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20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

论20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

论!"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

崔勇

〔提要〕作者在辩析以往的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线性演化论、循环论以及螺旋式进化论、形态变化论、“代以体验”论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整体性———!"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的概念,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打破建筑论、建筑历史、建筑评论各自为政的局面,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对!"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评述。作者认为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编年性质的,而应当是观念性质的,即观念性的历史。

关键词: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文化整体性!"世纪中国建筑史学观念性历史

“!"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指的是在!"世纪世界建筑史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学。为了整体观照!"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历史哲学———关于中国建筑历史分期的辨析

历史分期从来都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建筑史的分期也同样涉及建筑史学理论的根本问题。以往的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线性演化论、循环论以及螺旋式进化论、形态变化论、“代的体验”论。

线性演化论:这是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的一种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这种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认为,任何一种历史演变都是并行于时间演进的过程,呈现为一种持续的、线性的轨迹。它发轫于最简单的形式,趋向于最复杂的结果。于是它依据时序逐个地探讨,或根据某一种时序细微变化,逐渐地修正、阐明历史序列的相关性。然而,韦勒克却批评道:“历史是无法完全用达尔文那种生物进化的理论来加以推演的。因为历史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历史的复杂性远远在生物进化的事实之上。进化论的线性演进观念正是以远离历史的本相为代价的,所以,进化的观念如今似乎是有些销声匿迹了。

循环论以及螺旋式进化论:这是以瓦萨里和黑格尔为代表的一种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瓦萨里将人类的历史分为婴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黑格尔的循环论更引人注目,他摒弃了那种生物学的隐喻以及直线延续的观念,把历史的进程置于人类历史螺旋式运动和辩证的基础上加以考察,而且用正、反、合的方法把世界历史描绘成象征、古典、浪漫等三大阶段。然而,这种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的症结在于,黑格尔的确比以往任何人都更充分地展示了历史的全景式发展过程,但他的理念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给历史的演化强加了一个封闭的圆弧。于是,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在他这里被简单化,甚至历史本身被宗教和哲学这些更接近抽象理性的活动所替代,从而失去了历史本身的丰富性。

形态变化论的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这是由斯宾格勒提出的。他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化,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

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墨西哥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教文化、西欧文化。每一种文化最初都是以青春的活力蓬勃兴起的,并且在其根生土长的地方茁壮成长、繁荣昌盛,然后走向枯萎、凋落,最终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在斯宾格勒看来,这$种文化的前%种都已死亡或僵化,西欧文化也正在劫难逃。按照斯宾格勒的见解,既没有世界史,也没有统一的历史发展线索,只有一系列互不关联的,单独的文化统一体。象有生命的机体一样,机体的生命可分为上升、繁荣和下降、瓦解两个时期,历史的发展形态从来就是这样。显然,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观是立不住脚的。某些历史发展形态的确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不可能在本质上雷同,这正如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代的体验”论:这是德国史学家平德的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平德认为,要理解历史的本质必须注意所谓“同代的非同代性”。这种“同代的非同代性”意义实质是指,只有被体验过的时间才是唯一真实的历史时间,不同时代的人必定是生活在具有质的差异的主观年代的时空里。在这种意义上,所谓的“代”总是某种问题的统一却又不可能终结的统一。平德在这里试图以消解纯时间性的时期概念,从而倡导更能说明问题的观念史的相应的范畴,以期对所有决定某一特殊历史情境的因素予以综合把握,以便更充分地反映历史特定发展阶段的深度与程度。这样可以纠正传统历史分期研究的被动性。不过,平德的理论并不是无可挑剔的,其核心概念“代”令人质疑。“代”应如何界定、又怎样产生?平德都无法回答。他实际上把“代”

归结为一种主观的设定,而不是由普遍的体验或其它社会文化因素所造就的,以致于“后现代”、“后后现代”、“新生代”之类的称谓令人如入穷途末路,给逼得不得不“透支”时期观念的尴尬的境地。

二、文化整体性———!"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的概念

正是为了避免限于上述的尴尬境地,我觉得用世纪性的整体观来看待历史的进程更符合历史发展变化的真迹。

因为,客观发生的历史与对历史的研究毕竟是不能等同的。

研究就是一种选择、取舍、整理、组合、归纳和总结。任!&

建筑学报!""#—’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