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

一、8字舞龙动作;

一、游龙动作

三、穿腾动作

四、翻滚动作

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 级难度动作;

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

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

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

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

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

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

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

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

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

规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

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

申报难度等级

2、在规定时间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

一、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

1.原地8字舞龙

2.行进8字舞龙

3.单跪舞龙

4.套头舞龙

5.搁脚舞龙

6.扯旗舞龙

7.靠背舞龙

8.横移(跳)步舞龙

9.起伏8字舞龙

B级难度动作:

1.原地快速8字舞龙

2.行进快速8字舞龙

3.跪步行进快舞龙

4.抱腰舞龙

5.绕身舞龙

6.双人换位舞龙

7.快舞龙磨转

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

C级难度动作

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

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

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

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

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

6.K式舞龙(3人一组)

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

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

二、游龙动作

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

1直线行进.

2.曲线行进

3.走(跑)圆场

4.滑步行进

5.起伏行进

6.单侧起伏小圆场

7.矮步跑圆场

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

B级难度动作

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

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

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

4.快速跑斜圆场

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

C级难度动作

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

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

三、穿腾动作

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A级难度动作

1.穿龙尾

2.越龙尾

3.首尾穿(越)肚

1.龙穿身

2.龙脱衣

3.龙戏尾

4.连续腾越行进

5.腾身穿尾

6.穿尾越龙身

7.卧龙飞腾

8.穿八五节

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

C级难度动作

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

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

四、翻滚动作

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

要求:滚翻动作必须在不影响龙体运动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高,龙体运动员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运用技巧动作要准确规。

1.龙翻身

B级难度动作

1.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

2.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

3.大立圆螺旋行进(3次以上)

C级难度动作

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

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

3.快速连续螺旋跳龙磨转(6次以上)

4.快速左右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

5.快速连续磨盘跳龙(3次以上)

五、组图造型动作

龙体在运动中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

要求: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以形传神,以形传意,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要紧凑、利索。

A级难度动作

1.龙门造型

2.塔盘造型

3.尾盘造型

4.曲线造型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第一章 运动技能的分类

第一章运动技能的分类 Chapter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tor Skill 本书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学习动作技能以及如何指导他人进行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几个概念 Several concepts (1)动作 action 由身体或肢体活动构成的指向目标的运动。 (2)技能(skill)----- 如弹钢琴 ①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操作的动作或任务;②以操作质量为表征(指标)。(3)运动技能 (motor skill) 指有特定的目标,涉及自主身体或肢体运动的技能 (4)运动 (movement) 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特有的)肢体或肢体联合的行为特征。 运动的两个特征: a.运动是动作技能和动作的构成元素, 例如:机体产生多种特征的行为保证人体的行走(在人行道上),在冰面(冰封的人行道上)和沙滩上的行走截然不同; b.多种运动方式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如:上楼梯。 二、运动技能特征(四个)Characteristics of motor skills (一)三个常见特征: 1、指向目标,及运动技能都有操作目标,或称为动作目标 2、运动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不能把反射称为动作技能。 3、运动技能需要身体、头/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 举例: ?运算是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multiplication)-----认知技能 ?弹钢琴是需要花时间练习的技能(playing the piano)--运动技能钢琴弹奏:目标是按照适当的次序、在恰当的时期正确的敲击琴键,目标实现过程包含了手指和手腕的随意运动。弹钢琴属于运动技能,因为它需要身体、头和肢体进行随意运动来实现弹奏的目标。 运算:不需要身体/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目标,运算不是运动技能,是认知技能。 (二)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实现技能的操作目标,人们需要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或再学习。如:弹钢琴、打球或行走。 走路这样的技能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类自然形成,事实上,婴儿也是通过学习才掌握了这种对于他们而言新异,但以固有的运动方式。另外,行走是一些人需要重新学习的技能,如偏瘫患者、关节置换者和假肢安装者。 三、为什么要将运动与技能和动作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一:个体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动作技能和动作。 虽然在操作动作技能和执行动作时都要产生运动,但即使实现相同的目标,不同的个体运动特征也不同。 如:高尔夫球手的挥杆动作,在冰面和沙滩上的行走是不同的。 第二:人需要调整运动特征来实现相同的动作目标。 人的身体特点决定了操作技能的运动特征;每人都有习惯的行走方式,偏瘫

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教学技能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师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1、目的性。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所安排的每一项活动,教师的每 一种教学行为都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2、激发性。教学技能的确定要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 件。 3、参与性。学习是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其变化不是被动机械的,而是能 动积极的,学生只有自愿地参加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才能保持长久。 4、可观察性。在对每种教学技能学习以后进行实践的时候,是否掌握了这 些技能,应该是能够表现得出来,可观察得到的,即这些技能是可观察 的。 5、可操作性。在确定教学技能的时候,不仅要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技能 进行描述,并且每项技能要能够被分解成不同的类型,以及操作过程的 构成要素。只有技能的构成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才能更强,技能的应用 才能更规范。 6、可测量性。对于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如何衡量,首先要为技能的应用提 供参照体系,对每项技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或应用原则。只有把自己 的实践与要求相对照,才能发现不足与成功,这样就会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师教学技能分类 1、基本教学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和讲解 技能。

2、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 和教学组织技能。 四、基本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技能。指教师用正确的语言、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 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 (1)导入新课的语言要求。a、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b、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借 助实例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c、 审题入手,类比、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 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d、用巧设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教 师的语言应该是含蓄耐人寻味的。 (2)课堂讲解的语言要求。a、逻辑性。指准确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b、透辟性。指阐发的透彻、尖锐,引 导得玲珑剔透,清澈见底;c、启发性。指充分激发学生习的内部 诱因,运用适时而巧妙的话语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拔,培养 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的语言要求。a、凝练性。指语言简练、简练要言不繁;b、严实性。指语言的质朴、严谨、实在,一切以促使学生提 纲挈领地领会问题的主旨为中心;c、延伸性。指顺延、伸展、向 新的深度和广度掘进。 2、板书技能。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 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1)语言准确,有科学性。板书语言要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词不达意、语言过滥的现象。 (2)重点突出,有计划性。a、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多样地进行学习,板书语言必须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b、板书内容要事先计划好,做到少而精,恰到好处,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完整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

课堂教学技能技巧 课堂教学的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某些特殊的行为或做出某些特别的动作以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行为方式。那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有哪些?欢迎大家前来经验135教育栏目查看相关的内容范本! 课堂教学技能技巧 (一)教师的爱与责任 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责任则是教师永恒的承诺。“爱”代表的是教师的内在动机﹑需要﹑情感等非机动因素的要求,“责任”代表的是客观的﹑理性的要求。没有理性的要求,教师的活动就会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活动。没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教师的活动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爱学生呢? 1,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呼唤。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以及私人关系有重点的关心,有选择的爱护。现在我们可到学生中做一次调查,会有90%的学生希望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就连那些备受教师关注和宠爱的学生也有此观点和希求,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教育上的不公。因为在平时里,那些优秀学生得到的关爱太多,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理所当然,而对那些不起眼的学生来说,因平时得到的关注机会很少,偶尔得到老师的

关爱,就会牢记在心,甚而终生不忘,心存感激。这从另一面告诉我们,平等对待学生的重要。 2,教师应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教师只做“老好人”,课堂缺乏思辨性,下课时,我们问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学生模棱两可,不知谁对谁错。这种尊重﹑理解和信任就有点过了,要让学生在适当的点拨和中肯评价中找到自己的提升空间。 3,教师应欣赏和鼓励学生,做到“爱”有温度。 先欣赏﹑鼓励学生成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老师发现他的“闪光点”,并让这一“闪光点”得到承认和强化。这比简单的冷眼﹑讥笑甚至体罚,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实现公平的教学管理。 教师的爱心,说重一点就是师德发生了偏移。我们更应该从自身教学找原因,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之一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都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学生,在这方面,每位教师都应多做功课。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技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讲的有效技能,是从整体来说的,一堂有效地课堂教学,总会用到一些技能,什么技能在某节课堂上能最大化的收到成效,这不能一概而论。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什么是最好的方法,最切当的 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不管运用何种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学的一根主线就是要让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技能技巧 一、备课技能

简答运动技术概念和基本特征及分类

王健体育教学104571305011 简答运动技术概念和基本特征及分类 概念: 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活动,需完成不同的动作,即需要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技术。合理地、正确的运动技术须符合运动规则的要求,有利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运动员去的好的竞技效果。 各个运动项目的各种动作,都有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基本原理的标准技术及规范要求;但对每名运动员来说,又必须依据个体的生物学特点,选择和掌握具有个人特征的运动技术,才能更为有效的参与运动竞技。 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 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使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分类: 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 分类闭式运动技能开式运动技能 时序特征严格时序性随环境变化 动作结构周期性多样性 反馈信息本体感觉多种分析器(视觉) 论述运动技术原理 (一)生物学原理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是以大脑皮质运动为基础。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生理学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二)生物力学原理 运动生物力学认为,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就是以下基本要素合理适宜匹配的结果,即身体萎缩,关节角度,身体及肢体的位移、运动时间、速度及加速度;用力大小及方向,用力的稳定性及动态力的变化速率;人体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方式;增大动力利用率及减少组里的技巧。 (三)心理学原理 运动技术的心理学机制,目前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运动技术学习与形成所需要的心理能力,认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表象的形成于运用都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学原理 运动技术服从于美学原理。“运动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技术美、动作美。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类项群技术训练中,对技术美的要求尤为严格。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

第六章动作技能学习心理 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本章将阐述动作技能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以及有关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以利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 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 一、动作技能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它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的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实现的对器械的操作或外显的肌肉反应。例如,掷手榴弹和跳远这两种动作技能,前者主要体现为对手榴弹的操作,后者主要体现为外显的肌肉反应。无论使用不使用器械,在动作中总是包含有神经系统对有关肌肉的控制。 动作技能又称心因性动作技能(psychomotor shill)。这一术语的中的psychomotor,就是强调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所控制。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写字、行走、骑自行车;体育运动中的游泳、体操、打球;生产劳动中的锯、刨、车等动作活动方式,都是由心理过程所控制的肌肉反应。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 动作技能具有以下4个特征: 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如人的眨眼反射或摇头动作不属于动作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才属于动作技能。它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所以,常常又有人把它称之为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 motor skill)。 2.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从动作技能的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任何一种动作技能都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动作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动作的顺序性是不变的。例如,原地推铅球这一动作技能,从持球蹬腿、转体到最后出手用力的动作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不过,它在原型的基础上有多种变式。例如,篮球的运球动作这种空间结构,有时幅度大些,有时幅度小些;有时节奏快些,有时节奏慢些,但运球的基本样式是不变的。 3.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人对动作技能的运用是主动的,它主要由当前的任务所始动,也就是说,当任务需要时才表现出某种动作技能。例如,篮球场上带球的队员是进行运球,还是传球或者投篮,是依据在比赛场地上的任务需要而决定的。 4.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和越完善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完善的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的动作技能,越能自动化地轻松敏捷且完善地完成。例如,单手肩上投篮,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投篮的技能越完善,投篮的命中率越高,而且意识的参与控制的程度越少。自动化并非没有意识的参与,只是意识的程度较低。事实上,在活动中,一旦遇

最新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1)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介绍和训练,包括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结束、语言等技能。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设置全面,而且不限于课堂教学本身;特点之二是紧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本课程需大量课堂教学案例,并给出必要的点评,有利于准教师进一步地细细揣摩;特点之三是每章都设有情景引入;特点之四是在每章后设置了技能训练实践的项目供学生思考与训练,以便加深理解,消化所学技能;特点之五是章节设计的主线围绕技能训练,有关技能必要的理论阐述尽量简化,以突出技能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要点。 教学简纲: 第一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第一节数学学课堂教学与设计 第二节数学课堂课后反思 第二章数学课堂导入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运用的目的与设计原则 第二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类型与方法 第三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实施要点 第三章数学课堂结束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结束技能类型与使用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技能实施要点及误区分析 第四章数学课堂语言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语言技能结构要素与类型 第二节数学课堂语言技能基本要求 第五章数学课堂讲解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技能实施要点 第二节数学课堂讲解技能实施要点 第六章数学课堂强化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强化技能类型与实施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强化技能实施误区 第七章数学课堂变化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变化技能的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变化技能实施要点 第八章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实施要点 第九章数学课堂观察技能 第一节课堂观察的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课堂观察技能的使用方法

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举例说明动作技能的含义、构成成分、分类。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辛普森、克拉蒂和蔡斯关于动作技能 的结构模式。 3.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与理论观点,分析某一具体动 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4.区分一般知识与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规律的异同,并 分析其中的原因。 5.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内外因素。 6.根据某一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绘制练习曲线,并分析其主要特征。 Contents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三、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包括三种成分: --动作或动作组 --体能 --认知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一)根据动作的精确性—— ?粗大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 在较大空间内进行并要求做大幅度动作,运用大肌肉,且常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如跑步、游泳。 ?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 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如打字、刺绣、弹钢琴。 (二)根据如何定义动作技能的开始与结束-- ?连续性动作技能(continuous motor skill): 以连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如说话、唱歌、打字、滑冰。特点是动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动作与动作之间没有明显可以直接感知的始点和终点。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discrete motor skill): 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短暂(少于5秒)。 如射箭、投掷标枪。

(三)根据环境的稳定性— ?封闭性动作技能(closed motor skill): 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不需要外部环境因素作为参照,动作模式固定。如保龄球、跳水、体操。 ?开放性动作技能(open motor skill): 动作技能面对的外界环境不断变化、不可预测,必须参照外部环境刺激来调节动作。如驾车、踢球。 (四)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徒手型动作技能: 操作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即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如自由体操、太极拳。 ?器械型动作技能: 通过操作一定的器械来进行,如打字、驾驶。 二、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 (一)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 ?辛普森(E.J.Simpson)1966年提出。 ?第一个层次—知觉; ?第二个层次—定势; ?第三个层次—指导下的反应; ?第四个层次—机制; ?第五个层次—复杂的外显反应; ?第六个层次—适应; ?第七个层次—创作。 (二)知觉—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 克拉蒂(B.J.Cratty)1964年提出。 ?动作技能的一般支柱。包括抱负水平、毅力水平、唤起或动机水平、分析工作技巧的能力等。 ?能力品质。包括力量、耐力、伸缩性、速度、平衡和协调。 ?工作和情境所特有的各种因素。如工作所需的能量的要求、操作者赋予工作的价值、以往的经验和操作情境的社会特征。 (三)信息加工模式 ?蔡斯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分析了动作技能的结构。动作技能是由感受器系统、中枢加工系统和效应器系统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1、怎样吸引学生 课程计划制定者基于社会的、数学的、学生的未来需要,提出了学校数学的目的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战胜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以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国外有些教科书是在采访和调查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想读、想了解。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作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就是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题解毕,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 2、怎样启发学生 1

课堂教学中的十大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十大技能 一、语言表达技能(关键词:余音长鸣) 课堂上教师不能多讲,但不能不讲,如果要讲,就讲出个“余音长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所讲语言的轻、重、缓、急,高、低、长、短,使课堂中教师的话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特别是:开课导语、环节过渡语、重难点启示语的表达,一定要在课前就想到如何表达才会产生余音长鸣的效果。 二、情感交流技能(关键词:融为一体) “亲其师,乐其道”。是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经验,现代课堂上,师生在情感上必须产生共鸣,最佳状态是“融为一体”。若想达到这一层次,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诚、幽默、温暖、博爱,切忌冲动。这一技能是长期修为方可达到,应向这一方向努力。 三、板书技能(关键词:点石成金) 再好的语言和多媒体手段,都难抵粉笔板书的效果,因为粉笔板书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在揭示本节课重点难点及知识本质升华的内容时适时板书,庄重的字体通过教师灵动的手板书出来,再加以确认,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四、沟通技能(关键字:激情洋溢) 课堂是交流沟通的手段,教师是本节目的的主持人,你的激情洋溢沟通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你的冷淡会导致课堂的沉闷;故此每堂课课前酝酿角色,课中要进入角色,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五、调控技能(关键词:激活思维,激励竞争)

课堂教学过程如同演一本戏,既有平和过渡期,又有高潮形成期,平淡中积累情绪,高潮时爆发激情。当学生思绪沉闷不能积极地举手答题时,要善于捕捉亮点,激活思维;当学生情绪低落,相互观望时,要善于调动情绪、激励竞争。使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必要时能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力。 六、揭示思维过程的技能(关键词:适时揭示,不留疑点) 课堂上,落实知识与能力的最佳手段就是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正确回答或解答完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采用非暗示性揭示,如:“你是如何思考的?”、“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通过他的讲解既达到智慧共享,又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线索;当学生在上堂板书解决问题遇到障碍时,采用暗示性揭示,如:“你是否思考过……”,“如果……,会怎么样?”为该生搭建一个台阶,使其及时排除障碍,正确完成解题任务。揭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并非不分大小问题,每问必揭,而是针对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适时揭示,不留疑点。 七、矫正技能(关键词:发现、矫正、确认)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各种回答或解答问题的错误,这些错误“由谁发现?”“由谁矫正?”“由谁确认?”体现着教师的矫正技能。当问题是个性化的,多数学生举手示意要纠正,应由学生完成以上三点;如果是共性错误,个别学生存在顾虑,仍由学生发现,学生矫正,教师确认;如果是典型的具有思想性的方法错误,由教师完成全面矫正,并指出这一方法的运用范围及特点,使学生释疑后大有收获。 八、组织教学技能(关键词:突发奇想,自然生成)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小教文(理)科、科教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校师范专业文、理科学生必修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对学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准备技能以及教研技能等的综合应用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规范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接受《教师口语》、《书法》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对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步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重点熟悉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 2、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学会编写课时教案; 3、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反馈强化矫正、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 4、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 5、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三、实践环节 强化学生课外实践训练,促进学生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要通过学生实际的设计、试讲、观察、分析、评价等活动,切实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技能测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试考核,具体测试内容及形式主要有: (一)闭卷考试(40分) 考查学生对教学技能要点的掌握水平以及在限制时间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测试及学习表现(60分) 1、教案编写及试讲;听课、评课。 综合考核成绩:笔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及学习表现之和。

运动技能的种类

运动技能的种类 运动技能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小肌肉群技能和大肌肉群技能、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等。 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 根据运动过程中动作的起止点是否清晰,可将运动技能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的一系列动作方式所完成的技能,如跑步、竞走、游泳、划船、骑自行车、滑冰等。这些技能的特点是动作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动作以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动作过程重复较多。非连续技能是指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短暂,动作以非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各环节之间无重复,如投掷标枪、推铅球、跳高跳远、跳水、发球、踢球等。多数非连续性技能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组成的。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根据动作的环境条件和运动员间的相互关系,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指运动的场地和器材变化不大,依靠运动员内部的本体感受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进行调节的运动技能,如体操、游泳、固定靶射击、急行跳远、掷铁饼、篮球的罚球等。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因此,掌握这种技能就要通过反复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定型。开放技能是指运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竞赛对手的情况迅速多变,需要准确判断对手动向,及时根据对手的变化来确定和实施动作方式的运动技能。如拳击、足球、篮球、排球、棒球等。开放性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 3、小肌肉群技能和大肌肉群技能 根据完成动作时肌肉参与的不同,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小肌肉群技能和大肌肉群技能。小肌肉群技能是指以小肌肉群活动为主的运动技能,具有精巧、细微的特点,又称为精细技能。如射击、射箭、网前吊球、台内轻搓短球等。大肌肉群运动技能是指以大肌肉群活动为主的运动技能,具有粗放、大型的特点,又称为粗大技能。如跑步、游泳、网球发球、排球大力扣球、足球远距离射门等。 4、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根据动作发生时所需要的认知策略多少,可将运动技能分为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

教学技能分类及应用要点

1.英国的特罗特(Trott)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能够表现、能够实际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知的教学行为,分为六种教学技能: (1)变化的技能;(2)导入的技能;(3)强化的技能;(4)提问的技能;(5)例证的技能;(6)说明的技能。 2.美国斯坦福大学瑞安从构成教学技能的多种要素中抽出十四种要素为普通教学技能: (1)刺激多样化;(2)导入;(3)总结;(4)非语言启发;(5)强调学生参与;(6)流畅提问;(7)探索性提问;(8)高水平提问;(9)分散性提问;(10)确认(辨析专注行为);(11)图解的范例应用;(12)运用材料;(13)有计划地重复;(14)交流的完整性。 3.孟宪凯把课堂教学技能设定为: (1)导入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提问技能;(4)讲解技能;(5)变化技能;(6)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10)课堂组织技能。 4.王凤桐、李继英把教学技能分为: (1)教学语言技能;(2)导入技能;(3)讲解技能;(4)提问技能;(5)变化技能;(6)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10)体态语言技能;(11)指导探究学习技能;(12)鼓励创建技能;(13)组织讨论技能;(14)指导口语交流技能;(15)指导读书技能;(16)引导感悟技能。 5.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又设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教育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教学技能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师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1、目的性。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所安排的每一项活动,教师的每一种教学行为都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2、激发性。教学技能的确定要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参与性。学习是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其变化不是被动机械的,而是能动积极的,学生只有自愿地参加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才能保持长久。 4、可观察性。在对每种教学技能学习以后进行实践的时候,是否掌握了这些技能,应该是能够表现得出来,可观察得到的,即这些技能是可观察的。 5、可操作性。在确定教学技能的时候,不仅要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技能进行描述,并且每项技能要能够被分解成不同的类型,以及操作过程的构成要素。只有技能的构成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才能更强,技能的应用才能更规范。 6、可测量性。对于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如何衡量,首先要为技能的应用提供参照体系,对每项技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或应用原则。只有把自己的实践与要求相对照,才能发现不足与成功,这样就会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师教学技能分类 1、基本教学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和讲解技能。 2、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和教学组织技能。 四、基本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技能。指教师用正确的语言、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 (1)导入新课的语言要求。a、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b、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借助实例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c、审题入手,类比、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d、用巧设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含蓄耐人寻味的。 (2)课堂讲解的语言要求。a、逻辑性。指准确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b、透辟性。指阐发的透彻、尖锐,引导得玲珑剔透,清澈见底;c、启发性。指充分激发学生习的内部诱因,运用适时而巧妙的话语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拔,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的语言要求。a、凝练性。指语言简练、简练要言不繁;b、

运动技能金泰尔分类法

用金泰尔分类法分析排球正面垫球 动作要领 正面对准来球,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脚跟微起,两膝弯曲稍内收的准备姿势。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抬双臂用双手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击球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前伸至球下,蹬腿抬臂,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同时含胸,压腕,顶肘等动作协调配合,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的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 教学步骤 一在简单条件下掌握垫球技术 1原地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1A) 2通过两三步的移动做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正确处理人与球的位置关系。(1C) 3垫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垫球动作击球,体会垫球部位和全身协调用力,要求蹬腿抬臂协调用力。(1B) 4一抛一垫球。两人一球相距3~4米,一人将球抛至同伴的腹前,同伴将球垫回。要求抛球由到位向不到位变化,抛球距离由近向远变化。(3B) 5自垫球。一人一球连续向上自垫,要求垫球高度由低向高。(2D) 6对墙连续垫球。要求手臂角度固定,全身协调用力。(2D) 7两人对垫球。两人相距4~5米,做连续对垫球练习,尽量采用正面垫球。要求随时做好垫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启动或移动保持合理的球距进行垫球。(3D) 8自垫与对垫。两人一组,相距4~5米,先自垫一次再垫给对方。要求提高控球能力,注意击球方向的变化。(4D) 9三角垫球。三人一组,站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相距3~4米,互相垫球。可任意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依次垫球。要求身体面对出球方向,把球放在身体前面。(4D) 二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垫球技术 1两人一组,一人向各个方向交替抛出两个球,一人移动将球垫回。(2D) 2三至四人一组,迎面跑动连续垫球。(1D) 3四人一组,三角跑动垫球。(3D) 4连续防多球。一人向同伴前,后,左,右连续抛球,同伴连续移动垫球。(4D) 5垫击从对方抛来的球。() 6垫击从对方发来的球。() 7垫重球.两人相距4~5米,甲抛球给乙,乙扣给甲垫球;乙将甲垫回的球接住,然后抛给甲扣,乙又将球垫回,如此交替练习垫重球。() 8传、扣、垫球综合练习。两人相距4~5米,甲传球给乙,乙扣球给甲,甲垫球给乙,乙传球给甲,甲扣球给乙,乙垫球给甲,如此交替练习。() 9移动垫扣球。()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导入的技能 一、导入的功能 1、引起注意,激起好奇; 2、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3、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 4、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5、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 二、导入的类型 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语言、图片、故事、游戏等手段,制造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2、温故导入: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利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3、问题导入: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教师通过演示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5、悬念导入: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6、、观念冲突导入:指针对某一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使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导入的运用 1、导入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导入要有针对性,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2)启发性原则:导入应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 (3)关联性原则:导入要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4)趣味性原则: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 (5)艺术性原则:导入要讲究语言艺术,使课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 2、导入的基本要求 (1)趣味性: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 (2)启发性:教学民主、激发思维。 (3)迁移性:以旧引新、对比开讲。 (4)目的性:导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节讲授的技能 一、讲授的作用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思想的方法。 1、讲授的优点与局限 讲授的优点:效率高、成本低、能较好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讲授的局限:(1)是一种单项的信息传输方式,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影响教学质量; (3)通常面对全体学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4)讲授时间过长,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2、讲授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传授知识性的问题; (2)适用于班级教学; (3)适用于低年级或性格内向的学生; (4)适用于思维清晰、擅长表达的教师。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的类型很多,较为常用的有讲述、讲解、讲读和演讲四种。

教学技能的分类

教学技能的分类相关研究 教学技能的分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只有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才有可能使教师专业发展更有针对性。这里只说明国内的几种分法。 我国各地、各科教学对教学技能分类也不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微格教学指导老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技能设定为11项。(1)导入技能;(2)结束技能;(3)教学语言技能;(4)讲解技能;(5)提问技能;(6)强化技能;(7)板书技能;(8)演示技能;(9)变化技能;(10)组织技能;(11)备课技能。 国家教委于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1)导入技能;(2)板书板画技能;(3)演示技能;(4)讲解技能;(5)提问技能;(6)反馈和强化技能;(7)结束技能;(8)组织教学技能;(9)变化技能。 张铁牛在借鉴微格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把教学技能分为三大类:课前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与课后教学技能[5]。其中针对课堂教学技能,他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1)导入技能;(2)讲解技能;(3)提问技能;(4)演示技能;(5)板书技能;(6)强化技能;(7)变化技能;(8)应变技能;(9)结束技能。 综合上述分析,从不同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分类方法都包含了这七项基本的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解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变化技能;(6)技术技能;(7)课堂组织技能。其中笔者认为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和板书技能这些技能都与课堂信息交流的形式相关,称之为基本教学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都是对课堂教学信息的交流起着引导、调节控制与组织协调的作用,称之为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这几项具体技能,都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能。 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旨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学技能,才能保证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不仅要从广大的在职教师入手,更要从教师的“发源地”入手,为基础教育服务,输送高素质合格的教师是师范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师范生作为未来师资力量的主力军,对师范生的教育必须与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一致,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必须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我国这样的基础教育传统。过分强调“双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过分强调“双基”使学习变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长此下去,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变得消极、沉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第二,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用“难、繁、偏、旧”四字概括。内容偏难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基础教育,内容陈旧,脱离了社会发展等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面向的是大多数学生,他们所学的知识应该是听得懂、乐意学,并且能掌握的。第三,在课程结构上,对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分得太开,忽略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考虑学科的关联性。第四,在课程实施方面,多是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学生多是死记硬背和大量的题海战术。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目前教与学的方式,79%的小学生和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设计、意见、情况、道路、思路、方法、环节、质量、模式、计划、地方、问题、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有效、密切、充分、尽快、合理、良好、公开、保持、发展、加深、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掌握、了解、研究、规律、突出、关键、情绪、热点、理想、思想、成果、精神、基础、需要、途径、重点、能力、方式、渠道、差距、作用、结构、水平、主体、最大限度、重要保证、任务、关系、检验、化解、分析、吸引、激发、借鉴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1、怎样吸引学生 课程计划制定者基于社会的、数学的、学生的未来需要,提出了学校数学的目的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战胜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以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国外有些教科书是在采访和调查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想读、想了解。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作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就是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题解毕,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