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实验地的地形,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地下水位高低,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前茬产量水平等。

实验地的管理水平:土壤耕作情况,施肥情况(肥料种类,数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中耕除草培土次数、深度,灌水次数、时间、灌水量等。

二、马铃薯生育时期的观察记载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3)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现蕾期调查计数并记载。

(4)现蕾期50%植株现蕾的日期。开始现蕾后隔天调查

(5)开花期50%的植物开花的日期。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6)生理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7)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8)生育期出苗到收获或植物死亡的日期。

(9)成熟期出苗到薯块化成熟的天数。分极早熟(<60d)、早熟(60~75d)、中熟(75~105d)、晚熟(105~120d)和极晚熟(>120d)。

三、形态特征调查

(10)茎颜色绿、淡紫、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

纹、紫色、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11)叶色浅绿、绿和深绿色。

(12)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分为:无蕾、罗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13)花冠色盛花期在早上10时左右观察刚开放的花进行记载。分为:白色、淡红色、深红色、淡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14)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15)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第一花序分支处的高度。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抽查20株测量株高,求平均值。

(16)主茎数从种薯或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0株,记平均数。

四、农艺性状和收获数据调查

(17)收获面积每小区的收获面积

(18)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19)单株薯块数平均单株结薯数

(20)薯块大小收获时调查。分为:大、中等和小

(21)薯块大小整齐度收获时调查。分为:不整齐,中等和整齐

(22)匍匐茎分为短(<3cm)中等(3~5cm)长(>5m)

(23)小区产量收获时称重

(24)亩产收获后计算

(25)商品薯产量收获时,薯块按大小分级后称重,>100g

(26)二次生长收获时调查,分为:无、少、中和多。

(27)薯形圆、扁圆、长圆、卵圆、长卵圆、椭圆和长椭圆

(28)皮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褐色、粉色、红色、紫红色、紫色、深紫色和其他。

(29)肉色白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红色、淡紫色、紫色和其他。

(30)薯皮类型光滑、粗糙、麻皮和重麻以及其他。

(31)芽眼深浅外突、浅、中、深和很深

(32)比重收获后一周内用水比重法测定。根据薯块大小取样5kg,分别称出空气中重和水中重,应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比重:比重=空气中薯块鲜重/(空气中薯块鲜重-水中薯块重)

(33)裂薯收获时调查。分为:无、少、中和多

(34)空心收获后调查。取大薯块30个,调查后记百分数。

(35)块茎干物质含量根据比重查美尔凯尔表。

五、病害调查

发病率:发病病株百分数。

PVY、PV A、PVX、卷叶病毒:病毒指数=∑(病级株数×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每小区随机取20株,在开花后期调查。

环腐病:在幼苗、开花期田间随机取样20株调查、块茎在收获后随机取40个切开块茎脐部调查。

青枯病:整个生长过程中发病植株的百分率。

晚疫病、早疫病:小区最早出现病斑日期。首次发现后每周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六、病毒病害分级标准

花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亿,叶片平展但或多或少的有大小不等的黄绿斑驳。

2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或稍低,上部叶片有明显的花叶或轻微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

3级:病株矮化,全株分枝减少,叶片严重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

4级:病株甚矮,无分枝,全株叶片严重皱缩,有的叶片坏死,下部叶片脱落,有早死现象。

卷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顶部叶片微束、褪绿或仅下部覆叶由顶小叶开始,沿边缘向上翻卷成匙状,质脆易折。

2级:病株比健康株稍低,半数叶片呈匙状,中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有时有少数叶片干枯。

3级:病株矮小,绝大多数叶片卷成筒状,中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有时有少数叶片干枯。

4级:病株极矮小,全株叶片严重卷成筒状,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

环腐病

植物症状: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少部分叶片

2级:植株大部分或部分分枝萎蔫,叶脉间黄化,叶缘焦枯。

3级:全株萎蔫,黄化,死亡

块茎症状: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有明显的轻度感染,感病部分占维管束环1/4以下

2级:感病部分占维管束环1/4~3/4

3级:感病部分占维管束环3/4以上

晚疫病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叶片有个别病斑

2级:1/3叶片有病斑。

3级:1/3~1/2叶片上有病斑

4级:1/2叶片感病

七、气象和地理数据调查

(43)气温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

(44)降雨量生长期间降雨次数、降雨量分布

(45)初霜时间

(46)终霜时间

(47)纬度

(48)经度

(49)海拔高度

(50)其它试验地环境、土壤类型、酸碱性、前茬、施肥、管理措施、灌溉农药等。同时记载在生长期内发生的特殊事件:生长过程中异常农业生态变化和可能对试验和品种表现的影响;生长过程中异常事件发生影响试验的一致性,如脂力差异、洪涝、滑坡、机械和牲口的机构损害品种特异性状的表现等。

八、马铃薯群体生长动态的观测记载

一般在苗齐后调查每公顷基本苗数,反映群体发展的起点;叶面积系数和根系发达程度可根据试验要求灵活调查。群体的分布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垂直分布主要指叶层分布,包括叶片大小、角度、层次分布和植株高度等。群体的垂直分布常用大田切片法测定,即把一定面积上的(通常取1平方米)的植株自基部起,每10cm为1层,分别测定每层的茎、叶的干重或鲜重和叶面积。然后用图表示其结构。群体长相是群体结构的外观表现,包括叶片姿态、叶色、生长整齐度和封垄早晚等,可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观测记载。

九、马铃薯抗逆性的观测记载

十、耐非生物胁迫和生理缺陷

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工性状评价及品种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工性状评价及品种筛选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和应用,培育出优质的马铃薯品种至关重要。然而,要实现优质品种的培育,需要对马铃薯的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加工性状评价和品种筛选。 马铃薯的加工性状评价主要包括品质、烹调性和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等指标。品质指标主要包括外观、滋味、肉质和储存性等。外观的评价通常包括形状、大小、光泽和颜色等方面。滋味的评价主要考虑到马铃薯的甜度、咸度、酸度和苦味等。肉质的评价主要包括口感、韧性和纹理等。储存性的评价主要考虑到马铃薯在贮存过程中的腐烂、软化和风味变化等情况。 烹调性主要包括煮熟后的质地、口感和颜色等。质地的评价主要考虑到煮熟后的硬度、软糊和烂糊等情况。口感的评价主要包括煮熟后的口感、咀嚼性和风味等。颜色的评价主要考虑到煮熟后的颜色鲜艳度和均匀度等。 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是衡量马铃薯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磨损、腐烂和剪切等损失情况。磨损是指在挖掘、清洗和切割过程中的机械磨损。腐烂是指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的腐烂率。剪切是指在切割和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切剪损失。 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评价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品种在自然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和产量特点。实验室分析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性状测定和感官评价等方法对马铃薯样品进行全面的加工性状评价。 在进行品种筛选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加工性状指标,并以培育优质、高产和适应不同加工方式的品种为目标。通过对

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评价,可以筛选出具有良好品质、烹调性和加工效率的优良品种,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评价及品种筛选是马铃薯种植与加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全面评价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可以为马铃薯品种的培育和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加工性状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评价及品种筛选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硬度、软糊和烂糊等口感指标的评价,可以筛选出口感良好的马铃薯品种。同时,损失率的评估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损失。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全面评价马铃薯的加工性状,为培育优质、高产和适应不同加工方式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加工性状评价和品种筛选对于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马铃薯品质和推动产业的进步

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分 析 随着全球食品需求不断增加,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在诸多农作物中,马铃薯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一直备受关注。马铃薯遗传资源是保障这一作物种质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的重要实物基础,而分级鉴定和农艺性状分析是保障这一资源安全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方法。 一、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类与等级鉴定 在广泛收集马铃薯种质资源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等级鉴定,是实现保护和有效利用马铃薯遗传资源的重要途径。分类主要依据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布地点、物种间亲缘关系、形态特征、经济用途等不同特征进行。而等级鉴定主要依据马铃薯资源的保护价值、遗传多样性、使用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估。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使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类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利于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遗传基础的充分发挥。 二、马铃薯农艺性状分析的意义 民众对马铃薯种植需求不断提升,马铃薯农艺性状分析也逐渐成为马铃薯遗传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马铃薯农艺性状分析主要指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抗逆性、食味等各项农艺性状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发掘、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力强的优良品种,同时也对马铃薯种植技术和品质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三、马铃薯农艺性状分析的方法 马铃薯农艺性状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统计判别等,其中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是分析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实地调查是通过对生产示范田、种质库、实验田、商业种植区等的现场观察和记录,得出植株生长情况、营养代谢、形态特征等数据,进而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试验研究是通过田间试

验、室内试验、盆栽试验等方法进行控制型试验,得出马铃薯农艺性状的标准值、变异范围、主要影响因素等重要数据,为整体性状分析和综合评判提供依据。四、结语 马铃薯遗传资源的分级鉴定和农艺性状分析的综合运用,可以在确保二者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为马铃薯品种选育、生产和保护工作服务。尽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科学家们应始终坚持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马铃薯的育种及抗病性状分析

马铃薯的育种及抗病性状分析 马铃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广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 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的产量已经超过小麦和玉米,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之一。然而,作为一种大宗作物,马铃薯在育种和抗病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1、马铃薯的育种 马铃薯育种主要采用选种法和杂交法。选种法是通过在自然界中选择最好的品 种和最强壮的个体,以促进品种的进化,从而增强其适应性和产生力。杂交法则是将两种优秀的品种进行杂交,以获得更好的性状和品质。这两种方法是现代马铃薯育种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马铃薯育种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创造出高产量、优质和抗性品种,而这些特 性都可以通过遗传改造来实现。在育种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选择那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杂交和培育,以创造出更加优良的品种。 2、马铃薯的抗病性状分析 马铃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许多疾病和病虫害,这些病害极大地影响了马铃薯的 产量和质量。因此,研究马铃薯的抗病性状,是现代农业研究的重点之一。 马铃薯的抗病性状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其中一些基因已被鉴定出来并分析。如:马铃薯的抗病基因R1和R3,分别能够帮助马铃薯抵御普通的实体侵染和环 状病毒感染。另外,还有一些抗病基因如R2、R4、 R10、R11和R12等,能够帮 助马铃薯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 研究表明,马铃薯的抗病性状主要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在马铃 薯的抗病性状分析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的影响,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在马铃薯育种中,抗病性状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科学家们必须利用现代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解析与马铃薯抗病性状相关的基因和调节路径,制定相应的育种策略,以创造出更加优良和抗性强的马铃薯品种。 3、马铃薯产业的未来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马铃薯产业正逐渐向着科技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未来几年中,马铃薯产业将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马铃薯产业必须能够适 应新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其次,马铃薯产业还必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这需要科学家们研究更加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抗病策略。 总的来说,未来马铃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是非常多样化和复杂的,必须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应对。这就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跨时代发展。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实验地的地形,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地下水位高低,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前茬产量水平等。 实验地的管理水平:土壤耕作情况,施肥情况(肥料种类,数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中耕除草培土次数、深度,灌水次数、时间、灌水量等。 二、马铃薯生育时期的观察记载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3)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现蕾期调查计数并记载。 (4)现蕾期50%植株现蕾的日期。开始现蕾后隔天调查 (5)开花期50%的植物开花的日期。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6)生理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7)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8)生育期出苗到收获或植物死亡的日期。 (9)成熟期出苗到薯块化成熟的天数。分极早熟(<60d)、早熟(60~75d)、中熟(75~105d)、晚熟(105~120d)和极晚熟(>120d)。 三、形态特征调查 (10)茎颜色绿、淡紫、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

纹、紫色、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11)叶色浅绿、绿和深绿色。 (12)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分为:无蕾、罗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13)花冠色盛花期在早上10时左右观察刚开放的花进行记载。分为:白色、淡红色、深红色、淡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14)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15)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第一花序分支处的高度。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抽查20株测量株高,求平均值。 (16)主茎数从种薯或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0株,记平均数。 四、农艺性状和收获数据调查 (17)收获面积每小区的收获面积 (18)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19)单株薯块数平均单株结薯数 (20)薯块大小收获时调查。分为:大、中等和小 (21)薯块大小整齐度收获时调查。分为:不整齐,中等和整齐 (22)匍匐茎分为短(<3cm)中等(3~5cm)长(>5m) (23)小区产量收获时称重 (24)亩产收获后计算

西乡县六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西乡县六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吴小红李航兵叶代朝李果 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2年第03期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陕西西乡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西乡县柳树镇丰东村二组开展了6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希森6号产量最高,早大白(CK)产量次之,中薯5号居第3位,3个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商品薯率介于90.8%~94.4%之间,均可在西乡推广种植。希森3号、华颂34号和华颂7号均较早大白(CK)显著减产,综合性状表现一般,不建议推广。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试验;西乡 马铃薯是陕西省西乡县第三大粮食作物,全县17个乡镇均有种植,年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近年来,西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新品种引进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与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相比,马铃薯品种相对较少,且大部分已种植多年,性状不同程度退化。为丰富和优化西乡马铃薯品种资源,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西乡县农技中心从内蒙古引进2个马铃薯新品种(华颂7号和华颂34号),搭配当地现有的4个马铃薯品种,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对比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检验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块试验地位于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丰东村二组,海拨460 m,地势平坦,土壤为沙质壤土,肥力均匀中等,前茬为水稻。 1.2 供试品种参试马铃薯品种6个,为希森3号、希森6号、华颂34号、华颂7号、中薯5号、早大白。其中希森3号、希森6号购于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华颂34号、华颂7号购于内蒙古华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薯5号和早大白由西乡县谯吴雪农资经营部提供。 1.3 试验方法每个参试品种作为1个处理,早大白为对照。设3次重复,18个小区,每个小区长5 m、宽3.6 m。重复之间设1 m人行道,试验区四周设置3 m保护区,保护区种植早大白(CK)。 试验园施用肥料为尿素(46%)、过磷酸钙(12%)、硫酸钾(50%),施肥标准为亩施纯氮(N)13.5 kg、纯磷(P2O5)5 kg、纯钾(K2O)20 kg。播种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试验开始前1天将各小区所需肥料称重、标记,分装待用。 1.4 试验管理过程试验地块于2019年11月25日机械深翻,12月20日旋耕并耙耱平整,12月23日播种。 播种当天将种薯切块,切块使用的刀具用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切好的薯块拌上草木灰,摊开晾晒2小时以备播种。 播种时先人工起垄开沟,再点种,每小区种6行,行距55 cm、株距27 cm,种植密度为4 490株/亩。 播种完成后,将提前称好的肥料均匀施到两株之间,覆好土,盖好膜。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赵娜;贾景丽;周芳;张昱 【摘要】引进13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3号克新22号和克新23号生育期在90 d以内,为中早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995.72583.23063.1 kg,较对照增产 57.37%35.70%60.90%,比较适合在二季作地区种植推广;克新18号克新19号和中薯17号生育期在90 d以上,为中晚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922.92871.02505.5 kg,较对照增产53.54%50.81%31.61%,适合在一季作地区推广种植。克新21号中薯1号中薯7号产量较低,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Resu1ts in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13 introduced potato varieties showed that Zhongshu 13,Kexin 22 and Kenxin 23 were ear1y maturity varieties with growth period of 1ess than 90 days.Their yie1ds per 667 m2 were 2 995.7 kg, 2 583.2 kg and 3 063.1 kg,respective1y. The yie1d increase rates were 57.37%,35.70% and 60.90%, respective1y,when com-pared with CK. They were suitab1e for cu1tivation in the doub1e cropping potato region. Kexin 18, Kenxin 19 and Zhongshu 17 were mid-1ate maturity varieties with growth period of more than 90 days.Their yie1ds per 667 m2 were 2 922.9 kg,2 871.0 kg and 2 505.5 kg,respective1y. The yie1d increase rates were 53.54%,50.81% and 31.61%, respective1y, when compared with CK. They were suitab1e for cu1tivation in the sing1e cropping potato region. Kexin 21,Zhongshu 1 and Zhongshu 7 were not suitab1e for 1arge area p1anting because of their 1ow yie1ds.

蒲县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蒲县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蒲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为了提高当地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一系列的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本文就对该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目的 1.为了筛选适应蒲县地区生长的优良马铃薯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2.为了探索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栽培技术,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 2.试验时间:2021年3月至11月。 3.试验品种:从山西省农科院和其他地方引进的18个马铃薯品种。 4.试验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长观察、产量统计等。 三、试验过程 1.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试验地,进行耕地、施肥、整地等准备工作。 2.播种管理:在适宜的时间,按照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土壤条件,进行不同的播种管理。 3.生长观察:对各个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包括地上部分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 4.产量统计:在收获季节,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进行产量统计,评估其产量表现。 5.抗逆性评估:观察各个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评估其抗旱、抗病、抗虫等性状。 6.品质评价:对获得较好产量的品种进行品质评价,包括马铃薯块茎形状、口感、烹饪特性等。 四、试验结果 1.产量表现:经过试验筛选,选出了3个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其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潜力。

2.生长特性:这3个品种在生长期间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特别是在干旱、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3.品质评价:这3个品种的马铃薯块茎形状规整,口感细腻,烹饪后呈现出较好的口感和风味。 五、试验结论 1.蒲县地区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较好的抗逆性。 2.经过试验筛选,选出的这3个优良品种,符合蒲县地区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具有推广种植的潜力。 3.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栽培技术,推广这3个品种,并及时总结种植经验,为提高蒲县地区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做出贡献。 六、展望 基于本次试验结果,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将继续开展马铃薯品种引种筛选试验,探索更多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良品种,并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当地马铃薯生产的健康发展。 七、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马铃薯种植技术手册》.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王明,等. “蒲县山地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品种引种筛选”。《山西农业科技》,2020(5):23-25。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马铃薯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马铃薯 一、前言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淀粉原料和食品作物,其种质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充分的利用,对其品种试验的标准化、信息化的规范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规程的制定旨在强化我国马铃薯品种试验的管理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推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我国马铃薯品种改良和产量提高提供技术标准和规范化方法。 二、试验任务 1.品种试验的目的 马铃薯品种试验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 (1)筛选出适合我国各个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马铃薯品种; (2)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农产品效益; (3)全面推进我国马铃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4)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中推广使用高效、优质、安全的马铃薯品种。 2.试验的类型 马铃薯品种试验大致可分为初、选、审、试、推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包括: (1)初步试验:在马铃薯的核心区开展试验,筛选出新品种; (2)筛选试验:对候选品种进行适应性、稳定性和分析试验; (3)品种审定试验:对候选品种进行主要特性、产量、质量、适应性和比较试验; (4)区域试验:分阶段、分区、分批地在全国不同地域进行试验,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优劣性; (5)推广试验:对通过区域试验的优良品种,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三、技术要求 1.土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力较好、没有严重病害和虫害的土地,进行试验。 2.试验设计

设计试验应该遵循以下规则: (1)对比试验设计要科学合理,能够清楚、准确地反映出所研究品种的优异性;(2)重视得到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排除一些异常影响因素的干扰; (3)严格实施技术处理措施,采用完整严密的数据记录或自动记录试验数据。 3.品种培育 品种培育应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为试验目的确定种父、种母材料,进行交配配对; (2)有计划地进行人工杂交和自然授粉,进行种质鉴定和筛选; (3)进行性状鉴定,选出有突出优点的单株; (4)进行品种稳定; 4.试验期 品种试验应该选在适宜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试验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不同的试验科研任务,选定不同的试验期; (2)试验期要跨越不同气候季节,严格控制试验环境; (3)试验期应涵盖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关键期,例如播种、苗期、抽薹期、开花期、结薯期等。 5.试验指标 品种试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产量:包括单位面积产量、单位株塊块重以及总产量等; (2)品质:马铃薯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等; (3)抗逆性:耐病虫害、逆境环境、机械损伤等方面的抗性; (4)发育特性:生長發育周期、植株高度、叶片数、根茎特性等。 6.信息化技术应用 (1)试验管理信息化:建立试验管理系统,实现试验计划的自动化编制、实验数据的自动化录入和查询、试验结果的自动化汇总和统计等功能。 (2)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移动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采集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快速、准确地分析试验结果,并可视化展示。 (3)试验结果共享与交流:建立试验结果数据库,实现试验结果共享与交流,方便相关研究单位和农民获取试验结果,促进品种的推广和利用。

内蒙古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验规定

内蒙古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验规定 内蒙古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而马铃薯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植过程中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规范马铃薯种子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标准和规定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马铃薯种子质量对于农民的种植收益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良好的马铃薯种子具有病虫害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能够确保种植过程中的健康和稳定。制定严格的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能够规范市场,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蒙古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验规定的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特征 马铃薯种子外观特征直接影响到种植的效果和收益。标准规定了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种子的整齐、一致和健康。 2. 萌发力 种子的萌发力是判断其活力和生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文章没写完,你

可以继续写下去。三、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验规定的检验方法内蒙古自治区对马铃薯种子质量进行检验时,采用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种子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 1. 外观鉴定:通过对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外观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判断种子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2. 萌发率测定:将一定数量的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根据发芽率计算种子的萌发力。 3. 病害检测:利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对马铃薯种子进行病害的检测和鉴定。常见的病害包括马铃薯晚疫病、瘟疫病等。通过病害检测,可以筛选出健康的种子,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4. 内部质量测定:通过对种子的重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评估种子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好坏。 四、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验规定的意义与重要性 制定严格的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定对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保障农民种植收益:良好的马铃薯种子具有高产、高质和抗病虫害

马铃薯亩产测量方法

马铃薯亩产测量方法 一、测产准备 1.测产工具:准备好测产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记分牌、计算器等。同时,确保这些工具在使用前已经校准过,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人员组织:组建测产小组,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成员都了解测产程序和操作方法。小组成员应包括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代表。 3.样本选取:在待测产的马铃薯田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样本田。样本田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10%左右,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田间调查:在样本田中,对马铃薯的种植品种、种植密度、生长期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这些信息对于计算亩产至关重要。 二、测产步骤 1.收获前准备:在收获前,对样本田进行一次田间调查,统计马铃薯的株数、株高、茎粗等信息。这些信息将用于估算样本田的理论产量。 2.实际测量:在收获时,对样本田进行实际测量。首先,用皮尺测量样本田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面积。然后,根

据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计算出样本田的理论产量。 3.产量换算:将样本田的理论产量换算成亩产。换算公式为:亩产= 理论产量/ 样本田面积× 10000(单位:kg/亩)。 4.数据分析:将测得的亩产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亩产、最高亩产和最低亩产等。这些数据将用于评估马铃薯的总产量和生产效益。 5.结果汇报:将测产结果向相关部门汇报,如农业部门、种植户等。同时,将结果整理成报告,存档备查。 三、注意事项 1.在测产过程中,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2.在选取样本田时,要确保其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马铃薯田块的实际情况。 3.在计算亩产时,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结果失真。 4.在数据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亩产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品种等。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附件21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工程中心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病源的数量减到最少,生产合格的种薯。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比实验室操作简单,易于执行,比收获后和库房检测范围大,能够实时掌握种薯生产整体情况,对质量控制作用效果显著。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它们在植株上引发一系列症状,应用这些症状进行质量诊断很实用也很方便,在大田种薯繁育中,检测的灵敏性要求不像检测母株时那么高,此时观察症状就成为除去感染植株最迅捷的方法。 1田检种类 狭义的田间检验指的是由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进行的监督检验。广义的田间检验根据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分为以生产为目的的检测(自检)和以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检测(监督检验),前者执行单位为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后者为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单位,二者并重。自检与监督检验依据相同的标准“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 ”,先自检后监督检验,生产单位通过自检降低田间病害比率,以达到所生产级别种薯的最低要求,然后检测或监督管理单位通过田检评价种薯生产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不同目的的田检其检测技术细节有很大差异,自检具有及时、全面、细致的特点,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问断执行全田检测,每一个有异常的植株需要对全株进行详细观察。监督检验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的特点,即抽查检测要有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段仅有的几次检测结果能真实反应全田基本质量状况。无论自检还是监督检测的田检员,都要在检测前详细掌握被检田块的基本信息。 1・1检测内容 马铃薯对许多的病虫害非常敏感,这在所有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都是一样。

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下主要旱作马铃薯品种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下主要旱作马铃薯品种营养品质综合评 价 朱永永;赵贵宾;熊春蓉;岳云;赵小文;边彩燕 【摘要】在定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全膜垄作侧播模式下甘引 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等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差异,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营养品质,以期为甘肃马铃薯主产区优质马铃 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模式下,9个马铃薯品种综合营养品质顺序依次是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 【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2018(036)005 【总页数】6页(P88-93) 【关键词】全膜垄作侧播;旱作;马铃薯;营养品质 【作者】朱永永;赵贵宾;熊春蓉;岳云;赵小文;边彩燕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 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2;S352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1]。甘肃省是马铃薯的主产区,2016年种植面积70万hm2,总产鲜薯1165万吨。马铃薯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马铃薯的营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探讨栽培技术对马铃薯营养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 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栽培的主要技术,而且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对全膜垄作侧播马铃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热效应、水分利用率和效益等方面[2-4],而有关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对马铃薯营养品质的研究较少。为了揭示全膜垄作侧播模式下甘肃省旱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如何提高马铃薯营养成分,适应现代膳食结构要求,本研究有针对性选用甘肃省主产区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营养品质分析,以期为甘肃省马铃薯的食用、加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香泉村,海拔高度2 050 m,年平均降雨量380 mm,年均气温6.0℃,全年无霜期138天。播种前土壤基础养分状况如表1。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栽培品种分别为青薯9号、庄薯3号、新大坪、青薯168、陇薯6号、甘引1号、甘引2号、定薯1号和黑美人等9个马铃薯品种,小区面积66.7 m2,3次重复,共27个小区。 前茬种植玉米,玉米收获后对土地进行深松、旋耕,结合旋耕,施过磷酸钙375

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依据

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依据 1 田间设计 参试品种数量、对照品种、小区排列方式、重复次数、种植密度、小区面积等。 2 气象和地理数据 2.1 气温: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 2.2 降雨量:生长期间降雨天数、降雨量及分布。 2.3 初霜时间、终霜时间。 2.4 纬度、经度、海拔高度。 3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 3.1 基本情况 前茬、土壤类型、耕整地方式等。 3.2 栽培管理 播种方式和方法、施肥、中耕除草、灌排水、病虫草害防治等,同时,记载在生长期内发生的特殊事件。 4 物候期 调查3个小区,取3次重复平均值。 4.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4.2 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4.3 现蕾期:50%的植株现蕾的日期。开始现蕾后隔天调查。 4.4 开花期: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4.5 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4.6 收获期:块茎收获的日期。 4.7 生育期:出苗期到成熟期的天数。 5 植株形态特征 5.1 茎颜色:绿色、淡紫色、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5.2 叶片颜色: 浅绿色、绿色和深绿色。 5.3 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分为:无蕾、落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5.4 花冠色:盛花期上午10时以前观察刚开放的花朵。分为:白色、淡红色、深红色、浅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5.5 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5.6 匍匐茎长短:分为:短、中等和长。

6 田间性状 出苗率按小区调查,其他性状随机调查3个小区,每小区调查10株,共30株,取平均值。 6.1 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现蕾期调查。 6.2 主茎数:从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团棵期调查。 6.3 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顶端的高度,盛花期调查。 6.4 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7 块茎性状 7.1 块茎外观性状调查 7.1.1 块茎大小整齐度:不整齐、中等和整齐。 7.1.2 薯形:圆形、扁圆形、长圆形、卵圆形、长卵圆形、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等。 7.1.3 皮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褐色、粉色、红色、紫红色、紫色、深紫色和其他。7.1.4 肉色:白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红色、淡紫色、紫色和其他。 7.1.5 薯皮类型:光滑、略麻皮、麻皮和重麻皮及其他。 7.1.6 块茎芽眼深度:芽眼与表皮的相对深度,分外突、浅、中、深,深度<1mm为浅、1~3mm 为中、>3mm为深。 7.2 块茎经济性状调查 收获时所有重复所有小区均调查。 7.2.1 小区产量:收获时称重。 7.2.2 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数量,收获时调查。 7.2.3 单株块茎重:收获时调查。 7.2.4 单薯重:用单株块茎重除以单株块茎数计算求出。 7.2.5 商品薯率:收获时块茎按大小分级后称重,计算商品薯率。 鲜薯食用型品种:单薯重50g(含)以上为商品薯;薯条加工型品种单薯质量150g(含)以上为商品薯;薯片加工型品种单薯直径4-10cm为商品薯。 7.2.6 比重:收获后1周内用水比重法测定。按每品种大、中、小块茎比例,从每次重复中取混合样品5kg,分别称出空气中块茎质量m1和水中块茎质量m2,按式(1)计算: 比重=m1/(m1-m2) (1) 7.2.7块茎干物质含量:根据比重查Mepkep干物质含量表。 7.2.8 块茎口感或风味:生产试验收获后,各试验点组成15人块茎口感评价小组评价每个参试品种的口感和风味。每个品种取中等大小块茎15个,蒸熟后,品尝打分,10分制,1分为最差、10分为最优。计算平均分值后,3分及以下为口感差,>3≤6分为中,>6分为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