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辨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听辨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寓游戏于各项教育和活动中。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艺术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五大领域之一,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音乐活动又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幼儿教师无法很好地进行音乐活动,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也会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音乐活动。因为音乐知识过于晦涩难懂,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比较难教授的。并且,在音乐课堂中,小班幼儿往往会由于过于兴奋而导致课堂难以把控。这些都导致了老师们都不愿意去接触音乐活动。听辨游戏是音乐游戏的一种,听辨游戏可以吸引幼儿,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最终可以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听辨游戏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听辨能力是所有音乐活动的基础。听辨活动包括听辨音高、听辨力度、听辨节奏、听辨音色和听辨曲式。听辨活动可以丰富扩大幼儿听辨音乐的经验与培养幼儿听辨音乐的能力与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使听辨活动游戏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充分调动五官来认识和感知音乐。由此可见,听辨游戏对于幼儿音乐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本论题是面向幼儿,通过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音高听辨游戏来进行研究。
1.2研究的意义
听辨游戏可以解决目前音乐活动难进行的现状。因为听辨游戏是十分高效的。听辨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听辨音乐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能力的提高,并通过音乐来表现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它只需将音乐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就可以吸引幼儿,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这也可以帮助一些教师在音乐活动中也能够很好地把控课堂,进行音乐活动,并达到高效的教学。使课堂乱而有序。
本文仅针对听辨音高展开研究,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小班幼儿在音高听辨游戏前后,音乐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听辨游戏在小班幼儿中的实际运用,帮助广大教师更愿意去进行音乐活动,并且给予广大教育研究者们关于音高听辨游戏方面的参考。
1.3概念界定
1.3.1听辨游戏
听辨游戏让幼儿通过用耳朵倾听,获得对声音、音响的辨别感受能

力。听辨游戏注重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与技巧,使其养成用耳朵听音乐的习惯,是听觉器官与审美培养的重要方面。包括听辨音高、听辨力度、听辨节奏、听辨音色和听辨曲式。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音高听辨游戏来进行研究。
1.3.2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方式,通过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客体是适合幼儿且能被幼儿所接受的音乐,通过灵活多样的音乐活动,提升幼儿的音乐能力,最终达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1.3.3小班幼儿
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小班是对3~4周岁幼儿实施教育教学的班级,幼儿人数在25人左右。小班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是没有学习的自觉意识,不能认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学习就是游戏。因此,小班的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强调幼儿愉快、自由、轻松地学习。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2.1研究背景
《幼儿音乐活动指导》中提到,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是:许多教师不愿意进行音乐活动。 这些教师认为音乐活动是非常难进行,难掌控的。尤其是小班幼儿。然而,小班幼儿对音乐具有天生的敏锐感,只要能够利用好小班幼儿对音乐的这种敏锐感,抓住幼儿心理,使课堂在教师的掌控之下,便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听辨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因此,笔者将听辨游戏的运用作为了本次的课题。
2.2国内文献
2.2.1听辨游戏的运用现状
葛梦静在《在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指出:“在幼儿园,听辨游戏的运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不会组织听辨游戏。在听辨游戏活动中,无效和负效介入占比过多。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例。调查结果表明,51.9%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由此可见,目前的听辨游戏活动中依旧是教师为主体,教师介入游戏的行为过多。许多教师为了教育内容上的价值而去介入幼儿的音乐听辨活动,而这样的介入则忽视了

幼儿兴趣上的培养。
此外,幼儿园开展音乐类活动的频率过低。该调查还发现:“59.3%的教师所在的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1~2次,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2~3次,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3次以上,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 由此可见,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并且,大多数幼儿园仅能保持每周1~2次的活动频率;从形式上来看,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很少有涉及听辨游戏类,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2.2.2运用听辨游戏进行音乐活动的意义
幼师对学前儿童音乐方面的教学不仅仅在于教会他们音乐知识,而在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而听辨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且听辨游戏重在要求幼儿体验与参与,因此可以强化幼儿对艺术美的感受。在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体验后,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总而言之,听辨游戏不仅仅可以使幼儿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还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创造音乐。
曹冰洁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这样做》中提出:“小班幼儿是一个未受约束的状态。小班幼儿在听音乐时,身体会有自然地随乐而动的反应。这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是孩子的天性。在这种状态下,听辨游戏的效果便可以显现。听辨游戏可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幼儿结合个体经验,对自己所听辨的内容进行想象、创造、表达。” 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耳听、脑思、口唱、手动、脚跺的发展,进行创造活动。在满足幼儿天性的状态下,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便可以被激发出来,并且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调动了幼儿各种感官,对于幼儿的大脑发育效果显著,并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因此,听辨游戏的运用是有意义的,可以直接激发幼儿的兴趣。
2.2.3听辨游戏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葛梦静在《在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指出:“听辨游戏在运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教师设计、组织听辨游戏的能力较差。教师的能力也是影响听辨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因素。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于教师自身不断

地学习和钻研,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约37%的教师的听辨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由此可见,将近一半的教师在听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有所缺失,仅有30%的教师的听辨游戏的知识与经验是来自专家专业指导的;并且,有关听辨游戏相关的经验太少,教师们作为参考的范例也比较缺乏。听辨游戏的组织多是由教师通过自己摸索得出的经验。
2.2.4听辨游戏的选择要适合幼儿
姚琛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及兴趣需要等来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整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筛选或改编。其次应创造良好音乐游戏环境,要让幼儿对音乐游戏有兴趣,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环境很重要。幼儿置身于音乐游戏所表达的意境中,容易激起幼儿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让幼儿满怀兴趣地参与音乐游戏,很有氛围的进入角色。最后要找准介入音乐游戏的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度,避免过于指导影响幼儿游戏的自由度。” 因此,教师在进行听辨游戏时,要注意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情境。这样幼儿才能通过自发地对游戏产生兴趣而参与其中。
杨立梅在《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中提到:“小班幼儿刚进入前运算阶段,他们是通过游戏来认识和感知世界。在音乐学习方面,小班幼儿学习音乐需要有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能经常听到节奏鲜明、音调愉快的歌曲、乐曲。教师需要通过组织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参加音乐活动。” 因此,在小班组织听辨游戏,要注意游戏氛围的舒适与轻松,并且游戏的内容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要让幼儿真实地参与其中,这样的听辨游戏才能取得最佳的成果。
2.3国外文献
2.3.1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中的音乐听辨
达尔克罗兹强调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良好的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天赋。达尔克罗兹主张采用把耳、口和身体配上言语与歌唱的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作为理想的学习工具和手段。” 由此可见,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达尔克罗兹特别重视音乐的听觉能力。而幼儿年龄尚小,音乐听觉的可塑性强。因此从小进行起来的听辨能力训练则可以帮助音乐听觉能力的开发与发展。
2.3.2柯达伊教育体系中的音乐听辨
柯达伊认为:“由于幼儿

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集体创造音乐的环境,所以音乐听辨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以便使学生尽早获得音乐体验。他认为只有从早期开始,才能成功地发展人的音乐听觉。柯达伊认为音乐听辨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天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感和社交能力。学生在身体的运动中感受、表现音乐,同时也可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欢乐。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目标为:引导学生通过听、唱歌曲,体验感受音乐,唤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音乐的趣味和审美感。” 由此可见,早期音乐听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并且幼儿园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发挥集体作用,培养社交能力,使幼儿感受到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2.3.3听辨游戏符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
霍西尔·佩纳贝克在《幼儿英语歌曲和音乐游戏》中指出“学前儿童对周围世界还不了解,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和他们所熟悉的东西。歌曲的内容要是他们了解的,对他们才有意义。如果能给他们机会把自己的意思加到歌曲里去,那就更有意义。” 而听辨游戏可以做到给幼儿机会,进行创造与想象。并且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听辨游戏也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幼儿可以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联系与想象来参与进游戏。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就在这样不断参与音乐活动后建立起来了。在听辨游戏的设计中,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幼儿在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听到的,再与音乐元素相结合,由此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便被发展起来了。
在参考了诸多论文及刊物著作后,对听辨游戏开展的意义及目前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及听辨游戏的组织依据有了基本的了解。本论文将依据新课标,将音高听辨游戏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研究在听辨游戏中幼儿的音乐学习情况。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上海市童的梦艺术幼儿园小(1)班的18位小班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9人;访谈对象为小(1)班的两位教师:顾老师和张老师。
上海市童的梦艺术幼儿园创建于1953年,现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命名为“全国美育实验园”,是国家“十五”课题研究基地,非常适合作为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
3.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小班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前后测及每节课后的测试,观察音高听辨游戏对小班幼儿音高听辨能力有无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为期五周,共五课时,一次课15分钟,一周一次的活动来对小班幼儿进行音高听辨游戏的研究。本文限定听辨音高。
3.3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