.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二、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三、教法引导: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讲授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看材料,思考问题: 1、物权法高调保护合法私产说明了什么?(小结过渡到新课) 2、杨武和妻子吴苹杨武和妻子吴苹不是来清理房子迎接大限到来后的拆迁,往屋里搬些液化气钢瓶、桶装水、炒锅、床板等生活用品,这样子,是准备与小楼共存亡,抵制法院的强制拆迁。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3、你认为开发商、房管局、法院、杨武夫妇怎么做才是最和谐的? (二)新课教学 一、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多媒体显示宪法的根本内容)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权利和义务——八项权利和六项义务 [教师点拨] 板书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展示材料]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体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学生思考]:《义务教育法》、《刑法》、《体育法》等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拨]:普通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板书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政府的权力 依法行使》教案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知道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要求,理解其意义。明确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2、能力: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的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力可能滋生腐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观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具体要求及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学生阅读43页前言, 教师:为什么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学生回答 教师:这是中国的国体决定的。在政府代替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有没有不和人意的时候?结合P43的漫画事例,请同学们讨论: ◎上述两市政府作出决定的理由正当吗? ◎政府公职人员应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 学生回答,政府应依法行政。进入重点知识的讲解。 (二)新课 1、政府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 (2)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教师: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捍卫者,强调政府要依法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回答提问加以分析。 教师: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教师:作为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要做负责任的政府,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必

终身受益的权利教学设计教案

终身受益的权利教学设计 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教案 (华美学校高伟杰)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受教育权,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作 用. 2.觉悟目标: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 觉性. 二.教学重点: 自觉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 三.教学难点: 接受义务教育既是行使权利,又是履行义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问题:回忆第一课所讲我国公民权利的第七条内容:用课件显示出来: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总结引入新课:教育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已经写入宪法.受法律的保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首先,我们来明确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出示课件: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指导学生解读P58~59有关材料.思考,讨论:结合笛福的信”阿韦龙野人”的故事,设想一下不受教育对于个人意味看什么. 指定若干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从笛福的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中,教育对人的成长的至关重要作用.出示课件: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莫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幸福,是人的向往和追求.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莫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指导学生研读60页材料.思考: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学生讨论后共同作答.老师明确:王老师维护了小余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出示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摘录 (略) 结合<<义务教育法>>内容摘录,结合61页两个材料,分析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强制性. ②具有普及性. ③具有免费性 小结:①我国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因为这是义务. ②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工俭学,获得 1 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

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 提出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讲授新课】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针对刘斐趁假期回乡参加选举一事。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教师: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P33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下图。 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

《政治生活》第二课学案及答案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课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考点展示】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考点解读】 考点一: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举方式的比较 (2011温州模拟)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据此回答例1-2题: 【例1】该村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确定选举方式的依据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例3】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这表明 ①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②我们进行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④我国不能采用直接选举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怎么做? ①不断提高自己民主选举的素养 ②态度:积极参加选举。 ③能力: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例4】某社区在进行新一届居委会选举中,想了不少办法来吸引年轻人,但效果不明显。不少青年居民并不热心,反应冷淡。作为社区青年居民,应该在居委会选举中 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出令人满意的人大代表②增强选举参与感、责任感,积极参加选举③提高政治素养,透出自己神圣的一票④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以及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教法案例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讲是我国的国体。那么在我国人民到底想有什么样的权利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讲授新课第一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一)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定义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河北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称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力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3)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他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他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二寒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320元收入。2003年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刘斐对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师:刘斐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都说说刘斐都享有什么权利? 生:选举权和被选择权、出版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 师:这些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今天我们就来研讨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 二、讲解新课 活动一:致小泉的一封公开信 背景材料: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悍然第六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八年级(1)班的同学对“小泉拜鬼”一事,深感气愤。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就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写一封致小泉首相的公开信,以示中国人民对小泉这一行为的强烈抗议。 学生列出提纲,小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写的内容进行引导评价。我们进行的这个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行使了哪些政治自由权利呢?

教师小结:我们行使了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的权利。 活动二:小剧场 我们的新朋友刘斐遇到这样一件难事,请你帮助他她。 开学的第一天,刘斐和小周到文具商场选购文具。文具店里熙熙攘攘,购买文具的人很多。她们反复挑选后,觉得没有合适的,准备到别处选购。这时商场的女经理和保安走过来,对刘斐说:“请跟我们到办公室。”“为什么要到办公室?”“我们怀疑你偷东西。”“我没有……”不容刘斐分辨,经理和保安已经连拉带推的把她拉到办公室。这时刘斐委屈的哭了起来。经理叫保安在门口守着,然后恶狠狠地对刘斐说:“怪不得商场老丢东西,原来是你们这群小毛贼做的好事。”说着便强行搜身。这件事给刘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整天忧心忡忡,无心学习。 探讨: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刘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教师归纳: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因为非法搜查公民身体,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假如你是刘斐,你准备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教师归纳:要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商场的法律责任。要求商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 (3)从这一案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因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只有具备人身自由,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活动三:漫画赏析 爷爷:“二丫头,女孩能看懂这个就行了!你今年已经14岁了,要早点外出打工挣钱了。” 师:请评析爷爷侵犯了孙女的哪些权利? 生:我国宪法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 师:假如学校让你去做爷爷的工作,劝说他让孙女读书,你会怎么说? (提示:从受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来说) 活动四:论坛是与非 奥运会上,刘翔夺冠,女足失利,小刚等奥运迷在互联网上对女足教练张海涛肆意辱骂,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案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政治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教材在第三课着重分析了我国的政府性质和主要职责,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通过履行其职能来对人民负责。本课则以此为基础讲述了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以及依法行政的意义。所以,本课拟在分析视频《基本农田为何荒芜》【百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fd7263048.html,/v_show/id_XNTQzMzY3MjQ=.html的基础上,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突破这一重难点:依法行政。为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作出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2、能力: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的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力可能滋生腐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观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法行政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涉足社会较浅,特别是直接与政府的行政方式和方法接触相对较少。虽在初中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在生活中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由于本课涉及了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法律知识,所以理解上会有些困难。 五、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辅以讲授式和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去政府机关,调查政府行政的程序。 2、到市区街道找些小摊贩,了解城管人员执法的状况。 (二)、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政府依法行政,为民办事,对民负责的案例,并制作课件。 2、搜集政府违法行政的案例,并制作课件。 3、搜集人大民主决策通过三峡工程的典型材料,制作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阅读《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一段文字预习思考 1、掌握国家权力的政府公职人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滥用职权吗2、政府权力是谁赋予的?为什么不能滥用权力? 【来自生活的报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人物具体行为所体现的权利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行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二: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提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公开课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树立依法维护自己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意识。 2.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能正确理解依法正确行使权利,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享受权利。 3.知识目标:能知道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自由权利;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要自觉维护权利受程序,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界限。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理解维护权利受程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根据八年级学生小亮的言论自由事例分析。 思考:你认同小亮的观点么?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 2.引出课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讲授新课。 (一)板块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播放案例:张先生视频监控的案例。 思考:警察为什么会带走张先生? 1.学生看案例,探讨张先生行为的危害。 2.教师提出问题。 3.小组探讨。 4.学生代表交流。 教师小结: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法定的权利。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新闻追踪。 播放视频:《女教师拦住高铁不让走致使列车晚点已被停职检查》 思考:短片中罗某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学生看视频。 2.教师提出问题。 3.小组探讨。 4.学生代表交流。 教师总结: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到受到尊重和保护,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板块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新闻直播间。 播放视频:《175名中国旅客滞留日本机场唱国歌,如此维护权利?》 思考:你认为175名游客维护权利的方式正确吗?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1.学生看视频。 2.教师提出问题。 3.小组探讨。 4.学生代表交流。 教师总结: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探究与分享: 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思考: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学生小组探讨,展示交流。 教师总结: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优教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优教教案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

依法行使权利 优秀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能力目标:树立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增强权利观。提高学生判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正确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做合格小公民;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维权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准备】教师精心备课、制作ppt、学生预习、收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案例:《一个不得人心的群体发起一场不得人心的抗议》 每个合肥人的朋友圈都被“合肥出租车”事件刷屏了,出租车师傅们在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和网约车带来的压力时,将满身的委屈和愤怒倾注于一场罢工集会中,把压力转化成暴力,严重阻碍交通。现场有部分出租车司机甚至把用软件打车的乘客往车上拽、打乘客、拔车钥匙等,这些都是无视他人人身安全的恶意行为;大规模的罢工集会导致道路一度瘫痪,许多人不能正常回家。出租车的罢工,激起了每一个被拒载乘客的愤怒,也激起了大家对于出租车管理规范的质疑。思考:这个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生: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是违法的。我们要学会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教师总结:我们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学习-----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授 自学释疑-----我能行。 展示问题: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有什么限制? 2、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3、日常生活中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应该怎样进行协商? 4、日常生活中发生民事纠纷后,调解人应该怎样进行调解?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哪些?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教材分析】 课程依据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 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 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法制下册《依法行使权利》精品教案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

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3.总结: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1.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