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题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题目

1、无线传感器的特点P6~P10

答:传感器网络是集成了监测、控制以及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节点数目庞大(上千甚至上万),节点分布密集;由于环境影响和能量耗尽,节点容易出现故障,环境干扰和节点故障易造成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传感器的节点是固定不动的。另外,传感器节点具有的能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都十分有限。大规模

为了获取精确信息,在监测区域通常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可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自组织

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如通过飞机播撒大量传感器节点到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或随意放置到人不可到达或危险的区域。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动态性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④新节点的加入。这就要求传感器网络系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具有动态的系统可重构性。

可靠性

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应用相关的网络

以数据为中心

由于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构成的传感器网络与节点编号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动态的,表现为节点编号与节点位置没有必然联系。用户使用传感器网络查询事件时,直接将所关心的事件通告给网络,而不是通告给某个确定编号的节点。网络在获得指定事件的信息后汇报给用户。这种以数据本身作为查询或传输线索的思想更接近于自然语言交流的习惯。

2、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P5

答: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

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交换;

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

能量供应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耗电情况: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通常携带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3、星型网和网状网的定义及优缺点

答:星型网是指网络中的各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连接在一起,各节点成星状分布的网络连接方式。

优点:星型拓扑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

缺点: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管理信息集中汇总到管理节点上,信息流拥挤。

网状网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架构,它的核心指导思想是让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

类型

优点缺点

优缺点

星型网(集中式)易实现、易诊断、易隔离单点失效、负载过重、安装维

护成本高

网状网(分布式)易管理、易部署潜在的安全问题

4、隐蔽站、暴露站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P61~P64

答:隐蔽站问题是指无线节点没能检测出信道上已经存在的信号而导致冲突发生。(假设节点A向B发送数据,由于节点C接收不到A发送的信号[因为距离较远],C就错误地认为网络中没有数据在传送。如果C也向B发送数据,那么,A和C同时发送给B的数据就会在B 处发生冲突。)

暴露站问题是指在无线局域网中,在不发生干扰的情况下,可允许同时多个工作站进行通信。(假设C要向D发送数据,此时,B正向A 发送数据,C检测到信道上存在信号[B向A发送的信号],认为信道忙,于是放弃向D的发送。其实,B向A发送数据并不影响C与D的通信。)

解决方案:解决此两种问题可以用信道预约。原理为:

预留机制要求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在发送数据前交换简短的控制帧,即发送请求帧RTS和允许发送帧CTS。如节点A先向B发送一个RTS,节点B返回一个CTS进行应答。两个帧中都有一个字段表示这次数据

交换需要的时间长度,其他帧的MAC头也会捎带这一信息。节点C、D在侦听到这个信息后,不再发送数据,直到数据交换完成为止。每个站点维护一个定时器,记录网络分配向量NAV,指示信道被占用的剩余时间。一旦收到RTS帧或CTS帧,所有节点必须更新它们的NAV 值。只有NAV减至0,节点才可能发送信息。

5、路由问题(DD)P32~P36

答: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DD)是一种基于查询的路由机制。汇聚节点通过兴趣消息(interest)发出查询任务,采用洪泛方式传播兴趣消息到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内的所有传感器节点。兴趣消息原来表示查询的任务,表达网络用户对监测区域内感兴趣的信息,例如监测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信息。在兴趣消息的传播过程中,协议逐跳地在每个传感器节点上建立反向的从数据源到汇聚节点的数据传输梯度(gradient)。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沿着梯度方向传送到汇聚节点。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汇聚节点周期性地向邻居节点广播兴趣消息)、梯度建立[数据传播](当传感器节点采集到与兴趣匹配的数据时,把数据发送到梯度上的邻居节点,并按照梯度上的数据传输速率设定传感器模块采集数据的速率)以及路径加强(定向扩散路由机制通过正向加强机制来建立优化路径,并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修改数据转发的梯度关系)三个阶段。

6、ZigBee协议(网络类型和节点类型P111)P110

答:根据应用需要可以组织成星型网络,也可以组织成点对点网络。星型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节点,所有信息都经它传输。簇树型网络有一个顶端节点,下面有枝有叶,消息先上行再下传。

7、定位(三边测量、DV-Hop)

距离向量-跳段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机制非常类似于传统网络中的距离向量路由机制。在距离向量定位机制中,未知节点首先计算与信标节点的最小跳数,然后估算平均每跳的距离,利用最小跳数乘以平均每跳距离,得到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估计距离,再利用三边测量法或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

如图所示: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节点,能够计算出信标节点L1,L2,L3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跳数。那么信标节点L2结算的每跳平均距离为(40+75)/(2+5)。假设A从L2获得每跳平均距离,则节点A与三个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3*16.42,L2:2*16.42,L3:3*16.42,最后利用三边测量发计算出节点A的坐标。

8、时间同步(NTP原理)P159~160

答:NTP工作原理:

NTP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Device A和Device B通过网络相连,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时钟,需要通过NTP实现各自系统时钟的自动同步。为便于理解,作如下假设:

在Device A和Device B的系统时钟同步之前,Device A的时钟设定为10:00:00am,Device B的时钟设定为11:00:00am。

设备B作为NTP时间服务器,即设备A将使自己的时钟与设备B 的时钟同步。

NTP报文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单向传输所需要的时间是1秒

图1-1 NTP原理图

系统时钟同步过程如下:

设备A发送一个NTP报文给设备B,该报文带有它离开设备A时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10:00:00am(T1)。

当此NTP报文到达设备B时,设备B加上自己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11:00:01am(T2)。

当此NTP报文离开设备B时,设备B再加上自己的时间戳,改时

间戳为11:00:02(T3)。

当设备A接收到该响应报文时,设备A的本地时间为10:00:03am(T4)。

至此,设备A已经拥有足够的信息来计算两个重要的参数:

NTP报文的往返时延Delay=(T4-T1)-(T3-T2)=2 秒。

设备A相对设备B的时间差offset=((T2-T1)+(T3-T4))/2=1小时。

这样,设备A就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设定自己的时钟,使之与设备B 的时钟同步。

(完整版)无线传感器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2、感知目标、网络节点、用户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互联网协议栈的五层协议相对应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业化障碍包括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大规模组网问题、大规模组网问题实用化低功耗技术、微型化加剧信号串扰、可靠性提高资源需求 二、判断题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对) 2、SINK节点:亦称网关节点,与簇头结点的功能完全相同。(错) 3、通过拓扑控制自动生成的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可为数据融合、时间同步和目标定位等很多方面奠定基础,有利于节省节点的能量来延长网络的生存期。(对) 4、美国军方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对) 三、选择题

1、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的国家是(B) A中国B美国C日本D韩国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包括(C) (1)可快速部署 (2)可自组织 (3)隐蔽性强和高容错性 (4)成本高,代价大 A (1)(2)(4) B (2)(3)(4) C (1)(2)(3) D(1)(3)(4) 3、将“信息社会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其中多处涉及对WSN 的研究,启动了EYES 等研究计划的组织是(D) A日本总务省 B韩国信息通信部 C美国国防部 D欧盟 4、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兴起无关的技术是(A) A虚拟运营技术 B无线通信 C片上系统(SOC) D低功耗嵌入式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方法复习题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若源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否则执行退避算法。 2.802.11无线LAN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802.11规定每个遵从该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必须提供9种服务,这些服务分为两类,5种分布式服务和4种站服务。 分布式服务涉及到对单元(cell)的成员关系的管理,并且会与其它单元中的站点进行交互。由AP提供的5种服务将移动节点与AP关联起来,或者将它们与AP解除关联。 ?⑴建立关联:当移动站点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后,立即通告它的身份与能力。能力包括支持的数据速率、需要PCF服务和功率管理需求等。 AP可以接受或拒绝移动站点的加入。如果移动站点被接受,它必须证明它自己的身份。 ?⑵解除关联。无论是AP还是站点都可以主动解除关联,从而中止它们之间的关系?⑶重建关联。站点可以使用该服务来改变它的首选AP 。 ?⑷分发。该服务决定如何将发送到AP的帧发送出去。如果目的站在同一个AP下,帧可以被直接发送出去,否则必须通过有线网络转发。 ?⑸集成。如果一个帧需要通过一个非802.11网络(具有不同的编址方案或帧格式)传输,该服务可将802.11格式转换成目的网络要求的格式 站服务4种站服务用于管理单元内的活动。 ?⑴身份认证。当移动站点与AP建立了关联后, AP会向移动站点发送一个质询帧,看它是否知道以前分配给它的密钥;移动站点用自己所知道的密钥加密质询帧,然后发回给AP ,就可以证明它是知道密钥的;如果AP检验正确,则该移动站点就会被正式加入到单元中。 ?⑵解除认证。一个以前经过认证的站想要离开网络时,需要解除认证。 ?⑶保密。处理加密和解密,加密算法为RC4。 ⑷数据传递。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和接收方法 3.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工作过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4.为什么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时间同步,简述RBS、TPSN时间同步算法工作原理? 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钟。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以及湿度和电磁波的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 RBS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然后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节点之间进行同步。这种同步算法消除了同步信号发送一方的时间不确定性。这种同步协议的缺点是协议开销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处理、控制和通信等 4、传感器网络常见的时间同步机制有: 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6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 7、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梯度建立和路径加强 8、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10、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2、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 5GHZ 14、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等, 1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16、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μs 、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μs 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128 μs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 、与。 2、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与的三种功能。 3、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四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与 。 4、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与。 5、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包含四个模块,她们就是: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传输层与,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与任务管理等平台。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与物理层协议采用的就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协议。 8、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调制技术与。 9、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三种影响信号传播的基本机制: 、绕射与。 10、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接收状态、侦听状态与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就是依次减少的。 11、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根据信道的分配方式可分为、 与混合式三种。 12、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的应用可以将其路由协议分为五类,您知道的有: 、、。(任意给出3种)。 13、IEEE 802、15、4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与。 14、Zigbee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与MAC层使用标准,而网络层与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15、Zigbee协议中定义了三种设备,它们就是: 、与

Zigbee终端设备。 16、Zigbee支持三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它们就是: 、与。 1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以划分三种: 、与。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间可以划分为与。 1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与。 20、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与 。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的非测距定位算法有、APIT算法、 以及等。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策略可以分为、以及。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故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与 。 24、根据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将QoS分为3种等级,分别就是: 、 与。 25、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 、、及安全机制等。 26、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模块。 二、名词解释: 1、无线自组织网络 2、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3、基带信号 4、模拟调制 5、数字调制

(完整版)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题库

12、十进制数126其对应的十六进制可表示为 (D ).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选择题 1、I/O 端口的输出电压为(B ) A. 3V B. 3.3V C. 5V D. 12V 2、ZigBee 网络中存在设备类型不包括( B )。 A.协调器 B.无线网卡 C.终端设备 D.路由器 3、实验板上LED1和LED2与CC2530的连接如下图所示,LED1和LED2的负极端分别通过 个限流电阻连接到地(低电平),它们的正极端分别连接到 CC2530的(A )端口。 4、basicRfCfg_t 数据结构中的 Panld 成员是(C )。 6、basicRfCfg_t 数据结构中的 channel 成员是(D )。 7、在 basicRf 无线发送数据时,“basicRfConfig.myAddr=SWITCH_ADDR; ”的作用是(A )。 A.配置本机地址 B.配置发送地址 C.配置发送数据 D.配置接收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C )。 A ?传感器 B . 感知对象 C.无线AP D .观察者 9、二进制数 110011011 r r H . r r - f . ? __ 、r 对应的十八进制数可表示为 (C ). A. 192H B. C90H C. 19BH D. CA0H 10、定时器 1是一个( )定时器, 可在时钟( )递增或者递减计数。 C A ? 8 位, 上升沿 B. 8位,上升沿或下降沿 C . 16 位, 上升沿或下降沿 D. 16位,下降沿 11、basicRfCfg_t 数据结构中的 panld 成员是(C )。 A ?发送模块地址 B .接收模块地址 C.网络ID D .通信信道 A. P1 0 与 P1 1 B. P1 1 与 1 2 C.P1 0 与 P1 2 LED-LIHK LED 刿〃 LED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A.发送模块地址 B.接收模块地址 C.网络 ID D.通信信道 5、引起中断的原因或是发出中断申请的来源叫做中断源。 CC2530共有(D )个中断源。 A.5 B. 12 C.16 D. 18 A.发送模块地址 B.接收模块地址 C.网络 ID D.通信信道 D. P1 1 与 P1 3

无线传感网络(习题)

无线传感网络习题 一、选择题:(20题) 1.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网络三个基本要素的是 A、用户 B、使用者 C、感知对象 D、传感器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是 A、主动式感知 B、数据删减 C、数据处理 D、隐藏感知信息 3.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 A、3种 B、5种 C、4种 D、2种 4.下列阶段不属于定向扩散路由机制的是 A、兴趣扩展阶段 B、路径选择阶段 C、梯度建立阶段 D、路径加强阶段 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不包括 A、介质选择 B、幅度选择 C、扩频技术 D、调制技术

6.IEE 802.115.4的标准包括 A、运输层 B、物理层 C、介质访问控制层 D、应用层 7.下列不属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的是 A、网络拓扑控制 B、网络协议 C、时间同步 D、物理层技术 8.无线传感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处理引擎 C、图形用户界面 D、后台组件 9.下列不属于数据融合的内容是 A、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 B、数据连接 C、跟踪与识别 D、情况评估和预测 10.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基本功能不包括 A、数据采集 B、数据处理 C、储存数据 D、通信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可以选择的频率有 A、2.4GHz B、5GHz

C、1.25GHz D、800MHz 12.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有 A、休眠技术机制 B、拒接收数据 C、数据单个传递 D、轮流接收机制 13.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不包括 A、机密性问题 B、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C、安全性鉴别问题 D、完整性鉴别问题 14.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表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不包括 A、接入速率 B、输出速率 C、工作信道C、认证加密方法 15.传感器是将外界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 A、输出元件 B、加密原件 C、传唤信号元件 D、转换电路 16.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不包括 A、传感器模块 B、数据融合模块 C、无线通信模块 D、能量供应模块

(完整版)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2.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和的三种功能。 3.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四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 和 。 4.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和。 5.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包含四个模块,他们是:数据采集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和。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传输层和,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 层和物理层协议采用的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协议。 8.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调制技术和。 9.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三种影响信号传播的基本机制:、绕射和。 10.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接收状态、侦听状态和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是依次减少的。 11.无线传感器网络MAC 协议根据信道的分配方式可分为、 和混合式三种。 12.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的应用可以将其路由协议分为五类,你知道的有:、、。(任意给出3 种)。 13.IEEE 802.15.4 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和。 14.Zigbee 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MAC 层使用标准,而网络层和应用层由 Zigbee 联盟制定。

15.Zigbee 协议中定义了三种设备,它们是:、和Zigbee 终端设备。 16.Zigbee 支持三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它们是:、和。 1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以划分三种:、和。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间可以划分为和。 1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和。 20.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和 。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的非测距定位算法有、 APIT 算法、 以及等。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策略可以分为、以及。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故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 。 24.根据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将 QoS 分为3 种等级,分别是:、 和。 25.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及安全机制等。 26.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模块。 二、名词解释: 1.无线自组织网络 2.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传感器与传感网络期末复习题

1.无线传感网拓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节点休眠调度、环境干扰或节点故障引起。 2.分布式MAC协议没有单点失效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但为组织节点间交互和协商的开销较大。 3.ZigBee设备的16位网络地址是当设备加入网络后分配的。它在网络中是唯一的,用来在网络中鉴别设备和发送或接收数据。 4.调频扩频是用伪随机序列控制被数据调制的载波中心频率,使其在一组频率中随机地跳动。 5.传统网路由协议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间通信延迟小的路径,能量消耗问题不是考虑的重点。 6.ZigBee标准将网络节点按照功能划分为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三种类型。 7.典型的短距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IrDA、UWB、ZigBee 等。 8.ZigBee协议的物理层是和Mac层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 9.根据信道分配策略的不同可分为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调度的MAC协议和混合MAC协议。 10.T-MAC协议采用自适应调整占空比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调度周期中活跃时间长度来改变占空比,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能量消耗。11.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包括周期性兴趣扩散、梯度建立、数据传播与路径加强等阶段。 12. SPIN协议通过使用协商机制和能量自适应机制,节省了能量,解

决了内爆问题。 13.无线传感网定位问题是指网络通过特定方法提供节点的位置信息,其定位方式可分为节点自身定位和目标定位。 14.TPSN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节点对之间的时间同步是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同步机制。 15.无损融合和有损融合中,如果所有数据细节信息均被保留,只去除冗余的部分信息,这种数据融合属于无损融合。 16.应用支持子层(APS) 应用支持子层在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通过ZDO和应用设备共同使用的一套通用的服务机制提供两层间的接口。APS包含两个实体: APS 数据实体(APSDET)和APS管理实体(APSME) 17.重叠现象 不同节点感知范围发生重叠时,重叠区域的事件被相邻的节点探测到后传给它们共同的邻居节点多次。这种现象称为重叠现象。 18.连接度 包括节点连接度和网络连接度两种含义: 节点连接度是指节点可探测发现的邻居节点个数。 网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邻居节点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网节点配置的密集程度。 19.洪泛攻击 洪泛攻击是指攻击者不断地要求与邻居节点建立新的连接,从而耗尽邻居节点用来建立连接的资源,使得其他合法的对邻居节点的请求不

《移动自组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题选择题答案

《移动自组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15小题,共30分) 二、简答题(3小题,共15分) 三、看图分析题(4小题,共40分) 四、实践题(2小题,共15分) 1.从覆盖范围的角度无线网络可分为(ABC)。 A.无线个域网 B.无线局域网 C.无线城域网/广域网 D.无线Mesh网络 2.无线传输感兴趣的3个频段为(ABC)。 A.30MHz~1GHz B.1GHz~100GHz C.100GHz~500GHz D.3×1011Hz~2×1014Hz 3.常见的地面微波用于传输的频率范围为(C)。 A.30MHz~1GHz B.1GHz~10GHz C.2GHz~40GHz D.1GHz~100GHz 4.以下属于直线传输的无线频段为(C)。 A.小于2MHz B.2MHz~30MHz C.大于30MHz D.以上选项都不对 5.多径传输是是(AC)信号引起的。 A. 散射 B. 衍射 C. 反射 D. 以上选项都不对 6.以下属于无线局域网优点的有(ABCD)。 A. 移动性 B. 灵活性 C. 可伸缩性 D. 经济性 7.无线局域网不支持移动站(B)。 A. True (对) B. False(错) 8.以下属于AP的基本功能的有(ABCD)。 A. 完成其他非AP的站对分布式系统的接入访问 B. 完成同一BSS中的不同站间的通信联结 C. 完成无线局域网与分布式系统间的桥接功能 D. 完成对其他非AP的站的控制和管理 9.IEEE给出的无线局域网和以太网体系结构都只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A)。 A. True (对) B. False(错) 10.如果802.11a的OFDM子载波采用16-QAM调制,编码率为3/4,其最高数据速率为(D)Mb/s。已知每个OFDM符号的发送时间为4us。 A. 12 B. 18 C. 24 D. 36 11.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C) A. 无线网络拥塞的 B. 无线标准不统一 C. 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 D. 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不包括:(D) A.移动性 B.灵活性 C.可伸缩性 D.实用性 13.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标准是:(A) A. 802.11 B. 802.15 C. 802.16 D. 802.20 14. 以下标准支持最大传输速率最低的是(B) A. 802.11a B. 802.11b C. 802.11g D. 802.11n 15.以下属于802.16系统的QoS服务类别的有(ABCD)。 A. 主动授予服务 B. 实时轮询服务 C. 非实时轮询服务 D. 尽力而为 *16.比较802.20 和3G,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D)。 A. 两者的目标市场重叠较大 B. 两种技术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考试及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考试及答案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考试 一、多选 1、以下哪些内容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特征:(A)网络无需定期维护 (B)网络可实时数据处理 (C)网络采用有源无线技术 (D)网络有功耗要求 A、B、C、D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中,属于智能家居的是: (A)家庭结构物监测 (B)地震舆情分析 (C)太阳能系统监测 (D)水文遥测

A、C、D 3、以下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是: (A)IEEE802.15.4 (B)Mqtt (C)HTTP (D)CoAP A、B、D 4、以下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技术的是: (A)蓝牙 (B)Wi-Fi (C)短波 (D)传感器网格

A、B、D 二、判断 1、ZigBee 技术可实现的是低延迟的低功耗的实时信息传输 正确 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通过采用多种不同通信协议实现与其它网络的混合通信 正确 三、简答 1、请比较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础微电子种类特性

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的基础微电子,种类包括嵌入式处 理器、无线通信芯片、传感器、可编程判断及控制IC,它们有一些共 同的特性:必须具备低功耗、小尺寸和低成本的特性,为无线传感器 网络的部署和操作能够满足要求的电源、信号传输能力和智能处理能力。 2、请描述网络安全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为了保证大量的传感器节点能够安全地传 输数据,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在无 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多种传感器类型的信息安全有着 重要的意义。有了网络安全技术,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安全认证,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和日志记录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从而 增强网络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及实时回应潜在的安全威胁。

无线传感器网络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2.常见的同步机制: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Ting/Mini-Sync 和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3.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4.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散阶段、梯度建立阶段、数据传播阶段、 路径加强阶段 5.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6.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7.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 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8.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 和预测 9.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 、915MHz、2.4GHz、5GHz 10.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技术)机制、数据融合 11.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 别问题 12.基于竞争的MAC协议S-MAC协议 T-MAC协议 Sift协议 13.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14.故障修复的方法基于连接的修复基于覆盖的修复 15.基于查询的路由定向扩散路由谣传路由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工作过程,传感器节点的组成和功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传感器节点由电源、感知部件、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软件这几部分构成。电源为传感器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感知部件用于感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部件负责协调节点各部分的工作,如对感知部件获取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保存,控制感知部件和电源的工作模式等。通信部件负责与其他传感器或用户的通信。软件为传感器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如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 [填空题] 1试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概念。 参考答案:WSN是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网络,它是由许多个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应用在一些人们力不能及的领域。 [填空题] 2简述WSN与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的共有特征。 参考答案: WSN与Ad hoc一样,具有以下特征: (1)自组织 (2)分布式 (3)节点平等 (4)安全性差 [填空题] 3简述WSN在各领域的应用。 参考答案:环境的预测和保护;医疗护理;军事领域;智能家居 [填空题] 4简述传感器节点通常具备的功能。 参考答案: 1.动态配置,以支持多种网络功能; 2.节点可以动态配置成网关、普通节点等; 3.远程可编程,以便增加新的功能,如支持新的信号处理算法; 4.定位功能,以便确定自己的绝对或者相对位置,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5.支持低功耗的网络传输; 6.支持长距离通信,以便数据传输,如网关之间的通信。 [填空题] 5简述WSN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的功能。 参考答案: WSN分为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1)物理层:传输介质、传输通路、信道、低功率 2)数据链路层:数据流的多路复用、数据帧检测、媒体接入和差错控制,数据链路层保证了传感器网络内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链接。 3)网络层:能耗、以数据为中心 4)传输层:在多种类型数据传输任务的前提下保障各种数据的端到端的传输质

量 5)应用层:应用层的传感器管理协议、任务分配和数据广播管理协议,以及传感器查询和数据传播管理协议。 [填空题] 6试述WSN面临的挑战。 参考答案: 1)低能耗 2)实时性 3)低成本 4)安全和抗干扰 5)协作 [填空题] 7简述WSN中MAC协议的分类(按不同方式划分) 参考答案: 1)按节点接入方式划分: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到目的节点,目的节点接收到数据包的通知方式通常可分为侦听、唤醒和调度三种MAC协议。 2)按信道占用数划分:单信道、双信道和多信道。 3)按分配信道方式划分:竞争性、分配型、混合型和跨层。 [填空题] 8WSN中MAC协议一般都要解决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网络性能的优化 2)跨层优化 [填空题] 9简述CSMA/CA算法的原理,与CSMA/CD算法的区别。 参考答案: 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1)首先检测信道是否有使用,如果检测出信道空闲,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才送出数据。 (2)接收端如果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帧ACK。 (3)发送端收到ACK帧,确定数据正确传输,在经历一段时间间隔后,会出现一段空闲时间。C 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1)传输前监听 (2)如果忙则等待 (3)如果空闲则传输并检测冲突 (4)如果冲突发生,重传前等待 (5)重传或夭折 区别:

(完整版)无线传感网络选择题

I.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 、计算模块、存储模 块和电源模块。A A •传感模块B。ARM模块C网络模块D实验模块 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A A .球状B网络C直线D射线 3. 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 _____ . d A」EEE802.15 B」EEE802.16C」EEE802.10 D」EEE802.14 4. 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 构,下列哪种不是。D A.星型结构、B网状结构C簇树型结构D树形结构 5. 下面不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的技术。B A .定位技术B节能管理C时间同步D数据融合 6. 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的特点?D A .能量优先 B.基于局部拓扑信息C.以数据为中心D预算相关 7. 下面不是限制传感器网络有的条件?C A电源能量有限B通信能力受限C环境受限D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8. ()技术是一种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低速率、低功耗、低价格的无线网络方 案。C A.WAN B. Ad hoc C.Ziggbee D. TinyOS 9. 网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A A. 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 10. 传感器一般由()、转换原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A A.敏感原件 B.红外原件 C.单片机DARM模块 II. 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_ ()、接收和空闲。A A.发送 B.启动 C.认证 D.互联 12. 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_ ()模块。C A .连接B.电池C通信D.传感 13. 主动反击能力是指网络安全系统能够主动地限制甚至消灭入侵者,下面不是 具备的能力D

无线传感网考试题

一、ZigBee、蓝牙以及IEEE802.11b标准对比 项目数据速率数据传输距离/m 典型应用领域 ZigBee 20-250kbps 10-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 1-3Mbps 2-10 无线手持设备、无线鼠标 IEEE802.11b 1-11Mbps 30-100 无线Internet接入 二、短距离无线网络主要分为两类。 (1)无线局域网(WLANs) (2)无线个域网(WPANs) 三、按照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无线个域网又分为三种. (1)HR-WPANS (2)MR-WPANS (3)LR-WPANS 四、无线个域网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WPANS 通信协议 WPANS 通信协议 WPANS 通信协议 HR-WPANS 802.15.3 MR-WPANS BlueTooth LR-WPANS 802.15.4 五、什么是ZigBee。 ZigBee是一种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短距离、低数据传输速率无线通 信所需要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所使用的工作 频段为868MHz、915MHz和2.4GHz,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250kbps。

六、ZigBee无线网络共分为5层。 物理层(PHY)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网络层(NWK) 应用程序支持子层(APS) 应用层(APL) 注:采用分层思想有很多优点,例如,当网络协议的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可以很容易地对与此相关的几个层进行修改,其他层不需要改变即可。 七、ZigBee的特点 (1)高可靠性 (2)低成本、低功耗 (3)高安全性 (4)低数据速率 八、ZigBee网络中的设备主要分为三种: (1)协调器,主要负责无线网络的建立和维护。 (2)路由器,主要负责无线网络数据的路由。 (3)终端节点,主要负责无线网络数据的采集。 九、IEEE 802.15.4(ZigBee)工作在ISM频带,定义了两个频段, 2.4GHz和896/915MHz频带,IEEE 802.15.4中共规定了27个信道:在2.4GHz频段,共有16个信道,信道通信速率为250kbps; 在915MHz频段,共有10个信道,信道通信速率为40kbps;

(完整版)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习题

(完整版)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习题 1、RFD通常只能用作zigbee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2、Zigbee网络中设备地址分配的方式有分布式分配机制和随机分配机制两种。 3、zigbee网络工作频带为868MHz时,其数据传输速率为20kbps。 4、zigbee技术的安全性高,其加密技术采用了AES-128算法。 5、ZigBee采用了CSMA/CA 的碰撞避免机制,以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6、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PC机、网关、路由节点、传感器节点四部分组成。 7、无线传感网络中网关的作用是完成通过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发送或接收路由节点或者传感器节点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计算机。 8、在LBee系列模块中,AT指令集使用统一通用帧命令格式,包括帧头、全局帧、校验位三部分。 1、下面哪个不是Zigbee技术的优点( B ) A 、近距离 B 、高功耗 C 、低复杂度 D 、低数据速率 2、作为ZigBee技术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层的标准协议是(A)。 A、IEEE 802.15.4协议 B、IEEE802.11b C、IEEE802.11a D、IEEE802.12 3、ZigBee中每个协调点最多可连接( D )个节点,一个ZigBee网络最多可容纳( )个节点。 A、255 65533 B 、258 65534 C、258 65535 D、255 65535

4、ZigBee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可分为哪几类(D ) A周期性的,间歇性的、固定的数据 B 周期性的,间歇性的 C周期性的发复兴的反应时间低的数据D周期性,间歇性,反复性的、反应时间低的数据 5、下列哪项不是FFD通常有的工作状态( D ) A、主协调器 B、协调器 C、终端设备 D、从设备 6、下列哪项不是WPAN的特点( B ) A、有限的功率和灵活的吞吐量 B、可靠性监测 C、网络结构简单 D、成本低廉 7、Zigbee的接收灵敏度的测量条件为在无干扰条件下,传送长度为(B )个字节的物理层数据包 A 10 B 20 c 30 D 40 8、PAN标识符值为0xffff,代表的是( A ) A、以广播传输方式 B、短的广播地址 C、长的广播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用于(A C )无线连接 A 近距离 B 远距离 C 低速率 D 高速率 10、Zigbee使用了3个频段,其中2450MHz定义了( C )个频道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用户)。 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5、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7、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安全机制. 8、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9、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通信模块. 10、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zigbee、IEEE802。15。4. 11、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星型(Star)结构、网状(Mesh)结构、簇树型(Cluster Tree)结构。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信道可以从侠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侠义的信道(信号输出的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广义信道(包括除除传输媒质还包括有关的转换器)广义信道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4、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5。8GHZ. 1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16、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7、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ToA/TDoA)、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到达角(AoA)。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过程性考核试题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过程性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传感器是能将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转换为与之有对应关系的()输出的装置[单选题]。 A. 非电量 B. 电量√ C. 电压 D. 电流 2、以下传感器用于实现手机横竖屏智能切换、拍照照片朝向、重力感应类游戏(如滚钢珠)是()[单选题]。* A、光线传感器 B、距离传感器 C、重力传感器√ D、磁力传感器 3、下列属于半导体热电阻式传感器的是()[单选题] * A、热敏电阻√ B、热电阻 C、热电偶 D、热氧化物 4、光敏二极管具有()特性,光敏三极管具有()特性[单选题]。* A、双向导电、放大电流

B、单向导电、放大电流√ C、双向导电、整流 D、单向导电、整流 5、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网络[单选题]。* A、无线蜂窝 B、无线局域 C、移动Ad hoc D、无线传感器√ 6、路由是OSI网络七层模型的哪一层上的设备?()[单选题] *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7、IEEE802.15.4标准以()结构为周期组织设备间的通讯?[单选题] * A. 超帧 B. 字节 C. 比特流√ D. 分组 8、各节点通过传输线相互连接起来并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与其它两个节点相连,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是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单选题] * A、星型 B、树型

D、环型 9、使用的频段范围为1GHz以上为()标签[单选题]。*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10、RFID技术的优点,除了()[单选题]。* A、必要肉眼可见√ B、不容易损坏 C、可同时读取数个数据 D、难以伪造和有智能 11、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A、正确 B、错误√ 12、甲烷检测仪应用的是气敏传感器。 A、正确√ B、错误 13、总线型拓扑结构缺点是中心节点的故障将造成全网瘫痪。 A、正确 B、错误√ 14、交换机是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上的设备。

无线传感器网络练习题

一、填空 1.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含汇聚节点、传感器节点、管理节点。 2.传感器节点一般由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组成。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是: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和通 信。 4.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 技术和扩频技术。 6.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直接序列扩频、 跳频、跳时和宽带线性调频扩频。 7.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的主要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光纤、 红外线等。 8,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和5GHz。 9.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 10.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一下三 类:决策级融合、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 11.根据融合前后数据的信息含量分类(无损失融合和有损失融合) 12.根据数据融合与应用层数据语义的关系分类(依赖于应用的数据 融合、独立于应用的数据融合、结合以上两种技术的数据融合)13.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散、梯度建立、路

径加强。 1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时间同步机制、数据融 合、路由选择、定位技术、安全机制等。 15.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安全需求主要包括结点的安全保证、被动抵 御的入侵能力、主动反击入侵的能力。 16. 802.11标准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5.4标准用于低速无线个域网。 802.11 规定三种帧间间隔:SIFS、PIFS、DIFS。 17. 18, 802.15.4标准为低速个域网制定了物理层和MAC子层协议。19.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 持三种拓扑结构:网状网络、树形网络、星型网络。 20.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到达时间 差、到达角。 21.ZigBee网络分4层分别为: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链路 层。 22.与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以 下特点:能量优先、基于局部拓扑、以数据为中心、应用相关。 23.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 情况评估与预测。 24.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数据的机密性、数据鉴 别、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实效性。 25.传感器结点的限制条件是电源能量有限、通信能力有限、计算和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开发》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_、发布感知信息_。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1996年,美国UCLA大学的William J Kaiser教授向DARPA提交的“低能耗无线集成微型传感器”揭开了现代WSN网络的序幕。 5.2006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WSN技术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6.网络中间件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服务、网络生成服务、网络自愈合服务、网络连通等。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组网模式、拓扑控制、媒体访问控制和链路控制、路由、数据转发及跨层设计、QoS保障和可靠性设计、移动控制模型。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信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9.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10.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 答: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定义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2.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哪些特点? 答: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许多其鲜明的特点: (1) 电源能量有限 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通常携带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 (2) 通信能量有限 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米。 (3) 传感器接点的能量、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能量、计算存储低、关键在有效简单的路由协议)。 (4) 网络规模大,分布广 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密集,数量巨大。此外,传感器网络可以分布在很广泛的地理区域。 (5) 自组织、动态性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