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

简述拿破仑国的覆亡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但其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119世纪初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力量还未强大到可以战胜封建势力的地步,因此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力量的拿破仑的失败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2拿破仑的失败还在于:他迷信武力,企图完全依靠军事手段控制欧洲大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严重伤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奴役了别国人民,必将遭到被奴役地区人民的反抗;同时战争的频繁不断也导致了法国国内经济衰退,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这一切最终使拿破走了灭亡之路。

维也纳会议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

作用:从维也纳会议剖析近代欧洲历史的曲折性与复杂性。维也纳会议既是俄、英、普、奥几个大国的分赃会议,又是把欧洲拉回封建君主统治的逆社会历史发展的反动会议。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发展到资本主义制是多么曲折复杂。维也纳会议是大国强权政治主宰国际关系,置各国人民的愿望于不顾,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统治,又暂时地得以复辟,拿破仑统治瓦解后,欧洲的许多民族又置于反法联盟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并出现了“神圣同盟“(1819。9),其目的是巩固维也纳会议的确定的反动秩序,镇压一切革命运动

试述君主立宪派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成就:君主立宪派:控制制宪议会,陆续通过决议,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简称<八月法令>

不久,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主要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这是违反<人权宣言>精神的.

吉伦特派:召开有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后法军赢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共和国的决议,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组织法庭,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控制国民公会,颁布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1793年9月,为了平定物价,颁布了全面限价的法令,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

为了镇压反革命,通过了关于惩治嫌疑犯的法令,规定一切嫌疑犯都要收押和监管.

为了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实行恐怖政策(政治恐怖和经济恐怖),有积极,消极双重作用. 为了反击外国干涉,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大量青年应征入伍.

意义:

论述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和历史意义如火如何。

原因:(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

2.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

3.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

(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进行,圈地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农村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有的也经营工商业,他们成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共同额利益。

(三)客观条件——海上霸权的确立

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础——清教运动

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并未取得对封建主义的绝对优势,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借助清教运动这一形式成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作用: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

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可简述为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极大促进欧洲各国反封建努力,起到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也使一些封建专制的国家陷入害怕和担忧。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毕竟是不彻底革命,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毒瘤。但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当众处决查理一世,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根本解决政治经济制度落后性,反而与反动贵族联合镇压英国人民起义。

(6)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7)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措施:1、三个徒弟法令,分小块出卖逃亡贵族地产,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使纳赋农民成了自由土地所有者。

2、妇女没有选举权

3、改组救国委员会(旧译为公安委员会)——成为最主要的政权机关,罗伯斯皮尔主要领导

4、7月17与7月27日,先后颁布关闭交易所法令和严禁囤积垄断法令

5、8月23日颁布全国皆兵法令

恐怖统治主要有两个方面:经济恐怖和政治恐怖。前者以全面限价法令为标志,严禁囤积居奇,对日用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不得超过1790年物价的1/3。这是一种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体制。在政治方面,颁布了《惩治嫌疑犯条例》,并建立了集权统治,以加强对敌斗争。恐怖统治是雅各宾派在内忧外患的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它是一种“战时体制”,它暂时牺牲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以满足了群众的某些要求。其结果,在经济上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的投机行为得到了遏制,经济上的混乱局面得到一定的克服。在政治上,叛乱被平息,秩序得以稳定,共和国的危机得以解除。其功不可没。

一、雅各宾派专政的出现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产物。雅各宾派是在吉伦特派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内外交困,革命出现严重危机时,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情况下,被人民推上革命的领导位置的。

二、雅各宾派对法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雅各宾派的贡献在它的彻底反封建上。

三、雅各宾派在后人的评论中都是褒贬不一,争议很大。对雅各宾派争议最大的是他们的“恐怖政策”。对此应该明确两个基本观念:①恶劣的环境迫使雅各宾派采取了非常措施,恐怖政策是客观条件催生出来的,它的实践结果是积极的;②在革命危机消失之后继续维持恐怖政策,不去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严重的错误。

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政治上:对大贵族给予严厉的打击

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发展,不仅国家办手工工场,也鼓励私人兴办,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

军事上,是彼得改革的重点,实行强制的征兵制度,建立起20万陆军、2、8万海军。

文化上:注重学习西方,建立了科学院、医科学校、数学学校,改革了俄文字母,办起了报纸,翻译出版了一批外国书籍。

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全面有效的。(1)他一强制的甚至残暴的手段加以推行,以便改造野蛮落后的俄罗斯。(2)为巩固贵族国家,扩大领土,奠基物质基础

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

他虽然主张向西方学习,想让俄国摆脱落后状态,但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完成这一事业。同时,广大农民从这次改革中也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因为彼得一世“提高地主阶级、帮助新兴商人阶级和巩固这两个阶级的民族国家都是靠残酷地剥削农奴来进行的。”此外,彼得一世改革所使用的手段是野蛮的。

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

内容: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两院制过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

1.内容:第一,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它获得如下权力:征税、征兵、发行纸币、规定度量衡、制定工商业政策、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还有偿付国债的权力。第二,国家元首为总统,不但享有行政大权,还有对于国会立法的否决权,而且是军队的最高统帅。第三,国会由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法律由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有权直接向国民征税,有无限权力征兵等。第四,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法官由总统任命,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其任职是终身的;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第五,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可以限制国会的权力,最高法院可以限制国会及总统的权力,国会也可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意义:这部宪法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央集中了财政、军事、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发挥了保卫国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职能。巩固了资产阶级、种植园主的新政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是当时进步历史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给总统规定了极大的权力,这是当时急切需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一种反映。尽管如此,宪法毕竟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1787年宪法是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它所创立的总统以及总统制共和国的政体,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国家体制的重要模式之一,有很大国际影响。宪法诶有规定废除奴隶制度,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之一。在整个独立战争期间,民主派代表曾几次提出过废除奴隶制的要求,都未能成功。这一方面说明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顽固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态度,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奴隶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配合物,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并未尖锐到不相容的地步。

试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1、到20年代后期,社会矛盾有逐渐激化起来。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1829年又出现农业前手。经济萧条,广大劳动农民的生活严重恶化。工人罢工斗争,农业工人、破产的工厂主以及农村手工业者的不满情绪和斗争高涨起来。工会组织也迅猛发展。1830年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全国劳工保护协会成立。

2、这时工业革命已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工人资产阶级要求政治

权利强烈。但是陈腐的选举制度妨碍他们进入国会。

意义:1832年国会改革是资产阶级对徒弟贵族的一次重大胜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虽然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城乡无产者和小资产阶级仍处于无权地位,但是争取改革的斗争启发了他们的政治觉悟。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革除政治上层建筑的腐朽部分以适应工业革命造成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关系新变化和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个新的路标。

工业革命对世界近代化的影响

1、生产力的全面改革,既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经过工业革命,纺织、演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工业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望尘莫及的。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改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用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2、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在工业地区,新的城市纷纷诞生并不断膨胀。农村人口在全国的比例和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都降到次要地位。

3、工业革命也加速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引起了工农业产品之间交换规模的急剧扩大,农业更大规模地卷入商品经济。工业所提供的农机和化肥等生产资料又更新了农业生产的面貌。资本主义农场普遍建立起来。

4、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5、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这不仅仅表现在上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改造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一切传统的生产方式而取得统治地位,而且还表现在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地发作。

6、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7、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两个新的相互对抗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其他各社会阶层都在发生分化而向这两极靠拢。人数纵多并且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的工厂主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到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已基本简化成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个基本阶级的关系。

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9、工业资产阶级自诞生起就要求实现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在18世纪下半期,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从19世纪30年代起,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借助工人阶级的支持节节战胜土地贵族。通过一系列改革消除了上层建筑中腐朽的部分,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

10、工业革命是在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

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

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机器时代,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拉大了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距离,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打开了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大门,把个世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又增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实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至此,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最终确立

试比较17、18世纪两个时期法国与德国的异同点

P42——p61

名词解释

1、圣西门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封建贵族出生,曾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一度因从事商业投机而致富。十九世纪初期破产,他对资产阶级制度极为不满,渴望建立一个被成为”协作制”的理想社会,宣称着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幸福,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反对暴力革命,希望通过知识分子的宣传,教育促使社会科学和人类道德进步,自觉的实现其理想社会。主要著作有<论实业制度>,<新基督教>,<人类科学概论>等。

2、巴黎六月起义

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3、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国历史学家常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指的是1871年4月16日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的前身是1866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该宪法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最后的汇总通过1871年4月16日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完成。

其特点如下。1帝国中央权力非常广泛;2具有专制主义性质;3肯定了普鲁士在全帝国的支配地位;4军国主义条款占重要地位。

列举题

1、列举科学社会主义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列举1848年东南欧民族运动的组成部分

法国革命、德意志革命、意大利革命、捷克革命、罗马尼亚革命、波兰起义、匈牙利革命

简答题

1、简述《共产党宣言》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恩格斯的直接参加下将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取消密谋传统,实行民主集中制。同盟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科学思想原则和新型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1847年11月底12月初,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的纲领,对外公开表明立场。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2、简述1848年德意志革命

德意志邦联地区在1848年发生的一系列旨在挑战现状的抗议和起义的总称。这场运动强调了泛日耳曼主义,并反对在旧神圣罗马帝国地区内的39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的专制政治体制。经过三月革命后,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全德国国民议会,即法兰克福议会。议会在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分成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但遭到腓特烈?威廉四世和普鲁士和奥地利各邦君主的拒绝。同年 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民众发动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结果失败。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瓦解,德国1848年革命结束。

论述题

分析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的原因,评价路易·波拿巴政权。

1、法国人民的拿破仑情结a.把土地分给人民b.《拿破仑法典》保护土地私有c.拿破仑军队主体----农民,战争的胜利使农民耀武扬威

2、波旁王朝复辟后,农民处境江河日下

3、路易个人因素

4、议会通过法案,实行普选(1848年11月12日宪法)

1848年的政治形势与十月十二日宪法各个阶级的支持,尤其是农民

波拿巴个人的努力

原因:自二月革命以来,法国政局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中。资产阶级急需建立稳定的秩序,工人阶级在遭受了六月起义的失败后,对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十分反感,其他下层群众也已厌恶动乱。这些都反映了没有稳定的局面,经济不得发展,社会不得安宁。于是,人们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当政,以实现稳定。路易·波拿巴作为波拿巴家族的成员,自然使人们回想拿破仑的威力。大资产阶级和君主派极力支持他,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也拥护他,而千百万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复活,拥护路易·波拿巴。

总之,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是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有着某种必然性。

评价:拿破仑三世的帝国是当时法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不安之后,各阶级普遍要求稳定的背景下建立的。法兰西帝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既代表资产阶级最富裕的阶层,也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第二帝国的建立结束了法国多年的动乱,把政局稳定下来。并依靠实现了1848年革命的主要成果普选权,联合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广大工人。这些都使得法国的工业革命在第二帝国时期得以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下来。拿破仑三世扮演了革命遗嘱执行人的角色,完成了1848年资产阶级要完成而又未能完成的任务。

名词解释

1、宪法纠纷

宰相俾斯麦违背宪法规定,无视议会决议,强制进行兵制改革和使用军费开支,从而与议会中以进步党为代表的反对派发生了尖锐冲突,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的“宪法纠纷”。这场纠纷持续4年之久,到1866年普鲁士在对奥战争中取得胜利后,才以进步党的失败而告终。宪法纠纷的实质就在于它是资产阶级同容克争夺国家中主导地位的斗争,进步党的失败表明,在普鲁士国家中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掌握领导权,融科的地位是不了动摇的。

2、铁血政策

铁血政策,是指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俾斯麦代表容克地主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俾斯麦针对障碍德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外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强有力的手段。他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

3、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工人阶级独立的政治组织。1863年5月23日由11个城市的工人代表在莱比锡建立。拉萨尔直接参加了筹建工作并当选为第一任主席。经拉萨尔修订的联合会章程规定,联合会的主要组织原则是主席个人独裁,地方组织(公社)只能执行主席的决定,不享有任何权利。联合会的纲领仅限于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反对阶级斗争,主张由国家帮助的合作社改善工人的生活;赞同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全德统一。它的建立是德国工人阶级摆脱资产阶级影响,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的重要步骤,对于唤起人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是,拉萨尔的机会主义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1868年9月被莱比锡警察当局查封,后迁往柏林活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先进的德国工人逐渐抛弃拉萨尔主义。1869年其部分成员建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5年5月,在广大会员的压力下,联合会与爱森纳赫派合并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列举题

1、列举19世纪中期英国大规模殖民扩张的表现

1854-1856年,参加克里木战争,旨在向近东扩张,并保护通向印度和东方的航道

1856-1860年,和法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57年,发动侵略波斯的战争

1857-1859年,镇压了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19世纪50-70年代,英国政治舞台最著名的三位政治人物

帕麦斯顿、格拉斯顿、本杰明·狄斯累利

3、列举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

1864年的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1871年普法战争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工联主义最先产生于英国?

工联主义最先产生于英国不是偶然的。

首先,英国自欧文之后社会主义运动销声匿迹了,而自宪章运动之后,政治性的工人运动也中止了。自发的工人运动必然要产生工联主义。

其次,英国在世界上最早进入了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使英国工人特别是熟练工人的状况比其他各国工人要好些。

同时,英国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民主、自由的气氛,也使政治斗争的要求降低下来,当然更不可能进行革命。这就是工联主义必然产生的历史条件。

英国的工联运动预示了19世纪末各国经济大发展之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共同特点。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来看,工联主义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2、为什么说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世界体系?

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在那些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统治已经站住了脚根。同时,又有一些处于封建制度控制下的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等不同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此外,欧美殖民者还把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殖民地。这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终于得到确立。

其次,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全面高涨,远洋运输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远洋航运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这证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世界体系。

3、简述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意义。

19世纪中期,出身于容克贵族的奥托·翁·俾斯麦以强硬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这一事件无论对德国对欧洲还是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德意志长期以来一直四分五裂,邦国林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使德意志结束了几个世纪封建割据局面,成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名副其实的国家。

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强大的国家作后盾,开拓海外殖民地,为本国提供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世界市场,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德国统一以后,颁布了1871年宪法,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使德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近代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德意志帝国统一也是一场推动社会转型的政治革命,有利于德国社会的进步。

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本来法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曾多次试图称霸欧洲大陆。德国统一以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欧洲强国,打破了法国独霸的局面,出现了两强并立,欧洲的政治格局被改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也很快步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实力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极大的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论述题(27)

1、简述英国工业垄断地位确立的原因以及对今后英国的深刻影响。

原因:

①政治前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

⑤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

影响: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3.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

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

2、试论普式资本主义道路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发展前景。

既推动了德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的统一的问题又提上了日程。

普鲁士资本主义的铁血政策使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普式资本主义具有进攻性,而奥地利则没有完成德意志统一的强烈愿景,正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帮助普鲁士完成了统一。

德意志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在普鲁士王朝战争的形势下实现了国家统一,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也是德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在俾斯麦指挥下以政府战争的方式统一国家,知识当时德国的经济、政治情况决定的。除去这一途径之外,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他途径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俾斯麦在实现德国统一的过程中有着重大的历史贡献。虽然采取了残暴的铁血政策,但是其功绩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铁血政策即王朝战争的方式在当时也是带有客观必要性的。

十一.十二十三章单元测试

二,列举题

1,1861年改革

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改革法令,并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文告,2月19日法令包括<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

法令的主要内容是:

(一)农奴人身得到解放,可以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奴隶

(二)关于份地及赎取办法.P298

2.文明开化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采取的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以致生活方式,为将封建落后的日本迅速变成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社会变革

翻译撰写了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的作品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近代化和普及,1972年9月颁布了教育法令《学制》,以法国学制为蓝本又参照美国的教育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在1789年撤销学制,又颁布<教育令>,废除学区制,1880年12月颁布<修正教育令>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强调国民义务教育.

重视派遣留学生出国和招聘外国学者.

1871年发布<断发脱刀令>,宣布四民可以随便理发,不佩刀剑.允许华,世族和平民能够通婚. 1875年竣工的东京银座是日本文明开化的象征.

集会,结社,办报,演说之风开始盛行.

3,林肯政府的革命民主措施

在战争开始后奉行的基本政策是反对分裂,维护联邦的统一

1862年林肯颁布了北部广大劳动者的渴望已久的<宅地法>

1862年林肯签署了<没收法案>

1862年9月24日,林肯发表了震动世界的预告性的<<解放宣言>>消除奴隶制,在发表奴隶制的同时也发表了严厉正压反战通敌活动的公告

1863年3月国会通过了<<征兵法>>,取消由各州政府招募志愿兵的制度,

日本为什么能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实行现代化道路?

1. 天皇体制下统一体制,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天皇在日本国民国民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全国国民在他的号召下积极性强。

2. 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府领导人。明治政权建立以后,一些在西方学习、游历过的人掌握了政府实权,改革的措施十分符合日本的实际,实施了许多有益的政策。

3.历史上的学习西方的传统,从幕府时代开始,日本一直就通过荷兰在不断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样优秀的历史传统式日本成为了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4.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幕藩体制衰弱的表现

德川时代的领主土地所有制的特征是:将军拥有最终的领有权、石高制以及本百姓体制。

1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对封建统治阶级起了瓦解作用.

2统治阶级发生了分化,森严的等级制度被破坏,下级武士与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联盟关系.

3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加强了.(补充的不齐全,自己再看一下书吧)

美国内战的性质和意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但是,内战并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日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领土的扩张"这一内容,要借助课文中的《美国领土扩张图》,掌

握美国领土扩张是从东向西即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的。美国领土扩

张是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实现的。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张形成了今天

美国的版图,在扩张的过程中,南北两种经济制度都得到了发展。

在掌握美国工业发展时,既要认识到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可

以吸收别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少走弯路;又要看到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移民,

特别是与华工的贡献分不开的。美国的扩张史,也是印地安人的一部血泪史。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原料、市场、关税、劳动力方面都存在矛盾,课文中

的插图"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较为形象地反映了在新获得的土地上是否实行

奴隶制,成为南北方矛盾中最尖锐的问题,是矛盾的焦点。奴隶制成了美国资

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861年,内战爆发。学习内战过程这一目时,应主要掌握林肯颁布的两个

重要法令,这个两个法令对整个战局起到了极有利于北方的转变,先后有18万

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最后以北方胜利宣告战争结束,美国恢复了统一。

美国内战的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的革命。内战废除了黑奴制

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

景,因而内战后美国经济迅速腾飞起来

试论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进行中),工厂手工业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大商人、富农和一部分经营商品

化农业和工厂手工业的地主贵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它的实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的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战争导致农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内外交困、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农奴制的废除。

农奴制的衰落阶级分化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部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 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农奴制的危害

1.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2.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3.农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尖锐。

改革迅速的原因

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的废除农奴制度,到不如

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为好。”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险与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改革来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但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他内容

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根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纷纷要求改革。

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特别提示:俄国属于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为它保留了大量沙皇专制)。

编辑本段结果

积极意义

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可是,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

首先,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欧俄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1/5以上,有些省份甚至达40%以上。同时,地主霸占良田和整块的土地,将零星土地和沙地分给农民,地主的土地还像楔子一样楔入农民土地之中,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的这种楔形土地。其次,工役制农奴经济是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另一表现形式。八十年代中叶,在欧洲43省中,17个省是工役制农奴经济占优势,7个省是混合制经济占优势,另有19省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可见,工役制农奴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民在缺乏土地的情况下,为了使用地主耕地、牧场和草地,被迫以最苛刻的条件向地主租佃,接受工役制剥削。

工役制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不同。它的基础不是私有主的资本,而是土地;不是自由雇工,而是带有高利贷性质的盘剥。工役制是徭役制的直接残余,是从徭役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形态。列宁在分析工役制时指出:“工役制的实质就是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牲口耕种地主的土地,从而得到一部分货币报酬和一部分实物报酬。”

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

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因此,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

尽管如此,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俄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所以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明显地表现在农民阶级的分化上。在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而且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这些农村无产阶级和农奴制改革所造成的无地农民就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九世纪末,根据全俄人口调查材料,俄国雇佣工人大约已有1千万。农民的分化促进地主经济循着资本主义道路演进。农民破产后,由于失掉了马匹和农具,不能再为地主服工役了,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随着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但此时,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局限性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

3.欺骗性:当改革后,农民的剥削加重。

4.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

阶级意义

1.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2.防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

3.维护和巩固动摇的沙皇专制统治

4.促进资产阶级壮大、发展

5.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民族意义

1.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

2.缓解社会矛盾

3.增强抵御西欧国家扩张的能力

性质

1861年的改革是农奴主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1、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俄国历史近代发展的转折点。

3、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4、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

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内容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为实现富国强兵,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向西方学习,旨在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成效显著,日本摆脱了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政治: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思想: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对外: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大势

国际:列强工业革命完成,叩关现民族危机;中国战败成前车之鉴

前提: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1列举国际反对普鲁东主义的三次大会

1867瑞士洛桑大会,1868比利时布鲁塞尔大会,,1869 瑞士巴塞尔大会

列举巴黎公社破旧和立新的主要措施

(破旧)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建立了执行,军事,司法,治安,粮食,财政,劳动和交换,社会服务,对外联络和教育等十个委员会

公社规定全体公社委员会和主要工作人员均有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定期向选民报告工作,受选民监督,定期改选,不称职者随时可以撤换。

根据公社颁布的政教分离法令,不准教会干涉国家事务,取消宗教预算,剥夺教会的财产,查封或者征用一部分教堂,将教会势力从学校中清除出去。

社会经济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社会经济措施P390

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

英国占领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经济对于英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力军,各个行业高度垄断,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组织不断出现,因此又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德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向了统一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容克地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与资产阶级相结合,推动着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因此又被称为容克地主资本主义。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它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依然保留着实权,实行二元制,封建性也比较弄,又被称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法国在第二工业革命中放慢了脚步,法国资本家热衷于把资本投入信贷和流通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他们把大量资本输到海外,然后收取巨额利息,投入国外的资本远远大于国内的,因此又被称为高利贷资本主义。

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增长。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生产开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随之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已完全确立并开始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国际性的特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年代里,当资产阶级采用从国外招雇廉价劳动力的办法来破坏工人的罢工斗争时,工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各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性,这就为建立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准备了条件。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法国大量的货币资本只有少部分投资于国内的生产企业,从而形成了巨额的过剩资本,输出到了国外,但是法国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借贷资本,而不是兴办企业,即通过大量的银行为外国政府和公司提供贷款。

政局动荡和温和派统治终结。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频繁爆发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历史教训和意义

巴黎公社失败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当时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3月18日革命后,公社没有乘胜向凡尔赛反革命巢穴进军,消灭已濒于瓦解的梯也尔政府的反动军队。公社对资产阶级反革命活动的镇压不够坚决,甚至没有取缔在巴黎出版的反革命报刊。在同凡尔赛的战争中,公社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中心,并错误地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公社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并利用它对凡尔赛政府施加政治压力。公社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末能建立工农之间的联盟。此外,在公社委员会内部,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在宗派斗争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从而削弱了革命的力量。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小生产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因而,公社革命所要消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有其存在的历史依据.

历史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十一.十二十三章单元测试

二,列举题

1,1861年改革

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改革法令,并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文告,2月19日法令包括<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

法令的主要内容是:

(三)农奴人身得到解放,可以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奴隶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3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 世界近代史是每年考研的重点,暑假快结束了大家复习后肯定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掌握了或者顾忌到,我给大家出了 3套世界近代的模拟题,希望大家利用它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世界近代史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革命前的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______________去。 2、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____,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1748年,__________发表了积27年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 4、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爆发了____________。 5、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法国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召开了 ______________。 6、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史称__________。 7、1795年10月3日,为了镇压王党BD,巴拉斯启用了年轻的__________。 8、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列宁称之为__________,以区别于“普鲁士式道路”。 9、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________的帷幕。 10、丑恶揭发运动的先驱者是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1603年______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 A 玛丽 B 安娜 C维多利亚 D伊丽莎白 2、路易十四任命__________为财政总监,在他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

A黎塞留 B马萨林 C科尔伯 D魁奈 3、法国1792年8月10日起义后,掌握政权的政治派别是___________。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山岳派 4、1831年马志尼创建了_____________。 A烧炭党B民意党C青年意大利党D自由解放社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____________。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荷兰 6、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改组____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同盟。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正义者同盟 C国际工人协会D自由同盟 7、倒幕运动中,__________在长州组织了第一支草莽武装——奇兵队。 A西乡隆盛B大久保利通 C木户孝允D高杉晋作 8、____________表明,两种制度的矛盾已发展为武装冲突,马克思称这一事件为美国内战的开始。 A密苏里妥协案B1850年妥协案 C德累德.斯考特判决案D堪萨斯内战 9、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是在__________。 A19世纪中叶B20世纪 C19世纪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是____________。 A印度宪法B菲律宾宪法C明治宪法D日本宪法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 时限:14-16C 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主要历史事件: 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限:16中-18C末 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 主要历史现象: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时限:18末-19C后半期 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历史现象: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 时限:19C后半期-20C初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②公民取代臣民; 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它要求自由,要求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天赋人权”等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适应时代要求提出的,是鲜明的反封建口号。 第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出身血统为依据的贵族特权。即以法治取代人治。商品经济要求自由,要求人的自然权利,那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神权、特权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法律的权威取代特权,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三,公民取代臣民。近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必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也就转变为参与国事的公民,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近代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 5.三条线索(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前资本主义时期) (14~~~15世纪) 1、总体特征: 16世纪前后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高考世界近代史复习

近代世界史检测试题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12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4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2.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3.伏尔泰与卢梭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两人的一些主张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是否主张天赋人权 B.是否反对财产私有 C.是否反对君主制度 D.代表阶级利益不同4.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美国1787年宪法()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5.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 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 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6.()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7.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 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8.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9.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

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框架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古代史板块) ◆古代中国宏观结构 ◆古代西方世界宏观结构 (一)雅典:民主制(直接民主) (二)罗马:罗马法(法治原则) (三)古希腊先哲:人文精神的产生 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 【高考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知识线索】 一、早期政治制度(先秦): 夏——王位世袭制 内容 商——内服外服制 周——分封制是核心,宗法制是分封准则,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 特点 等级严密,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带有神权色彩,权 力尚未高度集中 二、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制、终身制;中央集权相对地方分权而言,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受制于中央政府。 2.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斗争;明朝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宋朝解决 3.演变的特点: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4.演变的历程及主要内容 小农经济(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 儒家思想 、古代科技文化(三、四) 古代:适合小农经济(封闭、分散) 明清: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5.影响:明代中叶前积极为主明中后期消极为主 积极:①政治上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融合;②促进农耕经济发展,③促进文化的交流消极:①政治专制主义强化易出现失误、暴政、腐败②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 【高考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5)商鞅变法(6)孝文帝改革 【知识线索】 生产力:生产工具:铁犁牛耕(曲辕犁),水利工程:都江堰 农业公有制:井田制、均田制(孝文帝改革) (主体)生产关系所有制 经营方式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 土地出现 三大内容 、冶铁业(注意冶铁燃料变化) )、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植棉传到内地,明 中叶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制陶、制瓷业(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宋景德镇“瓷都”、元 彩瓷(青花、釉里红)、明五彩和斗彩、清粉彩珐琅彩(补充)官营:产品不入市场,明前期占主导 私营:商品生产,流入市场,明中后期占主导 家庭手工业:二者的补充,一直存在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政府政策、商品、货币、商人、商帮、城市(职能的转变,商业以唐宋为转折点,唐以前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时间空间受官府直接严格控制, (补充)坊市分开;宋开始经济功能为主,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商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思想文化等因素。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 ;专制制度、重农抑商、 主义萌芽的发展,加剧土地兼并,社会矛盾尖锐,强化农耕经济。 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中西易位。

世界近现代史归类知识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一一14世纪的意大利 2 ?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一一但丁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一一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一一华盛顿(1787年) 6.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一一1804拿破仑 &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一一英国 9. 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一一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一一英国宪章运动 11.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一一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一一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 汽车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15. 飞机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一一创建微积分 21 ?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一一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一一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一一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 2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一一苏俄 3.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一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俄 (1836~1848) 英国科 日本

世界近代史作业册答案

世界近代史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三章) 一、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 1.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圈地运动B.海外掠夺C.殖民侵略D.收取地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这种宗教在英国被称为( D )。 A.天主教B.国教C.卡尔文教D.清教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 D )。 A.封建专制B.民主共和制C.护国政治D.君主立宪制 4.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D )。 A.文艺复兴B.地理大发现C.尼德兰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美国的国家独立日是( A )。 A.1776年7月4日B.1776年8月5日 C.1778年10月17日D.1781年3月10日 6.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 A.1787年宪法B.人权法案C.1791年宪法D.1793年宪法 7.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在取得独立的国家中只有( A )保存了帝制。 A.巴西B.墨西哥C.阿根廷D.秘鲁 8.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是( AB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狄德罗D.卢梭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A.热月政变 B.雾月政变 C.葡月政变 D.果月政变 1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 B )。 A.尼德兰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名词解释: 1.清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清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运动。英国革命前,国教在宗教上占主导地位,国教完全是国王封建统治的工具和精神支柱。16世纪60年代卡尔文教传入英国,被称为“清教”,其教义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因此受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 2.多洛雷斯的呼声:1810年9月16日,在墨西哥多洛雷斯镇响起了教堂的钟声。该镇主管神甫易达尔格号召群众起义,聚集在教堂门前的群众高喊“处死西班牙人!”、“独立万岁!”的口号。这就是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的呼声”。从此开始了西班牙总督区德独立战争。 3.雾月政变:热月政变后上台的督政府对国内外面临的敌人束手无策,大资产阶级迫切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但丁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1787年)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 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1804拿破仑 8.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英国 9.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美国和德国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汽车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 15.飞机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微积分 21.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苏俄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1928年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早开始于——美国 7.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的是——美国 9.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欧洲联盟(1993年成立)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日本11.二战后,在经济、军事实力上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美国 12.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性质实质类:知识汇编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一)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最先在()兴起,它以()为指导思想。 2“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是() 3达.芬奇的代表作是(), 4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进行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5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的兴起。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 4 1649年,()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5 1660年流亡国外的()被扶上了王位,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6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史称“光荣革命”。 7为了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这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它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8 ()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三美国独立战争 1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的()。 3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为“大陆军”的总司令。 4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的()大捷。 5北美独立战争的嬴得了()的国际援助。 6 1783年英美签订了《》,英国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 7北美的独立战争,它是以()运动形式出现的()革命。 8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由各州组成的()制国家。 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2 1789年7月14日,攻占()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成为反封建的旗帜,此文件的实质是维护()利益。 4 1793年法王()被送上断头台。 5以()为首的雅各宾派由于采取了严厉的革命措施,一度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6 1799年,拿破仑发动()执掌了国家政权。 7 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了()实行军事独裁。 8 1812年拿破仑远征()失败,开始衰亡,1815年他与反法联军在()决战,法军一败涂地,拿破化帝国彻底崩溃。五欧洲的殖民扩张 1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和(),17世纪以后英国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 2在殖民争霸中,18世纪英国成了海上霸主,19世纪形成了()帝国。 3英国凭借()对印度进行掠夺,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了()的殖民地。 4在印度,()领导的起义军,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5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六工业革命 1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国的()开始。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民族关系 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 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 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外交事业 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 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 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 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 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 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考点

世界近代史 第一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1)概况: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以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作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人物及活动: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①成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权利法案》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注,国外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国外:推动了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①《独立宣言》的内容: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意义:对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 ①《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 4.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部编版历史中考世界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全套

部编版历史中考世界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全套 限时训练26走向近代 争分夺秒:__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赤峰中考)“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C)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2.(2019·贺州中考)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D)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3.(2019·聊城中考)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C)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4.(2019·黄冈中考)《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D)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5.(2019·梧州中考)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C) A.“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三角贸易” D.美国南北战争 6.(2019·河南中考)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D)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框架复习提纲

第1课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开始时间:1839年6月3日 地点:广州虎门 领导者:林则徐 经过:将收缴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 意义: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2.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 门 销 烟 过 程 开始:1840年6月英舰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重大事件: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1842年英军抵达南京江面。 时间:1842年 地点:南京 双方:中国、英国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2.赔款2100万元(赔款);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共商)。原 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结 果 : 中 英 《 南 京 条 约 》 直 接 原 因 : 影响: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1949年)。 附:1.世界近代史开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 时间:1840~1842年

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八年级上册第3课 收复新疆 时间:1860年 地点:北京圆明园 军队:英法联军 经过:掠夺了大量珍宝,为掩人耳目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史实: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割地区域:中国东北和西北 割地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列强 的罪行 火 烧 圆明 园 大 片领土 俄国侵占我 第 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年 主凶:英法 帮凶:美俄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 时间:1851年 地点:广西金田(金田起义) 领导者:洪秀全 国号:太平天国 发展: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1.1860年,在浙江青浦,打伤华尔(太平军将领李秀成) 2.1862年,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 复新疆 背景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 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 3.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经过 1.1876年~1878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2.19世纪80年代,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结果: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初三世界历史所有知识点大汇总_中考历史

初三世界历史所有知识点大汇总_中考历史 01 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02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0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04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05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6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07 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大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 第四章美国独立战争 2.《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基本内容:《独立宣言》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陈述了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宣称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民有权推翻侵犯人民权力的政府; 第二部分列举了英王乔治三世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事实,并且宣称这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部分号召人民推翻英王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北美应该独立,这是宣言的中心思想。 宣言体现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第一,关于平等的理论,第二,自然权利学说,第三,人民主权学说第四,人民革命权力的理论 意义:《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方式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开始了把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付诸实践的进程,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争取独立的旗帜。在他的激励下,人民斗志昂扬的走向战场,为实现独立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他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 5、《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如何? 目的:战后,特别是谢斯起义之后,人民群众运动不断高涨,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一遍偿还公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镇压人民反抗,有权利征税及调整对外贸易与洲际贸易,从而保障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内容:美国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包括:(1)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 (2)有限政府原则。它与法治原则相联系,即联邦政府的权利要受法律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 (3)代议政府原则,它与人民主权原则相联系。联邦宪法序言中显示出美国人民是宪法的制定者,但必须通过选派代表管理国家。 美国宪法显现的某些反民主内容。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