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3.2 圆的轴对称性(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

3.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弦、弧、弦心距以及半径之间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是圆的轴对称性的重要体现,是今后解决有关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的重要依据,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垂径定理的推导利用了圆的轴对称性,它是一种运动变换,这种证明方法学生不常用到,与严格的逻辑推理比较,在证明的表述上学生会发生困难,因此垂径定理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关键

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节课我通过七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它们是:

复习提问,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讲解新课,探求新知;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目标训练,及时反馈;总结回顾,反思内化;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一、复习提问,创设情境

1.教师演示:将一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上的高对折,启发学生共同回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提出问题:如果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腰长为半径作圆,得到的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教师用教具演示,学生自己操作) 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强调:

(1)对称轴是直线,不能说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判断: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圆的轴对称轴新性,为下一环节探究新知作好准备.

三、讲解新课,探求新知

先按课本进行合作学习

1.任意作一个圆和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CD ;

2.作一条和直径CD 的垂线的弦,AB 与CD 相交于点E .

提出问题:把圆沿着直径CD 所在的直线对折,你发现哪些点、线段、圆弧重合? 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先介绍弧相等的概念) ①EA=EB ;② AC=BC ,AD=BD

. 理由如下:∵∠OEA=∠OEB=Rt ∠,根据圆的轴轴对称性,可得射线EA 与EB 重合, ∴点A 与点B 重合,弧AC 和弧BC 重合,弧AD 和弧BD 重合.

∴ EA=EB , AC=BC

,AD=BD . 思考:你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明OA 平分CD 吗?(课内练习1)

A

B

C D O E ⌒ ⌒ ⌒ ⌒ ⌒ ⌒ ⌒ ⌒

注:老教材这个内容放在圆心角、圆周角之后,垂径定理完全可以不用圆的轴对称性来证,可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现在只能证前面一个(略). 然后把此结论归纳成命题的形式: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垂径定理的几何语言

∵CD 为直径,CD ⊥AB (OC ⊥AB ) ∴ EA=EB , AC=BC ,AD=BD

.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1 已知AB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求作这条弧的中点.(先介绍弧中点概念)

作法:

⒈连结AB.

⒉作AB 的垂直平分线 CD , 交弧AB 于点E.

点E 就是所求弧AB 的中点.

变式一: 求弧AB 的四等分点.

思路:先将弧AB 平分,再用同样方法将弧AE 、弧BE 平分.

(图略)

有一位同学这样画,错在哪里?

1.作AB 的垂直平分线CD

2.作AT 、BT 的垂直平分线EF 、GH (图略)

教师强调:等分弧时一定要作弧所对的弦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二:你能确定弧AB 的圆心吗?

方法:只要在圆弧上任意取三点,得到三条弦,画其中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弧的圆心.

例2 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求截面圆心O 到水面的距离OC .

思路:

先作出圆心O 到水面的距离OC ,即画 OC ⊥AB ,∴AC=BC=8,

在Rt △OCB 中,68102222=-=-=BC OB OC ∴圆心O 到水面的距离OC 为6.

例3 已知:如图,线段AB 与⊙O 交于C 、D 两点,且OA=OB .求证:AC=BD . 思路:

作OM ⊥AB ,垂足为M , ∴CM=DM

∵OA=OB , ∴AM=BM , ∴AC=BD .

概念:圆心到圆的一条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小结:

1.画弦心距是圆中常见的辅助线;

2.半径(r )、半弦、弦心距(d)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研究与圆有关问题的主要思路,它们之间的关系:弦长222d r AB -=.

注:弦长、半径、弦心距三个量中已知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A

B C D O E ⌒ ⌒ ⌒ ⌒ O A B C ⌒ ⌒ ⌒

五、目标训练,及时反馈

1.已知⊙0的半径为13,一条弦的AB的弦心距为5,则这条弦的弦长等于

答案:24

2.如图,AB是⊙0的中直径,CD为弦,CD⊥AB于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COE=∠DOE B.CE=DE C.OE=BE D.BD=BC

答案:C

3.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长为()

A.3 B.6cm C.cm D.9cm

答案:A

注:圆内过定点M的弦中,最长的弦是过定点M的直径,最短的弦是过定点M与OM垂直的弦,此结论最好让学生记住,课本作业题也有类似的题目.

4.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OM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A.3≤OM≤5 B.4≤OM≤5C.3

答案:A

5.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CD,AB=12,CD=16,则AB和CD的距离为.答案:2或24

注: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弦AB、CD在圆心O的两侧;(2)弦AB、CD在圆心O的同侧.

6.如图,已知AB、AC为弦,OM⊥AB于点M,ON⊥AC于点N ,BC=4,求MN的长.思路:由垂径定理可得M、N分别是AB、AC的中点,

所以MN=

2

1BC=2.

六、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师生共同总结:

1.本节课主要内容:(1)圆的轴对称性;(2)垂径定理.

⌒⌒

2.垂径定理的应用:(1)作图;(2)计算和证明.

3.解题的主要方法:

(1)画弦心距是圆中常见的辅助线;

(2)半径(r )、半弦、弦心距(d)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研究与圆有关问题的主要思路,它们之间的关系:弦长222d r AB -=.

七、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P75作业题1~6,第7题选做.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3.2圆的对称性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理解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的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应用。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P96,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上,到的距离等于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点在、点在。 3.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_______。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 ,简称 .如图,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或“”。 5.弧包括和,大于半圆的弧称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半圆既不是,也不是。优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劣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D为端点的弧有两条,优弧ACD(记作 )劣弧ABD(记作 )。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3.右图还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小组讨论】 4.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 CD⊥AB,垂足为M. (1)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垂径定理:。 用几何语言表达:∵∴ 在下列图形中,哪些符合垂径定理的条件? 三、典型例题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D O B A 例1 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 例2: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 CD,点O是CD的圆心),其中CD =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四.练习: 1.半径为4cm的⊙O中,弦AB=4cm, 那么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 2.⊙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cm,则弦AB的长是。 3.半径为2cm的圆中,过半径中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弦长是。 (1)题(2)题(3)题(4)题(5)题 4.如图,在⊙O中,AB、AC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D⊥AB于点D,OE⊥AC于点E, 且AB=8cm,AC=6cm,那么的⊙O的半径OA长为。 5.弓形的弦长AB为24cm,弓形的高CD为8cm,则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_____ 6.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 求证:AC=BD 五.小结感悟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分层作业B本》第21-22面,17题选做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轴对称现象》word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轴对称现象》w o r d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7、1轴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 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 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是难 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活动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对称的图案和各种现实生活中有关对称的实例,作为教学时互相交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3.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议一议 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象能力。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三、做一做 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 相重合 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弄清楚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练习及答案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趣题导学] 如图1.4-1,初二(1)班与初二(2)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N两处参加劳动,现要在道路AB、AC的交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点P,使P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使PM=PN,你能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并简要说明理由吗? 图1.4-1 图1.4-2 解答:P点如图1.4-2所示,作∠BAC的角平分线AD,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EF,AD 与EF交于点P,因为AD平分∠BAC,所以点P到两条道路AB、AC的距离相等,又因为点P在线段MN的中垂线上,所以PM=PN。 [双基锤炼]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两条相交直线 B. 线段 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 2、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有下列图形:(1)两个点;(2)一条线段;(3)一个角;(4)一个长方形;(5)两条相交直线;(6)两条平行线。其中轴对称图形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已知:在△ABC中,AD为∠BAC的角平分线上,DE⊥AB,F为AC上一点,且∠DFA=1000,则() A.DE>DF B.DE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 的对称性》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杨晓莉 教学内容:教科书59页例题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多媒体课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 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 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有()条。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2、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枫叶、门窗、剪刀、五角星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1.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大家一起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电脑出示) 2.提出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再拿出图形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3.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名上台折,展示) (3)画出对称轴。 5.小结: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的对称轴。 三、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

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教案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 主备:陈秀珍审核:陈曼玉日期:2012-8-3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的点的集合;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 1.同学们用纸片做过纸箭和纸飞机吗?说说你的方法. 2.试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OB纸片,折一只以点 头的纸箭,再展开纸箭,观察折痕,你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究、展示 活动一画角、折纸,探索角的轴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1.(1)画∠AOB,折纸使OA、OB重合, 折痕与∠AOB有什么关系?.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P,作PD⊥OA,PE⊥OB, 垂足为D、E,那么PD与PE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 2.在上面第二个结论中,有两个条件 (1)OC是∠AOB的平分线; (2)点P在OC上,PD⊥OA,PE⊥OB.两者缺一不可. 结论是:PD=PE, 3.讨论: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那么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反过来, 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得出结论: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例题:(投影展示) 三.巩固练习 1.练习:P25 1、2 2.P25 习题4、5 3.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M⊥OA于M, PN垂直OB于N,且PM=2cm时,则PN=__________cm.4.如图,在△ABC中,∠ABC和∠BA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D⊥BC,OE⊥AC,OF⊥AB,垂足分别为D、E、F. (1)OD与OF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3)OD与OE相等吗?为什么? (4)OC平分∠ACB吗?为什么? 5.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 (1)若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2)若BD:DC=3: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 是. 理由: 6.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几处?如何选?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预习指导 教学反思: B O A F E D C B A c b a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圆的对称性

3.1圆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证明相关结论,做到每一步有根有据; 3.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应用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证明点在角平分线上.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且“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定理能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例2 已知:△ABC的两内角∠ABC、∠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 分析:要证明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根据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只要点P到∠A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过点P做两边的垂线段PD、PE,证出PD=PE,而要证PD=PE,因为点P是∠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点P到∠ABC、∠ACB两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只要做出BC边上的垂线段PF,就可得PD=PF,PE=PF,从而PD=PE,所以得证.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你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例3 已知:如图2-28,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 AC,垂足为E、F.求证:AD垂直平分EF.

分析:要证AD垂直平分EF, 只要证:,. 已知∠BAD=∠CAD,DE⊥AB,DF AC, 只要证, 只要证. ……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解完题后,说说你的发现,提出你的问题. 练习:课本P56练习. 学生发现:三角形两外角的角平分线与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可能提出“三角形三个外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否相交于一点的问题”. 布置作业 课本P58-59习题2.4,分析第9、10、11题的思路,任选2题写出过程.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2)》教学案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2)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3、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四、导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南京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二)动手实践,探索性质: 1、探索一: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问题2: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3: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 (1)线段是图形.线段的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___. 几何语言:∵直线l⊥AB,OA=OB,P在l上. 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吗? 2、探索二: 你能用圆规在下图中找一点P,使AP=BP吗?说说你的方法. A B

再作点M ,使AM=BM. 你还能作出类似的点吗?它们有何特征? 结论: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上. 几何语言: ∵ PA=PB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3、推进一步:如图,DA=DB ,CA=CB. 试判断AE 和BE 大小. 动手作一作: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结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随堂练习 如图,在△ABC 中, ∠ACB=90°,DE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D ,∠CAE:∠EAB=5:2. 问: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2.有哪些相等的角? 3.∠B=___ . (三)例题讲解 例. 已知:如图,AB=AC=12cm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D 、E , (1)△ABD 的周长等于29 cm ,求DC 的长. (2)△BDC 的周长等于21 cm ,求BC 的长. B A B C D E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 (南充市建华中学 张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由实验得到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引入新课:要同学们画两个等圆,并把其中一个圆剪下,让两个圆的圆心重合,使得其中一个圆绕着圆心旋转,可以发现,两个圆都是互相重合的。如果沿着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折叠,圆在这条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 由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圆不仅是中心对称圆形,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二、新课 1、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实验1、将图形23.1.3中的扇形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得到图23.1.4中的图形,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前后两个图形,发现AOB AOB ∠=∠,AB AB =,AB AB =。 实质上,AOB ∠确定了扇形AOB 的大小,所以,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问题: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 否相等呢? 实验2、如图23.1.7,如果在图形纸片上任意画一条垂直于直径CD 的弦AB ,垂足为P ,再将纸片沿着直径CD 对折,比较AP 与PB 、AC ︵与CB ︵ ,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显然,如果CD 是直径,AB 是⊙O 中垂直于直径的弦,那么AP BP =,AC BC =,AD BD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加以 概括。 (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1)思考:如图,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里,准备种植六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相等,请你帮助设计种植方案。(2)如图23.1.5,在⊙O 中,AC BC =,145∠=?,求2∠的度数。 图 23.1.3 图 23.1.4 图23.1.7

轴对称现象优秀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 第一节轴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它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强,动手操作积极性高等特点,创设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良好学习氛围。结合直观演示法和多媒体展示,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并且积极调动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交流。 教具:剪刀、剪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起兴趣: 欣赏形形色色的美丽图片,问学生想说些什么? 二、眼手并用,探究新知: 探究一: 1.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利用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图片重合过程。 3. 你能将手中的图片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2)对折;(3)重合。 测一测: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略 小小设计师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对折,剪出一个美丽的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找一找: (1)数字0、3、6、7、8、9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 ; (2)字母 A、B、C、D、E、F、G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个字中是轴对称的汉字有 ____ 。探究二: 1、观察几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把刚才剪纸沿折痕剪开,张贴黑板) 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大家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纸张折叠:看折痕经不经过圆心?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知识点二:圆的中心对称性. 问: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 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我们把圆的这个特性称之为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做一做: 在等圆⊙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如图3-8),将两圆重叠,并固定圆心,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得OA 与OA '重合.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圆的对称性(教案)

5.2 圆的对称性(二)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及有关性质. 2.理解垂径定理并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垂径定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2)你是如何验证的? 设计意图1、体验折叠是验证轴对称图形的非常好的方法。 2、确信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这样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与圆的轴对称有关的性质。 二、探索与发现 如图,AB是⊙O的直径,画弦CD⊥AB,垂足为P,探索图形中的相等关系。 你是如何发现的? 教学设计: 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说理等方法获取结论。 垂径定理 文字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 。 三、例题讲解 2cm,你能求出圆心O到CD的距离吗?例1. 已知:如图,直径AB⊥CD,⊙O的半径为2cm,若弦CD=3 例2.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四、及时巩固: 1.如图,OA=OB ,AB 交⊙O 与点C 、D ,AC 与BD 是否相等?为什么? 2.填空 (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3cm ,AB 为⊙O 的一条弦,点O 到AB 的距离为5cm ,则AB=____. (2)如图,已知⊙O 的直径为10cm 中,弦AB=8cm ,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OP长度的范围是 。 (3)如图,以点P 为圆心的圆弧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的坐标为(4,2),点A 的坐标为(2,0)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五、应用与拓展: 1.某居民区一处圆形下水管道破裂,修理人员准备更换一段与原管道同样粗细的新管道.如图所示,已知污水水面宽度为60cm ,水面至管道顶部距离为10cm ,问修理人员应准备半径多大的管道? 思考: 如果水面宽度由60cm 变为80cm ,那么污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 2. (思维拓展)已知⊙O 的半径为5cm ,点P 是⊙O 内一点,OP=4cm ,则过点P 的所有弦中,最短弦的长为多少cm? 过点P 的所有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有几条? O B A P O B A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现象》教案

《轴对称现象》教案 一、知识目标 通过丰富的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识别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难点 区别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六、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中外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体现出一种对称美.在生活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这节课,一起来认识《轴对称现象》. 二、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图案,首先请大家来欣赏.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使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3、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吗?并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举出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交流,体会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1、剪纸实验 (1)准备一张纸;(2)对折纸;(3)用笔在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案(或者发挥你的想象画出其它你认为美丽的图案)用剪刀沿边线剪开;(4)把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

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2、印墨迹实验 (1)取一张纸;(2)在纸的一侧上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 3、观察图形,获取发现 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相互交流.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先让学生判别两组图片是轴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使学生形象的区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再让学生说说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 (1)在图中,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慧眼识“对称轴”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画出图中各图形的对称轴,并进行小组讨论.) 3、区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4、找规律 5、课外延伸,激发求知欲望 星期天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上,许多大人小孩在放风筝,各种各样形状的风筝都有,有蝴蝶形、老鹰形、蜻蜓形、金鱼形、蜈蚣形,这些基本上都是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七、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交流,总结本节收获——从实际到理论.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实际教学效果: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能动性,也再次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和授”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1、2、3、4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教学课题:§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一)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4 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教学准备 《数学学与练》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探索活动: 活动一对折线段 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2: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授 结论: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投影) 例题:例1P21(投影) 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 活动二用圆规找点 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使AQ=BQ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吗? 问题2:观察点Q、M,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 结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三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按课本上的方法在书上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同位可画出不同位置的线段,相互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加注名人名言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柴晓利)

北师大版·七(下) 5.1轴对称现象 柴晓利 河南省郑州市第51中学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柴晓利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一节,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生动写照.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因此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并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便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内容既是学生在小学所学习的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延续,也为后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及学习其它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轴对称还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探索一些图形的性质,认识、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几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课标分解如下: 从认知角度进行分解: 从能力角度进行分解: 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对自然景观、阅兵式中的方阵排列等轴对称现象的观察,找出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通过对吹颜料试验结果的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对比 知识分类: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学科内涵: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轴对称现 象的共同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认识和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认知水平:了解、理解. 行为动词:知道、认识.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教学案

A B 2 1C B A E D O 21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姓名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学号 等第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 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 会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进行说理,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 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 熟练的掌握“等角对等边”及直角三角的重要性质 学习难点 正确熟练的运用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1.探索发现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条上任意画出一条截线AB ,所得的∠1与∠2相等吗?为什么? 经过折叠后所得的△ABC ,在所得的三角形中∠1=∠2。那么请同学们度量边AC ,BC 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2).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 ,并在AB 同侧利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 和∠ABM.设AM 与BN 相交于点C.量一量AC 与BC 的长度,AC 和BC 相等吗?你和同学所得的结论相同吗? 2.例题分析 例1. 如图,在△ABC 中,AB = AC ,两条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 (1).OB 与OC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⑵.BD 与CE 相等吗?为什么? B A C 21

⑶.如果将BD 与CE 变为高或中线,⑵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例2、如图,已知0B 、OC 为△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ADE 的周长为10,BC 长为8,求△ABC 的周长. 3. 根据课本P26的探索,请同学讨论,并从中得出相关的结论 取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步骤折叠: 问题:图中与AD 相等的线段有哪些?CD 与AB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4.课堂练习 (1).课本第26页练习1、2、3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BC=∠ADC=900,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MN ⊥BD. (3).如图,在△ABC 中,∠C=900 , ∠ABD=2∠EBC ,AD ∥BC , 求证:DE=2AB. 5. 总结反思 (1).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有何关系? A B C D ⑴ ⑵ ⑶ ⑷ A B C D E A C B D M N A B C D E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折纸、图形欣赏、印墨汁等数字活动过程,提高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宣纸、墨水、剪刀、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常见几何图形、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图案,首先请大家来欣赏。(多媒体显示) 2.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3.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 4.你能将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5.通过动手实验,你发现这些对称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6.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1.做“扎纸”活动 (1)动手实践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一根大头针在纸上任意扎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

平,观察、欣赏各自所得到的图案。 (2)观察探究,相互交流 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2.定义展示 3.练一练 4.做“印墨迹”实验 (1)动手实践 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 (2)观察探究,相互交流 位于折痕两侧的墨水迹图案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 三、观察图案,获取发现 1.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个“囍”字,两只小脚丫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观察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讨论交流。 四、巩固应用 1.从优美的风景画中寻找成轴对称的图形。 2.辨别熟悉的几何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向学生展示几幅国旗,请学生观察是否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外延伸,激发求知欲望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许多轴对称图形,它们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称美,但它们对称的形状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吗? 如: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人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 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还存在各式各样的图形,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会有更大的发现!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单元练习

第二章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A.8 B.6 C.4 D.2 2.(2016?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A.15 B.30 C.45 D.60 3.(2016?德州)如图,在△ABC中,∠B=5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 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 的度数为() A.65° B.60° C.55° D.45° 4.如图,已知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DM=4cm,如果点C是OB上一个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 A.2 B.2C.4 D.4 5.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 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 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

A.90° B.95° C.100°D.105° 6.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m平分∠ABC,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等于() A.24° B.30° C.32° D.42° 7.如图,△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D,已知AC=5cm,△ADC 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 A.7cm B.10cm C.12cm D.22cm 8.三角形ABC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为AE、BF、CG,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ABC的内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②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③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位于三角形的内部 ④三角形的任一内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A.1个B.2个C.3个D.4个 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A.11 B.5.5 C.7 D.3.5 10.如图所示,点P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A=6,则点P到点C的距离为PC满足() A.PC<6 B.PC=6 C.PC>6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 (2016?西宁)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A于点D,PC=4,则PD=______. 12.(2016?遵义)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_____ _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