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涤/氨双组分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研究

钱红飞,宋心远(1﹒东华大学,上海200051﹔2﹒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作者简介﹕钱红飞(1964-),女,浙江嵊州人,教授,东华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印染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双组分织物上的上染规律,并对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在两组分上的分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低温阶段,分散染料主要对氨纶组分上染﹔随着温度的上升,分散染料开始从氨纶组分转移到涤纶组分。分散染料对涤纶/氨纶两组分的分配因分散染料的品种而异,浅色品种对氨纶组分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深色品种则对涤纶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

关键词﹕染色﹔分散染料﹔织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0前言

目前,涤纶/氨纶弹力织物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由于很多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亲和力高、可染性好,因此分散染料对氨纶的沾染严重[1]。在服用过程和耐洗牢度测试时,氨纶上沾染的分散染料很容易从纤维中迁移出来,影响涤纶/氨纶纺织品的湿处理色牢度。很多分散染料在涤纶上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光色牢度,但在氨纶上的耐洗牢度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这使得对耐洗色牢度要求高的产品在染色加工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般有[3]﹕在现有的分散染料中进行筛选,选用对氨纶亲和力较小,或对氨纶染色具有较好沾色牢度的分散染料[4,5]﹔开发专用染色助剂,即氨纶沾色防止剂(防染剂),减轻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上染﹔加强还原清洗,洗除沾污在氨纶上的分散染料。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对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上的上染规律与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有助于生产实践。

1试验

1﹒1材料与仪器

材料4﹒4tex(Lycra)氨纶裸丝﹔11texDFY+

8﹒25texPOY涤纶织物,168g/m2。

染料分散红3B、分散红SE2GF(200%)、分散大

红SBWFL、分散大红GR、分散红玉S2GR、分散黄H3GFL、分散黄R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黄棕SE2RL、分散黄棕2RLW、分散嫩黄SE4GL、分散嫩黄H4GL、分散蓝2B、分散深蓝EXSF、分散翠蓝SGL、分散紫HRFL、分散蓝2BLN、分散深蓝HGL、分散蓝SE2R(以上均为商品染料)。

试剂氢氧化钠、保险粉、碳酸钠、硫酸铵、丙酮(以上均为化学纯)。

仪器L24H1振荡染色机、722型分光光度计、FA2104S电光分析天平、H24CF快速试色机。

1﹒2试验方法

1﹒2﹒1前处理

氨纶裸丝用平平加O1g/L,浴比为1︰30,85℃下处理30min,自然晾干﹔涤纶织物用精练剂2g/L,纯硷

1g/L,浴比为1︰30,85℃下处理30min,水洗晾干。

1﹒2﹒2染色

染色处方/%(owf)

分散染料2

硫酸铵/(g/L)1

浴比1︰50

1﹒3测试

1﹒3﹒1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中上染率的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分散染料对涤/氨染色的升温上染规律

采用低温型分散蓝2BLN、中温型分散蓝SE2R和高温型分散深蓝HGL,在不同温度下对涤/氨(95/5)双组分样品进行恒温染色,保温60min。染后用热水洗,晾干,分别测定两组分上染率,其结果见图1~3。由图1、2可看出,低温阶段,随着温度的上升,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中的上染率升高较快,在涤纶组分中的上染率上升较慢﹔当温度上升至90℃或110℃后,上染到氨纶组分上的分散染料开始向涤纶组分转移,氨纶组分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开始回落,而涤纶组分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继续上升。这是由于氨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很低(-50~-30℃)[2],温度较低时,纤维中的软链段已经发生运动,染料分子可以比较容易地扩散进入纤维﹔而涤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为80℃,只有当温度超过90℃以后,无定形区的链段才开始运动,上染率开始明显提高。

分散染料品种不同,其上染规律也有所不同。低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2BLN由于分子体积较小,所以在较低的温度(90℃)下,其在氨纶组分中的上染率就开始下降﹔分散深蓝HGL在110℃才开始回落﹔中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SE-2R则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染色温度超过90℃之后,其在涤纶组分中的上染率提升比在氨纶组分中快。

从图3可以发现,分散染料在氨纶与涤纶两组分上的分配,也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低温阶段,分散染料在氨纶上的上染率高于在涤纶上的上染率,三种染料的氨纶上染率之比分别于70℃、90℃和80℃后开始回落。当温度达到130℃时,三种染料在两种织物的上染分配系数为0﹒056、0﹒10、0﹒083,均高于氨纶与涤纶双组分纤维的重量

比(5︰95),即一般染色情况下,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要高于涤纶组分。

2﹒2分散染料品种与涤/氨上染分配的关系

采用18种常用分散染料,对涤/氨(95︰5)两种纤维进行染色。室温开始染色,以3℃/min升温至6120℃,保温30min。染后分别用热水清洗或还原清洗,测定各分散染料在两组分中的上染率(见表1)。

表1中,除几个黄色品种,如分散嫩黄SE4GL、分散嫩黄H4GL和分散黄H3GRL对涤纶、氨纶两组分

上染率均很低外,大多数黄色染料对氨纶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如分散黄棕S2RFL、分散黄棕SE2RL和分散黄棕2RCW等,它们在氨纶组分上的上染率均达20%以上。深色品种除分散蓝HGL(对氨纶上染高达11﹒00%)外,其它一些染料,如分散蓝2BLN、分散紫HRFL、分散深蓝EXSF、分散翠蓝SGL和分散蓝SE2R等,对氨纶上染较少,最高也不超过9%。红色品种则介于黄色与深色品种之间,即对氨纶的上染比黄色少,但比深色品种多。

将染色样品进行还原清洗,发现所有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上染率均有所下降。有些分散染料,如分散大红SBWFL、分散黄H3GRL和分散蓝2B等,对氨纶的上染率明显下降,而某些染料品种染色氨纶,经过还原清洗后,氨纶上染率下降并不明显,这与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及上染情况密切相关。

3结论

氨纶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所以在低温阶段,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有较高的上染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分散染料在氨纶、涤纶两组分中的上染率均有明显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氨纶上的分散染料开始向涤纶转移,氨纶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降低,而涤纶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提高。一般情况下,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上染比涤纶组分要多。不同分散染料品种对涤纶、氨纶两组分的上染也不同,黄色及个别红色品种分散染料对氨纶有较高的沾染,深色品种分散染料对氨纶沾染相对较轻。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普遍会降低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上的得色。

分散染料成品

万丰染料成品目录 常规产品 Regular Series 1分散黄6G Disperse Yellow 114 2分散黄4G Disperse Yellow 211 3分散黄ETD Disperse Yellow ETD 4分散黄4063Disperse Yellow 4063 5分散黄BRL Disperse Yellow BRL 6分散黄H3R Disperse Yellow H3R 7分散黄M3R Disperse Yellow M3R 8分散黄E-GL Disperse Yellow E-GL 9分散橙E-RL Disperse Orange25 11分散橙S-4RL Disperse Orange 30 12分散橙SE-2RL Disperse Orange 31 13分散橙S-3RFL Disperse Orange 44 14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 15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1 16分散橙GLX Disperse Orange 62 17分散橙R-SF Disperse Orange 73 18分散橙76-1Disperse Orange 76-1 19分散橙BRO-A Disperse Orange BRO-A 20分散橙BRO-B Disperse Orange BRO-B 21分散橙BRO-C Disperse Orange BRO-C 22分散橙C2RS Disperse Orange C2RS 23分散橙ALK Disperse Orange ALK 24分散橙HF Disperse Orange HF 25分散橙WNBS Disperse Orange WNBS 26分散棕3REL Disperse Brown 4 27分散棕P-3R Disperse Brown 19:1 28分散棕P-3G Disperse Brown 19 29分散棕D212Disperse Brown D212 30分散红GG Disperse Red 17 31分散红E-R Disperse Red 50 32分散红GFL Disperse Red 73 33分散红BB Disperse Red 82 34分散红FRL Disperse Red 177 35分散红P-4G Disperse Red 278 36分散红D-3B Disperse Red 311 37分散红F-3BS Disperse Red 343 38分散红891Disperse Red 891 39分散红896Disperse Red 896 40分散红369Disperse Red 369 41分散红D112Disperse Red D112 42分散红D114Disperse Red D114 43分散红玉 WF-HNA Disperse Red WF-HNA 44分散大红HD-B Disperse Scarlet HD-B 45分散酱红XFN-T Disperse Caramel Red XFN-T 46分散艳红XF-T Disperse Brill Red XF-T 47分散蓝12Disperse Blue 12

家纺的基础知识-染料分类

纺织基础知识 染料分类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

分散染料上染率

涤/氨双组分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研究 錢紅飛,宋心遠(1﹒東華大學,上海200051﹔2﹒紹興文理學院浙江紹興312000)作者簡介﹕錢紅飛(1964-),女,浙江嵊州人,教授,東華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印染加工理論与技術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分散染料在滌綸/氨綸雙組分織物上的上染規律,并對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在兩組分上的分配進行了探討。研究發現,在低溫階段,分散染料主要對氨綸組分上染﹔隨著溫度的上升,分散染料開始從氨綸組分轉移到滌綸組分。分散染料對滌綸/氨綸兩組分的分配因分散染料的品种而异,淺色品种對氨綸組分表現出較高的上染率,深色品种則對滌綸表現出較高的上染率。 關鍵詞﹕染色﹔分散染料﹔織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聚氨基甲酸酯纖維 0前言 目前,滌綸/氨綸彈力織物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由于很多分散染料對氨綸的親和力高、可染性好,因此分散染料對氨綸的沾染嚴重[1]。在服用過程和耐洗牢度測試時,氨綸上沾染的分散染料很容易從纖維中遷移出來,影響滌綸/氨綸紡織品的濕處理色牢度。很多分散染料在滌綸上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光色牢度,但在氨綸上的耐洗牢度只能達到中等水平,這使得對耐洗色牢度要求高的產品在染色加工中存在較大的問題。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一般有[3]﹕ 在現有的分散染料中進行篩選,選用對氨綸親和力較小,或對氨綸染色具有較好沾色牢度的分散染料[4,5]﹔ 開發專用染色助劑,即氨綸沾色防止劑(防染劑),減輕分散染料對氨綸的上染﹔ 加強還原清洗,洗除沾污在氨綸上的分散染料。針對上述問題,本項目對分散染料在滌綸/氨綸上的上染規律与分配情況進行了初步探索,期望有助于生產實踐。 1試驗 1﹒1材料与儀器 材料4﹒4tex(Lycra)氨綸裸絲﹔11texDFY+ 8﹒25texPOY滌綸織物,168g/m2。 染料分散紅3B、分散紅SE2GF(200%)、分散大 紅SBWFL、分散大紅GR、分散紅玉S2GR、分散黃H3GFL、分散黃RGFL、分散黃棕S2RFL、分散黃棕SE2RL、分散黃棕2RLW、分散嫩黃SE4GL、分散嫩黃H4GL、分散藍2B、分散深藍EXSF、分散翠藍SGL、分散紫HRFL、分散藍2BLN、分散深藍HGL、分散藍SE2R(以上均為商品染料)。 試劑氫氧化鈉、保險粉、碳酸鈉、硫酸銨、丙酮(以上均為化學純)。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类别所占比例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单偶氮 占分散染 料的50%以上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 如分散蓝H-GL(C.I.disperse blue 79),分散红玉S-2GFL((C.I.disperse Red 167), 分散红玉SE-GL((C.I.disperse Red 73) 双偶氮 约占分散 染料的10% 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 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 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分散橙SE-GL(C.I.disperse Orange 29) 蒽醌 约占分散 染料的25% 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 合成工艺路线较长,成本昂贵,染色性能优良,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 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E-3B(C.I.disperse Red 60), 分散蓝2BLN(C.I.disperse Blue 56),分散翠兰S-GL(C.I.disperse Blue 60) 杂环 占分散染 料小于15% 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 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后会详细介绍。如分散黄E-3G(C.I.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红CBN(C.I.disperse Red 356) 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Sandoz(山德士)的Foron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 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 染料分类(符号)特性高温型S 中温型SE 低温型E 染料分子大小大中小升华牢度高中中或低 匀染性较差中好热溶染色、固色温度200-220℃190-205 ℃180-195℃

第七章 分散染料染色

233 n 第七章分散染料染色 7-1 引言 分散染料是… 一分散染料的发展 分散染料的发展是随着纤维发展而发展的。 分散染料的产生与发展是始于醋酯纤维的应用: 1 醋酯纤维用染料:分子结构小,水溶性小的染料; 2 聚酯纤维染色用染料; 3 新型差别化纤维,仿真丝产品,超细纤维染色用染料; 4 碱性浴染色的分散染料。 二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特点 2 按应用性能分类 三分散染料发展趋向 1 多能化-染料能够同时上染涤纶及其混纺纤维 2 大分子化-适用于高温高压或热熔法染色、牢度高 3 杂环化-染料发色鲜艳且染色性能良好 7-2 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一化学结构和颜色的关系 以单偶氮结构染料为例: R1为吸电子基,R2、R3为H或吸电子基; R4、R5为H或供电子基; R6、R 7 为H或烷基及烷基的进一步取代基。 偶氮基的左侧为含吸电子基的重氮组分,右侧为含供电基的偶合组分。 1 重氮组分吸电子基吸电子性效应愈强,偶合组分供电子基供电子性愈强,深色效应愈明显。 2 改变偶合组分氨基上取代基引起深色效应。 3 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 二 化学结构和日晒牢度的关系 染料的光褪色不但和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也和染料的聚集态、所染纤维材料的性质以及大气条件等因素有关。 1 光褪色机理 这是一个亲电加成反应,-N=N-邻位上的电子云密度↑,利于反应,而导致日晒牢度下降。 2 染料结构与日晒牢度关系 R6 R7 R 5 3

①对偶氮结构染料,引入吸电子基,日晒牢度↑; ② ③蒽醌结构日晒牢度普遍较偶合氮类好,蒽醌1位上氨基碱性越小,日晒牢度相对较高; ④同样染料对不同纤维染色,日晒牢度可能不同。 三化学结构和升华牢度的关系 升华牢度:… 1 对于偶氮结构染料,极性基团对升华牢度影响较分子量影响大。极性越强,分子量越大,升华牢度越好;重氮组分,偶合组分上引入极性基团均使所升华牢度提高。 2 对于蒽醌结构而言,分子量影响大于极性基团影响,一般随分子量增大,极性基团增多,升华牢度提高。 3 过多的极性基团引入,将导致染料对聚酯纤维亲和力下降,影响上染率。 4 升华牢度好,扩散、匀染性较差。 7-3 分散染料染色性能和染色原理 一分散染料溶液特性和染色性能:分散染料溶液中含有:染料原分子、不同晶体染料、染料颗粒、少量离子态染料,处于动态平衡。(一)分散染料分散性 1 分散剂的分散机理 ①染料晶面吸附分散剂,使晶面带负电而形成双电层; ②分散剂亲水基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层,提高稳定性; 2 影响分散性的因素 ①分散剂与扩散剂… ②温度-T升高导致分散剂(尤其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下降 ③钙/镁离子、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物质会使染料的分散稳定性降低 ④染液中的染料浓度过高,染液循环速度快,升温速率快,也会使分散液的稳定性降低。 (二)分散染料溶解性 分散染料分子中弱极性基团含量较高,赋予染料一定的溶解性;溶解度过大,会影响上染率。 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因素: ①分散剂(关键) ②T升高,分散稳定性下降,但溶解度升高 ③染料细度染料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 ④晶体结构晶型转变…;晶体增长和晶体析出现象使染料难于向纤维内部扩散,染料的上染速率降低,易产生染色不匀(色斑)等疵点;结晶增长,溶解度下降。 ⑤染料的分子量与极性

分散染料的色卡

一、分散染料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 分散黄6GFS 200% Y114 S 3-7 25kg/纸箱 2 分散黄E-3GL Y64 E 3-8 25kg/纸箱 3 分散黄E-3G 200% Y5 4 E 3-9 25kg/纸箱 4 分散黄C-4G 200% Y211 SE 3-7 25kg/纸箱 5 分散嫩黄H-4GL 100% Y134 S 3- 6 25kg/纸箱 6 分散嫩黄SE-4GL 100% - SE 3-6 25kg/纸箱 7 分散金黄SE-3R 200% - SE 3-6 25kg/纸箱 8 分散黄C-5G 200% Y119 SE 3-6 25kg/纸箱 9 分散金黄E-3RL 100% Y23 E 3-9 25kg/纸箱 10 分散金黄SE-RL 300% - SE 3-7 25kg/纸箱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1 分散橙REL 200% 061 SE 4-9 25kg/纸箱 12 分散橙S-2RL 200% 076 SE 4-9 25kg/纸箱 13 分散橙R-SF 200% 073 S 3-9 25kg/纸箱 14 分散黄棕S-3RFL 200% 044 S 3-9 25kg/纸箱 15 分散橙F3R 200% 025 E 3-9 25kg/纸箱 16 分散橙SE-5RL 200% 029 SE 4-9 25kg/纸箱 17 分散橙S-4RL 100% 030 S 4-7 25kg/纸箱 18 分散橙SE-RH 300% 0288 SE 3-9 25kg/纸箱 19 分散棕S-3R 100% Brl S 4-8 25kg/纸箱 20 分散大红S-3GFL 100% R54 S 4-7 25kg/纸箱

分散染料染色(3)

分散染料染色(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涤纶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 2、分散染料的主要性能及分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涤纶的染色性能 教学难点:分散染料的主要性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上节课已经讲完酸性染料染色的相关知识。到目前为止,我们学的染料主要是溶于水的(除还原染料),这次课,我们开始讲一种非离子型染料染料——分散染料。 三、新授 (一)概述 ?分散染料特点 –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不含水溶性基团,是疏水性较强非离子染料,染色时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状分均匀地分散在染 液中。 –染色困难,采用高温高压法、热熔法、载体法 –加入阴荷分散剂,如分散剂NNO,不能在同一浴中使用阳荷性助剂和阳离子染料 –色泽鲜艳,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 ?按化学结构分散染料绝大部分属偶氮和蒽醌两类(占染料品种总数的85%以上) ?分散染料的应用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锦纶、腈纶、醋酯纤维、丙纶、氯纶、氨纶?疏水性较强的纤维适宜选用疏水性较强的分散染料 (二)涤纶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 1、涤纶的结构特点

涤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熔融纺丝而成。 ?分子中没有羟基、氨基等亲水性基团和强的极性基团,只有极性很小的酯基(除端基外),吸湿中心很少,所以吸湿性很差,是一种疏水性很强的纤维。 ?回潮率0.4~0.5%,不到棉纤维回潮率的1/5。 涤纶纤维分子链上无大的侧链和侧基,线形状态良好,分子排列整齐,结晶度高,无定形区结构比较紧密,纤维分子间的微隙小,没有适当容纳染料分子的空隙,在纤维表面还有结构紧密的表皮层。 ?涤纶属于热塑性纤维 ?Tg:结晶度↑,Tg↑ –水中:少量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发生增塑作用,使Tg↓ –热处理:微结构变化,Tg变化 ?T> Tg,无定形区的分子链段发生运动,微隙增多并增大 ?当染色达到一定温度时,孔隙增大,染料分子才能进入纤维 内部,此时上染速率明显提高。 2、涤纶的染色性能和方法 ?染料的选择 –疏水性——选择疏水性染料 –结构紧密——选择分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染料 ∴选择分散染料 ?染料方法的选择 –结构紧密,Tg较高——选择高温染色,增大染料分子的动能,改进纤维的扩散性。 ∴选择高温高压染色法及热熔染色法 ?涤纶软化点:230~240℃。熔点:260℃ ?染色温度:100~220℃ ?选择升华牢度好的染料 –降低Tg——加入载体,使涤纶增塑、溶胀,降低Tg,低温染色 ∴选择载体染色法 小结:主要讲了分散染料的染色特点、涤纶的结构特点及染色性能。 作业:预习并思考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机理。

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结构上主要为偶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分散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般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同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性,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的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需采用比较特殊的染色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纤维空隙,而与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的染色。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的分散剂组成染液。为防止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分散染料上染率

錢紅飛,宋心遠(1﹒東華大學,上海200051﹔2﹒紹興文理學院浙江紹興312000)作者簡介﹕錢紅飛(1964-),女,浙江嵊州人,教授,東華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印染加工理論与技術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分散染料在滌綸/氨綸雙組分織物上的上染規律,并對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在兩組分上的分配進行了探討。研究發現,在低溫階段,分散染料主要對氨綸組分上染﹔隨著溫度的上升,分散染料開始從氨綸組分轉移到滌綸組分。分散染料對滌綸/氨綸兩組分的分配因分散染料的品种而异,淺色品种對氨綸組分表現出較高的上染率,深色品种則對滌綸表現出較高的上染率。 關鍵詞﹕染色﹔分散染料﹔織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聚氨基甲酸酯纖維 0前言 目前,滌綸/氨綸彈力織物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由于很多分散染料對氨綸的親和力高、可染性好,因此分散染料對氨綸的沾染嚴重[1]。在服用過程和耐洗牢度測試時,氨綸上沾染的分散染料很容易從纖維中遷移出來,影響滌綸/氨綸紡織品的濕處理色牢度。很多分散染料在滌綸上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光色牢度,但在氨綸上的耐洗牢度只能達到中等水平,這使得對耐洗色牢度要求高的產品在染色加工中存在較大的問題。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一般有[3]﹕在現有的分散染料中進行篩選,選用對氨綸親和力較小,或對氨綸染色具有較好沾色牢度的分散染料[4,5]﹔開發專用染色助劑,即氨綸沾色防止劑(防染劑),減輕分散染料對氨綸的上染﹔加強還原清洗,洗除沾污在氨綸上的分散染料。針對上述問題,本項目對分散染料在滌綸/氨綸上的上染規律与分配情況進行了初步探索,期望有助于生產實踐。 1試驗 1﹒1材料与儀器 材料4﹒4tex(Lycra)氨綸裸絲﹔11texDFY+ 8﹒25texPOY滌綸織物,168g/m2。 染料分散紅3B、分散紅SE2GF(200%)、分散大 紅SBWFL、分散大紅GR、分散紅玉S2GR、分散黃H3GFL、分散黃RGFL、分散黃棕S2RFL、分散黃棕SE2RL、分散黃棕2RLW、分散嫩黃SE4GL、分散嫩黃H4GL、分散藍2B、分散深藍EXSF、分散翠藍SGL、分散紫HRFL、分散藍2BLN、分散深藍HGL、分散藍SE2R(以上均為商品染料)。 試劑氫氧化鈉、保險粉、碳酸鈉、硫酸銨、丙酮(以上均為化學純)。 儀器L24H1振蕩染色机、722型分光光度計、FA2104S電光分析天平、H24CF快速試色机。 1﹒2試驗方法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 一种微溶于水,在水中借分散剂作用而呈高度分散状态的染料。分散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团,分子量较低,分子中虽含有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羟烷氨基、氰烷氨基等),仍属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后处理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分散剂存在下经研磨机研磨,成为高度分散、晶型稳定的颗粒后才能使用。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黄A-G------------------C.I. Disperse Yellow 3 分散黄E-3RL----------------C.I. Disperse Yellow 23 分散黄E-3G-----------------C.I. 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黄3GF-------------------C.I. Disperse Yellow 64 200% 分散黄BRL-S----------------C.I. Disperse Yellow 163 200% 分散黄4G--------------------C.I. Disperse Yellow 211 200% 分散黄5G--------------------C.I. Disperse Yellow 119 200% 分散黄5GL-------------------C.I. Disperse Yellow 241 200% 分散黄6GSL------------------C.I. Disperse Yellow 114 200% 分散黄8GFF------------------C.I. Disperse Yellow 82 200% 分散红玉B-------------------C.I. Disperse Red 1 200% 分散红玉BD------------------C.I. Disperse Red 13 200% 分散大红S-3GL--------------C.I. Disperse Red 54 100% 分散红玉S-5BL--------------C.I. Disperse Red 167 1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20% 分散红玉SE-4RB-------------C.I. Disperse Red 73 200% 分散大红S-R----------------C.I. Disperse Red 74 100% 分散红BEL-------------------C.I. Disperse Red 92 200% 分散红BS--------------------C.I. Disperse Red 152 200% 分散大红GS------------------C.I. Disperse Red 153 100% 分散红FRL-------------------C.I. Disperse Red 177 200% 分散红玉C-2R---------------C.I. Disperse Red 179 220%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 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 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 染色。 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 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 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的分类 1 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 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 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 近年来发展较快, 以后会详细介绍。 如分散黄 E-3G (C.I.disperse Yellow 54 ), 分散红 CBN ( C.I.disperse Red 356 ) 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 Sandoz (山德士)的 Foron 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 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 染料分类(符号)特性 高温型 S 中温型 SE 低温型 E 染料分子大小 大 中 小 升华牢度 高 中 中或低 匀染性 较差 中 好 热溶染色、固色温度 200-220 °C 190-205 C 180-195 C 类别 所占比例 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单偶氮 占分散染 料的 50%以上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 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 如分散蓝 H- GL (C.I.disperse blue 79 ),分散红玉 S-2GFL(( C.I.disperse Red 167), 分散红玉 SE-GL((C.I.disperse Red 73) 双偶氮 约占分散 染料的 10 % 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 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 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 分散橙 SE-GL ( C.I.disperse Orange 29 ) 蒽醌 约占分散 染料的 25 % 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 合成工艺路线 较长, 成本昂贵 ,染色性能优良, 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 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 E-3B(C.I.disperse Red 60) , 分散蓝 2BLN (C.I.disperse Blue 56 ),分散翠兰 S-GL ( C.I.disperse Blue 60 ) 杂环 占分散染 料小于 15%

分散染料染色基本原理

分散染料染色基本原理 1.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涤纶属于疏水性纤维,纤维缺乏能与染料发生结合的基团,不能使用水溶性染料染色,只能使用分子量小、不含强离子性水溶性基团、溶解度较低的非离子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结构紧密,常压沸染,染料难以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把纤维染透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纤维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聚合物分子间空隙增大,自由容积增加,提高染色速率 染料按自由体积模型扩散 可采用升高染色温度(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法)或使用纤维膨化剂及染色促进剂(载体染色法)两种途径实现。 2.染料与纤维间的作用力 氢键——涤纶中酯基含量约46%,分散染料含有-OH、-NH2,此外涤纶苯环也可形成氢键范德华力 疏水键力——纤维与染料间通过疏水部分相互作用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染料可看作“溶解”在固体纤维上的无定形区中。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3.上染速率 (1)温度: 升高,A.纤维大分子运动加剧,大分子链发生剧烈转动,纤维自由容积增大,扩散空间阻力减少,扩散速率增大;B.染料扩散动能增加,有利于更多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C.染料溶解度提高,提高染色速率 染色温度从85℃提高到100℃,扩散速率增加近48倍。 (2)纤维膨化剂或染色促进剂: 膨化剂有利于纤维膨化,降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使纤维自由容积增大,从而提高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 促进剂促进染料纤维表面吸附,增加纤维表面染料浓度,提高内外浓度差,提高染色速率部分载体同时具有纤维膨化剂和染色促进剂的双重作用 适量渗透剂可缩短染色时间,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3)染料溶解度的影响 提高溶解度,有利于单分子染料的吸附和扩散,提高染色速率 但染料溶解度不能太高,否则染料亲水能力大于亲纤维的能力,平衡上染百分率降低。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分散染料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 C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染色。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3 )、高温型(S型、H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 3、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方法有哪种? A、载体染色、 B、高温高压染色 C、热熔轧染染色 4、试述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机理: 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仅以水为媒介,染色时它们直接溶解于纤维,以纤维作溶剂,而染料作为溶质的溶解过程。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是固体,故被称为固体溶液说”。 涤纶纤维具有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疏水性强和负电位高等特性,同时缺泛与离子型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基因。为此要解决涤纶纤维的难染性,增进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除了要选用分子量小与微分子的分散染料外,在染色方式上要采用以上三种染色方法。 5、何谓载体染色法? 涤纶可在常压沸染条件下采用有机酸、醇类、脂类和苯的化合物等化学药剂作为载体加入分散染料染液中进行染色,载体起着膨化纤维与携染作用,因此称为载体染色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是指不含强水溶性基团,在染色过程中呈分散状态进行染色的一类非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分子较小,结构上不含水溶性基团,借助于分散剂的作用在染液中均一分散而进行染色。 分散染料能上染聚酯纤维,醋酯纤维及聚酯胺纤维,成为涤纶的专用染料。 分散染料大致可分为分散橙、分散蓝、分散黄、分散红组成,可以几种不同分散染料进行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搭配,得到分散黑、分散绿、分散紫等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在商品加工化过程中,为了使商品染料能在水中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体状悬浮液,染料颗粒细度必须达到1微米左右,在砂磨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和湿润剂,分散染料的后处理加工一般有砂磨、调料、喷雾干燥、包装组成。分散染料的应用: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印染。也可用于醋酸纤维、锦纶、丙纶、氯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的印染。 1.什么叫分散染料:分散染料色谱齐全,品种繁多,每一只染料均由化学合成的,再经过商品化加工,制成单一结构或拼混结构的染料出售. 分散染料是一类分子比较小,结构上不带水溶性基团的染料,染料细小微粒借助分散剂的作用在水中成为均一的水分散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或借助载体对涤纶等合成纤维进行染色. 分散染料是非离子型的,但商品染料中某些助剂是阴离子型的,因此不能与阳荷性染料及助剂同浴染色. 分散染料不同于其他水溶性染料,对棉、麻、丝、毛、粘胶应该不沾色,因此在涤纶混纺织物染料时即应与其它染料一浴法或二浴法染色,染色条件步骤就事做严格选择。 2.分散染料的分类: 2.1国产分散染料按染色温度分类

进口分散染料代表符号与国产分散染料有些不同,不能混同。 2.2按染料分子化学结构分类 2.2.1蒽醌结构,这类染料色泽鲜艳,扩散速度快,遮盖性良好,匀染性良好,耐日晒、耐洗涤、耐酸碱、耐汗渍,但升华牢度较差,占分散染料品种的25-30%,分散红3B(C.I .60)、分散蓝2BLN(C.I.56)均属于这类染料,这类染料是印花及染色常用的染料,特别是其具有耐还原剂的特性,可做为拔染印花色浆。2.2.2偶氮结构:又分为单偶氮结构和双偶氮染料,这类染料占分散染料的50%以上,这类染料不耐还原剂,可以做拔染印花的地色,因此在染色工艺中或印花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概论

分散染料染色概论 第一章分散染料 1.1 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分散染料是一类疏水性很强,水溶液性非常小,染色时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成为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最用于酯纤维的染色,叫做分散性醋纤维染料,自涤纶问世后,根据涤纶的染色性和加工要求,在醋纤维分散染料的基础上合成现在应用的分散染料。分散染料主要有偶氮和蒽醌两大类。 1.2 分散染料的主要染色性能 1.2.1 溶解度 分散染料分子中没有水溶性基团,但分子中尚具有一些极性基团,所以具有 微量水溶性。分散染料在常温下为0。1---10MG/L,这微量的溶解度对涤纶染色十分重要。分散染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而增大,在80度时溶解0.2---100MG/L,100度时,为其1倍,130度时为100度的5倍。 1.2.2热稳定性 因为分散染料在高温下染涤纶进行染色,因此染料的耐热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性能。 1.2.3升华牢度 分散染料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在高温下容易产生 升华现象,致使在染色,定型后,造成褪色和沾色现象。升华牢度是分散染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分子量大升华牢度好。 1.2.4扩散性 因涤纶结构紧密,纤维间的微隙很小,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十分困难,的所 以要求染色用的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一般的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因此具有较好的扩散性能,但扩散性能与升华牢度相互矛盾,扩散性能好,升华牢度差,扩散性能差,升华牢度好。因此在选择分散染料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合理选用染料。

1.3分散染料染色的基本原理 在分散染料染色时,由于染料分子对涤纶具有一定亲和力,因此这些单分子染料能对纤维表面产生吸附作用,然后依靠纤维表面产生吸附作用,然后依靠纤维表面与内部浓度差的作用向内部扩散。随着染色过程的进行,染浴中的染料单分子的浓度会因被纤维吸附而下降。这就促使染料颗粒不断溶解,直到染色到平衡为止。从上可以看出分散染料的微小溶解度对其染色作用影响很大。分散染料对涤纶等到纤维上染作用是由于染料与纤维之间能产生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吸引而产生的。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时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染色饱和值,此值是在该温度下的上染染料最大量。当染色达到饱和值后,再增大染浴中染料的浓度,也不会使纤维上染料量增加。分散染料染色的饱和值也和染色温度有关。温度增高,纤维中无定行区的分子链段运动增剧,因此染料可及区增大,染色饱和值增大。 第二章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 分散染色方法有高温高压法,热熔法,载体法,前两种方法是利用提高温度来使分散染料迅速上涤纶的。后一种方法是,在染浴中加入一种使涤纶膨化的助剂,因而加速分散染料并提高上染量。目前采用高温高压法染色,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法染色是在温度高于100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在密闭耐压的染色设备中进行。染色,这种方法是利用提高温度来提高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因此不仅上染速速率高,而且遮盖效应好。大多数分散染料都能适应这种方法染色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2.1分散染料一般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