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安全系数法

安全生产安全系数法

安全生产安全系数法

安全生产安全系数法是一种衡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方法,通过计算安全系数来评估企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系数反映了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风险的程度,是企业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安全系数是指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和实际风险之间的比值。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

1. 风险控制能力:包括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培训等方面。这些因素是企业控制风险和防范事故的基础。

2. 实际风险:指企业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潜在的事故隐患。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等级划分,确定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安全系数 = 风险控制能力 / 实际风险。

计算出的安全系数越高,代表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越强,安全风险越低。反之,安全系数越低,则代表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安全风险较高。

企业可以根据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制定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和措施实施计划。通过不断提高安全系数,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系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安全系数大于1表示风险控制能力大于实际风险,即企业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而安全系数小于1则意味着实际风险超过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安全系数法是企业评估安全风险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安全系数的计算,企业可以量化地评估自身的安全状况,并基于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改进措施,保障员工安全生产。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

安全原理综合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指标 2、本质安全化 3、安全目标管理 4、安全文化 5、重大危险源 二、简答题 1、简述降低事故严重度有那些措施。 2、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内容。 3、我国安全监察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4、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如何确定?可采取哪些方法? 5、简述安全的极向性的含义。 6、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是什么? 7、简述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8、我国当前通用的对工伤事故的分类方法一共将其分为多少类?分别是什么? 9、事故有限性的含义是什么? 10、简述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的内容。 11、为了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可采取的安全方法主要有哪些? 12、简述人机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 13、何谓安全价值,安全价值包括哪些内容? 三、计算题 一、某钢铁厂1998年平均在籍职工50,000人,年产钢250万吨。该年度内因工伤事故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120人。设重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8000日,轻伤损失工作日累计为9000日。设工人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试计算以下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千人负伤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百万吨钢死亡率。 二、某厂前两年内共发生伤亡事故105次,若安全状况不变,试计算来年每月不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是多少?每月内发生伤亡事故次数不超过3次的概率是多少?(提示:泊松分布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x e x f x λλ-=,其中x 为伤亡事故次数,λ为该时期内伤亡事故的平均 次数。) 四、分析题 某小区建筑面积为8000m 2,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该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开工,2002年9月2日完工,并于9月9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升降机。9日14时30分左右,机修班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迁工作(从17层降至15层)。王一在一层看护,其余3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15时30分,在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时,曳引机卷筒的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吊笼坠落至15层,撞到垫设的2根钢管。这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吊笼内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3人在医院的抢救费共5万元,每人抚恤费10万元,公司停工1个月,损失300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100万元。 1、确定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别。 2、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是哪些?这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 3、死亡事故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多少天计算?这起事故因伤亡造成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多少天? 五、论述题 一、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试述,应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试论述事故的基本特征。 三、试论述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生产标准的种类

1.)安全生产标准的种类 安全系统工程有关事故形成的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引起的,事故预防应从影响系统的四个因素,即人、物、环境、管理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应用标准都用来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它必须包含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方面的标准。根据这个原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等五类。 1.基础标准来源: 基础类标准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其内容包括制定安全标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术语、符号;各项应用标准、综合标准赖以制定的技术规定;物质的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基本规定;材料的安全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检测方法等。 2、管理标准 管理类标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监督、检查、评价与考核等管理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各个因素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科学管理的准则和规定。 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等标准,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方法及分级等标准,事故统计、分析等标准,安全系统工程标准,人机工程标准以及有关激励与惩处标准等。 3.技术标准 技术类标准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没计、施工、操作、安装等具体技术要求及实施程序中设立的必须符合一定安全要求以及能达到此要求的实施技术和规范的总称。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这类标准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4.方法标准 方法类标准是对各项生产过程中技术活动的方法所作出规定.安全生产方面的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例如:试验方法、检查方法、分析计法、测定方法、抽样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另一类是为合理生产优质产品,并在生产、作业、试验、业务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这类标准有安全帽测试方法、防护服装机械性能材料抗刺穿性及动态撕裂性的试验方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等。 5.产品标准 产品类标准是对某一具体安全设备、装置和防护用品及其试验方法、检测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它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技术准则,是产品生产、检验、验收、使用、维护和洽谈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安全、提高生产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产品的适用范围;②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产品的主要性能;④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生产)安全投入与生产经营效益的关系

安全投入与生产经营效益的关系 一谈到安全投入,就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收入和利润。所以总认为安全工作本身是一种负效益。但是我们都知道安全工作表现出来的是成本的增加,但其本质应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对安全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地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安全与效益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效益,从广义上讲,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企业信誉和员工士气等,这里所指的效益仅指经济效益。包涵:投资者的盈利希望和尽可能多的投资回报;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希望即增加个人收入等,而要使经济效益的实现就有一项基本前提:就是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显然,如果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就会给各方面造成巨大损失,产生严重的负效益。另一方面说,安全生产与安全投入也存在矛盾,比如,在企业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投到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多一些,投到其它方面的资金就会少一些;企业用于安全生产的费用

多一些,成本就会高一些,生产效率就可能会收到一些影响;等等。要处理安全生产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就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当然,我这里并不不是说安全生产的投入越多越好,安全系数越高越好,每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同,同样的安全投入得出的安全系数也不相同,每个企业在重视安全投入的同时,也会有效运用资源和管理方法,找到经济效益与安全投入的最佳投入点。在小于最佳安全投入点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效益是其安全投入的单调增加函数,即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加,企业的效益也随之增加。在大于最佳安全投入点时,安全投入的增加就不能再对效益有所增加,相反可能会对管理者的管理造成一定的负作用,从而使企业的效益反而较少了。 那么,怎样确保安全生产与效益是单调增加的呢? 1、加强对安全投入的管理。 每个企业在每次经营活动中均应对安全投入的需要进行预算,这里的预算有的是经验数字,有的是定额数字。既然是定额数字就表明只要小于此投入,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在这种状态就是不安全生产,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或政府主管部门就应通过政策干预,强制性地要求企业的专用安全经费投入不少于的定额数字,定额数字又称安全失稳数字。通过企业审计、监督监察等手段,对企业安全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检查和监督。 2、确定安全改进方法 上面所说的安全费用预算中的定额数字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小于定额数,安全生产就不能保证,发生安全事故的频

安全评价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基本知识 1、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 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这个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方针,其含义是: 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所谓统一性,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一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事故消业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生产安全。 3、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 对我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和事故发生情况的基本认识应是:伤亡人数居高不下;事故伤亡相

刮板机链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比较与应用

刮板机链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比较与应用 王务峰;宋洪俊 【摘要】分析了西曲矿选煤厂706刮板机频繁发生断链事故的原因,通过应用两种高强度链条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刮板机链条的强度分别进行了验算校核,并对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了传统方法计算过程繁琐且考虑因素不全面,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可靠程度偏小。根据第二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一套简单、经济、可靠、易行的技术改造方案,将其最大运输量由800 t/h 提高到了1200 t/h,提高了刮板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消除了断链事故,保证了安全生产。%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706 scraper conveyor chain rupture accident happened frequently in Xiqu coal mine preparation plant.Two kinds of high strength safety coefficient computing method are applied to check scraper conveyor chain strength,and th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Obtains that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method is cumbersome and consideration is not comprehensive,the reliability of safety coefficient is small.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second method,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the field,uses a set of simple,economic,reliable,feasibl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scheme,the maximum transport capacity increased from 800 t/h to 1 200 t/h,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scraper convey-or operation,eliminate the broken chain accident,ensure safety in production. 【期刊名称】《山西焦煤科技》

安全生产学习

习惯性违章,是指生产工作中习以为常的、违反《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由师传徒,由甲及乙,侥幸变“经验”,其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案例:据资料显示,电力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有 95%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其中, 78%的事故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再次表明:习惯性违章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事故的罪魁祸首。找出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制定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势必成为防范电力生产事故的首要任务。 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淡薄是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在施工现场,员工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她)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无时不刻影响着工作的方式、方法。即:思想违章通过行为违章表现出来。违章操作容易酿成事故,然而有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落在自己身上。

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职工进入工作场地后,工作雷厉风行,简单粗暴,认为自己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听别人的劝告,这种思想上的违章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就是大事故。 明知故犯的思想,这一类员工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只要敢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理念,把违章行为当成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从业时间较长,现场“违章”工作经验丰富,且在各类安全学习中,安全规程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自己行为违章,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因此,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是这种思想泛滥的“重灾区”。 盲目无知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三种人”身上,即暂时工、青年工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这些人做事急躁,风风火火,且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wei)险性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 都不知道自己违章在什么地方。在这种心理影响下造成的违章,以作业性 违章较多。 总的来说,上述不良思想极易导致习惯性违章,所以生产现场无违章不仅仅是行为上不违章,而且要杜绝思想违章。一旦思想上浮现违章苗头,就会通过行为上表现出来。 (二)管理“盲点”导致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系统设备的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员工个人的安全管理却存在“盲点”。

安全生产八个为零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八个为零 1、什么是安全生产的“六个为零” 安全生产的“六个为零”:重大伤亡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污染事故为零、重大责任事故为零、负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1)安全生产八个为零扩展资料 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处在事故的“易发期”,搞不好,就会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威胁很大。 做好这一历史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责任重大。二是有助于明确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取向。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平衡、行业自身特点的特殊性,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形成重点的安全生产产业、行业、企业,如煤矿、非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 这是现阶段的高危行业,工作在这些行业的劳动者,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更应受到重点保护,更应加大这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有助于处理好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与最大限度保护的关系。 2、《安全生产》中“四个为零”指的是什么? 安全生产一般是“六个为零”:死亡事故为零; 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重大厂内道路交通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经济损失事故为零。 3、安全生产三零目标是什么 零伤害、零事故、零损失。 为实现“零事故、零死亡、零通报批评”的安全生产“三零目标”,确保生产安全,防止悲剧发生,邓渊对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 二要加强学习。平时要注重和加强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要遵章守纪,杜绝“三违”,做到“四不伤害”;四要加强监e68a847a6431333431376562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含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含义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一、目的 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可以依据风险制定。 二、意义 1、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2、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客观上需要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只有通过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防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随意性,才能使从业人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拓展资料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步骤 1、考虑存在什么风险,需要从哪些方面控制风险; 2、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流程; 3、考虑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也就是5w1h的应用。 二、责任划分 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资料来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网络) 2、安全生产的定义是什么? “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百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根据企业的管理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通常以千人负伤率、人万吨产品死度亡率、尘毒作业点合格率、噪声作业点合格率和设备完好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值来表示。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专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拓展资料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属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网络-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知识点1-100

1、事故等级 普通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殊重大事 故 死亡~2 3~9 10~29 30~ 重伤 (急性工业中毒) ~9 10~49 50~99 100~ 直接经济损失~9991000~49995000~99991000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海因里希法则 可记录意外事件:330 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1:29:300 3、本质安全 ①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者伤害,或 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②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者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还能 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者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4、安全许可 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 矿山企业 建造施工企业 危(wei)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5、系统原理 利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①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整分合原则

③反馈原则 ④封闭原则 6、人本原理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①动力原则 ②能级原则 ③激励原则 ④行为原则 7、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①偶然损失原则 ②因果关系原则 ③3E 原则 ④本质化安全原则 8、强制原理 运用强制原理的圆子 ①安全第一原则 ②监督原则 9、事故致因理论 ①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②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④轨迹交叉理论 ⑤系统安全理论

10、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原因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蓦地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博德) 控制不足——管理 基本原因——起源论 直接原因——征兆 事故——接触 受伤——损坏——损失 1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吉布森: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者不希翼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13、轨迹交叉理论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14、系统安全理论 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工程管理,识别危(wei)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脚手架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

脚手架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 3.2.1 脚手架结构设计应根据脚手架种类、搭设高度和荷载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脚手架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注:1 支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荷载中任一项不满足安全等级为II级的条件时,其安全等级应划为I级; 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等级均为I级; 3 竹、木脚手架搭设高度在其现行行业规范限值内,其安全等级均为II级。 【释3.2.1】对脚手架安全等级的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现行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均是将对脚手架的整体计算转化为步距为h的单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计算,无论架体搭设多高,无论荷载多大均采用相同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和计算方法,这是不合适的。实际上,高度超高、荷载超重的脚手架和一般普通的脚手架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2 脚手架稳定承载力设计计算参数是通过架体结构试验推导出来的,但试验架体不可能搭设很高,试验架体与实际架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加荷方法与架体实际受荷也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架体搭设的越高,初始缺陷等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越大,理论与实际的差异也越大。 3 在现行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公式中,虽然有的脚手架设计计算公式设置了脚手架搭设高度调整系数k,但该系数未充分体现荷载越大、搭设的高度越高则脚手架的危险性越大的概念。 4 表3.2.1安全等级的划分界限是在总结我国脚手架应用技术及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件的规定划分的。 综上所述,根据脚手架种类、搭设高度、荷载的不同,将脚手架划分为两个安全等级。表中支撑脚手架栏目中,当荷载和搭设高度二者均满足安全等级为II级的条件时,方可按安全等级为II级采用,当荷载或搭高度二者有任一项不满足安全等级为II级的条件时,应按I级采用。 3.2.2 在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抗力设计值确定时,综合安全系数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保障被评价项目的安全运行,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安全评价涉及的现行主要法规、标准见附录1,这些法规、标准等可随法规、标准条文的修改或新法规、标准的出台而变动。 1 法律、法规 1)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 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以下6种。 (1)宪法。宪法的许多条文直接涉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问题,这些规定既是安全法规制定的最高法律依据,又是安全法律、法规的一种表现形式。 (2)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构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 (3)行政法规。它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女职工保护规定》等。 (4)部门规章。它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安全规章,是安全法规各种形式中数量最多的。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原)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等。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地方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地方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其首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项文件。 (6)国际法律文件。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是我国政府批准加入的国际劳工公约(目前共22个)。

2)安全评价目前所依据的主要法规 这些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设立了劳动安全专章,对以下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原则;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涉及安全评价的规定有: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违规的处罚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该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矿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矿山事故处理、矿山安全的行政管理及法律责任等做了明确规定。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该文件首次明确规定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通则》。该通则规定了系统、工程的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评价工作程序、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及要求、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评价报告书的格式等,是具体进行评价工作的操作依据。 2 标准 1)标准分类 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可按来源、法律效力、对象特征等分类。 (1)按标准来源可分为4类:①由国家主管标准化工作的部

排土场安全生产标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79 排土场安全生产标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排土场安全生产标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金属矿山排土场的设计、生产运行、关闭等的安全要求及安全防护、评价与管理、监督与检查要求,以防止排土场事故。 本规则适用于金属矿山的排土场或废石场。 二.引用标准 GB16423-2004 《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GB50421-2007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 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14161-93 《矿山 安全标志》 三.术语 1.排土场: 堆放剥离物的场所,也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安全生产指标

安全生产指标

安全生产指标 一、工地建设 工地应创造条件实行封闭管理。在作业区域范围设置高度不低于 1.8m的围档,应选用坚固、整洁的材料,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 围挡墙边严禁堆物。在建筑物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围护。 1、工地应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和易燃易爆物品 的管理办法。 2、工地应按照总平面图划分防火责任区,根据作业条件合理 配备灭火器材。当工程施工高度超过30m时,应配备有足够扬 程的消防水源和必须保障畅通的疏散通道。 3、工地应该按照作业条件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雨季施工应考虑施工作业的防雨、排水及防雷措施。冬期施工 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遇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大雪、浓雾等恶劣气候,严禁露天起重吊装和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制作与使用应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帽》(GB2811)的有关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带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带》(GB6095)的有关规定。 3、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对建筑物进行封 闭(或采取临边防护措施),作边沿无维护设施或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必须设置防护设施,水平工作面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周边栏杆应高1.5m,应能经受1000N外力。防护栏杆应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底部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4、建筑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各 种孔洞盖严并固定牢固,在孔与洞口边的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包括因施工工艺形成的深度在2m及以上的桩孔边、沟槽边和因安装设备、管道预留的洞口边等,墙面处的竖向洞口(如电梯井口、管道井口),除应在井口处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外,井道内应每隔10m设一道平网。 5、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在施工 前完成,最后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浇注离地2m以上混凝土时,应设置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杆上操作。 6、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2022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清单及全套文件

2022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清单及全套文件 企业安全标准化 需准备的资料(制度、文件、记录) 一、安全生产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管理制度》 2、《下发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管理制度文件》 3、《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管理制度发放记录》 4、《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计划》 5、《下发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计划文件》 6、《公司目标指标发放记录》 1、《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计划 2、《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 3、《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 4、《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情况检查记录》 5、《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评估记录》 6、《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7、《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调整计划》(若结论为不符合时有7-9项) 8、《调整后的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文件 9、《调整后的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发放记录》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2、《管理制度发放文件》 3、《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 4、《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发放记录》 5、《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文件》 6、《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文件发放记录》 7、《安委会会议记录》 8、《安委会会议纪要》 9、《安委会会议纪要下发记录》 10、《安委会工作制度》 11、《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2、《下发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文件》 3、《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文件发放记录》 4、《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下发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 6、《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放记录》 7、《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记录》 8、《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9、《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记录》(主要对各级管理层) 10、《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