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

"刘世英#曹华$重庆邮电学院#重庆%&&&’()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课题+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从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的认知观看词义以及一词多义等现象#从词汇的选择,词义的解释与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用法等四个方面探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什么和怎样教等问题#指出将认知语言学理论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必将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的原型理论-隐喻-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文章编号*1&&231/425/&&%6&’3&1’/3&/

一,引言

无论是英语专业课程还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中#词汇教学长期以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一方面词汇掌握的多寡以及程度直接关系到英语水平的高低#而另一方面#面对数不胜数的词汇以及词典中每一词汇下的若干意义该怎样进行有效的取舍一直是广大教参编写者,教师和学生伤脑筋的事情+就教师的7教8而言#传统的做法是依据教参5若有的话6#挑选一些被认为是重要的词汇就其诸多义项进行讲解和举例说明+而学生的7学8则体现为课后照笔记死记硬背+即便如此#教师的7教8和学生的7学8在多数情况下也不能穷尽单词的所有意义#因而学生在实际的语篇中不能理解已学之词的正确含义的情况比比皆是+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尤其是所涉及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的角度探讨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旨在解决教什么词汇#该怎样讲解和解释词汇等方面的问题+

二,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隐喻

认知语言学是在/&世纪4&年代末形成的在反对主流的生成语言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方法+它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因此其结构和功能也应被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人的语言能力应看作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认知语言学被定义为7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学派8+它所关心的问题#用其创始人之一的9:;<==的话来说#是语言结构在何种程度上,在何处取决于人类所具备的一般感知机制,有限的记忆和加工能力#取决于人们试图利用有限的手段去理解世界的现实状态#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行为+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既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是观察一般认知能力的最方便的窗口#对语言的研究就可以帮助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奥秘-另一方面#既然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能力#对认知系统的研究也就有助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

1>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就词义而言#传统的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持有不同的观点+传统的真值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意义是语言通过指称客观世界里的物体而获得的+为此#真值语义学期望为句子建立真值条件以便映射外部世界+相反#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意义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即7认知8是意义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纽带+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义不仅是知识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因此#二者所持的范畴观也不同+古希腊哲学家0?@A B

/>隐喻和转喻

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范畴化能力是以原型为中心向外扩展的+随着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事物范畴也不断地扩大#而人们并非是无限制地去创造新词语来表达新事物+与此相反#人类往往是借用已有词语来表达新事物+这是因为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事物之间存在关联点#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这表明语义的发展是人类共同隐喻思维的结果+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强有力的工具+比如9:;<==就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量的隐喻存在于语言的词汇系统中+这一现象应引起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加以重视+总之#隐喻和转喻是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以及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1>词汇的选择

首先#认知语言学从理论上支持英语词汇教学+词汇基本

E

1

E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5社会科学版6

/&&%年第’期F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收稿日期*/&&%3&43/V

作者简介*刘世英512W V36#四川合江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等级理论为语言教学中的词的运用频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也较高!这对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从范畴的层次观来说!如上所述的基本范畴的特点!加上大部分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决定了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汇应置于优先地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可按词汇的有用性和使用频率将词汇进行整理汇编!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当然!使用频率不是确定词汇教学优先顺序的唯一的标准!其他标准如用于定义和构词的价值的大小#文体中性的程度#大脑激活的速度等因素也应在考虑之中"这些标准与认知语言学中对基本范畴等级词汇#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的区分标准具有一致性"这样从理论上解决了词汇教学的先后问题"

$%词义的解释与讲解

认知词汇语义学试图将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用于词汇的一词多义的分析"其结论是&

’()词不能以一个事物成为范畴成员所必须满足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来决定其意义!而是由心理过程’即原型)来决定的"

’$)词义范畴表现出家族相似结构"

’*)词义范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即并不是每一个义项都可以同等的地位代表该词义范畴!而原型义项最能代表该义项范畴"

’+)词义范畴没有明确的边界!随着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出现与其他词义范畴的交叉"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怎样对单词的众多意义进行选择呢,由上可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等级结构理论认为!在众多的词义中!有一义项为原型!这是最基本#最先产生的义项!是该词的中心义项!而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隐喻或转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教师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明白词义的不同地位!从而可突出教学重点"因此!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词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于人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来源于人的认知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多义范畴"词义范畴的边界也不是固定的#明确的!而是变化的"当然!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对词义在语句中的正确理解与否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一词多义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是其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和规律"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反映!而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在词语语义范畴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基本词义由于隐喻和转喻的作用发展了其他义项!其中有些意义已从修辞意义转换成了-字面意义.!这个过程被称作-词汇化."汉语中的-头.和英语里的-/012.的词义发展很能说明这一点"下面从概念隐喻对此加以论述"

概念隐喻可分为四种!即通感型概念隐喻#方位型概念隐喻#实体型概念隐喻和结构型概念隐喻"通感型概念隐喻是指用某一感觉中枢产生的感觉概念去隐喻另一感觉中枢产生的感觉"方位型概念隐喻指的是用具体方位的空间概念喻指情感#精神#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实体型概念隐喻是将抽象的#模糊的概念用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来理解或体验"结构型概念隐喻是借助一种事物的结构去理解另一种事物!即是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总之!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现象的不同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语义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发生在词汇平面上"传统的词汇语义学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和社会的因素"但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历史社会因素是外因!其内因则是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教师了解这一点!不但可以清楚讲解重点词义!而且可以很好地向学生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演变机制!提高信息加工率!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终实现英语水平整体上的提高"此外!了解语言的隐喻性本质及其隐喻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性的语言和习语"

*%词汇的文化内涵

3450606和78/9:92认为!认知范畴的原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依赖于储存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模型!而认知模型又最终依赖于文化模型"换句话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和在不同的时代其原型意义并不一样"认知模型不是普遍存在的!而是依赖于人们成长和生活的文化"因此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这一观点!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要特别留意因文化模型的不同而导致的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别"

+%词汇的用法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除对词汇意义进行讲解说明以外!对某些词往往还要进行搭配上的讲解"在对英语动词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经常的做法是向学生说明该词后面接不定式还是动名词!然后再举例说明"因此!在传统教学中!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和功能很难说清楚!对其用法只能一一说明!而这些说明之间也毫无联系!学生只能逐一加以记忆!使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成为学生学习动词用法的一个难点"而认知图式对此作出了统一的解释&不定式表示某一情景是以个例为出发点被感知!而动名词表示某一情景被当作一个完整的认知输入而不注重其个例"语言的认知观认为!所有不定式和动名词的不同用法可以归结为来自这两个认知图式"不定式被用于指将要发生或意欲发生的具体事例;而动名词则用于对事件事实一般的陈述或用于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心理经历"

四#结论

本文着重从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隐喻探讨了词汇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等问题"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词汇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应转变语言观念!在词汇教学中贯穿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更新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蒋国学%隐喻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A A B%

<*=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A A B!

’(?)%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修辞学习!(A B A!’D)%

E $ E $??+年第D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G3H I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既然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讲讲。标准现代英式英语(简称英语)和标准美式英语(简称美语)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两者互相理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此文的目的是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给有兴趣的朋友一个参考,但并不能作为学习另一种口音的教材。其中也漏洞百出,若有不尽之处,还请高人指正补充。 元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它们对浑元音(schwa,音标中的倒写e,)的处理。英 语中,浑元音在单元音中常通发生在一些非重读的短音 a (如about)和短音er(如computer)上。美语中的er很少为浑元音,并有时对短音i (如sen time ntal,actuality )和u (如wuss), 甚至短音的oo(如:hooker)采用了浑元音。(这四个例子在英语中的发音分别为[i], [i], [u:], [u] )浑元音的读音是不定的)但是听起来差不多像一个急促的介于“俄”和“啊”的发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是对er的发音的不同。英语中,短音的er是如上所述 的浑元音)但长音的er 也不过是个拉长了的浑元音)听起来是一个很夸张的介于“俄”和 “啊”的声音。而美语中,er听起来怎么都是个“儿”音(例外是一些俗语中发成浑元音)。 ar:除了轻读短音(如singular)和者后连元音(如clarity),英语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长音[a:], 而美语中)是“阿尔” 。事实上)凡是有r 在一个音节尾部的时候)美英发音通常都是不一样的,如tour (英:吐啊,美:吐儿),tear(英:踢啊,美:踢儿),pair (英:pe啊,美:pe 儿)。甚至在刚才提到的clarity中,英语['kleriti],美语['kle儿r(er)ti] 元音的发音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别。一是[o]音:短音的o (如often),英语中发音仅仅 为一个缩短了的长音o (如or),而美式的短音o听起来和英语的短音[八]很像,同时长音o 后面如果有r都通常像上一段里说的那样儿化了,没有的话(如plausible, applause)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短音的o的发音。 另外对u, i和其他元音组合的浑元音化,前面提到了一些,其他就靠大家自己体会了。 辅音: 英语的辅音和美语的辅音是基本一样的,但在使用习惯上有些差别。比较重要的也只有以下两个: r :字母r简直是代表了英美两国的所有差别,到处都是它。在做辅音时,其实差别也就是 当r在第一个词的词尾,而第二个词以元音开头,英语把r完全当作元音处理,而美语会把 r连读当作后面一个词的开头元音的辅音,如词组clear animosity,英语会读成clear|animosity,而美语会读成clear-ranimosity 。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读音节中(如paddle,rattle, actuality),英语 会清楚地发音这两个字母,但在美语中 d 和t 常常会被模糊成一个很难解释的音,跟其它的语言比较,如果你知道西班牙语或者意大利语,它跟短弹音r 很接近;如果你懂日语,那么行的辅音很像。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最接近的解释就是边音I 了,但是差了那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在英语教学这块田地里默默耕耘了多年。虽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很宝贵的经验,倒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在三个方面过关,即语音,词汇,和语法。 第一语音关 在预备年级教授语音时,我花了很长时间让学生认识并会读每个音标,尤其是元音。现在学生看书后的生词时,基本可以读出来了。现在再教单词重音和音节时难度就大大减小了。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平时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读多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我很重视每天的早读。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读课上,我要学生大声朗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增强记忆。 第二词汇关 我认为词汇是学英语的基础。学生认为单词太多,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自己先读,我主要教那些他们认为难读的词。这样可以缩小生词量,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课堂上讲单词用法时,我举一些很容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翻译。此外我要求学生通过记句子来记忆某些单词的用法。例如let,我叫他们记住他们最熟悉的一句话Let me see. 这样就记住let的用法了。学好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虽然不能说是好方法,但学语言却离不开“死记硬背”,至少初中阶段是如此。 第三语法关 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句子成分和词性都很陌生,这个现象和小学里弱化语法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花了大量时间讲句子结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让学生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以至于不会对这方面一点不

懂。现在我的学生拿到一句子基本上可以找到主谓宾,考试时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判断来做题,在做翻译题时,情况好了很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上语法课之前,我会做好充分准备,主要是备难点,备例句,备习题。我会把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着重讲解。语法课上我注重操练,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每逢复习迎考,我总是先把每一课的重点词组和语言要点整理在讲义上,分发给学生,并在课上进行复习,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背诵。然后我把重点放在练习上。做试卷时,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题都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即为什么这样做。比如:What about going (go) shopping? 填going的原因是about 是介词,其后要用动词的-ing形式。试卷讲解后,我要求学生把一些做错的题目写在他们准备的错题本上,作为复习材料。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好习惯。 除了以上几点,我觉得教学生怎样去每一种题型也很重要。做听力的时候,一定要先熟悉听力内容的时候,把图片的内容写在边上,而在做对话题的时候把每种答案可能的问题简要的标出来。(Yes,there is.的问题是Is there.....?)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是把文章看完,再看题目,然后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并用笔把划出来以便确认其准确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尽量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他们自己的努力当然是分不开的,但与老师踏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也是密切相关的。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运用以上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英语教学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每次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本书,总有不同的感受,却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兴趣才是学习的快乐之泉。每期里面都有专家学者对如何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探讨和思考,许多新观点、新举措立足点高,理论指导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具有很好的帮带作用。这些优秀教师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及那些生动具体的案列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只有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他们才能学有所得,相反,则只是应付。这就靠教师发挥其魅力,去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素质才能得到发展,最终学有所成。 兴趣是第一老师。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最重要的策略,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我上课时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精讲多练。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让他们得到最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为了加强学困生上课的注意力,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讲些有趣的英语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尖子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有时我就用一些小幽默渲染课堂气氛,唤起他们的注意,尽量用较短的时间讲完,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做到从外在创设种种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说讲英语的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面对全体,尊重、爱护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而且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让学生们自由地运用英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忘却“爱心、耐心”等一些不该失却的东西。教师要实实在在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要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逐渐使他们从旧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有位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很差,但在表演上很富有情感,我就帮他提前预习新课中的对话,并上课时叫他表演,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表演天赋,还学会了一两句英语句子,增强了以后他对外语的信心和兴趣。 我感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种杂志是很值得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阅读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学习好、运用好这本杂志,必将能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理清教学重点、丰富教学经验、增强理论素养、剖析知识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自己的“内功”。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具体地说,就是把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格言励志、幽默和笑话驱散、减轻学生的痛苦和压力,缓解学生的疲劳,让他们在艰难跋涉中感到快乐,从而淡忘学习所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在练口语时,尽量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尽量挑一些学生喜爱看的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背诵是单调而又枯燥的劳动,一定要选择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进行背诵,这样不会打消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效果好;反之,若在非常疲惫的状态下背诵,兴趣容易消磨耗尽,效果也不好。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使学生学到英语,而且能让其懂得如何面对挑战。挫折是相对的,成功是绝对的,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沐浴胜利的光辉。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知道初三英语生词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爱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需要更多的人会讲英语等,让学生熟悉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 1.找出不足,查补缺漏 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把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 2.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三、模拟练习,综合提高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戚墅堰区英语教研员高伟 从2005年以来,我区初一学生来源56%以上是外来民工子女。有的学生根本小学没学过英语。《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是以往同期教材的几倍,这么多的生词,在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时,只能赶进度灌输,而学生则边学边忘,很多都还给了老师,好像什么也没有落实,如何过好词汇关?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就已经出现了多级分化,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提优补差?如何继续维持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我们几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现在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有所领悟。 一、“关注英语零起点落实英语新课标追求课堂高效” 多年以来我室一直重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区内中小学结成对子,经常互相听课研讨,小学高年级教师了解中学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关注音标教学以及语言技能培养;中学教师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复习,并在板书、课堂指令语等方面做好衔接,避免了断层或重复,使学生的初中学习有良好的开端。初中学习开始后,教师特别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为此区教研室统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态的教授、习惯的培养、学生心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使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衔接教学中,对于初一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 (1) 朗读背诵的习惯: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个别学则不然,我们就采用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如建立背书小组,开展比赛活动,上课时从词到句、到段分层次逐步练习,直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2) 养成自默的习惯:每天在家中默写10个单词,并自己批改后,有错误的单词订正1遍,放在当天要交的作业本中。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真实默写,正确率暂时不强调。关键是养成一种好的自学习惯,更是要有一种诚信的意识,然后教师对默写正确率较高的学生就进行表扬,激励他们今后做得更好,但不批评那些默写过,但正确率不高的学生,毕竟他也默写了,而且没有作弊,已经是

初中英语的教学的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的教学的心得体会 初中的教学内容是比高中要简单很多,但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新世纪英语的初中版也涵盖了很多的知识点,词汇量也大,有些单词连目前的高中生也无法认知,所以,教师的备课量和难度都增加了不少。而且,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新鲜事物的联想力也很丰富,很多课本中出现的生活性词汇在短时间内便能掌握,所以老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付学生们提出的各种课本外的问题。另外,新世纪课本的另一特点便是内容贴近生活,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如果能够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实际情况予以结合,那么更加能够产生吸引力,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们也鼓励学生们多阅读课外比较浅显的英语读物,推荐订阅英语报,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在课堂上课时,初中学生是喜欢有趣味的活动,长篇大论是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师除了知识点的准备之外,认真考虑设计课堂活动也是很必要的。预备和初一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所以上课时要多鼓励他们举手发言,进行学生间的配对对话练习,结合课本内容组织一些小范围的调查、猜谜,或者短小的英语小品表演,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初二开始,新世纪课本课文的形式渐渐与高中模式接轨,

但如果上课时也像高中一样重点强调语法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变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据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无法接受较为系统的语法知识,只有把语法点结合到令他们感兴趣的操练中,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才能在学生的脑中形成概念。所以,初中的课堂一定要组织的活跃一点,从而让学生能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虽然初中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要求方面,与高中生相比,更加能够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和教导,但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又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老师们都很明白,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新知识的教授同时,把以往几个学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每月组织的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过的词汇的好习惯。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2020年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英语是学生在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之一,初中英语学习能力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初中英语学习内容多,对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初中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对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创建语境教学,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由于现阶段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以下的问题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是将单词翻译给学生,让学生跟着读一遍,并没有纠正学生的发音,导致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到位,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不高,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三、初中英语词汇较多且复杂难懂,学习时间紧,知识点前后联系较密切,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对后续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对于语音、语法和写作,词汇是最重要的部分。词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词汇构不成句子,构不成文章,没有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在英语文章阅读过程中,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只是千篇一律的“but,so,then”等,作文技术含量不高,写作能力较弱。只有丰富的词汇量积累,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技巧,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呢? 一、创建语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建相对应的语境教学,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掌握词汇运用技巧和正确的发音。如在“myperfectholiday.”一课教学 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用英语将自己最喜欢的节假日及其原因给其他人,在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再比如当讲解unit4中talent、beautifully、prize、forexample等词时让学生阅读unit4sectionb2b的短文,并在文中划出新词talent、beautifully、prize和forexample。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些生词所在的句子,看看能否判断出单词的含义,若这样较困难则结合单词所在句子的前后文之间的语义联系,猜测单词所在句子的大概意思,以此来推测所划出的生词的含义。鼓励学生通过同桌,前后桌之间为小组进行讨论,表述出自己猜测出的词汇的含义。最后,教师通过讲述对这些词义猜测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们结合前后文语境猜测生词含义的能力。第一个词talent,在这篇文章中最先出现everyoneisgoodatsomething,butsomepeoplearetrulytalented.显而易见,逗号前面的句子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事物,这句话想表达的是有的人在擅长的方面是真的具有某种特质,而在汉语中,一般形容人擅长的事物,都会说某人在擅长的事物上很有天赋,那么talent 就可以引申为天资或者天赋,这样句子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事物,但是有的人是真正的有天赋。第二个词beautifully,这个词在文中现在句子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中小学英语教学法与课堂实训

学习-----好资料 《中小学英语教学法与课堂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中小学英语教学法与课堂实训》是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既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又体现实用性,在适当介绍理论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实际课堂教学上。 本课程也是应用英语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其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职业技能群(包括英汉板书与硬笔书法、美术欣赏与简笔画训练、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等),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学生在修读本课程前必须打好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全部课程,如《英语精读》、《泛读》、《语音》、《口语》、《语法》,并学习相关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也为《现代教育技术》、《美术欣赏与简笔画训练》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英语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技能;具有英语教学实践经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走向英语基础教学岗位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对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正确理解; (2)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本质认识和科学的外语教学观的初步形成; (3)对中外外语教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的概括了解;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4)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课程内容、原则方法等基本知识的掌握;(5)分析评价教材(包括现行中学英语课本),对教材做出符合实际教学的处理的能力; (6)在语言知识的技能和教学训练中进行新课呈现,组织操练与活用的基本技能、技巧; (7)组织和管理课堂的基本技能; (8)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成绩测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