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分数乘法》的第一部分--分数乘以整数。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1、地位

《分数乘法》是人教实验版六年制上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2、作用

本部分教材内容是继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后的又一分数运算,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乘法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它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导入问题,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探寻分数乘法的意义,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利用课堂习题练习和闯关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际解题中理解和掌握其运算法则,以及熟练计算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故事进入课堂问题,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我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会在计算题中加以运用。

难点:在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式子中,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的运算。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在课前准备了线段单位“1”纸和PPT两种教具。在整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创设问题情境,由一个关于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问题引出本节课主题“分数乘法--分数乘以整数”;

2、演示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直观的教具,使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解决袋鼠与人速度问题。

3、讨论法:让学生们根据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自己总结计算法则,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法:在随堂练习的习题中,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解题和做到举一反三以强化新知。

多种教学手段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计算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和讨论总结概括出分数计算的运算法则;

2.运用讨论法、练习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际习题中掌握知识,把文字知识运用于解题中进行掌握,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六个教学环节:问题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和板书设计。

(一)问题导入

通过讲动物世界中的袋鼠速度与人的速度问题,引入本节课主题“分数乘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如下: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那么人跑三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我将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带领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计算出过程和结果,发现用学过的知识不能计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式子时,从而引出本节课新内容--分数乘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分三步走:

1.总结分数乘以整数计算法则

从日常的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日常化、生活化。课件展示袋鼠与人速度问题图,带领学生们一起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将让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根据黑板上的分数相加以及分数乘以整数的两个式子,讨论总结出计算法则。接着我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板书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为: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乘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意义

在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们观察两个式子,找出区别,然后总结出,运用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意义为:运用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将会使得计算更为简洁和准确快速。

3.随堂练习引出约分和化简计算题

在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后,将进行随堂练习,进而巩固知识,也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涉及约分和化简的计算做铺垫。我将展示以下练习题: 前两道题为基础分数乘以整数练习,后两道题会涉及约分,在由学生们自己的计算中总结出与前面习题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我将顺势指出其特别的计算,这道题与前三道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涉及约分,这是本节课又一知识点,即:涉及能约分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中,要先约分,最后结果为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由学生们自己在实际计算中总结出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们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以及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解题中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练习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认知的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整节课上我设计了有针对性、层次感强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在基本练习中,一共涉及四道题,分别是一道不涉及任何约分的计算题、涉及直接约分的计算题以及最简结果为整数和最简结果为带分数的两道计算题。如下:

2.提高练习

在提高练习中,我将用一道应用题(题如下)来进行巩固练习,应用题是六年级的学生常见的题型,这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引出延伸知识,即:在分数与多个整数相乘的计算中,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样适用。

这些练习题难度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类型习题的掌握,也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课堂内容为:

1、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为: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涉及能约分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中,要先约分,最后结果为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

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运用于实际解题中,做到学以致用。

2、预习教材第10页的内容--分数乘以分数。

让学生们由今天所学知识联系下节课新内容,即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帮助学生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也能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

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 = =

整节课的板书如PPT所示,其中“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重点突出,整个板书的形成既是老师教学思路的展现,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体现,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的一种缩影。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一些生活活泼、色彩鲜艳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成为他们的注意对象。性格上好动爱玩,赋予想象,表现欲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倒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理解”,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所以,教材接着使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理解,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倒数的求法。 难点: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关键:理解倒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仅仅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

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 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 程中体会成功,特别是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创设“取名称”、“找朋友”、“我来试试看”、“我来当名医”、“火眼金睛”等情境,以 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 分地使用自己的水平器官。 三、说学法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 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能够增 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理解,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程序设计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先安排这样一个 课前活动。 1、联系语文中的反义词的知识,举倒如:“黑”的反义词是什么?(白)“正”的反义词是什么?(反、倒) 2、用“互为”造句。举倒如:“黑和白互为反义词”,这句话还 能够怎样表达?(黑是白的反义词或白是黑的反义词) 3、思考:能否说“黑是反义词,白是反义词”?为什么? 通过以上的活动协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 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在课中多次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在与 他人的交流中,使用数学语言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实行讨论与质疑。 (一)激趣引入,导入新课 1、请说出结果是1的算式(微机显示),如:3/8×8/3=1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说课稿

说课设计: 教学分析: 分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学会计算的方法。在教材教学中,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一样,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这个相同加数是分数),而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教学分数乘法,教师难教, 表示的意义的考试题,既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技能。另外,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3个5,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等已有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时应提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几分之一的教学仍是学习分数的新篇。作为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主要有两个困难:其一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其二是要口头表达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推理、验证等教学活动,主动建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推理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材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和启发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并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学法上,让学生经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对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乐东县乐光学校李勇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探索规律》

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探索规律》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利用转化、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材设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积极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从而确定了教学重点是能将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大胆进行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比较困难,因此发现数学规律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学法:根据初一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学生性格好动的特点,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1.巧用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引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从中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尝试用字母符号表达规律. 2.讲授新课:首先出示某年某月的日历,然后根据问题探讨日历中的规律.由于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情况,为了突破难点,对于课本的编排从新调整.提出了如下的几个问题:①日历中同一行中连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日历中同一列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③日历中斜着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④用长方形框住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⑤用正方形框住的九个数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用具

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南街小学的强晓莉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及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模型是一种有多种解释、丰富内涵的运算,学生需要通过漫长的学习过程不断充盈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学生刚刚接触到分数乘法,建构的过程自然很重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他们的思维水平使得他们的探索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正确应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节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这一作用,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四基”和“四能”,本节课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在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时候,我首先通过布置教室的情境导入新课,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集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3)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5)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8)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0)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11) 1 测量 (13) 1 测量教案 (13) 1 测量: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23) 1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26)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30)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二 (32) 1 测量:长度的测量说课稿 (36) 1 测量:吨的认识说课稿 (38)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二 (5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二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67)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说课稿 (69)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说课 (72) 3 四边形 (73) 3 四边形教案 (73)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86)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二 (88) 3 四边形: 《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90) 4 有余数的除法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99)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105)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 (106)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 (107)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四 (110)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113)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二 (117) 5 时、分、秒 (119) 5 时、分、秒教案 (119) 5 时、分、秒教案二 (124) 5 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 (128) 5 时、分、秒: 时、分的认识说课 (131) 5 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134) 5 时、分、秒说课稿 (138) 5 时、分、秒说课稿二 (14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二 (153)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 (17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稿二 (17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说课 (17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课 (180) 6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说课 (182) 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说课稿 (186)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 (18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19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19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202) 7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0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206)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几说课稿 (210)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213)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 (21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二 (217) 8 可能性 (218) 8 可能性教案 (218) 8 可能性教案二 (223)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 (227)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二 (228)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说课稿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精品说课稿 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湘东区湘东小学的教师——张霞,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页至第三页的《位置》。 我的设计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构知识,发展思维。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们具有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较好的注意力,并热衷于参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活动。基于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制订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明确竖为列,横为行,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②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到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本课重点;能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位置是本课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分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 (1)讲解法(2)情境教学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悉悉相关的情境设计,既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更好地服务了我们的教学活动。(3)欣赏激趣法(4)逐层练习,及时反馈法:通过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 (二)学法分析: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观察、比较、发现的学习方法,在比较中,学生有所发现,获得思维的进步与发展。 六、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游戏导入 上课开始,我通过让学生介绍同学的位置,大家猜一猜他是谁的游戏,有效地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需要,引出课题《位置》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 结合具体情境——教室中的座位,通过我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有关列、行的规定(板书:竖排——列,横排——行),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同学位置,接着又通过说好朋友的位置,巩固新知。(板书:三位同学的位置) 2、认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分数乘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乘法》。这节说课分五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来说说第一个节。 一、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说课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圆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行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图形。《圆的认识》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这一部分内容中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提出了这样一条具体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特征,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教材并没有给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因此“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认识圆的特征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认识圆的特征,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学具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生: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纸片、扣子、硬币。 2、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

《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是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为: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说教法、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在学法中,我用了“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经历学习的过程。”为此,我特地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进行剪纸比赛的画面,展示剪出来的小兔子图片。提出问题:一只小兔子占整张纸的1/5,那么三只小兔子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这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情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 1、提问:要解决“三只小兔子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很多学生肯定能很快的回答:用数的方法得到3/5 。老师再

提问“除了数一数的方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加法计算:1/5+ 1/5 + 1/5 =1+1+1/5 = 3/5 (要求学生说说计算法则) 3、乘法计算:1/5 ×3 联系:1/5 + 1/5 + 1/5 = 3/5(要求学生说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通过找这两个算式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同时,明确1/5 ×3 所表示的意思也就是 3 个1/5 相加的和。) 第二环节: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学生完成书上的涂一涂、算一算。先让学生说说3/7 、5/16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涂列算式,并看着图写出得数。学生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后,让学生观察(3/7 ×2= 6/7,5/16 ×3= 15/ 16 )算式中的数字和得数中的数字有什么联系。 2、学生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并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用分子与整数相成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使学生享受探索的的乐趣。 第三环节:“先约分再计算”。 让学生计算6×5/9:大部分学生都会将得数写为 30/9,对此,教师可以打个问号,引起学生的再次思考,指出分数计算的结果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为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我将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让学生观看,看到精彩处停下来,我会激发学生参加以下的知识闯关活动,获胜后就可以接着再看。 三、拓展运用,解决问题。 第一关:让学生完成书上练一练的第2题。巩固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二关:试一试1 第三关:试一试2 接着播放动画片。 四、课堂总结,深化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谈收获,从而帮助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深化理解。最后,我让学生翻开书本,看看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提出质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分数初步理解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 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 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只有 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 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 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使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 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 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 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 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巧妙地就地取材,尊重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并籍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 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4、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水平。 5、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圆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行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图形。《圆的认识》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这一部分内容中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提出了这样一条具体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特征,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教材并没有给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因此“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认识圆的特征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认识圆的特征,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学具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生: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纸片、扣子、硬币。 2、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时间安排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在处理这节课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本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2)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