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

【答案】D

【解析】因为三者质量相等,且ρ硫酸>ρ盐水>ρ酒精;所以根据V=m

,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

硫酸;故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装的是硫酸、酒精、盐水。

故选:D。

2.LED灯带在装饰材料中杯广泛应用。芳芳同学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所示。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A.一只LED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B.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LED灯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答案】D

【详解】A.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接入照明电路,一只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故A错误;

B. 串联电路一个用电器损坏,其它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受到影响,故B错误;

C. 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说明很少电能转化成内能,故C错误。

D. 开始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说明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D。

3.在物理图像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与横纵坐标围成的图形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下列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图a中图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小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图线表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答案】D

【详解】A.图a中图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表示m

V

的值越大,由

m

V

ρ=可知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错

误;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S=1

2

Vm,不是该物质的密度,故B错误;

C.图b中水平图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vt,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D。

4.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图像是()

A.B.C.D.

【答案】A

【详解】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故选A。

5.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寒冷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答案】B

【分析】(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夏天车外气温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在外面液化成小水珠;

(3)冬天车内气温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在里面液化成小水珠;

【详解】(1)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里,由于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所以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在外表面出现水珠;

(2)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所以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车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珠;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液化的概念及发生液化的条件.

6.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 m左右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 m/s左右

D.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40 ℃

【答案】B

【详解】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左右,故A错误;

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即2个鸡蛋的质量为100g,故B正确;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1m/s左右,故C错误;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20℃左右,故D错误。

7.下列物体中所含物质密度最小的是()

A.桶里的水B.叶子上的露水C.水底的鹅卵石D.气球中的氢气

【答案】D

【详解】水的密度为1g/cm3,石头的密度约为2.5g/cm3,氢气的密度为9×10-5g/cm3,故氢气密度最小。故选D。

8.卖散装米酒和酱油的某商店,用如图所示的竹筒状容器来量取米酒或酱油,装满对应的商品质量都是250g,已知ρ米酒=0.9g/cm3,ρ酱油=1.2g/cm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是量取米酒的

B.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质量相同

C.甲容器的体积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是2∶3

D.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乙比甲多装了62.5g

【答案】D

【详解】A .由题意可知,酱油的密度大于米酒的密度,由m V ρ=可知,质量相同时,酱油的体积小于米酒的体积,所以甲容器是量取酱油的,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乙容器的容积大于甲容器的容积,由m

=ρV 可知,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质量不相同,故B 错误;

C .由图可知,甲乙容器装满酱油和酒精时的质量均为250g ,由m V

ρ=

可得,甲容器的体积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 330.9g/cm 31.2g/cm 4m

V m V ρρρρ====甲油酒乙油酒

故C 错误;

D .甲容器的容积

33250g 625cm 1.2g/cm 3

m V ρ===甲甲油 甲容器装满米酒时米酒的质量

336250.9g/cm cm 187.5g 3

m V ρ'==?=甲甲酒 所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时乙比甲多装

250g ﹣187.5g =62.5g

故D 正确。

故选D 。

9.2019 年 12 月 26 日,地球迎来一场日环食?如图,本次环食带没有穿越中国,但我国全境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日食成因属于(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凸透镜成像

【答案】C 【详解】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是日食,所以,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故选C 。

10.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以下属

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答案】B

【详解】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如图(a)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b)所示的量筒最多能测量液体的体积为______mL。

【答案】2mm 3.20 100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由图先确定量筒的分度值,再确定其最大刻度值即最多能测量液体的体积大小。

【详解】[1]由图(a)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

[2]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6.20cm﹣3.00cm=3.20cm

[3]由图(b)知,量筒上一大格表示20mL,一小格表示10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80mL刻度向上还有一大格,所以其量程为100mL,即一次最多能测液体体积为100mL。

【点睛】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一定要注意认清其量筒和分度值。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

12.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答案】晶体 吸热 不变

【详解】[1][2][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

13.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亮起跑后2s 末速度为6/m s ,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 s ,在冲刺阶段他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 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记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亮是_____的,小亮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 s .

【答案】运动 8

【解析】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小迪与小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当以小杰为参照物时,小迪是运动的. 百米赛跑程为100m ,所用时间为:12.5t s =; 根据s v t =得平均速度为: 100m =8m/s 12.5s

s v t ==. 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

14.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是因为闹钟在________,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声音逐渐消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答案】振动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空气

【详解】[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是因为闹钟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声音逐渐消失,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15.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偏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1)图中的_____(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可选用_____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

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_____镜。

【答案】甲凹透镜凸透

【解析】第一空.造成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图甲中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图乙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远视眼;

第二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第三空.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由题可知,看书时戴上眼镜,而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看不清,他马上摘除眼镜,能看清这个人,表明这个人是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则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cm。

【答案】1mm 1.90

【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

[2]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90cm,物体长度为

4.90cm-3.00cm=1.90cm。

17.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经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且便于观察的像,来访者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如图的透镜与该摄像镜头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透镜.

【答案】倒立缩小20是

【详解】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即大于20cm.由图知道,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说明图示透镜与该摄像镜头是同一类透镜.

18.如图是交警利用警用无人机搭载微型定焦摄像机在空中悬停拍摄的画面,地面上的景物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当无人机高度下降时,必须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地面景物清晰的画面。

【答案】倒立增大

【详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下降时减小了物距,这时需增大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即增大像距,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9.下图是马云的“人脸支付”现场展示.现在,刷脸就能签到、买单、转账人脸识别技术正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人脸识别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识别人脸信息.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要使屏幕上的半身像变成全身像,人应离镜头_______(选填“远”或“近”)一些.

【答案】凸远

【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远离镜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同时像变小,此时能变成全身像。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线。

【答案】

【详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MN为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请画出入射光线AO从玻璃射入空气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_)

【答案】

【解析】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下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让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的O点,然后改变______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如何变化。可以

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时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偏离”)法线。

(2)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表明___________;实验时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显示光路;②___________。

(3)一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若入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答案】入射光线靠近不能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120

【详解】(1)[1][2]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然后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可发现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2)[3][4]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E、F不在同一平面时,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用硬纸板的主要作用,一是显示光传播的路径,选纸板(较粗糙)的好处是利用漫反射显示光路以便全班同学观察,二是提供平面,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6]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90度,入射角增大15度,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增大15度,总共增大30度,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20度。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_____,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_____,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_____.

【答案】垂直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EO的方向

【详解】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该实验的要求是保持硬纸板灯B两部分在同一个平面内;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发现反射光线也随之改变,观察并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五、计算题

24.【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