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完整版)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完整版)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完整版)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一、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对

角线长度相等,又互相平行分.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通常用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那么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2、正方形: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对角线的长度相等,又互相垂直且

平分.

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a或S=a的平方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3、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梯形的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5、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高: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都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边的性质:a、三角形任何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b、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c、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

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按角分: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合称为斜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通常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S=ah÷2 或S=1/2ah

6、圆:在平面上,以一个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而运动一周形成的轨迹,叫做圆周,简称圆.这个定点叫做圆心,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圆的性质: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这个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叫做圆周率.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用字母示:C=πd 或C=2πr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字母公式:S=πr的平方

环形的面积:即圆环.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的圆周之间所夹的平面部分,叫做环形.面积等于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

扇形:由圆心角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扇形面积:扇形面积等于所在圆的面积除以360,再乘以圆心角的度数值.用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那么:S=πr 的平方/360×n.

小学平面几何知识及习题

1、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2、

2、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表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

4、其它的几何概念 1、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 2、三角形的角和等于180°。 3、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6、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7、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

关系。 10、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1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2、对称轴: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5、关于几何的一些操作知识 1、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⑵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⑶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垂线的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⑴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⑵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⑶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4、例:画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画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⑵从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2厘米。 ⑶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圆的画法: ⑴分开圆规的两脚,在直线上确定半径:

最新几何图形计算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长 、底、上底、棱长 b: 宽 、下底 h: 高 d :直径 r :半径 V:体积 )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a = a 2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 = 2s ÷a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6、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2×圆周率×半径 C=лd=2лr d=C π r=C 2π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 S = πr 2 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S 环=π(R 2-r 2) 7、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 + 宽×4 + 高×4 =(长 + 宽 + 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 2( ab + ah + bh )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高 V=abh = sh 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 = a×a×6 = 6a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V = a×a×a = a 3 = sh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表=s 侧+s 底×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 sh =πr 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13 V 锥 = 13 sh = 1 3 πr 2h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长 、底、上底、棱长 b: 宽 、下底 h: 高 d :直径 r :半径 V:体积 )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a = a 2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 = 2s ÷a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6、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2×圆周率×半径 C=лd=2лr d=C π r=C 2π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 S = πr 2 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S 环=π(R 2-r 2) 7、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 + 宽×4 + 高×4 =(长 + 宽 + 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 2( ab + ah + bh )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高 V=abh = sh 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 = a×a×6 = 6a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V = a×a×a = a 3 = sh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表=s 侧+s 底×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 sh =πr 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13 V 锥 = 13 sh = 1 3 πr 2h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40分,每一题1分) 1.下面选项是对信息的实质的理解和说明,其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 A. 信息就是计算机的处理对象 B. 信息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知识 C. 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D. 信息就是人类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常用作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人们常说,"因特网是知识的海洋".

小学数学几何图像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几何图像图形计算公式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立体图形 图形名称图形总棱长(L)公式表面积(S)公式体(容)积(V)公式 正方体(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总棱长=棱长×12 L=12a 棱长=棱长总和÷12 S=一个面的面积×6 S=a×a×6 =6a2 体积=棱长×棱长 ×棱长 V= a×a×a=a3 长方体总棱长=长×4+宽×4+高× 4=4(长+宽+高) L=4(a+b+h)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高=棱长总和÷4-长-宽 表面积=(长×宽+长×高 +宽×高)×2 S=2(ab+ah+bh) 无盖长方体外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 高)×2 体积=长×宽×高 V=abh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dπh=2πrh 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S表= S底×2+ S侧 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1)有两个底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S表= S底×2+ S侧=πr2×2+πdh =πr2×2+2πrh=2πr(r+h) (2)只有1个底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S表= S底+ S侧=πr2+πdh =πr2+2πrh=πr(r+2h) (3)两个底面都没有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表=S 侧 =ch =πdh =2πrh 体积=底面积×高 =侧面积÷2×半 径 V= S底×h =πr2 h 圆筒 大圆柱直径为D,半径为R,周长为C;小圆柱直径 为d,半径为r,周长为c;高都为h S表= S大圆柱侧+ S小圆柱侧+(S大圆柱底-S小圆柱底)×2 = C大圆柱h+c小圆柱h+(πR2-πr2)×2 =Dπh+dπh+(πR2-πr2)×2 =πh(D+d)+2π(R2-r2) =2πh(R+r)+2π(R2-r2) V= V大圆柱-V小 圆柱 = S大圆柱底×h -S小圆柱底×h =πR2h-πr2× h =πh(R2-r2)a a b h

小学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3、其它的几何概念 1、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6、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7、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10、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1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2、对称轴: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关于几何的一些操作知识 1、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⑵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⑶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⑴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⑵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⑶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4、例:画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画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⑵从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2厘米。 ⑶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圆的画法: ⑴分开圆规的两脚,在直线上确定半径: ⑵固定圆规有针尖的脚,确定圆心; ⑶旋转有铅笔尖的一只脚画出一个圆。 平面图形习题精编 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正好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72o,它的底角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最多是()厘米,最少是()厘米。 (第三条边为整厘米数)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 .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5.用3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1:2:3,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和()厘米。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常用几何公式大全

常用几何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最新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1、图形知识大盘点 (1)点、线、角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2)平面图形 ○1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三条线段,如果两条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则一定能围城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

角形。 ○2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型。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圆 圆是曲线图形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3)立体图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特殊情况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都是长方形,且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正方体中,

小学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小学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左右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直角三角形(1条),等腰梯形(1条),圆(无数条). 点:线和线相交于点. 直线:某点在空间中或平面上沿着一定方向和相反方向运动,所画成的图形,叫做直线.直线是向相反方向无限延伸的,所以它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 (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来记:直线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直线a) 射线:由一个定点出发,向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的点的轨迹,叫做射线.这个定点叫做射线的端点,这个端点也叫原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射线可以用表示他端点,和射线上任意一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OA)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长度,可以度量.(线段可以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线段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线段的性质: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大小与夹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 直角:90度的角叫做直角 平角: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所成的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为止,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或者角的两边的方向相反,且同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 锐角: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钝角:大于90度的角叫做钝角 垂直与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最新版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库 六年级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总复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九)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复习内容: ① 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② 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 1. 2. 从一点引出( ),就组成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 ) 叫做角的边。 3.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4. 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这个三角形叫做( )。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70°,其余两个底角 各是( )度。 5. 直角度数的3 1,等于平角度数的()(),等于周角度数的()()。 6.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另一个锐角度数的一半,那么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 ) 度和( )度。 7. 一个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如果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如果按边分,这个三角 形是( )三角形。 8.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 ),两组对角( )。 9. 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 )和( ),不平形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 )。 10. 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 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一条直线长10厘米。……………………………………………………( ) 2.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3. 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 ) 4. 比90°大的角叫做钝角。……………………………………………… ( ) 5. 两个正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6.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 ) 7. 经过两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 ) 8. 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一定相交。………………………………………… ( ) 9. 平角是一条直线。……………………………………………………… ( ) 10.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 ) 三、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

中小学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汇总表

中小学几何图形 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汇总 重要说明:周长——外周围的长度(单位:如m);体积(容积)——空间(单位:如m3)面积——平面(单位:如m2);侧面积——除底面外的表面积(单位:如m2) 一、平面图形: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 a2 3、三角形的周长=三边长之和C=a+b+d 面积=底×高÷2 S=ah÷2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邻两边之和的2倍C=(a+b)×2 ;面积=一边×这边上的高S=ah 5、梯形的周长=四边长之和C=a+b+d+e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菱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s=ab÷2 7、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S=π r2 环形的面积=π×(大半径的平方-小半径的平方) 半圆的周长= 2πr/2 + 直径= πr + 2r 8、扇形周长=半径×2+弧长C=2r+(n÷360)πR=2r+(n÷180)πr 面积S=πR2n÷360=I/2lR (其中l为弧长) 二、立体图形: 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体积=长×宽×高V =abh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 3 3、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4、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附: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 r2 h 2、弧度为弧长与半径之比。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平面图形面积 练习1: 例二: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ED=8cm,△EFC 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梯形BCDF的面积。 练习2:

练习3: 例四: 长方形ABCD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设其对角线BD对折后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练习4: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且点F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图中,E、F分别为AD、BC边上一点,连接AF和BE,相交于P;连接CE和DF,相交于Q。已知三角形ABP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三角形CDQ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EPFQ的面积。 练习5: 如图: 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EBC是直角三角形,EC长8厘米,BC长1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六: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空白部分的面积?

练习6: 如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DCE的面积是97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当堂检测 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FG为正方形,ADEB为梯形,DE=30厘米,DG=24厘米,AB=39厘米,求梯形ABED的面积? 二.在四边形ABCD中,AB=BC=10厘米,BE=8厘米,AD的长是______厘米。 三.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的面积分别是20亩,25亩,30亩,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亩。 四.如图所示,梯形中的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3、9平方厘米,梯形ABCD的面积是 ___.

小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公式总结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周长用字母C表示,面积用S表示)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面积S=底×高÷2=ah÷2 h=2S÷a a=2S÷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高=ah h=S÷a a=S÷h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邻边之和×2 - 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a+b)h÷2 a+b=2S÷h a=2S÷h-b b=2S÷h-a h=2S÷(a+b) 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 扇形的面积公式= 扇形的弧长公式= 半圆的周长公式= 【 时间、长度、重量、面积、体积、容积单位 时间单位: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除了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都是1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除了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任意相邻两个重量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任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容积单位:升L、毫升ml(进率是1000) 立体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公式 长方体棱长和=长方体体积= [ 长方体表面积= 正方体棱长和=正方体体积= 正方体表面积=

圆柱体侧面积=圆柱体表面积=圆柱体体积= 圆锥体积=

几何图形及计算公式

一。几何图形及计算公式

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包括面积体积表面积等等公式三角形 面积 1)S=1/2底*高 2)S=1/2*意两边的乘积*这两边夹角的正弦值(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的大小) 3)S=根号下p(p-a)(p-b)(p-c)---------------------(海伦公式:已知三边的长,p=周长/2) 分类:钝角直角锐角 特例:等边三角形:S=四分之一倍根号三*边长的平方

等腰直角三角形:S=1/2倍直角边的平方 注: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也很重要 性质:正弦定理: sinA/a=sinB/b=sinc/C 余弦定理: a^2=b^2+c^2-2bc cosA b^2=a^2+c^2-2ac cosB c^2=a^2+b^2-2ab cosA 三角形2条边向加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四边形 梯形:S=(上底+下底)*高/2 平行四边形:S=底*高 长方形:S=长*宽 正方形:S=边长*边长 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 面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用切割法划为简单图形计算) 圆:s=πr^2 周长=2πr 性质:园内以直径为一边的圆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直径所对的角为直角相同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其圆周角的两倍 弦切角=圆周角=1/2圆心角 过圆内一点最短的弦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

立体 棱柱:V=底面积*高(四棱柱可切为6个三棱锥) 椎体:V=C底面积*高(C为一常数,三棱柱时为1/3;正三棱锥很重要) 球:S=4πr^2 V=4/3倍πr^3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03 16:18 很清晰。但好像还不是很完整,比如说扇形的,还有椎体,台体。还有像问一下,椎体哪里的c为一常数是怎么看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3 16:36 嗯~2扇形:S=顶角/360°*(πr^2) 弓形:S=相应扇形的面积-相应三角形的面积 椎体体积的计算时始终记住底面积乘以高然后根据其特点确定C (因为底面积乘以高为四棱柱的体积所以只要确定几个这样的椎体构成一个四棱柱则 C=1/n)上面那个地方写错了应该是1/6 更为复杂的立体一定要用切割法或是互补法 几年没碰过了忘了好多还有什么遗漏的告诉我我再看一下能不能记起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03 16:43 弧长公式。用不同的公式表示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3 16:54 因弧度数=弧长/半径 所以1)弧长=弧度*半径 又 2)弧长=(圆心角/360°)*周长 3)在物理方面弧长=角速度*半径*时间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03 17:18 弦切角=圆周角=1/2圆心角可以帮我画个图吗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3 17:34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学平面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

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30例) 一、分割法 例1:将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重合在一起,求组合图形的 面积。(单位:厘米) 2 例2:下列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左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6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二、添辅助线 例1:已知正方形边长4厘米,A、B、C、D是正方形边上的中点,P是任意一点。求阴影部分面积。 C P D B A 例2:将下图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它们面积相差40平方

厘米,平行四边形底20.4厘米,高8厘米。梯形下底是多少厘米? 例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BC分别是 A 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中点,连接A、 B B、C得到4个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C 三、倍比法 例1: A B 已知:OC=2AO,S ABO=2㎡,求梯形ABCD O 的面积。 例2:7.5 已知:S阴=8.75㎡,求下图梯形的面积。 2.5 例3: A 下图AB是AD的3倍,AC是AE的5倍, D E 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的多少 倍? C 四、割补平移

例1: A B 已知:S阴=20㎡, EF为中位线 E F 求梯形ABCD的面积。 D C 例2:10 求左图面积(单位:厘米) 5 5 10 例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2 厘米,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 求原长方形的周长。 2 五、等量代换 例已知:AB平行于EC,求阴影部分面积。 8 E 10 D (单位:m) 例2:下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6分米、4分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ED的面积(形状大小都相同),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中平面图形,从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导入新课。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据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 教师小结。 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总复习试题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平面图形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完整版)小学平面几何图形测试题

平面几何图形专项测试题(5) 一、填空题:(24分) 1、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11米,高是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2、要画一个周长为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画成的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小明靠墙用一段长12.56米的篱笆围一个半圆形的菜地,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分米,外圆直径是10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和7cm,第三条边应该是()cm. 6、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的尖端走了()厘米。 8、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棵。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面积扩大()。 10、用一根长2米的绳子将一只羊栓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最多能吃到()平方米的草。 1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7 cm2,三角形的面积是()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12、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正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13、两个圆周长之比是2:3,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面积比是() 1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5度,它的另一个锐角是()度。 1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二、选择(11分) 1. 等边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等腰直角 2. 钟面上9点半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3. 用一根铁丝围成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和圆,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正三角形 D、圆4. 把一个平形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总是相等的。 A、面积 B、周长 C、高 D、上、下两底的和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A、15 B、30 C、60 6、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7、如右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4个 B、7个 C、9个 D、10个 8、经过1 A、300° B、330° C、150° D、180° 9、如果小华在小丽北偏东40°的位置上,那么小丽在小华的()位置上。 A、南偏西50° B、北偏东50° C、南偏西40° D、北偏东40° 10、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把它按5: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 A、180 B、900 C、90 D、360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无法确定 三、判断(13分) ()1.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 等。 ()2.在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 长。 ()3.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 率。 ()4.如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面积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最大。 ()5、一条直线长10厘米。 ()6.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7. 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8. 比90°大的角叫做钝角。 ()9.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 1-6 年级数学几何问题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厘米 1 米=1000 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 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 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升=1000 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 世纪=100 年 1 年=1 2 个月 1 年=4 个季度 1 个季度=3 个月 1 个月=3 旬大月=31 天 小月=30 天平年二月=28 天 闰年二月=29 天 1 天=24 小时 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 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 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 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 度小于180 度的角

初中几何证明题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